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2838B - 一种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52838B CN113752838B CN202010479366.7A CN202010479366A CN113752838B CN 113752838 B CN113752838 B CN 113752838B CN 202010479366 A CN202010479366 A CN 202010479366A CN 113752838 B CN113752838 B CN 1137528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signal
- level
- delay
- side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28—Modifications for introducing a time delay before switching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6—Programming the PL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84—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control modu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0—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switched volta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2—Monitoring or fail-safe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32—Energising current supplied by semiconductor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63—High side switches, i.e. the higher potential [DC] or life wire [AC] being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switch and not via the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高边驱动模块和延时模块;延时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复位的情况下,输出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高边驱动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在预设时长内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其中,第二状态为在控制模块复位前高边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包括导通或断开。该实施例使得能够避免控制模块的驱动信号断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成为汽车业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的高压回路通常由继电器作为开关实现通断。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由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制器控制。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微控制器在行车中可能会出现非预期的复位,继电器突然断开,对车辆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使得能够避免控制模块的非预期复位导致驱动信号非预期断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高边驱动模块和延时模块;延时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复位的情况下,输出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高边驱动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在预设时长内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其中,第二状态为在控制模块复位前高边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包括导通或断开。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控制模块发生复位时,延时模块可以输出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以使高边驱动模块保持在控制模块复位前的状态,避免了由于控制模块复位导致高边驱动模块状态变化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时模块包括延时单元和第一上拉单元;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分别与第一上拉单元和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延时单元用于: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一电平的电信号,且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延时单元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三电平的电信号时,延时单元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其中,第四电平为第二电平的反向电平,第三电平为第一电平的反向电平,高边驱动模块在接收到第二电平的电信号时导通,在接收到第四电平的电信号时断开。该实施例中,使得延时信号的电平与控制模块复位前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电平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的情况下,延时模块还包括第二上拉单元,第二上拉单元与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时单元中包括N个级联的延时组件;每个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相互连接,连接处作为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第一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第i+1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第i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作为延时单元的输出端,1≤i<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该实施例中,N个级联的延时组件使得可以提高延时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N等于2。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时组件为单稳态触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信号包括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和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和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其中,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预设时长;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负载通过高边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高边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源连接,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与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延时模块与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或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和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其中,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预设时长,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高电平。