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9261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9261A
CN113739261A CN202111145773.5A CN202111145773A CN113739261A CN 113739261 A CN113739261 A CN 113739261A CN 202111145773 A CN202111145773 A CN 202111145773A CN 113739261 A CN113739261 A CN 113739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docking
butt joint
machine
mobil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57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鹏垒
毛先友
张滔
苏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57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9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9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9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空调主机、移动子机和对接装置。移动子机可分离地设于空调主机。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中一个设在空调主机上且另一个设在移动子机上,移动子机在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对接;在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分离的状态下,移动子机可独立工作;其中,对接装置还包括纠偏机构,纠偏机构用于在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对接过程中实现纠偏。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可实现全自动对接和无偏对接。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室内空气的质量,通常采用空气处理设备净化空气或调节空气的理化性质。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在安装后,受排风管、室外机位置的限制,通常不便于再次挪动位置,仅能对特定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处理;此外,同一个空间中的空气在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空气处理效果好而部分区域则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导致整个空间中的空气处理效果不均匀。若想对多个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处理则需要配备多个空调器,成本高、安装复杂、安装后不易挪动。
也有可独立工作的移动空调产品,通常将蒸发器和换热器集中在一个机体中,小型的移动空调产品虽然便于移动并切换位置,但换热量受限,换热效果有限;若想达到全屋换热,需要配备较长的排气管道才能将换热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外,这将极大地限制移动空调产品的可移动范围。大型的移动空调产品虽然换热量较高,但整机移动时占用空间较多,电量消耗巨大,常常需要频繁充电。移动空调产品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对接位置有偏差,充电部件和供电部件在每次对接过程中均有一定的偏差,充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空调主机和移动子机可实现全自动的可重复对接和定位,分离后移动子机移动便利、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机;移动子机,所述移动子机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空调主机;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中一个设在所述空调主机上且另一个设在所述移动子机上,所述移动子机在所述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移动子机可独立工作;其中,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过程中实现纠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移动子机向着空调主机移动并对接的过程中,纠偏机构可使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对齐从而达到可靠的全自动对接和无偏对接,使移动子机相对于空调主机进入安装到位的状态,移动子机相对于空调主机移动并进入到安装到位的状态每次都保持一致,方便空调主机和移动子机稳定进入后续的预设程序或展开后续的预设动作,例如开始充热量或冷量。而当移动子机与空调主机分离的状态下,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均不工作,移动子机可独立工作,例如可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温,移动子机移动方便、工作形式灵活、工作范围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导向柱、适于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导向柱中的一个设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上另一个设在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靠近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面积尺寸小于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面积尺寸。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定位套包括相互配合的多对,多对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定位套彼此之间间隔设置且各个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平行。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对接头和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对接头和第二对接板,其中,所述导向柱和所述第一对接头设在所述第一对接板上;所述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对接头设在所述第二对接板上,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导向柱的配合优先于所述第一对接头和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对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接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一对接板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定位套配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板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对接头正对所述第二对接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磁吸牵引件,所述磁吸牵引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自动对接。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磁吸牵引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空调主机和所述移动子机中的一个上;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空调主机和所述移动子机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磁吸件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实现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自动对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之间设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电磁件。
