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8129U -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28129U
CN211128129U CN201922434343.XU CN201922434343U CN211128129U CN 211128129 U CN211128129 U CN 211128129U CN 201922434343 U CN201922434343 U CN 201922434343U CN 211128129 U CN211128129 U CN 211128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hole
jack
cover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43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维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343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28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28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28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音频线和耳壳,耳壳内安装有扬声器,耳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的收纳仓,盖体可开闭连接于收纳仓的开口处,收纳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通孔连通至开口,音频线的一端与扬声器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且音频线穿设于通孔中并在盖体打开时能够由通孔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其音频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头,壳体具有插孔,插孔内具有与扬声器电连接的导通元件,第二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插孔内并通过导通元件与扬声器导通。该有线头戴耳机避免了闲置时音频线缠绕,便于头戴耳机的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耳机为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常用到的设备,其按照有无线材可分为有线头戴耳机和无线蓝牙头戴耳机。无线蓝牙头戴耳机没有线材的约束,方便携带和收纳,没有理线的困扰,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有线头戴耳机具有无损传输,音质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优势,蓝牙头戴耳机并不能将其取代。然而,有线头戴耳机的音频线整理仍然是有线耳机的短板。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有线头戴耳机受音频线的限制不易携带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线头戴耳机,该有线头戴耳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有线头戴耳机受音频线的限制不易携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音频线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两端的耳壳,所述耳壳内安装有扬声器,所述耳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的收纳仓,所述盖体可开闭连接于所述收纳仓的开口处,所述收纳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连通至所述开口,所述音频线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且所述音频线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并在所述盖体打开时能够由所述通孔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所述收纳仓内。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收纳仓内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的导通元件,所述音频线与所述扬声器连接的一端具有弯插头,所述弯插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插孔内并通过所述导通元件与所述扬声器导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弯插头能够相对所述插孔转动至位于所述收纳仓内。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弯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插孔内。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导通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圆环部和与所述圆环部连接的杆部,所述弯插头的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圆环部接触导通,所述杆部与所述扬声器的传输线连接以导通。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杆部具有穿线孔,所述传输线穿过所述穿线孔并与所述穿线孔焊接。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盖体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转动轴旋转以打开露出所述收纳仓的开口或关闭封闭所述收纳仓的开口。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磁铁,另一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磁铁磁性吸合以将所述盖体固定于关闭位置的吸附部。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挤压有阻尼件。
