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313A -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0313A
CN113840313A CN202010587230.8A CN202010587230A CN113840313A CN 113840313 A CN113840313 A CN 113840313A CN 202010587230 A CN202010587230 A CN 202010587230A CN 113840313 A CN113840313 A CN 113840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network
mobile terminal
round
trip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72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0313B (zh
Inventor
赵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72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1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1008 priority patent/WO20212591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0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0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若是,开启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在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确定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避免在网络速度较差时仍然沿用固有的默认网络模式,可及时控制网络模式开关,保证提供良好网络速度,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已均可支持不同的网络模式,包括3G、4G、5G以及WiFi网络等不同网络模式。而由于当前5G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多数移动终端设备在使用5G网络时,耗电量较高,导致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时长有所缩短,考虑到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性能,将现已较为完善的4G网络作为设备的默认网络模式。
但由于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所需要的网络速度并不一致。比如,在大量人群聚集地,4G网络基站的容量有限,使得各个用户可分配到的资源较少,无法满足实际的网速需求,或在4G网络信号不佳的某些地区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其可实现的网络速度无法得到保证,同样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针对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设置固定网络模式的方式而言,在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下实用性较差,需要用户频繁手动调节以确定合适的网络模式,而由于手动调节还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准确获知在各应用场景下不同时间段的最佳网络模式,从而所能够提供的网络速度无法得到保证,并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速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的方式,包括:
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所述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所述预设时延阈值;
检测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包括:
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所述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所述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所述超时计数器,并返回所述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的方式,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入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当确定所述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当确定所述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所述当前界面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当确定所述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所述候选网络模式包括所述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所述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所述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所述往返时延检测。
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往返时延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网络模式开关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上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通过检测往返时延,可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当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避免在网络速度较差时,仍然沿用固有的默认网络模式,而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的问题,可及时控制网络模式开关的开启,保证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移动终端102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在移动终端102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进而根据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102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当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其中,移动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具体地,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的方式,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网络属性信息包括移动终端所设置的本设备支持的网络模式,包括2G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以及WiFi网络模式等。以智能手机为例,传统应用过程中,默认的网络模式为4G网络模式,用户可在智能手机上预先进行设置,包括设置智能手机支持所有网络模式,或设置仅支持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举例来说,用户可在界面设置智能手机仅支持4G网络模式和5G网络模式,或者用户可在界面设置智能手机仅支持4G网络模式和WiFi网络模式。
进一步地,通过获取服务器经由基站反馈的网络数据,基于所获取的网络数据在单位时间的流量,以及网络数据的加载速度等,确定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网络模式为5G网络模式,根据网络属性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即是否支持5G网络模式。根据对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的检测结果,确定当前是否提供5G网络。当根据网络属性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支持5G网络模式,且确定基站当前已提供5G网络,可供移动终端所使用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并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其中,往返时延即RTT,Round-Trip Time,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其中,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至发送端。往返时延可根据链路的传播时间、末端系统的处理时间以及路由器的缓存中的排队和处理时间确定得到,其中,前面两个部分的值作为一个传输控制协议连接相对固定,路由器的缓存中的排队和处理时间会随着整个网络拥塞程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往返时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拥塞程度的变化,从而可根据往返时延值,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
步骤S204,根据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开启条件表示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根据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确定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在预设检测周期内往返时延检测得到的往返时延的超时次数是否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步骤S206,当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具体地,当根据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确定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则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即5G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其中,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表示用于确定往返时延检测是否超时的超时计数器的取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上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通过检测往返时延,可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当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避免在网络速度较差时,仍然沿用固有的默认网络模式,而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的问题,可及时控制网络模式开关的开启,保证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即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302,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具体地,当根据网络属性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支持5G网络模式,且检测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并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即将超时计数器的取值重置为0。
其中,超时计数器为往返时延检测超时计数器,即用于判断获取得到的往返时延值是否超出对应的预设时延阈值。
步骤S304,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具体地,往返时延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自移动终端从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服务器开始,到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将数据返回至移动终端作为结束,总共经历的时延,即为当前往返时延值。
其中,域名服务信息还包括域名服务器正常访问次数,错误次数(或无法访问),访问超时次数以及内部错误等信息。
步骤S306,判断当前往返时延值是否大于预设时延阈值。
步骤S308,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具体地,通过将当前往返时延值与预设时延阈值进行比对,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同样地,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
具体地,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1S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重复执行将当前往返时延值与预设时延阈值进行比对的操作,直至在得到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1S时,停止重复获取当前时延值,并将其与预设时延阈值进行比对的操作,进入步骤S31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预设时延阈值可以设置为1S,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方式为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1S时,将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加1。
步骤S310,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具体地,通过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并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进而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检测周期可以设置为15S,预设时延获取周期设置可以为1S,预设超时阈值可以设置为5,表示需要判定在预设检测周期15S内,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大于5,即进行往返时延检测时,是否连续5次检测操作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均大于1S。
