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4865A -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4865A
CN113824865A CN202111080363.7A CN202111080363A CN113824865A CN 113824865 A CN113824865 A CN 113824865A CN 202111080363 A CN202111080363 A CN 202111080363A CN 113824865 A CN113824865 A CN 113824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hell
camera assembly
len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03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富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03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4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该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组、滤光模组以及感光模组;第一透镜模组设置于滤光模组的一侧,且第一透镜模组还设置有变焦单元和第一电连接件,滤光模组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分别与变焦单元和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感光模组设置于滤光模组的另一相对侧,并与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其中,变焦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实现摄像头组件的调焦。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高摄像头组件的装配便捷性。

Description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和社交工具,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为例,现有手机一般会搭载有变焦镜头用于拍摄,以提升手机的拍摄效果。然而,标准变焦镜头相关的电路走线不能方便布设,进而使得摄像头的装配流程也受到影响,而不能便捷装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组、滤光模组以及感光模组;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还设置有变焦单元和第一电连接件,所述滤光模组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变焦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感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的另一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变焦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实现所述摄像头组件的调焦。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安装壳以及前述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上,并与所述安装壳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通过在第一透镜模组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滤光模组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且第一电连接件分别与变焦单元和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感光模组电连接,使得变焦单元可以与感光模组电连接,以实现摄像头组件的调焦功能。相较于独立布设走线电连变焦单元和感光模组的方案,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这种分体式的走线设计,在制作第一透镜模组和滤光模组时,可以同时完成对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的制作,以省略独立布设走线这一步骤,简化摄像头组件的装配流程,提升摄像头组件的装配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摄像头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透镜模组31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第一透镜模组311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变焦单元31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第一透镜模组31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在另一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
图12是图11中滤光模组3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Z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在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感光模组330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300的色差曲线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提供一第一透镜模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提供一滤光模组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摄像头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手表等具有拍摄功能的设备,下面以电子设备10为手机进行如下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屏100、安装壳200以及摄像头组件300。显示屏100与安装壳200连接,且两者共同围设形成有收容空间101。摄像头组件300设置于收容空间101内,且摄像头组件300可以用于接收外界光线进行成像,并显示在显示屏100上。其中,摄像头组件30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的前置摄像,其也可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的后置摄像。上述前置摄像指的可以是摄像头组件300在靠近显示屏100一侧接收光线进行成像,而后置摄像可以是摄像头组件300在背离显示屏100的一侧接收光线进行成像。
显示屏10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提供图像显示功能,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的拍摄功能时,显示屏100可以呈现摄像头组件300的成像画面,以供用户进行观察和操作。其中,显示屏100可以盖设于安装壳200的一侧,两者之间可通过粘胶进行粘接固定。该显示屏1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透明盖板的表面可以具有平整光滑的特性,以便于用户进行点击、滑动、按压等触控操作。该透明盖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等刚性材质,也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Polyimide,CPI)等柔性材质。触控面板设置于透明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相应的触控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10的处理器,使得电子设备10能够对用户的触控操作做出相应的反应。显示面板主要用于显示画面,并可以作为交互界面而指示用户在透明盖板上进行上述触控操作。该显示面板可以采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图像显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之间可以借助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PSA(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压敏胶)等胶体贴合在一起。
安装壳200可以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所需的各类电子器件,且安装壳200可以与显示屏100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01。如图2所示,安装壳200可以包括:中框210和后壳220。显示屏100可以盖设于中框210的一侧,后壳220可以盖设于中框210的另一相对侧,且三者可以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01。其中,收容空间101可以分为第一收容空间1011和第二收容空间1012。第一收容空间1011可以是显示屏100和中框210共同围设形成的,其可以用于安装光学传感器等电子器件,以实现如指纹解锁、自动熄屏以及亮度自调节等功能。第二收容空间1012可以是后壳220和中框210共同围设形成的,其可以用于安装如麦克风、扬声器、闪光灯、电路板以及电池的电子器件,以实现如语音交流、音频播放以及照明等功能。摄像头组件300可以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1011内进行前置摄像,其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收容空间1012内进行后置摄像。当然,第一收容空间1011和第二收容空间1012也可以同时设置有摄像头组件300。
