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1817B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21817B CN113821817B CN202111383485.3A CN202111383485A CN113821817B CN 113821817 B CN113821817 B CN 113821817B CN 202111383485 A CN202111383485 A CN 202111383485A CN 113821817 B CN113821817 B CN 1138218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arget
- resource pool
- service
-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第一资源总量为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证明数据用于验证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面向企业开展池融资业务,即企业无需额外提供抵押和担保,只要将日常分散、小额的应收账款集合起来,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应收账款余额“池”并转让银行,就可以据此获得一定比例金额的融资。
为了保障企业的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通常企业会将每笔应收账款的明细数据,如金额等数据提供给银行,而这对于企业而言,存在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并且由于池融资业务中的应收账款数据具有数量多和分散性等特点,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如何有效的对应收账款数据进行管理和验证等操作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所述装置还包括保存模块,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该设备还包括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七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二种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第三种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包括: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交易设备和区块链系统。其中,交易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便携笔记本式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交易设备还可以是服务端。当交易设备是终端设备时,交易设备中可以安装有交易相关的应用,该应用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也可以是嵌入到其他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区块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图1中仅示出1个)。
本说明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交易设备(即参与方客户端)响应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操作,根据确定的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起调用链上的智能合约的交易,该交易中携带有目标存储数据,该智能合约用于将目标存储数据上链。其中,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该密文数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得到,在下文中详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接收到该交易后,基于P2P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中广播该交易,并在对该交易共识验证通过后,区块链节点运行相应的智能合约,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该第一资源总量为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之后,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其中,证明数据用于验证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可以是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还可以是与目标方达成目标业务的其他业务方。目标方和该其他业务方均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个人等。资源可以是积分等虚拟资源,还可以是资金等实体资源,还可以是带宽等物理资源;也就是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池融资场景,还可以应用于虚拟资源以及物理资源等的交易场景。
本说明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区块链系统外即链下执行获取该目标存储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的步骤,以及生成该证明数据的步骤。在该实施方式中,交易设备首先获取目标资源池在指定的存储间隔期间的业务的明文数据,该明文数据包括每笔业务所涉及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然后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对该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之后,交易设备响应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操作,向区块链系统发起交易以从区块链系统获取链上存储的目标资源池在该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最后,交易设备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生成该证明数据后,交易设备再向区块链系统发起交易,将该证明数据上链保存。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说明书还可以提供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区块链系统外即链下执行获取该目标存储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的步骤,并在区块链系统上执行生成该证明数据的步骤。首先,交易设备获取目标资源池在指定的存储间隔期间的业务的明文数据,该明文数据为每笔业务所涉及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然后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对该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得到密文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包含该密文数据的目标存储数据。之后,交易设备响应于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操作,向区块链系统发起交易以从区块链系统获取链上存储的目标资源池在该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最后,交易设备再向区块链系统发起调用链上的智能合约的交易,该交易中携带有目标存储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区块链节点运行相应的智能合约,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虽然其中的各步骤的执行存在链上或者链下执行的区别,但都能实现保障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以及对资源池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该场景选择合适的实施方式,或者采用其他等同的实施方式,这些相同技术构思的实施方式均在本文件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由此,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架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可选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交易设备,采用预设的零知识证明算法对确定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密文数据,基于密文数据确定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起携带该目标存储数据的交易;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交易设备发起的交易后,从该交易中获取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或者,也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对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则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交易设备,响应于目标方的操作,向区块链系统发起交易,该交易携带多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第一数值;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交易设备发起的交易后,从该交易中获取第一数值,并运行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智能合约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对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密文数据,将密文数据和业务数据中除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待处理目标存储数据。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后文的相关描述。
由于每笔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对于业务的参与方而言,属于隐私数据。为了避免该隐私数据的泄露,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采用段式存储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每个资源池所对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即预先设定存储间隔,并基于每个存储间隔期间的多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存储间隔可以按照执行的业务的次数进行划分,存储间隔内所对应的业务次数为预设粒度值。
