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5536A -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5536A
CN113795536A CN201980086432.XA CN201980086432A CN113795536A CN 113795536 A CN113795536 A CN 113795536A CN 201980086432 A CN201980086432 A CN 201980086432A CN 113795536 A CN113795536 A CN 113795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c acid
dianhydride
group
solvent
m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64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镇慕
安龙昊
金相炫
吴敬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n Co
Original Assignee
Dal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n Co filed Critical Dalin Co
Publication of CN113795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5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42Copolyimides derived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tetracarboxylic compounds or two different diamin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39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comprising halogen-containing substitu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67Wholly aromatic polyimides, i.e. having both tetracarboxylic and diamino moieties aromatically b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75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 C08G73/1078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wholly aromatic in the diamino moie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361/00 - C08J2377/00
    • C08J23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J23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组合物的方法、聚酰胺酸组合物、利用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膜,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包含引入杂原子和卤素原子的二胺化合物、酸二酐化合物来提高光学特性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聚酰胺酸组合物、利用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Description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 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组合物的方法、聚酰胺酸组合物、利用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膜,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包含引入杂原子和卤素原子的二胺化合物、酸二酐化合物来提高光学特性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聚酰胺酸组合物、利用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背景技术
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受到关注的柔性显示器的基板材料应是轻且不易碎并可弯曲的材料,并且应是容易加工而不受形状的限制的材料。目前聚合物材料作为用于实现柔性显示器的最合适的材料受到关注,所述聚合物材料不仅比用作显示器基板材料的玻璃基板轻,而且不易碎并容易制备,因此可以制备薄膜。
现有的柔性设备通常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使用高工艺温度(300-500℃)的TFT工艺。承受这种高工艺温度的聚合物材料极为有限。因此,近年来,作为用于透明柔性显示器的塑料基板的候选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的聚酰亚胺树脂的使用正在增加。
此外,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持续发展,拥有了诸如柔性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的广泛的系列产品,因此被视为新一代显示器。同时,由于固有的优异的白光颜色质量,正在扩展到照明的应用。在照明的应用领域中,为了通过有效的光提取来再现高效光源的实现,对具有优异的光特性和高折射率的聚合物树脂的关注也在增加。
另外,为了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的应用,很多情况下需要高折射率(n=1.7以上)的聚合物基板材料。光以特定的入射角经过光源并穿透胶囊材料时,光源和聚合物胶囊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会引发内部全反射,因此降低设备的光提取效率。特别地,为了应用于先进的光学设备,需要优异的光特性和高折射率,但常规的聚酰亚胺具有约1.3-1.6范围的低折射率,因此具有光提取效率降低的问题。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704010号涉及一种引入包含杂原子和卤素原子的芳族环的取代基的二胺化合物以及由该二胺化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制备,其中提供一种具有高折射率和低双折射率的透明的膜,但在提供满足1.7以上的高折射率的同时显著提高耐热性和形态稳定性的膜的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具体的目的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包含原子固有折射率高的卤素原子和杂原子的二胺化合物和酸二酐的组合来获得一种具有高折射率、优异的光特性和耐热特性的高耐热聚酰亚胺。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包含选自二胺化合物、酸二酐化合物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基团。
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可以是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可以包含选自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 (TFMB)、4,4'-二氨基二苯醚(ODA)、4,4'-亚甲基二苯胺(M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对亚甲基二苯胺(pMDA)、间亚甲基二苯胺(mMDA)、对环己二胺(pCHDA)、对苯二甲胺(pXDA)、间苯二甲胺 (mXDA)、间环己二胺(mXDA)、4,4'-二氨基二苯砜(DDS)、2,2-双[4-(4- 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BAFP)、2,2-双[4-(4-氨基苯氧基) 苯基]丙烷(BAPP)、2,2'-双(3-氨基-4-甲苯基)六氟丙烷(BAMF)、2,2'-双(3- 氨基苯基)-六氟丙烷(BAPF)、3,5-二氨基三氟甲苯(DABF)、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BTDE)、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 (BAHH)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可以包含以下化学式1和化学式2中的至少一种单体。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31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32