当摄像头组件300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1011内时,显示屏100对应摄像头组件300的区域可以设置有第一透光区110,使得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一透光区110照射至摄像头组件300处,以便于摄像头组件300进行成像。相应地,当摄像头组件300设置于第二收容空间1012内时,后壳220对应摄像头组件300的区域也可以设置有第二透光区221,使得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二透光区221照射至摄像头组件300处,以便于摄像头组件300进行成像。其中,第一透光区110和第二透光区221具体可以是透光孔,即在显示屏100和后壳220上开设相应的孔洞进行透光。当然,显示屏100和后壳220也可以做局部透明设计或半透明设计来形成第一透光区110和第二透光区221,仅需外界光线能够通过第一透光区110和第二透光区221照射至摄像头组件300即可。
中框210和后壳220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和硬质塑料等,使得中框210和后壳220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其中,中框210和后壳220的材质可以相同,且由于中框210和后壳220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因此中框210和后壳220还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中框210和后壳220的外表面(也即是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10和后壳220上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品牌标识(LOGO),以美化电子设备10的外观,提高品牌辨识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中框210可以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的电子器件,以将电子器件固定在收容空间101内。如图2所示,中框210可以包括:中板211和边框212。中板211可以用于承载摄像头组件300,以将摄像头组件300固定在收容空间101内。例如,中板211上可以设置有螺孔或者是粘胶,使得摄像头组件300可以通过螺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中板211上。当然,中板211也可以用于承载电子设备10所需的其他电子器件。边框212可以是中板211的侧壁在中板211厚度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使得中框210相对设置的两侧均可以形成相应的敞口结构。显示屏100可以盖设于中框210一侧的敞口结构,以与中框210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011。后壳220可以盖设于中框210另一相对侧的敞口结构,以与中框210共同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012。同时,显示屏100和后壳220可以采用粘胶和/或卡扣的方式与中框210进行固定连接,以提高三者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中板211和边框212可以是一体结构,且两者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冲压成型、热吸成型等工艺一体成型。当然,中板211和边框212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件,两者可以通过卡接、粘接和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10也可以仅设置有边框212,而显示屏100可以设置于边框212的一侧,后壳220可以设置于边框212的另一相对侧。如此,三者依然可以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01,以安装摄像头组件300和电子设备10的其他电子器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壳220还可以设计有如纹理、渐变色、光致变色以及电致变色等膜片,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
摄像头组件300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01内,且摄像头组件300可以接收外界光线进行成像。如图3至图4所示,摄像头组件300可以包括:透镜模组310、滤光模组320、感光模组330以及保护盖340。透镜模组310、滤光模组320以及感光模组330可以在摄像头组件300的光轴方向Y上依次连接,且射入收容空间101内的光线可依次穿过透镜模组310和滤光模组320照射至感光模组330上进行成像,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的拍摄功能。透镜模组310在通电后还可以用于实现摄像头组件300的调焦功能,以提升拍摄效果。保护盖340可以设置于透镜模组310上,其可以用于保护透镜模组310。在本实施例中,透镜模组310和感光模组330在装配后可以具有电连可靠性高的优点,以降低电子设备10受外力冲击导致透镜模组310和感光模组330电连失效的概率。
请参阅图5至图10,图5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透镜模组31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第一透镜模组311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变焦单元31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第一透镜模组31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透镜模组310可以用于对射入收容空间101内的光线进行聚拢或发散,以改变入射光线的传播路径,使得光线在经过透镜模组310后可以照射至感光模组330上进行成像。如图5至图6所示,透镜模组31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第一透镜模组311可以设置于滤光模组320背离感光模组330的一侧,且第一透镜模组311还可以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以实现摄像头组件300的调焦功能。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设置于第一透镜模组3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且第二透镜模组312背离第一透镜模组311的一侧可以是摄像头组件300的入光侧,射入收容空间101的光线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透镜模组312、第一透镜模组311以及滤光模组320照射至感光模组330上进行成像。
第一透镜模组311可以设置有第一壳体3111、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镜单元3113、第一电连接件3114以及导线3115。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壳体3111可以设置于第二透镜模组312和滤光模组320之间,并分别与第二透镜模组312和滤光模组320连接。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镜单元3113、第一电连接件3114以及导线3115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上。其中,变焦单元3112可以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以实现摄像头组件300的调焦功能。第一透镜单元3113在光轴方向Y上可以与变焦单元3112相对设置,用于改变入射光的传播路径。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分别与变焦单元3112和滤光模组320电连接,其可以用于实现变焦单元3112和感光模组330的电性连通。导线3115可以分别与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连接,以实现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电性连通。
第一壳体3111可以设置于第二透镜模组312和滤光模组320之间,且第一壳体3111可以用于安装第一透镜模组311的各个部件。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3111在光轴方向Y上可以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槽31101和第一透光孔31102,且安装槽31101可以用于安装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光孔31102可以用于安装第一透镜单元3113,以使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在光轴方向Y上相对设置。其中,安装槽3110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且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盖设于安装槽31101,以便于第二透镜模组312在光轴方向Y上与变焦单元3112相对设置。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壳体3111背离第一透光孔31102的外侧壁还可以设置有阶梯结构,以使第一壳体3111在远离滤光模组320的方向上可以具有高度依次递减的第一台阶面31111、第二台阶面31112以及第三台阶面31113。即,第一台阶面31111与滤光模组320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第二台阶面31112与滤光模组320之间的垂直间距,而第二台阶面31112与滤光模组320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第三台阶面31113与滤光模组320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一台阶面31111可以围绕安装槽31101设置,且第一台阶面31111可以用于承载第二透镜模组312,第二台阶面31112可以用于承载保护盖340。同时,第一台阶面31111、第二台阶面31112以及第三台阶面31113还可以共同用于布设第一电连接件3114。如此,不仅可以实现第一透镜模组311、第二透镜模组312以及保护盖340三者之间的装配,还可以利用第一壳体3111阶梯结构形成的台阶面增大第一壳体3111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壳体3111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结合强度,从而提升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垂直距离均是以滤光模组320与第一壳体3111相接的一侧作为参照面进行计算。