进一步的,业务的参与方包括目标方和与目标方达成目标业务的业务方(以下简称为业务方)。目标方可以将其拥有的资源以借贷或租赁等方式提供给业务方,从而与业务方达成一笔目标业务,相应的,目标方具有一笔应收资源,多笔应收资源构成目标方的资源池。目标方可以基于其资源池从资源提供平台获取资源。目标方可以有至少一个资源池,每个资源池可以与资源提供平台对应,例如目标方基于资源池1从资源提供平台1获取资源,基于资源池2从资源提供平台2获取资源等。每个资源池还可以与目标方基于资源所开展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例如,目标方与多个第一业务方基于业务1达成交易,并将其拥有的资源提供给各第一业务方,形成对应的资源池1;目标方与多个第二业务方基于业务2达成交易,并将其拥有的资源提供给各第二业务方,形成对应的资源池2等;需要指出的是,目标方可以与某个业务方基于不同类型的业务达成多笔交易,以及可以与某个业务方基于同一类型的业务达成多笔交易。每个资源池还可以与业务方的类型相对应,例如第一类型的业务方对应资源池1,第二类型的业务方对应资源池2等。对于资源池的具体划分规则,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对此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也不再一一列举。目标方的各资源池可以对应于目标方在区块链系统中注册的区块链账户,也可以对应于的目标方的一个虚拟账户。目标存储数据中还可以包括目标方的信息、业务方的信息等。
步骤S104,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第一资源总量为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具体的,如上述内容所述,可以由区块链系统基于目标方的交易设备发起的交易,在获取到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之后,获取区块链上保存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或者,可以由交易设备向区块链系统发起交易,以从区块链系统获取保存在区块链上的该第一资源总量。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存储间隔可以按照执行的业务的次数进行划分,对于首个存储间隔而言,可以将该首个存储间隔内的首次业务执行之前的时间点称为该首个存储间隔的起始点,并将该首个存储间隔内的末次业务执行完成时的时间点,称为该首个存储间隔的结束点。对于非首个当前存储间隔而言,可以将其前一个存储间隔的结束点,作为当前存储间隔的起始点,并将该当前存储间隔内的末次业务执行完成时的时间点称为当前存储间隔的结束点。
例如,预先设定存储间隔内所对应的业务次数为5次,按照交易的执行顺序依次将各业务记为交易1、业务2、业务3…业务N,其中,N为正整数。则首个存储间隔对应的业务为业务1至业务5,第二个存储间隔对应的业务为业务6至业务10,以此类推。业务1执行之前的时间点称为首个存储间隔的起始点,业务5执行完成的时间点称为该首个存储间隔的结束点。该首个存储间隔的结束点,还可以称为第二个存储间隔的起始点,业务10执行完成的时间点称为该第二个存储间隔的结束点,以此类推。
步骤S106,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证明数据用于验证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具体的,如上述内容所述,可以由区块链系统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或者,也可以由交易设备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再向区块链发起交易,以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为了提升证明数据的生成效率及准确性,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智能合约生成证明数据。具体的,如图3所示,步骤S1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6-2:
步骤S106-2,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根据零知识证明算法、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证明数据用于验证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具体而言,区块链系统可以在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之后,调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基于该第一智能合约根据零知识证明、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或者,区块链系统在获取到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之后,调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基于该第一智能合约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以及基于该第一智能合约根据零知识证明、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或者,区块链系统在确定满足预设的数据处理条件时,调用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基于该第一智能合约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并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以及基于该第一智能合约根据零知识证明、密文数据和第一资源总量,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目标方的交易设备发起的交易中可以携带该第一智能合约的合约标识,相应的,区块链系统根据该合约标识调用对应的第一智能合约。
由于智能合约具有自动执行、无法人为干预等特性,因此基于智能合约生成证明数据,不仅能够提升证明数据的生成效率,而且能够保障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为了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进行验证,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资源池基于目标业务更新后的第二资源总量生成证明数据。具体的,如图4所示,步骤S1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6-4至步骤S106-10:
步骤S106-4,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第一计算结果基于第一预设算法对各密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第二计算结果为目标资源池在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产生的变化;
为了便于对不同目标方的目标业务所对应的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之间所需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进行管理,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目标方首次建立资源池时,可以将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与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所确定的预设映射关系,对应设置于智能合约中。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可根据目标存储数据确定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并基于智能合约根据该目标方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或者,当目标方首次建立目标资源池时,将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与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所确定的预设映射关系,对应设置于第一智能合约中。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可根据目标存储数据确定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并基于第一智能合约根据该资源池信息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
步骤S106-6,基于预设映射关系和密文数据,确定目标资源池在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预设映射关系可以为:,其中,、、为第一数值;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为第一资源总量,为第二资源总量;k为目标方首次创建资源池时,区块链系统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密钥;n为存储间隔所对应的交易次数,为正整数。由于各密文数据已知, k为预设值,因此区块链系统可基于该预设关系确定目标资源池在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n为存储间隔所对应的交易次数,且n为偶数;相应的,上述预设映射关系可以为:,其中,为第一数值;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为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为第一资源总量,为第二资源总量;k为目标方首次创建资源池时,区块链系统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密钥。由于各密文数据已知,因此区块链系统可基于该预设关系确定目标资源池在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需要指出的是,预设映射关系、第一预设算法及第二预设算法不限为上述示例,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对此本说明书中不做具体限定。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密钥,可以是对称密钥也可以是非对称密钥;当是非对称密钥时,上述k可以是非对称密钥中的私钥。
步骤S106-8,根据变化值,计算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存储间隔的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步骤S106-10,根据密文数据和第二资源总量生成证明数据,证明数据包括密文数据和第二资源总量。
由此,基于第二资源总量生成证明数据,能够在后续基于证明数据验证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相应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业务参与方往往具有不同的业务数据的处理需求,基于此,本说明书中提供了多种目标存储数据的获取方式。具体而言,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目标方可以基于其在存储间隔内的多笔目标业务,向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一交易。相应的,如图5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2-2至步骤S102-6:
步骤S102-2,接收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发起的第一交易;其中,第一交易携带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
其中,业务数据还可以包括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业务方的标识信息、资源转移类型等;其中,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和业务方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区块链系统预先为目标方和业务方分配的,也可以是对应的企业营业执照编号、用户的身份证件号码等信息。资源转移类型包括资源入池和资源出池,当目标方将其资源提供给业务方时,对应的资源转移类型为资源入池;当业务方将从目标方获取的资源归还给目标方时,对应的资源转移类型为资源出池。
