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5169A -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5169A CN113765169A CN202010505923.8A CN202010505923A CN113765169A CN 113765169 A CN113765169 A CN 113765169A CN 202010505923 A CN202010505923 A CN 202010505923A CN 113765169 A CN113765169 A CN 1137651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charging
- accelerated
- charged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02100031786 Adiponectin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775469 Homo sapiens Adiponecti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具体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率分配单元、及多个输出端口组。在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控制单元获取F个表征自身与一个被充电设备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从而提高了本申请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为多个被充电设备提供的平均功率,进而提高了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充电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采用直流充电方式的充电桩,即直流充电桩。其中有些直流充电桩已开始采用群充模式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采用群充模式的直流充电设备可以同时为与自身相连的多个电动汽车进行直流充电,且提供给每个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之和等于此种直流充电桩的总充电功率。
但是,在此种直流充电桩同时对多个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此种直流充电桩存在自身提供给每个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较小,从而使得每个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以解决在多个被充电设备需要充电时,因每个被充电设备获取的平均功率较小而导致每个被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率复用单元及多个输出端口组;其中:
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的电能输出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接收对应的第一供电电能;
所述功率复用单元包括N个第二供电路径,N为大于1的整数;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的电能输出端,还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接收对应的第二供电电能,并且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均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内另外N-1个第二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第一通信端,获取到F个表征所述控制单元与一个被充电设备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F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全部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源分配单元PDU;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均接收所述PDU输出端输出的电能,所述PDU的输入端接收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供电电能。
可选的,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分为多组同输入路径,每组同输入路径均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供电路径,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两个PDU;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每组同输入路径,均接收一个对应所述PDU输出端输出的电能,每个所述PDU的输入端接收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供电电能。
可选的,一所述第二供电路径,包括:一第一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供电路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可选的,所述功率复用单元,还包括:选择模块;其中:
所述选择模块的各个输出端与各个所述第二供电路径的控制端建立一一对应的连接关系;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
可选的,所述功率复用单元,还包括:总开关;其中:
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均通过所述总开关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所述总开关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可选的,一所述第一供电路径,包括:一第二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供电路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第二通信端,以获取F个第二通信信号;
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为所述控制单元与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传输信号。
可选的,还包括:辅助供电连接单元;其中:
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辅助供电电能,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辅助供电路径;每个所述辅助供电路径连接于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的输入端与一个相应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辅助供电端之间;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各个所述辅助供电路径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所述辅助供电路径开通。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所述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
若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则控制所述加速充电控制器中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
在所述加速充电控制器内的功率复用单元中,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直至对应的各个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可选的,所述轮流开通的切换依据具体为:
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的时长达到自身时长阈值,或者,当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时,通过自身输出的电量达到自身的电量阈值。
可选的,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均相同,或者,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电量阈值均相同。
可选的,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者电量阈值,分别是根据与自身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或者,均是随机确定的。
可选的,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者电量阈值,是根据预约充电时长规则和与自身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预约充电时长规则为: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的时长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或者,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的电量阈值为预设电量阈值。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若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则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
若检测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则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预设顺序、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或者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中的任一种进行确定的;或者,
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预设顺序或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进行确定的。
可选的,当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至少两种顺序进行确定时,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的优先级最高,预设顺序或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的优先级最低。
可选的,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在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的确定过程中,每个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与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每预设时长只开通一次。
可选的,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包括:
接收不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以及所述被充电设备的SOC大于第一预设SOC或者续航里程大于预设里程;或者,