(所述化学式1中,R1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化学式2中,R2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酸二酐化合物可以是选自氟化芳香族酸二酐、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可以包含选自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thalic anhydride,6FDA)、 4,4'-(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4,4'-(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enoxy)bis-(phthalic anhydride),6-FD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可以包含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pyromelliticdianhydride,PM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 (3,3'4,4'-biphenyltetracarboxylicacid dianhydride,BPD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benzopheno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T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ODPA)、 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二酐 (2,2-Bis[4-(3,4-dicarboxyphenoxy)phenyl]propane dianhydride,BPADA)、 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3,3',4,4'-Diphenyl sufone 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DSDA)、乙二醇双(4-偏苯三酸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4-(2,5-二氧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1,2-二甲酸二酐 (T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氧双邻苯二甲酸二酐(ODPA)、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 (BT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以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可以为50-80摩尔%。
所述任一种聚酰胺酸的23℃下的粘度可以为1000-10000厘泊(cp)。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膜包含所述任一种聚酰胺酸。
当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0-15μm时,折射率可以为1.7以上,黄色指数(YellowIndex,Y.I.)可以为10以下,在100-250℃下的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expansion,C.T.E.)可以为15ppm/℃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300℃以上,在550nm的波长下的透光率可以为88%以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胺化合物和溶剂进行混合,以制备混合物;以及在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酸二酐化合物并进行聚合,以制备聚酰胺酸溶液,其中,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所述溶剂可以选自极性溶剂、低沸点溶剂、低吸湿性溶剂、扩散性溶剂和它们的组合,所述极性溶剂可以选自间甲酚、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二乙酯(DEA)、3-甲氧基 -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和它们的组合,所述低沸点溶剂可以选自四氢呋喃(THF)、三氯甲烷(氯仿,TCM)和它们的组合,所述低吸湿性溶剂可以选自γ-丁内酯(GBL)、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 (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它们的组合,所述扩散性溶剂可以选自乙二醇单丁醚(EGBE)、乙二醇二甲醚 (EGME)、乙二醇二乙醚(EGDE)、乙二醇二丙醚(EGDPE)、乙二醇二丁醚(EGDBE)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低吸湿性溶剂可以包含: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 摩尔%的N-甲基-2-吡咯烷酮的第一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的第二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3-甲氧基-N,N- 二甲基丙酰胺的第三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10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或100摩尔%的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所述溶剂可以包含选自乙二醇单丁醚(EGBE)、乙二醇二甲醚 (EGME)、乙二醇二乙醚(EGDE)、乙二醇二丙醚(EGDPE)、乙二醇二丁醚(EGDBE)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扩散性溶剂。
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以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可以为50-80摩尔%。
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所述混合可以在氮气气氛和25-30℃的温度下进行30-60分钟。
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在所述混合物中可以进一步加入选自增塑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分散剂、粘度调节剂、流平剂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所述聚合可以在10-70℃的温度下进行6-48小时。
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所述二胺化合物和所述酸二酐化合物组成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形物,以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为基准,所述固形物的含量可以为10-40重量%。
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以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酸二酐化合物可以为100-105摩尔重量份(parts by mole weigh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聚酰亚胺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聚酰胺酸溶液涂覆在基材上,以形成透明涂层;以及对所述透明涂层进行热处理,其中,所述热处理在100-450℃的温度下进行30-120分钟。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备一种透明且具有高折射率的聚酰亚胺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备一种具有改善的黄色指数的聚酰亚胺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备一种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以实现高效光源为目的的所有设备的具有提高的光学特性的聚酰亚胺膜。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描述的效果。应理解本发明的效果包括可以从以下说明推断出的所有效果。
