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5932A -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5932A
CN113765932A CN202111080950.6A CN202111080950A CN113765932A CN 113765932 A CN113765932 A CN 113765932A CN 202111080950 A CN202111080950 A CN 202111080950A CN 113765932 A CN113765932 A CN 113765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client
party
request
inv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09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5932B (zh
Inventor
滕健
梁帅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ao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09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5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5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5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5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5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了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服务端响应与通话请求建立多方通话,接收第一客户端邀请第三客户端的通话邀请,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三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在所述第三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反馈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对对多通话中的用户进行有效管理。

Description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在2019年07月0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605935.5、发明名称为“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之间的视频通话功能已经非常普遍,不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视频通话,极大地增加了用户间的沟通效率。
多人视频通话是视频通话功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应用于家庭用户之间的视频小聚、公司同事之间的视频会议等,但是在现有的多人视频通话实现中,所发起的视频通话邀请无法终止,只能在被邀请人接听视频通话后由被邀请人主动退出视频通话,或者等待被邀请人接听视频通话的时间超时后才能结束对被邀请人的通话邀请,容易对其它用户之间的正常通话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端响应与通话请求建立多方通话,其中,所述多方通话的参与方包括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第一客户端和作为被所述通话请求邀请的第二客户端;
接收第一客户端邀请第三客户端的通话邀请,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
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三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反馈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基于本申请的二方面,提供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端响应与通话请求建立多方通话,其中,所述多方通话的参与方包括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第一客户端和作为被所述通话请求邀请的第二客户端、第三客户端;
接收第二客户端邀请第四客户端的通话邀请,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
接收第三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四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反馈表征所述第三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基于本申请的三方面,提供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以加入多方通话;
在所述多方通话中,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邀请第三客户端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邀请后,在第三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三客户端的通话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第三显示区域输入的通话终止动作;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显示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基于本申请的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以加入多方通话,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还邀请了第三客户端;
在所述多方通话中,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发起邀请第四客户端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邀请后,在第四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四客户端的通话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第四显示区域输入的通话终止动作;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显示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基于本申请的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执行上述方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30在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6所本申请在一示例性应用场景中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30在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9所本申请在另一示例性应用场景中的示意图;
图10所本申请在另一示例性应用场景中的示意图;
图11所本申请在另一示例性应用场景中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所涉及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为一多方通话系统,该多方通话系统包括智能设备100和服务端200。
其中,智能设备100通过自身配置的通信模块与服务端200建立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进而通过此网络连接实现与服务端200之间的通信。智能设备100300自身配置的通信模块包括ZigBee通信模块、Bluetooth模块、WiFi通信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在本申请中,智能设备1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图1所示的多方通话系统中包括了3个智能设备100,并非表示本实施环境对智能设备100的数量进行限定。
智能设备100中运行有客户端,该客户端通过响应用户的触发向其它用户发起通话邀请,或者加入由其它用户所发起的通话邀请,由此形成多方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示例性的,多方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可以是视频通话,还可以是语音通话,或者是二者结合,本处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智能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或者其他任何可供客户端运行的电子设备,客户端则可以是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网页,本处也不对此进行限定。
