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7302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7302A
CN113747302A CN202111137390.3A CN202111137390A CN113747302A CN 113747302 A CN113747302 A CN 113747302A CN 202111137390 A CN202111137390 A CN 202111137390A CN 113747302 A CN113747302 A CN 113747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groove
earplug
ear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73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7302B (zh
Inventor
赵长宏
胡志伟
张椋
孙施展
董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73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7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3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655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15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塞结构和耳柄,所述耳柄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耳柄的佩戴姿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耳柄佩戴姿态的耳机,从而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大小及形状都是固定大小尺寸(除耳塞帽),所以不同的人在佩戴同一只耳机时,佩戴姿态以及舒适度会有所区别。相关技术中,耳机的大小及形状结构都是固定的,不可调节,不同用户佩戴耳机时会导致用户佩戴舒适度及使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耳柄佩戴姿态的耳机,从而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
耳塞结构;和
耳柄,所述耳柄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耳柄的佩戴姿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柄和所述耳塞结构中二者之一设有转动部,二者之另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槽内,以使所述耳柄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柄的一端设有所述转动部,所述耳塞结构设有所述转动槽;
定义所述转动槽槽口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耳柄的轴线沿所述耳柄的延长方向延伸;
所述耳柄相对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时,所述耳柄的轴线与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0≤θ1≤4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设有轴孔,所述耳塞结构设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抵接轴,所述抵接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固定腔和滑动口,所述固定腔通过所述滑动口与所述转动槽连通;
所述抵接轴包括弹性件和连接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腔的腔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转动槽内,并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还设有第一凸弧面,所述转动槽的槽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一凹弧面;
且/或,所述耳柄内设有电池,所述转动部内设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对应所述轴孔设有触片;所述耳塞结构内设有电路板,所述抵接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抵接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触片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呈球形凸部,所述转动槽为与所述球形凸部相适配的球形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设有卡槽,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活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呈对称设置,并沿所述耳柄的延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部对应所述连接件设有所述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容腔和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电路板,所述转动槽的槽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过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耳柄内设有电池,所述转动部内设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对应所述卡槽设有触片;
所述连接件活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触片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弧面,所述触片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二凹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结构包括:
耳塞壳,所述耳塞壳设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和
