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3090A - 一种光纤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3090A
CN113783090A CN202111061770.3A CN202111061770A CN113783090A CN 113783090 A CN113783090 A CN 113783090A CN 202111061770 A CN202111061770 A CN 202111061770A CN 113783090 A CN113783090 A CN 113783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llimator
fiber
amplifier
pola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17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3090B (zh
Inventor
吴明
任红艳
周士云
冷雨欣
刘志文
刘家顺
蔡一鸣
周士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uss Laser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uss Laser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uss Laser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uss Laser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17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3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3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0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fibre, e.g. compositions, cross-section, shape or tapering
    • H01S3/06716Fibre compositions or doping with a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58Tandem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9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 H01S3/091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 H01S3/09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by coherent light
    • H01S3/094003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by coherent light the pumped medium being a fibre
    • H01S3/094007Cladding pumping, i.e. pump light propagating in a clad surrounding the active co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放大器,包括种子源,调制器和若干个放大器单元,该放大器单元包括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用于泵浦耦合,脉冲激光放大和隔离保护;其中,放大模块包括增益光纤和第一准直器;泵浦耦合模块包括无源光纤和第二准直器;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法拉第旋光器、1/2玻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三准直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光纤合束器、无源光纤的使用,各器件间无需通过无源光纤熔接,从而解决了目前脉冲光纤系统中光纤器件较多,熔点较多,损耗较大,脉冲激光由于传输距离较长产生非线性效应无法有效放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放大器。
背景技术
脉冲激光在放大过程中,由于较高的峰值,容易引起非线性效应,进而限制脉冲激光的放大。目前已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小非线性效应,如采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来实现飞秒放大,采用分布脉冲放大技术来实现皮秒激光放大。于此同时采用较粗的光纤,较短的传输距离,也是非常常规的方法来减小非线性效应,提高脉冲平均功率和单脉冲能量。
在目前的光纤激光和放大系统中,各项功能大都采用功能器件来实现。采用波分复用器或合束器进行耦合泵浦,采用有源光纤进行放大,采用光纤隔离器进行隔离保护等,光路中光纤器件较多,系统复杂。器件两端都有较长尾纤,即无源光纤。器件之间一般通过尾纤进行熔接,熔点较多,损耗较大,特别有源光纤需要和隔离器尾纤熔接,造成脉冲激光通过较长的传输距离,容易引起非线性效应,限制脉冲放大。
申请号为CN201910098565.0,发明专利名称为具有抑制SBS作用的双向泵浦双包层光纤激光放大器的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SBS作用的双向泵浦双包层光纤激光放大器,其特征是,包括:激光种子源、放大器单元、第一光纤合束器、第一双包层有源光纤、包层光剥离器、第二双包层有源光纤、第二光纤合束器、光纤端冒和泵浦源;所述激光种子源发射信号光,种子光经由所述放大器单元进入所述第一双包层有源光纤的纤芯,再通过所述包层光剥离器进入所述第二双包层有源光纤纤芯;所述泵浦源发射的泵浦光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光纤合束器的泵浦端正反向耦合进入所述第一、第二有源光纤的包层,实现双向泵浦;所述双包层有源光纤吸收泵浦光,形成粒子数反转,对信号光提供增益;信号光得到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光经由所述第二光纤合束器的信号端和所述光纤端冒输出。缺点为光路中光纤器件较多,系统结构仍然复杂,器件两端都有较长尾纤,造成脉冲激光的传输距离较长,容易引起非线性效应,限制脉冲放大。
因此,亟需一种光纤放大器来解决上述光路中光纤器件多,熔点多,损耗大及较长的传输距离造成的非线性效应,进而限制脉冲有效放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光纤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放大器,用于解决目前脉冲光纤系统中光纤器件较多,熔点较多,损耗较大,脉冲激光由于传输距离较长产生非线性效应无法有效放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放大器,包括种子源,调制器和若干个放大器单元,所述种子源发出信号光,所述信号光经过所述调制器进入若干个所述放大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单元包括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放大模块包括增益光纤和第一准直器;所述泵浦耦合模块包括无源光纤和第二准直器;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法拉第旋光器、1/2玻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三准直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别位于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两端,所述1/2玻片位于所述法拉第旋光器和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增益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准直器,信号光通过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进入所述隔离模块。