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3421A -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3421A
CN113823421A CN202110963427.1A CN202110963427A CN113823421A CN 113823421 A CN113823421 A CN 113823421A CN 202110963427 A CN202110963427 A CN 202110963427A CN 113823421 A CN113823421 A CN 113823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result
client
hospital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34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3421B (zh
Inventor
贾正国
吴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na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n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na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na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34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3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3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3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将医院和诊断中心进行远程对接,即由服务器作为远程诊断平台的服务提供方,通过服务器实现医院客户端和诊断客户端之间的远程对接,服务器将医院中病例的检查结果提供给诊断中心,由诊断中心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再由服务器将该诊断结果反馈给医院,从而帮助医院实现远程诊断,提升了医院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

Description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如今,医疗机构会使用各种医疗设备来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如动态心电检测仪、静态心电检测仪、动态血压检测仪等医疗设备。
医生通过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病情检查,得到检查结果,结合检查结果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得到诊断结果之后,将该诊断结果以报告单的形式提供给患者。
然而,由于大多数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供需不够平衡,医生资源欠缺会导致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各项检查结果的诊断分析,进而导致医院诊断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提升医院诊断效率。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提供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所述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所述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
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结果是由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
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提供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查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所述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所述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
检查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诊断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结果是由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
诊断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针对基层医院拥有医疗设备,但缺少医生资源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医疗系统的远程诊断方法。此方法通过将医院和诊断中心进行远程对接,即由服务器作为远程诊断平台的服务提供方,通过服务器实现医院客户端和诊断客户端之间的远程对接,服务器将医院中病例的检查结果提供给诊断中心,由诊断中心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再由服务器将该诊断结果反馈给医院,从而帮助医院实现远程诊断,提升了医院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方案实施环境可以实现成为一个远程诊断系统。该方案实施环境可以包括:服务器10、医院终端20、用户终端30、第一诊断终端40和第二诊断终端50。
服务器1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服务器10可以是远程诊断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远程诊断客户端可以安装运行在医院终端20、用户终端30、诊断终端(如图1所示的第一诊断终端40和第二诊断终端50)等至少一类终端设备中。服务器10可用于对诸如医院终端20、用户终端30、诊断终端中的安装运行的远程诊断客户端提供后台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诊断客户端是指远程诊断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该远程诊断应用程序是指能够实现本申请提供的远程诊断功能的应用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该远程诊断应用程序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其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小程序,还可以是网页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部署在医院终端20中的远程诊断客户端称为“医院客户端”。医院终端20是指部署在医院中的终端设备,医院终端20可以是诸如电脑、平板电脑、医疗辅助设备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对医院终端20的设备类型不作限定。医院终端20通过连接医院中的医疗设备22,能够获取医疗设备22针对病例的检查结果,并通过医院客户端将检查结果发送给服务器10。医院终端20和医疗设备22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方式进行通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医疗设备22是指用于对患者进行身体或病情检查的设备。例如其可以是动态心电检测仪、静态心电检测仪、动态血压检测仪、B超(B-scanultrasonography)检查设备、X光(X ray)检查设备、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设备、化验设备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部署在用户终端30中的远程诊断客户端称为“用户客户端”。用户终端30是指用户(或者说患者、病例)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用户终端3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对用户终端30的设备类型不作限定。患者可以通过使用用户客户端进行门诊预约、专家预约、远程诊断等一系列医疗服务,患者通过将自身的病历、病情、病况等信息提供给医生,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为患者开检查单,并选择相应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在完成远程诊断服务后,患者可以通过用户客户端获取诊断结果报告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部署在诊断终端(如上文提及的第一诊断终端40和第二诊断终端50)中的远程诊断客户端称为“诊断客户端”。诊断终端是指部署在诊断中心中的终端设备,诊断终端是指诊断中心的人员所使用的终端设备,诊断中心能够为医院的检查结果提供远程诊断和/或远程审核的服务,诊断终端可以是诸如电脑、平板电脑、医疗辅助设备等终端设备,本申请对诊断终端的设备类型不作限定。诊断客户端可以从服务器10获取检查结果,然后将该检查结果进行显示,以供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该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诊断结果;或者,诊断客户端也可以从服务器10获取诊断结果,然后将该诊断结果进行显示,以供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该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其中,人工诊断和人工审核是两个分开的过程。
在图1所示方案实施环境中,仅以两个诊断中心为例,包括第一诊断中心和第二诊断中心,其中第一诊断终端40是指部署在第一诊断中心的诊断终端,第二诊断终端50是指部署在第二诊断中心的诊断终端。在实际应用中,诊断中心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医院的数量也可以有多个,每个医院可以和一个或者多个诊断中心对接,医院通过与其对接的诊断中心,为医院提供远程诊断和远程审核的服务;每个诊断中心也可以和一个或者多个医院对接,诊断中心为其对接的医院提供远程诊断和远程审核的服务。另外,不同的诊断中心可以属于同一机构,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机构,例如诊断中心可以是医院,也可以是专门用于诊断的诊断机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部署在第一诊断终端40中的远程诊断客户端称为“第一诊断客户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诊断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10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之后,可以显示该检查结果,由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该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并通过第一诊断客户端将诊断结果发送给服务器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部署在第二诊断终端50中的远程诊断客户端称为“第二诊断客户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诊断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10发送的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之后,可以显示该诊断结果,由第二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该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得到相应的审核结果,并通过第二诊断客户端将审核结果发送给服务器10。