该实施例中,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控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可以通过改变PWM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调节高边驱动的闭合时间,从而调节负载端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防反模块和第二防反模块,延时模块通过第一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第二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该实施例中,可以使控制模块的驱动信号和延时模块的输出信号形成竞争供电,任意一个信号符合要求时高边驱动单元即可闭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负载通过高边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结束复位后,根据回检模块输入的回检信号或存储模块存储的负载状态数据,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高边驱动模块;其中,回检模块的输入端与高边驱动模块和负载模块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或者,与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回检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该实施例中,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输出的驱动信号与复位前输出的驱动信号电平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检模块包括分压子模块和滤波子模块,分压子模块的第一端作为回检模块的输入端,分压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滤波子模块的第一端,滤波子模块的第二端作为回检模块的输出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边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8-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回检模块的电路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或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驱动电路包括高边驱动模块201和延时模块202;延时模块202用于:在控制模块203复位的情况下,输出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高边驱动模块201用于:根据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在预设时长内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其中,第二状态为在控制模块203复位前高边驱动模块201的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包括导通或断开。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无法输出控制信号,延时模块202在控制模块203发生复位时,输出与控制模块203复位前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电平相同,使得高边驱动模块201可以在控制模块203复位的情况下,保持复位前的状态,避免高边驱动模块201在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状态突变导致的安全问题。控制模块203可以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的闭合或断开,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整个电路的延时功能通过单独的延时模块202实现,使得控制模块203的驱动逻辑更为简单,简化了电路设计。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以该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为例,对驱动电路和负载的连接方式、驱动电路的作用等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101,负载101的一端通过高边驱动模块201连接驱动电源V1;延时模块202用于:在控制模块203复位的情况下,输出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其中,延时信号的电平与控制模块203复位前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电平相同。其中,预设时长根据控制模块203的复位时长设置,例如,预设时长大于控制模块203的最大复位时长。例如,若控制模块203的复位时长大约在1s-3s之间,则预设时长大于3s。高边驱动模块201用于:根据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在预设时长内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其中,第二状态为在控制模块203复位前高边驱动模块201的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包括导通或断开。在控制模块203正常工作时,高边驱动模块201用于根据控制模块203的驱动信号进行导通或关断。
本实施方式中,延时模块202在控制模块203发生复位时,输出与控制模块203复位前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电平相同,使得高边驱动模块201可以在控制模块203复位的情况下,保持复位前的状态,避免高边驱动模块201在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状态突变导致的安全问题。控制模块203可以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的闭合或断开,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整个电路的延时功能通过单独的延时模块202实现,使得控制模块203的驱动逻辑更为简单,简化了电路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101的另一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驱动电源用于为负载101供电,其中,驱动电源的类型根据应用场景确定,例如,该实施方式应用于电动汽车时,驱动电源通常为整车铅酸电池,地为整车低压地,本实施方式不限制驱动电源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的负载101可以是继电器或接触器等器件,也可以是其它器件,如泵(PUMP)、阀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以下以负载101为继电器,控制模块203为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微控制器为例,对本实施方式提及的驱动电路进行说明。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高压回路通常由继电器作为开关实现通断。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通常由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制器控制。然而,微控制器在行车中可能会出现复位,而且复位时间较短。微控制器复位时,无法输出驱动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继电器会突然断开,车辆会突然停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带载切断继电器对继电器寿命也会有极大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在高边驱动模块201与微控制器间增加一个延时模块202。在继电器闭合时,若微控制器发生复位,延时模块202输出到高边驱动模块201的延时信号可以保持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使继电器不会意外断开。同理,若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微控制器发生复位,延时模块202输出到高边驱动模块201的延时信号可以保持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不会意外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以车辆领域为例,对驱动电路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该驱动电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本实施方式不限制驱动电路的应用领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时模块202包括延时单元和第一上拉单元;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分别与第一上拉单元和控制模块20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与控制模块20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连接。其中,第一上拉单元将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的输入信号上拉为高电平信号。延时单元用于: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一电平的电信号,且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延时单元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单元,以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导通;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一电平的电信号,第二受控端未检测到边沿信号时,延时单元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以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断开;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三电平的电信号时,延时单元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以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断开;其中,第四电平为第二电平的反向电平,第三电平为第一电平的反向电平,高边驱动模块201在接收到第二电平的电信号时保持导通,在接收到第四电平的电信号时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边沿信号可以是上升沿信号或下降沿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延时单元的工作逻辑,确定延时单元的电路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的情况下,延时模块202还包括第二上拉单元,第二上拉单元与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同向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同向电平,第一电平和第三电平为反向电平。假设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低电平,延时单元在第一受控端检测到高电平的电信号,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输出的高电平的延时信号为脉冲信号,即高电平脉冲信号。具体的,延时单元可实现的输入输出的电平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受控端 | 第二受控端 | 输出端 | |