变焦单元3112可以设置于安装槽31101内,且变焦单元3112可以是液体镜片,其可以在通电后可以发生形变以改变曲率,使得入射光的传播路径能够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300调焦功能。如图5和图7至图8所示,变焦单元3112可以设置有外壳31121和弹性透明体31122。其中,外壳31121可以设置有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顶板A与侧板B连接,底板C与顶板A相对设置并形成容置空间D。可选地,顶板A与侧板B可以是材质相同的一体结构,譬如玻璃或者硅等材料。侧板B用于与第一壳体3111连接,顶板A上可以是覆盖一层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上还可以设置有与与导线3115连接的电极,使得压电陶瓷可在电压的驱动下可以发生形变。因此顶板A的厚度一般较小。在本实施例中,顶板A的中部位置(图中标注E)可以是一个圆形的透明镜片,或者说是不设置压电陶瓷的透光区域,作为变焦单元3112的进光孔。
弹性透明体31122可以设置于底板C与顶板A之间的容置空间D内,且弹性透明体31122相背两侧面分别与底板C以及顶板A连接。其中,弹性透明体31122的材质可以为柔性树脂或者硅胶,弹性透明体31122的相背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底板C以及所述顶板A粘接固定。如此,在底板C和顶板A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以顶板A上的压电陶瓷在电压作用下发生形变为例),弹性透明体31122的相背两侧面由于是分别与底板C以及顶板A粘接固定,因此弹性透明体31122可以随顶板A的形变而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弹性透明体31122可以相当于一个透明镜片,因此当弹性透明体31122在发生形变后,其曲率或者说是外形的变化,会改变入射光在变焦单元3112内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摄像头组件300调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焦单元3112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1102内,即变焦单元3112可以不仅限于设置在第一壳体3111靠近第二透镜模组312的一侧,其布设位置也可以根据摄像头组件300的实际结构和镜片组合进行调整。同时,变焦单元3112的数量也可以不仅限于一个,其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如两个、三个或四个等。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变焦单元3112也可以仅在通电后改变入射光的传播路径而不发生形变。例如,变焦单元3112可以是液晶镜片,当变焦单元3112通电后,其可以使得液晶发生偏转以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300调焦功能。
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1102内,且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与第二透镜模组312和变焦单元3112相配合以改变入射光的传播路径。如图5所示,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通过粘接和/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透光孔31102内,且第一透镜单元3113至少具有两片光学镜片,以对入射光进行聚拢或发散。其中,至少两片光学镜片中的至少一片为自由曲面镜片。例如,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设置有四片光学镜片,而自由曲面镜片数量可以为一片,剩余三片光学镜片可以为球面镜片或非球面镜片,且材质可以为塑胶或玻璃。当然,自由曲面镜片在光学镜片中的占比也可以不仅限于前述的四比一,其占比数量也可以根据镜片组合和/或摄像头组件300的实际结构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相较于普通的球面镜片,由于自由曲面镜片的镜片顶点曲率半径较平,因此自由曲面镜片可以更加贴近滤光模组320进行设置,从而减少自由曲面镜片和滤光模组320在光轴方向Y上占据的堆叠空间,降低摄像头组件300的机械后焦,减少摄像头组件300在光轴方向Y上的高度。同时,由于自由曲面镜片本身还具有不规则且自由的曲面,因此自由曲面镜片在不同方向上的曲率可以不固定,使得不同角度的入射光在穿过自由曲面镜片时,还可以保持近似的放大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像差,提升摄像头组件300的拍摄效果。
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的外表面上,其可以用于实现变焦单元3112和感光模组330的电连接。如图5、图7以及图9所示,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靠近第二透镜模组312的一侧,也即是第一台阶面31111上,并与安装槽31101内的变焦单元3112电连接。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靠近滤光模组320的一侧,并与滤光模组320电连接。同时,第一电连接件3114还可以布设于第一壳体3111的阶梯结构上,以利用第二台阶面31112和第三台阶面31113增大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一壳体3111的接触面积。如此,变焦单元3112可以通过第一电连接件3114与滤光模组320电连接,进而通过滤光模组320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使得变焦单元3112在通电后可以发生形变,以实现摄像头组件300调焦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表面至少具有8~12μm的铜镀层、3~8μm的镍镀层、大于0.1μm的钯镀层以及大于0.1μm的金镀层。同时,第一电连接件3114任意两点之间具有最大不超过200毫欧姆的电阻,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线路宽度至少为0.6mm。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抗腐蚀抗氧化性能,还可以保证第一电连接件3114具有足够的导电性能。此外,第一电连接件3114在第一台阶面31111上占据的面积至少为0.5*0.6mm2,以为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导线3115的连接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其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是在第一壳体3111上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而形成的,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在制作第一透镜模组311的这一步工序中制作完成,而无需在摄像头组件300装配完成后,进行独立的走线布设来制作第一电连接件3114,以简化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流程,提升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便捷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11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结合方式还可以提高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抗冲击能力,降低摄像头组件300受外力冲击导致第一电连接件3114发生松脱或偏移的概率,提升变焦单元3112和滤光模组320的电连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也可以是通过模内注塑与第一壳体3111一体成型。同时,当变焦单元3112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一电连接件3114与变焦单元3112的一端的位置也可以随之变化。例如,当变焦单元3112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1102内时,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一端可以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嵌设于第一壳体3111内,并与第一透光孔31102相连通,以便于变焦单元3112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电连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
