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971A -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971A
CN113794971A CN202110864071.6A CN202110864071A CN113794971A CN 113794971 A CN113794971 A CN 113794971A CN 202110864071 A CN202110864071 A CN 202110864071A CN 113794971 A CN113794971 A CN 113794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earphone
capacitance value
value detected
sens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40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40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耳机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容易误触发无线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该耳机包括:第一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N为正整数;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每个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耳机技术的普及,无线耳机占整体耳机市场的比重有很大提升。尤其真正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使用的便利性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绝大多数耳机都可以通过触控或接近耳机外壳上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来控制耳机执行对应的控制功能(如音乐播放、接打电话、唤醒语音助手、调节音量和切换耳机模式等)。然而,在耳机开机的情况下,由于耳机的体积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例如用户侧躺、或者背靠椅子等耳朵受压变形的情景)等容易误触或误接近到触控区域,从而导致误触发无线耳机的控制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容易误触发无线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第一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N为正整数;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每个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的耳机,该方法包括: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其中,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该耳机包括如第一方面该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其中,N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和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第一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N为正整数;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每个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根据N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即本方案中,结合N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共同决定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是否是有效电容值,用户在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上的触控操作是否是有效触控,还是误触控。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侧,即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周围,离第一传感器很近,而且(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比第一传感器离用户的耳朵更近(即每个第二传感器的触控区域比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离用户的耳朵更近),因此在第一传感器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等检测到电容值时,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到电容值,而且(因为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离用户的耳朵更近)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值会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此时可以确定用户对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为误触控,处理器不响应该触控操作,则不会影响用户对耳机的使用,且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现有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等引起的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佩戴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按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和相应的耳机的佩戴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耳机是一种佩戴在耳部的用于进行音频通讯的电子产品。具体的,耳机通过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喇叭将其转化成声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为内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可以为有线耳机,也可以为无线耳机。其中,无线耳机可以为蓝牙耳机(例如,真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红外线耳机或2.4G耳机,耳机可以为杆式耳机,豆式耳机、颈带耳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的第一传感器均设置于靠近耳机头(或耳塞)的位置。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佩戴示意图。
下面以第一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为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如图2所示,一个电容传感器包括位于耳机的外壳内壁上的感应层21,和与感应层21相对设置的参考层22,其中,感应层21和参考层22设置于同一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的上下两层上,主要材料是铜,感应层也可称为触摸(触控)板(pad)、感应键(sensor KEY)等,耳机上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即感应层对应的感应区域。第一传感器有单点触控方案、滑动触控方案等。其中,单点触控方案通过一个电容传感器实现,可通过识别用户在触控区域上的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等操作实现控制功能(如单击播放音乐、长按唤醒语音助手等),滑动触控方案通过3个电容传感器实现,可通过识别用户在触控区域上的不同滑动操作实现控制功能(如滑动调节音量等功能)。
如图2所示,手指、耳朵等在触控区域触控时,产生触控响应(执行对应的控制方案),由于耳机佩戴在耳朵时(如图1所示),不同的耳朵形状下,耳朵有概率接近或触控触控区域,特别是在用户侧躺或者背靠椅子等耳朵受压的情况下,耳朵受压变形导致耳朵触控或靠近触控区域(特别是在圆杆式耳机时,触控区域的边缘靠耳朵较近),从而导致误触发控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耳机的体积较小,或耳朵形状、耳朵受压变形等容易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场景,具体可以用于手持耳机容易误触发控制功能的场景、佩戴耳机容易误触发控制功能的场景、或耳机处于封闭的狭小空间容易误触发控制功能的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A至图3C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第一传感器31;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32(图中分别以N为1、2或4为例示出),N为正整数;分别与第一传感器31和每个第二传感器32电连接的处理器33;其中,该处理器33,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32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31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31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32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31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31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可以理解,每个第二传感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相邻设置,也可以理解为在第一传感器的周围设置N个第二传感器。该N个第二传感器为避免用户误触控第一传感器而设置的防误触传感器。
相应地,每个第二传感器的触控区域均与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相邻,也就是说每个第二传感器的触控区域比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更靠近耳朵。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传感器可以为一个传感器,也可以为多个传感器。若第一传感器为一个传感器,耳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第一传感器。
其中,控制功能可以为音乐播放、接打电话、唤醒语音助手、调节音量或切换耳机模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图3A至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三种可能的耳机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布局示意图。如图3A所示,耳机包括一个第一传感器31和一个第二传感器32,该一个第二传感器32分别设置于该一个第一传感器31的右侧。如图3B所示,耳机包括一个第一传感器31和两个第二传感器32,该两个第二传感器32分别设置于该一个第一传感器31的左右两侧。如图3C所示,耳机包括一个第一传感器31和四个第二传感器32,该四个第二传感器32分别设置于该一个第一传感器31的上下左右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根据N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即本方案中,结合N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共同决定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是否是有效电容值,用户在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上的触控操作是否是有效触控,还是误触控。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侧,即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周围,离第一传感器很近,而且(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比第一传感器离用户的耳朵更近(即每个第二传感器的触控区域比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离用户的耳朵更近),因此在第一传感器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等检测到电容值时,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到电容值,而且(因为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离用户的耳朵更近)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电容值会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此时可以确定用户对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的触控操作为误触控,处理器不响应该触控操作,则不会影响用户对耳机的使用,且不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操作,从而可以避免现有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等引起的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主控芯片,或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案的一个或多个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如尺寸、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实际上,它本身(或和被测物体)就是一个可变电容器。