情况1 | 低电平 | 任意电平 | 低电平 |
情况2 | 高电平 | 边沿信号 | 高电平脉冲 |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控制模块203的复位时间设定延时单元的延时时间(即预设时长),以使预设时长大于控制模块203的复位时长,并根据延时单元的延时时间选择相应的电路器件的阻值、容值等,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延时单元的具体电路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拉单元和第二上拉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上拉单元包括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上拉电源信号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作为上拉单元的输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第一上拉单元和第二上拉单元也可以采用其他电路结构,本实施方式仅为举例说明,不限制第一上拉单元和第二上拉单元的具体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第一上拉单元的结构可以和第二上拉单元的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方式以相同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但不限制实际使用中的电路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拉电源信号端可以是上拉电源的输出端,上拉电源输出的电压可以与控制模块203输出信号的高电平电压相同,本实施方式不限制上拉电源的电压值。
以下以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为例,结合不同的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的形式,举例说明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第一个例子中,延时单元包括一个延时组件。该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为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作为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延时组件的输出端作为延时单元的输出端。其中,延时组件用于:根据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和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产生相应电平的延时信号,用于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断开或导通。其中,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电信号和输出的延时信号的电平关系可以参考表1的表述。
在第一个例子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高边驱动模块201包括一个高边驱动单元。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该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该实施例中,驱动信号包括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和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控制模块203可以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以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导通,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以控制延时模块202输出第二电平的电信号或第四电平的电信号。由于控制模块203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无论延时模块202输出第二电平的电信号还是第四电平的电信号,高边驱动模块201处于导通状态。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被上拉至第一电平,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可以检测到边沿信号,从而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以使高边驱动模块201保持导通状态。控制模块203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和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由于控制模块203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且延时模块202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故高边驱动模块201处于断开状态。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被上拉至第一电平,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无法检测到特定的边沿信号,故延时模块202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以使高边驱动模块201保持断开状态。其中,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预设时长;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将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整体电路的安全性,该高边驱动单元内的器件可以选择可以承受大电流的器件,以避免高边驱动单元所在支路产生大电流损坏高边驱动单元内部器件。
以下对闭合信号和断开信号的检测进行举例说明。
可选择的,闭合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断开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为实现工作人员对负载101的控制,可以设置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中包括依次串联的控制电源、开关(如单刀开关、按钮开关、电子开关等)和电阻,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对该电阻中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模块203。当控制回路中的开关被闭合后,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电压值,此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203,控制模块203接收到该高电平信号,即检测到高电平信号,则按照上述逻辑,控制负载101闭合。当控制回路中的开关被断开后,电压检测电路未检测到电压值,此时输出低电平信号至控制模块203,控制模块203接收到该低电平信号,即检测到低电平信号,则按照上述逻辑,控制负载101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闭合信号也可以是工作人员输入的闭合命令,断开信号也可以是输入的断开命令。例如,控制模块203与输入设备连接,控制模块203检测工作人员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的命令。当检测到闭合命令后,控制模块203基于上述逻辑控制负载101闭合,当检测到断开命令后,控制模块203基于上述逻辑控制负载101断开,本实施方式不限制闭合信号和断开信号的产生方式。
可选择的,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同向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同向电平。
可选择的,控制模块203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一电平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以确保在控制模块203复位时,延时模块202在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使得高压驱动模块保持导通状态。
假设负载101为继电器,由于高边驱动单元与驱动电源连接,故可以选择适合源级接高电平,漏级通过负载101接地的P型晶体管。在电路控制中,一般将高电平信号作为使能信号,即若高边驱动单元接收到高电平,则高边驱动单元导通,若接收到低电平,则高边驱动单元断开,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P型晶体管的栅极与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该NPN型三极管的射级接地,基极作为整个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该情况下,当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入低电平,NPN型三极管不导通,P型晶体管的栅极为高阻状态,P型晶体管不导通,故高边驱动单元导通。当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入高电平时,NPN型三极管导通,P型晶体管的栅极接低电平,P型晶体管导通,故高边驱动单元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若改变高边驱动单元的导通条件,也可以根据高边驱动单元的导通条件的变化情况,调整高边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
