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476A -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476A
CN113810476A CN202111005341.4A CN202111005341A CN113810476A CN 113810476 A CN113810476 A CN 113810476A CN 202111005341 A CN202111005341 A CN 202111005341A CN 113810476 A CN113810476 A CN 113810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terminal device
transmission
channel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5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昌茂
聂小玉
彭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53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2Managing session states for stateless protocols; Signalling session states; State transitions; Keeping-stat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响应所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并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信令传输通道,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第一模式传输第一类信令和第二模式传输第二类信令,将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服务器通过建立信令传输通道,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本发明能够按照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对待传输信令和信令传输信道进行分类,还能使用非确认模式传输不需要采用确认模式传输的信令,还能够降低信令的丢包率,提高音频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工业互联网音频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的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流媒体的形式进行传输的音频、视频等媒体数据;另一种是用于保证音频传输系统正常通信的控制信号,例如,控制视频接收端播放视频的信号,这种用于保证通信系统进行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常被称为信令。
目前的信令传输方法,多数都是基于websocket长连接的方式来传递服务信令。RLC是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种常用协议,用于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每个RLC实体由无线资源控制配置,并且根据业务类型有三种模式:透明模式(TM)、非确认模式(UM)、确认模式 (AM)。现有的工业互联网音频传输系统中,大多采用websocket长连接的方式来传输该音频传输系统中的信令。由于websocket是基于TCP协议建立的,而弱网下按照TCP协议的通信规则,如果数据发送端没有及时接收到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响应,则不再发送请求信息,导致报文发送窗口拥塞,因此,当信令接收端处于弱网状态时,应用现有方法进行信令传输时,容易出现信令发送窗口拥塞的现象,从而导致信令丢包率升高,进而导致音频传输质量降低。因此,设计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来降低信令的丢包率,提高音频传输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显著提高系信令传输的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具有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所述服务器通过建立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服务器的信令;
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第一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第二模式为确认模式;
响应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进一步优选的,按照传输模式对待传输的信令分类的方法为:
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令,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令;
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发送的时间节点作为信令检测周期的起始时间节点,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检测周期阈值,判断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若确定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则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发送周期阈值,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重复发送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生成一个会话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与所述会话标识进行关联;
利用关联后的该会话标识,记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本次通信链接。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本次通信链接之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络环境发生切换,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二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在保持所述会话标识不变的基础上,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更新为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端口号更新为所述第二端口号;
利用更新之后的该会话标识,恢复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网络环境切换之前的通信链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连接请求;
判断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
若确定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属于同一种业务类型,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接,其中,所述点对点通信链接用于执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
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请求收发模块、资源评估模块、分类模块、通道创建模块及信令传输模块;其中:
请求收发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资源评估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分类模块,用于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通道创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其中,所述信令传输通道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信令传输模块,用于通过建立的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进行信令传输的服务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根据信令类型和传输模式建立传输通道,有利于进一步流控制传输协议特有的数据传输机制,有效解决了传输需求很大时系统的上下行调度迟缓和系统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能够减少信令传输过程中信令的丢包率,更好地满足音频传输系统中信令的实际传输需求。
(2)当信令接收端处于弱网状态时,本发明能够减少信令发送窗口拥塞的现象,降低信令丢包率,提高音频传输质量。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按照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对待传输信令和信令传输信道进行分类,使用非确认模式传输不需要采用确认模式传输的信令,从而有效解决了传输需求很大时系统的上下行调度迟缓和系统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4)本发明设置信令检测周期阈值能够判断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若未收到,则重复发送,直至收到为止,能够降低信令在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
(5)本发明中的会话标识用于记录一次完整的通信连接,当第一终端设备切换网络环境之后,虽然会改变用于接收和发送信令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但仍然属于同一次的通信链接,因此,服务器在保持会话标识不变的基础上,只对关联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进行更新,恢复通信链接,从而,支持同一台终端设备,根据实际的网络环境需要,在某个网络接口出现问题时,切换不同的网络接口。这样,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网络环境链接不稳定时,服务器能够根据上述的通信链接恢复方法,实现无感重连的效果,减少切换时间延迟,从而,降低信令的丢包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互联网信令安全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当第一终端设备处于弱网状态下的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记录每次会话对应的通信链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会话中断后,恢复本次会话对应的通信链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帮助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点对点通信链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6;具体如下
S101,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S102,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
S103,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S104,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S105,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S106,所述服务器通过建立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具体包括:第一终端设备201、服务器202 和第二终端设备203,对于具体的终端类型,本申请不进行限定。
在建立传输通道之后,服务器202可以通过该信令传输通道,与第一终端设备201进行信令传输,且信令的传输是双向的。
服务器通过信令传输通道,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令,其中,第一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服务器的信令;
第一目标信令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第一模式为非确认模式,在该模式下,发送实体在高层数据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后进行传送,不使用重传协议,第二模式为确认模式,在该模式下,发送实体在高层数据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后进行传送,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使用重传协议;
响应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在进行信令传输之前,应该先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弱网状态是在指指第一终端设备处于网络信号低于平均信号值或者网络环境受到干扰,无法正常接收数据信号的状态
在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1-S303;具体的:
S301,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令,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令;
S302,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发送的时间节点作为信令检测周期的起始时间节点,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检测周期阈值,判断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示例性的说明,若预先设置的信令检测周期阈值为10秒,服务器202 发送第二目标信令的时间节点为10时10分10秒,则记录信令检测周期的起始时间节点为10时10分20秒,在10时10分10秒-10时10分20 的周期内,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201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若接收到了第一终端设备201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则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201网络通信状态良好,不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201重复发送第二目标信令
S303,若确定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则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发送周期阈值,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重复发送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示例性的说明,仍以上述示例为例,若在10时10分10秒-10时10 分20秒的周期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201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则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201处于弱网状态,从10时10分20 秒开始,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发送周期阈值,向第一终端设备201周期性的重复发送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直至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201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以减少信令的丢包率。
在执行步骤S1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S401-S404;具体的:
S401,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生成一个会话标识;
S402,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一端口号;
具体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S403,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与所述会话标识进行关联;
S404,利用关联后的该会话标识,记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本次通信链接。