最佳实施方式
比较例1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将39.790g(0.24摩尔)的作为二胺化合物的TFMB溶解于444.08g的作为溶剂的DMPA中,并在氮气气氛的常温下溶解30分钟。之后,添加37.872g(0.129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然后搅拌并聚合24小时,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溶液。聚合温度保持在30℃,相对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总重量,使固形物保持在15重量%。此时,用粘度测量设备(博勒飞(Brookfield)DV2T,SC4-27)进行测量的结果,粘度为4800cp。
比较例2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将41.148g(0.120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以下化学式3的化合物作为二胺化合物溶解于444.08g的作为溶剂的 DMPA中,并在氮气气氛的常温下溶解30分钟。之后,添加 36.514g(0.124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然后搅拌并聚合24 小时,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溶液。聚合温度保持在30℃,相对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总重量,使固形物保持在15重量%。此时,用粘度测量设备 (博勒飞DV2T,SC4-27)进行测量的结果,粘度为4300cp。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71
比较例3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将41.148g(0.120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以下化学式4的化合物作为二胺化合物溶解于444.08g的作为溶剂的 DMPA中,并在氮气气氛的常温下溶解30分钟。之后,添加 36.514g(0.124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然后搅拌并聚合24 小时,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溶液。聚合温度保持在30℃,相对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总重量,使固形物保持在15重量%。此时,用粘度测量设备 (博勒飞DV2T,SC4-27)进行测量的结果,粘度为4700cp。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81
实施例1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将7.728g(0.024摩尔)的作为第一二胺单体的TFMB和33.156g(0.097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以下化学式3 的化合物作为二胺化合物溶解于440.08g的作为溶剂的DMPA中,并在氮气气氛的常温下溶解30分钟。之后,添加36.778g(0.125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然后搅拌并聚合24小时,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溶液。聚合温度保持在30℃,相对于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总重量,使固形物保持在15重量%。此时,用粘度测量设备(博勒飞DV2T,SC4-27)进行测量的结果,粘度为4800cp。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82
实施例2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在实施例2中,除了将19.532g(0.061摩尔)的作为第一二胺单体的TFMB和20.949g(0.061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化学式3的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并添加37.180g(0.126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以使最终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调节为 4500cp之外,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实施例3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在实施例3中,除了将11.634g(0.036摩尔)的作为第一二胺单体的TFMB和29.117g(0.085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化学式3的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并添加36.911g(0.125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以使最终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调节为4600cp之外,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实施例4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在实施例4中,除了将33.156g(0.097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以下化学式4的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并添加 36.778g(0.125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以使最终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调节为4700cp之外,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91
实施例5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在实施例5中,除了将19.532g(0.061摩尔)的作为第一二胺单体的TFMB和20.949g(0.061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化学式4的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并添加37.180g(0.126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以使最终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调节为 4600cp之外,通过与所述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实施例6
作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物,在实施例6中,除了将11.634g(0.036摩尔)的作为第一二胺单体的TFMB和29.117g(0.085摩尔)的作为第二二胺单体的化学式4的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并添加36.911g(0.125摩尔)的作为酸二酐化合物的BPDA以使最终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调节为 4600cp之外,通过与所述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表1]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092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01
实验例
(1)聚酰胺酸溶液的白浊现象的评价
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6、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准备的聚酰胺酸溶液滴在玻璃板上,利用旋涂机形成一定厚度(以15%的固形物为基准,溶液的厚度为100μm时,热处理后为15μm),在25℃的温度、90%以上的湿度的气氛中放置30分钟后观察白浊现象。将白浊现象的发生水平数值化为0至5来进行评价(0:未发生白浊现象,5:发生严重的白浊现象)。
(2)聚酰亚胺膜的物理性能的评价
