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981A -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981A
CN113794981A CN202110915600.0A CN202110915600A CN113794981A CN 113794981 A CN113794981 A CN 113794981A CN 202110915600 A CN202110915600 A CN 202110915600A CN 113794981 A CN113794981 A CN 113794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distance
close
signal strength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56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56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与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基于定位信息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与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基于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对丢失的手机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在手机中存储着用户的重要数据,例如,照片、文档、通讯录、支付交易信息等。如果手机一旦丢失,手机中的数据会随之丢失,由此会对用户造成损失。
目前,用户可以使用另一台手机通过互联网对丢失手机进行定位,以找回丢失的手机。然而,通过互联网定位时,定位的精度不高,导致找回丢失手机的效率极低。因此,亟需一种对丢失手机进行定位的方法,以提高手机找回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供一种对丢失手机进行定位的方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与所述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请求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本申请实施例中,先通过云账号来获得两设备的位置信息,在两设备距离达到一定条件后,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并根据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对丢失的设备进行定位,由此可以提高对丢失设备的定位的准确度,可以帮助用户更快更准确的寻回丢失设备。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近距离连接的参考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移动后,将当前信号强度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大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缩短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增加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备的移动更新信号强度,可以更准确的获取丢失设备的位置。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包括WIFI P2P连接或蓝牙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连接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定位信息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上述距离由第三设备指示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可以提高近距离连接建立的灵活度。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或,提示用户发起近距离连接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定位信息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上述距离由第一设备主动发起与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可以提高近距离连接建立的灵活度。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用户丢失的手机,所述第三设备为云服务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至少包括语音和/或文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与所述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请求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请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提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提示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近距离连接的参考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移动后,将当前信号强度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大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缩短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增加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包括WIFI P2P连接或蓝牙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请求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连接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请求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或,提示用户发起近距离连接请求。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上述连接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用户丢失的手机,所述第三设备为云服务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至少包括语音和/或文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存储器,上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上述第一设备从上述存储器中读取上述指令,以使得上述第一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与所述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请求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指令被上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设备执行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近距离连接的参考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移动后,将当前信号强度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大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缩短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增加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包括WIFI P2P连接或蓝牙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指令被上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设备执行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连接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指令被上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设备执行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或,提示用户发起近距离连接请求。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上述指令被上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设备执行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用户丢失的手机,所述第三设备为云服务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至少包括语音和/或文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上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方面中的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手机中保存着用户的重要数据,一旦丢失会给用户造成损失。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用户有两台手机,手机A和手机B,两台手机都与该用户的云账号绑定,用户若丢失了一台手机A(以下也称之为丢失手机),在手机A登录了该用户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手机A有网络连接,且通过该网络连接登录了云账号),用户可以使用另一台手机B通过云账号对丢失手机进行定位(用户通过手机B登录该用户的云账号,通过互联网从云账号对应的服务器来获得该云账号绑定的各设备的位置),以找回丢失手机。然而,该场景下,服务器获得各设备的位置的方式通常是通过GPS定位技术来获得各设备的位置,GPS定位精度不高,导致找回丢失手机的效率极低。比如,当用户通过该方式获得两台手机的实时位置的情况下,可以带着手机B前往手机A所在位置,但因为该方法定位精度不高,可能用户带着手机B走到离手机A比较近的位置(即手机B被移动到离手机A比较近的位置)后,用户就没办法继续确定手机A和用户之间更精确的方位和距离关系,没办法继续寻找手机A。另外,因为该方法受网络信号影响较大(若网络信号不好,则GPS没法进行定位),若用户走到一个网络信号不太好的地方后,或,手机A被拾物者移动到一个网络信号不太好的地方后,用户就没办法继续确定手机A和用户之间更精确的方位和距离关系,没办法继续寻找手机A。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方法中,用户在通过上述方式获得两台手机的实时位置后,当用户带着手机B移动到距离手机A预设距离范围后(可以理解为,两台手机之间的距离缩短到能够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的距离后),云账号对应的服务器可以向手机B和/或手机A发送用于两台手机之间建立短距无线连接(也称之为近距离连接,如WIFIp2p连接,或蓝牙连接,或UWB(Ultra Wideband,超宽带)连接)的连接信息(服务器可以是在接收到手机B发送的请求建立手机B和手机A之间的短距无线连接的请求消息后,向手机B发送与手机A相关的连接信息),进而手机B可以和手机A之间基于该连接信息建立短距无线连接(手机B可以自动和手机A建立该连接,或者手机B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指令后和手机A建立该连接,在建立该连接时,手机A的使用者可以不感知,从而更利于用户寻回手机A),两台手机在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后,在手机B上可以显示两台手机之间的短距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通过两者之间距离变化引起的信号强弱的变化,用户可以感知两手机之间距离的远近变化,引导用户进一步靠近手机A,便于用户找回手机A。