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922A -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922A
CN113847922A CN202010599970.3A CN202010599970A CN113847922A CN 113847922 A CN113847922 A CN 113847922A CN 202010599970 A CN202010599970 A CN 202010599970A CN 113847922 A CN113847922 A CN 113847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k
area
person
determin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99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功财
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5999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922A/zh
Priority to EP21834115.4A priority patent/EP417444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7397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5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61Preferred or disfavoured areas, e.g. dangerous zones, toll or emission zones, intersections, manoeuvre types, segments such as motorways, toll roads, ferr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15Dynamic re-routing, e.g. recalculating the route when the user deviates from calculated route or after detecting real-time traffic data or accid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区域;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Description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路线规划时,通常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调用地图确定出合适路线;或者是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定位工具定位用户当前的位置,并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调用地图确定出合适路线。用户根据确定的路线进行移动,如果存在危险情况,则需要用户自己重新规划路线避开风险,否则用户可能就会置身于危险当中。因此,如何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以避开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区域;
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线规划装置,路线规划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路线规划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路线规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通过对备选路线进行检测,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例如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为风险区域,和/ 或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此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不安全的区域,则基于该安全路线进行移动时,可避开风险,省去了人员亲自去重新规划路线的操作,不仅确保了人员安全,而且快速高效。因此,实现了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方法的步骤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险区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行动轨迹与第二行动轨迹相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路线规划方法可以应用于路线规划装置中,实现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区域;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实现了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路线规划装置100包括轨迹分析模块10、风险人员分级分析模块20、风险区域分级分析模块30、防控通知模块40、主动防控模块50和路线规划模块60。
基站是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接入移动网络的接口设备,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即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基站小区是指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其中的一个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所覆盖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可靠地与基站进行通信。每个基站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小区组成。
采用移动终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使用各种通信功能时,移动终端会接入基站小区,网络设备会记录每个基站小区信息。其中,基站小区信息包括基站小区位置、基站小区场强信息、移动终端接入基站小区时间、移动终端场强信息等。
轨迹分析模10,用于根据确定的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号码,从数据库中提取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然后根据每个基站小区信息中包含的邻区及场强信息,计算出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然后将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投影到地图的最近一条路线上,再采用拉格朗日插入算法,对路线进行位置插入从而得到目标危险人员的行动轨迹。
风险人员分级分析模块20,用于从目标危险人员历史及当前所处基站小区中查找待评估人员,对每个待评估人员调用轨迹分析模块10计算出其行动轨迹,然后判断行动轨迹是否与目标危险人员的行动轨迹有相交,如果在两条行动轨迹上的某点间的时间相差位于一个范围内,和/或距离相差位于一个范围内,则定为高风险人员;中风险人员则要么在时间上与高风险人员的标准更远,要么在距离上更远;低风险人员则在时间和/或距离上比中风险人员的标准更远;无风险人员则在低险人员基础上时间和/或或距离更远。
风险区域分级分析模块30,用于分析危险源,也即上面的目标危险人员的运动轨迹所处区域的风险等级。以目标危险人员的行动轨迹上每个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时间越靠前,半径越小;时间越近,半径越大。根据半径确定出高风险区域。确定高风险区域后,以高风险区域边界向外延展一定距离,这个区域为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由中风险区域边界向外延展一定距离。无风险区域为低风险区域边界以外的区域。
防控通知模块40,对风险人员分级分析模块20分析出来的高中低风险人群发送预警信息,以及对风险区域分级分析模块30分析出来的高中低风险区域中的人群发送预警信息。
主动防控模块50,用于识别流动人员向风险区域靠近时,向流动人员发送预警消息,以及当目标危险人员移动时,向目标危险人员待进入的区域中的人群发送预警消息。
路线规划模块60,用于通过出发地和目的地,确定出一条无风险的路线。先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结合地图,计算出一条备选路线,比如将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路线确定为备选路线。然后根据备选路线检查所经区域是否是风险区域,和/或所经区域是否存在风险人员,如果是风险区域,或者存在风险人员,则将备选路线往两侧调整。当调整后的路线途经区域都为安全的区域时,则将调整后的路线确定为安全路线。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路线规划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其中,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通过总线连接。
其中,存储器2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路线规划方法。
处理器2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终端设备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路线规划方法。
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路线规划装置的限定,具体的路线规划装置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区域;
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之前,还用于实现:
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
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和/或风险人员,风险区域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风险人员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时,用于实现:
根据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
根据多个位置,生成第一行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时,用于实现:
获取每个基站小区的半径、以及每个基站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
根据每个基站小区的半径和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确定每个基站小区和至少一个邻区的相交区域;
根据相交区域,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多个位置,生成第一行动轨迹时,用于实现:
根据多个位置,以及地图信息,选择地图中的一条常规路线;
将多个位置垂直投影至常规路线上,并在常规路线上插入多个点,生成第一行动轨迹,第一行动轨迹上的每个点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时,用于实现:
根据第一行动轨迹上每个点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以每个点为圆心的扩散区域的半径,时间越往前,扩散区域的半径越小;
根据每个点对应的扩散区域的半径,确定高风险区域;
将基于高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一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中风险区域;
将基于中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二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低风险区域;
将基于低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的区域,确定为无风险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之后,还用于实现:
向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发送的预警信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之后,还用于实现:
当检测到流动人员向风险区域移动时,向流动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用于实现:
当检测到目标危险人员移动时,向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之前,还用于实现:
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每个基站小区以及至少一个邻区内存在的待评估人员;
根据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
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时,用于实现:
将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将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时,用于实现:
若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第一点与当前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高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低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无风险人员;
其中,第一预设距离范围、第二预设距离范围、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距离值依次增大,第一预设时间范围、第二预设时间范围、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和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对应的时间值依次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实现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之后,还用于实现:
向风险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发送的预警信息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结合图1和图2中的路线规划装置,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路线规划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需知,上述的路线规划装置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线规划方法应用场景的限定。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线规划方法的步骤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上述路线规划装置中,以实现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
S301、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不安全的区域。
示例性的,通过获取当前人员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先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结合地图,计算出一条备选路线,比如将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路线确定为备选路线。
或者,通过定位当前人员的位置,以及当前人员输入的目的地,根据当前人员的位置和目的地,结合地图,计算出一条备选路线。
之后,根据备选路线检测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是否不安全。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存在风险人员或危险人员。
风险区域是指该区域内可能存在危险,比如该区域内有存在病毒感染者的风险;风险人员是指该人员可能存在危险,比如该人员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危险人员则是明确的具有危险的人员,比如病毒感染者。
如果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是风险区域,或者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存在风险人员,则将备选路线进行调整,例如,将备选路线往两侧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备选路线经过的不安全区域。
之后当人员基于该安全路线进行移动时,即可避开风险,而不需要人员亲自去重新规划路线,不仅安全,而且高效,因此大大提高了人员的体验。也即,实现了快速规划路线,绕过风险区域和风险人员以及危险人员,达到人员安全流动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之前可以包括: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和/或风险人员,风险区域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风险人员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
在进行路线规划之前,对风险区域,以及风险人员进行确定。示例性的,通过确定的目标危险人员,例如病毒感染者,首先基于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的电话号码,从相应数据库中查询获取该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例如,查询该移动终端从某一开始时间到当前时间内的多个基站小区接入记录,获取到对应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并按照接入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其中,基站小区信息包括基站小区位置、基站小区场强信息、移动终端接入基站小区时间、移动终端场强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可以包括:根据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根据多个位置,生成第一行动轨迹。
由于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的位置,映射了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因此,根据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出移动终端在哪个时间点处于哪个位置,即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按照这些位置、以及这些位置对应的时间点,确定出目标危险人员的行动轨迹。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目标危险人员的行动轨迹称为第一行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可以包括:获取每个基站小区的半径、以及每个基站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根据每个基站小区的半径和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确定每个基站小区和至少一个邻区的相交区域;根据相交区域,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以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中的某个基站小区为例,如图4所示,将该基站小区作为主小区,根据主小区以及主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场强信息,确定主小区以及主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根据主小区以及主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确定出主小区以及主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相交区域,基于该相交区域确定出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例如,将相交区域的中心位置确定为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果主小区信息只包含移动终端场强信息,则通过移动终端场强计算移动终端的半径,然后结合基站的方向角,确定出移动终端所在扇弧中的位置,将该位置确定为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果主小区信息既不包含邻区,也不包含场强信息,则根据主小区对应基站的位置、以及主小区半径、主小区的方向角,确定出移动终端所位于扇弧中的位置,将该位置确定为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位置,生成第一行动轨迹可以包括:根据多个位置,以及地图信息,选择地图中的一条常规路线;将多个位置垂直投影至常规路线上,并在常规路线上插入多个点,生成第一行动轨迹,第一行动轨迹上的每个点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如图5所示,确定出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后,先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多个位置,以及地图信息,选择地图中的一条常规路线。例如,选择与目标危险人员的多个位置最近的一条常规路线,对目标危险人员的多个位置进行微调,将目标危险人员的多个位置垂直投影至该常规路线上。
之后,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在常规路线上插入多个点,基于目标危险人员的多个位置垂直投影至该常规路线上的投影点,以及插入的多个插入点,生成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其中,第一行动轨迹上的每个点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可以包括:根据第一行动轨迹上每个点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以每个点为圆心的扩散区域的半径,时间越往前,扩散区域的半径越小;根据每个点对应的扩散区域的半径,确定高风险区域;将基于高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一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中风险区域;将基于中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二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低风险区域;将基于低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的区域,确定为无风险区域。
如图6所示,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上每个点对应的时间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时间越靠前,对应点的扩散区域的半径越小,也即以该点为圆心的扩散区域的面积越小。反之,时间越近,对应点的扩散区域的半径越大,以该点为圆心的扩散区域的面积越大。根据第一行动轨迹上每个点对应的扩散区域的半径确定出高风险区域。
确定高风险区域后,以高风险区域边界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将基于高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一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中风险区域。
相应地,确定中风险区域后,以中风险区域边界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将基于中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二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低风险区域。其中,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确定低风险区域后,将低风险区域边界以外的区域,确定为无风险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规避风险,在确定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等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后,向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譬如,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向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发送的预警信息不同。例如,向高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一级预警信息,向中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二级预警信息,向低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三级预警信息。