另外,服务器10和各个终端设备(或者说远程诊断客户端)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或者说病例)在医院通过医疗设备22检查得到检查结果,安装在医院终端20的医院客户端将检查结果上传至服务器10。服务器10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终端40上的第一诊断客户端,该第一诊断终端40部署在第一诊断中心。由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使用该第一诊断客户端查看到检查结果,对该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服务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由医院客户端为患者提供诊断结果报告单。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也可以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二诊断终端50上的第二诊断客户端,该第二诊断终端50部署在第二诊断中心。由第二诊断中心的人员使用该第二诊断客户端查看到诊断结果,并对该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得到审核结果,并将审核结果发送给服务器10,最后,服务器10将得到的诊断结果和审核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由医院客户端为患者提供诊断结果报告单。上述第一诊断中心和第二诊断中心,可以是两个不同的诊断中心(例如诊断和审核由两个不同诊断中心中的人员来完成),也可以是同一个诊断中心(例如诊断和审核由同一个诊断中心的两个不同人员来完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帮助医院对病例进行远程诊断,在医院的医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升医院诊断效率。该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场景,帮助医院进行远程诊断,克服其医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其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对诸如猫、狗之类的宠物进行检查诊断的场景,帮助宠物医院进行远程诊断,克服其医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其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方案实施环境中的服务器10。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210~240):
步骤210,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
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目标病例可以是一个患者的实例,也可以是猫、狗等宠物的实例,这可以视方案的应用场景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目标医院中的医生选择相应的医疗设备对病例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得到检查结果,通过医院客户端将检查结果发送给服务器。例如,某个病例需要进行抽血,医生对该病例进行抽血,得到该病例的血液样本,医生将该血液样本放入血液检测设备中进行血液样本成分的检测,得到血液样本数据,该血液样本数据就是检查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院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远程诊断请求,该远程诊断请求中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其中,目标医院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目标医院,不同的医院具有不同的标识,每个医院拥有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可以是医院的名称、账号、数字id等。其中,目标医院的标识可以由服务器分配。目标病例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目标病例,不同的病例具有不同的标识。可选地,远程诊断请求中还包括反馈时限信息,该反馈时限信息用于指示诊断结果的反馈期限。医生可以在医院客户端上,根据目标病例的危急程度设置相应的反馈时限信息,越危急的目标病例,设置的反馈时限信息越短。例如,反馈时限信息设置为7天,表示该目标病例的远程诊断需要在7天内完成。
另外,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远程诊断请求之后,还可以存储该请求中包含的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20,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
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在第一诊断客户端上进行检查结果的人工诊断。其中,诊断中心的人员也可以称为“诊断专家”、“诊断医师”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远程诊断请求中包含的目标医院的标识,确定与目标医院对接的目标诊断中心。其中目标诊断中心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诊断中心,该一个或者多个诊断中心包括第一诊断中心,可选地,目标诊断中心还包括下文中的第二诊断中心和第三诊断中心等。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中可以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
步骤230,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
诊断结果是由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其中,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是基于该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对该目标病例进行远程诊断后得到的诊断结果,用于表示目标病例的具体病情。
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诊断结果,将诊断结果通过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诊断结果后,第一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病例诊断响应,该病例诊断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
可选地,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病例诊断响应之后,还可以将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对应存储。
例如,医院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远程诊断请求,该远程诊断请求中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血液样本数据,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中包括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血液样本数据,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血液样本数据进行人工诊断得到血液样本诊断结果后,第一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病例诊断响应,该病例诊断结果中包括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血液样本诊断结果。
步骤240,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服务器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目标医院对应的医院客户端,医院客户端可以将诊断结果制作成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报告单,也可以对诊断结果进行一定的修改后得到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报告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病例可以通过医院中的打印机自行获取诊断结果报告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医院客户端可以将诊断结果报告单再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将诊断结果报告单主动推送给目标病例对应的用户客户端,或者目标病例对应的用户客户端去服务器请求获取诊断结果报告单。可选地,医院可以将诊断结果报告单上传至医院自己的系统,目标病例可以通过登录医院的系统获取诊断结果报告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医院的标识,向目标医院对应的医院客户端发送远程诊断响应,该远程诊断响应中包括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医院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进行一定的修改后得到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报告单,将该报告单反馈给目标病例。
可选地,医院客户端在接收到上述远程诊断结果后,还可以存储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报告单,便于目标病例后续诊断。
本申请针对基层医院拥有医疗设备,但缺少医生资源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医疗系统的远程诊断方法。此方法通过将医院和诊断中心进行远程对接,即由服务器作为远程诊断平台的服务提供方,通过服务器实现医院客户端和诊断客户端之间的远程对接,服务器将医院中病例的检查结果提供给诊断中心,由诊断中心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再由服务器将该诊断结果反馈给医院,从而帮助医院实现远程诊断,提升了医院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所示方案实施环境中的服务器10。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310~350):