结合上述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高边驱动单元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P型晶体管(K1)和一个NPN型三级管(K2),其中,P型晶体管K1的第一端作为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P型晶体管K1的第二端作为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P型晶体管K1的控制端与NPN型三级管的第一端连接,NPN型三级管K2的第二端接地,NPN型三级管K2的控制端作为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低电平,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V1表示驱动电源,J1表示继电器,M1表示高边驱动单元,Y1表示延时组件,R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B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Q表示延时组件的输出端,V2表示第一上拉电源信号端,RT表示第一上拉电阻。其中,控制模块203输出至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的控制信号(以下简称控制信号1)的电平可以根据延时单元的工作原理设置,控制模块203输出至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的控制信号(以下简称控制信号2)可以是恒定电平信号(包括低电平信号和高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当控制信号2为恒定电平信号时,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收到继电器闭合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到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此时Q的状态为低电平,高边驱动单元导通。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控制模块203输出为高阻状态,延时组件B端口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出现下降沿,同时由于第一上拉单元存在,R端口保持高电平,此时Q输出高电平脉冲,高边驱动单元保持导通,继电器保持原来的闭合状态。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到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也可以先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再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此时Q的状态为低电平,高边驱动单元断开。当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控制模块203输出高阻状态,延时组件B端口仍为低电平(无下降沿),由于第一上拉单元存在,R端口的输入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时Q输出仍为低电平,高边驱动单元的状态不会改变,继电器不会意外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控制信号1和驱动信号的间隔时间很短,小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可以不限制控制信号1和驱动信号的输出顺序。若两者间隔时间较长,大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先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和控制信号2,再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先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再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避免在已经发送低电平的驱动信号后,还未发送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就出现微控制器复位,导致继电器先断开又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时,控制信号1和控制信号2的输出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当先输出控制信号1,再输出控制信号2时,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可以使得延时单元立即输出低电平,使得继电器可以立即断开;当先输出控制信号2,再输出控制信号1时,由于第一受控端接收信号更迟,继电器会延时一段时间断开,该时间长度为输出控制信号2的时刻和输出控制信号1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项目对继电器所在电路的响应速度的要求,确定控制信号1和控制信号2的输出顺序。
当控制信号2为PWM信号时,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收到继电器闭合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到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输出PWM型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高边驱动单元闭合。每当控制信号2出现下降沿时,Q会输出高电平脉冲,且为可重复触发的,其中,延时单元的延时时间大于PWM的周期时,Q会一直输出高电平。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延时模块202的Q输出高电平。假设控制信号2的周期为t,设定的延时时间为T1,T1大于t,若延时开始的时间为0.5*t到t,则高电平的保持时间为[T1-0.5*t,T1);若延时开始的时间为0到0.5*t,则高电平的保持时间为T1。高边驱动单元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保持导通,继电器保持原来的闭合状态。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到高边驱动单元,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高边驱动单元断开。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控制模块203输出呈高阻状态,延时组件B端口仍为低电平,由于第一上拉单元存在,延时组件R端口的状态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时Q输出仍为低电平,高边驱动的状态不会改变,继电器不会意外闭合。
可选择的,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防反模块和第二防反模块,延时模块202通过第一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二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连接。
可选择的,第一防反模块和第二防反模块为二极管。假设负载101为继电器,高边驱动单元如图3所示,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V1表示驱动电源,J1表示继电器,M1表示高边驱动单元,Y1表示延时组件,R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B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Q表示延时组件的输出端,V2表示第一上拉电源信号端,RT表示第一上拉电阻,D1为第一防反模块,D2表示第二防反模块。其中,控制信号2可以是恒定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延时模块202通过第一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二防反模块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连接,可以使控制模块203的驱动信号和延时模块202的输出信号形成竞争供电,任意一个信号符合要求时高边驱动模块201即可闭合。
在第一个例子的第二个实施例中,高边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源连接,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10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203与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延时模块202的输出端与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该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3可以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或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和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其中,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预设时长,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可选择的,控制模块203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一电平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以确保在控制模块203复位时,延时模块202在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以使继电器保持导通状态。