利用旋涂机,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6、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准备的聚酰胺酸溶液涂覆在玻璃板上,然后在高温对流烘箱中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在100℃/30分钟、350℃/30分钟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获得最终膜。通过如下所述的方法测量分别制备的聚酰亚胺膜的物理性能,并将结果示于下表2中。
(a)透光率(Transmittance)
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 NIR Spectrophotometer)(岛津(Shimadsu)公司,UV-1800)在550nm下测量透光率。
(b)折射率(Reflective Index)
利用折射率测量仪(Metricon公司,棱镜耦合器(Prism Coupler)2010M)在540nm下以横向电场(Transeverse Elictric,TE)模式进行测量。
(c)黄色指数(Yellowness Index,YI)
利用色差仪(LabScan XE)进行测量。
(d)雾度(haze)
利用雾度计(Haze meter)(东洋精机(TOYOSEIKI)公司,HAZE-GARD) 进行测量。
(e)热特性
利用耐驰(Netzsch)公司的TMA 402F3测量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热膨胀系数(CTE)。拉伸模式(Tension mode)的力(Force)设为 0.05N,就测量温度而言,在30℃下以5℃/分钟的速度升温至350℃,测量100-250℃范围的平均值作为线性热膨胀系数。利用耐驰(Netzsch)公司的TG 209F3测量热分解温度(Td,1%)。
[表2]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11
如所述表2所示,当适当地使用化学式3和化学式4的结构的二胺单体时,可以具有优异的光特性的同时具有高折射率。并且,可以确认通过使用低吸湿性溶剂DMPA,涂覆后等待固化时也未生白浊现象。
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聚酰胺酸溶液可以提供一种透明聚酰亚胺膜,以10-15μm的膜的厚度为基准,所述透明聚酰亚胺膜的 100-250℃范围的热膨胀系数为17ppm以下,在540nm的波长下的折射率为1.75以上,在550nm的波长下的透光率为88%以上,黄色指数(Y.I.) 为8以下。
因此,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膜满足高折射率、优异的透光率和耐热特性,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OLED用显示器、液晶元件用显示器、TFT基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柔性(Flexible)OLED面照明基板、电子纸用基板材料等柔性显示器用基板和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附图和相关的以下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容易地理解以上本发明的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方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它实施方案来实现。在此描述的实施方案是为了可以使公开的内容充分且完整并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递本发明的思想而提供。
对各附图进行说明,并且对于相似的构成要素,使用相似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为了本发明的清楚性,与实际尺寸相比,可以放大示出结构的尺寸。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应受限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区分开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相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
在本说明书中,应理解为“包含”、“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提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此外,当描述层、膜、区域、板等部分在另一部分“上”时,这不仅包括在另一部分的“正上方”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其中间存在其它部分的情况。另一方面,当描述层、膜、区域、板等部分在另一部分的“下部”时,这不仅包括在另一部分的“正下方”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其中间存在其它部分的情况。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就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表示成分、反应条件、聚合物组合物和配制物的量的所有数字、值和/或表述而言,这些数字本质上是反映从其它方面获得这些值时发生的测量的各种不确定性的近似值,因此应理解为所有情况由术语“约”修饰。此外,当本说明书中公开数值范围时,这种范围是连续的,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包括从这种范围的最小值至最大值(包括最大值)的所有值。此外,当这种范围指整数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包括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包括最大值)的所有整数。
在本说明书中,当记载变量的范围时,应理解为所述变量包括所记载的范围(包括所述范围的端点)内的所有值。例如,应理解为“5-10”的范围不仅包括5、6、7、8、9和10的值,而且包括6-10、7-10、6-9、 7-9等任意的子范围,并且还包括如5.5、6.5、7.5、5.5-8.5和6.5-9等符合所记载的范围的范畴的整数之间的任意值。此外,应理解为例如“10%-30%”的范围不仅包括10%、11%、12%、13%等值和至30%(包括30%)的所有整数,而且包括10%-15%、12%-18%、20%-30%等任意的子范围,并且还包括如10.5%、15.5%、25.5%等符合所记载的范围的范畴的整数之间的任意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组合物的方法、聚酰胺酸组合物、利用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膜,以下分别对所述聚酰胺酸组合物和包含该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膜以及聚酰胺酸组合物和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聚酰胺酸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的特征在于,包含选自二胺化合物、酸二酐化合物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并且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
对组成所述聚酰胺酸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二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二胺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
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优选使用选自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 (BAFP)、2,2'-双(3-氨基-4-甲苯基)六氟丙烷(BAMF)、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BAPF)、3,5-二氨基三氟甲苯(DABF)、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BTDE)、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 (BAHH)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优选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ODA)、 4,4'-亚甲基二苯胺(M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对亚甲基二苯胺(pMDA)、间亚甲基二苯胺(mMDA)、对环己二胺(pCHDA)、对苯二甲胺(pXDA)、间苯二甲胺(mXDA)、间环己二胺(mXDA)、4,4'-二氨基二苯砜(DDS)、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以下化学式1和化学式2中的至少一种单体。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41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42