可选地,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移动子机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到位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一磁吸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位移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推杆电机,所述第一磁吸件设在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空调主机上设有对接仓,所述导向装置设在所述对接仓中;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组件设于所述对接仓,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子机,所述导向装置为所述移动子机导向,以使所述第二对接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对接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前述各示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移动子机靠近所述空调主机并进入预设范围;控制所述移动子机向所述空调主机移动,以利用所述对接装置实现对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移动子机向着空调主机移动到预设范围内时,通过对接装置实现移动子机和空调主机的全自动对接,进而实现移动子机的回充;回充完成后的移动子机相对于空调主机分离后可继续进行单独的换热工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移动子机在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移动子机在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主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上露出第二对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接装置中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接装置中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处于对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对接组件的一个纵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对接组件部分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对接组件部分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部分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对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对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和第一对接板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移动子机在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移动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子机的蓄能装置、泵体、三通阀、室内换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器;
100、空调主机;
110、主机机壳;111、对接仓;120、供能换热器;
140、导向装置;
150、供电装置;151、检测开关;152、第一充电触片;
161、供冷进液管;
200、移动子机;
210、蓄能装置;
211、蓄能换热器;2111、换热单元;2112、第一汇流管;2113、第二汇流管;
212、蓄能箱体;213、隔热件;
220、室内换热器;230、泵体;240、三通阀;241、第一三通阀;242、第二三通阀;
251、移动底盘;252、充电装置;2521、第二充电触片;2522、回充对准检测器;
253、行驶组件;2531、驱动轮组件;2532、万向轮组件;254、底盘支撑架;
261、蓄热进流管;262、蓄热出流管;263、放热进流管;264、放热出流管;
270、移动子机机壳;
271、风道;272、进风口;273、出风口;275、开关门;
276、顶盖;277、后壳;278、面壳;
280、风机部件;281、风机壳;282、离心风机;
290、功能模块;
291、空气净化件;292、加湿件;293、加湿水箱;294、蓄水槽;
296、接水盘;297、导风装置;
300、对接装置;
310、第一对接组件;
311、第一对接头;3111、第一流道;3112、第一对接口;
312、第一对接板;3121、避让口;3122、避让导向通道;3123、导向筋;
313、安装架;3131、导向过孔;3132、导向滑道;314、限位块;
320、第二对接组件;
321、第二对接头;3211、第二流道;3212、第二对接口;
322、第二对接板;3221、磁铁安装槽;
330、纠偏机构;
331、导向柱;332、导向部;333、定位套;
340、磁吸牵引件;
341、驱动件;342、第一磁吸件;343、弹性件;344、第二磁吸件;
350、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厚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10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空调主机100、移动子机200和对接装置300。
结合图1、图3和图5所示,移动子机200可分离地设于空调主机100。
结合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对接装置300包括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中一个设在空调主机100上且另一个设在移动子机200上。
移动子机200在空调主机100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在如图7所示出的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分离的状态下,移动子机200可独立工作。
如图7所示,对接装置300还包括纠偏机构330,纠偏机构330用于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过程中实现纠偏。
由上述结构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在移动子机200向着空调主机100移动并对接的过程中,纠偏机构330率先使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实现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对齐,从而达到可靠的全自动对接和无偏对接。本申请的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后实现了移动子机200相对于空调主机100每次都以基本相同的位置和姿势处于安装到位的状态,从而方便空调主机100和移动子机200稳定进入后续的预设程序或展开后续的预设动作。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空调主机100可提供可实现换热的热量和冷量,当移动子机200相对于空调主机100进入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空调主机100自身具有充足的热量或冷量,当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完成对接,可允许空调主机100为移动子机200提供换热所需的能量并进入充热量程序和充热量动作,从而使得空调主机100为移动子机200补充换热所需的热量或冷量,移动子机200充热量或冷量方便、快速。
而当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的状态下,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均不工作,移动子机200可将补充后的热量或冷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温,移动子机200移动方便、工作形式灵活、工作范围大。
又例如,空调主机100还可提供电能,从而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后,进入预设的充电程序和充电动作,使空调主机100为移动子机200稳定的输送电能。