服务端200是不同智能设备100之间实现多方通话的枢纽,用于提供多方通话进行中传输流数据的信道,并对智能设备100所发送的指令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以支持不同智能设备100之间所形成多方通话的实现。
示例性的,服务端20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是由若干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处不进行限定。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服务端200为信令服务器。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框图。
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设备100只是一个适配于本申请的示例,不能认为是提供了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该智能设备也不能解释为需要依赖于或者必须具有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的移动终端10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件。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存储器101、存储控制器103、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5、外设接口107、射频模块109、定位模块111、摄像模块113、音频模块115、触控屏幕117以及按键模块119。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21相互通讯。
其中,存储器101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对应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及模块,处理器105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1内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执行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即完成多方通话中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101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随机存储器、例如高速随机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它固态存储器。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外设接口107可以包括至少一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至少一串并联转换接口、至少一输入输出接口以及至少一USB接口等,用于将外部各种输入/输出装置耦合至存储器101以及处理器105,以实现与外部各种输入/输出装置的通信。
射频模块109用于收发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通过通讯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通信网络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通信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
定位模块111用于获取智能设备100的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定位模块111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于无线局域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
摄像模块113隶属于摄像头,用于拍摄图片或者视频。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1内,还可以通过射频模块109发送至上位机。
音频模块115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接口、一个或多个扬声器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耳机接口。通过音频接口与其它设备进行音频数据的交互。音频数据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1内,还可以通过射频模块109发送。
触控屏幕117在智能设备1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界面。具体地,用户可通过触控屏幕117进行输入操作,例如点击、触摸、滑动等手势操作,以使智能设备100对该输入操作进行响应。智能设备100则将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任意一种形式或者组合所形成的输出内容通过触控屏幕117向用户显示输出。
按键模块119包括至少一个按键,用以提供用户向智能设备100进行输入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智能设备100执行不同的功能。例如,声音调节按键可供用户实现对智能设备100播放的声音音量的调节。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智能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组件。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
请参阅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框图,该服务器可以被具体实现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服务端200。
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器200只是一个适配于本申请的示例,不能认为是提供了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该服务器也不能解释为需要依赖于或者必须具有图3中示出的示例性的服务器20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件。
该服务器200的硬件结构可因配置或者性能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如图3所示,服务器200包括:电源210、接口230、至少一存储器250、以及至少一中央处理器(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270。
其中,电源210用于为服务器20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
接口230包括至少一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231、至少一串并转换接口233、至少一输入输出接口235以及至少一USB接口237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250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包括操作系统251、应用程序253或者数据255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251用于管理与控制网关20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程序253,以实现中央处理器270对海量数据255的计算与处理。应用程序253是基于操作系统251之上完成至少一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其可以包括至少一模块(图3中未示出),每个模块都可以分别包含有对服务器200的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255可以是存储于磁盘中的海量用户信息等。
中央处理器2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处理器,并设置为通过总线与存储器250通信,用于运算与处理存储器250中的海量数据255。
如上面所详细描述的,适用本申请的服务器200将通过中央处理器270读取存储器250中存储的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形式来完成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