针对危险爆发时,通过确定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等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实现快速分析出重点防控区域。并且,针对重点防控区域,发出预警信息,实现快速应对危险,控制危险扩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出高风险区域、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等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后,当检测到有风险区域外的流动人员向风险区域移动时,向该流动人员发送预警信息。譬如,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向该流动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示例性的,根据该流动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小区信息,计算出该流动人员的当前位置,然后将该流动人员的当前位置与风险区域位置比较,当该流动人员的当前位置与风险区域位置小于某一距离,或该流动人员的当前位置处于某一风险区域内时,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向该流动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危险人员移动时,向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譬如,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小区信息,以及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方向,以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基站小区作为目标小区,查找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当前至少一个邻区,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向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当前至少一个邻区内的所有人员、以及辖区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之前可以包括: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每个基站小区以及至少一个邻区内存在的待评估人员;根据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根据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包括:将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
以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中的某个基站小区为例,将该基站小区作为主小区,确定该主小区以及主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内存在的人员,将这些人员确定为待评估人员。对于确定的每个待评估人员,按照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的方式,确定出每个待评估人员的行动轨迹。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每个待评估人员的行动轨迹称为第二行动轨迹。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的具体操作过程,可参考确定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的过程,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可以包括:若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第一点与当前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高风险人员;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低风险人员;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无风险人员;其中,第一预设距离范围、第二预设距离范围、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距离值依次增大,第一预设时间范围、第二预设时间范围、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和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对应的时间值依次增大。
如图7所示,以某个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和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为例,将第一行动轨迹与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判断第一行动轨迹与第二行动轨迹的相交情况。若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点与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点与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高风险人员。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点称为第一点,将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点称为第二点。比如,设置第一预设时间范围为0-2分钟,第一预设距离范围为 0-10米,若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相差位于2分钟内,第一点与第二点间的距离位于10 米内,则确定该待评估人员为高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比如,设置第二预设时间范围为2-30分钟,第二预设距离范围为10-100米,若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相差位于 2-30分钟内,第一点与第二点间的距离位于10米内,则确定该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或者,若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相差位于2分钟内,第一点与第二点间的距离位于10-100 米内,则确定该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低风险人员。比如,设置第三预设时间范围为30分钟-24小时,第三预设距离范围为100-1000米,若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相差位于30分钟-24小时内,第一点与第二点间的距离位于100-1000米内,则确定该待评估人员为低风险人员。
若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和/或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当前待评估人员为无风险人员。比如,设置第三预设时间范围为超过24小时,第三预设距离范围为超过1000米,若第一点与第二点对应的时间相差超过24小时,第一点与第二点间的距离超过1000米,则确定该待评估人员为无风险人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高风险人员、中风险人员、低风险人员等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后,向风险人员发送预警信息。譬如,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向风险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发送的预警信息不同。例如,向高风险人员发送红色预警信息,向中风险人员发送橙色预警信息,向低风险人员发送黄色预警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备选路线进行检测,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例如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此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不安全的区域,则基于该安全路线进行移动时,可避开风险,省去了人员亲自去重新规划路线的操作,不仅确保了人员安全,而且快速高效。因此,实现了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进而避开风险。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路线规划方法。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绕开区域;
其中,区域不安全包括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的路线规划装置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路线规划装置的硬盘或内存。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路线规划装置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路线规划装置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包括:
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所述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所述安全路线绕开所述区域;
其中,所述区域不安全包括所述区域为风险区域,和/或所述区域内存在风险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备选路线经过的区域不安全时,对所述备选路线进行调整,生成对应的安全路线之前,包括:
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
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和/或风险人员,所述风险区域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区域,所述风险人员包括多种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的第一行动轨迹,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
根据多个所述位置,生成所述第一行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在多个不同时间点对应的位置,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基站小区的半径、以及每个所述基站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
根据每个所述基站小区的半径和所述至少一个邻区的半径,确定每个所述基站小区和所述至少一个邻区的相交区域;
根据所述相交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位置,生成所述第一行动轨迹,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位置,以及地图信息,选择地图中的一条常规路线;
将多个所述位置垂直投影至所述常规路线上,并在所述常规路线上插入多个点,生成所述第一行动轨迹,所述第一行动轨迹上的每个点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上每个点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以所述每个点为圆心的扩散区域的半径,时间越往前,扩散区域的半径越小;
根据所述每个点对应的扩散区域的半径,确定高风险区域;