步骤S102-4,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智能合约,采用目标方的密钥分别对每个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可选地,区块链系统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密钥后,将分配的密钥与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关联保存。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交易时,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智能合约,根据第一交易中的目标方的标识信息获取关联保存的密钥,并采用获取的密钥对每个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或者,目标方的密钥保存于目标方或托管平台,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交易时,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智能合约,根据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从目标方或托管平台获取目标方的密钥,并采用获取的私密钥对每个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S102-2和步骤S102-4以基于区块链系统对第一数值加密为例进行说明,能够想到的是,也可以由交易设备在链下采用目标方的密钥分别对每个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步骤S102-6,将各业务数据中除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业务明细信息,将各业务明细信息和各密文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具体的,可以由区块链系统将各业务数据中除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业务明细信息,将各业务明细信息和各密文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与步骤S102-2至步骤S102-6对应的,如图5所示,前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4-2,步骤S1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6-12和步骤S106-14:
步骤S104-2,根据第一交易,确定查询信息;根据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第一资源总量为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可选地,第一交易携带的业务数据中可以包括前一个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可以将该标识信息确定为查询信息。或者,业务数据中还可以包括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将业务数据中的资源池信息确定为查询信息。或者,区块链系统根据第一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将确定的资源池信息作为查询信息。资源池信息可以是资源池的标识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等。
其中,区块链系统根据第一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可以包括:当业务数据包括目标资源池对应的资源提供平台的平台信息时,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将业务数据中的平台信息和目标方的标识信息确定为查询信息。当资源池与目标方基于资源所开展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时,多笔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类型相同,且业务数据中还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类型信息;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将业务数据中的目标方标识和业务类型信息确定为查询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资源池的划分规则,业务数据中可以包括用于查询目标资源池的相关信息,区块链系统在确定查询信息时,可以将目标方的标识信息和该相关信息确定为查询信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步骤S106-12,确定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确定的标识信息、确定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第二资源总量和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证明数据;
其中,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由区块链系统根据预设方式分配,对此本说明书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当步骤S104-2中未确定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时,可以在步骤S106-12中,确定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然后将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第二资源总量和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证明数据。其中,确定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的过程,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交易可以包括多个存储间隔内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交易后,若确定第一交易对应多个存储间隔,则根据业务数据确定对应的多个目标业务的业务顺序,根据业务顺序与预设的存储间隔所对应的业务次数,将业务数据划分为多个业务数据子集,针对每个业务数据子集分别按照上述方式生成对应的证明数据。例如,第一交易包括业务顺序从先到后的业务1至业务10,共10笔目标业务,预设的存储间隔所对应的业务次数为5次;则区块链系统将业务1至业务5的业务数据划分为一个业务数据子集,并基于该业务数据子集生成对应的证明数据;以及,将业务6至业务10的业务数据划分为一个业务数据子集,并基于该业务数据子集生成对应的证明数据。
步骤S106-14,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进一步的,步骤S106-14之后,还可以包括:区块按系统向目标方发送请求成功信息。
由此,目标方可以根据基于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一交易。区块链系统根据该第一交易,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对应的证明数据并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对于目标方而言,实现了交易的批量处理,无需每达成一笔目标业务后,均向区块链系统发起,因而减少了目标方的操作。并且能够在不泄露第一数值的基础上,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进行有效验证。
考虑到对于一些目标方而言,批量的交易处理,可能会遗漏某笔交易;并且业务方可能也会有发起数据处理的需求。基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目标方或者业务方还可以每达成一笔交易,即向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二交易。相应的,如图6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2-8至步骤S102-16:
步骤S102-8,接收基于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方发起的第二交易;其中,第二交易携带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当前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
可选的,接收目标方发起的第二交易,或者接收业务方发起的第二交易。
步骤S102-10,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二智能合约,采用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步骤S102-12,根据业务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其中,步骤S102-10和步骤S102-1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2-14,若根据资源池信息从指定缓存中查询到关联的待处理数据,则将业务数据中除第一数值外的信息和密文数据确定为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
步骤S102-16,确定各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各待处理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具体的,确定各待处理数据对应的目标业务的数量是否到达预设数量,若是,则确定满足的间隔存储条件,将各交易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若否,则确定不满足的间隔存储条件,将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保存至指定缓存中,并向目标方或业务方发送请求成功信息。
由于本说明书中采用段式存储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在确定不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将相应的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保存至指定缓存中。以及,在确定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基于目标存储数据进行数据的段式存储处理。即与上述步骤S102-8至步骤S102-16对应的,如图6所示,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4-4,步骤S1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6-16和步骤S106-18:
步骤S104-4,根据第二交易,确定查询信息;根据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第一资源总量为目标资源池在目标存储数据的起始存储间隔点的资源总量。
其中,查询信息的确定过程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6-16,确定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确定的标识信息、资源池信息、第二资源总量和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证明数据;
其中,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的确定过程,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6-18,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考虑到指定缓存的存储空间有限,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步骤S106-18之后,还可以包括:将生成的证明数据在指定缓存中所对应的待处理数据,从指定缓存中清除。