进一步地,通过在预设检测周期15S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即在预设检测周期15S内,进行往返时延检作测操作时,连续5次检测操获取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均大于1S,则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设置的预设检测周期、预设时延获取周期、预设超时阈值以及预设时延阈值,并不局限于所设置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修改和重新设置。
其中,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即重复执行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并将超时计数器的取值和预设超时阈值进行比对的操作,直至确定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并返回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具体地,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5,且确定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1S内,所获取的当前往返时延值标语预设时延阈值1S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将超时计数器的数值重置为0,并返回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重复执行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将超时计数器的数值与预设超时阈值进行比对的操作,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并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进而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实现了通过确定往返时延值与预设时延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往返时延值是超出预设时延阈值所生成的执行结果,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并调整当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以便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在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
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具体地,在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即5G网络模式对应的开关后,将基站提供的与5G网络模式对应的5G网络数据接入移动终端,使得用户所在移动终端可使用5G网络数据,保持良好的网络速度。在将与预设网络模式即5G网络模式对应的5G网络数据,接入移动终端后,触发接入时间监测指令,并根据接入时间监测指令,监测移动终端接入5G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预设持续时间阈值设置为2min,通过将移动终端接入5G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和预设持续时间阈值进行比对,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2min时,关闭与5G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并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可根据监测到的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是需要关闭相应的网络开关,从而减少移动终端支持该预设网络模式产生的电量消耗,保证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在关闭与5G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还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
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具体地,在关闭与5G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其中,当前界面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通过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其中候选网络模式可以包括2G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以及WiFi网络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举例来说,用户可基于移动终端,将4G网络模式、5G网络模式以及WiFi网络模式,设置为该移动终端的候选网络模式,也可将2G网络模式、3G网络模式以及4G网络模式设置为该移动终端的候选网络模式。
进一步地,当确定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确定用户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中包括预设网络模式,即候选网络模式中包括5G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重复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的操作,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用户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中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即不包5G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用户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中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即不包5G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之后,在检测到用户基于移动终端所触发的亮屏事件时,比如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某一应用程序时,返回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检测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以及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重复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为亮屏状态,即为用户正在使用中的状态,且确定用户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即移动终端支持预设网络模式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开启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终端正常启动后,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并检测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2)根据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即5G网络模式,同时根据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基站提供的网络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即5G网络状态。
3)当根据网络属性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检测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
4)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5)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6)判断当前往返时延值是否大于预设时延阈值,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7)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步骤5)。
8)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9)判断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超时阈值,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步骤8)。
10)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并返回步骤8)。
11)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12)根据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13)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
14)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15)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16)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
17)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18)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步骤4),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并检测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当根据网络属性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检测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通过检测往返时延,可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在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避免在网络速度较差时,仍然沿用固有的默认网络模式,而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的问题,可及时控制网络模式开关的开启,保证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包括:网络属性信息获取模块502、当前网络状态信息检测模块504、往返时延检测模块506以及网络模式控制模块508,其中:
往返时延检测模块502,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判定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网络模式开关控制模块506,用于当根据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上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通过检测往返时延,可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移动终端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当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避免在网络速度较差时,仍然沿用固有的默认网络模式,而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的问题,可及时控制网络模式开关的开启,保证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还包括:
超时计数器初始化模块,用于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当前往返时延值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超时计数器更新模块,用于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前往返时延值获取模块,还用于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
执行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并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进而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实现了通过确定往返时延值与预设时延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往返时延值是超出预设时延阈值所生成的执行结果,确定提供给当前移动终端上的网络速度是否良好,进而确定是否需要控制并调整当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以便提供至用户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还包括:
网络数据接入模块,用于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
持续时间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网络开关关闭模块,用于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并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可根据监测到的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是需要关闭相应的网络开关,从而减少移动终端支持该预设网络模式产生的电量消耗,保证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还包括:
当前界面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
候选网络模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往返时延检测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以及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重复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为亮屏状态,即为用户正在使用中的状态,且确定用户所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即移动终端支持预设网络模式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根据往返时延检测的执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开启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速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还包括:网络连接状态检测模块,用于: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往返时延检测模块还用于:
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往返时延检测模块还用于: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并返回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关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
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并返回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
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当前界面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
检测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超时计数器,并返回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入与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移动终端;
监测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当确定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当前界面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获取用户基于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当确定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候选网络模式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往返时延检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若是,则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的方式,包括:
触发往返时延检测指令,根据所述往返时延检测指令,初始化对应的超时计数器;
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预设时延阈值时,按照预设数值更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时,返回基于域名服务信息,获取当前往返时延值的步骤,直至确定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大于所述预设时延阈值;
检测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超时阈值,生成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包括:
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超时阈值时,在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返回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超出预设超时阈值时,生成往返时延超时次数大于预设超时阈值的执行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超时阈值,且确定所述预设时延获取周期内的所述当前往返时延值小于所述预设时延阈值时,重新初始化所述超时计数器,并返回所述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持续获取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的步骤,直至所述超时计数器的数值大于预设超时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的方式,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网络属性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网络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支持预设网络模式,且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网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入与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数据至所述移动终端;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接入所述网络数据的持续时间;
当确定所述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确定所述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界面状态;所述当前界面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获取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候选网络模式;
当确定所述当前界面状态为亮屏状态,且所述候选网络模式包括所述预设网络模式时,返回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界面状态为灭屏状态,或所述候选网络模式不包括所述预设网络模式时,停止所述往返时延检测。
8.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往返时延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状态符合预设网络状态时,执行往返时延检测,生成与所述往返时延检测对应的执行结果;
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是否符合预设开启条件;
网络模式开关控制模块,用于确定在预设检测周期内所述移动终端符合预设开启条件时,开启所述预设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开关。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87230.8A 2020-06-24 2020-06-24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3840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7230.8A CN113840313B (zh) 2020-06-24 2020-06-24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CT/CN2021/101008 WO2021259168A1 (zh) 2020-06-24 2021-06-18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7230.8A CN113840313B (zh) 2020-06-24 2020-06-24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313A true CN113840313A (zh) 2021-12-24
CN113840313B CN113840313B (zh) 2024-02-06

Family

ID=7896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7230.8A Active CN113840313B (zh) 2020-06-24 2020-06-24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0313B (zh)
WO (1) WO20212591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8134A (zh) * 2022-06-29 2022-09-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3620A (ko) * 2004-12-07 2006-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망 사이의 망 전환을 지원하는 다중 모드 단말 및 그망 전환 방법
CN102369756A (zh) * 2009-05-04 2012-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9587719A (zh) * 2018-12-25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80276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下软缓存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831359A (zh) * 2019-02-01 2019-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US20190297553A1 (en) * 2016-12-12 2019-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68746A (zh) * 2019-11-18 2020-03-0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0982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9803318B (zh) * 2019-02-12 2021-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3620A (ko) * 2004-12-07 2006-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망 사이의 망 전환을 지원하는 다중 모드 단말 및 그망 전환 방법
CN102369756A (zh) * 2009-05-04 2012-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190297553A1 (en) * 2016-12-12 2019-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0276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下软缓存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587719A (zh) * 2018-12-25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831359A (zh) * 2019-02-01 2019-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10868746A (zh) * 2019-11-18 2020-03-06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8134A (zh) * 2022-06-29 2022-09-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38134B (zh) * 2022-06-29 2024-04-26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9168A1 (zh) 2021-12-30
CN113840313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9900B2 (en) Memory recla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42609A1 (zh)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182018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device-specific or user-specific resource usage profiles
US9678797B2 (en)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multi-process applications
US10135923B2 (en)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system
CN110768807B (zh) 虚拟资源方法及装置、虚拟资源处理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09901881B (zh) 应用程序的插件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96177B2 (en)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9047708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099979A (zh)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8886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bscription limitation enforc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
CN107908273B (zh)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40313B (zh) 移动终端的网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943127B2 (en) Network-based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of application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05077B (zh) 域名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92417A (zh) 功耗管理方法、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92322B (zh) 应用程序卸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2769663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9517A (zh) 一种音频资源调用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60665A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4466365A (zh) 频谱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56200A (zh) 时钟校准方法、基于时钟同步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14040378A (zh) 应用的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92361B (zh) 应用冻结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43514A (zh) 窄带物联网下的链路恢复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