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1653A -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1653A
CN113741653A CN202111039769.0A CN202111039769A CN113741653A CN 113741653 A CN113741653 A CN 113741653A CN 202111039769 A CN202111039769 A CN 202111039769A CN 113741653 A CN113741653 A CN 113741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cooling
cavit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97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Yif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Yif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Yif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Yif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97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1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1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6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冷主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包括机箱外壳,所述机箱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机箱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扣槽,所述机箱外壳的上表面有设置有透风网;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自动替液装置,所述自动替液装置抽取废液和输送新液。该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通过设置自动替液装置,由抽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废液从水箱中抽取出来,由送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水冷液输送至水箱,抽液液压杆与送液液压杆均由主板控制并供电,实现废液的抽取和替换新的水冷液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水冷主机的水冷液长时间使用流通性降低,所导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用于提供空间放置电源、主板、各种扩展板卡、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CPU、硬盘等电脑配件,并通过机箱内部的支撑部件将上述电脑配件固定在机箱内部,形成一个集约形的整体。生活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所使用的常用工具,但是科技在不停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计算机处理器的功耗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如果散热不及时,肯容易导致死机。现有的机箱散热一般采用水冷和风冷两种散热方式,风冷散热性能较差而且噪音较大,比较好的散热方式就剩水冷散热了
目前的水冷主机很多都采用纯水冷液,造成的后果是低效率的散热,长久使用后,沉淀物直接导致管道的流通性降低,从而会降低整机散热效率,此外以往的主机机箱空间狭小不便于安装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水冷主机长时间使用散热效率降低和水冷主机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包括机箱外壳,所述机箱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机箱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扣槽,所述机箱外壳的上表面有设置有透风网,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机箱侧盖,所述机箱外壳的内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安装架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开设有多个卡扣孔;
所述安装架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安装有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对所述安装架进行上下滑动升降;
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自动替液装置,所述自动替液装置抽取废液和输送新液;
所述机箱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对所述安装架进行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表面固定安有CPU冷头,所述主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显卡冷头,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安装架的内顶壁设置有冷排,所述冷排的下方设置有风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别由CPU冷头对CPU进行导热,由显卡冷头对显卡进行导热,由主板给各类电器件供电,由水泵对水冷液进行循环抽送,由冷排对水冷液进行导热,再由风扇对冷排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CPU冷头的表面通过拧头与第一水冷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一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所述显卡冷头活动连通,所述显卡冷头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与第二水冷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二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所述冷排活动连通,所述冷排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与第三水冷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三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水箱的表面活动连通,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拧头与第四水冷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四水冷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所述CPU冷头活动连通,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水泵将水冷液从水箱中抽出,通过第四水冷管输送至CPU冷头导热,再通过第一水冷管将水冷液输送至显卡冷头导热,再通过第二水冷管将水冷液输送至冷排散热,由风扇对冷排进行散热后,水冷液温度降低后,再通过第三水冷管流回水箱,再由水泵将水冷液从水箱中抽送至第四水冷管进行循环散热。
优选的,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多个滑轮底座,所述多个滑轮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外壁,所述滑轮底座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套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表面与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滑轮沿着滑槽内壁的上下滑动,实现安装架的上下滑动升降。