如,用户根据该信号强度的指引,在信号强度达到很高时,可以确定走到了离手机A非常近的距离,或者,手机B上可以显示根据该信号强度显示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两台手机之间的距离远近(如可以提示用户现在是在靠近手机A还是远离手机A,或者提示现在距离手机A的大概距离);然后,用户可以控制手机A进行响铃,如用户可以打电话给手机A或是通过手机B发请求给服务器让服务器来指示手机A响铃,手机A一旦响铃,用户就能很容易确认出附近的手机A进而找回手机A。前述方法中,两台手机在距离缩短到预设距离后,两者进一步通过建立短距无线连接,通过两者间短距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的指示,来进一步获知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比GPS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高,且不受两者各自的网络信号的限制(该短距无线连接不依赖于网络信号)。其中,确定两台手机在距离缩短到预设距离范围可以由手机B或服务器来确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10。其中,第一设备10可以是可以称为移动终端、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第一设备10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手持式通信设备、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该第一设备10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执行该技术方案的第一设备10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图1为上述终端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上述应用场景包括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及第三设备30。其中,第二设备20可以是与第一设备10相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都是手机;第二设备20也可以是与第一设备10相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设备20可以是手机,第一设备10可以是平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执行该技术方案的第二设备20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第三设备30可以是云服务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设备10可以与第二设备20建立互联网连接,例如,第一设备10可以通过第三设备30与第二设备20进行通信。第一设备10也可以第二设备20直接建立近距离连接,例如,第一设备10可以通过WIFI P2P、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与第二设备20建立近距离连接。
下面结合图2首先介绍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提供的示例性电子设备。图2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上述第一设备10或第二设备20。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下文以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建立WIFI P2P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第二设备20与第三设备30已建立互联网连接。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01,第一设备10与第三设备30建立互联网连接。
具体地,在用户在第一设备10中打开了蜂窝移动网络功能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可以与第三设备30建立互联网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设备10可以与第三设备30进行通信。
步骤302,用户使用云账号在第一设备10上进行登录,向第三设备30发送定位请求,以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与第三设备30建立互联网连接后,用户可以进一步在第一设备10上进行操作,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在第一设备10中输入云账号,以请求登录第三设备3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第一设备10获取用户输入的云账号信息,并向第三设备30发起定位请求。其中,该定位请求用于请求上述云账号信息对应的所有电子设备的定位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一个云账号可以对应多个电子设备,例如,一个云账号可以对应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因此,当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都已经使用云账号在第三设备30上登录后,第三设备30可以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
步骤303,第三设备30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10。
具体地,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第一设备10的定位请求后,可以根据该定位请求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获得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的定位信息。接着,第三设备30可以将上述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的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10,由此可以使得第一设备10获取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设备30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之前,还可以对第一设备10发送的云账号进行验证,以使得上述云账号验证通过之后,第三设备30才开始启动对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的定位,由此可以保证安全性。其中,验证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密码验证,例如,第一设备10可以向第三设备30发送云账号及对应的密码,第三设备30验证云账号及对应的密码,若密码匹配,则验证通过,若密码不匹配,则验证失败。
步骤304,第一设备10接收第三设备30发送的定位信息,并将该定位信息进行显示。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接收到第三设备30发送的定位信息,可以将上述定位信息进行显示。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的位置,也可以在第一设备10上向用户提示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定位信息显示的方式不做特殊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在地图上述显示的定位信息,由于精度的原因,导致定位不准确,因此,本步骤在地图上显示上述定位信息可以是获得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大致位置。而要通过第一设备10获得第二设备20的更准确的位置,可以如下步骤。
步骤305,第一设备10触发近距离连接请求。
具体地,当用户根据上述定位信息,手持第一设备10向第二设备20靠近时,上述定位信息可以提示用户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越来越近。随着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的缩短,第一设备10可以触发近距离连接请求。上述第一设备10触发近距离连接请求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两种。
方式一:主动触发。
具体地,当用户根据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提示距离判断,可以建立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近距离连接时,用户可以在第一设备10上主动触发近距离连接请求。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在第一设备10上启动WIFI P2P连接操作,以建立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WIFI P2P连接。
方式二:自动触发。
具体地,第一设备10接收到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的定位信息后,可以计算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并可以将该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该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第一设备10可以自动触发近距离连接请求,以请求建立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步骤306,第一设备10向第三设备30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生成近距离连接请求之后,将该近距离连接请求发送给第三设备30。
步骤307,第三设备30接收到第一设备10发送的近距离连接请求,指示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
具体地,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第一设备10发送的近距离连接请求后,可以指示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建立近距离连接。上述第三设备30指示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式包括如下四种。
方式一:上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第一设备10主动尝试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向第三设备30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时,该近距离连接请求可以包含连接信息。其中,该连接信息可以包括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上述包含连接信息的近距离连接请求时,可以将该连接信息转发给第二设备20,并指示第一设备10可以尝试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其中,第一设备10尝试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一设备10使用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当第二设备20接收到第三设备30转发的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后,可以将上述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存储,并在接收到第一设备10的尝试近距离连接时,可以对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近距离连接,若验证失败,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无法建立近距离连接。
