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651A -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651A
CN113847651A CN202111016255.3A CN202111016255A CN113847651A CN 113847651 A CN113847651 A CN 113847651A CN 202111016255 A CN202111016255 A CN 202111016255A CN 113847651 A CN113847651 A CN 113847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indoor unit
water receiving
receiv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62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7651B (zh
Inventor
田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62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7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壳体;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换热腔和加湿腔,加湿腔通过第一出口与外界连通,换热腔通过第二出口与外界连通;加湿组件和接水槽,均设置在加湿腔内,加湿组件能够通过供入接水槽内的水自第一出口对外界进行加湿;接水盘和换热器,均设置在换热腔内;其中,接水盘的出水口通过连接件与加湿腔连接,并使接水盘中形成的冷凝水流至接水槽。该室内机,制冷时接水盘中形成的冷凝水自出水口沿连接件流至接水槽,加湿组件使用接水槽内的水、并自第一出口向外界供给水蒸气,以此来对外界进行加湿,通过利用制冷时形成的冷凝水,有效减少了加湿模式下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室内机设置有加湿器。通过管路向加湿器的加湿腔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之后,启动加湿腔内的加湿组件和风机组件,即可对室内进行加湿。其中,向加湿腔内加入的水均为市供水,这种加湿器工作时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比较大,比较浪费市供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在加湿模式下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较少,更节省市供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风管机的室内机,包括: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壳体;隔板,立设在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换热腔和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换热腔通过第二出口与外界连通;加湿组件和接水槽,均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所述加湿组件能够通过供入所述接水槽内的水自所述第一出口对外界进行加湿;接水盘和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其中,所述接水盘的出水口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加湿腔连接,所述接水盘中形成的冷凝水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连接件流至所述接水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和所述接水盘通过隔板相连接,所述接水盘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隔板上,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加湿腔内、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的底壁低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具有浸水段和存水段的吸水件,所述浸水段用于吸附所述接水盘内的水并输送至所述存水段;和第一风机,用于形成自所述存水段向所述第一出口流动的第一气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吸水件相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吸水件朝向所述接水槽运动至第一位置或背向所述接水槽运动至第二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导向装置,与所述吸水件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吸水件进行直线运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的侧壁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接水槽的底壁之间形成存水腔;其中,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浸水段位于所述存水腔内;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浸水段位于所述存水腔外。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吸水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槽构件,所述吸水件插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槽构件之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在加湿模式下,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水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运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水件为海绵。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加水装置,一端与所述接水槽的内部相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用于自外部向所述接水槽内加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管机的室内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制冷时接水盘中形成的冷凝水自出水口沿连接件流至接水槽,加湿组件使用接水槽内的水、并自第一出口向外界供给水蒸气,以此来对外界进行加湿,也就是对室内进行加湿,该方案利用了制冷时形成的冷凝水,可以有效减少加湿模式下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风管机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室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1中的出风网罩略有区别;
图3为图1所示室内机去除顶壁和控制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隔板、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吸水件、第二接水槽相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110第一出口,120加湿腔,130换热腔,140第二出口,150出风网罩,200接水件,210排水口,220存水腔,230接水槽,240接水盘,300换热器,400吸水件,410浸水段,420存水段,500第一风机,600驱动装置,610驱动电机,620传动机构,700导向装置,800隔板,810出水口,820连接管,900第二风机,1000控制装置。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室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1中的出风网罩略有区别。图3为图1所示室内机去除顶壁和控制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隔板、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吸水件、接水槽相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室内机,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00、接水件200,换热器300、加湿组件,壳体100设有第一出口110,加湿组件包括吸水件400和第一风机500,吸水件400包括浸水段410和存水段420。
其中,接水件2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换热器300位于接水件200内,而且换热器3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吸水件400设置在壳体100内,吸水件400的浸水段410朝向(即临近)接水件200,吸水件400的存水段420背向(远离)接水件200,即:存水段420位于浸水段410的上方,浸水段410位于接水件200的上方,浸水段410用于吸附接水件200内的水并输送至存水段420。第一风机5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第一风机500运转形成第一气流,第一气流自存水段420向第一出口110进行流动。
