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5902A -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5902A
CN113775902A CN202010523074.9A CN202010523074A CN113775902A CN 113775902 A CN113775902 A CN 113775902A CN 202010523074 A CN202010523074 A CN 202010523074A CN 113775902 A CN113775902 A CN 113775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platform
damper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3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5902B (zh
Inventor
张禹
郭大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30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5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5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5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5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5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该阻尼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框体,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并与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框体能够容纳多个阻尼器。该阻尼器支撑装置可以将多个阻尼器集成安装到框体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且阻尼装置通过框体与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与运输。该塔筒的阻尼器安装方法在塔筒段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分别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内,连同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分别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进行吊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阻尼器预先悬挂于塔筒段内并运输,降低了阻尼器坠落的风险,同时模块化的阻尼装置也加快了安装进度。

Description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如水流过桥墩,风吹过高塔、烟囱、电线等都会形成卡门涡街。对于风力发电机组而言,风吹过塔筒时会在塔筒后端产生反对称排列的涡街,当涡从塔筒表面脱落时,会影响到塔筒表面压力的变化,压力的变化对塔筒产生激励,导致塔筒的中段来回扭摆,经历二阶振动。二阶振动的频率高、振动能量大,危险性也较大。特别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柔塔筒在大风环境下时,可能产生持续的二阶振动,对机组疲劳载荷以及机组的安全性都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抑制塔筒的二阶振动,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在塔筒内设置多个阻尼器。在塔筒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多个阻尼器预先安装于塔筒。但是,阻尼器的重量较重,塔筒运输到风电现场的过程中,大多数阻尼器处于悬空状态,存在坠落风险,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损伤塔筒及周边阻尼器。另外,多个阻尼器需多次组装,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该阻尼器支撑装置可以将多个阻尼器集成为模块化的阻尼装置,便于安装与运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可以将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和塔筒段分别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吊装,提高了在塔筒上安装阻尼器的整体组装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设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阻尼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框体,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并与支撑平台可拆卸连接,框体能够容纳多个阻尼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固定架,设置于平台本体上,固定架与框体可拆卸连接;支撑组件,设置于平台本体与塔筒的内壁之间,支撑平台通过支撑组件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和设置于支撑梁的端部的弹性组件,支撑梁与平台本体连接,弹性组件与塔筒的内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弹性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柱体以及连接壳体与柱体的片簧,壳体的一端与支撑梁连接,另一端与塔筒的内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框体包括外框和设置于外框内的多个内框,每个内框能够容纳层叠排布的多个阻尼器,框体通过外框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外框包括多个横梁和固定板,多个横梁相互拼接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纳部,固定板与容纳部的一侧连接,多个内框与固定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内框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螺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框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框体在支撑平台所在的平面内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框体在支撑平台上层叠设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阻尼系统,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阻尼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器支撑装置通过支撑平台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多个阻尼器,集成安装于