步骤310,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
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有关该步骤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20,基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模型,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预测,得到辅助诊断结果。
辅助诊断结果用于供诊断中心(如下文介绍的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参考使用。
服务器可以利用AI模型对检查结果进行AI诊断预测,得到辅助诊断结果,辅助诊断结果用于人工诊断过程参考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医院客户端发送的远程诊断请求,该远程诊断请求中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和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服务器通过AI模型对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进行AI诊断预测,得到目标病例的辅助诊断结果。
AI模型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方案,一种是服务器自带的AI模型,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机构上传其自主研发的AI模型至服务器中使用,或者也可以是服务器调用第三方机构中的AI模型进行使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另外,针对不同的检查结果,可以调用不同的AI模型进行诊断预测,例如针对血液样本数据的检查结果调用用于诊断血液样本数据的AI模型,针对B超图像的检查结果调用用于诊断B超的AI模型。
步骤330,将检查结果和辅助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医院的标识,获取到与目标医院对接的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中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辅助诊断结果。
可选地,服务器从对接配置信息中,获取与目标医院对接的第一诊断中心。其中,对接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组医院和诊断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基于第一诊断中心,将检查结果和辅助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
一个医院可以对接一个或者多个诊断中心,一个诊断中心也可以对接一个或者多个医院。医院可以和对接的诊断中心通过服务器进行下文中的一系列信息交互,只有在医院和诊断中心对接后,才能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另外,医院和诊断中心之间的对接关系,可以由远程诊断平台的提供方进行自主设定,也可以由医院方发起请求进行对接设置,或者由诊断中心发起请求进行对接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医院方发起请求进行对接设置为例,目标医院请求对接目标诊断中心,目标医院的医院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对接请求,该第一对接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医院和目标诊断中心进行对接,如该第一对接请求中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和目标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诊断中心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目标诊断中心,不同的诊断中心具有不同的标识。服务器接收到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第一对接请求后,向目标诊断中心对应的目标诊断客户端发送第二对接请求,该第二对接请求用于请求将目标医院和目标诊断中心进行对接,可选地第二对接请求中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诊断中心的人员接收到上述第二对接请求之后,可以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对接,如果同意则通过目标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同意对接的第二对接响应,如果拒绝则通过目标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拒绝对接的第二对接响应。相应地,服务器基于该第二对接响应,向医院客户端发送指示同意或者拒绝的第一对接响应。另外,在目标医院和目标诊断中心对接成功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对接配置信息中,记录该目标医院和目标诊断中心之间的对接关系。
步骤340,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
第一诊断客户端在接收到上述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辅助诊断结果之后,可以将该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辅助诊断结果进行显示,并由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该目标病例进行病情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
由于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了辅助诊断结果,因此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在进行病情诊断时,可以参考该辅助诊断结果,有助于提升病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在对目标病例诊断完成之后,可以通过第一诊断客户端将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350,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之后,可以将该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有关本步骤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之后,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目标医院对应的检查结果配置信息,该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用于定义向目标医院提供的检查结果中所需包含的内容。可选地,该检查结果配置信息与检查结果共同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根据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生成诊断结果。
目标医院可以对其检查结果中所需包含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例如对检查结果的表头格式、字体大小、页面大小、页面布局等一系列格式要求,或者对检查结果中包含的信息项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医院对应的医院客户端设置好检查结果配置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配置信息设置请求,该配置信息设置请求中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和检查结果配置信息。服务器可以将该目标医院的标识和检查结果配置信息进行对应存储。
可选地,服务器还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一签名功能接口,该第一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和/或,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二签名功能接口,该第二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第一诊断中心接入平台的电子签名服务。
服务器提供两种签名方式,一种是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另一种是由第一诊断中心内部自带的电子签名服务,通过与平台连接后,可以对诊断结果使用第一诊断中心内部自带的电子签名服务进行电子签名。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AI模型来进行对检查结果进行辅助诊断,得到辅助诊断结果来帮助诊断专家更方便、更正确地得到诊断结果,有助于提升诊断结果的输出效率和正确性。
另外,还通过对诊断结果设置相应的配置信息,并对诊断结果提供签名服务,确保了得到的诊断结果的正式化和格式化,使诊断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转单的功能/服务。
在第一诊断中心满足转单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三诊断客户端,第三诊断客户端是第三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第三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
其中,转单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诊断中心超时未反馈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第一诊断中心反馈无法处理检查结果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反馈时限信息,在第一诊断客户端超出反馈时限未作出反应后,服务器向第三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反馈时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反馈时限信息,第一诊断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病例诊断请求后,由于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过于复杂无法处理或者由于第一诊断中心过于忙碌没有时间处理,第一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病例诊断转单请求,该病例诊断转单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转单请求,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病例诊断转单请求后,服务器向第三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诊断请求,该病例诊断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反馈时限信息。
