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6958B -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6958B
CN113756958B CN202111097901.3A CN202111097901A CN113756958B CN 113756958 B CN113756958 B CN 113756958B CN 202111097901 A CN202111097901 A CN 202111097901A CN 113756958 B CN113756958 B CN 113756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ejector rod
steel ball
shaped ejecto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79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6958A (zh
Inventor
罗云鹤
杨忠耀
文旭
吴汝艳
蔡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Guizhou Ai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Guizhou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Guizhou Air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Guizhou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79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6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6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6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6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2Fuel supply systems
    • F02C7/232Fuel valves; Draining valve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00Controlling gas-turbine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 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26Control of fuel supply
    • F02C9/263Control of fuel supply by means of fuel meter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00Controlling gas-turbine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 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9/26Control of fuel supply
    • F02C9/28Regulating systems responsive to plant or ambient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pressure, rotor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oat Valv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有管接头、外体、弹簧、钢球、弧形顶杆、转轴和浮筒组件,在外体中设有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管接头通过螺纹孔与外体相螺接,弹簧和钢球均设于直孔内,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使所述底孔处于密封状态;在外体的侧面还设有支座,浮筒组件通过转轴与支座转动连接,弧形顶杆的下端固定于浮筒组件上,其上端与外体中的底孔相对应;浮筒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弧形顶杆同步转动,钢球在弧形顶杆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分离,使底孔处于打开状态。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浮子活门及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单液位或多液位输油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燃油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浮子活门是输油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感受油箱油位,调整输油控制压力,保证按要求输油和关断。
浮子活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浮子活门中的浮筒感受液面高度,带动浮子活门打开和关闭,进而控制压力管路建压或泄压,与输油活门联合工作实现输油控制,采用浮子活门的控制方式已在输油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传统多油位控制浮子活门,一般是通过浮筒组件带动高精度配合塞杆打开或关闭浮子活门。由于配合精度高,且配合行程较长,容易受燃油中固体杂物影响,严重时会发生卡滞,从而影响输油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抗卡滞能力强的浮子活门结构,保证飞机在机动作态下,避免因燃油中的固体杂物而发生卡滞问题,从而造成输油管路不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抗卡滞能力强的浮子活门结构,利用该浮子活门,可以实现单油位或多油位控制,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包括有管接头、外体、弹簧、钢球、弧形顶杆、转轴和浮筒组件,在所述外体中从上至下至少设有一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通过螺纹孔与外体相螺接,所述弹簧和钢球均设置于直孔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管接头相接触连接,而下端与所述钢球相接触连接,所述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使所述底孔处于密封状态;在所述外体的侧面还设有支座,所述浮筒组件通过转轴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顶杆的下端固定于浮筒组件上,其上端与外体中的底孔相对应;所述浮筒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所述钢球在弧形顶杆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中所述外体中的底孔孔径小于所述钢球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弧形顶杆的外径,所述底孔的进口端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倒锥形结构;所述浮筒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浮筒组件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所述弧形顶杆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端通过外体中的底孔与直孔内的钢球相接触,所述钢球在弧形顶杆的作用下,利用所述弧形顶杆向上运动,顶开所述钢球,实现所述钢球与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弧形顶杆在向上顶开钢球之后,并随所述浮筒组件继续转动过程中,与外体中的底孔保持恒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中所述弧形顶杆具有与所述浮筒组件相连接的第一端和可在外体中的底孔内自由运动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弯曲形状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设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的圆心位置重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中在所述外体中从上至下设有两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弹簧、钢球和弧形顶杆均设有两个,两个弧形顶杆的上端分别与外体中的底孔相对应,而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浮筒组件上,两个弧形顶杆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的圆心位置重合,其中靠近所述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长度大于远离所述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长度,并且靠近所述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1小于远离所述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2;两个弧形顶杆在随着所述浮筒组件同步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外体中的底孔之间保持恒定的间隙。
