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4386A -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4386A
CN113834386A CN202111272186.2A CN202111272186A CN113834386A CN 113834386 A CN113834386 A CN 113834386A CN 202111272186 A CN202111272186 A CN 202111272186A CN 113834386 A CN113834386 A CN 113834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last
time
final
gu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21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4386B (zh
Inventor
钟扬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filed Critical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21112721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4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4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4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15/00Self-propelled projectiles or missiles, e.g. rockets; Guided missiles
    • F42B15/01Arrangements thereon for guidance 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运载火箭制导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直至末级关机。本申请通过三级主动段的闭路制导以及三级滑行段的弹道规划,以减小末级开机时的位置和速度偏差,以使得末级开机后迭代制导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火箭的制导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载火箭制导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运载火箭凭借快速机动发射、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航天发射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固体运载火箭通常采用固体助推+液体末级的配置,为了提高质量比及可靠性,固体助推为耗尽关机模式。对于固体助推段,目前常用的制导方式有摄动制导和闭路制导。对于末级助推段,目前多采用传统的迭代制导及其改进形式。
通过对运载火箭大气层外三级固体助推段+末级助推段采用摄动制导+传统迭代制导仿真发现,三级助推段采用摄动制导,发动机耗尽关机时位置及速度在拉偏后与标准状态偏差较大,导致末级迭代制导无法收敛,影响运载火箭制导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三级发动机耗尽关机时位置及速度在拉偏后与标准状态偏差较大,导致末级迭代制导无法收敛,影响运载火箭制导精度的技术问题。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
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
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直至末级关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包括:
根据火箭当前点、装订的末级开机点和发射系下的目标点,计算相应的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1
相对于发惯系原点的经度差ΔLs、地心矢径rs
根据火箭飞行时间t,火箭当前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2
经差ΔLsK、地心矢径rsK和目标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3
经差ΔLsT、地心矢径rsT,末级开机时间Ts,迭代计算目速速度,并转换到发惯系下为VR
根据火箭发惯系下速度VI、重力加速度g、三级发动机名义工作时长ta、三级发动机点火时长t3j,以计算待增速度Vg
根据所述目速速度VR和所述待增速度Vg计算闭路导引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4
ψ31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记录火箭进入所述姿态调制段时的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5
迭代计算一次在姿态调制段的俯仰角调制幅值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6
根据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7
和俯仰角调制幅值计算姿态调制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8
ψ32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根据装订的三级关机点俯仰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9
计算常值姿态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210
ψ33
一些实施例中,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包括:
装订标准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初始偏航角、末级初始偏航角和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修正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无动力外推至末级开机时刻,然后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开机时刻、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的偏差量,以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之前,还包括:
以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的修正后的火箭状态初值,重复修正5次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火箭实际飞行时间满足等于所述修正后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则控制末级开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末级开机段迭代制导方法为:
装订标准的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修正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并重复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根据实时计算的半长轴偏差控制末级关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地心矢径R、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RBZ、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由于三级主动段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采用基于飞行时间约束的闭路制导,实现三级主动段的耗尽关机能量管理,在三级主动段能源耗尽后,进入三级滑行段,三级滑行段进行一次弹道规划,优化末级开机时间。末级开机后以目标轨道为约束,采用偏导数式迭代制导,实现高精度入轨制导控制。经过三级主动段的闭路制导以及三级滑行段的弹道规划,以减小末级开机时的位置和速度偏差,以使得末级开机后迭代制导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火箭的制导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主动段闭路制导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级滑行段弹道规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末级迭代制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三级发动机耗尽关机时位置及速度在拉偏后与标准状态偏差较大,导致末级迭代制导无法收敛,影响运载火箭制导精度的技术问题。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
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
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直至末级关机。
参照图1,其中,该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103:
101、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
其中,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该目标点即为装订的末级开机点在发射系下的位置。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三级发动机点火后,为三级主动段飞行状态,在三级主动段内进行闭路制导,对三级主动段进行能量管理,减小末级开机点的位置及速度偏差。
102、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
其中,三级发动机燃料耗尽后,进入三级滑行段飞行状态,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以计算并优化末级开机时间,减小末级开机点的位置和速度偏差。
103、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直至末级关机。
其中,末级开机后,进入末级开机段飞行状态,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以实时调节火箭的姿态,而使火箭入轨,火箭入轨后即可关闭末级。