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增益光纤的信号光空间直接进入隔离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法拉第旋光器把反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旋转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准直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源光纤,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连接;所述1/2玻片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成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可以通过的偏振方向。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二准直器的泵浦光入射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后被反射,再依次通过所述1/2玻片、所述法拉第旋光器和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反向耦合进入所述增益光纤。
进一步地,所述泵浦耦合模块还包括双色镜片,所述双色镜片设置在所述放大模块和隔离模块之间,泵浦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准直器、所述双色镜片和所述第一准直器,反向耦合进入所述增益光纤。
进一步地,所述增益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准直器,信号光通过所述双色镜片进入所述隔离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放大器单元的输出为光纤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放大器单元的输出为空间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输出为准直扩束输出。
进一步的,增益光纤是掺杂稀土离子光纤,其纤芯中掺杂的稀土元素浓度呈非均匀分布,由低及高,该种纤芯非均匀掺杂光纤放大器将有效提高放大效率,抑制ASE,减小噪声,提高信噪比。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隔离模块内部实现偏振旋转的材料采用TGG晶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光纤放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光纤放大器采用若干个放大器单元逐级放大,通过该放大器单元的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直接集成了放大、耦合、隔离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采用光纤合束器的使用,减少光纤合束器引入的各种损耗,同时减少熔接点及熔接点损耗,减少了光纤器件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光纤熔接点,降低光路损耗,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稳定性,降低成本。
(2)减少了各器件间的无源光纤的使用,避免通过无源光纤熔接,减少了激光传输光纤的长度,有效降低了非线性效应,提高传输速率及优化脉冲光纤激光放大特性和放大结构。
(3)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准直器连接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上,使通过第二准直器的泵浦光入射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后被反射,再依次通过1/2玻片、法拉第旋光器和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反向耦合进入益光纤,该方案适用于保偏纤芯泵浦放大方式,起到泵浦反向耦合,放大,隔离的作用。
(4)、通过本发明的泵浦耦合模块的双色镜片,使泵浦光依次通过第二准直器、双色镜片和第一准直器,反向耦合进入增益光纤,此种方案同时适用于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中,泵浦光不通过法拉第旋光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光纤放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放大器单元的一种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放大器单元的另一种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第二准直器输出端与第二偏振分光棱镜连接的光纤输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的第二准直器输出端与双色镜片连接的光纤输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的第二准直器输出端与第二偏振分光棱镜连接的空间输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的第二准直器输出端与双色镜片连接的空间输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是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以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均是以本申请实施例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为准,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随之改变。“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一并说明,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互相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放大器,应用于光纤激光器系统和放大系统中有效放大脉冲激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纤放大器包括种子源,调制器AOM和若干个放大器单元,该种子源发出信号光,经过声光调制器进入若干个放大器单元;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单元包括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该放大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增益光纤和准直器1;泵浦耦合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无源光纤1和第二准直器;隔离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偏振分光棱镜(PBS1)、法拉第旋光器(Core)、1/2玻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PBS2)、第三准直器及无源光纤2;其中,泵浦耦合模块设置在隔离模块的后端,适用于保偏纤芯泵浦放大方式中,起到泵浦反向耦合、放大、隔离保护的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成多级放大器单元,输入信号光经过若干个放大器单元逐级放大、泵浦耦合和隔离保护,最后输出放大信号,该放大器集成度高,省去了传统放大器中的波分复用器或光纤合束器的使用,结构系统简单。再者,减少了各器件间无源光纤的使用,从而解决了熔点较多,损耗较大,传输距离较长而引起非线性效应,限制脉冲放大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单元中的泵浦耦合模块设置在隔离模块的前端,适用于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泵浦光不通过法拉第旋光器。