CN113851092B -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1092B
CN113851092B CN202111352891.3A CN202111352891A CN113851092B CN 113851092 B CN113851092 B CN 113851092B CN 202111352891 A CN202111352891 A CN 202111352891A CN 113851092 B CN113851092 B CN 113851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adjustment
backlight adjustment
spa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28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1092A (zh
Inventor
尹宁浩
林司令
陈思雅
王玉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28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1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1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1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1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1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背光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包括: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在记录并利用用户习惯完成自适应背光调节的同时,又避免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造成的调节误差。

Description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在根据环境光去调节背光值的基础上,增加了记录用户使用习惯的功能。根据用户手动调节背光时的背光值以及当时的环境光,计算得到背光调节映射表,并在之后在环境光发生变化时根据背光调节映射表完成针对用户习惯的背光调节。但是这会使得自适应背光的调节趋势越来越趋向于用户手动调节的值,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同样会将一些错误数据进行记录并应用于下次调节,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失去了低环境光对应低亮度,高环境光对应高亮度的基本策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适应背光调节趋势越来越趋向于用户手动调节值,从而在一些特殊场景中无法完成低环境光对应低亮度,高环境光对应高亮度的基本策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包括:
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可选的,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包括:
如果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如果未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则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可选的,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可选的,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一设定条件时,利用缩小因子对所述背光调节跨度进行缩小,根据缩小后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第一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更新后的背光调节映射表用于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二设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二背光值;
所述第二背光值不参与对背光映射调节表进行更新,仍通过未经所述第二背光值更新的背光映射调节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时,根据终端设备配置的原始背光调节映射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调节模块,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根据背光调节映射表针对用户习惯自适应调节背光的同时,引入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作为背光调节因子,实现了在对背光亮度调节的合理控制,解决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背光映射调节表过度趋向用户手动调节背光值造成的背光值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背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10可以是终端,如手机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或者车载终端等。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10包括处理单元111、光传感器112、显示单元114、显示屏115以及在处理单元111中部署的背光调节模型113。
光传感器112用于实时采集环境光亮度,并将采集到的环境光亮度发送给处理单元111。
显示单元114用于按照背光值确定显示屏115的显示亮度。同时显示屏115可以作为用户操作界面,供用户手动进行背光调节。显示屏115检测用户调节操作,以获取用户手动对电子设备110背光值的调节跨度,并发送给处理单元111。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显示屏115包括触摸屏、柔性屏、曲面屏或者其它类型的屏幕。
处理单元111用于处理电子设备110的指令。具体地,处理单元111可以接收从光传感器112中获取的实时环境光亮度,并通过计算得到环境光的突变度。同时处理单元111通过显示屏115获取用户手动对电子设备110背光的调节跨度。处理单元111根据环境光突变度和用户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控制其内置的背光调节模型113对其进行背光亮度调节。
处理单元111内置的背光调节模型113用于根据从光传感器112中接收到的环境光突变度和从显示器115上接收到的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进行背光亮度调节。其中,背光调节模型113内置了背光调节映射表。所述背光调节映射表用于记录每次用户手动调节背光后的背光值以及当时的环境光强度以获取各个环境光条件下用户的背光习惯,并用于根据用户习惯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自适应背光的调节趋势会根据用户习惯逐步趋向于用户手动调节的背光值。
在一些情况中,大幅度的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会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并触发对自适应背光调节表的调节策略。其中,当用户调节跨度过大时,利用缩小因子对用户调节跨度进行缩小;当用户调节跨度过小且环境光发生突变时,用户调节值仅单次有效,不参与更新计算背光调节映射表;当环境光发生突变时,采用初始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调节。
具体的,当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利用缩小因子对背光调节跨度进行缩小确定第一背光值,并通过第一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当背光调节跨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四阈值时,所述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二背光值,但并不通过第二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仍通过未经所述第二背光值更新的背光映射调节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当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时,采用初始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调节。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情况下,用户会因为一些错误操作,或是一些错误习惯导致手动调节后的背光值与当前环境光亮度并不匹配,但是背光调节映射表还是会记录下此时用户手动调节的背光值,用于后续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引起自适应调节出现误差。
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背光调节模型113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分别确定背光调节策略,用于执行背光调节。根据所述调节因子限制用户的错误操作,避免背光调节映射表记录下错误的用户习惯数据,造成后续错误的自动背光调节。
结合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基于该方法,可以在自适应背光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精准度,解决了自适应背光的调节趋势过分趋向于用户手动调节的值,会在一些场景中出现功能失效的问题。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处理单元111,该方法的处理步骤包括:
201,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具体地,如果检测到用户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如果未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则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其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无法触发背光调节策略,则使用当前经计算更新后的自适应背光调节表进行自适应背光调节。
202,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具体的,在不同场景下背光调节模型会根据不同的背光调节因子触发与之相对应的背光调节策略,并将调节后的背光值记录在背光调节映射表当中,用于限制用户的错误操作。
其中,当确定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后,还需进一步判断其满足何种条件。
