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658B -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658B
CN113847658B CN202111230521.2A CN202111230521A CN113847658B CN 113847658 B CN113847658 B CN 113847658B CN 202111230521 A CN202111230521 A CN 202111230521A CN 113847658 B CN113847658 B CN 113847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ier
compressor
controlling
judging whether
y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5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7658A (zh
Inventor
韦小勤
曹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05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所述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所述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S3、当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S4、当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S5、当步骤S2或S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能够确保除湿机根据环境温度和除湿量选择合适的化霜模式,保证除湿机的除湿效果,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潮湿环境下或者在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的场所,通常采用除湿机来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然而,在低温环境下,除湿量大的除湿机容易出现化霜不干净的现象,且容易产生积霜,导致除湿性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在环境温差比较大的地区,夜间温度较低,除湿机的结霜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性能,且除湿机到白天仍有严重的积霜现象,从而导致用户不满意,造成市场投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除湿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够确保除湿机根据环境温度和除湿量选择合适的化霜模式,保证除湿机的除湿效果,满足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除湿机。
根据本发明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所述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
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
S3、当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
S4、当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
S5、当步骤S2或S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并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在判断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时判断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在判断出除湿机的除湿量大于预设除湿量时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在判断出环境温度不小于环境温度阈值或除湿机的除湿量不大于预设除湿量时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实现了根据除湿机的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除湿机的除湿量选择合适的化霜方式,从而实现了除湿机有效化霜且不影响除湿机的除湿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选择与所述预设除湿量对应的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以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化霜模式包括:
S40、判断所述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
S41、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42、当步骤S4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以进行化霜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4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化霜模式包括:
S50、判断所述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
S51、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52、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以进行化霜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化霜模式还包括: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化霜模式还包括: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52之后,所述步骤S5还包括:
S53、判断所述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四蒸发器温度阈值;
S54、当步骤S5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55、当步骤S5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56、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57、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5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42之后,步骤S4还包括:
S43、判断所述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
S44、当步骤S4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45、当步骤S4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46、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47、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43。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除湿机,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参照图1,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
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
S3、当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
S4、当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
S5、当步骤S2或S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
具体地,首先控制除湿机进入除湿模式,并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此时,除湿机发挥除湿功能,以降低室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自除湿机的压缩机开始运行,就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进行计时。
接着,将环境温度与环境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可以理解的是,环境温度阈值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定,例如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气温特点而设定。例如,环境温度阈值可设为3℃、2℃、1℃等,但不限于此。
当判断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时,判断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通常,特定型号的除湿机具有其特定的除湿量。若该除湿机的除湿量大于该预设除湿量,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若该除湿机的除湿量小于或等于该预设除湿量,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另外,在判断出环境温度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环境温度阈值时,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
具体来说,环境温度与除湿机是否结霜、结霜早晚和结霜速度密切相关。环境温度越低,结霜越早且越快。因此,设置预设温度阈值并将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作为选择进入第一化霜模式或第二化霜模式的首要条件,可实现针对不同的环境温度值进行针对性的化霜。再者,除湿量大的除湿机在低温下容易出现化霜不干净,且随时间累积积霜过多,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效果。例如,在温差较大的地区例如山区,夜晚温度较低,积霜的形成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性能,且到白天除湿机还会有严重的积霜现象,这就容易造成客户投诉。因此,设置预设除湿量并将除湿机的除湿量与预设除湿量的大小关系作为选择进入第一化霜模式或第二化霜模式的另一条件,可针对除湿机的除湿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化霜模式。
