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2832A -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2832A
CN113792832A CN202111029487.2A CN202111029487A CN113792832A CN 113792832 A CN113792832 A CN 113792832A CN 202111029487 A CN202111029487 A CN 202111029487A CN 113792832 A CN113792832 A CN 113792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river
positioning
distan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94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inji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inji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inji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inji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94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2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2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1Recording time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40Transport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1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environment, e.g. temperature; relating to lo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2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thing itsel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4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personal data, e.g. biometric data, records or preferen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60Positioning; Navi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司机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司机用户操作;外勤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外勤用户操作;UWB定位装置,安装至承运车辆以定位司机终端或/外勤终端;服务器,用于分别与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构成数据交互;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司机用户、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和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所述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近场定位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的实现物流人员的轨迹管理的位置签到功能。

Description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流人员(包括司机和外勤)在随承运车辆去供应商进行业务沟通时,为了系统能够跟踪和管理物流人员的轨迹,现有方案是,在到达一家供应商时,外勤用户需要上传自己、司机用户和承运车辆的合照,然后再上传自己、司机用户和供应商门头的合照;然后由系统管理人人工进行核验以完成物流人员的系统签到。
这样不但对于物流人员较为繁琐,并且需要人工比对才能完成系统签到,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作为本申请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包括:司机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司机用户操作;外勤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外勤用户操作;UWB定位装置,安装至承运车辆以定位司机终端或/外勤终端;服务器,用于分别与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构成数据交互;其中,司机终端包括:第一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第一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构成通讯连接;第一定位模块,用于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外勤终端包括:第二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和供应商门头图像;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沟通通讯连接;第二定位模块,用于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服务器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外勤终端对应的司机终端;第二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外勤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司机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门头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签到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以上系统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所述外勤终端对应的所述司机终端;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所述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响应于所述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所述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近场定位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的实现物流人员的轨迹管理的位置签到功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司机终端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外勤终端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100,司机终端200,外勤终端300,UWB定位装置400,服务器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包括: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和服务器。
其中,司机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司机用户操作;外勤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外勤用户操作;UWB定位装置安装至承运车辆以定位司机终端或/外勤终端;服务器用于分别与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构成数据交互。
作为优选方案,司机终端和外勤终端可以被构造为具有UWB芯片的智能手机。UWB定位装置可以被构造为能收发UWB信号的定位基站设备。
具体而言,司机终端包括:第一摄像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第一定位模块。其中,第一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第一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构成通讯连接;第一定位模块用于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司机终端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一定位模块并处理这些模块上传的数据。
具体而言,外勤终端包括:第二摄像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定位模块。其中,第二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构成通讯连接;第二定位模块用于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外勤终端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摄像模块、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并处理这些模块上传的数据。
具体而言,服务器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第二查询模块、外勤验证模块、司机验证模块、门头验证模块和签到验证模块。
作为具体方案,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外勤终端对应的司机终端。一般而言,外勤用户操作外勤终端从而使外勤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签到请求信号。服务器在收到签到请求信号后,查询当天与外勤终端配对的司机终端。在查询到相应司机终端后,服务器向司机终端发送一个定位指令。司机终端在接收到定位指令后,通过自身远程定位模块,比如GPS模块等,获取自身定位,向服务器发送车辆定位信号。
然后,第二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服务器通过车辆定位信号获知司机终端所处位置对应的供应商。然后服务器向UWB定位装置发送一个定位指令,从而使UWB定位装置与司机终端和外勤终端开始交互UWB信号已获得定位数据。作为可选方案,UWB定位装置可以直接与服务器构成直接的数据交互,也可以通过司机终端或外勤终端中的一个间接与服务器构成数据交互,比如UWB定位装置与司机终端和外勤终端中的一个构成蓝牙通讯,然后通过司机终端或外勤终端的4G或5G网络与服务器构成数据交互。
外勤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当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反映出的外勤终端位于UWB定位装置一定距离范围内时,向外勤终端发送外勤人脸验证指令。外勤终端接收到外勤人脸验证指令后,触发APP中的人脸采集界面,外勤人员对外勤终端进行操作以录入人脸图像,然后将录入人脸图像转换成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再然后,司机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当服务器接收到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后,对人脸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如果符合外勤用户的身份,则向司机终端发送司机人脸验证指令。类似的,司机终端接收到司机人脸验证指令之后,触发APP中的人脸采集界面,司机人员对司机终端进行操作以录入人脸图像,然后将录入人脸图像转换成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再然后,门头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当服务器接收到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后,对人脸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如果符合司机用户的身份,则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门头图像的指令。外勤终端触发采集门头图像的界面,外勤用户进行操作采集对应的供应商的门头图像生成供应商门头图像发送到服务器。
再然后,签到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作为具体方案,第一摄像模块采集司机人脸图像时,第一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司机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一定位距离,司机终端将司机人脸图像和第一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一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司机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司机人脸图像。
第二摄像模块采集外勤人脸图像时,第二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外勤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二定位距离,外勤终端将外勤人脸图像和第二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二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外勤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外勤人脸图像。
第二摄像模块采集门头图像时,第二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外勤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三定位距离,外勤终端将门头图像和第三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三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门头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门头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签到验证模块包括:图像识别模型。图像识别模型,用于识别外勤终端所采集的门头图像;图像识别模型的输入数据为图像数据,图像识别模型的输出数据为供应商的标准门头照片;图像识别模型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签到验证模块根据标准门头照片对应的供应商ID数据完成外勤用户对供应商的系统签到。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外勤终端对应的司机终端。
S2:响应于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
S3:响应于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
S4: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
S5:响应于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
S6:响应于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以上步骤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摄像模块采集司机人脸图像时,第一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司机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一定位距离,司机终端将司机人脸图像和第一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一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司机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司机人脸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摄像模块采集外勤人脸图像时,第二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外勤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二定位距离,外勤终端将外勤人脸图像和第二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二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外勤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外勤人脸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摄像模块采集门头图像时,第二定位模块与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外勤终端与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三定位距离,外勤终端将门头图像和第三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判断第三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门头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门头图像。
另外,在以上方法中,签到验证模块根据标准门头照片对应的供应商ID数据完成外勤用户对供应商的系统签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包括:
司机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司机用户操作;
外勤终端,用于供承运车辆的外勤用户操作;
UWB定位装置,安装至承运车辆以定位所述司机终端或/所述外勤终端;
服务器,用于分别与所述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构成数据交互;
其中,
所述司机终端包括:
第一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
第一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器构成通讯连接;
第一定位模块,用于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
所述外勤终端包括:
第二摄像模块,用于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和供应商门头图像;
第二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器沟通通讯连接;
第二定位模块,用于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
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所述外勤终端对应的所述司机终端;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所述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
外勤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
司机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
门头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
签到验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所述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司机人脸图像时,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司机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一定位距离,所述司机终端将所述司机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一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司机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司机人脸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外勤人脸图像时,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外勤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二定位距离,所述外勤终端将所述外勤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外勤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外勤人脸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模块采集所述门头图像时,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外勤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三定位距离,所述外勤终端将所述门头图像和所述第三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三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门头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门头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到验证模块包括:
图像识别模型,用于识别所述外勤终端所采集的所述门头图像;
所述图像识别模型的输入数据为图像数据,所述图像识别模型的输出数据为供应商的标准门头照片;所述图像识别模型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所述签到验证模块根据所述标准门头照片对应的供应商ID数据完成外勤用户对供应商的系统签到。
6.一种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由一个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所执行,所述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包括:司机终端、外勤终端、UWB定位装置、服务器;
所述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签到请求信号,查询所述外勤终端对应的所述司机终端;
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反馈的车辆定位信号,查询所述司机终端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供应商;
响应于所述UWB定位装置的终端定位信号,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外勤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外勤人脸验证指令;
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外勤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司机终端发送采集司机用户的人脸图像的司机人脸验证指令;
响应于所述司机终端发送的司机人脸图像数据,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采集供应商门头图像的供应商门头图像验证指令;
响应于所述外勤终端发送的供应商门头图像,判断所述供应商门头图像的图像内容是否为对应供应商的门头图像,如果是则完成外勤用户在该供应商的签到任务,如果否则向所述外勤终端发送提示签到任务失败的提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司机人脸图像时,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司机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一定位距离,所述司机终端将所述司机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一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司机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司机人脸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模块采集所述外勤人脸图像时,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外勤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二定位距离,所述外勤终端将所述外勤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外勤人脸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外勤人脸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模块采集所述门头图像时,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与所述UWB定位装置构成定位信号交互以获取表达所述外勤终端与所述UWB定位装置之间距离的第三定位距离,所述外勤终端将所述门头图像和所述第三定位距离打包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三定位距离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距离阈值,如果是则响应对应的所述门头图像,如果否则不响应对应的所述门头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物流人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到验证模块根据所述标准门头照片对应的供应商ID数据完成外勤用户对供应商的系统签到。
CN202111029487.2A 2021-09-03 2021-09-03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792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487.2A CN113792832A (zh) 2021-09-03 2021-09-03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487.2A CN113792832A (zh) 2021-09-03 2021-09-03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2832A true CN113792832A (zh) 2021-12-14