假设负载101为继电器,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各高边驱动单元分别包括一个P型晶体管(K1)和一个NPN型三级管(K2)。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V1表示驱动电源,J1表示继电器,M1表示第一高边驱动单元,M2表示第二高边驱动单元,Y1表示延时组件,R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B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Q表示延时组件的输出端,V2表示第一上拉电源信号端,RT表示第一上拉电阻。其中,控制信号2可以是恒定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假设控制信号2为恒定电平信号,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收到继电器闭合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PWM型的驱动信号(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由于不存在下降沿,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低电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导通,即在控制模块203正常工作且继电器闭合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闭合。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驱动信号拉低,控制信号2拉低,控制信号1拉高,延时组件Q端口会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使得第二高边驱动单元闭合,继电器在设置的延时时间内不会断开。控制模块203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发出PWM驱动信号使第一高边驱动单元闭合。可选择的,先拉低再拉高控制信号1,拉高控制信号2,使第二高边驱动单元断开,恢复到正常的高边驱动模块201的工作状态。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延时组件R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延时组件B端口,此时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为断开状态。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驱动信号持续为低,控制信号1由于第一上拉电阻的存在而拉高,控制信号2持续为低电平,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一直低电平,继电器保持断开状态,不会意外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PWM驱动的继电器,即输出PWM型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在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继电器不是由PWM驱动而是高电平驱动,因此,设计延时组件的延时时间(预设时长)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继电器线圈是否可在预设时长内正常工作,避免因高电平驱动时,线圈电流过大且时间过长而烧坏线圈。所以预设时长需大于控制模块203的复位时间,以保证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继电器保持控制模块203复位前的状态,预设时长还要小于继电器可以承受的高电平驱动时长,以保护继电器。控制模块203完成复位后的指令顺序也要注意,如果控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指令和控制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指令之间延时很长,甚至大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则要先闭合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再断开第二高边驱动单元,如果延时很短,小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则对顺序并不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高边驱动单元,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基于控制模块203输出的PWM型驱动信号闭合或断开,第二高边驱动单元基于延时模块202输出的延时信号闭合或断开,这使得控制模块203复位时,若继电器由PWM控制变为高电平控制,其产生的大电流经过第二高边驱动单元,不会经过第一高边驱动单元,使得电路中的大电流不影响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使用寿命,提高控制模块203正常工作下整车的安全性。
可选择的,为避免大电流对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工作电流更大的芯片作为第二高边驱动单元。
在第二个例子中,延时单元中包括N个级联的延时组件;每个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相互连接,连接处作为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连接,第一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第i+1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第i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作为延时单元的输出端,1≤i<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值得一提的是,延时单元由多个延时组件级联得到,延时单元的总延时时间等于各延时组件的延时时间的和,从而可以延长延时时间。此外,各延时组件的可选延时时间的分辨率可以不同,将不同可选延时时间的分辨率的延时组件进行组合,可以确保延时单元可以满足更多的延时时间的需求,提高延时精度。例如,需要延时5.3秒时,为提高精准度,可以选用一个分辨率为秒级的延时组件,一个分辨率为毫秒级的延时组件。
在第二个例子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高边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源连接,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10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203与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延时模块202与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该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3可以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或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延时模块202的第一受控端和延时模块202的第二受控端;其中,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预设时长,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假设,N等于2,负载101为继电器,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第三电平和第四电平为低电平,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V1表示驱动电源,J1表示继电器,M1表示第一高边驱动单元,M2表示第二高边驱动单元,Y1表示第一延时组件,Y2表示第二延时组件,R表示第一输入端,B表示第二输入端,Q表示输出端,P表示第一延时组件和第二延时组件的连接处(即第一受控端),Y1的B端为第二受控端,V2表示第一上拉电源信号端,RT表示第一上拉电阻。其中,控制信号2可以是恒定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假设控制信号2为PWM型的控制信号(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收到继电器闭合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PWM型的驱动信号(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至第一延时组件R端口和第二延时组件的R端口,输出PWM型的控制信号2(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第一延时组件B端口,此时第一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高电平,第二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低电平,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导通。即在控制模块203正常工作且继电器闭合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是导通的。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驱动信号拉低,第一延时组件Q端口会保持一段时间后,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高电平的保持时间为[T1-t/2,T1),此时,对于第二延时组件B端口出现了一个下降沿,第二延时组件Q端口会立即输出一个高电平。在[T1-t/2,T1)时间内,第二延时组件Q端口仍为低电平。由于继电器机械动作的时间是ms级别的,所以合理选取的T1和t/2的值,使得继电器不会在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时断开。延时模块202的总延时时间为第一延时组件和第二延时组件的延时时间总和,即为(T2+T1-t/2,T2+T1)。其中,T1为第一延时组件的延时时间,t为PWM型的控制信号的周期,T2为第二延时组件的延时时间。完成复位时,控制模块203可通过发出PWM型的驱动信号使第一高边驱动单元闭合,同时,先拉低再拉高控制信号1,输出PWM型的控制信号2使第二高边驱动单元断开,恢复到正常的高边驱动的工作状态。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第一高边驱动单元断开,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到第一延时组件R端口和第二延时组件R断开,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到第一延时组件B端口,第一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低电平,第二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低电平,第二高边驱动单元断开。当控制模块203复位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驱动信号变为低电平,控制信号1由于第一上拉电阻的存在而拉高,控制信号2持续为低电平,第一延时组件Q端口和第二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均为低电平。继电器保持断开状态,不会意外闭合。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PWM型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可以通过改变PWM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调节高边驱动的闭合时间,从而调节负载端电流。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个延时组件组成延时单元,使得可以提高延时时间。
