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562B -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562B
CN113766562B CN202111066708.3A CN202111066708A CN113766562B CN 113766562 B CN113766562 B CN 113766562B CN 202111066708 A CN202111066708 A CN 202111066708A CN 113766562 B CN113766562 B CN 113766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esources
terminal device
retransmission
sidelink
side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67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6562A (zh
Inventor
赵振山
卢前溪
林晖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67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可由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或者,可由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以及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从而实现了重传资源配置。

Description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3月28日,申请号为2019800897342,发明名称为“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网络技术,特别涉及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车联网系统是基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aluation)-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的一种侧行链路(SL,Sidelink)传输技术,与传统的LTE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中采用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新无线(NR,New Radio)-车辆到其它设备(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系统中,需要支持自动驾驶,因此对车辆之间的数据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覆盖范围、更灵活的资源分配等。
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其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可以是由网络侧(如基站)分配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侧分配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传输。
为了提高侧行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在NR-V2X中引入了针对侧行链路传输的反馈信道。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后,可根据接收端发送的侧行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但对于如何获取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侧配置的第一调度请求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所述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所述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为至少一套;
所述第一SR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第二SR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调度请求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所述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所述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为至少一套;
所述第一SR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第二SR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所述方案,可由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或者,也可由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以及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重传资源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交互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二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三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二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三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四示意性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6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系统、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LTE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LTE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B,Node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RAN,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Line)、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处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NR系统或NR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免授权频谱,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获取网络侧配置(分配)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网络侧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可选地,网络侧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固定数量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该固定数量可以是协议预定的,或是网络侧配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第一属性确定分配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属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可靠性、时延、通信距离、优先级。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网络侧申请传输资源时,会将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第一属性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缓存状态报告(BSR,Buffer Status Report),或终端辅助信息(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或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等方式携带第一属性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当根据接收自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第一终端设备可通过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NR-V2X需要支持各种传输方式,如单播(unicast)、组播(groupcast)、广播(broadcast)。为了提高侧行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在NR-V2X中引入了针对侧行链路传输的反馈信道。
接收端终端设备根据检测的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SCCH,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向发送端终端设备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的侧行反馈信息,发送端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侧行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向接收端终端设备重传数据,如接收到NACK,则确定需要重传数据,若接收到ACK,则确定不需要重传数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交互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的第一终端设备为发送端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接收端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反馈信息(HARQ ACK或NACK),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侧行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数据重传。
发送HARQ ACK或NACK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Channel)的时域资源与其对应的PSSCH的时域资源之间存在时域间隔(参数k)。比如,在时隙N发送PSSCH,则PSFCH所在的时隙可以是时隙N+k,其中,参数k可为协议预定的,或是网络侧配置的,或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或是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的配置信息确定的。
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网络侧为其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另外,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为NACK时,可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相应地,可通过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1)方式一
本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通过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位于时刻T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刻T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侧行反馈信息的时刻。
结合前述介绍,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一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向网络侧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了4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分别位于时刻n+t1、n+t2、n+t3和n+t4,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n+t1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在时刻n+p1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反馈信息,该侧行反馈信息为NACK,那么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选出时刻n+p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此时时刻n+t2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已经不可用,时刻n+t3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为时刻n+p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因此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时刻n+t3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并在时刻n+p2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反馈信息,若该侧行反馈信息仍为NACK,则第一终端设备选取时刻n+p2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即时刻n+t4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如果后续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是ACK,则说明数据被正确接收,无需再次重传。
上述方式中,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一次分配多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使得第一终端设备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不需要向网络侧重新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可直接在已经分配的多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选取并进行侧行数据重传,从而简化了第一终端设备的处理流程并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等。
2)方式二
方式一中,对于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没有限制。
而本方式中,需要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参数k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与PSSCH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参数k可为协议预定的,或是网络侧配置的,或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的配置信息确定的,或是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的配置信息确定的。由于网络侧可以获知该参数,因此在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可以根据该参数进行资源分配。
另外,无论是方式一还是方式二中,假设侧行链路传输资源1、侧行链路传输资源2和侧行链路传输资源3为依次相邻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那么侧行链路传输资源1和侧行链路传输资源2之间的时域间隔与侧行链路传输资源2和侧行链路传输资源3之间的时域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通过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未使用过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结合前述介绍,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二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在时刻n向网络侧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了4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分别位于时刻n+t1、n+t2、n+t3和n+t4,其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与PSSCH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即参数k,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n+t1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在时刻n+p1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反馈信息,该侧行反馈信息为NACK,那么第一终端设备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选出时刻n+t2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并在时刻n+p2再次接收到侧行反馈信息,若该侧行反馈信息仍为NACK,则选取时刻n+t3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如果后续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为ACK,则说明数据被正确接收,无需再次重传。