转动壳,所述转动壳设有所述转动槽,所述转动壳活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转动槽的槽口与所述开口正对连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动壳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壳邻近所述开口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壳邻近所述转动槽的槽口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转动壳与所述耳塞壳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壳设有两个所述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壳设有两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
两个所述滑块的连线与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定义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连线为参考线;
所述转动壳相对于所述耳塞壳转动时,所述耳柄的轴线与所述参考线之间的夹角为θ2,0≤θ≤4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结构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耳柄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耳机通过将耳机设置为耳塞结构和耳柄两部分结构,使得耳柄与耳塞结构转动连接,从而在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的耳塞结构插入用户的耳孔后,通过调节耳柄与耳塞结构的角度,以实现调节耳柄的佩戴姿态,进而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以解决不同用户的耳朵大小及形状差异而带来的佩戴不舒适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柄相对于耳塞结构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柄相对于耳塞结构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柄与耳塞结构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柄与耳塞结构分离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柄与耳塞结构分离的另一视角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柄卡入耳塞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机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机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柄相对于耳塞结构转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柄相对于耳塞结构转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机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耳柄与耳塞结构分离的另一视角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耳机 133 止挡凸起
1 耳塞结构 14 电路板
11 耳塞壳 15 连接件
111 容腔 16 第一磁吸件
112 开口 17 胶塞
113 滑动槽 2 耳柄
114 固定腔 21 转动部
115 滑动口 211 第一凸弧面
12 转动壳 212 轴孔
121 转动槽 213 卡槽
122 第一凹弧面 22 电池
123 过孔 23 导电柱
124 滑块 231 触片
13 抵接轴 24 第二磁吸件
131 弹性件 25 耳柄壳
132 连接器 251 容置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大小及形状都是固定大小尺寸(除耳塞帽),而不同用户的耳朵大小及形状都有所差异,所以不同的用户在佩戴同一款耳机时,佩戴姿态以及舒适度会有所区别。相关技术中,耳机的大小及形状结构都是固定的,不可调节,不同用户佩戴耳机时会导致用户佩戴舒适度差。
同时,随着TWS耳机发展趋势来看,“健康”已成为各耳机品牌商高度关注的话题。“健康”领域的解决方案中,主要聚焦在睡眠健康问题,因为现代竞争激励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且存在睡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而常规的TWS耳机则无法根据用户需求变换成能够解决睡眠问题的睡眠耳塞,导致耳机的市场需求量不在增大。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100。可以理解的,该耳机100可以是有线耳机、无线耳机、颈戴耳机或TWS耳机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耳机100包括耳塞结构1和耳柄2,其中,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以调节耳柄2的佩戴姿态。
在本实施例中,耳塞结构1是耳机100的主体结构,耳塞结构1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扬声器模组、电池、电路板14以及其他结构等。可以理解的,外壳内设有容腔111,扬声器模组、电池、电路板14以及其他结构装设于该外壳的容腔111内,且扬声器模组和电池与电路板14电连接,例如通过线路连接或通过焊盘或触点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扬声器模组实现耳机100的出声或发声功能,耳塞结构1的外壳还设有出声孔,扬声器模组对应该出声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耳塞结构1还包括胶塞17,胶塞17套设于外壳上,并环绕出声孔设置,如此可方便用户将胶塞17塞入用户的耳孔内,一方面可利用胶塞17使得用户塞入耳孔内起到缓冲,避免用户佩戴耳机100时间过长而出现耳孔疼痛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胶塞17实现密封,避免声音从出声孔发出后外泄。
