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3061A -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3061A
CN113813061A CN202111243887.3A CN202111243887A CN113813061A CN 113813061 A CN113813061 A CN 113813061A CN 202111243887 A CN202111243887 A CN 202111243887A CN 113813061 A CN113813061 A CN 113813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cal tube
groove
self
tooth section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38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112438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3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3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3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34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using lock p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8Securing arch wire to bracket
    • A61C7/282Buccal tu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包括:自锁托槽,第一颊面管,第二颊面管和弓丝系统。所述自锁托槽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切牙、尖牙和前磨牙上,所述自锁托槽包括托槽本体和底板,所述托槽本体和底板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本发明结合了片段弓技术、辅弓技术和滑动法关闭间隙技术等,大大减少了其他矫正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力不受控、排齐整平不利和支抗丧失的局面,使矫正的结果更加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口腔牙齿正畸矫正范围较广,通常是指通过口腔技术手段,矫正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佳及牙齿前凸等治疗过程。现有的口腔正畸矫正系统在排齐、整平、关闭间隙三个阶段都存在明显的问题:1.在排齐阶段,由于前后牙弓不分段,常规使用连续唇弓排齐,容易引起后牙前移和支抗丧失、前牙覆合加深等副作用。2.在整平阶段,由于前后牙弓不分段,使用连续唇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更换至粗弓丝而慢慢进行整平,大大延长了矫正时间。同时,由于并不能更换至全尺寸的主弓丝,在使用压低辅弓整平时,后牙段不能形成刚性连接,容易引起支抗后牙的远中旋转,使之与邻牙产生台阶。3.在关闭间隙阶段,由于前后牙弓不分段,常规使用连续唇弓加滑动法关闭间隙,由于纳入了前磨牙、磨牙,弓丝滑动时需要克服的静摩擦力较大,会影响间歇关闭的效率,同时由于需要更大的牵引力来使弓丝在矫正系统中滑动,增加了支抗后牙的受力,容易引起后牙支抗丧失;由于不使用全尺寸的弓丝,后牙段不能形成刚性连接,在需要强支抗的病例中,后牙段的支抗不足,在关闭间隙时容易引起支抗丧失。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口腔牙齿正畸矫正系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应用于牙齿系统,所述牙齿系统包括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所述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分别包括左右两侧依次排列的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包括:
自锁托槽,所述自锁托槽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切牙、尖牙和前磨牙上,所述自锁托槽包括托槽本体和底板,所述托槽本体和底板连接,所述托槽本体边缘处设置有结扎翼,所述托槽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所述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中间设置有刚性挡板,所述刚性挡板与所述第一槽沟形成的第一型腔,所述刚性挡板与第二槽沟形成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为相同的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一自锁盖板,所述第二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二自锁盖板,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开锁旋转槽,所述第二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锁旋转槽;
第一颊面管,所述第一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一磨牙上,所述第一颊面管包括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所述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颊面管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颊管、第二颊管和牵引钩,所述第一颊管和第二颊管并列设置且结构相同;
第二颊面管,所述第二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二磨牙上,所述第二颊面管包括本体和第二颊面管底板,所述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单一颊管和第二牵引钩;
弓丝系统,所述弓丝系统包括前牙段、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所述前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尖牙和右侧尖牙之间,所述第一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第二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右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弓丝系统还包括主弓丝、压低辅弓和弯制长力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沟为合方槽沟,第二槽沟为龈方槽沟,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为合方自锁盖板,第二自锁盖板为龈方自锁盖板,所述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合方开启,所述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龈方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磨牙颊面管包括第一颊管和第二颊管,所述第一颊管设置在合方,所述第二颊管设置在龈方。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托槽的托槽本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垂直副管。