将基于所述高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一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中风险区域;
将基于所述中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第二距离的区域,确定为低风险区域;
将基于所述低风险区域的边界向外延伸的区域,确定为无风险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之后,包括:
向所述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所述风险区域,发送的所述预警信息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区域之后,包括:
当检测到流动人员向所述风险区域移动时,向所述流动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移动时,向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的目标小区、以及所述目标小区的至少一个邻区内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危险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每个基站小区以及至少一个邻区内存在的待评估人员;
根据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的移动终端接入的多个基站小区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的第二行动轨迹;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包括:
将所述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的所述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行动轨迹与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的所述第二行动轨迹进行比对,确定每个所述待评估人员是否为风险人员,包括:
若所述第一行动轨迹上的第一点与当前待评估人员的所述第二行动轨迹上的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范围,和/或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所述当前待评估人员为高风险人员;
若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和/或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二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所述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中风险人员;
若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或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所述当前待评估人员为低风险人员;
若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位于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和/或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时间差位于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则确定所述当前待评估人员为无风险人员;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距离范围、所述第三预设距离范围和所述第四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距离值依次增大,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范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范围、所述第三预设时间范围和所述第四预设时间范围对应的时间值依次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行动轨迹,确定风险人员之后,包括:
向所述风险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所述风险人员,发送的所述预警信息不同。
13.一种路线规划装置,所述路线规划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路线规划方法。
CN202010599970.3A 2020-06-28 2020-06-28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47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970.3A CN113847922A (zh) 2020-06-28 2020-06-28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1834115.4A EP4174441A1 (en) 2020-06-28 2021-05-31 Route plann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CN2021/097397 WO2022001545A1 (zh) 2020-06-28 2021-05-31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970.3A CN113847922A (zh) 2020-06-28 2020-06-28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922A true CN113847922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9970.3A Pending CN113847922A (zh) 2020-06-28 2020-06-28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74441A1 (zh)
CN (1) CN113847922A (zh)
WO (1) WO20220015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584A (zh) * 2022-08-23 2022-10-28 中科朗劢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消杀机器人
CN115271259B (zh) * 2022-09-22 2023-04-18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基于定位技术的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CN116758691A (zh) * 2023-05-05 2023-09-15 深圳市广安消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消防预警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2139B2 (en) * 2010-11-30 2013-12-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nning vehicle routes based on safety factors
WO2018048913A1 (en) * 2016-09-06 2018-03-15 Go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identifying hazards, routing resources, and monitoring and training of persons
CN109360660A (zh) * 2018-10-31 2019-02-19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疾控与出行信息互联的防控方法及防控系统
DE102018219809A1 (de) * 2018-11-19 2020-05-2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sweichen vor lokal bedingten drohenden Gefahren, Fahr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owie Computerprogramm
CN110487294A (zh) * 2019-08-29 2019-11-22 绍兴文理学院 基于天气云图的智能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11238522B (zh) * 2020-03-20 2021-10-08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出行路线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1545A1 (zh) 2022-01-06
EP4174441A1 (en)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7922A (zh) 路线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196557B (zh) 选择用于位置推断的信标的系统和方法
US10161756B2 (en) Navi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1417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controlling epidemics
CN107466103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网络设备
US88183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ographically locating a cellular phone
CN106991818B (zh) 一种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ES2320866T3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identificar la posicion de terminales moviles.
KR102664111B1 (ko) 통신 상태 기반 차량 추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97748B (zh) 路况信息的推送方法及推送系统
CN108271157B (zh) 一种伪基站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203294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ecurity of cellular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6447164A (zh) 一种在地图上选取调度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10800324B (zh) 一种改善道路安全和/或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15946A (zh) 一种异常路段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GB2540662A (en) Pursuing a fugitive to a capture location
CN111757271B (zh) 基于曲线拟合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联合道路匹配方法及装置
US20200312142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Road Safety and/or Management
CN10759099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通监控方法及装置
Huber et al. Behavioral model based trust management design for iot at scale
CN114004566A (zh) 危险告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335924B1 (ko) 자연재해 위험지구 정보를 이용한 위험구간 예측정보 안내 시스템
CN112367397A (zh) 外勤作业的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69890B1 (ko) 중복 이벤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내비게이션 단말기
CN113766430B (zh) 基于5g网络的城市轨道拥堵分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