此外,通过硬件电路或者硬件电路结合软件指令也能同样实现本申请,因此,实现本申请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硬件电路、软件以及两者的组合。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应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智能设备100,该智能设备100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
该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智能设备100中运行的客户端执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客户端响应多方通话的发起或者加入,对多方通话中所有用户的通话信息进行显示,不同用户的通话信息对应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不同的显示区域。
如前所述,在现有的多方通话实现中,例如多人视频通话,存在无法对多方通话中的用户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从而影响多方通话中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话体验。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多方通话中用户的有效管理。
其中,客户端响应于多方通话的发起是指,客户端响应于用户所触发的面向于至少一个其它用户的通话邀请,形成该用户与其它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示例性的,在图1所示多方通话系统中,用户1通过触发智能设备1中运行的客户端分别向用户2和用户3发送通话邀请,以形成用户1-3之间的多方通话。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通过用户所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所触发的通话邀请不仅限于多人通话的初始发起,还可以是对已参与多方通话中的用户扩展。示例性的,在上述所形成的多方通话中,各用户还可以继续向另外的用户(例如用户4和5)发起通话邀请,以使得多方通话的用户中新增用户4和5。
客户端响应于多方通话的加入则是指,客户端在接收到由其它客户端所发起的通话邀请后,通过响应于用户所触发的通话加入,以加入由此用户与其它客户端所在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也即是说,客户端所响应多方通话的发起对应于客户端主动发起的通话邀请,所响应多方通话的加入则对应于其它用户所发起通话邀请的接听。
因此,对不同的客户端来说,通过响应于多方通话的发起或者加入,由此形成客户端所对应不同用户之间的多方通话。
多方通话中所有用户的通话信息对应于用户所在多方通话中的通话状态,当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显示有用户对应的通话信息,则表示此用户为多方通话中的成员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多方通话显示界面是指客户端对于所进行多方通话的界面展示。
对应于不同的多方通话方式,用户所对应的通话信息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在多方语音通话中,用户所对应的通话信息为用户的头像;而在多方视频通话中,在用户接听通话邀请之前,用户所对应的通话信息为用户的头像,而在用户接听通话邀请之后,用户所对应的通话信息为用户的视频画面。
在多方通话显示界面对用户所对应通话信息的显示中,不同用户的通话信息对应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不同的显示区域。通过多方通话界面对不同用户所对应通话信息的展示,不仅能够对多方通话中不同用户的通话状态进行容易掌握,还能够通过对不同显示区域的触发,对不同显示区域所对应的用户进行通话控制,例如终止某个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以将此用户从多方通话中踢出。
步骤330,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向服务端发送面向于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终止请求。
其中,通话终止动作是客户端为执行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终止而设置的触发动作,例如,通话终止动作可以是双击、长按或者拖动显示区域,本处不进行限制。由此,当客户端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能够获取所需执行通话终止的目标用户。
如前所述,服务端是实现多方通话的枢纽,不同客户端之间的多方通话需依赖于服务端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在服务端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每一客户端分别与服务器建立通话连接,通过服务端对通话流的中转传输,实现客户端对于多方通话中每个用户的通话获取。
因此,客户端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后,需要向服务端发送面向于所需执行通话终止的目标用户的通话终止请求,以请求服务端将此目标用户从多方通话中踢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通话终止请求是通过调用服务端的MeetingAddInvite(一种特定接口)接口,并且向服务端传递特定的参数值所实现的。
步骤350,接收服务端响应通话终止请求所返回的响应结果。
其中,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之后,通过对通话终止请求进行响应,将通话终止请求所指示执行通话终止的目标用户从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从而终止此目标用户的通话连接,将此目标用户多方通话中踢出。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端对通话终止请求的响应过程请参见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本处不进行赘述。
步骤370,在响应结果指示成功终止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时,将该显示区域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移除。
其中,当服务端所返回的响应结果指示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时,表示此用户已经从服务端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当前多方通话中已不存在此用户,此时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无需对此用户进行相应显示,从而将此显示区域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移除。
由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多方通话中的用户通过在客户端所在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对某一个或者多个显示区域中触发通话终止动作,将所触发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从多方通话中踢出,以对多方通话中的用户进行有效管理。
示例性的,在多方视频通话中,若用户发现多方视频通话中存在不相关用户,例如某一个或者多个错误邀请的用户,无论该不相关用户是否接听视频通话,用户都可以在该不相关用户所对应显示区域中触发通话终止动作,将该用户从多方视频通话中踢出,从而无需等待该不相关用户在接听视频通话后主动退出,或者等待接听超时后再将该不相关用户从多人视频通话中踢出, 极大地减小了不相关用户对于多方视频通话中其它用户之间正常通话的影响。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步骤3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31,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客户端根据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在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生成通话终止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其中,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是指该用户是否已经接听其它用户所发起的多方通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根据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各显示区域所显示用户的通话信息来获取不同用户的通话状态。例如,当显示区域显示有用户的头像,则获取该用户还未接听所发起的通话邀请;而当显示区域显示有用户的视频画面时,则获取该用户处于视频通话中。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客户端还可以从服务端中获取多方通话中各用户的通话状态。在服务端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各客户端周期性地将自身通话状态发送至服务端,使得服务端能够实时监控所建立通话连接中各用户对应的通话状态。由此,客户端通过向服务端请求获取多方通话中各用户的通话状态,或者在服务端设定将所接收的通话状态转发至多方通话连接中的其它用户的条件下,即能够从服务端中对用户的通话状态进行获取。