此时,所述化学式1中,R1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化学式2中,R2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特征在于,以整个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为50-80摩尔%。此时,当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小于50摩尔%时,在提高折射率特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当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超过80摩尔%时,存在由于光学特性降低而导致的局限性。
酸二酐化合物
本发明的酸二酐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酸二酐、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氟化芳香族酸二酐是引入氟取代基的芳香族酸二酐,例如可以是选自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 (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thalicanhydride,6FDA)、4,4'-(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4,4'-(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enoxy)bis-(phthalic anhydride), 6-FD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是未引入氟取代基的芳香族酸二酐,例如可以是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pyromellitic dianhydride,PMDA)、3,3',4,4'- 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biphenyl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 BPD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 (3,3',4,4'-benzopheno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BT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ODPA)、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二酐(2,2-Bis[4-(3,4-dicarboxyphenoxy)phenyl]propane dianhydride,BPADA)、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3,3',4,4'-Diphenyl sufone 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DSDA)、乙二醇双(4-偏苯三酸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4-(2,5-二氧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 -1,2-二甲酸二酐(T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 (BTDA)、氧双邻苯二甲酸二酐(ODPA)、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BT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优选地,当包含第二二胺单体作为本发明的二胺化合物时,所述酸二酐优选包含选自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4,4'-(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4-(2,5-二氧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1,2-二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氧双邻苯二甲酸二酐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包含所述二胺化合物和酸二酐化合物的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的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的23℃下的粘度为1000-10000cp。此时,当所述聚酰胺酸的粘度小于1000cp时,制备聚酰亚胺膜时可能难以获得适当水平的膜厚度,当所述聚酰胺酸的粘度超过10000cp时,存在不能实现均匀的涂覆和不能有效地去除溶剂的问题。
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对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时,排除一部分与已在上述聚酰胺酸组合物的组成中进行说明的组合物的特征重复的内容。
为了获得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制备聚酰胺酸(这与聚酰胺酸溶液是相同的表述),具体地,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二胺化合物和溶剂进行混合,以制备混合物;以及在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酸二酐化合物并进行聚合,以制备聚酰胺酸溶液。
制备混合物的步骤
所述制备混合物的步骤是在准备的溶剂中加入二胺化合物并进行混合以形成混合物的步骤。
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优选使用选自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 (BAFP)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优选是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ODA)、 4,4'-亚甲基二苯胺(M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对亚甲基二苯胺(pMDA)、间亚甲基二苯胺(mMDA)、对环己二胺(pCHDA)、对苯二甲胺(pXDA)、间苯二甲胺(mXDA)、间环己二胺(mXDA)、4,4'-二氨基二苯砜(DDS)、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具体包含选自以下化学式1、化学式2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单体。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71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133514580000172
此时,所述化学式1中,R1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化学式2中,R2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混合在氮气气氛和25-30℃的温度下进行30-60分钟。
以整个所述二胺化合物为基准,优选将所述第二二胺单体调节为 30-80摩尔%,更优选地,调节为50-80摩尔%。
加入所述二胺化合物的溶剂可以选自极性溶剂、低沸点溶剂、低吸湿性溶剂、扩散性溶剂和它们的组合。以下对更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列出的溶剂中的包含两种以上的特征的溶剂的情况下,可以重复记载)。
所述极性溶剂可以选自间甲酚、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二乙酯(DEA)、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低沸点溶剂可以选自四氢呋喃(THF)、三氯甲烷(氯仿,TCM) 和它们的组合。所述低沸点溶剂的挥发性高,因此在制备膜时容易去除溶剂,这可以提高所制备的膜的物理性能。
