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7532A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7532A
CN113747532A CN202111056939.6A CN202111056939A CN113747532A CN 113747532 A CN113747532 A CN 113747532A CN 202111056939 A CN202111056939 A CN 202111056939A CN 113747532 A CN113747532 A CN 113747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radio bear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69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7532B (zh
Inventor
尤心
卢前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69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7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7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7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79887.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9年3月22日,名称为“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支持小区切换,例如,当终端设备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由于无线通信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质量,需要将该终端设备与源基站的通信链路转移到目标基站上,即执行切换过程。
但是,若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失败,终端设备还需要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建过程才能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增大了数据传输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有利于避免切换过程中的数据中断,从而能够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不必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而是可以通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并且该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该源网络设备可以获知该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源网络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与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的连接进行通信,从而能够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切换的方式示意性交互图。
图3示出了另一种切换的方式示意性交互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0与第一通信系统下的第一网络设备130和第二通信系统下的第二网络设备120相连,例如,该第一网络设备130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下的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为新空口(New Radio,NR)下的网络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下可以包括多个小区。
应理解,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图1所示。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适应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该第一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网络设备和/或该第二通信系统下的多个网络设备。
例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系统下的一个主网络设备和第二通信系统下的至少一个辅助网络设备。至少一个辅助网络设备分别与该一个主网络设备相连,构成多连接,并分别与终端设备110连接为其提供服务。具体地,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主网络设备和辅助网络设备同时建立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110和主网络设备建立的连接为主连接,终端设备110与辅助网络设备建立的连接为辅连接。终端设备110的控制信令可以通过主连接进行传输,而终端设备110的数据可以通过主连接以及辅连接同时进行传输,也可以只通过辅连接进行传输。
作为又一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不同,但对第一通信系统和该第二通信系统的具体类别不作限定。
例如,该第一通信系统和该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所述主网络设备和所述辅助网络设备可以为任意接入网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 RAN),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图1所示的系统100中,以该第一网络设备130为主网络设备,以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为辅助网络设备为例。
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LTE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NR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NR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LTE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20都可以为NR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为GSM网络设备,CDMA网络设备等,该第二网络设备120也可以为GSM网络设备,CDMA网络设备等。或者第一网络设备130可以是宏基站(Macrocell),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为微蜂窝基站(Microcell)、微微蜂窝基站(Picocell)或者毫微微蜂窝基站(Femtocell)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110可以是任意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
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于传输各种类型的业务。
例如增强移动超宽带(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eMBB以用户获得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为目标,其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又例如eMBB,由于eMBB可能部署在不同的场景中,便如室内,市区,农村等,其能力和需求的差别也比较大,因此可以结合具体的部署场景详细分析。又例如URLLC,URLLC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远程医疗操作(手术),交通安全保障等。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communication,mMTC)的典型特点包括:高连接密度,小数据量,时延不敏感业务,模块的低成本和长使用寿命等。
应理解,与LTE系统相似,NR系统支持切换过程。例如可以如图2所示,整个切换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切换准备阶段:包括测量控制和汇报,切换请求以及确认。
(2)切换执行阶段:UE在收到切换命令后立即执行切换过程,即UE断开源小区并与目标小区连接(如执行随机接入,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切换完成消息给目标基站等);SN状态转移,数据转发。
(3)切换完成阶段:目标小区与AMF和UPF执行Path Switch,释放源基站的UE上下文。
具体地,如图2所示,切换准备阶段(201~205)可以包括:
在201中,源基站触发终端设备进行邻区测量,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对邻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源基站。
在202中,源基站对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触发切换。
在203中,若源基站决定触发切换,则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在204中,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可以根据源基站携带的业务信息开始准入,并进行无线资源配置。
在205中,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将在目标基站内的准入结果和无线资源配置信息返回给源基站。至此,切换准备阶段完成。
第二阶段,切换执行阶段(206~208)可以包括:
在206中,源基站接收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可以触发终端设备进行切换。
在207中,源基站可以将缓冲数据、在传数据包、数据的系统序列号等转发给目标基站。并且,目标基站可以缓存从源基站接收的数据
此外,终端设备可以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与目标基站建立同步。
在208中,终端设备同步到目标基站。至此,切换执行阶段完成。
第三阶段,切换完成阶段(209~212)可以包括:
在209中,目标基站向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发送路径切换请求。
在210中,AMF接收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请求后,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执行路径切换,清除源基站用户面的路径标记。
在211中,在路径切换完成之后,AMF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
在212中,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消息,通知源基站切换成功,并触发源基站终端设备上下文。至此,切换完成。
终端设备在收到切换命令后立即启动T304定时器,并开始上行同步到目标小区,获取目标小区MIB信息,然后发起随机接入。随机接入过程中允许多次preamble重传直至随机接入成功。进一步地,如果T304定时器超时,说明切换失败,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触发RRC连接重建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些特定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场景,例如,针对高速移动场景和高频部署场景,存在频繁切换以及切换容易失败的问题,考虑引入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其基本原理是: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条件,在确定与目标小区相关的条件满足所配置的条件时,执行向该目标小区的切换(即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和发送切换完成消息),避免由于高速移动进入覆盖差区域来不及或无法发送测量上报和接收到切换命令的问题。
具体地,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可以如图3所示,基于条件触发的切换过程包括:
310,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320,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330,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交互切换准备信息;
340,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
该切换命令包括针对小区或者波束的条件信息。
350,当条件满足时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进行同步(即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