优选地,上述有线头戴耳机中,所述收纳仓内具有用于缠绕所述音频线的绕线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音频线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两端的耳壳。其中,耳壳内安装有扬声器,且耳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的收纳仓,盖体可开闭连接于收纳仓的开口处,收纳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且通孔连通至开口,音频线的一端与扬声器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且音频线穿设于通孔中并在盖体打开时能够由通孔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线头戴耳机,正常使用时,音频线穿过通孔使其线插头与设备连接,以传输音频信号。使用完毕收纳时,则可将盖体打开,将音频线的线插头一端放置于收纳仓内。同时,由于通孔连通至收纳仓的开口,故可以将音频线由通孔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而后将盖体关闭,从而音频线整体可靠收纳于耳壳内。避免了头戴耳机闲置时音频线缠绕,且便于头戴耳机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音频线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两端的耳壳,所述耳壳内安装有扬声器,所述耳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的收纳仓,所述盖体可开闭连接于所述收纳仓的开口处,所述音频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头,所述壳体具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的导通元件,所述第二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插孔内并通过所述导通元件与所述扬声器导通。
应用该线头戴耳机,正常使用时,第二插头插入通孔,第一插头与设备连接,以传输音频信号。使用完毕收纳时,则可将盖体打开,将第二插头由插孔中拔出,而后将音频线整体放置于收纳仓内。而后将盖体关闭,从而音频线整体可靠收纳于耳壳内。避免了头戴耳机闲置时音频线缠绕,且便于头戴耳机的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有线头戴耳机其音频线收纳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对应的盖体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耳壳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耳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通元件与弯插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壳体的腔体示意图;
图7为壳体的收纳仓示意图;
图8为导通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对应的头戴耳机使用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头戴主体1,音频线2,耳壳3,扬声器4,壳体5,盖体6,导通元件7,磁铁8,吸附部9,阻尼件10,绕线筋12,螺钉13,后盖14,安装槽15,线插头21,弯插头22,传输线41,收纳仓51,通孔52,插孔53,圆环部71,杆部72,穿线孔7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线头戴耳机,以避免音频线缠绕,方便携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有线头戴耳机其音频线收纳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对应的盖体关闭的结构示意图;图3-8为中各部件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图1对应的头戴耳机使用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 1、音频线2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1两端的耳壳3。
其中,头戴主体1为连接两个耳壳3的主体结构,其具体可以呈U形,且具有弹性,用户佩戴该头戴耳机时,头戴主体1可以从用户头部上方进行限位,并提供两个耳壳3向内的夹紧力。头戴主体1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头戴耳机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耳壳3的数量一般为两个,分别安装于头戴主体1的两端。耳壳3包括壳体5和盖体6,壳体5内安装有扬声器4。且壳体5形成用于收纳音频线2的收纳仓51,盖体6可开闭连接于收纳仓51的开口处。则盖体6打开时,将收纳仓51的开口露出,从而能够放入或取出音频线2。盖体6关闭时,则可以将音频线2可靠收纳于收纳仓内。且关闭状态下,耳壳3的外观可与常规耳壳3 无异。
收纳仓51的侧壁上具有通孔52,且通孔52连通至开口。音频线2穿设于通孔52中并在盖体6打开时能够由通孔52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51内。收纳仓51的侧壁也就是耳壳3形成收纳仓51的部分,其上开设有通孔52,以将收纳仓51与外界连通,以便音频线2由耳壳3内部伸出,与设备连接使用。通孔52连通至开口,则盖体6打开时,通孔52的一侧敞开,从而音频线2能够由敞开处收纳至收纳腔内。而当盖体6关闭时,将通孔52的敞开一侧封闭,音频线2被限制在通孔52中。
音频线2的一端与扬声器4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 21,线插头21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耳机线插头21,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线插头21与设备连接后,音频线2导通,头戴耳机即可正常输出音频信号。具体头戴耳机用于输出音频的原理及对应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线头戴耳机,正常使用时,音频线2穿过通孔 52使其线插头21与设备连接,以传输音频信号。使用完毕收纳时,则可将盖体6打开,将音频线2的线插头21一端放置于收纳仓51内。同时,由于通孔52连通至收纳仓51的开口,故可以将音频线2由通孔52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51内,而后将盖体6关闭,从而音频线2整体可靠收纳于耳壳3内。避免了头戴耳机闲置时音频线2缠绕,且便于头戴耳机的携带。