优选的,所述自动替液装置包括自动替液箱,所述自动替液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所述自动替液箱的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自动替液箱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与抽液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所述水箱的表面活动连通,所述自动替液箱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与送液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送液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与所述水箱的表面活动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隔板将自动替液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功能是储存水冷液,并将水冷液通过送液管输送至水箱,下部的功能是将废液通过抽液管从水箱中抽取出来并储存起来。
优选的,所述自动替液箱的内顶壁设置有送液液压杆,所述送液液压杆的头部设置有橡胶活塞,所述自动替液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液压杆,所述抽液液压杆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活塞,所述抽液液压杆、所述送液液压杆和所述水泵均通过导线与所述主板连通,所述自动替液箱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水冷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抽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废液从水箱中抽取出来,由送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水冷液输送至水箱,抽液液压杆与送液液压杆均由主板控制并供电。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柱,所述卡扣槽的内壁开设有杆孔,所述卡柱滑动贯穿所述杆孔,所述卡柱的一端表面通过弹簧与杆孔的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卡扣拉手,所述卡柱与卡扣孔滑动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拉起卡扣拉手时,卡柱就会受到卡扣拉手的牵引而收起,当合上卡扣拉手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柱就会伸出,实现对卡扣孔的卡接,进而实现对安装架的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水箱外壁底部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外壁;
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开设于壳体内;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第三转轴一端;
转筒,所述转筒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上;
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开设于转筒外壁;
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下方的壳体内;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顶端;
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顶端,所述第一滑杆穿设所述壳体延伸至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滑杆顶端与螺旋槽滑动连接;
滤网,所述滤网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底端;
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一侧靠近顶端位置;
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挡板的通孔内;
浮板,所述浮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底端;
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挡板一侧的壳体内,所述第二滑杆顶端穿设壳体延伸至所述第三腔体内;
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内壁,所述第一楔形块底端远离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滑杆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楔形块顶端和第三腔体内壁顶端之间;
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内壁,所述第二楔形块顶端靠近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滑动连接;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楔形块远离第二腔体的一端和第三腔体内壁之间;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开设于所述壳体底端,所述进水管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通过管路与水箱连通;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开设于所述壳体底端,所述出水管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出水管通过管路与水箱连通;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进水管一侧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凹槽与进水管连通设置;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与第一凹槽槽底端之间;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设所述壳体设置,所述连接线一端与第二滑块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第二楔形块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
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远离第三腔体一侧的壳体内;
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内壁,所述第四转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齿轮,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齿轮设置为不完全齿轮;
齿板,所述齿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内壁,所述齿板呈环形设置,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
第二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齿板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滑杆穿设所述壳体延伸至第二腔体内;
毛刷,所述毛刷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延伸端;
集污槽,所述集污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底端,所述集污槽底端设有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入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入水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出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出水的温度;