但是,若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失败,此情况下,如何进行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尤其是时延敏感业务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S410,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应理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与该终端设备当前建立连接的网络设备,即源网络设备,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待接入的网络设备,即目标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只指示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在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保持着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恢复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该终端设备保持着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在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时,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该终端设备保持着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恢复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应理解,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失败和该终端设备是否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可以合并指示,例如,通过一个指示信息指示上述两个信息,也可以分开指示,例如,通过两个指示信息分别指示上述两个信息,或者也可以只指示其中一个信息,另一个信息可以根据该信息确定,例如,可以只指示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失败,在失败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或者只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是否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确定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失败,例如,若该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否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指示方式,以下,以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终端设备在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不必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而是可以通过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该源网络设备可以获知该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源网络设备可以快速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即该源网络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与终端设备之前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从而能够避免数据传输中断,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显示信令通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信令中: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RRC信令,通过该RRC信令包括该指示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RRC信令的预留比特中,或者也可以在该RRC信令中新增字段,用于承载该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承载方式不作限定。
又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所述MAC CE中包括所述指示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MAC CE的预留比特或填充比特中,或者也可以在该MAC CE中新增字段,用于承载该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承载方式不作限定。
再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所述UCI中包括所述指示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UCI的预留比特中,或者也可以在该中新增字段,用于承载该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承载方式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可以在其他显示信令(例如,其他上行控制信令)中包括该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用于承载所述指示信息的信令可以为新增的信令,例如,新增的RRC信令,新增的MAC CE,或新增的UCI等,该新增的信令用于向源网络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用于承载所述指示信息的信令也可以为现有的信令,例如,现有的RRC信令,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等RRC消息;或者,现有的MAC CE,例如,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或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等;或者现有的UCI等。通过复用现有的信令承载该指示信息,能够节省信令开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隐式信令通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隐式信令可以为上行控制信令,例如,上行RRC消息,MAC CE或UCI,即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RRC消息,MAC CE或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RRC消息可以为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其他RRC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MAC CE可以为SR或BSR等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MACC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隐式信令可以为上行数据,即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数据。
通常来说,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不会向源网络设备发送上行RRC消息或上行数据,若在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RRC消息或上行数据,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并且回退到源网络设备,也就是说,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与终端设备之前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而不必重新建立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该切换命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切换命令还可以指示该切换的类型,例如,基于eMBB的切换,基于非分离承载(non-split bearer)的切换,或基于零中断(0ms interruption)的切换等,在上述类型的切换过程中,该终端设备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同时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或所述上行数据可以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之后发送的,例如,该上行控制信令或该上行数据可以是在该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切换的过程中发送的,或者,也可以是在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后发送的。
以上行数据的发送为例,该上行数据可以是接收到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切换命令之后立刻发送的,或者也可以是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发送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一段时间可以通过定时器来实现,例如,该定时器的开启条件可以为接收到该切换命令,该定时器的时长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时长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用的资源的有效时间确定,则在该定时器的时长范围内,该终端设备正在执行向第二网络设备的切换过程,若此过程中,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回退到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器可以采用现有的T304定时器实现,T304定时器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该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这样,在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目标设备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回退至第一网络设备,继续使用与第一网络设备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有利于避免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中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可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即,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该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继续使用之前已建立好的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承载可以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bearers,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s,DRB)。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可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暂停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即,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保持该无线承载的连接,但是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SRB连接,同时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RB连接,即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令交互,以及继续使用D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又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SRB连接,同时暂停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RB连接,即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令交互,暂停使用D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再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暂停与第一网络设备的SRB连接,同时保持与第一网络设备的DRB连接,即该终端设备可以暂停使用S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令交互,继续使用DRB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情况下,在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的情况下,暂停哪些无线承载的连接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也可以是与源网络设备约定的,或者也可以是协议约定的,例如,可以预配置暂停SRB连接,保持DRB连接,以保证数据能够实时传输,或者同时保持SRB连接和DRB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之后,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回退至该第一网络设备,进一步地,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恢复暂停的无线承载的连接,例如,若暂停了SRB连接,则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恢复该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SRB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链路监控(Radio Link Monitoring,RLM),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确定是否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例如,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满足特定条件,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信道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门限,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链路监控RLM,包括: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之前,所述终端设备持续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RLM: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成功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1(MSG1,或称前导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2(MSG2,或称随机接入响应);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成功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3(MSG3);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4(MSG4)。