再例如,空调主机100还可提供质量检测,从而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后,进入预设的质量检测程序和质量检测动作,使空调主机100为移动子机200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排除故障或确保其工作性能优良可继续工作。
还例如,空调主机100还可提供所需的清洁液,而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后,进入预设的补充清洁液的程序和补充清洁液的动作,使空调主机100为移动子机200提供充足的清洁液,移动子机200独立工作时可进行清洁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受排风管、室外机位置限制而不方便改变位置的空调器设备,本申请的空调器1000布置位置灵活,可选的工作位置灵活多变,并有利于整屋的快速均匀制热和制冷,还可对不同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每个房间分别配备一组空调器,本申请的空调器1000节约投入成本,工作位置调整方便,并在一定空间内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工作性能,产品体验好。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空调产品,本申请的空调器1000分为空调主机100和移动子机200两部分,热量或冷量不足时可精准地与空调主机100进行对接,实现可靠的充热量或冷量;热量或冷量充足时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移动子机200移动时占用空间少,移动灵活,且具有较佳的工作持久性。
下述各实施例中主要以空调主机100向移动子机200提供充热量、充电量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纠偏机构330包括导向柱331、适于与导向柱331配合的定位套333,结合图3和图5所示,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中的一个设在第一对接组件310上另一个设在第二对接组件320上。也就是说,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的一个位于空调主机100上,另一个位于移动子机200上,在移动子机200朝向空调主机100移动并准备充热量或冷量的过程中,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才可彼此靠近并进行配合,形成一定的导向和纠偏。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前优先形成配合,从而使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在对接前位置对中,实现精确对接,防止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因未对齐而无法对接,确保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顺畅,并具有充足的对接力实现冷媒的流通,且对接过程中不会造成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无效而受损。
可选地,如图7和图10所示,导向柱331靠近定位套333的一端设有导向部332,导向部332的横截面面积尺寸小于导向柱331的横截面面积尺寸,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导向部332相对于导向柱331更容易穿入到定位套333中,而导向柱331则更易与定位套333形成稳定的间隙配合;当由导向部332进入定位套333中进一步过渡到由导向柱331进入定位套333中形成配合的过程中,导向柱331的轴线更接近于与定位套333的轴线重合,从而使第一对接组件310相对于第二对接组件320更加接近于对中。直到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完全配合到位时,则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实现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对中,进而为后续的对接提供充足的条件。
可选地,导向部332的外表面为导向斜面,斜面在导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5mm,在斜面起始位置半径比结束位置半径差值不小于3mm。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导向部332的斜面起始位置半径为4mm,而在结束位置半径为11mm,从而确保导向部332的起始位置能快速定位在定位套333中,而导向部332的结束位置则与定位套333实现较好的对中配合,使得整个导向过程容易实现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方便与其他各部件形成动作配合。当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配合时,导向部332已完全伸入到定位套333所限定的定位对中孔中。
可选地,导向柱331为圆柱体或中空的圆筒,导向部332为圆锥体,定位套333为中空的筒体,导向柱331的中轴线与导向部332的轴线重合,当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的轴线基本重合,从而使定位套333与导向柱331每次配合完成后,两者的相对位置基本一致,由于导向柱331、定位套333相对于第一对接组件310、第二对接组件320的设置位置是唯一确定的,因此配合完成后,第一对接组件310、第二对接组件320的对接位置也是可确定的,使第一对接组件310相对于第二对接组件320不偏不倚,完全对中。光滑的对接面也会减小导向配合时的阻力,使对接更加顺畅。
有利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包括相互配合的多对,多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彼此之间间隔设置且各个导向柱331的轴线平行,那么当其中一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沿着轴线延伸方向形成配合时,其他几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也随之完成配合。当所有的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均配合到位后,由于各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一定的,那么由多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配合后形成的对接面也是确定的,有效控制了移动子机200和空调主机100在对接时的位置唯一,也使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之间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均是唯一确定的,为后续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进一步朝向彼此靠近移动对接提供有利的基础。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对”的含义是两对或两对以上。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为间隔设置的两对,两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之间的连线形成为唯一确定的直线,再加上各对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的导向对接完成时的停止面,则形成了确定的平面,使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在对接时的对接面始终与前述的平面平行,从而形成稳定的对接。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的布置形式也不限于上述两对,例如还可以为呈犄角设置的三对,以及呈多边形排列的四对等形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如图7和图13所示,第一对接组件310包括两个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一对接板312,如图8和图14所示,第二对接组件320包括两个第二对接头321和第二对接板322,其中,导向柱331和第一对接头311设在第一对接板312上,定位套333和第二对接头321设在第二对接板322上,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的配合优先于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的对接配合。也就是说,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优先靠近并实现嵌套配合,从而使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在对接前,已经调整好了对接方位,确保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形成准确无误的对接。