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机箱外壳外表面,用于对所述CPU冷头异常进行报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警报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预设算法控制所述警报器工作,所述预设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入水的温度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出水的温度T2,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器;
步骤2:计算所述CPU冷头内的雷诺数Re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081
其中,D为所述CPU冷头内流道的当量直径,Q为所述主板的发热功率,ν为所述水冷液的粘度,c为所述水冷液的比热容,s为所述CPU冷头内流道的截面积;
步骤3:计算所述CPU冷头内的努赛尔数Nu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082
其中,Pr为普朗特数;
步骤4:计算所述CPU冷头的对流换热系数h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083
步骤5:控制器对所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h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警报器进行控制: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084
其中,FRU表示控制结果,A表示警报器关闭,B表示警报器报警,h0表示预设的所述CPU冷头(21)对流换热系数的最小值;
步骤6:所述警报器执行控制结果。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自动替液装置,由抽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废液从水箱中抽取出来,由送液液压杆驱动橡胶活塞运动可将水冷液输送至水箱,抽液液压杆与送液液压杆均由主板控制并供电,实现废液的抽取和替换新的水冷液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水冷主机的水冷液长时间使用流通性降低,所导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通过设置滑轮装置,由滑轮沿着滑槽的内壁上下运动,实现安装架的上下滑动升降,在需要安装水冷装置时,将安装架沿着滑槽向上拉起使其脱离机箱的狭小空间,有效避免了以往的机箱安装水冷装置时的不便。
3、通过设置卡扣装置,当拉起卡扣拉手时,卡柱就会受到卡扣拉手的牵引而收起,当合上卡扣拉手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柱就会伸出,实现对卡扣孔的卡接,进而实现对安装架的卡接固定,用这种方法去固定安装架非常迅速,使其主机的安装过程更加高效。
4、通过在水箱外壁设置过滤装置,将水箱内水冷液进行抽吸,并根据装置内水冷液液位自动实现进水通断,用滤网将水冷液搅动并充分吸附沉淀物,同时过滤装置可以对滤网进行清理,有效实现了水箱内水冷液的初步过滤,防止沉淀物吸附在管道内,为水冷液替换做预处理,进一步提高水冷液的洁净度,减少水冷液的替换频率,避免水冷液的浪费。
5、通过预设算法,为CPU冷头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对CPU冷头的传热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当对流换热系数较低时通过警报器报警提示使用者,使用者根据报警情况对CPU冷头进行维护,防止CPU冷头异常无法有效对主板冷却,导致主板局部过热,提高了主机的可靠性,避免主机死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机箱外壳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安装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自动替液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卡柱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过滤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的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箱外壳;11、安装架;12、卡扣槽;13、透风网;14、机箱侧盖;15、滑槽;16、卡扣孔;2、主板;21、CPU冷头;22、显卡冷头;23、水泵;24、冷排;25、风扇;3、拧头;31、第一水冷管;32、第二水冷管;33、第三水冷管;34、第四水冷管;35、水箱;36、水冷液;4、滑轮底座;41、第一转轴;42、滑轮;5、自动替液箱;51、隔板;52、抽液管;53、送液管;6、送液液压杆;61、抽液液压杆;62、橡胶活塞;7、卡柱;71、杆孔;72、弹簧;73、第二转轴;74、卡扣拉手;8、过滤装置;801、壳体;802、第一腔体;803、第三转轴;804、第一电机;805、转筒;806、螺旋槽;807、第二腔体;808、第一滑块;809、第一滑杆;810、滤网;811、挡板;812、第二滑杆;813、浮板;814、第三腔体;815、第一楔形块;816、第一弹簧;817、第二楔形块;818、第二弹簧;819、进水管;820、出水管;821、第一凹槽;822、第二滑块;823、第三弹簧;824、连接线;825、第四腔体;826、第四转轴;827、齿轮;828、齿板;829、第二滑杆;830、毛刷;831、集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包括机箱外壳1,机箱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11,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扣槽12,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有设置有透风网13,机箱外壳1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机箱侧盖14,机箱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5,安装架11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开设有多个卡扣孔16;
进一步地,安装架11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主板2,主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有CPU冷头21,主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显卡冷头22,安装架1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水泵23,安装架11的内顶壁设置有冷排24,冷排24的下方设置有风扇25。
分别由CPU冷头21对CPU进行导热,由显卡冷头22对显卡进行导热,由主板2给各类电器件供电,由水泵23对水冷液36进行循环抽送,由冷排24对水冷液36进行导热,再由风扇25对冷排24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CPU冷头21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第一水冷管31的一端活动连通,第一水冷管31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显卡冷头22活动连通,显卡冷头22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第二水冷管32的一端活动连通,第二水冷管32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冷排24活动连通,冷排24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第三水冷管33的一端活动连通,第三水冷管33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水箱3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水泵23,水泵23的侧壁表面通过拧头3与第四水冷管34的一端活动连通,第四水冷管34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CPU冷头21活动连通,水箱35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液36。
由水泵23将水冷液36从水箱35中抽出,通过第四水冷管34输送至CPU冷头导热21,再通过第一水冷管31将水冷液36输送至显卡冷头22导热,再通过第二水冷32管将水冷液36输送至冷排24散热,由风扇25对冷排24进行散热后,水冷液36温度降低后,再通过第三水冷管33流回水箱35,再由水泵23将水冷液36从水箱35中抽送至第四水冷管34进行循环散热。