当用户手动调节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当用户手动调节背光调节跨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四阈值时,则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通过设定背光调节因子,在一些特定场景下触发对背光映射调节表的调节策略,解决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背光映射调节表过度趋向用户手动调节背光值造成的背光值调节不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并未突然发生大幅度变化,但用户却在手动调节背光值的时候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时调节后的背光值与当前环境光并不能匹配。即满足上述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中的第一设定条件。但此时背光调节模型中的背光调节映射表仍然会记录下用户调节后的背光值与环境光亮度,用于之后的自适应背光调节。这就会导致在之后自适应调节当中失去低环境光对应低亮度,高环境光对应高亮度的基本策略。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缩小因子对用户手动调节的背光值进行限制。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调节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
301,确定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为背光调节因子。
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时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302,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后,如果检测到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即用户调节跨度超出当前环境光所需背光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采用针对第一设定条件的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其中第二阈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303,根据背光调节因子及第一设定条件,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得到第一背光值。
具体地,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一设定条件时,利用缩小因子对所述背光调节跨度进行缩小,根据缩小后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一背光值。
其中,缩小因子为0-1内的变量,用于限制用户跨度过大的手动调节。缩小因子根据时间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以改变其对用户手动调节背光值的限制幅度。如在白天时段,用户可能出现从室内到室外的情况,此时会因为室外的天气情况造成环境光亮度出现剧增。这时就确实需要用户进行跨度极大的手动背光调节。减小此时缩小因子的缩小程度,用于匹配出与当前环境光相对应的正确背光值。在夜晚时段,几乎不会出现环境光亮度出现突变的情况,此时放大缩小因子的缩小程度,用于匹配出与当前环境光相对应的正确背光值。
304,根据所述第一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更新后的背光调节映射表用于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将经缩小因子缩小后的第一背光值与当前环境光强度,记录到背光调节映射表并对其进行更新,在既记录了用户调节背光习惯的同时,又兼顾到环境光与背光值相匹配的基本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但用户却未对背光值进行过大幅度的调整,这时调节后的背光值与当前环境光并不能匹配,即满足上述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中的第二设定条件。但此时背光调节模型中的背光调节映射表仍然会记录下用户调节后的背光值与环境光亮度,用于之后的自适应背光调节,失去了低环境光对应低亮度,高环境光对应高亮度的基本策略。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放大因子对用户手动调节的背光值进行放大。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调节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
401,确定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为背光调节因子。
具体地,当检测到用户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时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402,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后,如果检测到背光调节跨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四阈值时,即用户调节幅度不足以匹配当前环境所需背光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采用针对第二设定条件的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其中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403,根据背光调节因子及第二设定条件,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得到第二背光值。
具体地,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二设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二背光值。
404,第二背光值不参与对背光映射调节表进行更新,仍通过未经所述第二背光值更新的背光映射调节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此次手动调节的背光调节值仅单次有效,不参与到之后自适应背光数据的计算当中,即此次调节不会对后续自适应背光调节产生影响。避免了用户的错误调节所造成的自适应背光调节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发生突变,但用户并未手动对背光值进行调节,此时应根据背光调节映射表对背光值进行自动调节。为了避免因之前记录的用户习惯造成的错误调节,采用最初始未经计算更新的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自适应调节。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背光调节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
501,确定环境光突变度为背光调节因子。
如果未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则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其中第一阈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502,根据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503,根据终端设备配置的原始背光调节映射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在环境光发生突变的特殊情况下,遵循最基本的背光调节策略,使得环境光与背光值相匹配,避免了用户调节习惯造成的误差。
对应上述动态背光调节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背光调节装置。参见图6,所述动态背光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601、调节模块602。
确定模块601,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调节模块602,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背光调节装置可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图7为本说明书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上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上述处理器调用上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背光调节方法。
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能够与用户进行智能对话的设备,例如:云服务器,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电子设备即为方法实施例中提到的机器。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710,通信接口720,存储器73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处理单元710、通信接口720和存储器730)的通信总线740。
通信总线74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7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存储器5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说明书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可以存储在存储器73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通常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处理器7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3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说明书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背光调节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说明书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背光调节方法。
上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以下简称: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下简称: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包括:
如果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一设定条件时,利用缩小因子对所述背光调节跨度进行缩小,根据缩小后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第一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更新后的背光调节映射表用于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包括:
如果未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则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二设定条件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二背光值;
所述第二背光值不参与对背光映射调节表进行更新,仍通过未经所述第二背光值更新的背光映射调节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时,根据终端设备配置的原始背光调节映射表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6.一种背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
调节模块,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并根据所述背光调节策略执行背光调节;
根据手动调节背光的调节跨度和环境光突变度,确定背光调节因子,包括:
如果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则将手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背光调节跨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背光调节跨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根据所述背光调节因子,确定背光调节策略,包括:
当所述背光调节跨度满足所述第一设定条件时,利用缩小因子对所述背光调节跨度进行缩小,根据缩小后的背光调节跨度确定手动调节背光之后的第一背光值;
根据所述第一背光值和当前环境光强度,对背光调节映射表进行更新,更新后的背光调节映射表用于自适应调整终端设备的背光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未检测到手动调节背光的操作且环境光突变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将环境光突变度确定为背光调节因子。
8.一种背光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52891.3A 2021-11-16 2021-11-16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851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2891.3A CN113851092B (zh) 2021-11-16 2021-11-16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2891.3A CN113851092B (zh) 2021-11-16 2021-11-16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1092A CN113851092A (zh) 2021-12-28
CN113851092B true CN113851092B (zh) 2023-10-17

Family

ID=7898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2891.3A Active CN113851092B (zh) 2021-11-16 2021-11-16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10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3797A (zh) * 2005-06-24 2008-06-1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46494A (zh) * 2012-11-27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背光亮度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02946459A (zh) * 2012-11-01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背光亮度的快捷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261346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551441A (zh) * 2016-01-27 2016-05-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背光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6453965A (zh) * 2016-12-05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背光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7293260A (zh) * 2017-07-26 2017-10-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1209A (zh) * 2020-10-23 2021-01-08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3797A (zh) * 2005-06-24 2008-06-1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46459A (zh) * 2012-11-01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背光亮度的快捷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46494A (zh) * 2012-11-27 2013-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背光亮度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05261346A (zh) * 2015-10-12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551441A (zh) * 2016-01-27 2016-05-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背光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6453965A (zh) * 2016-12-05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背光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7293260A (zh) * 2017-07-26 2017-10-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1209A (zh) * 2020-10-23 2021-01-08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1092A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7961B (zh) 作物生长环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27630B (zh) 语音端点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KR20170019738A (ko) 오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982333B (zh) 一种图像传感器快速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22015247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 gam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944251A (zh) 音量調節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CN113851092B (zh) 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9857298B (zh)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97482B (zh) 电子书的自动翻页方法和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36222B (zh) 拍照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9282B (zh) 音频设备功耗控制方法、装置、音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8023B (zh) 智能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261143A (zh) 一种语音唤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7005768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컨텐츠 표시 방법
KR20170098120A (ko) 디스플레이 밝기를 조절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0087168B (zh) 音频混响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607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语音响应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0240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26120A (zh) 确定显示页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80037753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1047342B (zh) 一种投放目标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8307493B (zh) 一种屏幕动态监控方法
CN112885311A (zh) 一种显示屏亮度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203131A (zh) 一种基于显示设备的提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59331B (zh) 一种雷达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