由此,目标业务的参与方在每达成一笔交易时,向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二交易,区块链系统确定不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将确定的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保存至指定缓存中,以及在确定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根据确定的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多笔目标业务的证明数据并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避免了目标方批量处理业务数据时,容易遗漏的问题;而且能够在不泄露第一数值的基础上,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证明数据等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隐私保护意识极强的目标方,其不希望第一数值暴漏给任意方。基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目标方还可以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交易。具体的,如图7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2-18至步骤S102-22:
步骤S102-18,接收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发起的第三交易;第三交易携带基于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对当前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加密所得到的密文数据;密文数据是采用目标方的密钥对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所得;
其中,第三交易还可以包括目标方的标识信息、业务方的标识信息、资源转移类型信息等。优选的,密文数据是采用预先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公钥,对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所得。同态加密的处理过程可参见现有的同态加密处理方式,由于其是现有技术,故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2-20,根据第三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其中,根据第三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的过程,与前述根据第一数据处理信息,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的过程相同,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2-22,若根据资源池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查询到待处理的业务数据,则确定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进一步的,当区块链系统确定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不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将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其中,确定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的过程,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将第三交易中的交易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之后,还可以包括:向目标方发送请求成功信息。
由于本说明书中采用段式存储方式对交易数据进行处理,且第三交易包括的是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因此,在确定不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可以直接将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并在确定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基于确定的目标存储数据进行段式存储处理。即与步骤S102-18至步骤S102-22对应的,如图7所示,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4-6,步骤S1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6-20和步骤S106-22:
步骤S104-6,根据第三交易,确定查询信息;根据确定的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
其中,根据所述第三交易,确定查询信息的过程,与前述根据第一交易,确定查询信息的过程相同,可参见前述相关描述;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106-20,确定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确定的标识信息、资源池信息、第二资源总量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并将关联的信息作为证明数据;
步骤S106-22,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
由此,目标方对当前目标业务的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并基于同态加密得到的密文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三交易。区块链系统在确定不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将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以及在确定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时,基于区块链系统中保存的待处理的业务数据和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的段式存储处理。使得第一数量的明文自始至终没有脱离目标方,保障了目标方的隐私数据的安全。并且可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证明数据等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进行有效验证。
需要指出的是,第三交易还可以携带存储间隔内的多笔目标业务的目标存储数据,该目标存储数据中包括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加密所得到的密文数据,该密文数据是采用目标方的密钥对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所得。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该第三交易时,根据确定的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并确定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确定的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第二资源总量和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证明数据。
以上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的获取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目标存储数据的获取方式不限为上述方式,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例如,目标方与业务方还可以通过指定的业务平台达成目标业务,相应的,区块链系统还可以从该业务平台获取目标存储数据。
在基于获取的目标存储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将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之后,即可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具体的,如图8所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8至步骤S112:
步骤S108,接收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根据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
其中,验证方可以是前述的资源提供平台,还可以是用于对交易进行监管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当验证方是资源提供平台时,其可以在接收到目标方发送的基于资源池的资源获取请求后,随时对资源获取请求对应的资源池的任意证明数据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验证。验证请求中可以包括待验证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验证方的信息等。需要指出的是,验证方可以同时请求对多个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即验证请求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待验证的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
步骤S110,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具体的,区块链系统接收到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后,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所对应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所对应的资源池,在相应存储间隔期的起始点的第一资源总量和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获取的密文数据、第一资源总量和第二资源总量,对待验证的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
其中,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目标方的密钥、获取的密文数据、第一资源总量和第二资源总量,对待验证的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可以包括:将目标方的密钥、密文数据、第一资源总量和第二资源总量确定为预设的验证算法的输入数据;基于验证算法对密文数据进行第一计算处理得到第三计算结果,并对第一资源总量和第二资源总量进行第二计算处理得到第四计算结果;确定第三计算结果与第四计算结果是否存在预设映射关系;若是,则生成表征验证通过的验证结果信息;若否,则生成表征验证失败的验证结果信息。可以理解的是,验证算法中定义了第一预设算法和第二预设算法,根据第一预设算法对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进行第一计算处理得到第三计算结果;基于第二预设算法对第三资源总量和第四资源总量进行第二计算处理得到第四计算结果;其中,第一预设算法和第二预设算法可参见前述相关示例,重复之处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若预先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密钥是非对称密钥,此处对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时,采用的是该非对称密钥中的公钥;若预先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为目标方分配的密钥是对称密钥,此处对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时,采用的是该对称密钥。