阻尼器支撑装置的框体内,以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阻尼器内容纳有液体,阻尼器还设置有注液孔,且每个阻尼器的注液孔从框体向外露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塔筒,包括:如前所述的阻尼系统,阻尼系统通过阻尼支撑装置的支撑平台设置于塔筒的预定高度处;安装平台,设置于阻尼系统的上方,并与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允许阻尼装置通过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在塔筒上的预定高度处为塔筒的二阶振型的最大振幅的75%以上的位置;或者,支撑平台在塔筒上的预定高度处为塔筒的总高度的40%~80%之间的位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塔筒的组装方法,塔筒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续分布的多个塔筒段,该组装方法包括:将多个阻尼器集成安装于框体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在塔筒段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安装平台和支撑平台分别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上;将阻尼装置和多个塔筒段分别运输至风电现场;在风电现场将多个塔筒段依次吊装于高空,形成塔筒;将阻尼装置吊装于塔筒内的安装平台;将阻尼装置穿过安装平台的通孔放置于支撑平台上;将阻尼装置与支撑平台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及阻尼系统,通过在塔筒内设置弹性连接的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框体,可以将多个阻尼器集成安装到框体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同时支撑平台与框体可以分开运输与组装,有利于提高阻尼系统的组装效率,便于运输。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在塔筒段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分别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内,连同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分别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进行吊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阻尼器预先悬挂于塔筒段内并运输,降低了阻尼器坠落的风险,同时模块化的阻尼装置也提高了阻尼系统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阻尼系统的阻尼器支撑装置中的支撑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阻尼系统的阻尼器支撑装置中的支撑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支撑平台中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阻尼系统的阻尼器支撑装置中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塔筒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塔筒中的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塔筒的阻尼系统的安装位置与二阶振型的振幅的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筒的组装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筒;101-塔筒段;1-阻尼器支撑装置;2-阻尼器;21-注液孔;2M-阻尼装置;3-安装平台;
11-支撑平台;111-平台本体;112-固定架;113-支撑组件;
113a-支撑梁;113b-弹性组件;1131-壳体;1132-柱体;1133-片簧;32、115-电梯孔;33、116-爬行梯孔;34、117-盖体;114、35-护栏;
12-框体;121-外框;1211-横梁;1212-固定板;122-内框;122a-上固定板;122c-下固定板;122b-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力发电设备越来越趋于大功率和适用于低风速风电场,所使用的塔筒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塔筒的柔性增大,低阶自然频率降低。对于风力发电机组而言,风吹过塔筒时会在塔筒后端产生反对称排列的涡街,当涡从塔筒表面脱落时,会影响到塔筒表面压力的变化,压力的变化对塔筒产生激励,导致塔筒的中段来回扭摆,经历二阶振动。本文中,塔筒的二阶振动指的是塔筒的中段扭摆且频率一般在1Hz-2Hz范围内的振动。
为了抑制塔筒的二阶振动,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在塔筒内设置多个阻尼器。在塔筒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多个阻尼器预先安装于塔筒。但是,阻尼器的重量较重,塔筒运输到风电现场的过程中,大多数阻尼器处于悬空状态,存在坠落风险,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损伤塔筒及周边阻尼器。另外,多个阻尼器需多次组装,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
另外,为了将多个阻尼器预先安装于塔筒,现有技术一般在塔筒内壁周侧上焊接多个螺柱,然后将多个阻尼器逐一固定于螺柱上。塔筒内壁的焊接量过大,导致塔筒钢板出现收缩变形,影响塔筒的安装法兰的平面度及椭圆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0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系统,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该阻尼系统包括阻尼器支撑装置1和多个阻尼器2。
阻尼器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平台11和框体12。支撑平台11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框体12设置于支撑平台11上,并与支撑平台11可拆卸连接,框体12能够容纳多个阻尼器2。
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框体12内,以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
当塔筒发生二阶振动时,支撑平台11带动集成有多个阻尼器2的框体12随塔筒的扭摆而扭摆。一方面,由于支撑平台11与塔筒的内壁弹性连接,可以吸收塔筒的一部分摆动能量,提供减振效果;另一方面,多个阻尼器2本身可以发挥减振作用,增大阻尼力,优化阻尼效果,从而可以抑制塔筒的二阶振动,减小塔筒在大风环境下受到二阶振动的负面影响,提高塔筒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多个阻尼器2可以集成安装到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加快了多个阻尼器2的整体安装进度,便于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一并吊装至塔筒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阻尼器2预先悬挂于塔筒内并运输,提高了阻尼器2的组装效率,降低了阻尼器2坠落的风险。另外,支撑平台11结构简单可靠,安装的平面度及位置度要求较低,便于设计和制造,节约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了阻尼系统的安装难度和工作量。