接收不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以及所述被充电设备的SOC等于第二预设SOC。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直流加速充电机,包括:多个第一电源模块、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以及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相应的第一供电电能;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相应的第二供电电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均为ACDC变换模块。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终端和至少一个本申请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直流加速充电机;其中:
所述直流加速充电机中的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各个输出端口组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充电终端与被充电设备建立一一对应的物理连接关系。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申请第四方面所述的充电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具体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率分配单元、及多个输出端口组。在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控制单元获取F个表征自身与一个被充电设备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从而提高了本申请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为多个被充电设备提供的平均功率,进而提高了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充电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的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步骤S120同时执行的两种更新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流加速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在多个被充电设备01需要充电时,因每个被充电设备01获取的平均功率较小而导致每个被充电设备01的充电速度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M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一个控制单元200和P个输出端口组300。
其中,M为正整数,P为大于1的整数,两者的具体取值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M的取值可以为2,P的取值可以为12。图中仅以M=1为例进行展示。
各个输出端口组(图中仅示出两个输出端口组300,其余省略未示出)300的电能输出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如图1所示,图中仅示出两个第一供电路径600,其余省略未示出)600接收对应的第一供电电能。
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包括: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在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根据第二供电路径110输入端的连接关系是否相同,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分为至少一组同输入路径,每组同输入路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例如,图1(图中仅示出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其余省略未示出)中仅以一组同输入路径包括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为例进行展示;在每组同输入路径中,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一端接收同一来源的第二供电电能,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相应输出端口组300中的电能输出端相连。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其具体取值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N的取值可以为6,即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可以包括6个第二供电路径110。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复用单元100时,各个功率复用单元100自身包括的第二供电路径110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即在各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N个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功率复用单元100包括同输入路径的数量以及每组同输入路径包括供电路径110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只要保证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均与功率复用单元100内另外N-1个第二供电路径110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即可。
控制单元200通过自身的电源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A+IN引脚和A-IN引脚)接收辅助供电电能,以维持自身的正常工作;控制单元200具有的第一控制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K1引脚),通过该端口能够实现与各个第一供电路径600的通信连接,以控制各个第一供电路径600的开通或关断;控制单元200具有第二控制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K2引脚),通过该端口能够实现与各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的通信连接,以控制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开通或关断;控制单元200具有第三通信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CC1-1引脚至CC1-P引脚),通过该端口实现与各个输出端口组300的第一通信端的通信连接,以获取多个第一通信信号;控制单元200具有第四通信端,通过该第四通信端能够实现与各个输出端口组300的第二通信端的通信连接,以获取多个第二通信信号。
其中,每个第一通信信号表征控制单元200与一个被充电设备01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第二通信信号为控制单元200与对应被充电设备01之间进行通信的传输信号,第二通信信号中包括对应被充电设备01中动力电池的SOC等性能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连接关系可以是无线连接关系,比如,通过电磁波建立的连接关系,即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可以实现无线充电;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关系,比如,通过线缆建立的连接关系,即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可以实现有线充电,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单元200与一个被充电设备01确认物理连接关系,表征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也与该被充电设备01确认通信连接关系和电气连接关系,即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200在接收到第一通信信号后,可以获取到对应的第二通信信号,以及,可以向对应被充电设备01输出电能。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被充电设备01可以是新能源汽车,也可以是手机等可以充电的电子设备,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当被充电设备01是新能源汽车时,加速充电控制器的电流等级较高,可以承受电流等级较高的直流电;而当被充电设备01是可以充电的电子设备时,加速充电控制器的电流等级较低,可以承受等级较低的直流电。
在实际应用中,参照国家标准,控制单元200的第四通信端必须包括电子锁反馈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SIGN+引脚和SIGN-引脚)、CAN通信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S+引脚和S-引脚)和电子锁供电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EL+引脚和EL-引脚),可选择包括终端通讯端(如图1中控制单元200上的485A引脚和485B引脚),即针对指示灯等器件的通讯。为展示的简洁性,图1中的通信线表示上述八个引脚引出的通信线集合,其内部包含八条线路;并且,图2-图9中均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即仅对上述八个引脚进行了一个连接示意。
在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正常工作中,若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只包括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且每个功率复用单元100只分为一组同输入路径,则当控制单元200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时,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轮流开通,直至对应被充电设备01加速充电结束。
其中,F为大于1的整数,具体取值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F的取值可以为(1,N]。内的任一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单元200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时,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中的至少两个开通的原因为:实际工作过程中,当被充电设备01发生变换时,该加速充电控制器接收的供电电能可能无法即刻满足F个对应第一供电路径600的电能需求,因此只把自身接收的供电电能分别以不同的第一供电电能的形式提供给相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但是,这种现象在很短时间内便会恢复,即该加速充电控制器接收的供电电能满足F个对应第一供电路径600的电能需求,因此,该现象不会对第二供电路径110的开通或关断造成影响。