安装架11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安装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对安装架11进行上下滑动升降;
进一步地,滑轮装置包括多个滑轮底座4,多个滑轮底座4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1的外壁,滑轮底座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转动套接有滑轮42,滑轮42的表面与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
由滑轮42沿着滑槽15内壁的上下滑动,实现安装架11的上下滑动升降。
通过设置滑轮装置,由滑轮42沿着滑槽15的内壁上下运动,实现安装架11的上下滑动升降,在需要安装水冷装置时,将安装架11沿着滑槽15向上拉起使其脱离机箱的狭小空间,有效避免了以往的机箱安装水冷装置时的不便。
安装架1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自动替液装置,自动替液装置抽取废液和输送新液;
进一步地,自动替液装置包括自动替液箱5,自动替液箱5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1的内底壁,自动替液箱5的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51,自动替液箱5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抽液管52的一端活动连通,抽液管52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自动替液箱5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送液管53的一端活动连通,送液管53的另一端通过拧头3与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
由隔板51将自动替液箱5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功能是储存水冷液36,并将水冷液36通过送液管53输送至水箱35,下部的功能是将废液通过抽液管52从水箱35中抽取出来并储存起来。
进一步地,自动替液箱5的内顶壁设置有送液液压杆6,送液液压杆6的头部设置有橡胶活塞62,自动替液箱5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液压杆61,抽液液压杆61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活塞62,抽液液压杆61、送液液压杆6和水泵23均通过导线与主板2连通,自动替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水冷液36。
由抽液液压杆61驱动橡胶活塞62运动可将废液从水箱35中抽取出来,由送液液压杆6驱动橡胶活塞62运动可将水冷液36输送至水箱35,抽液液压杆61与送液液压杆6均由主板2控制并供电。
通过设置自动替液装置,由抽液液压杆61驱动橡胶活塞62运动可将废液从水箱35中抽取出来,由送液液压杆6驱动橡胶活塞62运动可将水冷液输送至水箱35,抽液液压杆61与送液液压杆6均由主板控制并供电,实现废液的抽取和替换新的水冷液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的水冷主机的水冷液长时间使用流通性降低,所导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装置,卡扣装置对安装架11进行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卡扣装置包括卡柱7,卡扣槽12的内壁开设有杆孔71,卡柱7滑动贯穿杆孔71,卡柱7的一端表面通过弹簧72与杆孔71的中部表面固定连接,卡柱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3转动连接有卡扣拉手74,卡柱7与卡扣孔16滑动插接。
当拉起卡扣拉手74时,卡柱7就会受到卡扣拉手74的牵引而收起,当合上卡扣拉手74时,在弹簧72的作用下卡柱7就会伸出,实现对卡扣孔16的卡接,进而实现对安装架11的卡接固定。
通过设置卡扣装置,当拉起卡扣拉手74时,卡柱7就会受到卡扣拉手74的牵引而收起,当合上卡扣拉手74时,在弹簧72的作用下卡柱7就会伸出,实现对卡扣孔的卡接,进而实现对安装架的卡接固定,用这种方法去固定安装架非常迅速,使其主机的安装过程更加高效。
参照图7-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水箱35外壁底部安装有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
壳体801,所述壳体801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35外壁;
第一腔体802,所述第一腔体802开设于壳体801内;
第三转轴803,所述第三转轴80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802内壁;
第一电机804,所述第一电机804连接于第三转轴803一端;
转筒805,所述转筒805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803上;
螺旋槽806,所述螺旋槽806开设于转筒805外壁;
第二腔体807,所述第二腔体804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802下方的壳体801内;
第一滑块808,所述第一滑块808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顶端;
第一滑杆809,所述第一滑杆809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808顶端,所述第一滑杆809穿设所述壳体801延伸至第一腔体802内,所述第一滑杆809顶端与螺旋槽806滑动连接;
滤网810,所述滤网8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808底端;
挡板811,所述挡板8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一侧靠近顶端位置;
第二滑杆812,所述第二滑杆812滑动连接于所述挡板811的通孔内;
浮板813,所述浮板81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812底端;
第三腔体814,所述第三腔体814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靠近挡板811一侧的壳体801内,所述第二滑杆812顶端穿设壳体801延伸至所述第三腔体814内;
第一楔形块815,所述第一楔形块81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814内壁,所述第一楔形块815底端远离第二腔体807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块815与第二滑杆812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弹簧816,所述第一弹簧816连接于所述第一楔形块815顶端和第三腔体814内壁顶端之间;
第二楔形块817,所述第二楔形块81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814内壁,所述第二楔形块817顶端靠近第二腔体807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块817与第一楔形块815滑动连接;
第二弹簧818,所述第二弹簧818连接于所述第二楔形块817远离第二腔体807的一端和第三腔体814内壁之间;
进水管819,所述进水管819开设于所述壳体801底端,所述进水管819与第二腔体807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819通过管路与水箱35连通;
出水管820,所述出水管820开设于所述壳体801底端,所述出水管820与第二腔体807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820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出水管820通过管路与水箱35连通;
第一凹槽821,所述第一凹槽821开设于进水管819一侧的壳体801上,所述第一凹槽821与进水管819连通设置;
第二滑块822,所述第二滑块82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821内;
第三弹簧823,所述第三弹簧823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822远离所述进水管819一端与第一凹槽821槽底端之间;