可选地,如图13所示,两个导向柱331分别设置在第一对接板312上,如图14所示,两个定位套333则分别设置在第二对接板322上,两个导向柱331的横向间距与两个定位套333的横向间距相等,且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一一配对,导向柱331伸出第一对接板312的长度大于第一对接头311伸出第一对接板312的长度;定位套333伸出第二对接板322的长度大于第二对接头321伸出第二对接板322的长度。由此,则可保证定位套333先与导向柱331配合,并实现对接方向的调整和纠偏,之后再由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在确定的对接方向上形成可靠的对接。
可选地,如图9、图13所示,第一对接组件310还包括安装架313,第一对接板312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安装架313,在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配合的状态下,第一对接板312相对于安装架313移动,以使第一对接头311正对第二对接头321。在这些示例中,由于起初移动子机200向着空调主机100靠近并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在导向配合的过程中,则与之分别连接的第一对接板312和第二对接板322也实现方位的微调,此时,位于第一对接板312上的第一对接头311和位于第二对接板322上的第二对接头321也跟随形成位置调整,进而通过导向柱331与定位套333的导向配合而实现对接纠偏,使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确实能实现可靠的对接。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安装架313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滑道3132,而在第一对接板312的后部则朝向导向滑道3132伸出并设有导向筋3123,那么在定位套333和导向柱331上的导向部332的相互作用力下,导向筋3123顺着导向滑道3132上下滑动调整位置,从而使第一对接板312和第二对接板322在上下方向实现对中。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在安装架313上靠近第二对接组件3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导向过孔3131,从而使得第一对接板312相对于安装架31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对接板312上的第一对接头311、导向柱331均不会被安装架313卡滞。
可选地,为了实现第一对接板312始终限位在安装架313上,第一对接板312的宽度大于导向过孔3131的宽度,使第一对接板312不会从导向过孔3131上冲出安装架313。
可选地,结合图9和图13所示,第一对接组件310还包括限位块314,限位块314安装在安装架313上,且限位块314与第一对接板312间隔设置,以防止第一对接板312相对于安装架313滑动幅度过大而脱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对接装置300还包括磁吸牵引件340,磁吸牵引件340用于驱动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自动对接,也就是说,在纠偏机构330实现纠偏动作后,磁吸牵引件340发挥作用,并将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进一步拉进而实现正式的对接过程。
可选地,如图7所示,磁吸牵引件340包括:驱动件341、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
其中,驱动件341设于空调主机100和移动子机200中的一个上,第一磁吸件342与驱动件34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磁吸件344设于空调主机100和移动子机200中的另一个上,驱动件341用于带动第一磁吸件342移动,以通过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磁吸连接实现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自动对接。
可见,本申请中的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形成磁吸配合时则完成了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之间相互对接位置的锁定,此时仅具有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即驱动件341的驱动作用方向或是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的对接方向,亦或是导向柱331和定位套333的进一步导向方向。此外,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形成磁吸配合时,也使驱动件341可作用于第一对接组件310上从而可施加拉力或推力,以控制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或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均能实现对接时的媒介连通以及分离后的可靠截止,而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的具体结构可采用市场上所提供的对接公头和对接母头,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对接头311内设有第一流道3111,第一对接头311朝向第二对接头321的一侧形成为第一对接口3112;对应的,如图10所示,第二对接头321内设有第二流道3211,如图6所示,第二对接头321朝向第一对接头311的一侧形成为第二对接口3212,当第一对接口3112朝向第二对接口3212移动时两者实现对接,且第一流道3111和第二流道3211则连通;反之,第一对接口3112退出第二对接口3212则第一流道3111和第二流道3211则截止不连通。第一流道3111和第二流道3211中壳设自动截止阀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有利地,驱动件341设在安装架313的后侧,驱动件341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对接板312并连接第一磁吸件342;如图11所示,第二对接板322上设有磁铁安装槽3221,磁铁安装槽3221中安装有第二磁吸件344,从而当驱动件341运动时其上的第一磁吸件342靠近第二磁吸件344使得两者之间磁吸配合,并在磁吸配合后由驱动件341反向运动而将移动子机200向着空调主机100拉动,实现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的对接导通。当驱动件341再次伸长时,可使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实现分离并截止。
可选地,如图10和图13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对接板312上设有避让导向通道3122,驱动件341和第一磁吸件342均可穿过避让导向通道3122,当第一对接板312相对于安装架313上下移动时,不会对第一磁吸件342和驱动件341的位置产生过多的影响。
可选地,第一对接板312上设有避让口3121,避让口3121与导向通道3122连通,从而方便驱动件341穿过避让口3121。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驱动件341和第一磁吸件342之间设有弹性件343。从而在第一磁吸件342与第二磁吸件344磁吸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缓冲余量,减轻对接时的碰撞力。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弹性件343采用矩形弹簧,均匀地进行缓冲。
可选地,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均为电磁件,当电磁件通电后可产生电磁力,并进一步形成磁吸作用,从而实现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之间的磁吸,并可以通过控制通电的时机来控制磁吸的时机,从而在纠偏机构330完成纠偏过程之后,再实现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之间的磁吸连接,以及实现驱动件341的牵引作用。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磁吸件342和第二磁吸件344也可以为普通的磁铁和铁磁件,或两者都是普通磁铁,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当第二磁吸件344为磁吸板时,可设计厚度为2mm~6mm,以控制磁吸力的大小在合理范围内。