考虑到多方通话中所需执行通话终止的用户可能处于不同的通话状态,客户端可以针对不同的通话状态来对此用户进行相应处理,以简化响应执行通话终止的过程,进一步增加对多方通话中的用户进行管理的有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需获知该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如果获知该用户还未接听其它用户所发起的多方通话,则在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生成通话终止提示信息,并对生成的通话终止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所生成的通话终止提示信息可以是一提示框,且提示框中设有是否确认终止当前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的触发按钮,若用户触发对应为“是”的按钮,即表示确认终止该用户的通话连接。或者,客户端所生成的通话终止提示信息还可以是文字或者图案形式,用户通过触发相应文字或者图案,以确认是否需要终止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
由此,对于多方通话中还未接听通话的不相关用户,多方通话中的任意用户都可以通过触发该不相关用户所对应的显示区域,将该不相关用户从多方通话中踢出。
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若客户端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若获知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已接听多方通话,客户端则需根据自身用户所具有的通话权限生成并显示通话终止提示信息。
通话权限是预先为多方通话中的用户所配设的,例如,对于多方通话中的用户,其所具备的通话权限至少包括通话邀请权限、通话加入权限、通话终止权限中的至少一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用户可以控制终止多方通话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用户的通话连接。
示例性的,对于初始发起多方通话的用户,其具备终止多方通话中全部用户的通话连接的通话终止权限。举例来说,在图1所示的多方通话系统中,用户1分别向用户2和3发起通话邀请,以形成用户1-3之间的多方通话,用户1即为多方通话的初始发起用户,其具备控制终止用户2和3的通话连接的权限。
而对于参与多方通话中用户扩展的用户, 仅能够终止所扩展用户的通话连接。仍举例来说,在上述所形成用户1-3之间的多方通话中,若用户2还向用户4和5发起通话邀请,使得多方通话中新增用户4和5,则用户2仅具备控制终止用户4和5的通话连接的权限,但用户1仍具备控制终止多方通话中全部用户的通话连接的权限。
由此,对于多方通话中已接听通话的不相关用户,只有多方通话中对其具有通话终止权限的用户才能够通过触发该不相关用户所对应的显示区域,以将该不相关用户从多方用户中踢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根据自身用户是否具备面向于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终止权限,所生成的通话终止提示信息包括通话终止确认信息和未授权提示信息。其中,通话终止确认信息用于确认终止当前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未授权提示信息则用于提示客户端所在用户不具备相应的通话终止权限。
步骤333,若监听到显示通话终止提示信息的界面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确认动作,则向服务端发送通话终止请求。
其中,通话终止确认动作是指客户端所在用户所触发的、对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执行通话终止的确认动作。示例性的,在如前所述的通话终止提示信息所对应提示框中,通话终止确认动作可以是客户端所在用户点击对应为“是”的按钮。
客户端监听到显示通话终止信息的界面区域中触发了通话终止确认动作,即表示客户端所在用户确认终止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因此向服务端发送通话请求,以请求服务端终止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根据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以及客户端所在用户所具备的通话权限,来区分执行不同的通话终止过程,能够保证多方通话中的通话秩序,实现对多方通话中用户的进一步管理。
下面将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对于某个客户端,响应客户端所在用户对于通话邀请的加入,将多方通话中的所有用户显示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不同的显示区域。当客户端所在用户将某个用户踢出当前多方通话,则点击该用户所在的显示区域,此时如果该用户还未接听通话,则生成提示信息,提示客户端所在用户是否确认终止对该用户的通话邀请;如果该用户已接听通话,则进一步验证客户端所在用户是否具有面向于所点击用户的通话终止权限,如果为是,则生成提示信息,提示客户端所在用户是否确认将该用户踢出当前通话,如果为否则提示客户端所在用户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如果客户端所在用户确认将所点击用户踢出当前通话,或者确认终止对所点击用户的通话邀请,则向服务端发送通话终止请求,以请求服务端终止该用户的通话连接,并且接收服务端返回的处理结果,在处理结果指示成功终止所点击用户的通话连接时,在客户端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客户度所在用户操作成功,并将所点击用户对应的显示区域相应移除;在处理结果指示终止所点击用户的通话连接失败时,则在客户端生成提示用户操作失败的提示信息。
此外,如果客户端所在用户未确认将所点击用户踢出当前通话,或者未确认终止对所点击用户的通话邀请,客户端则继续保持当前通话。
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应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服务端200,该服务端200的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
该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服务端在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该多方通话连接对应于客户端所发起或者加入的多方通话,该通话终止请求用于指示终止多方通话连接中其它客户端的通话连接。
如前所述的,服务端是实现多方通话的枢纽,为响应不同客户端所发起或者加入的多方通话,每一客户端需分别与服务器建立通话连接,由此基于服务端构建多方通话连接。因此对于服务端来说,多方通话中的用户对应为是与服务端相连接的不同客户端。
多方通话连接中的客户端监听到多方通话显示界面的显示区域中触发通话终止动作时,会向服务端发送面向于所触发显示区域对应用户的通话终止请求,以请求端终止此用户的通话连接。由此,服务端所接收的通话终止请求用于指示服务端终止多方通话连接中其它客户端的通话连接,并且,多方通话连接中待终止通话连接的其它客户端对应于触发通话终止动作的显示区域对应用户所在的客户端。
步骤430,根据客户端自身的通话权限以及其它客户端的通话状态,服务端对通话终止请求进行响应。
其中,客户端自身的通话权限对应于客户端所在用户具备的通话权限。如前所述,客户端所在用户的通话权限至少包括通话邀请权限、通话加入权限、通话终止权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通话终止权限是指客户端所在用户可以控制终止多方通话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用户的通话连接的权限。
其它客户端的通话状态则是指其它客户端所在用户是否接听多方通话邀请。对服务端来说,在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按照预设协议每个客户端需要周期性地向服务端返回通话状态信息,使得服务端能够实时掌握客户端的通话状态。示例性的,服务端为信令服务器,客户端在未接听多方通话邀请时处于响铃状态,并向服务器周期性返回信令消息“Meeting Ring”;客户端在已接听多方通话邀请时处于接听状态,向服务端周期性返回信令消息“Meeting Talking”。
服务端对通话终止请求的响应则是指服务端对通话终止请求所指示的其它客户端执行通话连接终止。
步骤450,将响应通话终止请求的结果返回至客户端。
由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服务端对多方通话中不同客户端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进行响应,实现对多方通话中用户的有效管理。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4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31,服务端根据通话终止请求,定位多方通话连接中待终止通话连接的目标客户端。