可选择的,延时组件为单稳态触发器。
需要说明的是,图4-7以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为例,对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边沿信号可以是上升沿信号。当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如图8-10所示,其中,V1表示驱动电源,J1表示继电器,M1表示高边驱动单元,Y1表示延时组件,R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A表示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Q表示延时组件的输出端,V2表示第一上拉电源信号端,RT表示第一上拉电阻,构成第一上拉单元,V3表示第二上拉电源信号端,RD表示第二上拉电阻,构成第二上拉单元。此处对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图9和图10的工作原理可参考边沿信号为下降沿时的工作原理和图8的工作原理的相关描述进行实施。图8中,当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若控制模块203收到继电器闭合信号时,控制模块203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或者PWM型的控制信号2。控制模块203发生复位时,R端口由于第一上拉单元的作用,持续为高电平;A端口由于控制模块203的输出为高阻态且有第二上拉单元存在,A端口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即出现上升沿。因此,延时组件Q端口输出高电平。若接收到继电器断开信号,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至延时组件的R端口,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至延时组件A端口。控制模块203发生复位时,延时组件的R端口被拉高,延时组件的A端口保持高电平,不存在上升沿,因此,延时组件的Q端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保持断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延时组件也可以选择其他器件,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延时组件的电路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负载的驱动电路,控制模块发生复位时,延时模块可以输出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以使高边驱动模块保持在控制模块复位前的状态,避免了由于控制模块复位导致高边驱动模块状态变化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负载的驱动电路,本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驱动电路中增加了回检模块。以下对回检模块进行举例说明,其他模块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考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说,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101,负载101通过低边驱动模块201接地,负载的驱动电路还包括回检模块204,回检模块204的输入端与高边驱动模块201的第二端连接,回检模块204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203连接。控制模块203还用于: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根据回检模块204输入的回检信号,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高边驱动模块201。
以下以负载101为继电器为例,对回检模块204的作用和控制模块203的工作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3完成复位后,可以根据控制模块203内部寄存器存储的继电器状态,确定驱动信号。假设高边驱动模块201如图3所示,若继电器为闭合状态,则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维持继电器的闭合状态;若继电器为断开状态,则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和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维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3在完成复位后,根据回检模块204输入的回检信号,判断继电器当前状态,若继电器为闭合状态,则控制模块203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以维持继电器的闭合状态;若继电器为断开状态,则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和低电平的控制信号2,以维持继电器的断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检模块204包括分压子模块和滤波子模块,分压子模块的第一端作为回检模块204的输入端,分压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滤波子模块的第一端,滤波子模块的第二端作为回检模块204的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检模块204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分压子模块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作为分压子模块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之间的节点作为分压子模块的第二端。滤波子模块包括滤波电阻R3和滤波电容C,滤波电阻R3的第一端作为滤波子模块的第一端,滤波电阻R3的第二端和滤波电容C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滤波电阻R3的第二端和滤波电容C的第一端之间的节点作为滤波子模块的第二端。针对图5所示的延时单元电路结构,增加回检模块204后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中,各字母含义可以结合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5和图12理解。结合第二实施方式和图1-10可知,若负载101为继电器,当回检信号为高电平时,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控制模块203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1,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2,以使继电器保持闭合状态,当回检信号为低电平时,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控制模块203输出低电平的驱动信号,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1和控制信号2,以使继电器保持断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回检模块20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检测电路形式,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回检模块204的电路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和图13以回检模块204的输入端与高边驱动模块201和负载101之间的连接处连接为例,对回检模块204与其他模块的连接关系进行了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回检模块204的输入端也可以连接高边驱动模块201的控制端,控制模块203基于回检模块204检测到的电信号,确定复位后输出的驱动信号的电平。