作为优选,所述弯制长力臂设置在所述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所述前牙段的切牙对应的主弓丝上设置第三牵引钩,在所述弯制长力臂和第三牵引钩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装置为链状皮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一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在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进而将粗镍钛圆形丝线换成细镍钛方形丝线,最后将细镍钛方形丝线换成粗镍钛方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6个月;
第二步、一道设置前牙段;在前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二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并延伸到第一前磨牙托槽的第二槽沟,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4个月;
第三步、设置压低辅弓;用0.017×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压低辅弓,辅弓后段放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前段使用0.25mm的结扎丝结扎在切牙和尖牙之间的主弓丝上整平;
第四步、二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继续更换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粗镍钛方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后牙段的主弓丝;
第五步、二道设置前牙段,更换前牙段的粗镍钛圆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前牙段的主弓丝;
第六步、进入关闭间隙阶段;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制成弯制长力臂纳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前牙段的主弓丝对应的切牙远中处放置第三牵引钩,在所述第三牵引钩与弯制长力臂之间使用弹性装置加力,使前牙段的主弓丝在第一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在前牙段以及后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第一颊面管的第一颊管和第二颊面管中设置连续唇弓。
有益效果:通过双主槽沟和双方管颊面管的设计将牙弓分为前牙段和双侧后牙段,共三段。通过分段排齐,并使用辅弓系统将前后牙段进行连接和加力,克服排齐整平过程中存在的覆合加深和后牙支抗丧失的副作用。使用连续唇弓纳入一颗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由于只需要在一个槽沟中滑动,减小了摩擦力,减小了支抗磨牙受力,有利于保护支抗。同时在第一磨牙使用弯制长力臂(Powerarm)纳入第一磨牙的第二颊管,使受力通过磨牙的阻抗中心来增强后牙段的支抗。
参照中国人的牙列特征改良优化托槽数据,增加上下切牙、上下尖牙的正转矩,使尖牙牙根更往骨松质内移动,减小尖牙牙根移动的阻力和发生根吸收的几率;增加上颌前磨牙、磨牙的负转矩,使牙根往颊向移动,减小腭尖下垂的几率,同时增加上后牙的支抗;减小下颌前磨牙、磨牙的负转矩,使下颌后牙更加直立,减小后牙的覆盖;将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转矩设置为一样,下颌同侧前磨牙可以通用。
本专利申请的矫正系统结合了片段弓技术、辅弓技术和滑动法关闭间隙技术等,大大减少了其他矫正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力不受控、排齐整平不利和支抗丧失的局面,使矫正的结果更加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口腔矫正系统的自锁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口腔矫正系统的颊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口腔矫正系统的自锁托槽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口腔矫正系统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口腔矫正系统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1、托槽本体;2、底板;3、第一槽沟;4、第二槽沟;5、刚性挡板;6、第一自锁盖板;7、第二自锁盖板;8、第一开锁旋转槽;9、第二开锁旋转槽;10、结扎翼;11、颊面管本体;12、颊面管底座;13、第一颊管;14、第二颊管;15、牵引钩;101、前牙段;102、后牙段;103、前牙段的主弓丝;104、后牙段的主弓丝;105、压低辅弓;106、尖牙的自锁托槽;107、第一磨牙颊面管;108、第二磨牙颊面管;205、弯制长力臂;209、第三牵引钩;210、链状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标准件干线物流运输费用计算方法及其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系统。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应用于牙齿系统,所述牙齿系统包括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所述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分别包括左右两侧依次排列的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齿按照它的形状不同,按照它的功能不同,我们可以将恒牙分为八个名称,首先就是中切牙,再者就是侧切牙,依次是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萌出时间每个人不一样),而根据口腔区分为四个象限,在本申请中定义为左上,左下,右下和左下,每个象限内有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人体共二十八颗牙齿。
本口腔矫正系统包括:自锁托槽,所述自锁托槽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切牙、尖牙和前磨牙上,所述自锁托槽包括托槽本体和底板,所述托槽本体和底板连接,所述托槽本体边缘处设置有结扎翼,所述托槽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所述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中间设置有刚性挡板,所述刚性挡板与所述第一槽沟形成的第一型腔,所述刚性挡板与第二槽沟形成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为相同的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一自锁盖板,所述第二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二自锁盖板,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开锁旋转槽,所述第二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锁旋转槽。该底板与牙齿相连,至于底板与牙齿连接的方式为常规技术手段,故不再赘述。所述双主槽沟包含第一槽沟与第二槽沟,槽沟尺寸一致,均为0.021×0.028英寸,合方的槽沟为第一槽沟,龈方的槽沟为第二槽沟,双主槽沟都设置在槽体内,两个槽沟都能放置从细到粗的弓丝。刚性挡板也可替换为弹性挡板,甚至,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也可更换成规格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其二者形成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可以是不同容积的型腔,只要适用于临床医学,均可改变。所述自锁盖板在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上方,两个自锁盖板与刚性挡板抵接。所述自锁盖板能够打开或闭合,闭合后能够限制弓丝从自锁盖板位置往唇侧移出;合方的自锁盖板从合方打开,龈方的自锁盖板从龈方打开。