可选地,驱动件341为推杆电机,第一磁吸件342设在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上,推杆电机的推力或拉力强劲,推杆电机的力能达到600~800N,确保将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对接上。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上述驱动件341也可以视情况选用气缸、液压缸等部件,这里不做限制。
有利地,如图14所示,对接装置300还包括:位移传感器350和控制器,位移传感器350设在移动子机200上。控制器与位移传感器350连接,在位移传感器350检测到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对接到位的状态下,控制器控制驱动件341停止驱动第一磁吸件342移动,从而有效控制驱动件341的驱动作用力的大小,防止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对接过紧而失效,也防止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对接未到位而对接无效。
可选地,位移传感器350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可以与设在第一对接板312上的霍尔开关联用,从而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对接头311和第二对接头321对接到位时,霍尔开关控制推杆电机停止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主机100还包括导向装置140,空调主机100上设有对接仓111,导向装置140设在对接仓111中,其中,第一对接组件310设于对接仓111,第二对接组件320设于移动子机200,导向装置140为移动子机200导向,以使第二对接组件320靠近第一对接组件310。在这些示例中,导向装置140为第二对接组件320和第一对接组件310的大范围调整提供了支持,使最初进入到对接仓111中的移动子机200上的定位套333与空调主机100上的导向柱331能实现初步的配合,从而在导向部332的导向过程中实现纠偏。
可选地,导向装置140包括设在对接仓111中的导向条,导向条从对接仓111的入口处延伸至对接仓111的内部,从而限制了移动子机200的移动方向。
在其他示例中,导向装置140还包括设在对接仓111仓壁上的导向滚轮,导向滚轮为进入对接仓111的移动子机200提供导向并减少移动时的摩擦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空调主机100包括供能装置,供能装置包括可产生冷量或热量的供能换热器120。这里的冷量和热量是相对的概念,比如,供能换热器120中的冷媒的温度相较于空气中的温度或者是与之热交换的部件的温度较高,则供能换热器120具有可传递的热量;相反的,当供能换热器120中的冷媒的温度相较于空气中的温度或者是与之热交换的部件的温度较低,则供能换热器120具有可传递的冷量。
如图17所示,移动子机200包括蓄能装置210、室内换热器220和泵体230,其中的蓄能装置210可用于在移动子机200中储存一定的热量或冷量;其中的室内换热器220则可将自身的热量与移动子机200中引入的风进行热交换;其中的泵体230可将冷媒在与之连接的部件之间进行循环。
如图16所示,蓄能装置210包括蓄能换热器211和设有蓄能介质的蓄能箱体212,蓄能换热器211设在蓄能箱体212中,这里的蓄能介质是指可吸收热量或释放热量的介质,例如可发生相变介质,也可以为可产生较大温度变化的非相变介质。蓄能换热器211可选择地与室内换热器220或供能换热器120连接。
结合图1和图16所示,移动子机200在空调主机100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蓄能换热器211与供能换热器120连通且通过泵体230带动冷媒在供能换热器120和蓄能换热器211之间循环,此时的冷媒在供能换热器120和蓄能换热器211之间不断流动则可实现空调主机100向着移动子机200热量或冷量的传输,与此同时,蓄能介质可将传输到位的热量或冷量进一步存储,使移动子机200自身具有一定的放冷量或放热量。
在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的状态下,蓄能换热器211与室内换热器220连接且通过泵体230带动冷媒在蓄能换热器211和室内换热器220之间循环,此时的冷媒在移动子机200内部循环流动,可使移动子机200在脱离于空调主机100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放冷或放热过程。
因此,在上述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供能换热器120中具有预设的经过换热温度较低或温度较高的冷媒,从而使供能换热器120自身具有充足的冷量或热量可向移动子机200传递。默认在需要对移动子机200进行充冷的情况下,供能换热器120中的冷媒的温度显著低于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的温度。而在需要对移动子机200进行充热的情况下,供能换热器120中的冷媒的温度则显著高于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的温度。
在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空调主机100对移动子机200进行充冷时,供能换热器120中温度较低的冷媒与蓄能换热器211中的温度较高的冷媒进行不断循环而使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温度逐渐降低,与此同时,蓄能换热器211进一步与蓄能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得蓄能介质进一步吸收冷量并存储有一定量的冷量。
而在空调主机100对移动子机200进行充热时,供能换热器120中温度较高的冷媒与蓄能换热器211中的温度较低的冷媒进行不断循环而使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温度逐渐升高,与此同时,蓄能换热器211进一步与蓄能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得蓄能介质进一步吸收热量并存储有一定量的热量。
当移动子机200的蓄能装置210获得一定量的热量或冷量时,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实现分离。在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的状态下,移动子机200需要对外部空气进行制冷时,室内换热器220与移动子机200从外部引入的空气不断交换热量温度升高,与此同时,蓄能介质不断吸收蓄能换热器211上的热量从而将蓄能介质上储存的冷量传递至蓄能换热器211上,使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降温,并将降温的冷媒不断传递至室内换热器220,蓄能换热器211与室内换热器220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冷媒不断进行循环,从而使室内换热器220中的冷媒温度始终保持较低并与空气持续换热,从而使移动子机200对外部的空气得以降温。
而在移动子机200需要对外部空气进行制热时,室内换热器220与移动子机200从外部引入的空气不断交换热量而使自身温度降低,与此同时,蓄能介质将储存的热量传递至蓄能换热器211上,使蓄能换热器211中的冷媒升温,蓄能换热器211与室内换热器220连接且两者之间的冷媒不断进行循环,从而使室内换热器220中的冷媒温度始终保持较高并与空气持续换热,从而使移动子机200对外部的空气得以升温。
因此,本申请的移动子机200可以脱离于空调主机100工作,且移动子机200可灵活调整工作时的位置,方便对房间内的不同角落进行快速的制热或制冷,有利于房间内温度保持均匀,还方便用户调整需要优先制热或制冷的位置,提升了产品使用时的人性化设置。此外,本申请的移动子机200还可以在多个房间中进行工作,而不局限于自身的工作范围,也不会受限于空调主机100,使用方便、灵活性高。
可选地,蓄能介质可以为冰水混合物,还可以为乙二醇溶液,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移动子机200还包括三通阀240,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在安装到位的状态下,三通阀240使供能换热器120和蓄能换热器211连通。结合图17和所示,在分离的状态下,三通阀240使室内换热器220和蓄能换热器211连通。那么在本申请中,三通阀240可使冷媒的循环流路进行快速切换,从而实现不同的冷媒循环流路的选择,并实现不同的换热模式。使得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实现携带有冷量或热量的冷媒从空调主机100向着移动子机200传送;并使得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的状态下,冷量或热量逐渐从蓄能装置210向着室内换热器220传递,从而完成移动子机200对房间中空气的制热或制冷。