需要说明的是,图12和图13以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为例,示出了回检模块204、控制模块203、高边驱动模块201和延时模块202的连接关系,实际应用中,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回检模块204、控制模块203、高边驱动模块201和延时模块202的连接关系与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的情况大致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图12和图13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203基于回检模块204的回检信号,确定复位后负载101的状态,实际应用中,控制模块203也可以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负载状态数据,输出驱动信号。例如,控制模块203在接收到闭合信号或断开指令后,会将相关指令写入寄存器。控制模块203复位后,读取寄存器内部的数据,即可确定复位后负载101的状态。控制模块203还可以基于回检信号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负载状态数据,确定负载101的状态。若回检信号或负载状态数据指示负载101为断开状态,则输出用于保持负载101处于断开状态的信号。本实施方式不限制控制模块203在结束复位(恢复工作)后维持负载101的状态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负载的驱动电路,控制模块发生复位时,延时模块可以输出延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以使高边驱动模块保持在控制模块复位前的状态,避免了由于控制模块复位导致高边驱动模块状态变化造成的安全隐患。控制模块工作状态时,可以输出驱动信号控制高边驱动模块的闭合或断开,可以和延时模块的输出信号形成竞争供电,任意一个信号符合要求时高边驱动单元即可闭合。控制模块复位时整个电路的延时功能通过单独的延时模块实现,使得控制模块的驱动逻辑更为简单,简化了电路设计。除此之外,驱动电路中还存在回检模块,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在结束复位后(恢复工作后),根据回检信号直接输出控制信号至高边驱动模块,以使高边驱动模块保持复位前的状态,从而维持负载在复位完成前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高边驱动模块、延时模块、第一防反模块和第二防反模块,所述延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防反模块与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防反模块与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延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复位的情况下,输出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至所述高边驱动模块;
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的延时信号,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在所述控制模块复位前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导通或断开;
所述延时模块包括延时单元和第一上拉单元;所述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拉单元和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一电平的电信号,且所述第二受控端检测到边沿信号时,所述延时单元输出第二电平的延时信号;在所述第一受控端检测到第三电平的电信号时,所述延时单元输出第四电平的延时信号;
其中,所述第四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的反向电平,所述第三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的反向电平,所述高边驱动模块在接收到第二电平的电信号时导通,在接收到第四电平的电信号时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延时模块还包括第二上拉单元,所述第二上拉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中包括N个级联的延时组件;
每个延时组件的第一输入端相互连接,连接处作为所述延时单元的第一受控端,第一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第二受控端连接,第i+1个延时组件的第二输入端与第i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第N个延时组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1≤i<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包括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和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至所述高边驱动模块,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所述高边驱动模块,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和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其中,第一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所述第五电平为低电平,所述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所述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所述负载通过所述高边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所述高边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高边驱动单元和第二高边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延时模块与所述第二高边驱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闭合信号后,输出第二电平的驱动信号或第二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信号至所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输出第五电平的控制信号或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在检测到断开信号后,输出第四电平的驱动信号至所述第一高边驱动单元,输出第三电平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一受控端和所述延时模块的第二受控端;其中,所述第三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所述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时,所述第五电平为低电平,所述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时,所述第五电平为高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单元和所述第二上拉单元中的任意一个上拉单元包括上拉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所述负载通过所述高边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源;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结束复位后,根据回检模块输入的回检信号或存储模块存储的负载状态数据,输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高边驱动模块;
其中,所述回检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高边驱动模块和所述负载模块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或者,与所述高边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回检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检模块包括分压子模块和滤波子模块,所述分压子模块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回检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分压子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滤波子模块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回检模块的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9366.7A CN113752838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驱动电路 |
EP21814463.2A EP4043264B1 (en) | 2020-05-29 | 2021-03-08 | Drive circuit |
PCT/CN2021/079608 WO2021238330A1 (zh) | 2020-05-29 | 2021-03-08 | 一种驱动电路 |
US17/732,569 US11996833B2 (en) | 2020-05-29 | 2022-04-29 | Drive circui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79366.7A CN113752838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驱动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2838A CN113752838A (zh) | 2021-12-07 |
CN113752838B true CN113752838B (zh) | 2023-10-03 |
Family
ID=78745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79366.7A Active CN113752838B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驱动电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96833B2 (zh) |
EP (1) | EP4043264B1 (zh) |
CN (1) | CN113752838B (zh) |
WO (1) | WO20212383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1963B (zh) * | 2021-12-14 | 2023-10-17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控制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4563967B (zh) * | 2022-02-24 | 2024-09-03 | 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插座驱动电路 |
CN117477916B (zh) * | 2023-12-21 | 2024-03-12 | 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边驱动电路以及电机驱动电路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0255A (zh) * | 2016-01-11 | 2016-04-13 |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bms高边驱动的联动保护及报警电路 |