在执行步骤S404之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络环境发生切换,该方法还包括S501-S503,具体的:
S501,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二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S502,在保持所述会话标识不变的基础上,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更新为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端口号更新为所述第二端口号;
S503,利用关联之后的该会话标识,恢复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网络环境切换之前的通信链接。
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则所述方法还包括S601-S603,具体的:
S601,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连接请求;
S602,判断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
S603,若确定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属于同一种业务类型,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接,其中,所述点对点通信链接用于执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
进一步,所述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
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装置,其包括第一终端设备、请求收发模块、资源评估模块、分类模块、通道创建模块及信令传输模块;其中:
请求收发模701,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资源评估模块702,用于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分类模块703,用于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通道创建模块704,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其中,所述信令传输通道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信令传输模块705,用于通过建立的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
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所述服务器通过建立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信令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令,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服务器的信令;
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第一模式为非确认模式,第二模式为确认模式;
响应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传输模式对待传输的信令分类的方法为:
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令,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信令是信令的执行主体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信令;
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发送的时间节点作为信令检测周期的起始时间节点,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检测周期阈值,判断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若确定在所述信令检测周期阈值的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则按照预先设置的信令发送周期阈值,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重复发送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的响应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生成一个会话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一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与所述会话标识进行关联;
利用关联后的该会话标识,记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本次通信链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记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的本次通信链接之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络环境发生切换,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和第二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第二端口号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切换后使用的网络环境对应的端口号;
在保持所述会话标识不变的基础上,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网际协议地址更新为所述第二网际协议地址,将与该会话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一端口号更新为所述第二端口号;
利用更新之后的该会话标识,恢复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网络环境切换之前的通信链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连接请求;
判断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所属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
若确定所述第二业务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业务连接请求属于同一种业务类型,则建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链接,其中,所述点对点通信链接用于执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点对点通信链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以及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
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网际协议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9.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工业互联网信令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收发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传输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道确认连接请求;
资源评估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信令的资源占用量;
分类模块,用于将资源占用量没有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一类信令,将资源占用量超过确认模式传输阈值的信令划分为第二类信令;
通道创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通道确认连接请求的反馈许可之后,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信令传输通道,其中,所述信令传输通道所述信令传输通道包括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通道和采用第二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二通道;
按照传输模式将待传输的信令分为需要采用第一模式进行传输的第一类信令和需要采用第二模式传输的第二类信令;
将所述第一类信令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将所述第二类信令通过第二通道进行传输;
信令传输模块,用于通过建立的所述信令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信令传输。
CN202111005341.4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810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341.4A CN113810476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341.4A CN113810476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476A true CN113810476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89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5341.4A Pending CN113810476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4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9679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交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4276A1 (en) * 2014-04-17 2015-10-22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ravers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06341214A (zh) * 2016-09-08 2017-01-18 广东米德有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076449A (zh) * 2017-12-08 2018-05-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方法、集群通信系统、基站和控制装置
CN108881149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电话设备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12738283A (zh) * 2021-04-01 2021-04-30 北京百家视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4276A1 (en) * 2014-04-17 2015-10-22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travers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06341214A (zh) * 2016-09-08 2017-01-18 广东米德有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076449A (zh) * 2017-12-08 2018-05-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方法、集群通信系统、基站和控制装置
CN108881149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电话设备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12738283A (zh) * 2021-04-01 2021-04-30 北京百家视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9679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交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79679B (zh) * 2024-01-15 2024-04-19 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交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7021B1 (en) Techniques to manage integrity protection
CN101444033B (zh) 用于低延迟业务的双向rlc非持久模式
KR100585230B1 (ko) 유무선 통합 인터넷 프로토콜망에서 패킷 유실과 전송지연을 감소시키는 티씨피 프록시 설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7631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 sending end device and receiving end device
US20170196038A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0327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network efficiency using dynamic repeat requests adjustment
KR2007003329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그날링 데이터 메시지들을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182952A1 (en) RRC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70095755A (ko) 복수의 네트워크 엔터티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JP2011504002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rnc)における効率的フロー制御
JP423468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ットレート制御手段
JP2009534916A (ja) セルラ・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データ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30176847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gateway device
WO201805838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JP3840480B2 (ja) 制御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US20220225163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US1152834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2738283B (zh)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476A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信令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JPWO2004091148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端末と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2008289080A (ja)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WO2012162968A1 (zh)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05142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timer and count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12831B (zh) Tcp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20962A1 (zh) 直通链路传输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