这里的三通阀240具有三个流通流道,在特定情况下三通阀240的三个流通流道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蓄能换热器211、室内换热器220和供能换热器120三个方向,从而实现三种换热器之间冷媒流动的切换。三通阀240在连通蓄能换热器211和室内换热器220时,则将与供能换热器120的流路的冷媒切断;当三通阀240在连通蓄能换热器211和供能换热器120时,则将与室内换热器220之间的流路切断,从而可有效防止冷媒流动到错误的位置而无法实现移动子机200的正常工作,确保移动子机200在与空调主机10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空调主机100对移动子机200的顺利充冷、充热;也确保移动子机200在与空调主机100分离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移动子机100中蓄能装置210对室内换热器220的正常放冷、放热。
可选地,三通阀240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例如一个三通阀240位于进流的各管路的交汇处,而另一个三通阀240则位于出流的各管路的交汇处,从而在冷媒流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如图21所示,三通阀240包括第一三通阀241和第二三通阀242,其中一个第一三通阀241的一个流道通过蓄热进流管261连通用于进流的第二对接组件320,第一三通阀241的第二个流道则连通泵体230,泵体230连通蓄能换热器211的进液端,第一三通阀241的第三个流道则通过放热进流管263连通室内换热器220;第二三通阀242的一个流道通过蓄热出流管262连通出流的第二对接组件320,第二三通阀242的第二个流道则连通蓄能换热器211的出液端,第二三通阀242的第三个流道则通过放热出流管264连通室内换热器220。
可选地,如图1所示,空调主机100包括主机机壳110,主机机壳110中设有供能换热器120,主机机壳110中还可以设有其他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元件等部件,从而实现冷媒的热量变化,而供能换热器120则可与蒸发器或冷凝器中的一个的冷媒连通实现加热后的冷媒的获取或制冷后的冷媒的获取,从而实现供能换热器120冷媒的充足供应。在其他示例中,主机机壳110仅设有一个蒸发器或冷凝器,而将剩余的压缩机、节流元件、冷凝器或蒸发器设在外部的室外机中,位于主机机壳110中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可将冷媒传递至供能换热器120实现其热量或冷量的充足供应。
可选地,供能换热器120和两个第一对接头311之间通过供冷进液管161或供冷出液管连接,从而实现冷媒的流出和流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移动子机200还包括移动底盘251、移动子机机壳270、风机部件280,移动子机机壳270设在移动底盘251上。
如图19所示,移动子机机壳270中形成风道271,风道271连通图18示出的进风口272和出风口273。结合图17和图19所示,风机部件280和室内换热器220均设在风道271中。那么,当风机部件280工作时,可将室内的风通过进风口272引入到风道271中,再将风引入到室内换热器220处进行换热后从出风口273向室内重新排出,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室内换热器220可对室内的气流进行温度调节。本发明中的移动底盘251则可带动上部的各部件移动,实现移动子机200灵活移动和调整工作位置。
可选地,如图20所示,移动底盘251上设有行驶组件253,行驶组件253可带动整个移动底盘251灵活移动。
如图20所示,行驶组件253包括驱动轮组件2531和万向轮组件2532,驱动轮组件2531主动带动移动底盘251移动,万向轮组件2532跟随驱动轮组件2531被动转动。驱动轮组件2531无需依赖人力便可实现移动,例如驱动轮组件2531包括驱动轮和轮驱动件,轮驱动件与驱动轮相连,轮驱动件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使驱动轮带动整个移动底盘251进行移动,实现移动底盘251的自主移动,移动底盘251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而万向轮组件2532则可进一步对整个移动底盘251进行支撑,提高移动底盘25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使移动底盘251换向方便。
可选地,如图20所示,万向轮组件2532包括呈三角形排布设置的三个万向轮,每个万向轮均可相对于移动底盘251多向转动,使移动底盘251平衡移动、灵活移动。
可选地,如图20所示,驱动轮组件2531包括对称设置在移动底盘251底部的两个,从而使驱动轮组件2531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保持移动底盘251的平衡。
可选地,移动子机200的移动子机机壳270上设置开关门275而实现对第二对接组件320的遮蔽和露出,从而防止第二对接组件320被误触发导通漏液,也提升了移动子机200的外观美观性能。这里的开关门275可以为智能移动的门体,在需要进行移动子机200回充对接时则自动打开。也可以为移动子机200需要回充时发出提示而提醒用户手动开启开关门275。
可选地,如图3所示,空调主机100还包括供电装置150,如图20所示,移动子机200上设有充电装置252,具体可以为设在移动底盘251上的充电装置252,移动子机200在空调主机100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供电装置150为充电装置252供电,从而使本申请的移动子机200与空调主机100在安装到位的状态下,不仅能实现补充冷量或热量,还可以实现补充电量。
可选地,如图3所示,供电装置150包括第一充电触片152,如图20所示,充电装置252包括设在移动底盘251下部的第二充电触片2521,当第一充电触片152和第二充电触片2521对齐时则可实现充电。
有利地,为了实现精准充电,如图20所示,充电装置252还包括回充对准检测器2522,如图3所示,供电装置150还包括检测开关151,检测开关151设在第一充电触片152的上部,回充对准检测器2522可检测到空调主机100中的供电装置150与移动底盘251的距离大小,并使充电装置252向着供电装置150精准移动,提升充电对接效率。而检测开关151可进一步与回充对准检测器2522配合,实现信号的传递,使供电装置150与充电装置252精准对接。
可选地,如图17所示,移动子机200还包括底盘支撑架254,底盘支撑架254套设在移动底盘251上,并为蓄能装置210和室内换热器220、风机部件280等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分隔作用,提升了移动子机机壳270内部各部件布置的紧凑性。
可选地,风机部件280可包括风机和机壳。机壳可连接在移动子机机壳270上,风机则固定在机壳中稳定引风。
有利地,本发明的风机为离心风机282、斜流风机或贯流风机,从而能实现风的高速引流和风的部分换向,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17所示,当选用离心风机282时,离心风机282则安装在风机壳281中,离心风机282可将侧部的进风经过换向引出到其他方向,有利于移动子机200内部的各部件的布置。
有利地,离心风机282为两个,两个离心风机282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和两个离心风轮,同一个驱动电机分别对两个离心风轮进行驱动,使移动子机200具有多个方向的进风能力。例如,在移动子机机壳27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一个进风口272,离心风机282的进风侧分别设置为朝向其中一侧的一个进风口272,而将出风口273设在移动子机机壳270的顶部,从而实现顶部的高效出风,有效防止进风口272和出风口273设在移动子机机壳270的同一侧而仅形成局部的气流换热,从而使移动子机200对空气的调节更加均匀,并使风量足够,换热或制冷效率高。
在其他示例中,进风口272和出风口273可分别设在移动子机机壳270的相对两侧,如前侧和后侧,或者左侧和右侧,从而使进风口272和出风口273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风机部件280可选用轴流风机。
可选地,进风口272为设在移动子机机壳270上的多个进风孔所组成,从而能实现对毛屑等物质的截留,提升空气的粗滤效果,也能防止人手伸入移动子机机壳270内部受伤。
可选地,室内换热器220设有两组,其中一组室内换热器220设在一个进风口272与出风口273之间,其中另一组室内换热器220设在另一个进风口272与出风口273之间,使得两个进风口272中引入的风均能被各自的室内换热器220调节温度后向出风口273排出。
可选地,如图17所示,移动子机200还包括接水盘296,接水盘296靠近室内换热器220布置在移动子机机壳270内,从而对室内换热器220表面落下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有效防止冷凝水四处滴落。
可选地,移动子机200还包括安装框,室内换热器220安装在安装框中,安装框的底部形成导流槽并将冷凝水向着接水盘296导引。安装框还可以使室内换热器220在移动子机机壳270中布置稳定、不易晃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移动子机200还包括功能模块290,功能模块290设在中示出的风道271中,功能模块290包括空气净化件291、加湿件292、熏香件中的至少一种。空气净化件291可显著改善空气的洁净度,使空气更加清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加湿件292可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从而使人的体感舒适。熏香件可制造香味,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