第一颊面管,所述第一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一磨牙上,所述第一颊面管包括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所述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颊面管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颊管、第二颊管和牵引钩,所述第一颊管和第二颊管并列设置且结构相同。
第二颊面管,所述第二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二磨牙上,所述第二颊面管包括本体和第二颊面管底板,所述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单一颊管和第二牵引钩。所述颊面管在第一磨牙为双管颊面管,第二磨牙为单管颊面管。第一磨牙颊面管主管在合方,副管在龈方,两个管尺寸一致,均为0.021×0.028英寸。
弓丝系统,所述弓丝系统包括前牙段、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所述前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尖牙和右侧尖牙之间,所述第一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第二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右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弓丝系统还包括主弓丝、压低辅弓和弯制长力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沟为合方槽沟,第二槽沟为龈方槽沟,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为合方自锁盖板,第二自锁盖板为龈方自锁盖板,所述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合方开始,所述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龈方开始。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托槽的托槽本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垂直副管。用于插入游离牵引钩,方便牵引加力。
槽沟分为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第一槽沟与第二槽沟尺寸均为0.021×0.028英寸,合方的槽沟为第一槽沟,龈方的槽沟为第二槽沟,双主槽沟都设置在槽体内,在两个槽沟之间使用刚性挡板分隔。在两个槽沟都设置自锁盖板,两个自锁盖板与刚性挡板接触,合方的盖板从合方打开,龈方的盖板从龈方打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决定开合方或者龈方的自锁盖板。
第一磨牙的颊面管也设计双方管,合方为第一颊管,龈方为第二颊管,两个颊管尺寸一致。
通过双主槽沟和双方管颊面管的设计将牙弓分为前牙段和双侧后牙段,共三段。通过分段排齐,并使用辅弓系统将前后牙段进行连接和加力,克服排齐整平过程中存在的覆合加深和后牙支抗丧失的副作用。使用连续唇弓纳入一颗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由于只需要在一个槽沟中滑动,减小了摩擦力,减小了支抗磨牙受力,有利于保护支抗。同时在第一磨牙使用弯制长力臂(Powerarm)纳入第一磨牙的第二颊管,使受力通过磨牙的阻抗中心来增强后牙段的支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一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在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进而将粗镍钛圆形丝线换成细镍钛方形丝线,最后将细镍钛方形丝线换成粗镍钛方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6个月;
第二步、一道设置前牙段;在前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二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并延伸到第一前磨牙托槽的第二槽沟,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4个月;
第三步、设置压低辅弓;用0.017×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压低辅弓,辅弓后段放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前段使用0.25mm的结扎丝结扎在切牙和尖牙之间的主弓丝上整平;
第四步、二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继续更换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粗镍钛方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后牙段的主弓丝;
第五步、二道设置前牙段,更换前牙段的粗镍钛圆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前牙段的主弓丝;
第六步、进入关闭间隙阶段;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制成弯制长力臂纳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前牙段的主弓丝对应的切牙远中处放置第三牵引钩,在所述第三牵引钩与弯制长力臂之间使用弹性装置加力,使前牙段的主弓丝在第一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在前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和第一颊面管的第一颊管中设置片段弓。
在切牙、尖牙、前磨牙的第一槽沟及磨牙的第一颊管中可以使用连续唇弓作为传统的矫正方法。
在前磨牙的第一槽沟、磨牙的第一颊管中使用片段弓排齐整平,最后使用接近全尺寸的弓丝形成刚性连接,增强后牙段支抗。
在切牙、尖牙、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使用弓丝将前段牙弓与后段牙弓相连,逐步排齐整平。在第一磨牙的第二颊管中使用压低辅弓,结扎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的主弓丝上,用于前牙压低。在前牙段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中使用不锈钢方丝,在尖牙的远中向龈方弯折90度后再折平,弓丝直接放入第一磨牙颊面管的第二颊管,由于只需要在第二颊管的副管中滑动,因此也减少了关闭间隙阶段的摩擦力。