通过该转单服务,解决了诊断中心由于忙碌或单个诊断中心无法处理诊断任务时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资源分配的问题,合理的利用了各个诊断中心的资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对诊断结果的审核功能/服务。
服务器将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二诊断客户端,第二诊断客户端是第二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服务器接收第二诊断客户端发送的诊断结果对应的审核结果,审核结果是由第二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得到的结果。服务器将诊断结果和审核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诊断客户端的病例诊断结果后,服务器向第二诊断客户端发送病例审核请求,该病例审核请求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
第二诊断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病例审核请求后,诊断专家对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进行审核,得到目标病例的审核结果。第二诊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病例审核响应,该病例审核响应包含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和目标病例的审核结果。
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诊断客户端发送的病例审核响应后,服务器向目标医院标识对应的医院客户端发送远程诊断响应,该远程诊断响应中包括目标第一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第二诊断中心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和目标病例的审核结果。医院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和目标病例的审核结果得到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报告单,将该报告单反馈给目标病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向第二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一签名功能接口,该第一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二诊断客户端提供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和/或,服务器向第二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三签名功能接口,该第三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二诊断客户端提供由第二诊断中心接入平台的电子签名服务。
服务器提供两种签名方式,一种是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另一种是由第二诊断中心内部自带的电子签名服务,通过与平台连接后,可以对审核结果使用第二诊断中心内部自带的电子签名服务进行电子签名。
对于整个远程诊断流程,可以在诊断过程中添加电子签名服务,也可在审核过程中添加电子签名服务,采取单签或贯签的方式进行电子签名服务。其中,单签指诊断人员进行电子签名,贯签指诊断人员和审核人员都进行电子签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诊断结果进行审核,确保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保证了患者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对诊断结果的重审功能/服务。
服务器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重新诊断请求,重新诊断请求用于请求对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服务器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第四诊断客户端是第四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第一诊断中心和/或第四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得到相应的重新诊断结果。服务器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发送的重新诊断结果,将重新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医院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远程诊断响应后,医院客户端对远程诊断响应中的诊断结果进行医院客户端审核,如果医院客户端认为诊断结果没有问题,则完成整个诊断流程,如果医院客户端认为诊断结果存在问题,那么医院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起二次诊断请求,该二次诊断请求包括目标医院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标识、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和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错误报告。其中,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错误报告用于指示目标病例的诊断结果的错误。服务器接收到医院客户端发送的二次诊断请求后,服务器向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二次远程诊断请求,再进行一次远程诊断流程。其中,二次诊断不限于在原来进行诊断分析的第一诊断客户端中进行,也可以将二次诊断交与其他对接的诊断中心中进行。
通过对诊断结果的分析和二次诊断,确保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保证了患者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提供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信息提供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服务器,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该装置600可以包括:检查结果接收模块602、检查结果发送模块606、诊断结果接收模块610和诊断结果发送模块616。
检查结果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
检查结果发送模块606,用于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诊断结果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诊断结果是由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
诊断结果发送模块616,用于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诊断结果转发模块612和审核结果接收模块614。
诊断结果转发模块612,用于将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二诊断客户端,第二诊断客户端是第二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审核结果接收模块614,用于接收第二诊断客户端发送的诊断结果对应的审核结果,审核结果是由第二诊断中心的人员对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得到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诊断结果发送模块616,用于:将诊断结果和审核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AI辅助诊断模块604。
AI辅助诊断模块604,用于基于人工智能AI模型,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预测,得到辅助诊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查结果发送模块606,用于:将检查结果和辅助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辅助诊断结果用于供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参考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转单模块608。
转单模块608,用于在第一诊断中心满足转单条件的情况下,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三诊断客户端,第三诊断客户端是第三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第三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
其中,转单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诊断中心超时未反馈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第一诊断中心反馈无法处理检查结果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查结果接收模块602,还用于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重新诊断请求,重新诊断请求用于请求对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
所述检查结果发送模块606,还用于将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第四诊断客户端是第四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第一诊断中心和/或第四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得到相应的重新诊断结果;
所述诊断结果接收模块610,还用于接收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发送的重新诊断结果。
所述诊断结果发送模块616,还用于将重新诊断结果发送给医院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26。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26,用于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目标医院对应的检查结果配置信息,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用于定义向目标医院提供的检查结果中所需包含的内容。