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浮子活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有单路液位控制或双路液位控制,其控制方法是通过液面变化控制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通过所述弧形顶杆带动所述钢球的运动状态,以及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利用钢球与外体中的底孔是否相接触,使外体中的底孔处于打开或密封状态,来控制所述管接头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单路液位控制的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弧形顶杆通过外体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直孔内的钢球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使管接头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与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继续向上转动,所述弧形顶杆顶开钢球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所述弧形顶杆仍然顶住钢球,使所述钢球不能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该通道继续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继续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所述弧形顶杆与钢球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与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而所述双路液位控制的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先使靠近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通过外体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从而使靠近转轴一侧的管接头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与该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而远离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尚未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相接触,此时,所述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保持密封状态,导致与该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仍保持建压状态;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继续向上转动,靠近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顶开钢球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当液面达到相应高度时,远离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相接触,在该弧形顶杆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使远离转轴一侧的管接头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并使与该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建压状态转变为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远离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与钢球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形成密封状态,与该管接头连接的压力管路则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此时,而靠近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仍然顶住钢球,导致所述钢球不能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与该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向下继续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靠近转轴一侧的弧形顶杆与钢球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外体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使与该管接头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弧形顶杆设置为劣弧结构,而所述弧形顶杆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的圆心位置重合,在所述浮筒组件围绕转轴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弧形顶杆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弧形顶杆的转动也是围绕转轴的中心旋转,这样就可以使弧形顶杆在顶开所述钢球的运动过程中与底座中的底孔之间的间隙恒定,不会发生干涉问题。通过在所述外体中设计多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同时制作多根不同长度的弧形顶杆,并与外体中多组互不相连的底孔相对应,可以达到在不同液位高度顶开钢球的目的,通过钢球与外体中的底孔相接触状态来控制所述管接头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从而实现单液位输油或多液位输油控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浮子活门及控制方法,利用弧形顶杆5可以有效防止卡滞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单液位输油控制,还可以针对不同液面高度,分别实现两套控制压力管路状态的转变,并可据此来控制输油控制活门,实现多液位输油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实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浮子活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管接头、2-外体、3-弹簧、4-钢球、5-弧形顶杆、6-转轴、7-浮筒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构思,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包括有管接头1)、外体2、弹簧3、钢球4、弧形顶杆5、转轴6和浮筒组件7,在所述外体2中从上至下设有一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1通过螺纹孔与外体2相螺接,所述弹簧3和钢球4均设置于直孔内,所述弹簧3的上端与管接头1相接触连接,而下端与所述钢球4相接触连接,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使所述底孔处于密封状态;在所述外体2的侧面还设有支座,所述浮筒组件7通过转轴6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顶杆5的下端固定于浮筒组件7上,其上端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对应;所述浮筒组件7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所述钢球4在弧形顶杆5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中所述外体2中的底孔孔径小于所述钢球4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弧形顶杆5的外径,所述底孔的进口端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倒锥形结构,通过将底孔设置呈倒锥形结构,可以作为弧形顶杆5进入底孔的导向作用,这样使弧形顶杆5能够方便进入到底孔内。所述浮筒组件7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所述转轴6转动,在所述浮筒组件7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所述弧形顶杆5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端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与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所述钢球4在弧形顶杆5的作用下,利用所述弧形顶杆5向上运动,顶开所述钢球4,实现所述钢球4与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弧形顶杆5在向上顶开钢球4之后,并随所述浮筒组件7继续转动过程中,与外体2中的底孔保持恒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中所述弧形顶杆5具有与所述浮筒组件7相连接的第一端和可在外体2中的底孔内自由运动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弯曲形状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设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6的圆心位置重合。
由于在外体2中只设置有一个管接头1,称为单路压力管路,利用所述浮子活门进行单路液位控制,其控制方法是通过液面变化控制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转动,并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通过所述弧形顶杆5带动所述钢球4的运动状态,以及在所述弹簧3作用下,利用钢球4与外体2中的底孔是否相接触,使外体2中的底孔处于打开或密封状态,来控制所述管接头1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1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7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弧形顶杆5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5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使管接头1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上转动,所述弧形顶杆5顶开钢球4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所述弧形顶杆5仍然顶住钢球4,使所述钢球4不能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该通道继续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所述弧形顶杆5与钢球4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在所述外体2中从上至下设有两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1、弹簧3、钢球4和弧形顶杆5均设有两个,为了方便区别,分别标记为管接头1a和管接头1b,弹簧3a和弹簧3b,钢球4a和钢球4b,弧形顶杆5a和弧形顶杆5b,其中靠近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弹簧3、钢球4和弧形顶杆5分别标记为管接头1a、弹簧3a、钢球4a和弧形顶杆5a;而远离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弹簧3、钢球4和弧形顶杆5分别标记为管接头1b、弹簧3b、钢球4b和弧形顶杆5b。
两个弧形顶杆5的上端分别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对应,而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浮筒组件7上,两个弧形顶杆5 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6的圆心位置重合,其中靠近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长度大于远离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长度,并且靠近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1小于远离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2;两个弧形顶杆5在随着所述浮筒组件7同步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外体2中的底孔之间保持恒定的间隙。