具体的,收纳仓51内具有插孔53,插孔53内具有与扬声器4电连接的导通元件7,音频线2与扬声器4连接的一端具有弯插头22,弯插头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插孔53内并通过导通元件7与扬声器4导通,另一端穿设于通孔52 中,且弯插头22能够相对插孔53转动至位于收纳仓51内。也就是音频线2包括线材和连接于线材一端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21,以及连接于线材另一端的弯插头22,以插入收纳仓51内的插孔53中以与扬声器4连接。弯插头22指插针和耳机线呈大于零度的一定角度,通常为90度,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为与插孔53朝向匹配的其他角度。采用弯插头22,则插针一端转动连接于插孔53内,正常使用时,另一端由通孔52穿出,插头部分与通孔52配合,避免音频线2的线材与通孔52直接接触造成磨损或过度弯折等而损坏,有利于延长音频线2的使用寿命。在需要收纳时,则可以打开盖体6,转动弯插头22,使其由通孔52穿出的部分翻转至收纳仓内,从而将音频线2整体进行收纳。音频线2另一端的线插头21的类型不作限定,具体可以为直插头,也可以为弯插头22。
导通元件7位于插孔53内,弯插头22与导通元件7接触从而实现弯插头 22与扬声器4的电连接。具体的,弯插头22转动至由通孔52穿出状态下与导通元件7接触导通即可。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为弯插头22在插孔53内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通元件7接触导通。
进一步的,弯插头22可拆卸的连接于插孔53内。也就是弯插头22可插拔的安装于插孔53内,则收纳时也可以将弯插头22拔出,而后将音频线2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使用时,再将弯插头22插入插孔53,即可正常使用。同时,在可插拔的情况下,采用弯插头22能够有效的避免用户意外拽动音频线2而使其由插孔53中脱出,更好的保证了与扬声器4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通元件7嵌件注塑于壳体5内,包括圆环部71和与圆环部71连接的杆部72,圆环部71的内圆面与插孔53的内壁面平齐,弯插头22的一端插入插孔53并与圆环部71接触导通,杆部72与扬声器4的传输线 41连接以导通。杆部72具体可以为直杆部,根据需要也可以呈弯曲状或折线状等,根据耳壳3内部空间设置即可。具体的,圆环部71的内圆面可以与插孔53的内壁面平齐。弯插头22的一端插入插孔53并与圆环部71接触导通,且弯插头22能够在圆弧部内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圆环部71 的接触导通。杆部72的一端与圆环部71连接,另一端与扬声器4电连接,具体可以与扬声器4的传输线41连接导通。通过杆部72的设置,便于在耳壳3 有限的空间内将圆环部71与扬声器4连接。当然,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之间将圆环部71与扬声器4的传输线41连接。导通元件7采用上述结构时,具体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上述导通元件7以与弯插头22配合实现与扬声器4的导通。
进一步地,杆部72具有穿线孔73,传输线41穿过穿线孔73并与穿线孔 73焊接。扬声器4和导通元件7的杆部72通过传输线41连接在一起,进而与音频线2导通实现功能,通过设置穿线孔73,传输线41穿过穿线孔73一段再焊接,能够有效防止虚焊及可靠性试验后断开。
更进一步地,壳体5具有安装扬声器4的腔体,腔体的一侧可以呈开口并连接有后盖14。杆部72的一端伸入腔体内。也就是杆部72一端与圆环部 71连接,另一端伸入腔体中并露出一定长度,从而方便于传输线41焊接。具体的,上述腔体与收纳仓可以相对的位于壳体5内外两侧,壳体5内侧为朝向用户脸部的一侧,外侧则为相对的另一侧。腔体与收纳仓之间通过分隔部隔开,具体壳体5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则成型时相应形成上述结构。则分隔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杆部72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在其具有穿线孔73时,则穿线孔73应露出于腔体内,以便于焊接。
导通元件7嵌件注塑于壳体5内,也就是二者注塑形成一体式结构,便于成型的同时,能够保证二者的可靠连接。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将导通元件7固定于壳体5内。导通元件7具体可以为铁片,根据需要也可以为其他常规的导电材料件。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盖体6的一端与壳体5转动连接,转动轴垂直于盖体6的端面,盖体6的另一端能够绕转动轴旋转以打开露出收纳仓51的开口或关闭封闭收纳仓51的开口。也就是盖体6一端与壳体5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可以绕其转动轴旋转。由于转动轴垂直于盖体6,则打开盖体6时,侧推盖体6旋转,使其将收纳仓的开口露出,关闭盖体6时,则反向侧推盖体6旋转回位,将收纳仓的开口封闭。如此设置,便于用户操作。根据需要,转动轴也可以平行于盖体6端面,也就是盖体6为翻盖,则盖体6的另一端可以绕转动轴向上翻以打开,向下翻以关闭。综上,盖体6可以与壳体5转动连接,根据需要盖体6也可以与壳体5滑动连接,如在壳体5上设置滑轨,盖体 6与滑轨配合以沿滑轨前后滑动打开或关闭。或者,盖体6也可以为活动盖,并通过卡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壳体5连接。打开时,可以之间将盖体6有壳体5上拆下。