如前所述的,通话终止请求是客户端在监听到多方通话显示界面的显示区域中触发通话终止动作后发出的,通话终止请求中应当携带有所触发显示区域对应用户的标识信息,因此服务端根据通话终止请求能够定位待终止通话连接的目标客户端。
步骤433,根据目标客户端周期性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获取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状态。
步骤435,如果通话状态为响铃状态,或者通话状态为接听状态且客户端具备面向于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终止权限,服务端再次接收通话状态信息后,通过返回通话终止错误码将目标客户端从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
其中,根据客户端对于多方通话的控制方式的执行,当目标客户端未接听多方通话邀请时,或者目标客户端已接听多方通话邀请并且客户端所在用户具有面向于目标客户端所在用户的通话终止权限时,客户端都要服务端发送通话终止请求。相应的,对服务端来说,当服务端接收目标客户端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指示目标客户端处于响铃状态,或者指示目标客户端处于响铃状态且客户度端具备面向于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终止权限时,服务端将目标客户端从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
示例性的,服务端将目标客户端从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的过程为:当服务端再次接收到目标客户端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后,通过向目标客户端返回通话终止错误码,将目标客户端从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
由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服务端根据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状态以及客户端的通话权限来执行对目标客户端的通话连接终止,进一步实现对多方通话中用户的有效管理。
在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果目标客户端额通话状态为接听状态,并且客户端不具备面向于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终止权限,服务端则向客户端返回未授权错误码,使得客户端根据该未授权错误码生成未授权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在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服务端在执行步骤430之后,还需检测当前多方通话连接中所连接客户端数量。如果检测到多方通话连接中仅存在一台客户端与服务端相连接,表示当前多方通话中只存在一个用户,服务端主动结束多方通话连接。如果检测到还存在至少两个客户端与服务端相连接,则表示当前多方通话还在进行中,服务器则跳转执行步骤450。
下面将以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服务端所执行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9,图9中示意出一种客户端发起通话邀请后又取消的多方通话场景。在图9所示场景中,客户端1为多方通话的初始发起者,通过先向客户端2发起通话邀请,并在客户端2接听通话后与客户端2正常通话。随后,客户端1邀请客户端3加入当前通话,服务端将邀请消息推送给客户端3,客户端3收到邀请消息后响铃。此时,若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1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则在接收到客户端3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后,向客户端3返回通话终止错误码,客户端3在接收到通话终止错误码后停止响铃,由此实现将客户端3从当前通话中踢出,客户端1和客户端之间则继续当前通话。
请参阅图10,图10中示意出一种客户端直接将用户从当前通话中的踢出的多方通话场景。在图10所示的场景中,客户端1为多方通话的发起者并与客户端2和客户端3进行通话。如果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1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并且该通话终止请求指示终止客户端3的通话连接,服务端则在接收到客户端3发送的通话状态信息后,向客户端3返回通话终止错误码,以将客户端3从当前通话中踢出。随后,服务端又接收到客户端1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以请求将客户端2踢出当前通话,服务端则重复执行以上过程,控制终止客户端2的通话连接。此时,服务端检查当前通话中仅存在客户端1,服务器则主动结束通话。
请参阅图11,图11中示意出一种客户端不具备踢人权限的多方通话场景。在图11所示的场景中,客户端1为多方通话的发起者与客户端2进行通话,客户端2邀请客户端3加入当前通话,客户端1作为多方通话的发起者具备面向于多方通话中全部用户的通话终止权限。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2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后,获知客户端2不具备面向于客户端3的通话通知权限,则向客户端2返回未授权错误码,客户端3继续响铃。随后,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1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服务端则响应该请求,将客户端3从当前通话中踢出。
由此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考虑到多方通话中的不同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控制客户端和服务端进行相应处理,实现了对多方通话中用户的有效管理。
请参阅图12,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适用于图1所示的智能终端100。
如图12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500包括多方通话显示模块510、动作监听模块530、响应结果接收模块550和显示移除模块570。
多方通话显示模块510用于控制客户端响应多方通话的发起或者加入,对多方通话中所有用户的通话信息进行显示,不同用户的通话信息对应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不同的显示区域。
动作监听模块530用于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根据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向服务端发送面向于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终止请求。
响应结果接收模块550用于接收服务端响应通话终止请求所返回的响应结果。
显示移除模块570用于在处理结果指示成功终止所述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时,将显示区域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移除。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动作监听模块530包括通话状态处理单元和通话终止请求发送单元。
通话状态处理单元用于在监听到显示区域中触发的通话终止动作时,控制客户端根据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的通话状态,在多方通话显示界面中生成通话终止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通话终止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监听到显示通话终止提示信息的界面区域触发的通话终止确认动作时,向服务端发送通话终止请求。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话状态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已接听多方通话时,根据客户端所在用户的通话权限生成通话终止提示信息,且将通话终止提示信息显示于多方通话显示界面。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显示区域所对应用户未接听多方通话时,直接生成通话终止提示信息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客户端的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适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端200。
如图1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600包括请求获取模块610、请求响应模块630和结果返回模块650。