可选地,该耳机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位于耳机外壳上的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耳机外壳上的N个第二触控区域;其中,第一触控区域为第一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区域,每个第二触控区域为一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区域。
可以理解,该耳机可以包括位于耳机外壳上的第一触控区域,该耳机可以包括位于耳机外壳上的N个第二触控区域,该耳机可以包括位于耳机外壳上的第一触控区域和位于耳机外壳上的N个第二触控区域,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触控区域和N个第二触控区域,用户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位置,从而通过准确地触控第一触控区域来控制耳机,可以减少误触控的概率。
示例性地,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和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示意图。如图3D所示,耳机为左耳耳机,该耳机包括一个第一传感器31和一个第二传感器32,该一个第二传感器32设置于该一个第一传感器31的右侧,相应地,第二传感器32对应的触控区域34位于第一传感器31对应的触控区域35的右侧。
可以理解,该耳机的外壳上存在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和与该每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在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可以有按键,也可以没有按键(在没有按键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于触控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同理,在该每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可以有按键,也可以没有按键(在没有按键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于触控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以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防触控原理:
可以理解,平板电容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86893590000071
其中C为容值,ε1,ε2为介电常数,S为接触面积,d为距离。
由平板电容公式可知,接触面积越大,电容值越大,接触面接越小,电容值越小;距离越近,电容值越大,距离越远,电容值越小。因此,当用户需要使用耳机的控制功能时,手指会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即第一传感器的感应区域),那么,在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的接触面积大于在每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的接触面积,而且手指距离电容传感器的参考层的距离小于手指距离每个第二传感器的参考层的距离,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此时为用户正常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处理器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当用户的耳朵受压变形,靠近或触控耳机触控区域时,耳朵会更多贴近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即,此时,在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的接触面积小于或等于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上的接触面积,而且手指距离电容传感器的参考层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手指距离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的参考层的距离,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此时认为是误触控,处理器不响应对应的控制功能;用户未佩戴耳机时若误触控到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使得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的电容值(原理同上),此时也认为是误触控,处理器不响应对应的控制功能。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侧设置N个第二传感器,该N个第二传感器比第一传感器更靠近耳朵,因此因耳朵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时,也会触控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因此,在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均为电容传感器时,根据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是否是误触控,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时,判断为误触控,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在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时,判断不是误触控,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从而可以避免误触控导致的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
示例性地,结合图3D,如图4所示,为一种耳机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其中触控芯片(Touch IC)包括一个第一传感器和一个第二传感器,KEY1为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KEY2为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其中KEY1和KEY2分别与触控芯片电连接,触控芯片与主控芯片电连接,当用户手指等触控KEY1和KEY2时,触控芯片可检测到第一传感器的电容值和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触控芯片再将第一传感器的电容值和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发送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第一传感器的电容值和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的大小关系,确定该触控操作是否是误触控。
可选地,该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传感器的一侧;其中,该一侧为:该耳机为左耳耳机,且佩戴在左耳时,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或者,该一侧为:该耳机为右耳耳机,且佩戴在右耳时,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
其中,耳屏是指外耳门前面的突起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能遮住外耳门。外耳门后方的对耳轮下部有一突起,称对耳屏。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有一凹陷,称耳屏间切迹。如图5中的(a)所示,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记“51”指示的为对耳屏,标记“52”指示的为耳屏,标记“53”指示的为耳屏间切迹。如图5中的(b)所示,其中,标记“54”指示的为用户佩戴的耳机(如图中加粗线条所示),标记“55”指示的为耳机的第一传感器的触控区域,通过对比图5中的(a)和图5中的(b)可知,耳机的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位于对耳屏和耳屏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耳机为左耳耳机,且佩戴在左耳时,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在由于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时,更容易触控靠近该左耳对耳屏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则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会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如此处理器不会执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耳机为右耳耳机,且佩戴在右耳时,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在由于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时,更容易触控靠近该右耳对耳屏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则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会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如此处理器不会执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
可选地,该N个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的两侧;其中,该两侧为:在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第一传感器靠近耳朵对耳屏的一侧,以及靠近耳朵耳屏的一侧,N大于1。
可以理解,耳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是相对的,因此该两侧是相对的,该两侧的第二传感器为相对设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该N个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耳朵对耳屏的一侧,以及靠近耳朵耳屏的一侧。一方面,耳机上的这两侧是相对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更容易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被触控的区域,因此,当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被误触控时,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更容易被触控,从而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会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因此,处理器不执行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耳机上的这两侧设置第二传感器,用户无论是左耳佩戴该耳机,还是右耳佩戴该耳机,都能很好地解决因耳机较小或耳朵受压变形使得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而且,在用户手拿耳机时,也可以很好地手指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的耳机,也可以为该耳机中能够实现该耳机的控制方法的功能模块和/或功能实体,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下面以执行主体为耳机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该耳机包括如上述耳机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N为正整数。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600至步骤602。