方式二:上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第二设备20主动尝试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向第三设备30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时,该近距离连接请求可以包含连接信息。其中,该连接信息可以包括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上述包含连接信息的近距离连接请求时,可以将该连接信息转发给第二设备20,并指示第二设备20可以尝试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其中,第二设备20尝试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二设备20使用接收到的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第一设备10接收到第二设备20的尝试连接后,可以对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近距离连接,若验证失败,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无法建立近距离连接。
方式三:上述近距离连接请求不包含连接信息,第一设备10主动尝试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向第三设备30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时,该近距离连接请求可以不包含连接信息。因此,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第一设备10发送的近距离连接请求时,可以主动创建连接信息(例如,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将上述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发送给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并指示第一设备10可以尝试与第二设备20进行近距离连接。当第二设备20接收到第三设备30发送的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后,可以将上述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存储,并在接收到第一设备10的尝试近距离连接时,可以对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近距离连接,若验证失败,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无法建立近距离连接。
方式四:上述近距离连接请求不包含连接信息,第二设备20主动尝试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向第三设备30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时,该近距离连接请求可以不包含连接信息。因此,当第三设备30接收到第一设备10发送的近距离连接请求时,可以主动创建连接信息(例如,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将上述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发送给第一设备10及第二设备20,并指示第二设备20可以尝试与第一设备10进行近距离连接。第一设备10接收到第二设备20的尝试连接后,可以对WIFI P2P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近距离连接,若验证失败,则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无法建立近距离连接。
步骤308,第一设备10基于近距离连接信号的强度发送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建立近距离连接后,可以实时获取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近距离连接信号的强度,并可以根据该近距离连接信号的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用户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是缩短还是增加。由于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互联网连接无法利用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信号强度判断距离远近,因此,无法有效通过第一设备10对第二设备20进行定位。而通过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更精确的确定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远近,由此可以提高对第二设备20的定位准确度,进而可以提高找回第二设备20的效率。
在具体实现时,上述基于近距离连接信号的强度确定距离远近的方式可以是:当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建立近距离连接时,可以获取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初始信号强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初始信号强度可以作为参考信号强度,例如,第一参考信号强度。当用户手持上述第一设备10进行移动时,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此时第一设备10实时获取当前的信号强度,并可以将实时获取的当前的信号强度与上述第一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若当前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参考信号强度,则可以确定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在缩短。此时,第一设备10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例如,提示用户距离正在缩短。该提示可以是文字、语音等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提示的方式不做特殊限定。若当前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参考信号强度,则可以确定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在增加,此时,第一设备10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例如,提示用户距离正在增加。接着,第一设备10可以将当前的信号强度更新为新的参考信号强度,例如,第二参考信号强度,由此可以使得用户手持第一设备10在此移动时,第一设备10可以将新获取的信号强度与第二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远近。通过上述信号强度方式实时判断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远近,可以快速定位第一设备10与第二设备20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快速找回第二设备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的示出了WIFI P2P的近距离通信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他近距离通信方式,例如,蓝牙。
图4为本申请终端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终端定位装置40应用于第一设备,可以包括:定位模块41、接收模块42、请求模块43、连接模块44及提示模块45;其中,
定位模块41,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与所述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请求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请求模块43,用于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连接模块44,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提示模块45,用于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提示模块45还用于
获取所述近距离连接的参考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移动后,将当前信号强度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大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缩短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增加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包括WIFI P2P连接或蓝牙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请求模块43还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连接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请求模块43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或,提示用户发起近距离连接请求。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上述连接模块44还用于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用户丢失的手机,所述第三设备为云服务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至少包括语音和/或文字。
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装置可用于执行本申请图1-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以下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以下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登录了相同的云账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与所述云账号相关的第三设备发送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请求获得所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定位信息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定位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近距离连接;
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远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近距离连接的信号强度发送提示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近距离连接的参考信号强度;