由于第一电连接件3114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或模内注塑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壳体3111上,其在成型时无法直接与变焦单元3112接触实现电连,因此第一透镜模组311还可以设置有导线3115,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变焦单元3112的电连接。如图5和图10所示,导线3115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且导线3115的一端可以与变焦单元3112靠近第二透镜模组312的一侧连接,也即是与顶板A上的压电陶瓷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设置于第一台阶面31111上的一端连接。其中,导线3115可以通过打金线技术形成在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之间,且导线3115的直径至少包括0.8mil、0.9mil或1.0mil等规格,以电性导通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导线3115在光轴方向Y上翘起的高度,以降低导线3115断裂风险,第一台阶面31111上还可以设置有凹槽31103,且凹槽31103还可以与安装槽31101相连通,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一端的部分区域可以设置于凹槽31103内。如此,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之间可以利用凹槽31103形成有高度差,在制作导线3115时,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之间的高度差就可以吸收导线3115在光轴方向Y上的翘起的部分高度,不仅可以降低导线3115断裂风险,还可以减少导线3115在光轴方向Y上占据的堆叠空间,进而减少摄像头组件300在光轴方向Y上的高度。
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且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为摄像头组件300的入光侧。如图5至图6所示,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设置有第二壳体3121和第二透镜单元3122。第二壳体312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第二透镜单元3122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3121上,且第二壳体3121和第二透镜单元3122可以共同盖设于安装槽31101。具体地,第二壳体3121可以设置有第二透光孔31201,且第二透光孔31201可以与安装槽31101相连通。第二透镜单元3122可以设置于第二透光孔31201内,并与变焦单元3112在光轴方向Y上相对设置,且第二透镜单元3122可以设置有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可以用于聚拢或发散入射光,以实现光线在第二透镜模组312内的传播。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的数量可以为一片,且光学镜片的材质可以是塑胶,其面型可以为非球面。当然,光学镜片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增加,如两片、三片、四片或者更多。同时,光学镜片的材质也可以不限于塑胶,其材质也可以为玻璃,且光学镜片的面型也可以为非球面或球面。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3121在光轴方向Y上的厚度可以不超过0.5mm,且第二透光孔31201在远离第一壳体3111的方向上的孔径可以逐渐减小,仅需第二透光孔31201能够满足摄像头组件300成像所需的光量即可。例如,第二透光孔31201的较小孔径可以为2.2mm。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减少第二透镜模组312在光轴方向Y上占据的堆叠空间,还可以减少显示屏100和后壳220上所需的透光区域的面积。特别是,在摄像头组件300作为前置摄像进行使用时,第二透光孔31201较小的孔径可以减少显示屏100上设计的第一透光区110的面积,以提升显示屏100的屏占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121在光轴方向Y上的厚度以及第二透光孔31201的孔径也可以不仅限制上述数值,两者具体的设计尺寸可以根据摄像头组件300以及第二透光孔31201内第二光学镜片31221的数量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表1示出了摄像头组件300在一实施例中的基本参数。
表1
有效焦距(毫米) 3.0~3.7
光圈 2.0~2.6
机械总长(毫米) 4.5~5.5
机械后焦(毫米) 0.38~0.8
视场角(度) 75~100
可选地,摄像头组件300的有效焦距可以为3mm、3.41mm、3.51mm、3.61mm或者3.7mm,光圈可以为2.0、2.2、2.5或者2.6,光学总长可以为4.5mm、4.6mm、4.79mm或者5.5mm,机械后焦可以为0.5mm、0.61mm或0.8mm,视场角可以为75°、80°、90°或100°。
参阅图11至图15,图11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在另一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12是图11中滤光模组320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Z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是图3中摄像头组件300沿Ⅴ-Ⅴ在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1中感光模组330的结构示意图。
滤光模组320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背离第二壳体3121的一侧,且滤光模组320可以用于过滤杂光,以提升摄像头组件300的成像效果。如图11至图12所示,滤光模组320可以设置有第三壳体321、滤光单元322以及第二电连接件323。第三壳体32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和感光模组330之间。滤光单元322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上,其可以用于过滤杂光。第二电连接件323也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上,其可以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以电性导通变焦单元3112和感光模组330。
第三壳体321可以与感光模组330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腔3211,用于容纳感光模组330的感光器件,且第三壳体321背离感光模组330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容纳腔3211相连通的第三透光孔3212。该第三透光孔3212可以用于安装滤光单元322,且第三透光孔3212还可以与第一透光孔31102相连通,以便于滤光单元322与第一透镜单元3113在光轴方向Y上相对设置。如此,射入收容空间101的光线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透镜单元3122、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镜单元3113以及滤光单元322照射至容纳腔3211内的感光器件上进行成像。
滤光单元322可以为红外线截止滤光镜片,用于截止红外线通过。滤光单元322也可以是吸收红外线的蓝玻璃滤光片。蓝玻璃滤光片与其他滤光片区别是原材料不一样。蓝玻璃滤光片是以蓝玻璃材质作为原材料(普通滤光片都是一般的光学玻璃),它的功效就是靠“吸收”的方式来过滤红外光。由于蓝色波长有较高的穿透率,比起红橙色的玻璃滤片有更好的穿透性,可过滤630nm以上的红外光(但允许从紫外到红外的很宽波段的其余光线通过),而且过滤得比较彻底。需要注意的是,蓝玻璃滤光片虽然过滤了红外光,但目前没有任何滤光片能让物体成像变得更明亮,因为所有滤光片都会吸收某些波长而使物体变暗。蓝玻璃滤光片可截止外界的红外线进入容纳腔3211内,使外界红外线不对摄像头组件300成像造成影响。在一实施例中,滤光单元322也可以用其他种类的滤光片进行替换。
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的外表面上,其可以用于实现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感光模组330的电连接。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二电连接件323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靠近第一壳体3111的一侧,并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电连接。第二电连接件323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靠近感光模组330的一侧,并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其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在光轴方向Y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二电连接件323在光轴方向Y上的正投影相重叠,即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在第一壳体3111和第三壳体321装配后,两者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区域。如此,当第一透镜模组311与滤光模组320装配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直接进行接触,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二电连接件323的表面至少具有8~12μm的铜镀层、3~8μm的镍镀层、大于0.1μm的钯镀层以及大于0.1μm的金镀层。同时,第二电连接件323任意两点之间具有最大不超过200毫欧姆的电阻,且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线路宽度至少为0.6mm。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第二电连接件323的抗腐蚀抗氧化性能,还可以保证第二电连接件323具有足够的导电性能。此外,第二电连接件323在第三壳体321靠近感光模组330的一侧上占据的面积至少为0.4*0.6mm2,以为第二电连接件323和感光模组330的电连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
