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6078A -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6078A
CN113776078A CN202110846014.5A CN202110846014A CN113776078A CN 113776078 A CN113776078 A CN 113776078A CN 202110846014 A CN202110846014 A CN 202110846014A CN 113776078 A CN113776078 A CN 113776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ffle
away
nut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60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6078B (zh
Inventor
樊桦
吴东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460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6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6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6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6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6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3/00Regulat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 F23N3/007Regulat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using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包括二次风道、密封板、挡板、螺栓、螺母、挡板插槽和倾斜挡板。根据锅炉负荷将密封板或挡板安装在二次风道的挡板插槽上,并使用螺栓和螺母加以固定,完成二次风道的装配。当负荷发生改变时,更换安装于二次风道上的挡板即可改变二次风的出口风速。本发明适用多种工况,在二次风量较小时提高二次风的出口风速,能够有效保证锅炉在低负荷下的稳定燃烧,提高火电厂调峰能力,使得新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此外安装、维修、清洁也很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000T/H以上燃煤锅炉二次风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二次风速的二次风道。
背景技术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然而,新能源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发电量不稳定,为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需要火电厂参与调峰。当新能源发电量较大时,需要火电厂在低负荷下运行,此时锅炉内二次风量大幅降低,二次风风速过低,不能及时给炉内燃烧供气,严重影响锅炉的稳定燃烧。因此,如何提升大型燃煤锅炉在低负荷燃烧条件下的二次风速是保证火电厂调峰能力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能够使二次风速能够适应锅炉燃烧的多种工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包括二次风道1、密封板a2、密封板b3、密封板c4、密封板d5、挡板A6、挡板B7、挡板C8、挡板D9、螺栓aa15、螺栓ab16、螺栓ac17、螺栓ad18、螺栓ba19、螺栓bb20、螺栓bc25、螺栓bd26、螺栓ca27、螺栓cb28、螺栓cc29、螺栓cd30、螺栓da35、螺栓db36、螺栓dc37、螺栓dd38、螺母aa39、螺母ab40、螺母ac45、螺母ad46、螺母ba47、螺母bb48、螺母bc49、螺母bd50、螺母ca55、螺母cb56、螺母cc57、螺母cd58、螺母da59、螺母db60、螺母dc66、螺母dd67。
所述二次风道1中包含挡板插槽a11、挡板插槽b12、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挡板插槽a11中包含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挡板插槽b12中包含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挡板插槽c13中包含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挡板插槽d14中包含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密封板a2包括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密封板b3包括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密封板c4包括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密封板d5包括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b53和通孔4d54;挡板A6包括通孔1A61、通孔1B62、通孔1C63、通孔1D64和倾斜挡板A65;挡板B7包括通孔2A71、通孔2B72、通孔2C73、通孔2D74和倾斜挡板B75;挡板C8包括通孔3A81、通孔3B82、通孔3C83、通孔3D84和倾斜挡板C85;挡板D9包括通孔4A91、通孔4B92、通孔4C93、通孔4D94和倾斜挡板D95。
所述二次风道1的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70mm、长边为180mm、壁厚为1mm、长度为300mm的矩形方管;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a11,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b12,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c13,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d14,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
所述密封板a2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2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2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2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2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b3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3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3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3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3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c4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4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4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4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4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d5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5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5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5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5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所述挡板A6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A6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6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6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6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6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挡板B7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B7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7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7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7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7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所述挡板C8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C8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8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8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8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8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挡板D9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D9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9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9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9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9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所述螺栓aa15、螺栓ab16、螺栓ac17、螺栓ad18、螺栓ba19、螺栓bb20、螺栓bc25、螺栓bd26、螺栓ca27、螺栓cb28、螺栓cc29、螺栓cd30、螺栓da35、螺栓db36、螺栓dc37和螺栓dd38的尺寸均为M5,螺纹长度均为10mm。