同时,框体12与支撑平台11可拆卸连接,可以将框体12与支撑平台11分开组装与运输。例如,在塔筒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支撑平台11预先安装于塔筒内,并连同塔筒一并运输到风电现场。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后运输到风电现场,然后在风电现场组装完塔筒后,再将阻尼装置2M一并吊装于塔筒内的支撑平台11上,将框体12安装至支撑平台11,提高了阻尼系统的整体组装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1及阻尼系统,通过在塔筒内设置弹性连接的支撑平台11,在支撑平台11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框体12,可以将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到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同时支撑平台11与框体12可以分开运输与组装,有利于提高阻尼系统的组装效率,便于运输。
下面结合附图2~5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支撑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平台11包括:平台本体111、固定架112和支撑组件113。
固定架112设置于平台本体111上,固定架112与框体12可拆卸连接。支撑组件113设置于平台本体111与塔筒10的内壁之间,支撑平台11通过支撑组件113与塔筒10的内壁弹性连接。
固定架112的形状与框架12的形状适配。可选地,固定架112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或者通孔,通过紧固件将固定架112与框体1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113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113a和设置于支撑梁113a的端部的弹性组件113b,支撑梁113a与平台本体111连接,弹性组件113b与塔筒10的内壁连接。弹性组件113b可以缓冲支撑平台11的扭摆晃动量,吸收塔筒的一部分摆动能量,提高塔筒的减振效果。
可选地,弹性组件113b与塔筒10的内壁焊接连接。由于弹性组件113b的数量较少,焊接量较小,焊接后不会使塔筒钢板收缩变形,因而不会影响塔筒的安装法兰的平面度及椭圆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多个阻尼器2焊接于塔筒的壁部来说,可以保护塔筒的主体强度,降低塔筒的焊接变形。
可选地,弹性组件113b与塔筒10的内壁通过紧固件连接,再将紧固件的螺纹处用焊点焊接,防止紧固件松脱,进一步保护塔筒的主体强度,防止塔筒的壁部变形。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组件113b包括壳体1131、设置于壳体1131内的柱体1132以及连接壳体1131与柱体1132的片簧1133,壳体1131的一端与支撑梁113a连接,另一端与塔筒10的内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组件113b的结构形式不限于图4所示的结构,不再赘述。
另外,支撑平台11上还设置有电梯孔115、爬行梯孔116,电梯孔115用于塔筒内的电梯通过,爬行梯孔116用于放置爬行梯,便于操作人员进出塔筒或者机舱等位置。由于仅在局部维修时使用爬行梯,故爬行梯孔116上可以设置可拆卸的盖体117。另外,电梯孔115的周侧设置护栏114,盖体117和护栏114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坠落等危险。
如图5所示,框体12包括外框121和设置于外框121内的多个内框122,每个内框122能够容纳层叠排布的多个阻尼器2,框体12通过外框121与固定架112可拆卸连接。外框121和内框122中的任一者可以为长方体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状。本实施例以外框121和内框122均为长方体形状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外框121包括多个横梁1211和固定板1212,多个横梁1211相互拼接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纳部,固定板1212与容纳部的一侧连接,多个内框122与固定板1212连接。横梁1211可以为挤压成型的型材,材质为铝合金,在减轻外框121的重量的同时提高外框121的刚度和强度。固定板1212用于承载内框122及阻尼器2的重量,材质可以为铝合金,也可以为尼龙等塑胶板。外框121上可以设置多个螺纹孔或者通孔,便于与其它外框121连接,实现堆叠放置。
可选地,内框122包括上固定板122a、下固定板122c以及连接上固定板122a和下固定板122c的螺柱122b,螺柱122b的数量为至少3个,例如4个。多个阻尼器2可以层叠排布于固定板122a与下固定板122c之间。上固定板122a和下固定板122c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下固定板122c可以与外框121的固定板1212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框体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框体12在支撑平台11所在的平面内间隔设置。可选地,,多个框体12在支撑平台11上层叠设置。可选地,多个框体12在支撑平台11所在的平面内间隔设置,并在支撑平台11的上方层叠设置,以尽可能地利用支撑平台11的占用面积。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平台11上放置有堆叠排放的4个框体12,每个框体12的外框121内放置有8个内框122,每个内框122内放置有4个阻尼器2,共计128个阻尼器2。
尽管图1中示出了四个框体12堆叠在支撑平台11上,但是其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支撑平台11的任意合适的位置处堆叠任意数量的框体12,并且每个框体12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三个的阻尼器2。
再次参阅图5,阻尼器2内容纳有液体。阻尼器2通过液体的惯性力或晃动来抑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的二阶振动。具体来说,通过液体在静止状态下的惯性力或者通过液体在晃动状态下产生的力来提供减振作用,从而抑制塔筒的二阶振动。可选地,阻尼器2中的液体为诸如乙二醇类、丙二醇类等粘度大于水的粘度的液体。粘度大的液体在晃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液面波浪的破碎,有利于提高阻尼器的减振效果。
如前所述,阻尼器2对于塔筒二阶振动的抑制主要通过将液体的惯性力传递给塔筒10来实现,阻尼器2的设计频率与液体的质量与种类、阻尼器2的直径大小及液面高度中的每一个变量都有关系。例如:对于圆柱形的阻尼器2,在二阶振动频率为1.2Hz左右时,阻尼器2的直径大致为0.5m-0.8m,阻尼器2内的液面高度一般为阻尼器2的直径的0.3倍到0.5倍。此外,在设计液面高度时需要考虑到二阶振动频率与液面敏感度的关系。
当多个阻尼装置2M在空间排布时,由于各个阻尼装置2M将液体分隔在不同空间中,使得液体被限制在相对小的空间内,可以减小高阶的液体晃动,增加阻尼。
此外,支撑平台11位于阻尼装置2M的下方,当阻尼装置2M的液体晃动时,每一次的晃动都会冲击在支撑平台11,支撑平台11的弹性组件113b可以消耗液体的部分动能,降低液体晃动的振幅,从而可增加液体晃动时的阻尼,提高减振效果。