为了避免因设计公差导致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接触不到位,使得两者电连失效,摄像头组件300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导电件350。如图13所示,第一导电件35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之间,且第一导电件350可以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相接触。其中,第一导电件350可以是导电胶,且第一导电件350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在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装配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均可以与第一导电件350发生一定的干涉,以使三者接触到位,提高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电连可靠性。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350也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之间焊锡而形成的,以增强第一导电件350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连接强度,提高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电连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在光轴方向Y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即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在第一壳体3111和第三壳体321装配完成后不具有相对设置的区域。此时,依然可以通过在第一壳体3111和第三壳体321之间设置第一导电件350,且第一导电件350可以分别连接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电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变焦单元3112可以通过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以使变焦单元3112可以实现摄像头组件300的调焦功能。同时,由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均采用相同的工艺形成在第一壳体3111和第三壳体321,因此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在制作第一透镜模组311的这一步工序中制成,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在制作滤光模组320的这一步工序中制成。当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装配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即可通过第一导电件350或直接相接触实现电连接。如此,相较于在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装配完成后,进行独立的走线布设以形成导线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分体式的走线设计,可以省略独立的走线布设这一步骤,简化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流程,提高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壳体321也可以是第一壳体3111的一部分,而滤光单元322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上,以取消第三壳体321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设计。如图14所示,第一壳体3111可以设置于感光模组330的一侧,且第一透光孔31102可以与感光模组330相连通。滤光单元322可以设置于第一透光孔31102内,并可与第一壳体3111进行粘接固定。同时,滤光单元322可以位于第一透镜单元3113背离变焦单元3112的一侧,并与变焦单元3112在光轴方向Y上响度设置。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另一端则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靠近感光模组330的一侧,并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
感光模组330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背离第一壳体3111的一侧,其可以用于接收入射光进行成像。如图11和图15所示,感光模组330可以设置有电路板331和感光芯片332。电路板331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背离第一壳体3111的一侧,且电路板331可以与第三壳体321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腔3211。感光芯片332可以设置于电路板331靠近第三壳体321的一侧,且感光芯片332可以设置于容纳腔3211内,其可以用于接收穿过滤光单元322的光线进行成像。
电路板331可以是柔性电路板,电路板331在收容空间101内进行布设与电子设备10的主板电连接。其中,第二电连接件323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靠近电路板331的一侧,并与电路板331相对设置。如此,滤光模组320和感光模组330装配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可以进行接触,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31也可以是硬质电路板。
相应地,为了避免因设计公差导致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接触不到位,使得两者电连失效,摄像头组件30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导电件360。如图13所示,第二导电件360可以设置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之间,且第二导电件360可以分别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相接触。其中,第二导电件360可以是导电胶,且第二导电件360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滤光模组320和感光模组330装配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均可以与第二导电件360发生一定的干涉,以使三者接触到位,提高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的电连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360也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和电路板331之间,仅需第二导电件360分别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连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360也可以是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之间焊锡而形成的,以增强第二导电件360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的连接强度,提高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的电连可靠性。
表2示出了摄像头组件300在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畸变数值,且拍摄物体的距离为35cm。
表2
Figure BDA0003263751790000081
Figure BDA0003263751790000091
表3示出了摄像头组件300在一实施中的MTF(调制传递函数)数值。
表3
Figure BDA0003263751790000092
表4示出了摄像头组件300在一实施例中的RI(相对照度)数值。
表4
视场 像高(mm) 相对照度(最小值大于10%,1.0视场大于20%)
0.00 0 100
0.10 0.328 97.5
0.20 0.656 89.9
0.30 0.985 80.2
0.40 1.313 71.5
0.50 1.641 62.1
0.60 1.969 54.1
0.70 2.297 46.9
0.80 2.626 39.2
0.90 2.954 29.2
0.95 3.118 24.8
1.00 3.282 20.3
最大成像圆 3.382 13.5
表5示出了摄像头组件300在一实施例中的透镜模组CRA(主光线角度)和感光芯片CAR的差值。
表5
Figure BDA0003263751790000093