收纳仓具体可以位于壳体5的外侧,盖体6相应作为耳壳3的外盖。耳壳 3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则盖体6优选与壳体5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盖体6和壳体5中的一者设置有磁铁8,另一者设置有能够与磁铁8磁性吸合以将盖体6固定于关闭位置的吸附部9。以盖体6上设置磁铁8 为例,则在壳体5上对应盖体6关闭时与磁铁8相对的位置设置吸附部9,当需要关闭盖体6时,两者接近,磁铁8与吸附部9会自动吸附,将盖体6固定到位,进一步便于用户操作。且磁性吸附能够可靠将盖体6固定于关闭位置。打开盖体6时,外力作用于盖体6使其克服磁性吸附作用而将盖体6打开。具体的,吸附部9可以为铁钴镍等能够被磁铁8吸附的材料件,也可以为磁铁,则在吸附部9为磁铁时,其与盖体6上的磁铁8应磁极相反设置,以使二者能够异性相吸。
更进一步地,盖体6与壳体5之间挤压有阻尼件10。则盖体6相对壳体5 转动时,阻尼件10提供阻尼力,防止盖体6打开时过于自由,同时阻尼件10 能够提供打开手感。具体的,壳体5上可以设置安装柱,盖体6通过螺钉13 与安装柱连接,且盖体6能够绕螺钉13转动。则阻尼件10可以设置于盖体6 与安装柱之间,如在安装柱的顶面上设置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设置硅胶圈,盖体6挤压硅胶圈从而在转动时硅胶圈能够提供阻尼力。阻尼件10具体也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弹性材料件。
盖体6可开闭连接于收纳仓的开口处,具体可以通过上述磁性吸附的方式实现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卡扣等常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上述设置阻尼件10的方式实现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收纳仓内具有用于缠绕音频线2的绕线筋 12。通过绕线筋12的设置,在收纳音频线2时可以将其缠绕于绕线筋12上,以更好的防止其缠绕。具体的绕线筋12可以沿圆形设置一圈,则音频线2沿其缠绕避免了大角度弯折,以更好的保护音频线2。根据需要,绕线筋12也可以呈相对的两个半圆弧分布,且两半圆弧之间的空隙与通孔52相对,则收纳音频线2时,可将其由通孔52翻转180度,先直线穿过该空隙再沿两半圆弧逐圈缠绕。
具体的,收纳时可以手动将音频线2缠绕于绕线筋12上,根据需要,收纳仓内也可以设置卷线盘,则音频线2可以在卷线盘的弹性件作用下自动缠绕于卷线盘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音频线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两端的耳壳。其中,耳壳内安装有扬声器,耳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的收纳仓,盖体可开闭连接于收纳仓的开口处,音频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头,壳体具有插孔,插孔内具有与扬声器电连接的导通元件,第二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插孔内并通过导通元件与扬声器导通。
壳体上具有插孔,音频线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第一插头用于与设备连接,第二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插孔内,以通过导通元件与扬声器导通实现功能。具体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可以为直插头也可以为弯插头。插孔的开口可以位于壳体的外部,则第二插头由壳体外部插入插孔。优选的,插孔的开口位于壳体的内部,则壳体上需要开孔以便音频线由内部穿出。
应用该线头戴耳机,正常使用时,第二插头插入通孔,第一插头与设备连接,以传输音频信号。使用完毕收纳时,则可将盖体打开,将第二插头由插孔中拔出,而后将音频线整体放置于收纳仓内。而后将盖体关闭,从而音频线整体可靠收纳于耳壳内。避免了头戴耳机闲置时音频线缠绕,且便于头戴耳机的携带。
具体的,插孔可以位于收纳仓内,则收纳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且通孔连通至收纳仓的开口,音频线穿设于通孔中并在盖体打开时能够由通孔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或者将第二插头由插孔中拔出并将音频线整体收纳于收纳仓内。
进一步地,第二插头为弯插头,且弯插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插孔内并通过导通元件与扬声器导通,另一端穿设于通孔中,且弯插头能够相对插孔转动至位于收纳仓内。
具体的,导通元件固定于壳体内,包括圆环部和与圆环部连接的杆部,弯插头的一端插入插孔并与圆环部接触导通,杆部与扬声器的传输线连接以导通。
进一步地,杆部具有穿线孔,传输线穿过穿线孔并与穿线孔焊接。
具体的,盖体的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盖体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转动轴旋转以打开露出收纳仓的开口或关闭封闭收纳仓的开口。
进一步地,盖体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磁铁,另一者设置有能够与磁铁磁性吸合以将盖体固定于关闭位置的吸附部。
更进一步地,盖体与壳体之间挤压有阻尼件。
具体的,收纳仓内具有用于缠绕音频线的绕线筋。
关于插孔、导通元件、盖体与壳体的配合方式等具体设置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关于第一插头的具体设置则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新插头的具体结构,关于第二插头的具体设置则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弯插头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1)、音频线(2)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1)两端的耳壳(3),所述耳壳(3)内安装有扬声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3)包括壳体(5)和盖体(6),所述壳体(5)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2)的收纳仓(51),所述盖体(6)可开闭连接于所述收纳仓(51)的开口处,所述收纳仓(51)的侧壁上具有通孔(52),且所述通孔(52)连通至所述开口,所述音频线(2)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4)连接,另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