连接线824,所述连接线824穿设所述壳体801设置,所述连接线824一端与第二滑块822远离所述进水管819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824另一端与第二楔形块817底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8还包括:
第四腔体825,所述第四腔体825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远离第三腔体814一侧的壳体801内;
第四转轴826,所述第四转轴82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825内壁,所述第四转轴826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齿轮827,所述齿轮827安装于所述第四转轴826上,所述齿轮827设置为不完全齿轮;
齿板828,所述齿板828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825内壁,所述齿板828呈环形设置,所述齿板828与齿轮827啮合连接;
第二滑杆829,所述滑杆829固定连接于所述齿板828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滑杆829穿设所述壳体801延伸至第二腔体807内;
毛刷830,所述毛刷8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829延伸端;
集污槽831,所述集污槽831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底端,所述集污槽831底端设有排污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水冷液36在使用一端时间内会产生沉淀物,通过过滤装置8对水冷液36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水冷液36替换频率。装置使用时,进水管819通过带泵水管将水箱35内水冷液36抽吸至第二腔体807内,随着第二腔体807内水冷液36水位的升高,带动浮板813升高,浮板813通过第二滑杆812带动第一楔形块815向上移动,第二楔形块817在第二弹簧818的作用下向第二腔体807方向移动,将连接线824放松,使第二滑块822在第三弹簧823的作用下向进水管819内移动,将进水管819阻隔,停止进水,同时,第一电机804启动,使转筒805转动,第一滑杆809在螺旋槽806内滑动从而进行左右移动,第一滑杆809底端滤网810将水冷液36搅动,并将沉淀物吸附在滤网810上,然后通过出水管820的电动阀门将过滤后的水冷液36送回至水箱35内即可;过滤装置8使用一端时间后,启动第一电机804将滤网810移动至靠近第四腔体825的位置,使滤网810与毛刷830接触,启动第二电机,驱动齿轮827转动,带动齿板828做往复运动,驱动毛刷830上下往复运动,对滤网810进行清理,将沉淀物刮除掉落至集污槽831内,然后通过排污口排出。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在水箱35外壁设置过滤装置8,将水箱35内水冷液36进行抽吸,并根据装置内水冷液36液位自动实现进水通断,用滤网810将水冷液36搅动并充分吸附沉淀物,同时过滤装置8可以对滤网810进行清理,有效实现了水箱35内水冷液36的初步过滤,防止沉淀物吸附在管道内,为水冷液36替换做预处理,进一步提高水冷液36的洁净度,减少水冷液36的替换频率,避免水冷液36的浪费。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21入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21入水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21出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21出水的温度;
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机箱外壳1外表面,用于对所述CPU冷头21异常进行报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警报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预设算法控制所述警报器工作,所述预设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21入水的温度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21出水的温度T2,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器;
步骤2:计算所述CPU冷头21内的雷诺数Re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191
其中,D为所述CPU冷头21内流道的当量直径,Q为所述主板2的发热功率,ν为所述水冷液36的粘度,c为所述水冷液36的比热容,s为所述CPU冷头21内流道的截面积;
步骤3:计算所述CPU冷头21内的努赛尔数Nu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201
其中,Pr为普朗特数;
步骤4:计算所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h为: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202
步骤5:控制器对所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h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警报器进行控制:
Figure BDA0003248826940000203
其中,FRU表示控制结果,A表示警报器关闭,B表示警报器报警,h0表示预设的所述CPU冷头21对流换热系数的最小值;
步骤6:所述警报器执行控制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主机使用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获得CPU冷头21入水端和出水端的温度,通过上述预设算法计算得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当对流换热系数低于预设最小值时,表明CPU冷头21传热性能出现异常,警报器报警。通过预设算法,为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对CPU冷头21的传热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当对流换热系数较低时通过警报器报警提示使用者,使用者根据报警情况对CPU冷头21进行维护,防止CPU冷头21异常无法有效对主板2冷却,导致主板2局部过热,提高了主机的可靠性,避免主机死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包括机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扣槽(12),所述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有设置有透风网(13),所述机箱外壳(1)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机箱侧盖(14),所述机箱外壳(1)的内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5),所述安装架(11)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开设有多个卡扣孔(16);
所述安装架(11)的外壁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安装有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对所述安装架(11)进行上下滑动升降;
所述安装架(1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自动替液装置,所述自动替液装置抽取废液和输送新液;