由于在外体2中设置有两个管接头1,称为双路压力管路,利用所述浮子活门进行双路液位控制,其控制方法是通过液面变化控制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转动,并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通过所述弧形顶杆5带动所述钢球4的运动状态,以及在所述弹簧3作用下,利用钢球4与外体2中的底孔是否相接触,使外体2中的底孔处于打开或密封状态,来控制所述管接头1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1a管接头1b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7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先使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a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a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5a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a,从而使靠近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a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与该管接头1a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而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b尚未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b相接触,此时,所述钢球4b在弹簧3b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保持密封状态,导致与该管接头1b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仍保持建压状态;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上转动,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a顶开钢球4a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a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当液面达到相应高度时,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b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b相接触,在该弧形顶杆5b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b,使远离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b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并使与该管接头1b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建压状态转变为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b与钢球4b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b在弹簧3b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形成密封状态,与该管接头1b连接的压力管路则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此时,而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a仍然顶住钢球4a,导致所述钢球4a不能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与该管接头1a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继续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a与钢球4a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a在弹簧3a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使与该管接头1a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浮子活门,在具体制作及安装过程中,只需要提前在外体2上从上至下钻制一组或两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先在直孔内依次装入钢球4及弹簧3,然后在直孔外的螺纹孔中拧入相应管接头1,使管接头1与外体2密封连接;而装入直孔内的钢球4在弹簧3作用下,与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目的。在将管接头1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7置于油箱内,即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由于弧形顶杆5 采用弧形设计形式,其圆心设置在转轴6处,即与所述转轴6的圆心位置重合,这样就可以使弧形顶杆5在随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上或向下转动过程,使弧形顶杆5顶开钢球4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都是在相应的圆弧上移动,与外体2中的底孔之间的间隙恒定,不会发生干涉,达到防止卡滞的问题。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浮子活门,利用弧形顶杆5可以有效防止卡滞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单液位输油控制,还可以针对不同液面高度,分别实现两套控制压力管路状态的转变,并可据此来控制输油控制活门,实现多液位输油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实用,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利用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接头(1)、外体(2)、弹簧(3)、钢球(4)、弧形顶杆(5)、转轴(6)和浮筒组件(7),在所述外体(2)中从上至下至少设有一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1)通过螺纹孔与外体(2)相螺接,所述弹簧(3)和钢球(4)均设置于直孔内,所述弹簧(3)的上端与管接头(1)相接触连接,而下端与所述钢球(4)相接触连接,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使所述底孔处于密封状态;在所述外体(2)的侧面还设有支座,所述浮筒组件(7)通过转轴(6)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顶杆(5)的下端固定于浮筒组件(7)上,其上端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对应;所述浮筒组件(7)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所述钢球(4)在弧形顶杆(5)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
其中,所述外体(2)中的底孔孔径小于所述钢球(4)的外径,且大于所述弧形顶杆(5)的外径,所述底孔的进口端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倒锥形结构;所述浮筒组件(7)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所述转轴(6)转动,在所述浮筒组件(7)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所述弧形顶杆(5)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端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与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所述钢球(4)在弧形顶杆(5)的作用下,利用所述弧形顶杆(5)向上运动,顶开所述钢球(4),实现所述钢球(4)与底孔相分离,使所述底孔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弧形顶杆(5)在向上顶开钢球(4)之后,并随所述浮筒组件(7)继续转动过程中,与外体(2)中的底孔保持恒定的间隙;
而所述弧形顶杆(5)具有与所述浮筒组件(7)相连接的第一端和可在外体(2)中的底孔内自由运动的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形成弯曲形状的圆弧结构,所述圆弧设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6)的圆心位置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体(2)中从上至下设有两组相互贯通的螺纹孔、直孔和底孔,所述管接头(1)、弹簧(3)、钢球(4)和弧形顶杆(5)均设有两个,两个弧形顶杆(5)的上端分别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对应,而下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浮筒组件(7)上,两个弧形顶杆(5) 的圆心位置与所述转轴(6)的圆心位置重合,其中靠近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长度大于远离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长度,并且靠近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1小于远离所述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所形成的圆弧半径R2;两个弧形顶杆(5)在随着所述浮筒组件(7)同步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外体(2)中的底孔之间保持恒定的间隙。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子活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有单路液位控制或双路液位控制,其控制方法是通过液面变化控制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转动,并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通过所述弧形顶杆(5)带动所述钢球(4)的运动状态,以及在所述弹簧(3)作用下,利用钢球(4)与外体(2)中的底孔是否相接触,使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处于打开或密封状态,来控制所述管接头(1)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其中所述单路液位控制的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1)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7)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弧形顶杆(5)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5)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使管接头(1)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管接头(1)与直孔和底孔形成的通道打开,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上转动,所述弧形顶杆(5)顶开钢球(4)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所述弧形顶杆(5)仍然顶住钢球(4),使所述钢球(4)不能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该通道继续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所述弧形顶杆(5)与钢球(4)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而所述双路液位控制的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管接头(1)与外部压力管路连接,然后将浮筒组件(7)置于油箱内,完成浮子活门使用前的安装工作;