为了提升验证效率,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调用区块链系统中的用于验证的智能合约,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将前述用于生成证明数据的智能合约称为第一智能合约,并将该用于验证的智能合约称为第二智能合约。基于该第二智能合约,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目标方的密钥、获取的密文数据、第一资源总量和第二资源总量,对待验证的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步骤S112,将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验证方。
当证明数据验证通过时,表征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的更新状态有效,当证明数据验证未通过时,表征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的更新状态无效。由此,在无需知晓第一数值的明文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证明数据所对应的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态的有效验证。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对应上述描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图9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202,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生成模块203,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保存模块204,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203,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根据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203,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基于第一预设算法对各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所述第二计算结果为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产生的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变化值,计算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生成所述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
所述验证模块,接收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以及,
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验证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与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对应上述描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区块链系统301;
所述区块链系统301,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所述区块链系统301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301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第一终端设备302;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302,响应于所述目标方的交易发起操作,根据待处理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一交易;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值;
所述区块链系统301,基于第二智能合约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业务明细信息;将所述业务明细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302,响应于所述目标方的交易发起操作,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交易;其中,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
如上所述,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案,对于第一数值的加密处理,可以由交易设备先获取第一数值的明文,之后向区块链发起交易以通过区块链系统对第一数值的明文进行加密,以得到密文数据,并将该密文数据返还给交易设备;或者,也可以由交易设备获取到第一数值的明文后,自行对该明文进行加密以得到密文数据。具体采用哪一方对明文加密,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所述区块链系统301,根据所述第三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所述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查询到待处理的业务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第二终端设备303;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303,响应于所述参与方的交易发起操作,根据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二交易;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当前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第二终端设备303可以是目标方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与目标方达成目标业务的业务方的终端设备。
所述区块链系统301,基于第二智能合约采用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根据所述业务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指定缓存中查询到关联的待处理数据,则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确定各所述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各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验证方的第三终端设备304;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304,响应于所述验证方的验证操作,向所述区块链系统301发送验证请求;
所述区块链系统301,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304。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区块链系统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与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对应上述描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图1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4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4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4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402通信,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存储器4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4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4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406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根据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基于第一预设算法对各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所述第二计算结果为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产生的变化;
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变化值,计算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生成所述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
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验证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实施例与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对应上述描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可以为U盘、光盘、硬盘等,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以下流程:
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用于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可选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根据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
可选地,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基于第一预设算法对各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所述第二计算结果为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产生的变化;
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变化值,计算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生成所述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
可选地,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