所述机箱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对所述安装架(11)进行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主板(2),所述主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有CPU冷头(21),所述主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显卡冷头(22),所述安装架(1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水泵(23),所述安装架(11)的内顶壁设置有冷排(24),所述冷排(24)的下方设置有风扇(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冷头(21)的表面通过拧头(3)与第一水冷管(31)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一水冷管(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所述显卡冷头(22)活动连通,所述显卡冷头(22)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3)与第二水冷管(32)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二水冷管(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所述冷排(24)活动连通,所述冷排(24)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3)与第三水冷管(33)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三水冷管(3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所述水箱(3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所述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侧壁表面通过所述拧头(3)与第四水冷管(34)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第四水冷管(3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所述CPU冷头(21)活动连通,所述水箱(35)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液(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多个滑轮底座(4),所述多个滑轮底座(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的外壁,所述滑轮底座(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转动套接有滑轮(42),所述滑轮(42)的表面与所述滑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替液装置包括自动替液箱(5),所述自动替液箱(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的内底壁,所述自动替液箱(5)的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51),所述自动替液箱(5)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3)与抽液管(52)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抽液管(5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所述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所述自动替液箱(5)靠近中部的表面通过所述拧头(3)与送液管(53)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送液管(5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拧头(3)与所述水箱(35)的表面活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替液箱(5)的内顶壁设置有送液液压杆(6),所述送液液压杆(6)的头部设置有橡胶活塞(62),所述自动替液箱(5)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抽液液压杆(61),所述抽液液压杆(61)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活塞(62),所述抽液液压杆(61)、所述送液液压杆(6)和所述水泵(23)均通过导线与所述主板(2)连通,所述自动替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水冷液(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柱(7),所述卡扣槽(12)的内壁开设有杆孔(71),所述卡柱(7)滑动贯穿所述杆孔(71),所述卡柱(7)的一端表面通过弹簧(72)与杆孔(71)的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柱(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3)转动连接有卡扣拉手(74),所述卡柱(7)与卡扣孔(16)滑动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5)外壁底部安装有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
壳体(801),所述壳体(801)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35)外壁;
第一腔体(802),所述第一腔体(802)开设于壳体(801)内;
第三转轴(803),所述第三转轴(80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802)内壁;
第一电机(804),所述第一电机(804)连接于第三转轴(803)一端;
转筒(805),所述转筒(805)安装于所述第三转轴(803)上;
螺旋槽(806),所述螺旋槽(806)开设于转筒(805)外壁;
第二腔体(807),所述第二腔体(804)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802)下方的壳体(801)内;
第一滑块(808),所述第一滑块(808)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顶端;
第一滑杆(809),所述第一滑杆(809)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808)顶端,所述第一滑杆(809)穿设所述壳体(801)延伸至第一腔体(802)内,所述第一滑杆(809)顶端与螺旋槽(806)滑动连接;
滤网(810),所述滤网(8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808)底端;
挡板(811),所述挡板(81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一侧靠近顶端位置;
第二滑杆(812),所述第二滑杆(812)滑动连接于所述挡板(811)的通孔内;
浮板(813),所述浮板(81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812)底端;
第三腔体(814),所述第三腔体(814)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靠近挡板(811)一侧的壳体(801)内,所述第二滑杆(812)顶端穿设壳体(801)延伸至所述第三腔体(814)内;
第一楔形块(815),所述第一楔形块(81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814)内壁,所述第一楔形块(815)底端远离第二腔体(807)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块(815)与第二滑杆(812)顶端固定连接;
第一弹簧(816),所述第一弹簧(816)连接于所述第一楔形块(815)顶端和第三腔体(814)内壁顶端之间;
第二楔形块(817),所述第二楔形块(81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814)内壁,所述第二楔形块(817)顶端靠近第二腔体(807)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块(817)与第一楔形块(815)滑动连接;
第二弹簧(818),所述第二弹簧(818)连接于所述第二楔形块(817)远离第二腔体(807)的一端和第三腔体(814)内壁之间;
进水管(819),所述进水管(819)开设于所述壳体(801)底端,所述进水管(819)与第二腔体(807)连通设置,所述进水管(819)通过管路与水箱(35)连通;
出水管(820),所述出水管(820)开设于所述壳体(801)底端,所述出水管(820)与第二腔体(807)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820)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出水管(820)通过管路与水箱(35)连通;
第一凹槽(821),所述第一凹槽(821)开设于进水管(819)一侧的壳体(801)上,所述第一凹槽(821)与进水管(819)连通设置;
第二滑块(822),所述第二滑块(82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821)内;