进一步地,阻尼器2还设置有注液孔21,且每个阻尼器2的注液孔21从框体12向外露出。当阻尼器2内的液体蒸发耗尽或者余量不足时,可以在不拆卸阻尼器2的情况下通过注液孔21向阻尼器2内注液。
可选地,阻尼器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阻尼器2的侧壁上的液位计,通过液位计可以确定液体的液面位置。由于阻尼器2的抑制频率与液面高度有关,因此可通过调节液面高度对阻尼器的抑制频率进行调节,实现精准的抑制频率。这样既可以防止设计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并且可以及时补偿由于长时间运行导致的频率变化,同时也更加方便后期运行维护。这里,液位计的刻度可以表示液面高度值,也可以表示经计算后的与例如阻尼器2的抑制频率对应的值等。然而,液位计的构造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为能够监测液面高度的其他任意合适的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塔筒10,包括:如前所述的阻尼系统和安装平台3。
阻尼器系统通过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支撑平台11设置于塔筒10的预定高度处。安装平台3设置于阻尼系统的上方,并与塔筒10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平台3上设置有允许阻尼装置2M通过的通孔31。
如图6和图7所示,虚线A-A处为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支撑平台11在塔筒10上的安装位置,虚线B-B处为安装平台3在塔筒10上的安装位置,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阻尼装置2M的重量、体积、在支撑平台11上的空间布局而定。
另外,如图8所示,安装平台3上还设置有与支撑平台11对应的电梯孔32、爬行梯孔33,电梯孔32用于塔筒内的电梯通过,爬行梯孔33用于放置爬行梯,便于操作人员进出塔筒或者机舱等位置。由于仅在局部维修时使用爬行梯,故爬行梯孔33上可以设置可拆卸的盖体34。电梯孔32的周侧还设置护栏35,盖体34和护栏35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坠落等危险。
图9示出了塔筒的阻尼系统的安装位置与二阶振型的振幅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轴代表塔筒10在一定风力作用下的二阶振型归一化幅值,纵轴代表塔筒10的高度。阻尼系统的支撑平台11安装在塔筒10的二阶振型的最大振幅附近对塔筒10的二阶振动抑制效果最好,因此,为了确保对塔筒10的二阶振动较好的抑制效果,可选地,支撑平台11在塔筒10上的预定高度处为塔筒10的二阶振型的最大振幅的75%以上的位置。换言之,支撑平台11在塔筒10上的预定高度处为塔筒10的总高度的40%~80%之间的位置,实际安装阻尼系统的位置可以在设计阶段通过仿真分析确定。
另外,塔筒10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续分布的多个塔筒段101,在塔筒段10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可以将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支撑平台11和安装平台3分别预先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101内。同时将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多个塔筒段101和阻尼装置2M分别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进行吊装,提高了阻尼系统的组装效率。
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塔筒的组装方法,塔筒10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续分布的多个塔筒段101,该组装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
步骤S2:在塔筒段101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安装平台3和支撑平台11分别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101上。
步骤S3:将阻尼装置2M和多个塔筒段101分别运输至风电现场。
步骤S4:在风电现场将多个塔筒段101依次吊装于高空,形成塔筒10。
步骤S5:将阻尼装置2M吊装于塔筒10内的安装平台3。
步骤S6:将阻尼装置2M穿过安装平台3的通孔31放置于支撑平台11上。安装平台3上安排若干操作人员,通过滑轮机构等方法将阻尼装置2M吊放于下方的支撑平台11上。
步骤S7:将阻尼装置2M与支撑平台11连接。支撑平台11上安排若干操作人员,负责接收阻尼装置2M,然后将阻尼装置2M的框体12与支撑平台11的固定架112连接。另外,多个阻尼装置2M也可以在支撑平台11上堆叠放置,各个阻尼装置2M之间通过框体12相互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塔筒的组装方法的步骤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顺序,例如,步骤S1、步骤S2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1,再执行步骤S2,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筒的组装方法,在各塔筒段101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支撑平台11和安装平台3分别安装至相应的塔筒段101内,连同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分别运输到风电现场后再进行吊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多个阻尼器2预先悬挂于塔筒段内并运输,降低了阻尼器2坠落的风险,同时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也提高了阻尼器2在塔筒10上的组装效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阻尼器支撑装置(1),设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支撑装置(1)包括:
支撑平台(11),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弹性连接;
框体(12),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1)上,并与所述支撑平台(11)可拆卸连接,所述框体(12)能够容纳多个阻尼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1)包括:
平台本体(111);
固定架(112),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111)上,所述固定架(112)与所述框体(12)可拆卸连接;