例如,假设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200分别接收到来自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的两个第一通信信号,并且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属于同一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则先控制单元200先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一供电路径600均开通,之后,再控制控制单元200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再之后,再控制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然后,重复上述后两个步骤,直至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若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包括M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且每个功率复用单元100分为至少两组同输入路径,则当控制单元200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时,先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中的至少两个开通,之后,确定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各自属于哪一组同输入路径,再之后,控制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轮流开通,直至对应被充电设备01加速充电结束。
例如,假设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200分别接收到来自第一被充电设备、第二被充电设备、第三被充电设备和第四被充电设备的四个第一通信信号,并且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和第四被充电设备对应的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则控制单元200先控制单元200先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第二被充电设备、第三被充电设备以及第四被充电设备分别对应的四个第一供电路径600均开通,之后,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再之后,控制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然后,重复上述后两个步骤,直至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在上述第一个步骤之后,控制单元200同时还控制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之后,还控制与第四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再之后,还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至第三被充电设备和第四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同一组输入路径中,从控制一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关断到控制下一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之间存在间隔时长,所谓间隔时长即为轮流切换的切换时间;不过,通常会要求这个时间间隔小于10s;相对于每个第二供电路径110所开通的时长而言,轮流切换的切换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应用中,当接收到第一通信信号的F个第一通信端,分别对应F个接收互不相同第二供电电能的第二供电路径110时,也即某一组同输入路径只包括一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所时,控制属于同一组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所轮流开通,即可简化为:控制该组同输入路径中的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所始终开通。例如,假设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200分别接收到来自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的两个第一通信信号,并且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分别属于两个功率复用单元100,或者,分别属于同一功率复用单元100的两组同输入路径,则在控制单元200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和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两个第一供电路径600开通之后,控制单元200控制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始终开通,直至第一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控制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始终开通,直至第二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而当控制单元200仅接收到一个被第一通信信号时,控制单元200即可控制对应第一供电路径600开通,并且控制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始终开通,直至对应被充电设备01充电结束。只有当接收到第一通信信号的F个第一通信端,分别对应的F个第二供电路径110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不同第二供电电能时,控制单元200才会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轮流开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制单元在获取到F个表征自身与一个被充电设备01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第一通信信号后,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110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轮流开通,从而提高了本申请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为多个被充电设备01提供的平均功率,进而提高了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充电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第一供电路径600输入端分别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一个相应第一输入端相连,而同输入路径中的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具体为:当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只分为一组同输入路径时,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均与该功率复用单元100的一个第二输入端相连;当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分为多组同输入路径时,各组同输入路径中的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与该功率复用单元100的一个相应第二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该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各个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二供电电能的功率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00进行相应调整,也可以固定不变,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虽然该功率复用单元100中各个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第二供电电能的功率可调,但是一组同输入路径仍然只能利用与自身对应的第二供电电能,无法利用该功率复用单元100所接收的其他第二供电电能,所以依然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通过某一组同输入路径进行充电的被充电设备01的数量较少,比如仅为1个,而通过另一组同输入路径进行充电的被充电设备01的数量较多,比如为4个,从而前者很可能先于后者充电结束,因此会导致一部分电能闲置,没有被合理利用,为了改善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不能合理利用自身接收的各个第二供电电能,对同输入路径中的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实施方式进行完善,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当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只分为一组同输入路径时,同输入路径中的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具体为: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均与一个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电源分配单元)400的输出端相连,而该PDU 400的输入端分别与该功率复用单元100的至少两个第二输入端相连,并且,该PDU 400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可以调用自身接收到的相应数量的第二供电电能输出给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
当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分为多组同输入路径时,同输入路径中的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实施方式为:每组同输入路径中的全部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均与一个PDU400的输出端相连,而该PDU 400的输入端分别与该功率复用单元100的至少两个第二输入端相连,并且,该PDU 400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可以调用自身接收到的相应数量的第二供电电能从自身输出端输出。
上述仅为对每组同输入路径中各个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改善方式,其他与之效果相同的改善方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的改善方式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接收的各个第二供电电能,避免出现第二供电电能闲置的情况,从而使得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提高。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第二供电路径1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第一继电器111。
第一继电器111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该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第一继电器111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于该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之间;第一继电器111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该第二供电路径110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二控制端相连。