线插头(21),且所述音频线(2)穿设于所述通孔(52)中并在所述盖体(6)打开时能够由所述通孔(52)翻转至整体收纳于所述收纳仓(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51)内具有插孔(53),所述插孔(53)内具有与所述扬声器(4)电连接的导通元件(7),所述音频线(2)与所述扬声器(4)连接的一端具有弯插头(22),所述弯插头(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插孔(53)内并通过所述导通元件(7)与所述扬声器(4)导通,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52)中,且所述弯插头(22)能够相对所述插孔(53)转动至位于所述收纳仓(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插头(22)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插孔(5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元件(7)固定于所述壳体(5)内,包括圆环部(71)和与所述圆环部(71)连接的杆部(72),所述弯插头(22)的一端插入所述插孔(53)并与所述圆环部(71)接触导通,所述杆部(72)与所述扬声器(4)的传输线(41)连接以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72)具有穿线孔(73),所述传输线(41)穿过所述穿线孔(73)并与所述穿线孔(73)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的一端与所述壳体(5)转动连接,所述盖体(6)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转动轴旋转以打开露出所述收纳仓(51)的开口或关闭封闭所述收纳仓(51)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和所述壳体(5)中的一者设置有磁铁(8),另一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磁铁(8)磁性吸合以将所述盖体(6)固定于关闭位置的吸附部(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与所述壳体(5)之间挤压有阻尼件(10)。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有线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仓(51)内具有用于缠绕所述音频线(2)的绕线筋(12)。
10.一种有线头戴耳机,包括头戴主体(1)、音频线(2)和分别连接于头戴主体(1)两端的耳壳(3),所述耳壳(3)内安装有扬声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3)包括壳体(5)和盖体(6),所述壳体(5)具有用于收纳音频线(2)的收纳仓(51),所述盖体(6)可开闭连接于所述收纳仓(51)的开口处,所述音频线(2)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设备连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具有第二插头,所述壳体(5)具有插孔(53),所述插孔(53)内具有与所述扬声器(4)电连接的导通元件(7),所述第二插头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插孔(53)内并通过所述导通元件(7)与所述扬声器(4)导通。
CN201922434343.XU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Active CN211128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4343.XU CN211128129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4343.XU CN211128129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28129U true CN211128129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4343.XU Active CN211128129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28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8253A1 (en) Neck-strap type earphone
AU2021101502A4 (en) Magnetic bluetooth eyeglasses
KR100903606B1 (ko) 방수기능을 갖는 골전도 이어폰장치
CN211128129U (zh)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CN209948729U (zh) 无线耳机的充电配合定位装置
CN210579112U (zh) 一种超薄无线耳机、耳机收纳盒及手持电子设备
KR20150003818U (ko) 휴대폰 케이스
CN111131958A (zh) 一种有线头戴耳机
CN209767789U (zh) 无线耳机及其耳挂组件
CN208956272U (zh) 充电盒及与充电盒适配的蓝牙耳机
CN111479187B (zh) 一种手环式tws装置
CN113747302B (zh) 耳机
KR101073097B1 (ko) 이어폰 정돈장치
CN115119093A (zh) 具可拆卸式外接式配件的耳机
CN210432973U (zh) 一种耳机首饰组件
CN210075522U (zh) 具有镜子功能的蓝牙耳机充电座组件
CN209250294U (zh) 移动电源
CN205610873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KR100465808B1 (ko) 목걸이형 릴타입 이어 마이크
KR200175326Y1 (ko) 헤어밴드 겸용 이어폰
CN218917942U (zh) 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09767790U (zh) 无线耳机组件及其耳机
CN212342949U (zh) 电子设备
CN220234918U (zh) 耳机充电盒保护壳和耳机充电盒组件
CN220823249U (zh) 一种耳机及手表结合的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