所述螺母aa39、螺母ab40、螺母ac45、螺母ad46、螺母ba47、螺母bb48、螺母bc49、螺母bd50、螺母ca55、螺母cb56、螺母cc57、螺母cd58、螺母da59、螺母db60、螺母dc66和螺母dd67的尺寸均为M5,厚度均为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可以通过更换挡板来改变二次风的出口速度,能够适应锅炉不同的燃烧工况,保证锅炉在低负荷下燃烧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火电厂的调峰能力,使得新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挡板便于安装和拆除,方便更换、清洁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密封板a三维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密封板b三维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密封板c三维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密封板d三维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挡板A三维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挡板B三维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挡板C三维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挡板D三维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高负荷下的第一装配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高负荷下的第二装配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高负荷下的三维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中等负荷下的第一装配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中等负荷下的第二装配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中等负荷下的第三装配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中等负荷下的三维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低负荷下的第一装配图;
图18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低负荷下的第二装配图;
图19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低负荷下的第三装配图;
图20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低负荷下的三维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高负荷下的截面图;
图22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中等负荷下的截面图;
图23为本发明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的低负荷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为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包括二次风道1、密封板a2、密封板b3、密封板c4、密封板d5、挡板A6、挡板B7、挡板C8、挡板D9、螺栓aa15、螺栓ab16、螺栓ac17、螺栓ad18、螺栓ba19、螺栓bb20、螺栓bc25、螺栓bd26、螺栓ca27、螺栓cb28、螺栓cc29、螺栓cd30、螺栓da35、螺栓db36、螺栓dc37、螺栓dd38、螺母aa39、螺母ab40、螺母ac45、螺母ad46、螺母ba47、螺母bb48、螺母bc49、螺母bd50、螺母ca55、螺母cb56、螺母cc57、螺母cd58、螺母da59、螺母db60、螺母dc66、螺母dd67;二次风道1中包含挡板插槽a11、挡板插槽b12、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挡板插槽a11中包含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挡板插槽b12中包含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挡板插槽c13中包含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挡板插槽d14中包含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密封板a2包括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密封板b3包括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密封板c4包括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密封板d5包括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b53和通孔4d54;挡板A6包括通孔1A61、通孔1B62、通孔1C63、通孔1D64和倾斜挡板A65;挡板B7包括通孔2A71、通孔2B72、通孔2C73、通孔2D74和倾斜挡板B75;挡板C8包括通孔3A81、通孔3B82、通孔3C83、通孔3D84和倾斜挡板C85;挡板D9包括通孔4A91、通孔4B92、通孔4C93、通孔4D94和倾斜挡板D9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二次风道1的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70mm、长边为180mm、壁厚为1mm、长度为300mm的矩形方管;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a11,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b12,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c13,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d14,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
如图2所示,密封板a2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2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2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2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2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3所示,密封板b3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3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3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3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3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4所示,密封板c4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4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4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4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4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5所示,密封板d5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5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5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5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5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6所示,挡板A6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A6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6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6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6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6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7所示,挡板B7