当第二供电路径110的控制端接收到控制单元200输出的控制信号时,第一继电器111的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将自身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相应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连通、相应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负极与输出端负极连通,进而使得相应第二供电路径110开通。
可选的,为避免电流反向造成的影响,在该第二供电路径110中,还设置有二极管Z,该二极管Z的阳极与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正极相连,该二极管Z的阴极与第一继电器111第一常开触点靠近第二供电路径110输入端正极的一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第二供电路径11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供电路径1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功率复用单元100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在图3所示的基础上,还包括:选择模块120。
选择模块120的N个输出端分别与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控制端相连,选择模块120的控制端与功率复用单元100的第二控制端相连。
当选择模块120接收到控制单元200通过K1引脚下发的指令后,根据指令轮流向各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的控制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110轮流开通。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模块120通常包括可以实现电气隔离的元件,所以采用此种实施方式的功率复用单元100可以实现电气隔离。
当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只分为一组同输入路径,即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时,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功率复用单元100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在图4所示的基础上,还包括:总开关130。
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的输入端均与总开关130的输出端相连,总开关130的输入端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总开关130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三控制端(如图5中控制单元200上的K3引脚)相连。
当总开关130接收到开通信号时,使自身处于开通状态,从而使第二供电电能可以传输到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当总开关130的控制端接收到关断信号时,使自身处于关断状态,从而使第二供电电能不可以传输到N个第二供电路径110。
上述仅为功率复用单元1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功率复用单元1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总开关13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
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的常开触点设置于总开关130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总开关130的输入端负极和自身输出端负极直接相连;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中的线圈一端接地,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中的线圈的另一端作为总开关130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三控制端相连。
可选的,可选的,总开关130还包括:开关管Q,如图6所示;其中,开关管Q同向并联于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中常开触点的两端,并且,开关管Q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三控制端中的另一引脚(图中未示出)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常态下,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中的常开触点的闭合和分离,实现了总开关130的开通和关断;而开关管Q的开通,在保证系统切断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损耗。
同理,也可以同时在总开关130的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之间并联设置另一个开关管Q以及另一个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的常开触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在总开关130的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之间并联设置一个开关管Q以及一个第三继电器或者接触器131的常开触点,因为如果这样设置,会使第二供电路径110中正极支路上的常开触点在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中,始终承受电压应力,从而影响加速充电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可选的,开关管Q可以为MOS晶体管,也可以为IGBT,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总开关130的两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总开关13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第一供电路径60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一个第二继电器610。
第二继电器610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于该第一供电路径600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第二继电器610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于该第一供电路径600的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之间;第二继电器610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该第一供电路径600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一控制端相连。
当第一供电路径600的控制端接收到控制单元200输出的控制信号时,第二继电器610的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将自身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相应第一供电路径600的输入端正极和输出端正极之间连通、相应第一供电路径600的输入端负极与输出端负极连通,进而使得相应第一供电路径600开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径中可以设置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二极管Z,连接方式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第二继电器6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继电器11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第一供电路径600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供电路径6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在控制单元200确认与对应被充电设备01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之后,只有在对应被充电设备01中的BMS存在供电的基础上,才能获取到对应被充电设备01的第二通信信号。
其中,被充电设备01中BMS的供电方式可以为:被充电设备01自身为自身BMS供电,也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为被充电设备01中的BMS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为实现第二种供电方式,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该实施方式在图7所示的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基础上,还包括: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
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的输入端与加速充电控制器的电源端相连,接收辅助供电电能,以维持自身的正常工作;并且,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包括:P个辅助供电路径510,其中,每个辅助供电路径510的输入端与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的输入端相连,每个辅助供电路径510的输出端与一个相应输出端口组300中的辅助供电端相连,每个辅助供电路径51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单元200的辅助控制端(如图8中控制单元200上的AUX-1至AUX-P)相连。
当控制单元200获取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之后,还会向F个对应辅助供电路径51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F个对应辅助供电路径510开通,为对应被充电设备01中的BMS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通过控制对应辅助供电路径510开通,实现了为对应被充电设备01供电的目的,从而实现获取对应被充电设备01的第二通信信号的目的,进而也实现了对对应被充电设备01充电过程的监控,因此还实现了降低自身的安全隐患以及提高自身充电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辅助供电路径5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一个第四继电器511。
第四继电器511的常开触点设置于辅助供电路径5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且,每个第四继电器511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辅助供电路径510的控制端。