Figure BDA0003263751790000101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300的色差曲线图。如图16所示,曲线L1代表波长为430nm-555nm的光线,曲线L2代表波长为470nm-555nm的光线,曲线L3代表波长为510nm-555nm的光线,曲线L4代表波长为610nm-555nm的光线,曲线L5代表波长为650nm-555nm的光线。
为了避免显示屏100或后壳220受外力作用发生位移,而与收容空间101内的透镜模组310相干涉,摄像头组件300还可以设置有保护盖340。如图5所示,保护盖340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的第二台阶面31112上,且保护盖340可以盖设于第二透镜模组312,并与第二透镜模组312间隔设置。其中,保护盖340在光轴方向Y上对应第二透光孔31201的区域还可以开设有通孔341,以便于第二透镜模组312通过该通孔341接收入射光线。由此,保护盖340可以在不影响第二透镜模组312接收光线的前提下对第二透镜模组312进行保护,避免显示屏100或后壳220直接与第二透镜模组312发生干涉,而导致第二透镜模组312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盖340也可以做局部透明设计或全透明设计,以使光线能够穿过保护盖340照射至第二透镜模组312上。
请参阅图17至图19,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提供一第一透镜模组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图17中提供一滤光模组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的装配方法可以用于装配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组件300。如图17所示,该装配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第一透镜模组、滤光模组以及感光模组。
具体地,第一透镜模组311可以设置有第一壳体3111、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镜单元3113、第一电连接件3114以及导线3115。变焦单元3112、第一透镜单元3113、第一电连接件3114以及导线3115可以设置于第一透镜模组311上。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在光轴方向Y上相对设置。导线3115可以分别与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接触,以实现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电连接。滤光模组320可以设置有第三壳体321、滤光单元322以及第二电连接件323。滤光单元322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上。感光模组330可以设置有电路板331和感光芯片332。感光芯片332可以设置于电路板331上,其可以用于接收光线进行成像。其中,第一透镜模组311、滤光模组320以及感光模组330的具体结构可参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下面对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的制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8至图19所示,提供一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的步骤包括:
S101,提供一第一壳体。
第一壳体3111在光轴方向Y上可以具有相连通的安装槽31101和第一透光孔31102,且第一壳体3111背离第一透光孔31102的外侧壁还可以设置有阶梯结构。其中,第一壳体3111可以通过冲压成型、热吸成型以及注塑成型等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当然第一壳体3111也可以通过如CNC等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而成。第一壳体3111的具体结构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S102,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在第一壳体上制备第一电连接件。
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的一侧,另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3111的另一相对侧。其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可以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表面至少具有8~12μm的铜镀层、3~8μm的镍镀层、大于0.1μm的钯镀层以及大于0.1μm的金镀层。同时,第一电连接件3114任意两点之间具有最大不超过200毫欧姆的电阻,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线路宽度至少为0.6mm。此外,第一电连接件3114在第一台阶面3111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至少为0.5*0.6mm2。第一电连接件3114的具体结构和布设方式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在第一壳体3111上制备第一电连接件3114。
S103,将变焦单元粘接至安装槽内,将第一透镜单元粘接至第一透光孔内。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安装槽31101内至少两处区域进行点胶,以粘接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壳体3111。其中,胶水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弹性模量,如弹性模量100以内和弹性模量25以内。同时,在变焦单元3112放置于安装槽31101后,胶水还可以至少使用两种不同的固化方式进行固化,如紫外光固化和加热固化等,以快速粘接第一壳体3111和变焦单元3112。相应地,第一透镜单元3113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透光孔31102内。其中,第一透镜单元3113可以设置有至少两片光学镜片,且至少两片光学镜片中的至少一片为自由曲面镜片。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透镜单元3113的具体结构和布设方式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S104,采用打金线技术在变焦单元和第一电连接件之间制备导线。
导线3115的一端可以与变焦单元311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连接,其可以用于电性导通变焦单元3112和第一电连接件3114。其中,导线3115的直径至少包括0.8mil、0.9mil或1.0mil等规格。当然,导线3115的直径也可以不限于前述数值的规格,其具体的规格数值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仅需导线3115具有足够的导电性能即可。导线3115的具体结构和布设方式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S105,提供一第三壳体。
第三壳体321可以设置有第三透光孔3212。其中,第三壳体321可以通过冲压成型、热吸成型以及注塑成型等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当然第三壳体321也可以通过如CNC等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而成。第三壳体321的具体结构可参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S106,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在第三壳体上制备第二电连接件。
第二电连接件323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的一侧,另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三壳体321的另一相对侧。其中,第二电连接件323可以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二电连接件323的表面至少具有8~12μm的铜镀层、3~8μm的镍镀层、大于0.1μm的钯镀层以及大于0.1μm的金镀层。同时,第二电连接件323任意两点之间具有最大不超过200毫欧姆的电阻,且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线路宽度至少为0.6mm。此外,第二电连接件323在第三壳体321靠近感光模组330的一侧上占据的面积至少为0.4*0.6mm2。第二电连接件323的具体结构和布设方式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在第三壳体321上制备第二电连接件323。
S107,提供一滤光单元,并将滤光单元粘接至第三透光孔内。
具体地,滤光单元322可以为滤光片,其可以用于滤过杂光。其中,滤光单元322可以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三透光孔3212内。当然,滤光单元322也可以通过如过盈配合、焊接以及卡接等装配方式固定在第三透光孔3212内。滤光单元322的具体结构和布设方式可参前述摄像头组件300的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前述步骤仅是以特定的顺序来描述某一模组的制作步骤;但是,该模组也可以按照不同顺序的步骤来制作,还可以增加额外的步骤或者减少(合并)某些步骤。
S20,将滤光模组粘接至感光模组上,并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对第一透镜模组和滤光模组在摄像头组件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主动校准。