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验证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在获取到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时,根据相应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以及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的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基于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并将该证明数据保存至区块链系统中。不仅能够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确保上链的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相关处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而且由于是基于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生成证明数据并上链,因此能够在保障了目标方的资源交易数量的隐私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的更新状况的有效验证。对于池融资场景而言,不仅避免了企业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银行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能够在无需探及企业的每笔应收账款的实际金额的情况下,实现对应收账款余额“池”的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关于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与本说明书中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述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 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文件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文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文件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文件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件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在保障所述第一数值的隐私性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智能合约,根据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证明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确定第一计算结果与第二计算结果满足的预设映射关系;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基于第一预设算法对各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计算所得,所述第二计算结果为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产生的变化;
基于所述预设映射关系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期间资源总量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变化值,计算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生成所述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资源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存储间隔按照执行的业务的次数进行划分,存储间隔内所对应的业务次数为预设粒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发起的第一交易;其中,所述第一交易携带所述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值;
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业务明细信息;
将所述业务明细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确定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所述第二资源总量和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证明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交易,确定查询信息;
根据所述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包括:
接收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方发起的第二交易;其中,所述第二交易携带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值;
采用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指定缓存中查询到关联的待处理数据,则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
确定各所述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各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交易,确定查询信息;
根据所述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资源池信息、所述第二资源总量和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关联,将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证明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发起的第三交易;所述第三交易携带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对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加密所得到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是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所得;
根据所述第三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所述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
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查询到待处理的业务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
若是,则将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交易,确定查询信息;
根据确定的查询信息,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证明数据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标识信息、所述资源池信息、所述第二资源总量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并将关联的信息作为所述证明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验证方发送的验证请求,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
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
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验证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包括:
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所对应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
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所对应的资源池,在相应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第一资源总量和结束点的第二资源总量;
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获取的所述密文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对所述待验证的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方的密钥、获取的所述密文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对所述待验证的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包括:
将所述目标方的密钥、所述密文数据、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确定为预设的验证算法的输入数据;
基于所述验证算法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第一计算处理得到第三计算结果,并对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和所述第二资源总量进行第二计算处理得到第四计算结果;
确定所述第三计算结果与所述第四计算结果是否存在预设映射关系;
若是,则生成表征验证通过的验证结果信息;
若否,则生成表征验证失败的验证结果信息。
1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在保障所述第一数值的隐私性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保存模块,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
1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系统;
所述区块链系统,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在保障所述第一数值的隐私性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目标方的交易发起操作,根据待处理的多笔目标业务中每笔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一交易;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值;
所述区块链系统,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分别对每个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确定为业务明细信息;将所述业务明细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的参与方的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参与方的交易发起操作,根据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起第二交易;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当前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
所述区块链系统,采用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第一数值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根据所述业务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指定缓存中查询到关联的待处理数据,则将所述业务数据中除所述第一数值外的信息和所述密文数据确定为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待处理数据;确定各所述待处理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各所述待处理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目标方的交易发起操作,采用所述目标方的密钥对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的当前目标业务所对应的资源的第一数值进行同态加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值的密文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目标业务的业务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第三交易;其中,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