所述低吸湿性溶剂可以选自γ-丁内酯(GBL)、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 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低吸湿性溶剂在制备膜时使水分的吸收最小化,因此在改善白浊现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常温下进行溶液流延时改善白浊现象,优选地,选择γ-丁内酯(GBL)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的第一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γ-丁内酯(GBL)和N,N-二甲基丙酰胺(DPA)的第二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γ-丁内酯(GBL)和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的第三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或者分别单独选择3-甲氧基-N,N- 二甲基丙酰胺(DMPA)和N,N-二甲基丙酰胺(DPA)。
当使用所述γ-丁内酯和N-甲基-2-吡咯烷酮的混合物作为所述低吸湿性溶剂时,优选使用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N-甲基-2- 吡咯烷酮。更优选地,使用5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50摩尔%的N- 甲基-2-吡咯烷酮。
当使用所述γ-丁内酯和N,N-二甲基丙酰胺的混合物作为所述低吸湿性溶剂时,使用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优选地,使用5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5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
当使用所述γ-丁内酯和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混合物作为所述低吸湿性溶剂时,优选使用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更优选地,使用5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50摩尔%的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当单独选择所述N,N-二甲基丙酰胺或单独选择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作为所述低吸湿性溶剂时,优选在不添加其它溶剂的情况下单独使用100摩尔%。
所述扩散性溶剂可以使用选自乙二醇单丁醚(EGBE)、乙二醇二甲醚 (EGME)、乙二醇二乙醚(EGDE)、乙二醇二丙醚(EGDPE)、乙二醇二丁醚(EGDBE)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扩散性溶剂在改善润湿性(wetting)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溶液流延时提高溶液的扩散性,因此防止溶液的收缩,并且可以获得均匀性优异的膜。为此,可以使用10-40摩尔%的乙二醇单丁醚,优选可以使用10-30摩尔%的乙二醇单丁醚。
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
所述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是在制备的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酸二酐化合物并通过聚合反应来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
所加入的酸二酐化合物可以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酸二酐、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具体的实例与已在前面说明的聚酰胺酸组合物中的内容重复,因此省略相关说明。
本发明中二胺化合物和酸二酐化合物在聚酰胺酸溶液中组成固形物,此时,以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为基准,所述固形物的含量优选为 10-40重量%。更优选地,所述固形物的含量为10-25重量%。此时,当所述固形物的含量小于10重量%时,在制备聚酰亚胺膜时在增加膜的厚度方面存在局限性,当所述固形物的含量超过40重量%时,存在在调节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方面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组成所述固形物的二胺化合物和酸二酐化合物的情况下,二胺化合物的含量为95-100摩尔%,酸二酐化合物的含量为100-105摩尔重量份。
所述聚合优选在10-70℃的温度下进行6-48小时。
在该步骤中,除了所述酸二酐之外,还可以加入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性。此时,所使用的催化剂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在不违反本发明的目的且不显著损害效果的范围内提高反应性即可。例如,所述催化剂可以选自三甲胺(Trimethylamine)、二甲苯(Xylene)、吡啶(Pyridine)、喹啉(Quinoline)和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中,除了包含所述催化剂之外,还可以包含选自增塑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分散剂、粘度调节剂、流平剂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任一种,并且可以在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选择并使用。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
将制备的所述聚酰胺酸溶液涂覆在基材上以形成透明涂层,并且对所述透明涂层进行热处理,从而可以制备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制备聚酰亚胺膜的方法中,将具有特定粘度的本发明的聚酰胺酸溶液涂覆在玻璃等已准备的基材上,此时,所使用的涂覆方法不受特别限制。涂覆方法的实例可以选自旋涂、浸涂、溶剂流延、狭缝式挤压涂覆、喷涂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热处理可以通过常规的烘箱以对流方式进行,所述热处理条件在100-450℃下进行30-120分钟。优选地,所述热处理可以在100℃下 30分钟和在350℃下30分钟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这是可以适当地去除溶剂的同时使用作光学膜的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的特性极大化的条件。
聚酰亚胺膜
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特征在于,通过对新型的特定二胺化合物和酸二酐以及不发生白浊现象的溶剂(有机溶剂)的组成和它们的使用量进行优化来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热特性、光学特性和折射率特性且具有高透明性的聚酰亚胺膜。具体地,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通过所述制备聚酰亚胺膜的方法来制备,所述聚酰亚胺膜的特征在于,当所述聚酰亚胺膜的厚度为10-15μm时,折射率为1.7以上,黄色指数(Y.I.)为10以下,在100-250℃下的热膨胀系数(C.T.E.)为15ppm/℃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以上,在550nm的波长下的透光率为85%以上,并且具有高透明性。此时,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的透光率更优选为88%以上,黄色指数可以具有8以下的值。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膜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需要高透明性和高折射率特性并需要实现高效光源的柔性设备、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柔性OLED照明基板材料等。

Claims (15)

1.一种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包含选自二胺化合物、酸二酐化合物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