该室内机,吸水件400设置在壳体100内,吸水件400的浸水段410朝向接水件200,吸水件400的存水段420背向接水件200,室内机制冷时,换热器300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件200内,除湿模式下,浸水段410吸附接水件200内的水、并输送至存水段420,第一风机500运转形成第一气流,第一气流自存水段420向第一出口110进行流动,第一气流增大存水段420上水的蒸发速度,并使存水段420上蒸发形成的水蒸气自第一出口110吹向室内,实现对室内进行加湿,利用了制冷时形成的冷凝水来对室内进行加湿,能够有效减少加湿模式下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
示例地,第一风机包括轴流风轮和电机,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半径设置为60mm~68mm(图中未示出),轴流风轮的轮轴的直径设置为4mm~8mm(图中未示出)。
使用制冷时形成的冷凝水,至多能够保持室内的湿度,不能增大室内的湿度。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室内机还包括:加水装置(图中未示出),加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接水件200的内部相连通,加水装置的进水端延伸至壳体100外,通过加水装置实现自外部向接水件200的内部加入市政水,补充接水件200内的水量,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室内的湿度进行大范围的调节,实现增大室内湿度的目的。
示例地,加水装置包括第一管路、水泵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通过与接水件200相连接而与接水件200的内部连通,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距离地面设定位置(图中未示出)。使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伸入盛装有市政水的容器内、并伸至市政水的液面以下,启动水泵实现向接水件200内加水。接水件200上配有水位检测装置,水泵配合水位检测装置,在接水件200内加入设定量水后水泵自行停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600,驱动装置6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而且驱动装置600与吸水件400相连接,驱动装置600可以驱动吸水件400朝向接水件200运动至第一位置,使得浸水段410与接水件200内盛装的水接触,驱动装置600还可以驱动吸水件400背向接水件200运动至第二位置,使浸水段410与接水件200内盛装的水分离。
示例地,如图2至图5所示,室内机还包括:导向装置700,导向装置700设置为与吸水件400进行配合,驱动装置600驱动吸水件400移动,导向装置700在吸水件400移动时对吸水件400进行导向,使得吸水件400保持直线移动。
示例地,如图2至图5所示,接水件200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210,接水件200通过排水口210向外界进行排水。其中,接水件200的底壁和排水口210之间形成存水腔220,驱动装置600驱动吸水件400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浸水段410伸入存水腔220内,能够与存水腔220内的水接触;驱动装置600驱动吸水件400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浸水段410上移至存水腔220的上方,不与存水腔220内的水接触。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驱动装置600和导向装置700,使浸水段410始终伸入接水槽内(即浸水段410位于排水口210的下方),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地,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600包括传动机构620和驱动电机610,驱动电机610和吸水件400通过传动机构620进行连接,吸水件400安装在外框内,外框用于保持吸水件400的形态。
可以是,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立设设置的齿条,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齿条固定在外框的一侧,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外框和吸水件一起沿导向装置进行直线移动(此方案图中未示出);
或者可以是,如图5所示,传动机构620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机610的转轴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外框铰接,驱动电机610带动第一连杆摆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吸水件400和外框一起沿导向装置700进行直线移动;
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地,如图2至图5所示,导向装置700包括两个导向槽构件,两个导向槽构件为对称设置,吸水件400可上下移动地插装在两个导向槽构件之间。
示例地,如图2至图5所示,吸水件400设置为海绵,海绵的吸水性和存水性均比较好,而且成本较低。
当然,吸水件400也可以选择吸水性好的棉布等,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室内机还包括:隔板800,隔板8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而且隔板800分隔壳体100的内部成加湿腔120和换热腔130,换热腔130位于加湿腔120的左侧,换热器300安装在换热腔130的内部,第一风机500和吸水件400安装在加湿腔120的内部,第一出口110开设在加湿腔120的腔壁上,第一风机500位于第一出口110和存水段420之间。
当然,也可以是,换热腔130位于加湿腔120的右侧(此方案图中未示出),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00还开设有第二出口140,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风机900,第二风机9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第二风机900运转形成第二气流,第二气流自换热器300向第二出口140进行流动,实现对室内进行快速制冷或制热。其中,第二风机900包括直流电机、风轮和涡壳。
可以是,第一出口110开设在加湿腔120的前侧壁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后侧壁上、顶壁上或底壁上等,可以是,存水段420位于第一出口110和第一风机500之间;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地,如图4和图5所示,隔板800还将接水件200的内部分隔成接水盘240和接水槽230,接水盘240的出水口810位于隔板800上,出水口810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为连接管820,出水口810和连接管820均位于排水口210的下方、并连通接水槽230和接水盘240,这样接水盘240内的水能够完全排至接水槽230内。换热腔130的下部为接水盘240,加湿腔120的下部为接水槽230,而且接水盘240的底壁高于接水槽230的底壁,接水盘240的深度小于接水槽230的深度,这样接水槽230的内部能够盛装更多的水。其中,加水装置的出水端与接水槽230的内部相连通,用于向接水槽230内加水,接水槽230的底壁和排水口210之间形成存水腔220。
示例地,如图3至图5所示,驱动电机610固定在隔板800上,更方便作业者安装和拆卸驱动电机610。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室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1000,固定在壳体100的顶壁上,控制装置1000与第一风机500、加水装置、水位检测装置和驱动装置600电连接。在加湿模式下,控制装置1000控制驱动装置600驱动吸水件400运动至第一位置、还控制第一风机500运行,在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接水槽230内水量不足时,控制装置1000根据水位检测装置控制加水装置向接水槽内加入设定量的水。在非加湿模式下,控制装置1000控制驱动装置600驱动吸水件400运动至第二位置、还控制第一风机500停止。
示例地,控制装置1000还电连接有检测换热器300温度的第一温度监测传感器以及检测室内温度的第二温度监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1000固定在壳体100的顶壁上,这样第一温度监测传感器和第二温度监测传感器所需的感温线的长度更短。
为了更好地实现室内机小型化,换热器300采用直排竖直固定方式,为了确保换热器300的换热效率,换热器300采用三排直径为6mm~8mm的换热管。示例地,壳体100的前侧壁为出风网罩150,第一出口110和第二出口140均位于出风网罩150上,且第一出口110和第二出口140均为格栅孔,格栅孔能够防止手指伸入室内机内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图中未示出),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机(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地,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机,室内机与室外机相连接。
当然,空调器也可以是风管机,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吸水件设置在壳体内,吸水件的浸水段朝向接水件,吸水件的存水段背向接水件,室内机制冷时,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流至接水件内,除湿模式下,浸水段吸附接水件内的水、并输送至存水段,第一风机运转形成自存水段向第一出口流动的第一气流,第一气流增大存水段上水的蒸发速度,并使存水段上蒸发形成的水蒸气自第一出口吹向室内,实现对室内进行加湿,利用了制冷时形成的冷凝水来对室内进行加湿,能够有效减少加湿模式下所需的市供水的水量。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壳体;