因此,在上述过程中,环境温度与压缩机的除湿量是决定除湿机进入哪种化霜模式的决定性参数,其中,只有在满足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且压缩机的除湿量大于预设除湿量这两个条件时,才控制除湿机选择第一化霜模式;在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时,控制除湿机选择第二化霜模式。如此,能够根据除湿机的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除湿机的除湿量选择不同的化霜方式,以使除湿机实现有效化霜,且不影响除湿机的除湿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并控制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在判断出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时判断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在判断出除湿机的除湿量大于预设除湿量时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在判断出环境温度不小于环境温度阈值或除湿机的除湿量不大于预设除湿量时则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实现了根据除湿机的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除湿机的除湿量选择合适的化霜方式,从而实现了除湿机有效化霜且不影响除湿机的除湿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上述步骤S4可包括:选择与预设除湿量对应的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以控制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具体地,用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来代表第一化霜模式。在同时满足环境温度大于环境温度阈值以及除湿机的除湿量大于预设除湿量这两个条件时,控制除湿机选择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所代表的第一化霜模式。通常,每个机型的除湿机具有其特定的除湿量和特定的机型电阻。因此,除湿机的除湿量可由其机型电阻确定。同样地,预设除湿量也可通过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来代表。在除湿机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后,可通过直接选择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来选择第一化霜模式。如此,可简单地实现除湿机选择第一化霜模式,且该控制方法的软件代码在设计上也可得到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化霜模式可包括:
S40、判断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
S41、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42、当步骤S4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压缩机停机以进行化霜操作。
具体地,在第一化霜模式中,首先获取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例如,通过设置在除湿机的蒸发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蒸发器温度。然后,将获取的蒸发器温度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作比较。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可认为判断出蒸发器有可能发生结霜现象,此时需要判断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若判断出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则认为除湿机已经产生了一定量的结霜,除湿机需要进行化霜操作,从而控制压缩机停机以进入化霜操作。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除湿机在需要化霜时就自动进入化霜操作,避免积霜严重,确保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其中,上述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和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灵活设置。例如,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可设为-4℃、-3℃、-1℃等。例如,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可设为20分钟、15分钟、10分钟等。具体举例,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可设为-4℃,同时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可设为20分钟。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化霜模式还可包括: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具体地,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不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即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时,返回到步骤S1以保持压缩机继续运行,同时继续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在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可认为蒸发器发生结霜现象的可能性较小或不会发生结霜现象,因此除湿机无需进入化霜模式,压缩机无需停机。通过该操作,可确保除湿机在无需化霜时不进入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化霜模式还可包括:当步骤S4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具体地,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可以认为蒸发器发生了结霜。为了避免积霜过多,需要避免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过长。因此,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当判断出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小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时,可以认为除湿机未发生积霜过多的现象,即认为积霜未到达显著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性能的量,此时压缩机继续保持运行且继续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除湿机继续进行除湿。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出现除湿机频繁除霜,影响除湿机的正常除湿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第二化霜模式可包括:
S50、判断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
S51、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52、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压缩机停机以进行化霜操作。
具体地,第二化霜模式中的步骤S50至步骤S52的具体过程类似于第一化霜模式中的步骤S40至步骤S42的具体过程。因此,上文针对步骤S40至步骤S42的详细描述可适应性地适用于步骤S50至步骤S52,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和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灵活设置,且分别可以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和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相同或不同,这里不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化霜模式还可包括: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具体地,在选择了第二化霜模式之后,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不小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即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时,返回到步骤S1以保持压缩机继续运行,同时继续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同理地,在选择了第二化霜模式之后,在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可认为蒸发器发生结霜现象的可能性较小或不会发生结霜现象,因此除湿机无需进入化霜模式,压缩机无需停机。通过该操作,可确保除湿机在无需化霜时不进入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化霜模式还可包括: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同理地,在选择了第二化霜模式之后,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可以认为蒸发器发生了结霜。为了避免积霜过多,需要避免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过长。因此,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与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当判断出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小于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时,可以认为除湿机未发生积霜过多的现象,即认为积霜未到达显著影响除湿机的除湿性能的量,此时压缩机继续保持运行且继续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除湿机继续进行除湿。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出现除湿机频繁除霜,影响除湿机的正常除湿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在步骤S42之后,步骤S4还可包括:
S43、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