在本实施例中,耳柄2用于连接耳塞结构1,方便用户通过耳柄2将耳塞结构1从用户的耳孔取出,也方便耳塞结构1通过耳柄2与耳机线或者颈戴等结构连接。可以理解的,为了减轻耳塞结构1的重量以及合理布置耳机100的部件,耳柄2包括耳柄壳25、电池22、mic结构等其他部件,耳柄2的耳柄壳25内设有容置腔251,电池22、mic结构等其他部件装设于耳柄壳25的容置腔251内。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mic结构实现耳机100的收声功能,耳柄壳25还设有收声孔,mic结构对应耳柄壳25的收声孔设置。mic结构与电池22电连接,或者mic结构和电池22与耳塞结构1内的电路板14电连接。当然,耳机100为无线耳机、蓝牙耳机或TWS耳机时,为了方便给耳柄2的电池22和/或耳塞结构1的电池或电路板14供电或充电,耳柄2还设有充电结构或充电触片或触角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耳柄2与耳塞结构1可采用孔轴配合结构、铰接结构或球头转动结构等实现转动连接,只要是能够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的耳机100通过将耳机100设置为耳塞结构1和耳柄2两部分结构,使得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从而在用户佩戴耳机100时,耳机100的耳塞结构1插入用户的耳孔后,通过调节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相对角度,以实现调节耳柄2的佩戴姿态,进而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以解决不同用户的耳朵大小及形状差异而带来的佩戴不舒适问题。
可以理解的,方便实现将耳机100转换为耳塞结构1,可将耳机100的耳柄2与耳塞结构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结构,例如采用卡扣卡接配合、插接配合、螺纹连接、螺钉连接或销钉连接,只要是能够实现耳机100的耳柄2与耳塞结构1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做限定。如此设置,可方便将耳机100从常规使用方式转变为睡眠耳塞,从健康睡眠的角度考量,耳柄2取下后,耳机100变成睡眠耳塞,减少耳柄对睡眠的影响,可帮助有睡眠问题的人群提高睡眠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0的耳柄2与耳塞结构1既可以实现转动,又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耳柄2和耳塞结构1中二者之一设有转动部21,二者之另一设有转动槽121,转动部21转动设于转动槽121内,以使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柄2和耳塞结构1分别设置转动部21和转动槽121,使得耳柄2通过转动部21转动设于转动槽121内实现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耳柄2设置有转动部21,耳塞结构1设置有转动槽121;或者,耳柄2设置有转动槽121,耳塞结构1设置有转动部21,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转动部21可以是球头结构、设置有轴孔的结构或者是铰接连接部等,转动槽121对应设置为球形转动槽结构、设置有转轴的凹槽结构或用于容纳和连接铰接连接部的槽体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16所示,耳柄2的一端设有转动部21,耳塞结构1设有转动槽121。可以理解的,耳柄2的一端凸设有转动部21,也即耳柄2的耳柄壳25凸设有凸起结构,耳塞结构1的外壳设置有凹槽结构或有外壳和转动壳围合形成的凹槽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转动槽121槽口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耳柄2的轴线沿耳柄2的延长方向延伸;耳柄2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时,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0≤θ1≤45°。
可以理解的,耳柄2通过转动部21在转动槽121内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时,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可在0~45°范围内变化,从而调节耳柄2与耳塞结构1之间的连接角度,以适用于用户佩戴,提高佩戴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13和图14所示,耳柄2的轴线以转动部21为转动点,绕转动部21转动,以使得耳柄2的两端相对于耳塞结构1的转动槽121槽口所在的平面呈摆动,也即耳柄2绕转动部21转动的轴线与转动槽121槽口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参考面呈平行设置。可选地,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为0、1°、2°、3°、4°、5°、6°、7°、8°、9°、10°、11°、12°、13°、14°、15°、18°、20°、23°、25°、28°、30°、35°、40°、45°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部21设有轴孔212,耳塞结构1设有至少部分位于转动槽121内的抵接轴13,抵接轴13转动设于轴孔2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9所示,通过在转动部21上设置轴孔212,在转动槽121内设置抵接轴13,使得抵接轴13转动设于轴孔212,从而利用孔轴配合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轴孔212可以是通孔结构或沉孔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抵接轴13包括两个,两个抵接轴13呈对称设置,并位于转动部21的相对两侧,转动部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轴孔212,每一抵接轴13转动设于一轴孔212。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两个抵接轴13,使得两个抵接轴13呈对称设置,并位于转动部21的相对两侧,并在转动部2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轴孔212,每一抵接轴13转动设于一轴孔212,如此可使得耳柄2相对于耳塞结构1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抵接轴13与轴孔212配合的一端呈球形的圆头结构,轴孔212呈球形的凹槽结构,如此可使得抵接轴13的球形的圆头结构与轴孔212的结构相适配,既可以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稳固安装,有可以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转动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轴孔212的孔径设置为稍大于抵接轴13的孔径,从而方便抵接轴13与轴孔212的孔壁转动。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可拆卸连接,可将抵接轴13设置为具有球形的圆头结构的卡凸结构,如此既可以使得耳柄2与耳塞结构1转动连接,又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部21还设有第一凸弧面211,转动槽121的槽壁形成有与第一凸弧面211相适配的第一凹弧面122。