其中,检查结果配置信息与检查结果共同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根据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生成诊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签名服务提供模块628。
电子签名服务提供模块628,用于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一签名功能接口,第一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和/或,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二签名功能接口,第二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第一诊断中心接入平台的电子签名服务。
本申请针对基层医院拥有医疗设备,但缺少医生资源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医疗系统的远程诊断方法。此方法通过将医院和诊断中心进行远程对接,即由服务器作为远程诊断平台的服务提供方,通过服务器实现医院客户端和诊断客户端之间的远程对接,服务器将医院中病例的检查结果提供给诊断中心,由诊断中心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再由服务器将该诊断结果反馈给医院,从而帮助医院实现远程诊断,提升了医院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800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800可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提供方法。该服务器800可以是图1实施例中介绍的服务器10。具体来讲:
所述服务器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1、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802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803的系统存储器8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804和中央处理单元801的系统总线805。所述服务器8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Input/Output系统)8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813、应用程序814和其他程序模块8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8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8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8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809。其中所述显示器808和输入设备8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8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8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8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8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8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8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8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8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8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Flash Memory)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Digital VersatileDisc,数字通用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8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8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8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8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8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811连接到网络8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8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800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或光盘等。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ReRAM(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和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可选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服务器执行上述信息提供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本文中描述的步骤编号,仅示例性示出了步骤间的一种可能的执行先后顺序,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也可以不按照编号顺序来执行,如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两个不同编号的步骤按照与图示相反的顺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所述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所述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
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结果是由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
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检查结果和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第二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二诊断客户端是第二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接收所述第二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诊断结果对应的审核结果,所述审核结果是由所述第二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所述诊断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得到的结果;
所述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包括:
将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审核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之后,还包括:
基于人工智能AI模型,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预测,得到辅助诊断结果;
所述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包括:
将所述检查结果和所述辅助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辅助诊断结果用于供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参考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诊断中心满足转单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三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三诊断客户端是第三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第三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相应的诊断结果;
其中,所述转单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诊断中心超时未反馈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中心反馈无法处理所述检查结果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医院客户端发送的重新诊断请求,所述重新诊断请求用于请求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
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所述第四诊断客户端是第四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中心和/或所述第四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诊断得到相应的重新诊断结果;
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和/或第四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重新诊断结果;
将所述重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之后,还包括: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医院对应的检查结果配置信息,所述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用于定义向所述目标医院提供的检查结果中所需包含的内容;
其中,所述检查结果配置信息与所述检查结果共同发送给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用于根据所述检查结果配置信息生成所述诊断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一签名功能接口,所述第一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服务;
和/或,
向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第二签名功能接口,所述第二签名功能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提供由所述第一诊断中心接入所述平台的电子签名服务。