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单元的输出方式为光纤输出,即为在线放大器单元,一般使用在光纤激光器系统的中间,起到耦合泵浦,放大,隔离的作用;其结构包括:增益光纤、准直器1(第一准直器)、PBS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Core(法拉第旋光器)、1/2玻片、PBS2(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准直器2(第二准直器);其中,增益光纤、准直器1、PBS1、Core、1/2玻片、PBS2、准直器3和无源光纤2是依次连接的;无源光纤1直接连接准直器2的输入端,准直器2的输出端连接在PBS2上,被放大后的信号光经准直器3准直后,通过无源光纤2输出。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别位于法拉第旋光器的两端,1/2玻片位于法拉第旋光器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准直器2的输出端连接在PBS2上,用于光纤激光器系统中间,适用于保偏纤芯泵浦放大的方式,起到耦合泵浦,放大,隔离的作用。其中,泵浦光经无源光纤1,准直器2准直后,通过PBS2反射,然后通过1/2玻片和Core,进入增益光纤。信号光经过增益光纤,在泵浦激励下,被放大。PBS1主要用于使信号光通过,泵浦光反射。PBS2主要用于使经过Core和1/2波片以后偏振旋转的信号光通过;泵浦光在准直器2准直入射PBS2后被反射,通过1/2波片,core,PBS1,反向耦合进入增益光纤。1/2玻片把光的偏振方向旋转成PBS2可以通过的偏振方向;Core把PBS2反射的反射光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旋转45度。
准直器使激光变为准直光;无源光纤是用于熔接其他光纤器件;再者,准直器是将发散光变成平行光的一种光学器件,属于光纤通信光器件的用于输入输出的一个光学元件,其结构很简单——光纤传出的发散光通过前置的类似凸透镜变成平行光(高斯光束),准直器的作用是使光最大效率的耦合进入所需的器件中,所以它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插损,现在的工艺技术可达到0.15dB以下;PBS是偏振分光棱镜的英文简称。
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单元在工作时,信号光输入放大模块,经由增益光纤、准直器1、PBS1、Core、1/2玻片和PBS2;泵浦光输入泵浦耦合模块,经由无源光纤1进入准直器2、PBS2、1/2玻片、core、PBS1,反向耦合进入增益光纤;PBS1使泵浦光反射,信号光通过,信号光依次经过PBS2、准直器3,由放大器单元的无源光纤2输出。
本实施例中的放大器单元对输入的信号光和泵浦光进行耦合、放大、隔离处理,经准直器3和无源光纤2输出,直接集成了耦合、放大、隔离功能,减少了常规波分复用或合束器的使用,减少了现有光路中光纤器件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光纤熔接点,减小了光路损耗,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泵浦耦合模块还包括双色镜片,该双色镜片设置在放大模块和隔离模块之间,泵浦光依次通过第二准直器、双色镜片和第一准直器,反向耦合进入增益光纤。增益光纤连接第一准直器,信号光通过双色镜片进入隔离模块。进一步地,第一准直器(准直器1)与第一偏振分光棱镜(PBS1)之间设置有双色镜片,双色镜片与第二准直器(准直器2)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双色镜片为具有反射、投射功能的镜片。双色镜片的作用:泵浦光通过双色镜片反向耦合进入信号光的准直器1,然后进入增益光纤。泵浦光输入经无源光纤1、准直器2准直后通过双色镜片反向耦合进入信号光的准直器1,然后进入增益光纤,输入的信号光在泵浦激励下被放大,经隔离模块的隔离保护后,通过准直器3准直无源光纤2输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泵浦光不通过法拉第旋光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为放大器单元的信号输出方式不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放大器单元的信号输出方式为空间输出。进一步地,该空间输出为准直扩束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请同时参阅比较图4和图6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空间输出的放大器单元多用于光纤激光系统、放大系统的最后,不用设置无源光纤2而直接通过准直器3和扩束镜进行准直扩束输出,起到耦合泵浦,放大,隔离作用。同样,减少了常规波分复用或合束器的使用,减少了现有光路中光纤器件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光纤熔接点,减小了光路损耗,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稳定性,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准直器(准直器1)与第一偏振分光棱镜(PBS1)之间设置有双色镜片,双色镜片与第二准直器(准直器2)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泵浦光经过准直器2通过双色镜片反向耦合进入信号光的准直器1,然后进入增益光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纤芯泵浦和包层泵浦,泵浦光不通过法拉第旋光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放大器,使得种子源通过多级放大器单元可被有效放大,通过放大器单元将泵浦光耦合进信号光纤,通过增益光纤进行放大,各器件之间无需通过无源光纤熔接,通过放大器单元的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同时集成了泵浦耦合、放大、隔离保护,减少了常规波分复用或合束器的使用,减少了泵浦隔离器的使用,减少了光纤器件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光纤熔接点,降低了光路损耗,提高系统集成度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各器件之间无需通过无源光纤熔接,缩短了激光传输光纤的长度,有效降低了非线性效应,优化了脉冲光纤激光放大特性和放大结构。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光纤合束器无源光纤的使用和各器件间无需通过无源光纤熔接,从而达到减少熔接点,降低损耗,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的有益效果,进而解决了目前脉冲光纤系统中光纤器件较多,熔点较多,损耗较大,脉冲激光由于传输距离较长产生非线性效应无法有效放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放大器,包括种子源,调制器和若干个放大器单元,所述种子源发出信号光,所述信号光经过所述调制器进入若干个所述放大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单元包括放大模块、泵浦耦合模块和隔离模块,用于脉冲激光放大,泵浦耦合和隔离保护;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增益光纤和第一准直器;
所述泵浦耦合模块包括无源光纤和第二准直器;