可以理解的,如图4至图9所示,转动部21还设有位于两个轴孔212之间的第一凸弧面211,转动槽121的槽壁形成有与第一凸弧面211相适配的第一凹弧面122,从而利用转动部21的第一凸弧面211与转动槽121的第一凹弧面122相适配,一方面方便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连接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使得耳柄2方便与耳塞结构1实现转动,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凸弧面211为半圆形凸弧面,第一凹弧面122呈半圆形凹弧面,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耳塞结构1还设有固定腔114和滑动口115,固定腔114通过滑动口115与转动槽121连通;抵接轴13包括弹性件131和连接器132,弹性件131的一端与固定腔114的腔壁连接,弹性件13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132的一端连接,连接器132的另一端穿过滑动口115伸入转动槽121内,并转动设于轴孔2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7至图9所示,耳塞结构1设有两个固定腔114和两个滑动口115,两个固定腔114位于转动槽121的相对两侧,并呈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耳塞结构1内设置两个固定腔114和两个滑动口115,使得两个固定腔114位于转动槽121的相对两侧,并呈对称设置,且使得每一固定腔114通过一滑动口115与转动槽121连通,也即两个固定腔114位于转动部21的相对两侧,如此使得两个抵接轴13分别通过两个滑动口115装设于两个固定腔114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每一抵接轴13设置为弹性件131和连接器132两部分结构,使得弹性件131的一端与一固定腔114的腔壁连接,弹性件13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132的一端连接,连接器132的另一端穿过滑动口115伸入转动槽121内,并转动设于一轴孔212内,从而利用弹性件131对连接器132提供弹性伸缩力,如此既可以利用连接器132与转动设于轴孔212内,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转动连接,又可以通过弹性件131对连接器132提供弹性伸缩力,使得耳柄2的转动部21的轴孔212能够与连接器132实现脱离,以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提高耳柄2与耳塞结构1连接的稳固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图15、图16所示,耳塞结构1设有第一磁吸件16,耳柄2设有第二磁吸件24,第一磁吸件16与第二磁吸件24吸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一磁吸件16可设于转动槽121内,或者第一磁吸件16设于容腔111内,并转动槽121的外壁抵接。第二磁吸件24可设置于转动部21的外壁或内部,只要耳柄2的转动部21容纳于转动槽121内时,第一磁吸件16与第二磁吸件24能够相互吸合,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稳固连接均可,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第一磁吸件16设于耳塞结构1的容腔111内,并与转动槽121对应第一凹弧面122的外壁连接,第二磁吸件24设于转动部21内,并对应转动部21的第一凸弧面211设置。可选地,第一磁吸件16沿第一凹弧面122的外壁呈弧形设置,第二磁吸件24沿第一凸弧面211的内壁呈弧形设置,如此在耳柄2的第一凸弧面211沿转动槽121的第一凹弧面122转动时,第一磁吸件16始终能够与第二磁吸件24相互吸合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16所示,第一磁吸件16设于耳塞结构1的容腔111内,并球形凹槽状的转动槽121外壁连接,第二磁吸件24设于转动部21内,并与球形凸起状的转动部21内壁连接。可选地,第一磁吸件16包括两个,两个第一磁吸件16分别设于两个连接件15的两侧,第二磁吸件24包括两个,两个第二磁吸件24分别设于卡槽213的两侧。可选地,第一磁吸件16沿转动壳12的球形外壁呈弧形设置,第二磁吸件24沿转动部21的球形凸起内壁呈弧形设置,如此在耳柄2在转动槽121内转动时,第一磁吸件16始终能够与第二磁吸件24相互吸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器132邻近弹性件131的一端设有止挡凸起133,止挡凸起133与滑动口115的周缘限位抵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连接器132上设置止挡凸起133,从而利用止挡凸起133与滑动口115的周缘限位抵接,以避免连接器132完全脱离固定腔114。
可以理解的,止挡凸起133可选为多个凸起结构或呈环形结构设置,也即多个凸起结构或呈环形结构环绕连接器132邻近弹性件131的一端设置。可选地,滑动口115的孔径小于环形止挡凸起133的外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耳柄2内设有电池22,转动部21内设有与电池22电连接的导电柱23,导电柱23对应轴孔212设有触片231;耳塞结构1内设有电路板14,抵接轴13与电路板14电连接,抵接轴13转动设于轴孔212内,并与触片23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动部21内设置导电柱23,并在导电柱23对应每一轴孔212设有触片231,并使得抵接轴13与电路板14电连接,从而在每一抵接轴13转动设于一轴孔212内,并与一触片231抵接,以实现耳柄2内的电池22与耳塞结构1内的电路板14电性连接导通。