当辅助供电路径510的控制端接收到控制单元200输出的控制信号后,第四继电器511的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将自身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自身输入端的输出端之间连通,进而使得辅助供电路径510开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申请提供的辅助供电路径510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辅助供电路径5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加速充电控制器在自身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可以为对应的被充电设备进行加速充电,而控制单元如何实现对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中各部分的充电控制,其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具体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10、判断是否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
若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则执行步骤S120;若没有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则返回执行步骤S110。
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通信信号表征控制单元与一个被充电设备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其中,物理连接关系的具体内容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120、控制加速充电控制器中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0中使至少两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开通的原因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开通的第一供电路径会在各自对应的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前一直保持开通状态,并在各自充电结束后,可以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关断,以确保加速充电控制器在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后的安全性,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
S130、在加速充电控制器内的功率复用单元中,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直至对应的各个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可以为:接收不到相应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被充电设备的SOC大于第一预设SOC或者续航里程大于预设里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30中,加速充电控制器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标志,则加速充电控制器加速充电结束;并且,这种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不适用于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和电量阈值均相同的情况。
其中,第一预设SOC和预设里程均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SOC可以等于50%,预设里程可以为150km。
在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中,接收不到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代表对应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造成接收不到相应的第一通信信号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为用户主动断开被充电设备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另一种为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被充电设备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断开;而被充电设备的SOC大于第一预设SOC或者续航里程大于预设里程,代表被充电设备仍具有一定的续航能力,不再需要快速补电。
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还可以为:接收不到相应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被充电设备的SOC等于第二预设SOC。
其中,第二预设SOC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预设SOC可以等于100%。
在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中,接收不到相应的第一通信信号在上述已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而被充电设备的SOC等于第二预设SOC,代表被充电设备已充满电,或者,代表被充电设备已恢复续航能力。
上述仅为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标志的两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示例,可视具体应用环境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的过程中,存在轮流切换的时间间隔,不过轮流切换的时间间隔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控制单元采用上述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可以控制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以此实现轮流为对应的被充电设备进行加速充电的目的,但是在轮流开通过程中,控制单元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开通第二供电路径的切换,其具体切换依据可以为: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的时长达到自身时长阈值;或者,该切换依据也可以为:在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中,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时通过自身输出的电量达到自身的电量阈值。
上述仅为轮流开通中切换依据的两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轮流开通中的切换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示例,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两种切换依据中,可以是:在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中,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均相等,或者,在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中,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电量阈值均相等,也可以是:在F个对应第二供电路径中,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电量阈值,分别是根据与各自对应的被充电设备的SOC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或者,均是随机确定的。
例如,假设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三个被充电设备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三个被充电设备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并且假设三个被充电设备的SOC大小关系顺序为:第三被充电设备最小,第二被充电设备其次、第一被充电设备最大,则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1,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2,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3,且T1>T2>T3;类似这种时长阈值的确定方式即为上述后一种情况下的第一确定方式。
又例如,假设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三个被充电设备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三个被充电设备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则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1,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2,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3,且T1>T2>T3;类似这种没有依据任何顺序或规则就确定出各自时长阈值的确定方式即为上述后一种情况下的第二确定方式。
在上述两种切换依据中,还可以是: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者电量阈值,是根据预约充电时长规则和与自身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
其中,预约充电时长规则为:预约被充电设备的时长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或者,预约被充电设备的电量阈值为预设电量阈值。
例如,假设控制单元接收到来自三个被充电设备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三个被充电设备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并且假设第一被充电设备为预约被充电设备以及预设时长阈值为T1,另外,还假设并且假设其余两个被充电设备的SOC大小关系顺序为:第三被充电设备最小,第二被充电设备最大,则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1,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2,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为T3,T2>T3;类似这种时长阈值的确定方式即为上述情况下时长阈值的确定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电量阈值与时长阈值相同,可参考上述关于时长阈值确定方式的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电量阈值的三种确定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电量阈值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三种确定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轮流开通的过程中,控制单元确定轮流开通中的切换顺序,其具体依据可以为:预设顺序、接收F个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或者F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为:预设顺序或者接收F个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以及,F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当确定轮流开通中切换顺序的依据包括至少两种时,F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的优先级最高,预设顺序或接收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的优先级最低。