600、耳机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
可以理解,在步骤600之前,耳机先通过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其自身的电容值。然后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若存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下述的步骤601,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下述的步骤602。
601、耳机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602、耳机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其中,对第一传感器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实施例中对第一传感器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对第二传感器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实施例中对第二传感器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防误触原理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实施例中对防误触原理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对控制功能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实施例中对控制功能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603至步骤604。
603、耳机若检测到该耳机未处于佩戴状态,则禁止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604、耳机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用于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可以为距离传感器、光感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入耳检测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可以有效地解决容易误触发耳机的控制功能的问题,在耳机未处于佩戴状态时,禁止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可以节约耗电。
可选地,上述步骤604可以通过下述步骤604a实现。
604a、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中目标传感器的电容值;
其中,若该耳机佩戴在左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
若该耳机佩戴在右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
其中,可以通过至少一种传感器检测耳机是佩戴在左耳还是佩戴在右耳,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可以在耳机与右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以及在耳机与左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若检测到右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左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则为右耳佩戴;若检测到左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右朵的对耳屏和耳屏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则为左耳佩戴。
示例性地,可以在耳机内部设置微摄像头,在根据距离传感器检测耳机距耳朵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微摄像头拍摄耳朵的图片,然后通过识别耳朵的图片确定是左耳还是右耳,进而确定是左耳佩戴还是右耳佩戴。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是左耳佩戴还是右耳佩戴,确定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目标第二传感器,进而允许检测目标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耗电。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601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605。
605、耳机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对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的实施例中对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1)语音形式的提示信息,例如,输出类似于“您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您的耳朵受压变形,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请调整姿势”、“您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请重新操作”等的语音信息提示用户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2)以震动形式输出提示信息,例如,通过耳机中的马达,启动耳机震动,以提示用户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由于在耳机在使用过程中,输出的语音信息会中断之前的音乐播放,或中断电话等,因此以震动方式输出提示信息可以使得用户很好地感知到,应用在耳机正在使用的场景中时,会有较好的提示效果。
(3)以画面显示的形式输出提示信息,例如,耳机可以向与耳机连接的电子设备发送提示信息,然后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可选地,耳机还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当前触控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然后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或者耳机还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位置调整信息,然后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位置调整信息,该位置调整信息用于指示从当前触控位置到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的位置的位移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与耳机连接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可以给用户更直观的提示,可以便于用户理解,尤其针对老年用户和儿童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示信息可以很好地提示用户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进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再次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耳机包括如上述耳机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701;该控制模块701,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地,该控制模块701,还用于若检测到该耳机未处于佩戴状态,则禁止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可选地,该控制模块701,具体用于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中目标传感器的电容值;其中,若该耳机佩戴在左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若该耳机佩戴在右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
可选地,该耳机还包括输出模块,该输出模块,用于在该控制模块701禁止执行与第一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之后,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8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耳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耳机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传感器803、音频电路8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耳机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801是耳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耳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耳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耳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耳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8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音乐播放功能、音量调节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耳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传感器803至少包括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其中,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对耳机的控制功能的操作,可以是由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第一传感器可以为光感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N个第二传感器用于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检测,每个第二传感器可以为光感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具体对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耳机实施例中对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传感器803还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佩戴检测的传感器,用于进行加速度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音频电路804包括扬声器8041和传声器8042,可提供用户与耳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804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8041,由扬声器804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804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804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801处理后,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802以便进一步处理。