可以理解的,抵接轴13的弹性件131与电路板14电连接,连接器132与触片231抵接,从而使得电路板14通过弹性件131、连接器132、触片231及导电柱23与电池22实现电性连接导通。可选地,弹性件131为金属导电弹性件,弹性件131可选为弹簧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6所示,转动部21呈球形凸部,转动槽121为与球形凸部相适配的球形凹槽。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转动部21设置为球形凸部,将转动槽121设置为球形凹槽,使得转动部21容纳于转动槽121内时,球形凸部与球形凹槽相适配,从而使得耳柄2通过转动部21在转动槽121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转动部21设有卡槽213,耳塞结构1还设有至少部分位于转动槽121内的连接件15,连接件15活动卡接于卡槽213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转动部21设置卡槽213,并在转动槽121内设置连接件15,从而利用连接件15活动卡接于卡槽213内,以实现耳柄2与耳塞结构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213可选为弧形槽,如此在耳柄2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时,连接件15可沿卡槽213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4所示,连接件15包括两个,两个连接件15呈对称设置,并沿耳柄2的延长方向设置,转动部21对应连接件15设有卡槽213。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两个连接件15呈对称设置,并沿耳柄2的延长方向设置,并在转动部21上设置两个卡槽213,使得每一连接件15活动卡接于一卡槽213,卡槽213可选为弧形槽,也即一卡槽213的一端朝向另一卡槽213的一端靠近,一卡槽213的另一端朝向另一卡槽213的一端远离,也即两个卡槽213的延伸方向沿,转动部21的球面呈半圆弧形设置,也即两个卡槽213在耳柄2的投影位于耳柄2的延长方向上,如此使得耳柄2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时,两个连接件15分别沿两个卡槽213移动。
定义转动槽121槽口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耳柄2的轴线沿耳柄2的延长方向延伸;耳柄2相对于耳塞结构1转动时,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0≤θ1≤45°。
在一实施例中,耳塞结构1还设有容腔111和设于容腔111内的电路板14,转动槽121的槽壁开设有连通容腔111的过孔123,连接件15的一端穿过过孔123伸入容腔111,并与电路板14电连接;耳柄2内设有电池22,转动部21内设有与电池22电连接的导电柱23,导电柱23对应卡槽213设有触片231;连接件15活动卡接于卡槽213内,并与触片23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耳塞结构1内设置容腔111,从而方便利用容腔111安装固定扬声器模组、电池、电路板14以及其他结构等,通过在转动槽121的槽壁开设有连通容腔111的过孔123,使得连接件15的一端穿过过孔123伸入容腔111,从而方便与电路板14实现电连接。同时,过孔123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连接件15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有利于连接件15与电路板14实现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耳柄2内设置电池22,在转动部21内设置有与电池22电连接的导电柱23,使得导电柱23对应卡槽213设有触片231,如此在连接件15活动卡接于卡槽213内,并与触片231抵接,从而使得电路板14通过连接件15、触片231及导电柱23与电池22实现电性连接导通,可利用耳柄2内的电池22对耳塞结构1内的扬声器模组、电池、电路板14等结构供电或充电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4所示,连接件15位于转动槽12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弧面,触片231设有与第二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二凹弧面。
可以理解的,连接件15位于转动槽121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弧面,位于卡槽213内的触片231设有与连接件15的第二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二凹弧面,如此连接件15卡接于卡槽213内时,连接件15的第二凸弧面与触片231的第二凹弧面适配抵接,从而在耳柄2的轴线相对于耳塞结构1摆动时,两个连接件15的第二凸弧面分别沿两个卡槽213内触片231的第二凹弧面移动,以使得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可在0~45°范围内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16所示,耳塞结构1包括耳塞壳11和转动壳12,其中,耳塞壳11设有容腔111和连通容腔111的开口112,转动壳12设有转动槽121,转动壳12活动设于容腔111内,且转动槽121的槽口与开口112正对连通,连接件15与转动壳12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转动壳12设置于开口112处,也即利用转动壳12封闭容腔111的开口112,此时转动槽121与容腔111间隔,转动槽121的槽口与开口112正对连通,连接件15与转动壳12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6,转动壳12设有过孔123,使得连接件15穿设于过孔123处,部分伸入转动槽121,以方便与转动部21的卡槽213活动卡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7至图9所示,转动壳12的部分与耳塞壳11邻近开口112的部分围合形成固定腔114,此时抵接轴13的弹性件131位于固定腔114内,连接器132的一端伸入固定腔114与弹性件131,另一端穿过滑动口115伸入转动槽121内,以方便与轴孔212实现活动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壳12活动设于容腔111内,也即转动壳12与耳塞壳11活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6所示,耳塞壳11邻近开口112设有滑动槽113,转动壳12邻近转动槽121的槽口设有滑块124,滑块124滑动设于滑动槽113内,以使转动壳12与耳塞壳11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耳塞壳11邻近开口112处设置滑动槽113,并在转动壳12邻近转动槽121的槽口设有滑块124,使得滑块124滑动设于滑动槽113内,从而实现转动壳12与耳塞壳11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滑动槽113可设于耳塞壳11的内壁或外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槽113也可设于转动壳12,滑块124设于耳塞壳11,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转动壳12相对于耳塞壳11的平稳转动,在一实施例中,耳塞壳11设有两个滑动槽113,两个滑动槽113呈对称设置,转动壳12设有两个滑块124,滑块124滑动设于滑动槽113内;两个滑块124的连线与两个连接件15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定义两个连接件15的连线为参考线;转动壳12相对于耳塞壳11转动时,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线之间的夹角为θ2,0≤θ≤45°。