当所述第一设备移动后,将当前信号强度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大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缩短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若所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参考信号强度,发送距离增加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参考信号强度的值更新为所述当前信号强度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连接包括WIFIP2P连接或蓝牙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近距离连接请求,或,提示用户发起近距离连接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连接请求包含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连接名称及连接密码,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近距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用户丢失的手机,所述第三设备为云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至少包括语音和/或文字。
9.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15600.0A 2021-08-10 2021-08-10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94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5600.0A CN113794981A (zh) 2021-08-10 2021-08-10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5600.0A CN113794981A (zh) 2021-08-10 2021-08-10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981A true CN113794981A (zh) 2021-12-14

Family

ID=7887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5600.0A Pending CN113794981A (zh) 2021-08-10 2021-08-10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981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02A (zh) * 2011-10-25 2012-03-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丢失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US20140135042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James Buchheim Locator Beacon and Radar Appl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
CN104105064A (zh) * 2014-07-28 2014-10-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5964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李珉玮 一种基于智能钱包的防丢预警方法、系统及智能钱包
CN105516922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李珉玮 一种基于智能钱包的定位查找方法、系统及智能钱包
CN106211058A (zh) * 2016-06-27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US20160381510A1 (en) * 2015-06-24 2016-12-29 Nearable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cloud computer system employing same
CN106454708A (zh) * 2016-10-29 2017-02-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近距离定位方法及近距离定位模块
CN106657584A (zh) * 2016-09-30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07299A (zh) * 2017-12-25 2018-07-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寻回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66942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10324811A (zh) * 2019-07-22 2019-10-11 深圳市盛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找回方法、电池、客户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0424A (zh) * 2019-10-12 2020-01-24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13081A (zh) * 2020-05-18 2020-09-01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2804656A (zh) * 2020-12-26 2021-05-14 李曦帆 基于云端访问的层高定位平台
WO2021098442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交互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02A (zh) * 2011-10-25 2012-03-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丢失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US20140135042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James Buchheim Locator Beacon and Radar Application for Mobile Device
CN104105064A (zh) * 2014-07-28 2014-10-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81510A1 (en) * 2015-06-24 2016-12-29 Nearable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cloud computer system employing same
CN105495964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李珉玮 一种基于智能钱包的防丢预警方法、系统及智能钱包
CN105516922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李珉玮 一种基于智能钱包的定位查找方法、系统及智能钱包
CN106211058A (zh) * 2016-06-27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7584A (zh) * 2016-09-30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4708A (zh) * 2016-10-29 2017-02-2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近距离定位方法及近距离定位模块
CN108307299A (zh) * 2017-12-25 2018-07-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寻回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66942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10324811A (zh) * 2019-07-22 2019-10-11 深圳市盛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找回方法、电池、客户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0424A (zh) * 2019-10-12 2020-01-24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098442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1613081A (zh) * 2020-05-18 2020-09-01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2804656A (zh) * 2020-12-26 2021-05-14 李曦帆 基于云端访问的层高定位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37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management
WO2021179885A1 (zh) 车辆储能的预警方法、终端设备、车辆、车辆钥匙及介质
EP4199546A1 (en) Ultra-wideband (uwb) position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uwb terminal device
CN113382363B (zh) 一种基于不同网络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5546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53600A (zh) 资源获取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423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3398B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EP4138427A1 (en) Device track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810532B (zh) 定位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794981A (zh) 终端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3285B (zh)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系统、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449446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73239B (zh) 一种虚拟卡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14928809B (zh) 一种地理围栏的使用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26707A1 (zh) 一种救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EP4102927A1 (en) Dual wifi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92808B (zh) 一种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11188B (zh) 游戏音效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50892B (zh) 同步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77738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5705769A (zh) 告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41307A (zh) 一种查找终端的方法、终端以及系统
CN117135654A (zh) 语音业务的建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700401A (zh) 车辆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