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B7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7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7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7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7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8所示,挡板C8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C8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8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8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8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8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9所示,挡板D9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D9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9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9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9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9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高负荷工况下时,将密封板a2安装到挡板插槽a11上,使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分别对准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密封板b3安装到挡板插槽b12上,使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分别对准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密封板c4安装到挡板插槽c13上,使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分别对准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密封板d5安装到挡板插槽d14上,使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高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装配完成的工作于高负荷工况下的二次风道三维视图如图12所示。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中等负荷工况下时,将挡板A6上的倾斜挡板A6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a11中,使挡板A6上的通孔1A61、通孔1B62、通孔1C63和通孔1D6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a11上的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挡板B7上的倾斜挡板B7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b12中,使挡板B7上的通孔2A71、通孔2B72、通孔2C73和通孔2D7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b12上的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密封板c4安装到挡板插槽c13上,使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分别对准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密封板d5安装到挡板插槽d14上,使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中等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装配完成的工作于中等负荷工况下的二次风道的三维视图如图16所示。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低负荷工况下,将密封板a2安装到挡板插槽a11上,使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分别对准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密封板b3安装到挡板插槽b12上,使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分别对准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挡板C8上的倾斜挡板C8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c13中,使挡板C8上的通孔3A81、通孔3B82、通孔3C83和通孔3D8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c13上的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挡板D9上的倾斜挡板D9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d14中,使挡板D9上的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d14上的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低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装配完成的工作于低负荷工况下的二次风道的三维视图如图20所示。
如图21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高负荷工况下时,二次风风量很大,二次风道出口速度能够满足炉内稳定燃烧需要,此时不需要挡板额外节流,仅使用密封板a2、密封板b3、密封板c4和密封板d5分别安装到二次风道1上的挡板插槽a11、挡板插槽b12、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上,并分别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完成二次风道1的密封即可。
如图22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中等负荷工况下时,二次风风量较小,二次风的出口速度较低,难以满足炉内稳定燃烧的需要,此时可以通过缩小二次风的出口截面的方法提高二次风速,将挡板A6和挡板B7分别安装在挡板插槽a11和挡板插槽b12上并分别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则二次风的出口截面为倾斜挡板A65和倾斜挡板B75形成的较小的出口截面,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得以提高,可以保证炉内的稳定燃烧;此外,将密封板c4和密封板d5分别安装到二次风道1上的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上,并分别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完成二次风道1的密封。
如图23所示,当二次风道工作于低负荷工况下时,二次风风量很小,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很低,几乎不能满足炉内稳定燃烧的需要,此时可以采用缩小二次风的出口截面以提高二次风速,将挡板C8和挡板D9分别安装在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上并分别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此时二次风的出口截面为倾斜挡板C85和倾斜挡板D95形成的很小的出口截面,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得以大幅提高,可以保证炉内的稳定燃烧;此外,将密封板a2和密封板b3分别安装到二次风道1上的挡板插槽a11和挡板插槽b12上,并分别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完成二次风道1的密封。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更换二次风道上的挡板来改变二次风的出口速度,使二次风的出口速度能够满足多种燃煤锅炉燃烧工况,特别是低负荷工况下的稳定燃烧,提高火电厂的调峰能力;整个二次风道安装和拆卸方便,并且可以实现对各个部件的清洁和更换。

Claims (8)