请求获取模块610用于控制服务端在所建立的多方通话连接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话终止请求,该多方通话连接对应于客户端所发起或者加入的多方通话,该通话终止请求用于指示终止多方通话连接中其它客户端的通话连接。
请求响应模块630用于根据客户端自身的通话权限以及其他客户端的通话状态,控制服务端对通话终止请求进行响应。
结果返回模块650用于控制服务端将响应通话终止请求的结果返回至客户端。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响应模块630包括目标客户端定位单元、通话状态获取单元和通话移除单元。
目标客户端定位单元用于控制服务端根据通话终止请求,定位多方通话连接中待终止通话连接的目标客户端。
通话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客户端周期性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获取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状态。
通话移除单元用于在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状态为响铃状态,或者该通话状态为接听状态且客户端具备面向于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终止权限的情况下,控制服务端将目标客户端从多方通话连接中移除。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响应模块630还包括未授权错误码返回单元,用于在目标客户度端的通话状态为接听状态且客户端不具备备面向于目标客户端的通话终止权限的情况下,控制服务端则向客户端返回未授权错误码,该未授权错误码用于指示客户端生成未授权提示信息。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方通话的控制装置600还包括客户端数量检测模块和通话连接处理模块。
客户端数量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服务端检测多方通话连接中所连接客户端的数量。
通话连接处理模块用于在客户端数量检测模块检测到仅存在一台客户端与服务端相连接时,控制服务端主动结束多方通话连接,否则跳转至结果返回模块,由结果返回模块执行相应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服务端的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
上述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示例性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端响应与通话请求建立多方通话,其中,所述多方通话的参与方包括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第一客户端和作为被所述通话请求邀请的第二客户端;
接收第一客户端邀请第三客户端的通话邀请,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
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三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反馈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与所述第三客户端是所述第一客户端的邀请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目标客户端,为所述第一客户端配置终止所述第三客户端的通话连接的通话终止权限,不为所述第二客户端配置终止所述第三客户端的通话连接的通话终止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客户端周期性反馈的指令确定所述第三客户端是否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在所述指令为第一指令时,表征所述第三客户端处于响铃状态,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在所述指令为第二指令时,表征所述第三客户端处于接听状态,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止所述通话邀请包括:
在接收到新一周期的第一指令后,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通话终止错误码,以使所述第三客户端停止所述响铃状态。
5.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端响应与通话请求建立多方通话,其中,所述多方通话的参与方包括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第一客户端和作为被所述通话请求邀请的第二客户端、第三客户端;
接收第二客户端邀请第四客户端的通话邀请,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邀请请求;
接收第三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四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反馈表征所述第三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与所述第四客户端是所述第二客户端的邀请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目标客户端,为所述第二客户端配置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的通话连接的通话终止权限,不为所述第三客户端配置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的通话连接的通话终止权限,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进行通话的通话终止请求;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客户端周期性反馈的指令确定所述第三客户端是否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在所述指令为第一指令时,表征所述第三客户端处于响铃状态,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在所述指令为第二指令时,表征所述第三客户端处于接听状态,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
所述终止所述第四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包括:
在接收到新一周期的第二指令后,向所述第三客户端发送通话终止错误码,以使所述第三客户端退出所述多方通话。
8.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二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以加入多方通话;
在所述多方通话中,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邀请第三客户端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邀请后,在第三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三客户端的通话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第三显示区域输入的通话终止动作;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显示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9.一种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用于第二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以加入多方通话,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通话请求还邀请了第三客户端;
在所述多方通话中,在所述第三客户端发起邀请第四客户端加入所述多方通话的邀请后,在第四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四客户端的通话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第四显示区域输入的通话终止动作;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未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终止所述通话邀请;