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法拉第旋光器、1/2玻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三准直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别位于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两端,所述1/2玻片位于所述法拉第旋光器和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准直器,信号光通过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进入所述隔离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增益光纤的信号光空间直接进入隔离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拉第旋光器把反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旋转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准直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源光纤,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连接;所述1/2玻片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成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可以通过的偏振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准直器的泵浦光入射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后被反射,再依次通过所述1/2玻片、所述法拉第旋光器和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反向耦合进入所述增益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耦合模块还包括双色镜片,所述双色镜片设置在所述放大模块和隔离模块之间,泵浦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准直器、所述双色镜片和所述第一准直器,反向耦合进入所述增益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准直器,信号光通过所述双色镜片进入所述隔离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单元的输出为光纤输出或空间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输出为准直扩束输出。
CN202111061770.3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光纤放大器 Active CN113783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770.3A CN113783090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光纤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770.3A CN113783090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光纤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090A true CN113783090A (zh) 2021-12-10
CN113783090B CN113783090B (zh) 2023-05-30

Family

ID=7884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1770.3A Active CN113783090B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光纤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309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832A (zh) * 2001-07-13 2003-02-19 株式会社藤仓 偏振波保持型光纤放大器和光放大器
CN206947723U (zh) * 2017-06-29 2018-01-30 深圳瑞焱通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放大器
CN108039639A (zh) * 2017-12-05 2018-05-1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单晶光纤偏振控制的多通超短脉冲激光放大器
CN108448372A (zh) * 2018-05-22 2018-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集成化光纤器件及其光纤放大器
CN208316015U (zh) * 2018-05-22 2019-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集成化光纤器件及其光纤放大器
CN11042945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放大器
CN113009631A (zh) * 2021-03-02 2021-06-22 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隔离器、放大器、激光器及调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832A (zh) * 2001-07-13 2003-02-19 株式会社藤仓 偏振波保持型光纤放大器和光放大器
CN206947723U (zh) * 2017-06-29 2018-01-30 深圳瑞焱通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放大器
CN108039639A (zh) * 2017-12-05 2018-05-1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基于单晶光纤偏振控制的多通超短脉冲激光放大器
CN108448372A (zh) * 2018-05-22 2018-08-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集成化光纤器件及其光纤放大器
CN208316015U (zh) * 2018-05-22 2019-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集成化光纤器件及其光纤放大器
CN110429459A (zh) * 2019-07-31 2019-11-08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放大器
CN113009631A (zh) * 2021-03-02 2021-06-22 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隔离器、放大器、激光器及调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090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25210B2 (ja) 光ファイバラマン増幅器を含む装置
US7508579B2 (en) Double-pass fiber amplifier
JP2665097B2 (ja) 光結合器
US8081376B2 (en) Multi-stage fiber amplifier to suppress Raman scattered light
JPH07181529A (ja) 光ファイバ増幅システム
CN101083381A (zh) 半导体激光种子脉冲主振荡放大全光纤激光器
EP0660468B1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amplifier
CN113783091B (zh) 一种光纤隔离器
EP1128502A2 (en) Optical amplifier using bulk optics
JPH0864895A (ja) 多段ファイバ増幅器
CN103368048A (zh) 高增益高信噪比保偏光纤放大系统
JP2852161B2 (ja) 増幅光ファイバを用いた増幅器
CN218275503U (zh) 一种高功率1550nm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
CN214255051U (zh) 一种高功率光纤放大器
CN113783090B (zh) 一种光纤放大器
CN216015991U (zh) 一种线偏振连续光纤激光器
CN115912027A (zh) 一种高泵浦效率低非线性效应的光纤激光器
CN201166768Y (zh) 全光纤窄线宽脉冲信号装置
JP2859386B2 (ja) 双方向光ファイバ増幅器
CN218828403U (zh) 一种超连续谱激光器
JP2740676B2 (ja) 光増幅伝送回路
CN218448901U (zh) 一种mopa保偏光纤激光器
JPH0422928A (ja) 光ファイバ増幅装置
CN217789033U (zh) 混合脉冲激光器
CN219394008U (zh) 光纤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