1.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风道(1)、密封板a(2)、密封板b(3)、密封板c(4)、密封板d(5)、挡板A(6)、挡板B(7)、挡板C(8)、挡板D(9)、螺栓aa(15)、螺栓ab(16)、螺栓ac(17)、螺栓ad(18)、螺栓ba(19)、螺栓bb(20)、螺栓bc(25)、螺栓bd(26)、螺栓ca(27)、螺栓cb(28)、螺栓cc(29)、螺栓cd(30)、螺栓da(35)、螺栓db(36)、螺栓dc(37)、螺栓dd(38)、螺母aa(39)、螺母ab(40)、螺母ac(45)、螺母ad(46)、螺母ba(47)、螺母bb(48)、螺母bc(49)、螺母bd(50)、螺母ca(55)、螺母cb(56)、螺母cc(57)、螺母cd(58)、螺母da(59)、螺母db(60)、螺母dc(66)、螺母dd(67);二次风道(1)中包含挡板插槽a(11)、挡板插槽b(12)、挡板插槽c(13)和挡板插槽d(14);挡板插槽a(11)中包含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挡板插槽b(12)中包含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挡板插槽c(13)中包含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挡板插槽d(14)中包含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密封板a(2)包括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密封板b(3)包括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密封板c(4)包括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密封板d(5)包括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b(53)和通孔4d(54);挡板A(6)包括通孔1A(61)、通孔1B(62)、通孔1C(63)、通孔1D(64)和倾斜挡板A(65);挡板B(7)包括通孔2A(71)、通孔2B(72)、通孔2C(73)、通孔2D(74)和倾斜挡板B(75);挡板C(8)包括通孔3A(81)、通孔3B(82)、通孔3C(83)、通孔3D(84)和倾斜挡板C(85);挡板D(9)包括通孔4A(91)、通孔4B(92)、通孔4C(93)、通孔4D(94)和倾斜挡板D(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道(1)的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70mm、长边为180mm、壁厚为1mm、长度为300mm的矩形方管;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a(11),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40mm处设有挡板插槽b(12),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在二次风道(1)左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c(13),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在二次风道(1)右侧壁面上,距离出口120mm处设有挡板插槽d(14),其主体部分为一根短边为40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长度为15mm的矩形方管,在矩形方管末端长边两侧各焊有一段短边为12mm、长边为70mm、厚度为1mm的平板,每段平板上都有两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上边缘为7mm,另外一个通孔圆心距离平板外边缘为6mm、下边缘为7mm,两段平板上共计有四个通孔,从右上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a(2)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2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2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2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2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b(3)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3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3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3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3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c(4)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4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4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4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4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密封板d(5)为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板上四角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5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5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5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5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A(6)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A(6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1A(6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1B(6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1C(6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1D(6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挡板B(7)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90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B(7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2A(7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2B(7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2C(7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2D(7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C(8)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C(8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3A(8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3B(8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3C(8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3D(8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挡板D(9)由一块长边为70mm、短边为64mm、厚度为1mm的平板和一块焊接在平板上、焊接处距离平板左边缘13mm、与平板之间的角度为30°、长边为183mm、短边为68mm、厚度为1mm的倾斜挡板D(95)组成,其中平板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通孔,右上角通孔为通孔4A(91),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右下角通孔为通孔4B(92),其圆心距离平板右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下角通孔为通孔4C(93),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下边缘7mm,左上角通孔为通孔4D(94),其圆心距离平板左侧外边缘6mm、上边缘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次风道(1)工作于高负荷工况下时,将密封板a(2)安装到挡板插槽a(11)上,使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分别对准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密封板b(3)安装到挡板插槽b(12)上,使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分别对准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密封板c(4)安装到挡板插槽c(13)上,使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分别对准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密封板d(5)安装到挡板插槽d(14)上,使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高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次风道(1)工作于中等负荷工况下时,将挡板A(6)上的倾斜挡板A(6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a(11)中,使挡板A(6)上的通孔1A(61)、通孔1B(62)、通孔1C(63)和通孔1D(6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a(11)上的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挡板B(7)上的倾斜挡板B(7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b(12)中,使挡板B(7)上的通孔2A(71)、通孔2B(72)、通孔2C(73)和通孔2D(7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b(12)上的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密封板c(4)安装到挡板插槽c(13)上,使通孔3a(41)、通孔3b(42)、通孔3c(43)和通孔3d(44)分别对准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密封板d(5)安装到挡板插槽d(14)上,使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中等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二次风道(1)工作于低负荷工况下时,将密封板a(2)安装到挡板插槽a(11)上,使通孔1a(21)、通孔1b(22)、通孔1c(23)和通孔1d(24)分别对准通孔aa(111)、通孔ab(112)、通孔ac(113)和通孔ad(11