滤光模组320在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机械手抓取与感光模组330进行定位连接。例如,可以在感光模组330的电路板331上对应滤光320的区域进行点胶,然后通过机械手抓取滤光模组320进行定位,并将滤光模组320放置于电路板331上,以使第三壳体321和电路板331进行粘接固定。同时,在为电路板331进行点胶的过程中,还可以在电路板331上贴附导电胶以形成第二导电件360。当滤光模组320与感光模组330粘接固定后,第二导电件360可以分别与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相连接,以实现第二电连接件323和电路板331的电性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对滤光模组320和感光模组330在光轴方向Y上的位置进行校准,以在最佳的装配位置粘接滤光模组320和感光模组330。
在滤光模组320与感光模组330装配完成后,还可以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对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在光轴方向Y上的位置进行校准,以减少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之间的装配偏差,提升装配良率。其中,可以采用六轴调整设备对第一透镜模组311进行左右平移或倾斜调整,以找到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的最佳装配位置。
S30,对校准完成后的第一透镜模组和滤光模组进行定位连接。
在校准完成使得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找到最佳的装配位置后,可以在滤光模组320上对应的装配位置进行点胶,以使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可以在最佳装配位置粘接固定,实现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的定位连接。同时,在为滤光模组20进行点胶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滤光模组320上贴附导电胶以形成第一导电件350。当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粘接固定后,第一导电件350可以分别与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相连接,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电性导通。其中,第一透镜模组311可以设置于滤光模组320的一侧,感光模组330可以设置于滤光模组320的另一相对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350也可以是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粘接固定后在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之间焊锡而形成的。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在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粘接固定也可以直接进行接触,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S40,提供一第二透镜模组,并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对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主动校准。
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设置于第一透镜模组311背离滤光模组320的一侧,且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设置有第二壳体3121和第二透镜单元3122。第二壳体3121可以设置有第二透光孔31201,且第二透光孔31201在远离第一透镜模组311的方向上的孔径可以逐渐减小。在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装配完成后,可以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对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在光轴方向Y上的位置进行校准,以减少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之间的装配偏差,提升装配良率。其中,可以采用六轴调整设备对第二透镜模组312进行左右平移或倾斜调整,以找到第二透镜模组312和第一透镜模组311的最佳装配位置。
S50,对校准完成后的第一透镜模组和第二透镜模组进行定位连接。
在校准完成使得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找到最佳的装配位置后,可以在第一透镜模组311上对应的装配位置进行点胶,以使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可以在最佳装配位置粘接固定,实现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的定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前述步骤仅是以特定的顺序来描述多个模组之间的装配步骤;但是,该多个模组也可以按照不同顺序的步骤来进行装配,还可以增加额外的步骤或者减少(合并)某些步骤。
如此,通过将摄像头组件300设置为分体式的各个模组进行装配,且在装配过程中采用主动对准技术调整第一透镜模组311和第二透镜模组312在光轴方向Y上的位置,可以使得第一透镜模组311、第二透镜模组312以及滤光模组320在最佳位置装配,降低制造公差和装配公差给第一透镜模组311、第二透镜模组312以及滤光模组320装配带来的影响,提高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组件300,通过在第一透镜模组311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3114,滤光模组320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323,且第一电连接件3114分别与变焦单元3112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电连接,第二电连接件323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使得变焦单元3112可以与感光模组330电连接,以实现摄像头组件300的调焦功能。相较于独立布设走线电连变焦单元3112和感光模组330的方案,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这种分体式的走线设计,在制作第一透镜模组311和滤光模组320时,可以同时完成对第一电连接件3114和第二电连接件323的制作,以省略独立布设走线这一步骤,简化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流程,提升摄像头组件300的装配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组、滤光模组以及感光模组;
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还设置有变焦单元和第一电连接件,所述滤光模组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变焦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感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的另一相对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变焦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实现所述摄像头组件的调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变焦单元电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靠近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靠近所述第一透镜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靠近所述感光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感光模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设置有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和所述滤光模组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和所述感光模组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感光模组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感光模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在所述摄像头组件的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正投影相重叠;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感光模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设置有第二透镜模组;