S44、当步骤S4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45、当步骤S4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46、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47、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43。
具体地,在选择了第一化霜模式、控制压缩机停机并开始对压缩机的停机时间计时后,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若蒸发器温度小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则可认为蒸发器处的温度不足以使结霜快速化霜,则需要判断压缩机停机时间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的大小关系。若压缩机停机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则认为此时蒸发器处的结霜未充分化霜或化霜量不够,此时退出化霜程序,残留的结霜仍对除湿机的除湿功能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若此时除湿机仍处于除湿模式,即未进入非除湿模式,仍保持压缩机停机且仍对压缩机的停机时间进行计时,并继续进行蒸发器温度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若除湿机进入非除湿模式,即退出除湿模式,则控制压缩机退出化霜操作,压缩机开始运行,并开始对压缩机计时,并返回至进行环境温度与环境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的判断。通过上述步骤S43至S47,一方面可确保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在需要化霜时进行充分的化霜;另一方面,可确保除湿机在退出除湿模式以进入其它模式时,保证除湿机在其它模式下正常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更进一步的实施例,步骤S4还可包括:当步骤S4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具体地,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则可直接认为蒸发器已化霜充分,则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控制压缩机开始运行并开始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重新计时。如此设置,可以在确保蒸发器的结霜已化霜充分的情况下,除湿机及时回到除湿模式进行除湿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更进一步的实施例,步骤S4还可包括:当步骤S4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换言之,在判断出压缩机的停机时间大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时,则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控制压缩机开始运行并开始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确保化霜时间足够,以保证化霜量足够;另一方面,还避免压缩机在短时间内停机和开机,避免压缩机的损坏,从而避免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二化霜模式中,在步骤S52之后,步骤S5还可包括:
S53、判断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四蒸发器温度阈值;
S54、当步骤S5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55、当步骤S5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56、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57、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53。
具体地,第二化霜模式中的步骤S53至步骤S57的具体过程类似于第一化霜模式中的步骤S43至步骤S47的具体过程。因此,上文针对步骤S43至步骤S47的详细描述可适应性地适用于步骤S53至步骤S57,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第四蒸发器温度阈值和第二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灵活设置,且分别可以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和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相同或不同,这里不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更进一步的实施例,步骤S5还可包括:当步骤S5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具体地,在判断出蒸发器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蒸发器温度阈值时,则可直接认为蒸发器已化霜充分,则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控制压缩机开始运行并开始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重新计时。如此设置,可以在确保蒸发器的结霜已化霜充分的情况下,除湿机及时回到除湿模式进行除湿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更进一步的实施例,步骤S5还可包括:当步骤S5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换言之,在判断出压缩机的停机时间大于第二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时,则控制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控制压缩机开始运行并开始对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确保化霜时间足够,以保证化霜量足够;另一方面,还避免压缩机在短时间内停机和开机,避免压缩机的损坏,从而避免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除湿机,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机,通过采用上述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根据除湿机的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除湿机的除湿量选择合适的化霜方式,从而实现了除湿机有效化霜且不影响除湿机的除湿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当用于本发明中时,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发明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
本发明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发明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
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方面、实施方式、实现或特征能够单独使用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使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方面可由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的结合实现。所描述的实施例也可以由存储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体现,该计算机可读代码包括可由至少一个计算装置执行的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与任何能够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相关联,该数据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用于举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HDD、DVD、磁带以及光数据存储装置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分布于通过网络联接的计算机系统中,这样计算机可读代码就可以分布式存储并执行。
上述技术描述可参照附图,这些附图形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依照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虽然这些实施例描述的足够详细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这些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这样就可以使用其它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变化。比如,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操作顺序是非限制性的,因此在流程图中阐释并且根据流程图描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的顺序可以根据若干实施例进行改变。作为另一个例子,在若干实施例中,在流程图中阐释并且根据流程图描述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是可选的,或是可删除的。另外,某些步骤或功能可以添加到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或两个以上的步骤顺序被置换。所有这些变化被认为包含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中。
另外,上述技术描述中使用术语以提供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并不需要过于详细的细节以实现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是为了阐释和描述而呈现的。上述描述中所呈现的实施例以及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公开的例子是单独提供的,以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上述说明书不用于做到无遗漏或将所描述的实施例限制到本发明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若干修改、选择适用以及变化是可行的。在某些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为人所熟知的处理步骤以避免不必要地影响所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除湿机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所述除湿机的压缩机运行并对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计时;