应理解,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发送MSG1或MSG3,或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MSG2或MSG3,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有可能接入该第二网络设备成功,此情况下,可以停止对第一网络设备进行RLM,在此之前,该终端设备有可能接入该第二网络设备失败,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有可能还需要回退至第一网络设备,因此,需要对该第一网络设备进行RLM,以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满足接入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该终端设备可以在成功发送MSG1或成功接收MSG2之前,持续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RL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此步骤可以对应于图3中的34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可以为小区和/或波束的条件信息。该终端设备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确定是否满足对应的接入条件,若满足对应的接入条件,则该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目标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目标网络设备为该第二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在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不必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而是可以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该源网络设备可以获知该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源网络设备可以快速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即该源网络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与终端设备之前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从而能够避免数据传输中断,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以下,结合图5和图6,以第一网络设备为源基站,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基站为例,说明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
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各种切换场景,例如基于eMBB的切换,基于非分离承载(non-split bearer)的切换,或基于零中断(0ms interruption)的切换等切换场景,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该51~55可以对应图2中所述的201~205,相关描述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56中,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
在57中,终端设备保持与源基站的连接,并同步至目标基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基站的无线承载的连接,或暂停与源基站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暂停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又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继续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再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暂停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暂停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在58中,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失败。
在59中,终端设备回退至源基站。
在60中,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在57中,终端设备暂停和源基站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在60之后,该源基站还可以恢复暂停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图6所示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图3所示的Conditional handover场景,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该61~65可以对应图2中所述的201~205,相关描述请参考前述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66中,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切换命令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目标基站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基站对应的接入条件。
在67中,终端设备保持与源基站的连接,监测配置的目标基站,并同步至目标基站。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基站的无线承载的连接,或暂停与源基站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暂停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又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继续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再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暂停使用SRB与源基站进行信令交互,并暂停使用DRB与源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切换命令中包括的目标基站的接入条件,监测配置的目标基站,判断配置的目标基站是否满足接入条件。
在68中,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失败。
在69中,终端设备回退至源基站。
在70中,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指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在67中,终端设备暂停和源基站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在70之后,该源基站还可以恢复暂停的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该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结合图4至图6,从终端设备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下文结合图7,从网络设备的角度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应理解,网络设备侧的描述与终端设备侧的描述相互对应,相似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由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500包括如下内容:
S510,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S520,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信令中: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新增RRC信令;或所述MAC CE为新增的MAC CE;或者所述UCI为新增的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所述MAC CE为调度请求SR或缓冲状态报告BSR。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RRC消息或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者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特定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定时器为T304定时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保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RB。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上文结合图2至图7,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8至图12,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
通信模块61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信令中: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新增的RRC信令;或所述MACCE为新增的MAC CE;或者所述UCI为新增的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所述MAC CE为调度请求SR或缓冲状态报告BSR。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RRC消息或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者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10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之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10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600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之后,开启定时器;
所述通信模块610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前,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所述定时器处于开启状态的时间段对应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时长,和/或控制所述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用的资源的有效时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器为T304定时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保持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模块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链路监控RLM,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确定是否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满足特定条件,确定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10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10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信道质量满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610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之前,持续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RLM: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成功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1;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2;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成功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3;
所述终端设备成功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消息4。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所示方法400中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9的网络设备700包括:
确定模块710,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连接;
处理模块720,用于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信令中: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新增RRC信令;或所述MAC CE为新增的MAC CE;或者所述UCI为新增的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为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所述MAC CE为调度请求SR或缓冲状态报告BSR。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为上行RRC消息或上行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或者UCI。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为上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710具体用于:
在特定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失败,并且所述终端设备保持着与所述网络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定时器为T704定时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过程中,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模块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恢复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700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接入条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5所示方法500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800示意性结构图。图10所示的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20。其中,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810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30,处理器8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8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8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8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所示的芯片900包括处理器910,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2所示,芯片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芯片9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93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9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芯片9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94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9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通信系统1000包括终端设备1010和网络设备1020。
其中,该终端设备10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0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回退至所述源网络设备,并继续使用与所述源网络设备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设备不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过程,并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上行RRC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R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链路监控RLM,确定所述源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
7.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失败;
所述源网络设备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并继续使用与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
所述源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不发生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上行RRC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RB。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保持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回退至所述源网络设备,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与所述源网络设备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
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不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过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失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上行RRC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通信模块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RB。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过程中,对所述源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链路监控RLM,确定所述源网络设备的无线链路条件。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失败;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保持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与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不发生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过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上行RRC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通信模块继续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无线承载的连接,并且控制所述通信模块暂停使用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RB。
CN202111056939.6A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3747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6939.6A CN113747532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80079887.9A CN113316947A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9/079356 WO2020191554A1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111056939.6A CN113747532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9887.9A Division CN113316947A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532A true CN113747532A (zh) 2021-12-03
CN113747532B CN113747532B (zh) 2023-06-06

Family

ID=7261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6939.6A Active CN113747532B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980079887.9A Pending CN113316947A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9887.9A Pending CN113316947A (zh) 2019-03-22 2019-03-22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7449A1 (zh)
EP (1) EP3930362B1 (zh)
JP (1) JP7312846B2 (zh)
KR (1) KR20210138648A (zh)
CN (2) CN113747532B (zh)
BR (1) BR112021018878A2 (zh)
CA (1) CA3134505A1 (zh)
ES (1) ES2950979T3 (zh)
WO (1) WO20201915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774B (zh) * 2017-06-16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381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US20150271867A1 (en) * 2012-11-01 2015-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83884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failure of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1471B2 (ja) * 2006-07-12 2011-1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9084998A1 (en) * 2008-01-03 2009-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st radio link recovery after handover failure
CN102804850B (zh) * 2009-06-26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切换失败时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CN102695222B (zh) * 2011-03-24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访问业务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WO2017149361A1 (en) * 2016-03-04 2017-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notification
CN107635271B (zh) * 2016-07-18 2020-0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62786A1 (ko) * 2016-09-28 2018-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rb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65996A1 (zh) * 2017-03-13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装置
EP3603193B1 (en) * 2017-03-22 2023-08-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hased re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381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US20150271867A1 (en) * 2012-11-01 2015-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83884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failure of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532B (zh) 2023-06-06
JP2022528327A (ja) 2022-06-10
WO2020191554A1 (zh) 2020-10-01
CN113316947A (zh) 2021-08-27
EP3930362B1 (en) 2023-05-31
CA3134505A1 (en) 2020-10-01
JP7312846B2 (ja) 2023-07-21
BR112021018878A2 (pt) 2021-11-30
ES2950979T3 (es) 2023-10-17
KR20210138648A (ko) 2021-11-19
US20220007449A1 (en) 2022-01-06
EP3930362A1 (en) 2021-12-29
EP3930362A4 (en)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0028A1 (en) Method for Cell Handove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atellite
CN112020113B (zh) 一种rlf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2806063A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3518400B (zh)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KR20210068043A (ko) 리포트 핸드 오버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US2022003047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CN113678475B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9689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00744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258715A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网络设备
CN113498620A (zh)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EP3855802A1 (en) Switching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789891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60237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1919462A (zh) 一种保证数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2956236B (zh) 切换过程中安全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190315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71050B1 (ko) 타이머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처리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EP4087207A1 (en) Switch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258706A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4788382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