可以理解的,转动壳12沿耳塞壳11的开口112周缘转动。通过将两个滑块124的连线与两个连接件15的连线呈夹角设置,使得转动壳12通过连接件15与耳柄2限位,以使得耳柄2通过连接件15推动转动壳12沿耳塞壳11的开口112周缘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耳塞壳11的开口112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此时转动壳12带动耳柄2在该参考平面内沿开口112周向方向转动。可以理解的,滑动槽113呈弧形槽,两个滑动槽113呈对称设置,使得转动壳12相对于耳塞壳11转动时,耳柄2的轴线与参考线之间的夹角为θ2,0≤θ≤45°,也即耳柄2的轴线在耳塞壳11的开口112所在平面的参考平面摆动的角度在0~45°。可选地,夹角θ2为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30°、35°、40°、45°等,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耳塞结构;和
耳柄,所述耳柄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耳柄的佩戴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和所述耳塞结构中二者之一设有转动部,二者之另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部转动设于所述转动槽内,以使所述耳柄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的一端设有所述转动部,所述耳塞结构设有所述转动槽;
定义所述转动槽槽口所在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耳柄的轴线沿所述耳柄的延长方向延伸;
所述耳柄相对于所述耳塞结构转动时,所述耳柄的轴线与所述参考面之间的夹角θ1,0≤θ1≤4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设有轴孔,所述耳塞结构设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抵接轴,所述抵接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固定腔和滑动口,所述固定腔通过所述滑动口与所述转动槽连通;
所述抵接轴包括弹性件和连接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腔的腔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转动槽内,并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设有第一凸弧面,所述转动槽的槽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一凹弧面;
且/或,所述耳柄内设有电池,所述转动部内设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对应所述轴孔设有触片;所述耳塞结构内设有电路板,所述抵接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抵接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并与所述触片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呈球形凸部,所述转动槽为与所述球形凸部相适配的球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设有卡槽,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活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呈对称设置,并沿所述耳柄的延长方向设置,所述转动部对应所述连接件设有所述卡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还设有容腔和设于所述容腔内的电路板,所述转动槽的槽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过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耳柄内设有电池,所述转动部内设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对应所述卡槽设有触片;
所述连接件活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触片抵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转动槽内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弧面,所述触片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弧面相适配的第二凹弧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包括:
耳塞壳,所述耳塞壳设有容腔和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和
转动壳,所述转动壳设有所述转动槽,所述转动壳活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转动槽的槽口与所述开口正对连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动壳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壳邻近所述开口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壳邻近所述转动槽的槽口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以使所述转动壳与所述耳塞壳转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壳设有两个所述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呈对称设置,所述转动壳设有两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
两个所述滑块的连线与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定义两个所述连接件的连线为参考线;
所述转动壳相对于所述耳塞壳转动时,所述耳柄的轴线与所述参考线之间的夹角为θ2,0≤θ≤45°。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结构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耳柄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连接。