例如,假设控制单元接收到四个被充电设备的第一通信信号以及与四个被充电设备对应的四个第二供电路径属于同一组同输入路径,并且假设第一被充电设备的SOC小于第二被充电设备的SOC,以及与四个被充电设备对应的四个第二供电路径的预设顺序为: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第一个开通、与第四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第二个开通、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第三个开通、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第四个开通,则依据F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和预设顺序确定的切换顺序为:与第一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与第二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与第三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与第四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
另外,在轮流开通的过程中,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在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的确定过程中,每个功率复用单元中,与预约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每预设时长只开通一次。
其中,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预设时长可为8h。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该加速充电控制器既可以对各个被充电设备进行合理的加速充电,又可以对预约被充电设备进行较长时间的加速充电,在每个预设时长中,先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预设数量的预约被充电设备,可享受较长时间的加速充电,之后与该加速充电控制器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预设数量的预约被充电设备,不可销售较长时间的加速充电。
其中,预设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预设数量可为2个。
上述仅为确定切换顺序依据的三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确定切换顺序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三种实施方式,可视具体情况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中,当某一被充电设备充电结束后,若控制单元继续按照原有的切换依据和切换顺序对原有第二供电路径进行轮流开通,则每个周期内都会存在一个空白时间段,在这个空白时间段内,加速充电控制器不对任意一个被充电设备进行加速充电,从而造成电能浪费,使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充电效率降低,为此,在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该加速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图11所示步骤,图11所示的步骤具体为:
S210、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对应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若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对应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则执行步骤S220;若没有对应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则返回执行步骤S210。
S220、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在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中,当控制单元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被充电设备的第一通信信号后,若控制单元继续按照原有的切换依据和切换顺序对原有第二供电路径进行轮流开通,则加速充电控制器不会对新的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为此,在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该加速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图12所示步骤,图12所示的步骤具体为:
S310、检测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第一通信信号。
若检测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第一通信信号,则执行步骤S320;若没有检测接收到新的第一通信信号,则返回执行步骤S310。
S320、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20和步骤S320可以在各自前一步骤执行完就立刻执行,也可以在各自前一步骤执行完后,等待任意时间段后再执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加速充电机,其具体结构如图13(图中仅以一个第二电源模块为例进行展示,并且省略加速充电控制器02内部的连接关系)所示,包括:P个第一电源模块03、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04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充电控制器02。
各个第一电源模块03的控制端以及各个第二电源模块04的控制端均与加速充电控制器02中控制单元200的第五通信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CANH引脚和CANL引脚)相连。
每个第一电源模块03用于将自身接收的交流供电电能转换为相应的第一供电电能,提供给相应的第一供电路径600;每个第二电源模块04用于将自身接收的交流供电电能转换为相应的第二供电电能,提供给加速充电控制器02中相应的功率复用单元100相应的输入端。
其中,第一电源模块03和第二电源模块04均为ACDC变换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3所示,直流加速充电机,还包括:开关电源05、脱扣单元06、状态指示灯07、开门断电开关S1、急停开关S2以及风机M。
其中,开关电源05用于将接收到的交流供电电能转换为辅助供电电能,输出给加速充电控制器02中控制单元200的电源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A+IN引脚和A-IN引脚),当充电控制器包括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时,也会提供给辅助供电连接单元500。
脱扣单元06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信号输出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T所示)相连,用于当发生紧急电力事故时,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禁止第一电源模块03、第二电源模块04以及开关电源05接收交流供电电能,断开直流加速充电机与外接电源的连接,提高直流加速充电机的充电安全性。
状态指示灯07的电源端与控制单元200的供电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5V引脚)相连;状态指示灯07点亮代表直流加速充电机正在工作,状态指示灯07熄灭代表直流加速充电机未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状态指示灯07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具体数量此处不做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另外,若采用的状态指示灯07为可调色指示灯,则状态指示灯07的三个调色端还需要与控制单元200的相应调色控制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R、G、B引脚)相连。
开门断电开关S1的两端分别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一开门检测端和第二开门检测端相连、急停开关S2的两端分别与控制单元200的第一急停反馈端和第二急停反馈端相连,或者,开门断电开关S1的一端与控制单元200的开门检测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L1引脚)相连、急停开关S2的一端与控制单元200的急停反馈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L2引脚)相连以及开门断电开关S1的另一端和急停开关S2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200的公共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L3V引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开门断电开关S1只有当加速充电控制器02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时,才会添置在直流加速充电机中,用于在车主打开车门时,使直流加速充电机短暂停止对该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充电安全性;而急停开关S2用于当充电人员主动触碰时,使直流加速充电机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风机M的电源端,接收辅助供电电能;风机M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200的风机M控制输出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FG引脚)相连、调速端与控制单元200的PWM信号输出端(如图13中控制单元200上的PWM引脚)相连;风机M用于当直流加速充电机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下开始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单元200可以通过输出不同的PWM信号控制风机M的转速;并且,当需要较大功率的风机M时,风机M也可以由多个小功率的风机M组成,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其具体结构如图14(图中仅以一个直流加速充电机为例进行展示)所示,包括:P个充电终端10和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上述方面提供的直流加速充电机20。
直流加速充电机20中的加速充电控制器02的各个输出端口组300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充电终端10与被充电设备01建立一一对应的物理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充电终端10可以是枪座和枪体,也可以简称为充电枪。
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充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四种具体充电模式,分别为平均充电模式、智能充电模式、预约充电方式以及智能预约充电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该充电设备包括六个充电枪和一个直流加速充电机20;直流加速充电机20包括包括六个第一电源模块03、一个第二电源模块04和一个加速充电控制器02;加速充电控制器02包括:六个输出端口组300、六个第一供电路径600、一个功率复用单元100以及一个控制单元200。