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4,4'-二氨基二苯醚(ODA)、4,4'-亚甲基二苯胺(M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对亚甲基二苯胺(pMDA)、间亚甲基二苯胺(mMDA)、对环己二胺(pCHDA)、对苯二甲胺(pXDA)、间苯二甲胺(mXDA)、间环己二胺(mXDA)、4,4'-二氨基二苯砜(DDS)、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BAF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2,2'-双(3-氨基-4-甲苯基)六氟丙烷(BAMF)、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BAPF)、3,5-二氨基三氟甲苯(DABF)、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BTDE)、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BAHH)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以下化学式1和化学式2中的至少一种单体,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3133514570000011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3133514570000021
所述化学式1中,R1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所述化学式2中,R2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二酐化合物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酸二酐、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包含选自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6FDA)、4,4'-(4,4'-六氟亚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6-FD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氟化芳香族酸二酐包含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二酐(BPADA)、3,3',4,4'-二苯基砜四羧酸二酸酐(DSDA)、乙二醇双(4-偏苯三酸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4-(2,5-二氧四氢呋喃-3-基)-1,2,3,4-四氢萘-1,2-二甲酸二酐(T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氧双邻苯二甲酸二酐(ODPA)、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BT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7.一种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化合物和溶剂进行混合,以制备混合物;以及
在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酸二酐化合物并进行聚合,以制备聚酰胺酸溶液,
其中,所述二胺化合物包含第一二胺单体和第二二胺单体,
所述第一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非氟化芳香族二胺单体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二胺单体包含选自氯、溴、碘、氰基、三氟甲基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所述溶剂选自极性溶剂、低沸点溶剂、低吸湿性溶剂、扩散性溶剂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极性溶剂选自间甲酚、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二乙酯(DEA)、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低沸点溶剂选自四氢呋喃(THF)、三氯甲烷(氯仿,TCM)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低吸湿性溶剂选自γ-丁内酯(GBL)、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N,N-二甲基丙酰胺(DPA)、N,N-二甲基乳酰胺(DML)、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它们的组合,
所述扩散性溶剂选自乙二醇单丁醚(EGBE)、乙二醇二甲醚(EGME)、乙二醇二乙醚(EGDE)、乙二醇二丙醚(EGDPE)、乙二醇二丁醚(EGDBE)和它们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吸湿性溶剂包含: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N-甲基-2-吡咯烷酮的第一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的第二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包含30-70摩尔%的γ-丁内酯和30-70摩尔%的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的第三低吸湿性溶剂混合物,100摩尔%的N,N-二甲基丙酰胺或100摩尔%的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含选自乙二醇单丁醚(EGBE)、乙二醇二甲醚(EGME)、乙二醇二乙醚(EGDE)、乙二醇二丙醚(EGDPE)、乙二醇二丁醚(EGDBE)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扩散性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以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第二二胺单体的含量为50-80摩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混合物的步骤中,所述混合在氮气气氛和25-30℃的温度下进行30-60分钟,并且所述聚合在10-70℃的温度下进行6-48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所述二胺化合物和所述酸二酐化合物组成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形物,以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为基准,所述固形物的含量为10-4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聚酰胺酸溶液的步骤中,以二胺化合物为基准,所述酸二酐化合物为100-105摩尔重量份。
15.一种制备聚酰亚胺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聚酰胺酸的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酰胺酸溶液涂覆在基材上,以形成透明涂层;以及
对所述透明涂层进行热处理,
其中,所述热处理在100-450℃的温度下进行30-120分钟。
CN201980086432.XA 2019-01-02 2019-11-06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Pending CN1137955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00242A KR102260540B1 (ko) 2019-01-02 2019-01-02 폴리아믹산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폴리아믹산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이미드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을 통해 제조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KR10-2019-0000242 2019-01-02
PCT/KR2019/014970 WO2020141710A1 (ko) 2019-01-02 2019-11-06 폴리아믹산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폴리아믹산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이미드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을 통해 제조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5536A true CN113795536A (zh) 2021-12-14

Family