(2)在油箱内的液面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上转动,带动所述弧形顶杆(5)同步转动,先使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通过外体(2)中的底孔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在所述弧形顶杆(5)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从而使靠近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与该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开始泄压;而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尚未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此时,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保持密封状态,导致与该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仍保持建压状态;
(3)在油箱内的液面继续上升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继续向上转动,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顶开钢球(4)继续向上运动,该通道保持打开状态,与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保持泄压状态;当液面达到相应高度时,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向上运动,与位于相应直孔内的钢球(4)相接触,在该弧形顶杆(5)继续转动过程中,向上顶开所述钢球(4),使远离转轴(6)一侧的管接头(1)与直孔和底孔相通,实现该通道打开,并使与该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建压状态转变为泄压状态;
(4)在油箱内液面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前,远离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与钢球(4)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形成密封状态,与该管接头(1)连接的压力管路则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此时,而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仍然顶住钢球(4),导致所述钢球(4)不能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与该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继续处于泄压状态;
(5)在油箱内液面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浮筒组件(7)围绕转轴(6)向下继续转动,当液位下降到相应高度之后,靠近转轴(6)一侧的弧形顶杆(5)与钢球(4)处于脱离接触状态,所述钢球(4)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外体(2)中的底孔相贴合接触,实现密封,使与该管接头(1)相连接的压力管路由泄压状态转变为建压状态。
CN202111097901.3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756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7901.3A CN11375695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7901.3A CN11375695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6958A CN113756958A (zh) 2021-12-07
CN113756958B true CN113756958B (zh) 2024-05-03

Family

ID=7879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7901.3A Active CN113756958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695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4394A (en) * 1935-09-24 1936-03-20 Kent Ltd G A new or improved valve operating device
GB1037328A (en) * 1962-09-13 1966-07-27 Dobson Ltd W E & 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loat controlled valve means
GB8530526D0 (en) * 1984-12-12 1986-01-22 Bradley C N Security device float operated valve
CN2257344Y (zh) * 1996-04-08 1997-07-02 王刚 60型水暖暖气片自动排气阻水阀
CN1222482A (zh) * 1998-01-09 1999-07-14 铜制品制造公司 加注阀
CN2352583Y (zh) * 1998-10-05 1999-12-08 徐建军 水箱供水自动调节器
CN110963058A (zh) * 2019-12-23 2020-04-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通气与增压系统的浮子活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4394A (en) * 1935-09-24 1936-03-20 Kent Ltd G A new or improved valve operating device
GB1037328A (en) * 1962-09-13 1966-07-27 Dobson Ltd W E & F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loat controlled valve means
GB8530526D0 (en) * 1984-12-12 1986-01-22 Bradley C N Security device float operated valve
CN2257344Y (zh) * 1996-04-08 1997-07-02 王刚 60型水暖暖气片自动排气阻水阀
CN1222482A (zh) * 1998-01-09 1999-07-14 铜制品制造公司 加注阀
CN2352583Y (zh) * 1998-10-05 1999-12-08 徐建军 水箱供水自动调节器
CN110963058A (zh) * 2019-12-23 2020-04-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通气与增压系统的浮子活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6958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20944C (en) Plunger lift system
US4738599A (en) Well pump
CN113756958B (zh) 一种抗卡滞的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US5531247A (e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sistant shutoff valve
CN110195574B (zh) 筒形回压阀
CN112066048B (zh) 一种缓闭止回阀
CN113882820B (zh) 一种钻具内防喷阀
CN205190921U (zh) 一种机械式浮球上水阀
CN104695901A (zh) 机械式泄油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07237B (zh) 一种井下管柱用旁通阀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71476A (zh) 一种截止阀
CN215855041U (zh) 一种灌装机出料口导流装置
CN215927313U (zh) 一种用于采气井口的防喷机构及柱塞气举排水采气装置
CN116104452A (zh) 水平井两级接力式柱塞举升装置及其方法和活动球芯柱塞
US6523564B1 (en) Above ground overfill valve
CN117685404A (zh) 一种隔离式浮子活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45962A (zh) 一种液动式双层管双梯度井下防喷阀
CN2161945Y (zh) 套筒式水位控制器
CN114482949A (zh) 增压注水装置
CN116768133B (zh) 一种用于饮料灌装装置的灌装组件
CN204571929U (zh) 机械式泄油器
CN219734335U (zh) 一种可调节开度的扣压式管道燃气自闭阀
CN212775765U (zh) 一种管式单向节流阀
CN116717609B (zh) 一种具有加固结构的密封式闸阀
CN113216896B (zh) 一种固井用浮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561000 Songqi Town, Ans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VIC GUIZHOU AIRPLANE Co.,Ltd.

Address before: 561000 Ans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izhou

Applicant before: Guizhou Guife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