其中,控制单元200最多可以分别通过六个输出端口组300各自对应的充电终端10与六个被充电设备01建立一一对应的物理连接关系,充电设备最多为六个被充电设备01进行加速充电;各个第一电源模块03输出的第一供电电能的功率相同,即充电设备可以通过每个输出端口组300输出2kW的恒充充电功率;功率复用单元100分为一组同输入路径,共包括六个第二供电路径110;第二电源模块04通过每个第二供电路径110可以从相应输出端口组300输出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即充电设备可以提供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
假设该充电设备与六个被充电设备01建立一一对应的物理连接关系,当该充电设备为平均充电模式时,该充电设备会为六个被充电设备01始终提供一个2kW的恒充充电功率,并轮流为各个被充电设备01提供一个相同时长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该充电设备处于平均充电模式时的充电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当该充电设备为智能充电模式时,该充电设备会为六个被充电设备01始终提供一个2kW的恒充充电功率,并轮流为满足SOC≦50%或者续航里程≦150km的各个被充电设备01提供一个相同时长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该充电设备处于智能充电模式时的充电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当该充电设备为预约充电模式时,假设通过第五充电枪和第六充电枪充电的两个被充电设备01为预约被充电设备,以及假设充电设备每8h最多会分配两个1h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分别提供给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同时该充电设备会为六个被充电设备01始终提供一个2kW的恒充充电功率,当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均满足SOC≦50%或者续航里程≦150km的条件时,则分别为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提供一个1h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而轮流为其余四个被充电设备01提供一个相同时长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该充电设备处于预约充电模式时的充电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当该充电设备为智能预约充电模式时,将智能充电模式与预约充电模式结合,具体而言,假设通过第五充电枪和第六充电枪充电的两个被充电设备01为预约被充电设备,以及假设该充电设备每8h最多会分配两个1h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分别提供给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当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均满足SOC≦50%或者续航里程≦150km的条件时,则分别为两个预约被充电设备提供一个1h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而轮流为满足SOC≦50%或者续航里程≦150km的各个被充电设备01提供一个相同时长的15kW的充电加速功率;该充电设备处于智能预约充电模式时的充电参数如表4所示。
表4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场站,其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变压器60、供电选择单元50、集控单元40和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30。
变压器60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相连;变压器60的输出端与供电选择单元50的输入端相连;供电选择单元50的各个输出端分别为相应的充电设备30提供交流供电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变压器60、供电选择单元50和集控单元40之间的其余连接关系,以及变压器60、供电选择单元50和集控单元40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率复用单元及多个输出端口组;其中:
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的电能输出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接收对应的第一供电电能;
所述功率复用单元包括N个第二供电路径,N为大于1的整数;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的电能输出端,还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接收对应的第二供电电能,并且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均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内另外N-1个第二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第一通信端,获取到F个表征所述控制单元与一个被充电设备之间确认物理连接关系的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并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F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全部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源分配单元PDU;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均接收所述PDU输出端输出的电能,所述PDU的输入端接收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供电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分为多组同输入路径,每组同输入路径均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供电路径,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PDU;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每组同输入路径,均接收一个对应所述PDU输出端输出的电能,每个所述PDU的输入端接收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供电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二供电路径,包括:一第一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供电路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还包括:选择模块;其中:
所述选择模块的各个输出端与各个所述第二供电路径的控制端建立一一对应的连接关系;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复用单元,还包括:总开关;其中:
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的N个第二供电路径均通过所述总开关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所述总开关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供电路径,包括:一第二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供电路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各个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第二通信端,以获取F个第二通信信号;
所述第二通信信号为所述控制单元与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传输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供电连接单元;其中:
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辅助供电电能,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包括:多个辅助供电路径;每个所述辅助供电路径连接于所述辅助供电连接单元的输入端与一个相应所述输出端口组中的辅助供电端之间;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各个所述辅助供电路径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控制F个对应所述辅助供电路径开通。
12.一种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中的控制单元,所述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F个第一通信信号;
若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则控制所述加速充电控制器中F个对应的第一供电路径中的至少两个开通;
在所述加速充电控制器内的功率复用单元中,控制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轮流开通,直至对应的各个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流开通的切换依据具体为:
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的时长达到自身时长阈值,或者,当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开通时,通过自身输出的电量达到自身的电量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均相同,或者,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电量阈值均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者电量阈值,分别是根据与自身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或者,均是随机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的时长阈值或者电量阈值,是根据预约充电时长规则和与自身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约充电时长规则为: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的时长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或者,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的电量阈值为预设电量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还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
若检测到存在至少一个对应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则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到F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步骤之后执行任一步骤的同时,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