上述方式中,网络侧根据PSSCH和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多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使得每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都可以被第一终端设备用于进行侧行数据传输(首次传输或重传),从而可以保证网络侧分配的资源都可以被第一终端设备有效使用,进而提高了侧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传输,若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ACK侧行反馈信息时,还有未被使用到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那么第一终端设备可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信息,网络侧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获取未被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并可重新分配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未被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传输新的侧行数据,即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有新的待发送的侧行数据,则使用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传输新的侧行数据。
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释放未被使用的传输资源,其它终端设备通过检测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可以使用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每次传输过程中,在PSCCH中指示预留用于下一次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信息,当接收到ACK侧行反馈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释放未被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其它终端设备通过检测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获知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了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可以通过侦听的方式选取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外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获取网络侧配置的第一调度请求(SR,SchedulingRequest)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为至少一套,其中,第一SR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二SR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的具体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比如,可均为一套。
网络侧可通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来区分第一终端设备申请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是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还是侧行数据重传。
具体地,若确定需要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一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一SR信息,第一SR信息用于请求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若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第二SR信息可用于请求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网络侧获取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SR传输资源发送来的第一SR信息后,即在第一SR传输资源上检测到第一SR信息后,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还可将缓存状态报告(BSR,Buffer Status Report)信息发送给网络侧,以便网络侧获知第一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等,从而结合BSR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准确地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网络侧获取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SR传输资源发送来的第二SR信息,即在第二SR传输资源上检测到第二SR信息后,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还可向网络侧发送HARQ进程指示信息,HARQ进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的HARQ进程。网络侧获取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来的HARQ进程指示信息后,可为HARQ进程指示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比如,第一终端设备存在多个HARQ进程的侧行数据传输,当某个HARQ进程的侧行数据需要重传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进一步地,还可向网络侧发送HARQ进程指示信息,如进程标识,该HARQ进程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SR信息中,也可通过其它上行信道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在第二SR传输资源上检测到第二SR信息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请求重传资源,并且根据HARQ进程指示信息,为相应的HARQ进程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可选地,网络侧也可以根据侧行链路的进程数配置多套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如可针对不同的HARQ进程分别配置第一SR传输资源和第二SR传输资源,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可不用发送HARQ进程指示信息,直接使用相应的SR传输资源即可,网络侧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用的SR传输资源即可区分出是哪个HARQ进程。
结合前述介绍,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数据传输方式第三示意图。如图5所述,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SR传输资源和第二SR传输资源,当需要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一SR信息,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所分配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传输侧行数据,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为NACK的侧行反馈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所分配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为ACK的侧行反馈信息,则本次传输结束,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为NACK的侧行反馈信息,可再次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并由网络侧再次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等。
上述方式中,网络侧根据不同的SR传输资源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或是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需要重传时才向网络侧申请重传资源,避免了预先即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重传资源所导致的资源浪费。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网络侧还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比如,当确定需要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一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一SR信息,网络侧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当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可从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选出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具体实现可如方式一和方式二中所示。
通过上述方式,可减少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资源的次数,从而简化了处理流程,并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等。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网络侧还可为其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比如,当确定需要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一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一SR信息,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当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网络侧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为两个,第一终端设备可从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选出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具体实现可如方式一和方式二中所示。
通过上述方式,可减少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资源的次数,从而简化了处理流程,并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该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中,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重传资源配置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图6所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中还可包括数据传输单元602,用于使用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单元602还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若根据接收到的侧行反馈信息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可通过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其中,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可包括: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位于时刻T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刻T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接收到侧行反馈信息的时刻。
或者,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参数k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发送的PSSCH与PSSCH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相应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可包括: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未使用过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其中,参数k可为协议预定的,或是网络侧配置的,或是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的配置信息确定的。
数据传输单元602使用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传输,若在接收到ACK侧行反馈信息时,还有未被使用到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那么可采用以下处理方式:向网络侧发送指示信息,网络侧根据指示信息,获取未被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并可重新分配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或者,使用未被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传输新的侧行数据,或者,发送指示信息,释放未被使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其它终端设备通过检测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可以使用该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二示意性结构图。该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中,如图7所示,包括第二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网络侧配置的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为至少一套,第一SR传输资源用于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二SR传输资源用于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图7所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中还可包括信息发送单元702,用于当确定需要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时,使用第一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一SR信息,第一SR信息用于请求网络侧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当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时,使用第二SR传输资源向网络侧发送第二SR信息,第二SR信息用于请求网络侧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信息发送单元702还可向网络侧发送HARQ进程指示信息,HARQ进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进行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的HARQ进程。
当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第二获取单元701还可获取网络侧分配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重传资源配置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当向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第二获取单元701还可获取网络侧分配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重传资源配置设备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三示意性结构图。该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网络侧,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配置单元801,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参数k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SSCH与PSSCH对应的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
可选地,第一配置单元80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固定数量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该固定数量可以是协议预定的,或是网络侧配置的。
可选地,第一配置单元801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第一属性确定配置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属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可靠性、时延、通信距离、优先级。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网络侧申请传输资源时,会将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第一属性信息发送给网络侧。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BSR,或终端辅助信息,或RRC信令等方式携带第一属性信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的第四示意性结构图。该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网络侧,如图9所示,包括第二配置单元901,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分别为至少一套,第一SR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二SR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图9所示重传资源配置设备中还可第三配置单元902,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SR传输资源发送来的第一SR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获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SR传输资源发送来的第二SR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第三配置单元902还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来的HARQ进程指示信息,为HARQ进程指示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可选地,第二配置单元901也可根据侧行链路的进程数配置多套第一SR传输资源以及第二SR传输资源,如可针对不同的HARQ进程分别配置第一SR传输资源和第二SR传输资源,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侧申请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可不用发送HARQ进程指示信息,直接使用相应的SR传输资源即可,第三配置单元902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用的SR传输资源即可区分出是哪个HARQ进程。