实施例一:
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一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在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排齐,1-6个月时间依次从0.012、0.014、0.016、0.018英寸镍钛圆形丝线,再到0.016×0.022粗镍钛方形丝线更换到0.017×0.025英寸的粗镍钛方形丝线;
第二步、一道设置前牙段;在前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二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并延伸到第一前磨牙托槽的第二槽沟,1-4个月时间依次更换0.012、0.014、0.016英寸细镍钛圆形丝线;
第三步、设置压低辅弓;用0.017×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压低辅弓,辅弓后段放入第一磨牙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前段使用0.25mm的结扎丝结扎在切牙和尖牙之间的前牙段弓丝上整平;
第四步、二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1-2个月时间继续更换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弓丝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后牙段主弓丝;
第五步、二道设置前牙段,2-4个月时间更换前牙段弓丝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前牙段主弓丝;
第六步、进入关闭间隙阶段;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长力臂纳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前牙段主弓丝侧切牙远中放置牵引钩,在所述前牙段主弓丝牵引钩与第一磨牙长力臂间使用弹性装置加力,使前牙段主弓丝在双侧第一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
通过双主槽沟和双方管颊面管的设计将牙弓分为前牙段和双侧后牙段,共三段。通过分段排齐,并使用辅弓系统将前后牙段进行连接和加力,克服排齐整平过程中存在的覆合加深和后牙支抗丧失的副作用。使用连续唇弓纳入一颗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由于只需要在一个槽沟中滑动,减小了摩擦力,减小了支抗磨牙受力,有利于保护支抗。同时在第一磨牙使用弯制长力臂(Powerarm)纳入第一磨牙的第二颊管,使受力通过磨牙的阻抗中心来增强后牙段的支抗。
参照中国人的牙列特征改良优化托槽数据,增加上下切牙、上下尖牙的正转矩,使尖牙牙根更往骨松质内移动,减小尖牙牙根移动的阻力和发生根吸收的几率;增加上颌前磨牙、磨牙的负转矩,使牙根往颊向移动,减小腭尖下垂的几率,同时增加上后牙的支抗;减小下颌前磨牙、磨牙的负转矩,使下颌后牙更加直立,减小后牙的覆盖;将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转矩设置为一样,下颌同侧前磨牙可以通用。
本专利申请的矫正系统结合了片段弓技术、辅弓技术和滑动法关闭间隙技术等,大大减少了其他矫正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力不受控、排齐整平不利和支抗丧失的局面,使矫正的结果更加可控。
本专利公开中的托槽结构因为采用了全新的双主槽沟设计,完全可以和舌侧托槽的底座结构相连,很好的放置在牙齿的舌侧对应部位,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如果为拔除第二前磨牙的病例,第一前磨牙相应的处理转换到第二前磨牙。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本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应用于牙齿系统,所述牙齿系统包括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所述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分别包括左右两侧依次排列的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锁托槽,所述自锁托槽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切牙、尖牙和前磨牙上,所述自锁托槽包括托槽本体和底板,所述托槽本体和底板连接,所述托槽本体边缘处设置有结扎翼,所述托槽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所述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中间设置有刚性挡板,所述刚性挡板与所述第一槽沟形成的第一型腔,所述刚性挡板与第二槽沟形成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为相同的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一自锁盖板,所述第二型腔外侧设置有第二自锁盖板,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开锁旋转槽,所述第二自锁盖板上设置有第二开锁旋转槽;
第一颊面管,所述第一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一磨牙上,所述第一颊面管包括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所述颊面管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颊面管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颊管、第二颊管和牵引钩,所述第一颊管和第二颊管并列设置且结构相同;
第二颊面管,所述第二颊面管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所有第二磨牙上,所述第二颊面管包括本体和第二颊面管底板,所述本体和颊面管底板连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单一颊管和第二牵引钩;
弓丝系统,所述弓丝系统包括前牙段、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所述前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尖牙和右侧尖牙之间,所述第一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左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第二侧后牙段设置于牙齿系统中的右侧前磨牙和磨牙之间,所述弓丝系统还包括主弓丝、压低辅弓和弯制长力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沟为合方槽沟,第二槽沟为龈方槽沟,所述第一自锁盖板为合方自锁盖板,第二自锁盖板为龈方自锁盖板,所述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合方开启,所述龈方自锁盖板的开启方向为从龈方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牙颊面管包括第一颊管和第二颊管,所述第一颊管设置在合方,所述第二颊管设置在龈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托槽的托槽本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垂直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制长力臂设置在所述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所述前牙段的切牙对应的主弓丝上设置第三牵引钩,在所述弯制长力臂和第三牵引钩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链状皮筋或拉簧。