在所述第四客户端已响应所述邀请请求进行通话时,则维持所述第三客户端参与所述多方通话,并显示表征所述第二户端不具备通话终止权限的提示消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可读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80950.6A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765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950.6A CN1137659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935.5A CN110365931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202111080950.6A CN1137659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935.5A Division CN110365931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5932A true CN113765932A (zh) 2021-12-07
CN113765932B CN113765932B (zh) 2023-05-02

Family

ID=6821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935.5A Active CN110365931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202111075667.4A Active CN113765930B9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CN202111080950.6A Active CN1137659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935.5A Active CN110365931B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202111075667.4A Active CN113765930B9 (zh) 2019-07-05 2019-07-05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3659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3093A (zh) * 2021-12-24 2022-01-28 嘉兴域途科技有限公司 4g/5g条件下双向呼叫多端远程视频通信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032B (zh) 2020-03-27 2021-07-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64859B (zh) * 2020-04-08 2021-09-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视频展示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61209A (zh) * 2022-04-13 2022-06-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会议对象账号的移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588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邀请的控制方法与多方通信系统及其服务器、发起端
US20090094369A1 (en) * 2006-02-06 2009-04-09 Christopher Wooldridge System for conduct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7987233B1 (en) * 2003-08-15 2011-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s session with a dynamically designated session manager
CN102487484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上海百事灵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通话平台手机操控软件
CN105515798A (zh) * 2014-09-22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终端及无线路由器
US20170111612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Kumiko Yoshida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US20180152665A1 (en) * 2016-11-28 2018-05-31 Faceboo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necting Caller and Callee Client Devices
CN108616486A (zh) * 2016-12-09 2018-10-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方通话中提供用户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9027B1 (en) * 2003-08-07 2006-08-08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vanced termination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s
CN100450131C (zh) * 2003-11-05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会议电话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27733C (zh) * 2003-12-31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协议系统及实现群组呼叫的方法
US7679640B2 (en) * 2005-01-27 2010-03-16 Poly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sub-videoconference from a main videoconference
CN100571104C (zh) * 2005-07-12 2009-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下一代网络实现多方会议的方法
US7612793B2 (en) * 2005-09-07 2009-11-03 Polycom, Inc. Spatially correlated audio in multipoint videoconferencing
CN101453346B (zh) * 2007-12-07 2011-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ms体系中的多点分层式会议的控制方法
GB201005181D0 (en) * 2010-03-26 2010-05-12 British Telecomm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46631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Baker Mary G Assigning and removing connections utilizing online event tracking
US9189143B2 (en) * 2010-04-30 2015-11-17 American Teleconferencing Services, Ltd. Sharing social networking content in a conference user interface
US9106794B2 (en) * 2010-04-30 2015-08-11 American Teleconferencing Services, Ltd Record and playback in a conference
US9450898B2 (en) * 2012-10-19 2016-09-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hared resource and session model using presence data
CN104244188A (zh) * 2013-06-14 2014-12-24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lte集群系统中多方通话的方法
CN104935432B (zh) * 2015-03-13 2018-11-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呼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05306757B (zh) * 2015-09-14 2019-01-18 上海可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同步的多方通话方法和系统
CN108307140B (zh) * 2015-09-23 2021-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GB201520509D0 (en) * 2015-11-20 2016-0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35109A (zh) * 2015-12-10 2016-06-01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即时通讯群组成员管控方法和装置