S2、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
S3、当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除湿机的除湿量是否大于预设除湿量;
S4、当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选择与所述预设除湿量对应的预设除湿机机型电阻R机型预设以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一化霜模式;
所述第一化霜模式包括:
S40、判断所述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一蒸发器温度阈值;
S41、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5、当步骤S2或S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控制所述除湿机进入第二化霜模式,所述第二化霜模式包括:
S50、判断所述除湿机的蒸发器的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二蒸发器温度阈值;
S51、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运行时间阈值;
S52、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以进行化霜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4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4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步骤S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5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化霜模式还包括:
当步骤S5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至步骤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2之后,所述步骤S5还包括:
S53、判断所述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四蒸发器温度阈值;
S54、当步骤S5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55、当步骤S5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56、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57、当步骤S5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5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2之后,步骤S4还包括:
S43、判断所述蒸发器温度是否小于第三蒸发器温度阈值;
S44、当步骤S4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压缩机停机时间阈值;
S45、当步骤S4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判断所述除湿机是否进入非除湿模式;
S46、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除湿机退出化霜操作并返回步骤S1;
S47、当步骤S4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所述步骤S43。
8.一种除湿机,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的控制方法。
CN202111230521.2A 2021-10-22 2021-10-22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47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521.2A CN113847658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521.2A CN113847658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8A CN113847658A (zh) 2021-12-28
CN113847658B true CN113847658B (zh) 2022-09-16

Family

ID=7898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0521.2A Active CN113847658B (zh) 2021-10-22 2021-10-22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65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3120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2705B2 (ja) * 1991-08-02 1998-11-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の除霜制御装置
JP2004232942A (ja) * 2003-01-30 2004-08-1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除霜制御方法
CN104006591B (zh) * 2014-05-28 2016-07-1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机的化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01353B (zh) * 2014-12-01 2017-06-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及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879836B (zh) * 2015-04-24 2017-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除湿机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除湿机
CN105042786B (zh) * 2015-07-30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及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180035275A (ko) * 2016-09-28 2018-04-06 주식회사하남엔지니어링 대류와 복사의 선택 제어가 가능한 항온항습기 시스템
KR20190072724A (ko) * 2017-12-18 2019-06-26 주식회사 피코그램 송풍팬을 이용한 제습기 제어시스템
CN108844182A (zh) * 2018-05-17 2018-11-20 珠海市联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的除霜方法和除湿机
CN109059374B (zh) * 2018-06-14 2020-09-15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
CN111306658A (zh) * 2020-03-06 2020-06-19 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的除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3120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8A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8944B (zh) 用于空调湿度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357791B (zh) 用于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706972B (zh) 用于空调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器
CN110131836B (zh) 除霜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
JP6370401B2 (ja) 空調管理装置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JP201003210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847658B (zh)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4769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4971B (zh) 空调化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3357789A (zh) 用于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524778A (zh) 用于空调蒸发器自清洁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623579B (zh) 一种空调的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8800425B (zh) 防止空调频繁启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0986278A (zh) 用于空调自清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及空调
CN115451532A (zh) 用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3251619B (zh) 用于控制空调制热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4234365A (zh) 用于空调器自清洁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5076886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2013502B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的除霜方法及空调
CN113587367A (zh) 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10469998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531785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及空调器
CN110986279A (zh) 用于空调自清洁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及空调
CN115451612B (zh) 用于烘干系统回油的方法及装置、烘干系统、存储介质
CN114608122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