另外,当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申请用于首次侧行数据传输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第三配置单元902还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当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申请用于侧行数据重传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时,第三配置单元902还可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设备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6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所示的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6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2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6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6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610中。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30,处理器6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6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6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6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所示的芯片700包括处理器710,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芯片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710中。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73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7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74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7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通信系统800包括终端设备810和网络设备820。
其中,该终端设备8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8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 SDRAM,DoubleData Rate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hlink 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 RAM,Direct Rambus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所述参数k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与所述PSSCH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若根据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则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位于时刻T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时刻T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未使用过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5.一种重传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所述参数k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与所述PSSCH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
6.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包括:第一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侧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所述参数k为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发送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与所述PSSCH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中还包括: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反馈信息,若根据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确定需要进行侧行数据重传,则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进行侧行数据重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位于时刻T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时刻T为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接收到所述侧行反馈信息的时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一个可用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未使用过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10.一种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资源配置设备应用于网络侧,包括:第一配置单元;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首次侧行数据传输和侧行数据重传;
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中,任意相邻两个侧行链路传输资源之间的时域间隔大于参数k,所述参数k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SSCH与所述PSSCH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之间的时域间隔。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66708.3A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13766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6708.3A CN113766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80089734.2A CN113316907A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202111066708.3A CN113766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PCT/CN2019/080260 WO2020191778A1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734.2A Division CN113316907A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562A CN113766562A (zh) 2021-12-07
CN113766562B true CN113766562B (zh) 2023-05-12

Family

ID=7260962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6708.3A Active CN113766562B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201980089734.2A Pending CN113316907A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734.2A Pending CN113316907A (zh) 2019-03-28 2019-03-28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7338A1 (zh)
EP (2) EP3930235B1 (zh)
JP (1) JP7195455B2 (zh)
KR (1) KR102659771B1 (zh)
CN (2) CN113766562B (zh)
WO (1) WO20201917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50872A1 (en) * 2019-04-30 2022-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220291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5299082A (zh) * 2020-10-16 2022-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24864B2 (en) * 2021-11-22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ing reserved resources for retransmis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366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免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8171540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20138A (ko) * 2007-08-22 2009-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오버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 재전송 방법
WO2018077425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se stations, user equipments and 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08574983B (zh) * 2017-03-14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382083B2 (en) * 2018-07-23 202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eliability transmission in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KR102224410B1 (ko) * 2018-10-25 2021-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과 관련된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자원선택 윈도우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325447B2 (ja) * 2018-12-27 2023-08-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JP7322148B2 (ja) * 2019-01-10 2023-08-0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ユーザ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S2925067T3 (es) * 2019-03-22 2022-10-13 Asustek Comp Inc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selección de recursos en la transmisión de enlace latera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366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免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8171540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s on Sidelink HARQ Procedure;Samsung;《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 R1-1901052》;20190125;全文 *
On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NR V2X;Samsung;《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 R1-1901048》;20190125;全文 *
R1-1812206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for NR V2X";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81116;全文 *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NR V2X;NEC;《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 R1-1900671》;20190125;第2部分 *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NR V2X;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 R1-1900023》;20190125;第1-2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59771B1 (ko) 2024-04-22
EP4246845A3 (en) 2023-11-15
EP3930235B1 (en) 2024-02-07
CN113316907A (zh) 2021-08-27
US20220007338A1 (en) 2022-01-06
EP4246845A2 (en) 2023-09-20
EP3930235A1 (en) 2021-12-29
JP2022528646A (ja) 2022-06-15
WO2020191778A1 (zh) 2020-10-01
EP3930235A4 (en) 2022-03-23
CN113766562A (zh) 2021-12-07
KR20210143871A (ko) 2021-11-29
JP7195455B2 (ja)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66562B (zh) 重传资源配置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11378366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124339B (zh) 用于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2549595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と装置
CN112655262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508549B (zh) 传输侧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0953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00267709A1 (e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network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CN113196844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740587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202034714A (zh) 一種回饋資訊長度的確定方法及裝置、通訊設備
US1200401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786767A (zh) 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2508479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の多重化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4172624B (zh) 一种反馈资源分配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333691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7327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303985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740800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853756B (zh) 一种优先级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