这样设置,由于三级主动段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采用基于飞行时间约束的闭路制导,实现三级主动段的耗尽关机能量管理,在三级主动段能源耗尽后,进入三级滑行段,三级滑行段进行一次弹道规划,优化末级开机时间。末级开机后以目标轨道为约束,采用偏导数式迭代制导,实现高精度入轨制导控制。经过三级主动段的闭路制导以及三级滑行段的弹道规划,以减小末级开机时的偏差,以使得末级开机后迭代制导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火箭的制导精度。
可选地,所述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包括闭路导引段、姿态调制段和常值姿态段,预设三级发动机名义总视速度增量为W,总视速度增量分配为:闭路导引段U1、常值姿态段U3和姿态调制段U2=W-U1-U3
所述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计算轴向累积视速度增量ΣW;
根据ΣW≥U1和ΣW≥U1+U2以分别判断火箭进入所述姿态调制段或所述常值姿态段。
参照图2,其中,三级发动机点火后进行闭路制导包括闭路导引段、姿态调制段和常值姿态段。预设三级发动机名义总视速度增量为W,而总视速度增量分配为:闭路导引段U1、常值姿态段U3和姿态调制段U2。本实施例中,U1≈W·10%、常值姿态段U3≈W·10%、姿态调制段U2=W-U1-U3
本实施例中,以固体火箭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为例。预设三级发动机名义总视速度增量为W=3742m/s。,总视速度增量分配为:闭路导引段U1=300、常值姿态段U3=300、姿态调制段U2=W-U1-U3
三级发动机点火后,根据轴向累积视速度增量ΣW而计算累积轴向视速度增量ΣW,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71
式中,Wx1为火箭轴向视速度。
根据ΣW≥U1和ΣW≥U1+U2以分别判断火箭进入姿态调制段或常值姿态段。本实施例中,当ΣW≥U1时,火箭进入姿态调制段,当ΣW≥U1+U2时,火箭进入常规姿态段。且该判断过程由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判断。
可选地,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包括:
根据火箭当前点、装订的末级开机点和发射系下的目标点,计算相应的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72
相对于发惯系原点的经度差ΔLs、地心矢径rs
根据火箭飞行时间t,火箭当前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73
经差ΔLsK、地心矢径rsK和目标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74
经差ΔLsT、地心矢径rsT,末级开机时间Ts,迭代计算目速速度,并转换到发惯系下为VR
根据火箭发惯系下速度VI、重力加速度g、三级发动机名义工作时长ta、三级发动机点火时长t3j,以计算待增速度Vg
根据所述目速速度VR和所述待增速度Vg计算闭路导引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1
ψ31
其中,在三级主动段内,根据火箭当前点和装订的末级开机点发射系下的目标点,计算相应的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2
相对于发惯系原点的经度差ΔLs、地心矢径rs,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3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4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5
ΔLs=arcsin(ys/xs)
式中,A0为射向,B0为发射点纬度。R0x、R0y、R0z分别为发射点地心矢径在发射系的x、y和z轴投影。xs、ys、zs分别为火箭在发惯系下的位置坐标。x、y、z分别为火箭在发射系下的位置坐标。
根据火箭飞行时间t,火箭当前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6
经差ΔLsK、地心矢径rsK和目标点地心纬度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87
经差ΔLsT、地心矢径rsT,末级开机时间Ts,迭代计算目速速度,迭代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91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92
式中,fM为地心引力常数,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Θ为火箭弹道倾角,Θj为当前步数弹道倾角,Θj+1为下一步弹道倾角,ξK,j为真远地点角,EK,j为当前点的偏远地点角,ET,j为目标点的偏远地点角,tf,j为剩余飞行时间。
当|Ts-t-tf,j|<ε后,退出迭代,计算目速速度大小及方向。
计算发惯系下的目速速度VR,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093
根据火箭发惯系下速度VI、重力加速度g、三级发动机名义工作时长ta、三级发动机点火时长t3j,以计算待增速度Vg,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
根据所述目速速度VR和所述待增速度Vg计算闭路导引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2
ψ31,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3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4
式中,Vgx、Vgy、Vgz分别为待增速度在发惯系的分量;
可选地,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记录火箭进入所述姿态调制段时的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5
迭代计算一次在姿态调制段的俯仰角调制幅值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6
根据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7
和俯仰角调制幅值计算姿态调制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8
ψ32
其中,若ΣW≥U1时,火箭进入姿态调制段,并记录火箭进入姿态调制段时的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9
迭代计算一次在姿态调制段的俯仰角调制幅值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0
迭代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1
本实施例中,迭代计算一次俯仰角调制幅值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2
取dV1=386m/s、dV2=800m/s。
根据俯仰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3
和俯仰角调制幅值计算姿态调制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014
ψ32,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1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2
式中,dV1、dV2为装订参数。
可选地,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根据装订的三级关机点俯仰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3
计算常值姿态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4
ψ33
其中,当ΣW≥U1+U2时,火箭处于常值姿态段,根据装订的三级关机点俯仰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5
计算常值姿态段程序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6
ψ33,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7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8
本实施例中,装订的三级关机点俯仰角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19
这样设置,通过上述计算,在三级主动段内,火箭自身调整姿态,实现闭路制导,以减小末级开机时的位置和速度偏差,便于末级开机后正确迭代制导,提高火箭的制导精度。
可选地,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包括:
装订标准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初始偏航角、末级初始偏航角和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修正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
可选地,所述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无动力外推至末级开机时刻,然后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开机时刻、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的偏差量,以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之前,还包括:
以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的修正后的火箭状态初值,重复修正5次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
参照图3,其中,预设三级发动机点火Thj时长后,三级发动机已耗尽关机,此时火箭进入三级滑行段。
在三级滑行段内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该三级滑行弹道规划方法包括步骤1021-1025:
1021、装订标准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初始偏航角、末级初始偏航角和俯仰角变化率。