耳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801,用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若检测到该耳机未处于佩戴状态,则禁止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可选地,处理器801,具体用于若检测到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该N个第二传感器中目标传感器的电容值;其中,若该耳机佩戴在左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若该耳机佩戴在右耳,则该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的第二传感器。
可选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在禁止执行与第一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之后,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误触控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服务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第一传感器;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侧的N个第二传感器,N为正整数;
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位于耳机外壳上的第一触控区域,位于耳机外壳上的N个第二触控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按键为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区域,每个第二按键为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一侧;
其中,所述一侧为:所述耳机为左耳耳机,且佩戴在左耳时,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
或者,所述一侧为:所述耳机为右耳耳机,且佩戴在右耳时,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两侧;
其中,所述两侧为: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耳朵对耳屏的一侧,以及靠近耳朵耳屏的一侧,N大于1。
5.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的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若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其中,N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未处于佩戴状态,则禁止检测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的电容值,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允许检测所述N个第二传感器中目标传感器的电容值;
其中,若所述耳机佩戴在左耳,则所述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左耳对耳屏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传感器;
若所述耳机佩戴在右耳,则所述目标传感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右耳对耳屏的一侧的所述第二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禁止执行与所述第一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误触控所述第一传感器对应的触控区域。
9.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N个第二传感器,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禁止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若每个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均小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则执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值对应的控制功能;
其中,N为正整数。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64071.6A 2021-07-29 2021-07-29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949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4071.6A CN113794971A (zh) 2021-07-29 2021-07-29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4071.6A CN113794971A (zh) 2021-07-29 2021-07-29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971A true CN113794971A (zh) 2021-12-14

Family

ID=7918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4071.6A Pending CN113794971A (zh) 2021-07-29 2021-07-29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97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7714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Pixart Imaging Inc. Headset controller
CN109792573A (zh) * 2018-12-26 2019-05-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7242A (zh) * 2019-02-01 2019-11-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和耳机
CN110780769A (zh) * 2019-09-24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介质
CN111106821A (zh) * 2019-12-04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1459323A (zh) * 2020-03-26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控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351359A (zh) * 2019-08-08 2021-02-09 联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佩戴侦测方法
CN113038325A (zh) * 2018-09-25 2021-06-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一种实现佩戴检测和触控操作的方法
US20210219042A1 (en) * 2018-09-21 2021-07-15 Apple Inc. Force-Activated Earpho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7714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Pixart Imaging Inc. Headset controller
US20210219042A1 (en) * 2018-09-21 2021-07-15 Apple Inc. Force-Activated Earphone
CN113038325A (zh) * 2018-09-25 2021-06-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一种实现佩戴检测和触控操作的方法
CN109792573A (zh) * 2018-12-26 2019-05-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7242A (zh) * 2019-02-01 2019-11-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和耳机
CN112351359A (zh) * 2019-08-08 2021-02-09 联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佩戴侦测方法
CN110780769A (zh) * 2019-09-24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介质
CN111106821A (zh) * 2019-12-04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穿戴设备
CN111459323A (zh) * 2020-03-26 2020-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控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潇俊: "触摸式开关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16076B (zh) 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和耳机
CN108702567B (zh) 耳机、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114738B (zh) 可穿戴设备、佩戴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068206B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40887B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069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设备控制装置、方法
EP3562130B2 (en) Control method at wearable apparatus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US20170064426A1 (en) Reproduction of Ambient Environmental Sound for Acoustic Transparency of Ear Canal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8958696A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05550B (zh) 无线耳机入耳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09150221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3968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060098366A (ko) 전기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067965B (zh) 翻译方法、翻译装置、可穿戴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9751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音量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810809B (zh) 一种传感器模组和耳机
CN108737923A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39355B (zh) 语音提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55758B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29956B (zh) 无线耳机、控制操作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709617A (zh) 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8632713B (zh) 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3794971A (zh)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82112B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3184761A1 (zh) 耳机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耳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