支撑组件(113),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111)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平台(11)通过所述支撑组件(113)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3)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梁(113a)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梁(113a)的端部的弹性组件(113b),所述支撑梁(113a)与所述平台本体(111)连接,所述弹性组件(113b)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13b)包括壳体(1131)、设置于所述壳体(1131)内的柱体(1132)以及连接所述壳体(1131)与所述柱体(1132)的片簧(1133),所述壳体(11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113a)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2)包括外框(121)和设置于所述外框(121)内的多个内框(122),每个所述内框(122)能够容纳层叠排布的多个所述阻尼器(2),所述框体(12)通过所述外框(121)与所述固定架(11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21)包括多个横梁(1211)和固定板(1212),所述多个横梁(1211)相互拼接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纳部,所述固定板(1212)与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多个内框(122)与所述固定板(12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122)包括上固定板(122a)、下固定板(122c)以及连接所述上固定板(122a)和所述下固定板(122c)的螺柱(122b)。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框体(12)在所述支撑平台(11)所在的平面内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框体(12)在所述支撑平台(11)上层叠设置。
9.一种阻尼系统,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支撑装置(1),所述阻尼器支撑装置(1)通过支撑平台(11)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弹性连接;
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所述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框体(12)内,以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内容纳有液体,所述阻尼器(2)还设置有注液孔(21),且每个所述阻尼器(2)的所述注液孔(21)从所述框体(12)向外露出。
11.一种塔筒(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阻尼系统,所述阻尼系统通过阻尼器支撑装置(1)的支撑平台(11)设置于所述塔筒(10)的预定高度处;
安装平台(3),设置于所述阻尼器系统的上方,并与所述塔筒(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平台(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阻尼器系统的阻尼装置(2M)通过的通孔(3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1)在所述塔筒(10)上的所述预定高度处为所述塔筒(10)的二阶振型的最大振幅的75%以上的位置;
或者,所述支撑平台(11)在所述塔筒(10)上的所述预定高度处为所述塔筒(10)的总高度的40%~80%之间的位置。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塔筒的组装方法,所述塔筒(10)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续分布的多个塔筒段(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将多个阻尼器(2)集成安装于框体(12)内,形成模块化的阻尼装置(2M);
在所述塔筒段(101)出厂前处于水平状态时,将安装平台(3)和支撑平台(11)分别安装至相应的所述塔筒段(101)上;
将所述阻尼装置(2M)和所述多个塔筒段(101)分别运输至风电现场;
在所述风电现场将所述多个塔筒段(101)依次吊装于高空,形成所述塔筒(10);
将所述阻尼装置(2M)吊装于所述塔筒(10)内的安装平台(3);
将所述阻尼装置(2M)穿过所述安装平台(3)的通孔(31)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1)上;
将所述阻尼装置(2M)与所述支撑平台(11)连接。
CN202010523074.9A 2020-06-10 2020-06-10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13775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3074.9A CN113775902B (zh) 2020-06-10 2020-06-10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3074.9A CN113775902B (zh) 2020-06-10 2020-06-10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5902A true CN113775902A (zh) 2021-12-10
CN113775902B CN113775902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83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3074.9A Active CN113775902B (zh) 2020-06-10 2020-06-10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590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0133A (ja) * 2001-10-25 2003-05-08 Shimizu Corp スロッシングダンパー
DE102012222191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Wobben Properties Gmbh Schwingungsbegrenzungs-Modul sowie Vorrichtung, Bausegment für eine Baueinrichtung und Windenergieanlage mit einem Schwingungsbegrenzungs-Modul
EP2746483A1 (de) * 2012-12-21 2014-06-25 Wölfel Beratende Ingenieure GmbH & Co. KG Schwingungstilgeranordnurg
EP2889471A1 (en) * 2013-12-30 2015-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mping arrangement
CN205370860U (zh) * 2016-03-04 2016-07-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CN105822507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森维安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建造风力发电设备的方法和风力发电设备
CN106703246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塔组合盆式混合调谐阻尼器