CN106602900A (zh) * | 2015-10-19 | 2017-04-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低边自举驱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7891756A (zh) * | 2017-11-10 | 2018-04-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驱动电路及方法、驱动器、电池装置、运载工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245053A (zh) * | 2018-08-30 | 2019-01-18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过载保护电路 |
CN208867859U (zh) * | 2018-08-10 | 2019-05-17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边驱动电路及电池包 |
CN110262297A (zh) * | 2018-09-21 | 2019-09-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控制装置及供电系统 |
CN209756843U (zh) * | 2019-04-30 | 2019-12-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 |
CN110962602A (zh) * | 2019-04-15 | 2020-04-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保持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58420B2 (ja) * | 2004-04-21 | 2009-04-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
US7800350B2 (en) * | 2007-05-11 | 2010-09-21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diode conduction time during a deadtime interval |
JP2009268286A (ja) * | 2008-04-28 | 2009-11-12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5245846B2 (ja) * | 2009-01-15 | 2013-07-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ハイブリッド車 |
JP4835743B2 (ja) * | 2009-10-07 | 2011-12-1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回路の制御装置 |
CN205149545U (zh) | 2015-10-13 | 2016-04-13 | 北京波士顿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安全电路 |
KR102121639B1 (ko) | 2016-07-15 | 2020-06-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실시간 동작 감지를 통한 컨텍터의 비정상 개방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
CN110089025B (zh) * | 2016-12-28 | 2023-01-17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信号控制装置 |
CN108183469B (zh) * | 2018-01-02 | 2020-02-07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高边驱动电源反接保护电路及整车控制器 |
KR102617729B1 (ko) * | 2018-09-17 | 2023-12-2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릴레이의 동작 상태를 유지시키는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
CN209479429U (zh) * | 2018-12-28 | 2019-10-11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电平信号控制的接触器保持电路 |
CN209344264U (zh) | 2019-01-04 | 2019-09-03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pwm信号控制的接触器保持电路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10479366.7A patent/CN11375283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08 WO PCT/CN2021/079608 patent/WO2021238330A1/zh unknown
- 2021-03-08 EP EP21814463.2A patent/EP4043264B1/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4-29 US US17/732,569 patent/US1199683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2900A (zh) * | 2015-10-19 | 2017-04-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低边自举驱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5490255A (zh) * | 2016-01-11 | 2016-04-13 |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bms高边驱动的联动保护及报警电路 |
CN107891756A (zh) * | 2017-11-10 | 2018-04-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驱动电路及方法、驱动器、电池装置、运载工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208867859U (zh) * | 2018-08-10 | 2019-05-17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双边驱动电路及电池包 |
CN109245053A (zh) * | 2018-08-30 | 2019-01-18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过载保护电路 |
CN110262297A (zh) * | 2018-09-21 | 2019-09-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控制装置及供电系统 |
CN110962602A (zh) * | 2019-04-15 | 2020-04-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负载保持电路 |
CN209756843U (zh) * | 2019-04-30 | 2019-12-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43264A4 (en) | 2023-01-18 |
EP4043264C0 (en) | 2024-07-03 |
EP4043264B1 (en) | 2024-07-03 |
US11996833B2 (en) | 2024-05-28 |
EP4043264A1 (en) | 2022-08-17 |
WO2021238330A1 (zh) | 2021-12-02 |
CN113752838A (zh) | 2021-12-07 |
US20220255546A1 (en) | 2022-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46462B (zh) | 一种驱动电路 | |
CN113752838B (zh) | 一种驱动电路 | |
US6519126B2 (en) | Anti-reverse connection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 |
CN102013802B (zh) |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boost电路 | |
CN211429601U (zh) | 一种开路和短路检测电路及led开关电源控制系统 | |
CN101421896A (zh) | 通过电源状态检测的esd箝位控制 | |
CN111739458B (zh) | 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芯片 | |
CN215934520U (zh) | 电源切换系统及双电源供电设备 | |
CN115882580A (zh) | 电源切换系统及双电源供电设备 | |
US5694282A (en) |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ystem | |
CN217406170U (zh) | 一种开关阀的驱动保护电路和开关阀 | |
CN110601512A (zh) | 一种分立式高边驱动电路系统 | |
CN212278208U (zh) | 一种适用于宽电压宽温度可防止误保护的高边开关电路 | |
CN213906650U (zh) | 一种电源输出开关控制电路 | |
CN210469110U (zh) | 一种分立式高边驱动电路系统 | |
CN212343647U (zh) | Mos管开关电路及其系统、电源、门锁和报警开关电路系统 | |
CN212433612U (zh) | 一种驱动装置及车辆系统 | |
CN220754344U (zh) | 适用于降压型控制器的短路保护电路 | |
CN112736859B (zh) | 过流诊断处理电路以及低边驱动电路 | |
CN213461533U (zh) | 保护电路、电源及电子设备 | |
CN214202079U (zh) | 一种两通道驱动集成电路及控制装置 | |
CN218102561U (zh) | 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8783718U (zh) | 一种放电电路、系统及低压直流用电设备 | |
CN111864616B (zh) | 显示设备控制电路和五防闭锁系统 | |
CN220172860U (zh) | 车载防反接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