ID=71406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6432.XA Pending CN113795536A (zh) 2019-01-02 2019-11-06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17122B2 (zh)
KR (1) KR102260540B1 (zh)
CN (1) CN113795536A (zh)
WO (1) WO2020141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504900A (ja) * 2021-12-22 2024-02-02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ポリイミド系樹脂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基板および光学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7319A (ja) * 1983-02-22 1984-09-06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高弾性率の全芳香族ポリイミド成型物の製造法
CN1270182A (zh) * 1999-04-14 2000-10-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光纤通信的聚酰亚胺
CN10692870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 聚酰亚胺高分子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聚酰亚胺膜
CN10840996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膜
CN108431088A (zh) * 2015-12-24 2018-08-21 株式会社斗山 利用新型结构的二胺单体的聚酰胺酸溶液及包含其的聚酰亚胺膜
WO2018216852A1 (ko) * 2017-05-23 2018-11-29 주식회사 대림코퍼레이션 광 특성 및 위상 지연 특성이 우수한 고투명성을 갖는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44160A (ko) * 2000-08-09 2002-06-14 사토 아키오 폴리이미드수지로 이루어진 광학부재
JP2006249116A (ja) * 2005-03-08 2006-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リイミ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
KR101704010B1 (ko) 2015-08-27 2017-02-07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신규한 디아민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아믹산 및 폴리이미드
CN105399950B (zh) 2015-12-18 2018-03-09 吉林大学 一种含氰基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在制备覆铜箔方面的应用
CN107936247B (zh) 2017-11-24 2020-04-17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难溶盐与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7319A (ja) * 1983-02-22 1984-09-06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高弾性率の全芳香族ポリイミド成型物の製造法
CN1270182A (zh) * 1999-04-14 2000-10-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光纤通信的聚酰亚胺
CN108431088A (zh) * 2015-12-24 2018-08-21 株式会社斗山 利用新型结构的二胺单体的聚酰胺酸溶液及包含其的聚酰亚胺膜
CN10692870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株式会社东进世美肯 聚酰亚胺高分子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聚酰亚胺膜
CN10840996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膜
WO2018216852A1 (ko) * 2017-05-23 2018-11-29 주식회사 대림코퍼레이션 광 특성 및 위상 지연 특성이 우수한 고투명성을 갖는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1710A1 (ko) 2020-07-09
JP2022516281A (ja) 2022-02-25
KR20200084481A (ko) 2020-07-13
JP7317122B2 (ja) 2023-07-28
KR102260540B1 (ko)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06054B2 (ja) 樹脂安定性及び耐熱性が向上し、透明性を有する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US10815378B2 (en) Polyamic acid resin and polyamideimide film
KR102339037B1 (ko) 폴리아마이드-이미드 전구체, 폴리아마이드-이미드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소자
KR101839293B1 (ko) 무색 투명한 폴리아마이드-이미드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439371B (zh) 具改良耐溶劑性的透明聚醯亞胺薄膜
US20180194900A1 (en) Polyimide-polybenzoxazole precursor solution, polyimide-polybenzoxazol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KR102093696B1 (ko) 마찰특성이 개선된 폴리이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필름
TW201827487A (zh) 聚醯胺醯亞胺共聚物以及包含此共聚物的無色且透明的聚醯胺醯亞胺薄膜
KR20180112671A (ko) 무색 투명한 폴리아마이드-이미드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947848B2 (ja) レーザー剥離容易性及び高耐熱性を有するポリアミド酸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ポリイミド樹脂フィルム
KR20150077177A (ko) 폴리아믹산 용액,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폴리이미드 수지 필름 및 투명 기판
KR102251518B1 (ko) 폴리아믹산, 폴리이미드 수지 및 폴리이미드 필름
KR101292993B1 (ko) 폴리이미드 수지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배향막 및 필름
KR102271023B1 (ko) 폴리아믹산, 폴리이미드, 폴리이미드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 표시소자 및 폴리아믹산의 제조방법
CN113439101B (zh)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胺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
KR20160003606A (ko) 폴리아믹산 용액,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폴리이미드 수지 필름 및 투명 기판
TWI657921B (zh) 塑膠層壓膜
CN110662788B (zh) 聚酰亚胺前体树脂组合物,利用其的聚酰亚胺膜制造方法及由此制造的聚酰亚胺膜
US11697710B2 (en) Colorless polyimide film containing fluorine and cardo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795536A (zh) 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聚酰亚胺膜
CN111205642A (zh) 透明聚酰亚胺膜
KR20190081459A (ko) 폴리아믹산의 제조방법,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폴리아믹산, 폴리이미드 수지 및 폴리이미드 필름
KR20200138054A (ko) 폴리아미드이미드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