Family

ID=79182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9487.2A Pending CN113792832A (zh) 2021-09-03 2021-09-03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28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6485B (zh) 乘车信息的采集、查询方法、交通调度方法及装置
EP4109376A1 (en) Content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device
CN204778091U (zh)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CN104609270B (zh) 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032128B (zh) 移动装置的基于上下文的连通性
CN103280118B (zh) 一种基于车钥匙无线定位的反向寻车方法
CN103886273A (zh)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私人物品监控集成应用系统
WO2017161659A1 (zh) 射频识别标签及射频识别系统
CN100480726C (zh) 利用远程信息处理系统提供图像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205983868U (zh) 一种基于压力感应的停车场车位识别检测系统
US20200090192A1 (en) Artifici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835087B (zh) 移动终端与rfid卡交互的系统与方法
CN109522996A (zh) 固定标识物自动识别控制系统
Anderson et al. Real time car parking system: A novel taxonomy for integrated vehicular computing
CN112008736A (zh) 迎宾机器人调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77050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救灾物资仓储管理系统
CN107610260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考勤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06169254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停车场车位监控系统
CN113792832A (zh) 智能物流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73838A (zh) 基于移动平台的小型医馆智能预约系统
CN108898514B (zh) 一种基于云共享的旅游管理平台
CN208609016U (zh) 基于NB-IoT的智能导览系统
CN107403495A (zh) 一种小区门禁智能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727744U (zh) 一种无线电能发射端及应用其的家具
CN112073958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