可选地,空气净化件291为可清洁的滤膜或者可拆卸的滤芯。滤膜和滤芯均可采用复合滤膜,实现对灰尘、有害物质、病毒细菌的截留和过滤。
空气净化件291还可以为IFD模块,IFD模块具有可清洁、运行噪声低、经济性好、体积小、安全实效性强等特点。IFD对空气中运动的带电微粒施加巨大的吸引力,在仅产生最小气流阻抗的同时能够吸附几乎100%的空中运动微粒,对PM2.5等颗粒污染物去除效果尤为显著。从而显著提升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有利于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可选地,如图17所示,本申请的移动子机机壳270包括顶盖276、后壳277、面壳278,其中后壳277的一端敞口且形成半包围形,后壳277的顶部连接有顶盖276,后壳277的敞口处设有面壳278,后壳277的底部连接在移动底盘251上。从而方便在移动子机机壳270中安装蓄能装置210、室内换热器220、泵体230、三通阀240、风机部件280等各部件,人手方便操作。
可选地,如图17和图19所示,与加湿件292相配合使用的还有加湿水箱293、设有水泵的蓄水槽294,水泵将蓄水槽294中的水向着加湿水箱293供应,加湿水箱293将水进一步提供至加湿件292,从而在有气流流经加湿件292的过程中,气流可携带部分水分向外流动,改变室内空气的湿度。
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是顶盖276或面壳278中的其中一个与后壳277直接一体成型,仅留顶盖276或面壳278中的其中一个与后壳277可拆卸连接,在未安装前则可作为安装口方便安装内部的各部件。还可以是顶盖276、后壳277、面壳278全部一体成型,并在移动子机机壳270内部的各结构安装到位后,再将移动子机机壳270罩设在移动底盘251上。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前述示例中的进风口272设在后壳277的左右两侧,前述示例中的出风口273设在顶盖276的顶部,两组风机部件280的进风端分别朝向一侧的进风口272,两组风机部件280的出风端分别对准顶盖276上的出风口273。
可选地,如图19所示,在出风口273处设置导风装置297,导风装置297可改变出风口273处的出风方向,使得出风的方向灵活可调。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导风装置297包括导风板和导风驱动电机,导风驱动电机带动导风板转动从而实现出风角度的改变。再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导风装置297为百叶和摆动驱动电机,摆动驱动电机带动百叶转动从而实现出风角度的改变。
可选地,结合图16和图21所示,蓄能装置210布置在室内换热器220和风机部件280的下方,从而使移动子机200在水平移动时占用横向面积少,并使蓄能装置210和室内换热器220之间具有一定的温度差,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在具体示例中,可通过前述的底盘支撑架254而将蓄能装置210、室内换热器220、风机部件280形成上下分隔布置,底盘支撑架254可保证各结构布置后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蓄能换热器211包括多组并联的换热单元2111、第一汇流管2112和第二汇流管211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汇流管2112分别连通换热单元2111的入口端,第二汇流管2113分别连通换热单元2111的出口端,也就是说,第一汇流管2112可将冷媒充入各个换热单元2111中,而第二汇流管2113则可将换热单元2111中经过换热后的冷媒均向外排出。而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汇流管2112分别连通换热单元2111的出口端,第二汇流管2113分别连通换热单元2111的入口端,也就是说,第二汇流管2113可将冷媒流入各个换热单元2111中,而第一汇流管2112则可将换热单元2111中经过换热后的冷媒均向外排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汇流管2112和第二汇流管2113在不同的冷媒循环流路中的功能可根据实际情况看发生调换,第一汇流管2112和第二汇流管2113只要能实现冷媒流入各换热单元2111后流出则可。
如图21所示,蓄能装置210还包括隔热件213,隔热件213靠近蓄能箱体212的箱壁设置。隔热件213可进一步阻隔蓄能介质的热量向外部传递,有效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散失,使蓄能介质可与内部的蓄能换热器211充分换热。例如隔热件213可以为隔热棉、隔热毡或隔热泡沫等材料。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前述各个示例中的空调器1000,空调器1000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检测移动子机200靠近空调主机100并进入预设范围。
步骤S2、控制移动子机200向空调主机100移动,以利用对接装置300实现对接。
由上述控制方法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控制方法,在移动子机200向着空调主机100移动到预设范围时,通过对接装置300实现移动子机200和空调主机100的全自动对接,进而实现移动子机200的回充;回充完成后的移动子机200相对于空调主机100分离后可继续进行单独的换热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0的控制方法,在步骤S1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确定移动子机200的能量不足,控制移动子机200向着空调主机100移动。这里的能量可以为蓄冷量、蓄热量或电量。也就是说,在确定移动子机200能量不足时,先使移动子机200向空调主机100移动并进入预设范围,再执行步骤S2。
可选地,步骤S2还包括:控制移动子机200向空调主机100移动的过程中,纠偏机构330先动作并实现纠偏调整,检测到纠偏机构330移动到位时,控制移动子机200进一步朝向空调主机100进一步移动并使第一对接组件310和第二对接组件320实现对接。
可选地,空调器1000的控制方法中,在步骤S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控制空调主机100向着移动子机200充能,实现移动子机200的回充并提升自身换热所需的热量或冷量,以及自身的电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及其控制方法中对于冷媒的循环流动中热量和冷量传递的原理,以及风机部件280的引风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机;
移动子机,所述移动子机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空调主机;
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中一个设在所述空调主机上且另一个设在所述移动子机上,所述移动子机在所述空调主机上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移动子机可独立工作;
其中,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过程中实现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导向柱、适于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导向柱中的一个设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上另一个设在所述第二对接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靠近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面积尺寸小于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面积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定位套包括相互配合的多对,多对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定位套彼此之间间隔设置且各个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对接头和第一对接板,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对接头和第二对接板,