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第三交易,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所述当前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池信息;若根据所述资源池信息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查询到待处理的业务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间隔存储条件;若是,则将所述第三交易中的业务数据和查询到的业务数据确定为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验证方的第三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验证方的验证操作,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验证请求;
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验证请求确定待验证的证明数据;根据预设的验证算法,基于所述目标资源池所属的目标方的密钥,对所述证明数据进行验证处理,得到验证结果信息;将所述验证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设备。
2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在保障所述第一数值的隐私性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24.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
获取目标资源池的待处理的目标存储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为按照预设存储间隔所获得的存储数据;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在其存储间隔期间目标资源池的多笔目标业务所对应的密文数据,所述密文数据为对每笔目标业务的资源的第一数值采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进行加密所得到的数据;
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资源池的第一资源总量;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总量为所述目标资源池在所述存储间隔的起始点的资源总量;
根据所述密文数据和所述第一资源总量,基于所述零知识证明算法生成所述目标存储数据所对应的证明数据,将所述证明数据保存至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证明数据包括所述密文数据,所述证明数据用于在保障所述第一数值的隐私性的情况下,验证所述目标资源池的资源总量基于所述多笔目标业务所进行的更新是否正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15074.6A CN114707167A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202111383485.3A CN113821817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83485.3A CN113821817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15074.6A Division CN114707167A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1817A CN113821817A (zh) | 2021-12-21 |
CN113821817B true CN113821817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891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83485.3A Active CN113821817B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202210415074.6A Pending CN114707167A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15074.6A Pending CN114707167A (zh) | 2021-11-22 | 2021-11-22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38218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10890A (zh) * | 2022-04-28 | 2023-11-0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介质和程序产品 |
CN115129787A (zh) * | 2022-06-29 | 2022-09-30 |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维护区块链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4045053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资源分发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8281B (zh) * | 2019-02-01 | 2020-09-18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区块链账户模型隐私保护方法 |
CN112288434B (zh) * | 2020-11-20 | 2023-07-25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隐私交易方法、装置、零知识证明系统和隐私交易架构模型 |
CN112632594B (zh) * | 2021-03-10 | 2021-06-04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隐私保护的资产数据验证、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13112252B (zh) * | 2021-04-28 | 2023-03-10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1-22 CN CN202111383485.3A patent/CN113821817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22 CN CN202210415074.6A patent/CN11470716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1817A (zh) | 2021-12-21 |
CN114707167A (zh) | 2022-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21817B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AU2019101613A4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 |
CN113139009B (zh) | 一种数据审计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1239104A1 (zh) |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 | |
CN113037817B (zh) | 启动智能合约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US2013015971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key management for issuer security domain using global platform specifications | |
US11263632B2 (en) |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 |
CN115632854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1770112B (zh) |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1211911B (zh) | 一种协同签名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US11514445B2 (en) | Information sharing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 |
CN112256800A (zh) | 一种基于向量承诺的联盟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WO2023109520A1 (zh) | 基于区块链的随机数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13256426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9639747B (zh) | 数据请求处理、询问消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
WO2024187902A1 (zh) |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3114678B (zh) | 一种业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 |
CN113761496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校验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7169761B (zh) | 一种生成ic卡安全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73367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5766115B (zh)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5510407A (zh) | 一种联盟链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6455657A (zh) | 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16186655A (zh) | 一种基于衍生可验证声明的身份核验方法及设备 | |
CN116962061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核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13 Address after: Room 804, 8th floor, 618 waima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Patentee after: Ant double chai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00 801-11 section B, 8th floor, 556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