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aa(15)与螺母aa(39)、螺栓ab(16)与螺母ab(40)、螺栓ac(17)与螺母ac(45)和螺栓ad(18)与螺母ad(46)固定;将密封板b(3)安装到挡板插槽b(12)上,使通孔2a(31)、通孔2b(32)、通孔2c(33)和通孔2d(34)分别对准通孔ba(121)、通孔bb(122)、通孔bc(123)和通孔bd(12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ba(19)与螺母ba(47)、螺栓bb(20)与螺母bb(48)、螺栓bc(25)与螺母bc(49)和螺栓bd(26)与螺母bd(50)固定;将挡板C(8)上的倾斜挡板C(8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c(13)中,使挡板C(8)上的通孔3A(81)、通孔3B(82)、通孔3C(83)和通孔3D(8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c(13)上的通孔ca(131)、通孔cb(132)、通孔cc(133)和通孔cd(13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ca(27)与螺母ca(55)、螺栓cb(28)与螺母cb(56)、螺栓cc(29)与螺母cc(57)和螺栓cd(30)与螺母cd(58)固定;将挡板D(9)上的倾斜挡板D(95)倾斜插入挡板插槽d(14)中,使挡板D(9)上的通孔4A(51)、通孔4B(52)、通孔4C(53)和通孔4D(54)分别对准挡板插槽d(14)上的通孔da(141)、通孔db(142)、通孔dc(143)和通孔dd(144),并且分别使用螺栓da(35)与螺母da(59)、螺栓db(36)与螺母db(60)、螺栓dc(37)与螺母dc(66)和螺栓dd(38)与螺母dd(67)固定,完成低负荷工况下二次风道的装配。
CN202110846014.5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Active CN113776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014.5A CN113776078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014.5A CN113776078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6078A true CN113776078A (zh) 2021-12-10
CN113776078B CN113776078B (zh) 2022-07-12

Family

ID=7883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6014.5A Active CN113776078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607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818A (zh) * 2007-08-10 2008-01-30 杨爱生 锅炉各二次风口无挡板控风方法
CN102563638A (zh) * 2012-03-06 2012-07-11 浙江大学 煤粉锅炉双通道燃尽风或二次风燃烧器装置
CN203231331U (zh) * 2013-02-19 2013-10-0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可左右摆动的并出口面积可调的喷嘴
RU2016136613A (ru) * 2016-09-12 2018-03-15 Вадим Сергеевич Рыж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мощностью твёрдотопливного отопительного прибора
CN208652613U (zh) * 2018-03-26 2019-03-26 北京蓝爱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
CN110081457A (zh) * 2019-06-20 2019-08-02 吉林大学 一种预防锅炉水冷壁爆管的二次风风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05924A (zh) * 2019-12-18 2020-02-18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电站锅炉的二次风通道调节装置及燃烧数值模拟方法
CN210241614U (zh) * 2019-06-14 2020-04-03 山东清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温烟气挡板
CN210373522U (zh) * 2019-06-26 2020-04-21 重庆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再循环的真空锅炉
CN211976869U (zh) * 2020-04-27 2020-11-20 山东泰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
CN112228868A (zh) * 2020-08-20 2021-01-15 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调节一次风和侧边风流速的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
US20210123598A1 (en) * 2019-10-25 2021-04-29 The Marley Company Llc Variable Orifice Restor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818A (zh) * 2007-08-10 2008-01-30 杨爱生 锅炉各二次风口无挡板控风方法
CN102563638A (zh) * 2012-03-06 2012-07-11 浙江大学 煤粉锅炉双通道燃尽风或二次风燃烧器装置
CN203231331U (zh) * 2013-02-19 2013-10-0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可左右摆动的并出口面积可调的喷嘴
RU2016136613A (ru) * 2016-09-12 2018-03-15 Вадим Сергеевич Рыж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мощностью твёрдотопливного отопительного прибора
CN208652613U (zh) * 2018-03-26 2019-03-26 北京蓝爱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二次风分管道送风系统
CN210241614U (zh) * 2019-06-14 2020-04-03 山东清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温烟气挡板
CN110081457A (zh) * 2019-06-20 2019-08-02 吉林大学 一种预防锅炉水冷壁爆管的二次风风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73522U (zh) * 2019-06-26 2020-04-21 重庆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再循环的真空锅炉
US20210123598A1 (en) * 2019-10-25 2021-04-29 The Marley Company Llc Variable Orifice Restoration Device
CN110805924A (zh) * 2019-12-18 2020-02-18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电站锅炉的二次风通道调节装置及燃烧数值模拟方法
CN211976869U (zh) * 2020-04-27 2020-11-20 山东泰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
CN112228868A (zh) * 2020-08-20 2021-01-15 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调节一次风和侧边风流速的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剑等: "对冲燃烧锅炉旋流燃烧器风量分布优化的数值模拟", 《浙江电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6078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4430Y (zh) 电站锅炉h型省煤器
CN113776078B (zh) 一种可变风速的二次风道
CN202267079U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
CN2113767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N204730234U (zh) 蒸汽空气预热器
CN201476250U (zh) 加湿器降低落水噪音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加湿器
CN201237226Y (zh) 大型不漏煤往复炉排
CN111426084B (zh) 中深层高效换热地热井系统
CN109855465B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离子风热交换器
CN201588197U (zh) 一种拦污栅或清污机用栅体
CN110486710B (zh) 一种减少省煤器磨损的新式外罩
CN202061710U (zh) 一种电除尘器气流分布板多重组合装置
CN2664780Y (zh) 一种用于电除尘器中的放电可调电晕线
CN213237498U (zh) 一种煤粉燃烧装置的浓稀相分离器
CN220653334U (zh) 一种光伏组件散热系统
CN220366050U (zh) 一种适用于吹灰器部位的炉墙穿墙管密封装置
CN219672702U (zh) 一种超高温超高压发电余热发电装置
CN214273749U (zh) 一种排汽接颈
CN216244468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用背板
CN220288369U (zh) 用于烟气换热的防磨均流假管组件及烟气换热器
CN216715270U (zh) 一种供热工程管道阀门装置
CN219551304U (zh) 防溅射节水型冷却塔
CN201992671U (zh) 一种用于锅炉烟道设施的自动清理器
CN217785174U (zh) 一种除尘器前烟道
CN108787168A (zh) 一种具有换热功能的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