其中,所述导向柱和所述第一对接头设在所述第一对接板上;所述定位套和所述第二对接头设在所述第二对接板上,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导向柱的配合优先于所述第一对接头和所述第二对接头的对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一对接板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定位套配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板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对接头正对所述第二对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磁吸牵引件,所述磁吸牵引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自动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牵引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空调主机和所述移动子机中的一个上;
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主机和所述移动子机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磁吸件移动,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实现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自动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之间设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电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移动子机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对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对接组件对接到位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一磁吸件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推杆电机,所述第一磁吸件设在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空调主机上设有对接仓,所述导向装置设在所述对接仓中;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组件设于所述对接仓,所述第二对接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子机,所述导向装置为所述移动子机导向,以使所述第二对接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对接组件。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移动子机靠近所述空调主机并进入预设范围;
控制所述移动子机向所述空调主机移动,以利用所述对接装置实现对接。
CN202111145773.5A 2021-09-28 2021-09-2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739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5773.5A CN113739261A (zh) 2021-09-28 2021-09-2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5773.5A CN113739261A (zh) 2021-09-28 2021-09-2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9261A true CN113739261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4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5773.5A Pending CN113739261A (zh) 2021-09-28 2021-09-28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926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63097U (zh) * 2018-01-1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764007U (zh) * 2019-05-23 2019-12-10 西派格工业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 自动纠偏检测式对接装置
CN111082265A (zh) * 2020-01-02 2020-04-28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新型接头对接模组
CN111089366A (zh) * 2018-10-24 2020-05-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212057512U (zh) * 2020-04-27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905U (zh) * 2020-07-31 2021-0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63097U (zh) * 2018-01-19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089366A (zh) * 2018-10-24 2020-05-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209764007U (zh) * 2019-05-23 2019-12-10 西派格工业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 自动纠偏检测式对接装置
CN111082265A (zh) * 2020-01-02 2020-04-28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新型接头对接模组
CN212057512U (zh) * 2020-04-27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905U (zh) * 2020-07-31 2021-01-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5751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90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05751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191736U (zh)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KR101758644B1 (ko) 공청형 전열교환기
CN114060938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71327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174302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控制方法、智能家居系统
CN11373926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60681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675582U (zh) 空调器
CN215675958U (zh) 空调器的回充对接装置、空调器
CN101726088B (zh) 空调
CN111174284B (zh)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139554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235878U (zh) 便携式空调
CN21371328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5654578A (zh) 窗式空调器
CN113685927A (zh) 空调器及其回充控制方法
CN113686062A (zh) 空调器的回充对接装置、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12299180U (zh) 空调系统
CN208349524U (zh) 一种空调内风道开闭装置
KR100512680B1 (ko) 다기능 공기조화기
CN112628866A (zh) 一种便于空调进风面积调节的空调外壳
CN111089346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