CN207122168U (zh) * 2017-06-09 2018-03-20 武汉斯坦迪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
CN108561487A (zh) * 2018-05-31 2018-09-2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的阻尼器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CN110043602A (zh) * 2018-01-17 2019-07-23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风力涡轮机
CN210440158U (zh) * 2019-07-12 2020-05-01 上海泰胜(东台)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锚固基础柔性塔架
CN111089037A (zh) * 2020-01-08 2020-05-01 王宏祥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作业专用检测修缮装置
CN111237133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阻尼属性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0133A (ja) * 2001-10-25 2003-05-08 Shimizu Corp スロッシングダンパー
DE102012222191A1 (de) * 2012-12-04 2014-06-05 Wobben Properties Gmbh Schwingungsbegrenzungs-Modul sowie Vorrichtung, Bausegment für eine Baueinrichtung und Windenergieanlage mit einem Schwingungsbegrenzungs-Modul
EP2746483A1 (de) * 2012-12-21 2014-06-25 Wölfel Beratende Ingenieure GmbH & Co. KG Schwingungstilgeranordnurg
EP2889471A1 (en) * 2013-12-30 2015-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mping arrangement
CN105822507A (zh) * 2015-01-26 2016-08-03 森维安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建造风力发电设备的方法和风力发电设备
CN205370860U (zh) * 2016-03-04 2016-07-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CN106703246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塔组合盆式混合调谐阻尼器
CN207122168U (zh) * 2017-06-09 2018-03-20 武汉斯坦迪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
CN110043602A (zh) * 2018-01-17 2019-07-23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风力涡轮机
CN108561487A (zh) * 2018-05-31 2018-09-2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的阻尼器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
CN210440158U (zh) * 2019-07-12 2020-05-01 上海泰胜(东台)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锚固基础柔性塔架
CN111089037A (zh) * 2020-01-08 2020-05-01 王宏祥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作业专用检测修缮装置
CN111237133A (zh) * 2020-01-13 2020-06-05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阻尼属性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戴靠山;王健泽;毛日丰;向志华;鲁正;: "新型风电塔减振器的概念设计和试验初步验证", 土木工程学报, no. 1, pages 98 - 1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5902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7717B2 (en) Wind turbine tower having a damper
US9683556B2 (en) Method of damping wind turbine tower oscillations
US11549277B2 (en) Damper and load-bearing enclosing structure provided with damper
US10024378B2 (en) Vibration-limiting module and device, structural segment for a structural installation, and wind turbine having a vibration-limiting module
US20110056151A1 (en) Windturbine support tower with pendulum-damping means
JP4831847B1 (ja) 制振装置、風力発電装置及び制振方法
CN109424695B (zh) 用于阻尼结构中的振荡的布置及方法
KR20200052325A (ko) 타워 진동 감쇠기
EP2889471B1 (en) Damping arrangement
EP2895741A1 (en) Method of damping wind turbine tower oscillations
CN112352100A (zh) 塔架阻尼器
CN207406437U (zh) 塔筒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3062649A (zh) 一种基于参数设计计算的预应力调谐质量阻尼器安装方法
US11293406B2 (en) Arrangement of tower structures braced by tendons
CN113775902A (zh) 阻尼器支撑装置、阻尼系统、塔筒及塔筒的组装方法
KR100972965B1 (ko) 풍력발전기 타워 지지 장치
US20230358214A1 (en) Use of a tuned mass damper in a nacelle for a wind turbine
CN115654075A (zh)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CN109458303B (zh) 塔架和风力发电机组
JP2004143919A (ja) 避雷針用ポールの支持構造
AU2020338260A1 (en) Screening device
CN218581739U (zh)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CN216950683U (zh) 一种风电机组减振阻尼器安装结构
EP4330181A1 (en) Climbing crane for erecting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wind turbine with a climbing crane
EP3859187A1 (en) Pendulum vibration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