第三弹簧(823),所述第三弹簧(823)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822)远离所述进水管(819)一端与第一凹槽(821)槽底端之间;
连接线(824),所述连接线(824)穿设所述壳体(801)设置,所述连接线(824)一端与第二滑块(822)远离所述进水管(819)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824)另一端与第二楔形块(817)底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8)还包括:
第四腔体(825),所述第四腔体(825)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远离第三腔体(814)一侧的壳体(801)内;
第四转轴(826),所述第四转轴(82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825)内壁,所述第四转轴(826)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齿轮(827),所述齿轮(827)安装于所述第四转轴(826)上,所述齿轮(827)设置为不完全齿轮;
齿板(828),所述齿板(828)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腔体(825)内壁,所述齿板(828)呈环形设置,所述齿板(828)与齿轮(827)啮合连接;
第二滑杆(829),所述滑杆(829)固定连接于所述齿板(828)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滑杆(829)穿设所述壳体(801)延伸至第二腔体(807)内;
毛刷(830),所述毛刷(8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829)延伸端;
集污槽(831),所述集污槽(831)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807)内壁底端,所述集污槽(831)底端设有排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21)入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21)入水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CPU冷头(21)出水端,用于检测所述CPU冷头(21)出水的温度;
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机箱外壳(1)外表面,用于对所述CPU冷头(21)异常进行报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警报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预设算法控制所述警报器工作,所述预设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21)入水的温度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CPU冷头(21)出水的温度T2,将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器;
步骤2:计算所述CPU冷头(21)内的雷诺数Re为:
Figure FDA0003248826930000071
其中,D为所述CPU冷头(21)内流道的当量直径,Q为所述主板(2)的发热功率,ν为所述水冷液(36)的粘度,c为所述水冷液(36)的比热容,s为所述CPU冷头(21)内流道的截面积;
步骤3:计算所述CPU冷头(21)内的努赛尔数Nu为:
Figure FDA0003248826930000081
其中,Pr为普朗特数;
步骤4:计算所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h为:
Figure FDA0003248826930000082
步骤5:控制器对所述CPU冷头(21)的对流换热系数h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警报器进行控制:
Figure FDA0003248826930000083
其中,FRU表示控制结果,A表示警报器关闭,B表示警报器报警,h0表示预设的所述CPU冷头(21)对流换热系数的最小值;
步骤6:所述警报器执行控制结果。
CN202111039769.0A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Withdrawn CN113741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9769.0A CN113741653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9769.0A CN113741653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653A true CN113741653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9769.0A Withdrawn CN113741653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165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1409A1 (en) * 2003-04-22 2004-10-27 Pentalpha International Inc. Water coole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7807725A (zh) * 2017-10-19 2018-03-16 辜红珍 一种水冷计算机机箱
CN110377130A (zh) * 2019-07-04 2019-10-25 东莞市冰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1409A1 (en) * 2003-04-22 2004-10-27 Pentalpha International Inc. Water coole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7807725A (zh) * 2017-10-19 2018-03-16 辜红珍 一种水冷计算机机箱
CN110377130A (zh) * 2019-07-04 2019-10-25 东莞市冰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95248U (zh) 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
CN209294144U (zh) 一种除尘离心泵头
CN114235681B (zh) 一种测试钢管3pe外防腐层剥离强度的剥离拉伸机
CN113741653A (zh) 一种自动替换水冷液的水冷主机
CN106896885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高效散热设备
CN210768005U (zh) 一种水下吸污机
CN208258294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110450624A (zh) 一种车辆散热器
CN108449926A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215719567U (zh) 一种便于调整水量的水泵
CN210081314U (zh) 一种高精度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具冷却装置
CN21100913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立式泵
CN210153149U (zh) 一种多输出接口双级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0875462U (zh) 一种新型大米加工用凉米装置
CN217380912U (zh) 水冷换热器用高散热电泵
CN22075053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水冷机
CN212234156U (zh) 一种饮水机过热保护装置
CN218443001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制冷设备
CN216537141U (zh) 一种稳定型污水处理用防堵塞排污管
CN206639160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高效散热设备
CN220451814U (zh) 一种地热井钻进液循环设备
CN213873108U (zh) 一种中央空调自控节能冷却装置
CN114865850B (zh) 电机用冷却装置
CN214022255U (zh) 一种阳极氧化用清洗装置
CN216094985U (zh) 一种公共事件的无纸化应急预案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