KR20170072782A (ko) * 2015-12-16 2017-06-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초고화질을 지원하는 지능형 영상 회의 제공 방법
CN106896729A (zh) * 2015-12-17 2017-06-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组家用电器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33662B (zh) * 2016-08-10 2020-04-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06100840A (zh) * 2016-08-25 2016-11-09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权限变更方法及装置
CN106506560B (zh) * 2016-12-29 2019-10-29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942519B1 (en) * 2017-02-21 2018-04-10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ologies for following participants in a video conference
CN107087009A (zh) * 2017-06-15 2017-08-22 深圳市海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共享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7233B1 (en) * 2003-08-15 2011-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s session with a dynamically designated session manager
US20090094369A1 (en) * 2006-02-06 2009-04-09 Christopher Wooldridge System for conduct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CN101242588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邀请的控制方法与多方通信系统及其服务器、发起端
CN102487484A (zh) * 2010-12-03 2012-06-06 上海百事灵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通话平台手机操控软件
CN105515798A (zh) * 2014-09-22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终端及无线路由器
US20170111612A1 (en) * 2015-10-16 2017-04-20 Kumiko Yoshida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US20180152665A1 (en) * 2016-11-28 2018-05-31 Faceboo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necting Caller and Callee Client Devices
CN108616486A (zh) * 2016-12-09 2018-10-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方通话中提供用户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IRBAN KUNDU: "\"Decentralised indexed based peer to peer chat system\"" *
金贤基;郑能黄;陈于平;: "基于客户-服务器和P2P对等网络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3093A (zh) * 2021-12-24 2022-01-28 嘉兴域途科技有限公司 4g/5g条件下双向呼叫多端远程视频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3993093B (zh) * 2021-12-24 2022-03-18 嘉兴域途科技有限公司 4g/5g条件下双向呼叫多端远程视频通信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5932B (zh) 2023-05-02
CN113765930A (zh) 2021-12-07
CN110365931A (zh) 2019-10-22
CN113765930B9 (zh) 2023-06-23
CN113765930B (zh) 2023-03-24
CN110365931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65930B (zh)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US20150350723A1 (en) Video Communication Method, Home Terminal, and Home Server
US202003045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vating A Phone Call into A 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US9049688B2 (en) Selective auto-accept of full duplex push to talk call
US20190068734A1 (en) Notification api for external identification
CN113630574A (zh) 视频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070042096A (ko) 그룹 통화 서버, 그룹 통화 시스템, 단말 및 그룹 통화제어방법
CN113766259B (zh) 一种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9055A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156576A (ko) 세션 구축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05792015B (zh) 基于智能电视的远端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RU2670096C2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завершения видеосвязи
CN111010721A (zh) 无线配网方法、无线配网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186636A1 (en) Enabling call transfer using headset
US20150365133A1 (en) Touch and Talk Auto-Configuring of Video Conferenc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CN10376343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041210B1 (en) Method and ip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answering, calling, and intercommunication by twin handset phone, and ip terminal
US20190068771A1 (en) External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conferencing client using notification api
CN103684804A (zh) 一种会议订阅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90500A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60031341A1 (en) Maintaining instant message session status in dynamic operating environments
CN109923880B (zh) 一种会议流程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1352341A (ja)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6657533B (zh)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82158B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