1022、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其中,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包括以下步骤: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无动力外推至末级开机时刻,然后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其中,关机点的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的外推算法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31
式中,T为末级开机工作时间,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32
ψ40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33
为姿态角及其变化率,a为轴向视加速度(无动力外推时取0),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34
为当前点和外推点的平均引力加速度,X、Y、Z为导航系下的位置,Vx、Vy、Vz为导航系下各位置的速度。
计算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
其中,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为对应做减法而得到。
分别计算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开机时刻、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的偏差量,以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1023、修正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
其中,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修正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41
式中,T4jKJ为火箭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
1024、重复5次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其中,重复迭代计算5次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可以理解的是,在一轮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计算和修正后,以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的修正后的火箭状态初值,再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和修正,重复次数为5次。
1025、根据修正后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
其中,在得到最后修正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数据后,即可通过该数据进行控制末级启动。
可选地,若所述火箭实际飞行时间满足等于所述修正后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则控制末级开机。
其中,在得到最终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的数据后,若火箭的实际飞行时间到达该时长,则末级开机。
本实施例中,得到末级开机时间为441s,若火箭实际飞行时间达到441s时,则末级开机运行。
这样设置,在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时,同时迭代计算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通过多个数据的限制,使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这一数据的计算更精确,便于对末级开机时间进行优化,而提高减小末级开机时火箭的位置和速度偏差,提高火箭制导精度。
可选地,所述末级开机段迭代制导方法为:
装订标准的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修正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并重复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根据实时计算的半长轴偏差控制末级关机。
参照图4,其中,末级开机段迭代制导方法包括:
装订标准的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修正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并重复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其中,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修正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9096650000151
在修正一次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后,将修正后的数据作为装订数据,而重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修正量。火箭在末级开机段,重复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修正量。
根据实时计算的半长轴偏差控制末级关机。
其中,在火箭在末级开机段,当实际计算的半长轴偏差数据减去标准的半长轴偏差数据所得的数值由正值变为负值时,即可关闭末级,而完成火箭入轨。
本实施例中,标准半长轴偏差为71.76m,因而当实际计算的半长轴偏差小于71.76m时,末级关机,火箭完成入轨。
可选地,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地心矢径R、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RBZ、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其中,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地心矢径R、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
其中,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为数值对应做减法而得到。
分别计算RBZ、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这样设置,通过上述计算,火箭在末级开机段时刻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并实时调节火箭的姿态,而便于火箭精准入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
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
末级开机后进行迭代制导计算飞行程序角,直至末级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包括:
根据火箭当前点、装订的末级开机点和发射系下的目标点,计算相应的地心纬度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1
相对于发惯系原点的经度差ΔLs、地心矢径rs
根据火箭飞行时间t,火箭当前点地心纬度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2
经差ΔLsK、地心矢径rsK和目标点地心纬度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3
经差ΔLsT、地心矢径rsT,末级开机时间Ts,迭代计算目速速度,并转换到发惯系下为VR
根据火箭发惯系下速度VI、重力加速度g、三级发动机名义工作时长ta、三级发动机点火时长t3j,以计算待增速度Vg
根据所述目速速度VR和所述待增速度Vg计算闭路导引段程序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4
ψ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记录火箭进入所述姿态调制段时的俯仰程序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5
迭代计算一次在姿态调制段的俯仰角调制幅值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6
根据俯仰程序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7
和俯仰角调制幅值计算姿态调制段程序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18
ψ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发动机以装订的末级开机点位置为目标点,以装订的末级开机时间为约束进行闭路制导,还包括:
根据装订的三级关机点俯仰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21
计算常值姿态段程序角
Figure FDA0003329096640000022
ψ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末级迭代制导算法为基础进行三级滑行弹道规划,计算末级开机时间,包括:
装订标准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初始偏航角、末级初始偏航角和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修正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无动力外推至末级开机时刻,然后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开机时刻、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VBZ、θBZ、IBZ的偏差量的偏差量,以计算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偏航角修正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修正后的所述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控制末级开机之前,还包括:
以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的修正后的火箭状态初值,重复修正5次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末级开机时长和末级偏航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火箭实际飞行时间满足等于所述修正后的三级点火到末级开机时长,则控制末级开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级开机段迭代制导方法为:
装订标准的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
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修正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并重复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根据实时计算的半长轴偏差控制末级关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包括:
以当前时刻火箭的位置、速度为初值,带动力外推至末级关机时刻,计算关机点的地心矢径R、绝对速度V,当地弹道倾角θ,轨道倾角I;
计算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
分别计算RBZ、VBZ、θBZ、IBZ相对于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的偏导数,得到雅克比矩阵;
根据雅克比矩阵及所述R、V、θ、I相对于装订标准值RBZ、VBZ、θBZ、IBZ的偏差量,计算末级俯仰角、偏航角、开机时长、俯仰角变化率修正量。
CN202111272186.2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34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186.2A CN113834386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186.2A CN113834386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4386A true CN113834386A (zh) 2021-12-24
CN113834386B CN113834386B (zh) 2023-02-28

Family

ID=7896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2186.2A Active CN113834386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43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157A (zh) * 2023-07-26 2023-08-22 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运载火箭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757001A (zh) * 2023-08-16 2023-09-15 长沙翔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运载火箭带滑行段入轨弹道设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7584A (ja) * 2011-11-24 2013-06-06 Mitsubishi Space Software Kk 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装置、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プログラム、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方法および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システム
CN106707758A (zh) * 2017-02-16 2017-05-24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航天飞行器的自主轨道重规划方法
CN109398762A (zh) * 2018-10-17 2019-03-01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固体火箭基于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设计方法
CN110989669A (zh) * 2019-12-11 2020-04-10 西安智翔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助推滑翔飞行器主动段在线自适应制导算法
CN11305068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导弹助推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7584A (ja) * 2011-11-24 2013-06-06 Mitsubishi Space Software Kk 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装置、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プログラム、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方法および多段式ロケット誘導システム
CN106707758A (zh) * 2017-02-16 2017-05-24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航天飞行器的自主轨道重规划方法
CN109398762A (zh) * 2018-10-17 2019-03-01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固体火箭基于椭圆转移轨道的入轨式弹道设计方法
CN110989669A (zh) * 2019-12-11 2020-04-10 西安智翔防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助推滑翔飞行器主动段在线自适应制导算法
CN113050689A (zh) * 2021-03-22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导弹助推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157A (zh) * 2023-07-26 2023-08-22 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运载火箭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627157B (zh) * 2023-07-26 2023-09-29 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运载火箭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757001A (zh) * 2023-08-16 2023-09-15 长沙翔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运载火箭带滑行段入轨弹道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6757001B (zh) * 2023-08-16 2023-10-31 长沙翔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运载火箭带滑行段入轨弹道设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4386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34386B (zh)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大气层外制导控制方法
CN109484674B (zh) 一种基于目标轨道参数的实时轨道机动控制方法
CN111306989B (zh) 一种基于平稳滑翔弹道解析解的高超声速再入制导方法
Lu et al. Closed-loop endoatmospheric ascent guidance
CN109398763B (zh) 一种基于有限推力有限工作时间情况下的航天器精确入轨控制方法
CN111428372B (zh) 基于凸规划和自适应迭代的火箭动力故障降级入轨制导方法
CN112461060B (zh) 一种火箭末级离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395689B (zh) 基于凸优化的火箭故障后在线重构方法
CN113602532A (zh)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入轨修正方法
CN104085539A (zh) 成像定标的姿态控制方法
CN109625329A (zh) 一种基于离散喷气的飞轮角动量自主卸载方法
CN112304169A (zh) 一种基于推力调节的运载火箭制导方法及系统
CN113525721A (zh) 卫星轨道变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0111A (zh) 一种低轨卫星入轨初期定轨方法
CN114394260A (zh) 地球同步卫星小推力南北保持控制解析计算方法
CN104020678A (zh) 一种基于月表地形的动力下降初始点参数优化方法
Martin et al. Saturn V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targeting.
CN112329135B (zh) 多级固体火箭能量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3569391A (zh) 地月转移轨道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Hallowell et al. CloudSat ACT-TWO, Design, Analysis and Results
Patha et al. Guidance,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 fixed-impulse solid-rocket vehicle during orbit transfer
Belokonov et al. Project of the technology testing of the formation flight of low-orbit nanosatellites
Moorthy et al. Extended Orbital Flight of a CubeSat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with Active Attitude Control
CN114019794B (zh) 一种固定轨位电推分时卸载的整轨角动量估计和管理方法
CN113602531B (zh) 异常分离情况下组合体geo变轨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