若检测接收到至少一个新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则对F进行更新,以及对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进行更新。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预设顺序、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或者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中的任一种进行确定的;或者,
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预设顺序或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进行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是根据至少两种顺序进行确定时,各个对应被充电设备SOC的大小关系顺序的优先级最高,预设顺序或接收各个所述第一通信信号的先后顺序的优先级最低。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与F个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中接收同一第二供电电能的各个第二供电路径对应的各个所述被充电设备包括预约被充电设备,则在轮流开通的切换顺序的确定过程中,每个所述功率复用单元中,与所述预约被充电设备对应的第二供电路径,每预设时长只开通一次。
23.根据权利要求12-22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充电设备加速充电结束的标志,包括:
接收不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以及所述被充电设备的SOC大于第一预设SOC或者续航里程大于预设里程;或者,
接收不到相应的所述第一通信信号以及所述被充电设备的SOC等于第二预设SOC。
24.一种直流加速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电源模块、至少一个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加速充电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相应的第一供电电能;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输出相应的第二供电电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直流加速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均为ACDC变换模块。
26.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终端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直流加速充电机;其中:
所述直流加速充电机中的加速充电控制器的各个输出端口组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充电终端与被充电设备建立一一对应的物理连接关系。
27.一种充电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充电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5923.8A CN113765169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5923.8A CN113765169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5169A true CN113765169A (zh) | 2021-12-07 |
CN113765169B CN113765169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7878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5923.8A Active CN113765169B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65169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7638A (zh) * | 2016-11-03 | 2017-02-22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功率分配快速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206141356U (zh) * | 2016-11-03 | 2017-05-03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功率分配快速充电机 |
CN108565928A (zh) * | 2018-05-24 | 2018-09-21 |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系统及充电系统控制方法 |
CN109572454A (zh) * | 2018-10-17 | 2019-04-05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充电系统 |
CN109664787A (zh) * | 2018-12-21 | 2019-04-23 |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系统以及充电控制器 |
CN209088602U (zh) * | 2018-09-11 | 2019-07-09 | 深圳市德立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可智能分配功率的快充型电源 |
KR20200045282A (ko) * | 2018-10-22 | 2020-05-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10505923.8A patent/CN1137651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7638A (zh) * | 2016-11-03 | 2017-02-22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功率分配快速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206141356U (zh) * | 2016-11-03 | 2017-05-03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功率分配快速充电机 |
CN108565928A (zh) * | 2018-05-24 | 2018-09-21 |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系统及充电系统控制方法 |
CN209088602U (zh) * | 2018-09-11 | 2019-07-09 | 深圳市德立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可智能分配功率的快充型电源 |
CN109572454A (zh) * | 2018-10-17 | 2019-04-05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充电系统 |
KR20200045282A (ko) * | 2018-10-22 | 2020-05-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9664787A (zh) * | 2018-12-21 | 2019-04-23 |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系统以及充电控制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EAN-MICHEL CLAIRAND: "A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 for Managing the Charging Power", 《2018 IEEE PES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 LATIN AMERICA (T&D-LA)》 * |
王艳;宋海飞;曹亚;: "直流快速充电机功率自动分配控制策略", 测控技术, no. 07 * |
陈新星: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功率动态分配策略的研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5169B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14930B (zh) | 一种充放电方法、系统、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 |
CN210792823U (zh) |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
US20190337405A1 (en) | Charging Pile System of Parallel Charging Piles and Method | |
EP2688179A1 (en)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 |
CN108081986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自动功率分配充电系统 | |
CN102917909A (zh) | 用于对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
CN105281385B (zh) | 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方法 | |
CN103023106B (zh) | 一机多充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US20140062398A1 (en) | Charge/discharge system | |
CN109733249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864283B (zh) | 电动型移动充电车供电方法、服务能力计算方法 | |
CN111082492A (zh) | 可拓展的功率分配电路系统 | |
CN207518330U (zh) | 一种一机双枪功率分配直流充电桩系统 | |
CN103023105B (zh) | 带备用切换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US20190001834A1 (en) | Charge/discharge apparatus | |
CN10959164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岛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471044A (zh) | 充电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211266527U (zh) | 可拓展多功能电气控制互锁系统 | |
CN210212079U (zh) | 车载充电系统及车载充电机 | |
CN113765169B (zh) | 一种加速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加速充电控制方法 | |
CN113829907B (zh) | 充电控制器及其应用装置和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7585048B (zh) | 一种多充电桩组合式柔性充电系统 | |
CN115276181A (zh) | 电池组的并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01733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 |
CN113859015A (zh) | 充电桩与充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