8.一种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查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医院客户端发送的目标病例的检查结果,所述检查结果是由目标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对所述目标病例进行检查得到的图文数据;
检查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查结果发送给第一诊断客户端,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是第一诊断中心所对应的客户端;
诊断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诊断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检查结果对应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结果是由所述第一诊断中心的人员对所述检查结果进行人工诊断得到的结果;
诊断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医院客户端。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63427.1A 2021-08-20 2021-08-20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23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427.1A CN11382342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3427.1A CN11382342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3421A true CN113823421A (zh) 2021-12-21
CN113823421B CN113823421B (zh) 2024-02-13

Family

ID=7892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3427.1A Active CN113823421B (zh) 2021-08-20 2021-08-20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34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300A (zh) * 2022-01-18 2022-05-10 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910A (zh) * 2016-05-17 2016-10-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基于智慧医疗服务的远程疾病诊断系统
CN107451412A (zh) * 2017-08-11 2017-12-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与医学检查系统
WO2018082261A1 (zh) * 2016-11-05 2018-05-11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数据查询审核系统及方法
CN108172307A (zh) * 2017-12-31 2018-06-15 执鼎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
CN109830303A (zh) * 2019-02-01 2019-05-31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医疗平台的临床数据挖掘分析与辅助决策方法
CN112037909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诊断信息复核系统
CN112735568A (zh) * 2021-01-26 2021-04-30 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学影像和临床需求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
CN113113133A (zh) * 2021-03-31 2021-07-13 上海深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910A (zh) * 2016-05-17 2016-10-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基于智慧医疗服务的远程疾病诊断系统
WO2018082261A1 (zh) * 2016-11-05 2018-05-11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数据查询审核系统及方法
CN107451412A (zh) * 2017-08-11 2017-12-0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与医学检查系统
CN108172307A (zh) * 2017-12-31 2018-06-15 执鼎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诊断中心病例分发系统
CN109830303A (zh) * 2019-02-01 2019-05-31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医疗平台的临床数据挖掘分析与辅助决策方法
CN112037909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诊断信息复核系统
CN112735568A (zh) * 2021-01-26 2021-04-30 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医学影像和临床需求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
CN113113133A (zh) * 2021-03-31 2021-07-13 上海深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武乐斌等: "《山东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规范操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3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4300A (zh) * 2022-01-18 2022-05-10 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3421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3922B2 (en) Cloud based 2D dental imaging system with HTML web browser acquisition
US9542481B2 (en) Radiology data processing and standardization techniques
US9235889B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storing raw scan data and software for performing data proces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US11250936B1 (en) Universal application integrator
US20070078674A1 (en) Display method for image-based questionnaires
CN102612696A (zh) 具有报告验证器和报告增强器的医学信息系统
CN109523067A (zh) 基于预测模型的费用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050251011A1 (en) Clinical trial imag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JP2004511859A (ja) 病院用の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7578810A (zh)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图像管理和远程会诊及远程阅片软件解决方案
US200400305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ient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CN113823421B (zh) 信息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683934B2 (ja) 遠隔読影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Baskaran et al. Predicting breast screening attendance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US20170255748A1 (en) Medical record output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dical record output system
EP3714462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athology workflows
US202003811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agnostic Imaging Costs
US20010032102A1 (en) Psychiatric inform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at capture psychiatric information as discrete data elements
CN111164703B (zh) 用于确定何时要选择有限的超声心动描记检查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Rocca et al. Source data capture from EHRs: using standardized clinical research data
CN11016452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16660B2 (ja) 下流のニーズを総合することにより読み取り環境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243695A (zh) 无侵入式医疗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3140293A (zh) 一种医疗项目的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07690A1 (ja) 動物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Min

Inventor after: Jia Zhengguo

Inventor after: Wu Yi

Inventor before: Jia Zhengguo

Inventor before: Wu Y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