CN202111137390.3A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 Active CN113747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7390.3A CN113747302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
PCT/CN2021/140655 WO2023045152A1 (zh) 2021-09-27 2021-12-23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7390.3A CN113747302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302A true CN113747302A (zh) 2021-12-03
CN113747302B CN113747302B (zh) 2022-10-18

Family

ID=7874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7390.3A Active CN113747302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7302B (zh)
WO (1) WO20230451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152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388A1 (zh) * 2016-03-09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6851001U (zh) * 2017-06-30 2018-01-05 广州市帕音特电子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耳机壳体
CN212163675U (zh) * 2020-07-06 2020-1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和音频组件
CN212183727U (zh) * 2020-07-14 2020-12-18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形式可更换的耳机
CN212677353U (zh) * 2020-07-29 2021-03-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颈戴耳机
CN113660576A (zh) * 2021-09-26 2021-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386B1 (en) * 1998-10-05 2001-07-03 Ericsson Inc. Pivotable earpiece assembly
TWM256036U (en) * 2004-03-22 2005-01-21 Global Target Entpr Inc Adjustable bluetooth wireless earphone
KR100760278B1 (ko) * 2005-11-28 2007-09-19 (주)와이즈앤블루 무선 헤드셋
CN113747302B (zh) * 2021-09-27 2022-10-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388A1 (zh) * 2016-03-09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206851001U (zh) * 2017-06-30 2018-01-05 广州市帕音特电子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耳机壳体
CN212163675U (zh) * 2020-07-06 2020-1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和音频组件
CN212183727U (zh) * 2020-07-14 2020-12-18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佩戴形式可更换的耳机
CN212677353U (zh) * 2020-07-29 2021-03-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颈戴耳机
CN113660576A (zh) * 2021-09-26 2021-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及耳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5152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302B (zh) 2022-10-18
WO2023045152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4188B1 (ko) 헤드셋
US20090285434A1 (en)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US11044547B2 (en) Interchangeable wearing modes for a headset
CN113747302B (zh) 耳机
CA3112741C (en) Magnetic bluetooth eyeglasses
CN215453245U (zh) 耳机
CN211089915U (zh) 头戴式蓝牙耳机
CN213403470U (zh) 可调节佩戴角度的无线耳机
CN210579163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12183727U (zh) 一种佩戴形式可更换的耳机
CN115119093A (zh) 具可拆卸式外接式配件的耳机
TWM614114U (zh) 耳機結構
CN210781272U (zh) 一种耳机
CN220383197U (zh) 一种耳机
KR101754032B1 (ko) 머리띠 타입 이어셋
CN217486634U (zh) 可以左右耳适配的蓝牙耳机
TWI603625B (zh) Replaceable handset headset
CN219644082U (zh) 一种蓝牙耳机和无线蓝牙耳机套装
CN217216854U (zh) 一种耳挂式耳机
CN211128129U (zh)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CN215416145U (zh) 镜腿和眼镜
CN219876025U (zh) 耳挂耳机
CN220776045U (zh) 一种可拆卸挂绳的耳机及耳机挂绳
CN220874709U (zh) 一种游戏式开放耳机
CN217607938U (zh) 一种耳挂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