所述第二透镜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背离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变焦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靠近所述第二透镜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端也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靠近所述第二透镜模组的一侧,并与所述变焦单元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还设置有第一壳体和第一透镜单元;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滤光模组背离所述感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壳体还设置有相连通的安装槽和第一透光孔;所述变焦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内,并与所述变焦单元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组还设置有导线;
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变焦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以使所述变焦单元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模组设置有第二壳体和第二透镜单元;
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滤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孔内,并与所述变焦单元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共同盖设于所述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孔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的孔径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模组设置有第三壳体和滤光单元;
所述第三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背离所述变焦单元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三透光孔;所述滤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光孔内,并与所述变焦单元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上,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还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也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外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模组设置有电路板和感光芯片;
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且所述感光芯片还与所述变焦单元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和所述电路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滤光单元还共同盖设于所述感光芯片。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单元包括:外壳和弹性透明体;
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外壳包括顶板、侧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顶板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的电极;
所述弹性透明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弹性透明体相背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配置为在通电后发生变化,所述弹性透明体可随之发生形变,进而实现调焦。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安装壳以及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组件;
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上,并与所述安装壳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摄像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CN202111080363.7A 2021-09-15 2021-09-15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824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363.7A CN1138248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363.7A CN1138248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865A true CN113824865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0363.7A Pending CN113824865A (zh) 2021-09-15 2021-09-15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48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3095A (zh) * 2022-06-15 2022-09-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WO2024011358A1 (zh) * 2022-07-11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3095A (zh) * 2022-06-15 2022-09-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15103095B (zh) * 2022-06-15 2024-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WO2024011358A1 (zh) * 2022-07-11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5421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image sensor locat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ircuit boards
US7874746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21119400A (ja) レンズ群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11032450B2 (en) Camera module mount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0816844B1 (ko) 이미지센서 모듈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모듈
US9207366B2 (en) Camera module
US20180234595A1 (en) Camera Module
US11740429B2 (en)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N113824865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629655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4712737B2 (ja) 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13747027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726847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a connector connecting a lens assembly and a lens barrel of the camera module
WO2021143410A1 (zh) 分体式变焦镜头、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US1169866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6625827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70077057A1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and lens used therein
WO2022127735A1 (zh)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JP4663667B2 (ja) 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217825097U (zh) 透镜模组、摄像机构及电子设备
JP4663666B2 (ja) 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15103095B (zh) 摄像机构、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216356900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834994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81244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