隔板,立设在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换热腔和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换热腔通过第二出口与外界连通;
加湿组件和接水槽,均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所述加湿组件能够通过供入所述接水槽内的水自所述第一出口对外界进行加湿;
接水盘和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
其中,所述接水盘的出水口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加湿腔连接,所述接水盘中形成的冷凝水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连接件流至所述接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和所述接水盘通过隔板相连接,所述接水盘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隔板上,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加湿腔内、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低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
具有浸水段和存水段的吸水件,所述浸水段用于吸附所述接水盘内的水并输送至所述存水段;和
第一风机,用于形成自所述存水段向所述第一出口流动的第一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吸水件相配合,用于驱动所述吸水件朝向所述接水槽运动至第一位置或背向所述接水槽运动至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装置,与所述吸水件相配合,用于引导所述吸水件进行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侧壁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接水槽的底壁之间形成存水腔;
其中,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浸水段位于所述存水腔内;所述吸水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浸水段位于所述存水腔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吸水件;
所述导向装置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槽构件,所述吸水件插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槽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在加湿模式下,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水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所述第一风机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为海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水装置,一端与所述接水槽的内部相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用于自外部向所述接水槽内加水。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的室内机。
CN202111016255.3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113847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255.3A CN11384765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255.3A CN11384765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1A true CN113847651A (zh) 2021-12-28
CN113847651B CN113847651B (zh) 2023-05-30

Family

ID=7897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6255.3A Active CN11384765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65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15239A (ja) * 2011-07-01 2013-01-24 Dainichi Co Ltd 加湿器
CN107327951A (zh) * 2017-08-31 2017-11-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室内机及空调器
KR20180065355A (ko) * 2016-12-07 2018-06-1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가습겸용 공기청정기
WO2019038950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CN111076286A (zh) * 2020-01-19 2020-04-28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具加湿功能的风管式室内机
CN212657793U (zh) * 2020-07-21 2021-03-0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12923436A (zh) * 2021-03-01 2021-06-08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15239A (ja) * 2011-07-01 2013-01-24 Dainichi Co Ltd 加湿器
KR20180065355A (ko) * 2016-12-07 2018-06-1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가습겸용 공기청정기
WO2019038950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CN107327951A (zh) * 2017-08-31 2017-11-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076286A (zh) * 2020-01-19 2020-04-28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具加湿功能的风管式室内机
CN212657793U (zh) * 2020-07-21 2021-03-0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12923436A (zh) * 2021-03-01 2021-06-08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651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62088A (en) Evaporator apparatus
CN21261876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7174082B2 (ja) スチームジェネレータ
CN112032848B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
KR10133861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3883603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847651A (zh) 一种风管机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GB2203830A (en) A movable air-conditioning set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606278U (zh) 一种调温调湿空调器
CN210601995U (zh) 移动空调
CN210128440U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218096274U (zh)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1318355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8209887U (zh) 冷风机
CN218544624U (zh) 加湿器、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3119307U (zh) 空气调湿装置
CN217685440U (zh) 空调机组
CN117366731A (zh) 移动加湿模块、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6048054U (zh) 新风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WO2023051176A1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218820694U (zh) 加湿器、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2062418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823U (zh) 一种通过全自动切换加湿除湿的双通道恒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