7.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一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在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进而将粗镍钛圆形丝线换成细镍钛方形丝线,最后将细镍钛方形丝线换成粗镍钛方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6个月;
第二步、一道设置前牙段;在前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二槽沟中依次穿入细镍钛圆形丝线,并延伸到第一前磨牙托槽的第二槽沟,再将细镍钛圆形丝线更换成粗镍钛圆形丝线,上述步骤总持续时间为1-4个月;
第三步、设置压低辅弓;用0.017×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弯制压低辅弓,辅弓后段放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前段使用0.25mm的结扎丝结扎在切牙和尖牙之间的主弓丝上整平;
第四步、二道设置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继续更换第一侧后牙段和第二侧后牙段的粗镍钛方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后牙段的主弓丝;
第五步、二道设置前牙段,更换前牙段的粗镍钛圆形丝线至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所述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作为前牙段的主弓丝;
第六步、进入关闭间隙阶段;用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制成弯制长力臂纳入第一颊面管的第二颊管中,在前牙段的主弓丝对应的切牙远中处放置第三牵引钩,在所述第三牵引钩与弯制长力臂之间使用弹性装置加力,使前牙段的主弓丝在第一前磨牙的第二槽沟中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前牙段以及后牙段的所有牙齿上的自锁托槽的第一槽沟、第一颊面管的第一颊管和第二颊面管中设置连续唇弓。
CN202111243887.3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3813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3887.3A CN113813061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3887.3A CN113813061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3061A true CN113813061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7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3887.3A Pending CN113813061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30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2186A (zh) * 2022-08-26 2022-11-01 江西都莱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前牙的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及牙齿矫正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2186A (zh) * 2022-08-26 2022-11-01 江西都莱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前牙的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及牙齿矫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roff et al. Simultaneous intrusion and retraction using a three-piece base arch
US7033170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clip
CN106821517B (zh) 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
Klontz Tweed-Merrifield sequentialdirectional force treatment
CA2392021C (en) Orthodontic appliance for treating overjet
CN114145864A (zh) 一种多维度牵引埋伏牙的个性化矫治装置
CN216652502U (zh)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系统
CN210144771U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和固定正畸联合矫治装置
CN113813061A (zh) 一种双主槽沟三段式多功能口腔矫正方法及其系统
Isaacson et al. Closing anterior open bites: the extrusion arch
US11382722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s for deciduous teeth
Chaushu et al. Lingu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absolute anchorage to correct an 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 in an adult
Lim et al. Role of skeletal anchorage in modern orthodontics
US20070298365A1 (en) Anchorage preparing buccal tube
CN217244883U (zh) 直丝弓与差动力相结合的两用托槽
CN215192424U (zh) 一种安全末端磨牙正锁合矫治装置
CN215960388U (zh) 一种上颌唇侧重叠阻生尖牙的移动轨道
CN217611478U (zh) 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CN212438906U (zh) 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
Shroff Root correction during orthodontic therapy
CN217066631U (zh) 向远中直立和移动第一磨牙的活动矫治器
CN215130517U (zh) 替牙期上颌活动式矫治器
CN217244884U (zh) 三槽变冠角直丝弓托槽
CN216777255U (zh) 一种舌侧自锁直丝弓矫治器
CN216933534U (zh) 磨牙直立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