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蜗壳装配时的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蜗壳总成,包括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蜗壳以及具有导风腔的导风结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导风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导风结构围绕所述开口设置,且所述导风腔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腔的另一端用于朝向空调器内的换热器方向延伸,以引导从所述蜗壳吹出的气流流向所述换热器。
由此,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导风结构,且导风结构与安装板一体成型,以保证导风结构的结构强度;导风结构远离与安装板连接的一端朝向空调器内换热器方向延伸,且导风结构围成与蜗壳的出风口连通的导风腔,以对流经导风腔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使得从蜗壳中吹出的气流能够直接流向换热器,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而且,通过将导风结构设置在安装板上,避免了导风结构设置在蜗壳上时导风结构会干涉到蜗壳与安装板的安装与拆卸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蜗壳在安装板上装配时的便捷性,也提升了蜗壳在安装板上拆卸时的便捷性。
可选地,所述导风腔背离所述蜗壳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导风腔朝向所述蜗壳一端的开口面积。
由此,导风腔朝向空调器内换热器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其朝向蜗壳一端的开口面积,使得从蜗壳中吹出的气流在经导风腔流向换热器的过程中逐渐发散,以使得气流在脱离导风腔后能够流向换热器各处以与换热器各处充分接触,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围成所述导风腔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
由此,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背离导风腔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以保证经导风腔流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逐渐发散,以与换热器各处接触,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且保证空调器出风均匀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互平行并与所述安装板垂直,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于所述安装板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朝向背离所述导风腔的方向倾斜。
由此,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位于导风腔在上下方向上的两侧,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于安装板倾斜设置,且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背离导风腔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的夹角均小于90°,以保证经导风腔流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逐渐发散,以与换热器各处接触,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位于导风腔在安装板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背离导风腔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的夹角等于90°,以便于节省导风结构在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方便了多个导风结构在安装板上的布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板本体和环形筋,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板本体上,所述环形筋围绕所述开口设置,并位于所述板本体朝向所述蜗壳的一侧,且所述环形筋适于与所述蜗壳的所述出风口插接配合。
由此,环形筋围绕开口设置,使得环形筋围成的区域通过开口于导风腔连通,以便于气流从蜗壳的出风口流向导风腔;环形筋与蜗壳的出风口插接,以保证蜗壳与板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避免蜗壳与板本体连接处发生漏风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还包括与所述板本体一体成型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有地线孔,所述地线孔用于固定电机的地线。
由此,电机支架设置在板本体背离空调器内换热器的一侧,且与板本体一体成型,以保证电机支架的结构强度;电机支架用于固定电机,且其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机的地线的地线孔,一方面,便于地线穿过地线孔后直接与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的电机连接,避免了地线孔设置在板本体上时地线需经过空调器内换热腔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相对于使用抱攀等结构将地线固定在电机支架或板本体上而言,通过设置地线孔,无疑会减小地线的安装及拆卸难度。
可选地,所述电机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机的两端连接,且所述地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
由此,电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电机位于板本体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用于连接电机并对电机进行固定,以保证电机与蜗壳内风轮连接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电机支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
由此,通过在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加强筋,进一步提升了电机支架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机支架与电机连接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呈压筋结构,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第二支架方向凹陷而成,或者,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方向凹陷而成。
由此,以防止加强筋干涉到蜗壳在板本体上的安装操作,即避免第一支架上的加强筋朝向远离第二支架方向凹陷或第二支架上的加强筋朝向远离第一支架方向凹陷时,所导致的凹陷结构背离电机的一侧朝向远离电机的方向凸起而干涉到蜗壳在板本体上的安装操作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蜗壳总成。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蜗壳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且本文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方,X轴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右方,Y轴的反向代表左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蜗壳总成,包括安装板1、与安装板1可拆卸连接的蜗壳2以及具有导风腔35的导风结构3,安装板1上设有开口14,导风结构3围绕开口14设置,且导风腔35的一端通过开口14与蜗壳2的出风口连通,导风腔35的另一端用于朝向空调器内的换热器方向延伸,以引导从蜗壳2吹出的气流流向换热器。
蜗壳总成应用于空调器,本实施例及后文均以蜗壳总成应用于风管式空调机(即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蜗壳总成的安装板1将风管机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换热腔和风机腔,风管机的换热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换热腔内,蜗壳总成的蜗壳2则位于风机腔内;具体地,风管机的壳体包括顶盖板、底盘、左侧板和右侧板等面板(图中未示出),用于围成容纳风管机的换热器和蜗壳总成等部件的容纳腔,以对换热器和蜗壳总成等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且蜗壳总成的安装板1与风管机壳体的顶盖板、底盘、左侧板和右侧板抵接,以起到对风管机壳体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风管机壳体的结构强度。
导风结构3设置在安装板1上,且与安装板1一体成型,以保证导风结构3的结构强度;导风结构3远离与安装板1连接的一端朝向风管机内换热器方向延伸,且导风结构3围成与蜗壳2的出风口连通的导风腔35,以对流经导风腔35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使得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能够直接流向换热器,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具体地,导风结构3围绕开口14设置,且开口14连通导风腔35与蜗壳2的出风口,使得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先流入开口14内,再流入导风腔35内,然后流向换热器;且导风结构3围绕开口14设置,避免了导风结构3与安装板1连接处的面积过大而浪费风管机内空间,使得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经过开口14后能够直接在导风结构3内壁的导流作用下流向换热器,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而且,通过将导风结构3设置在安装板1上,避免了导风结构3设置在蜗壳2上时所导致的导风结构3会干涉到蜗壳2与安装板1的安装与拆卸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蜗壳2在安装板1上装配时的便捷性,也提升了蜗壳2在安装板1上拆卸时的便捷性。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导风腔35背离蜗壳2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导风腔35朝向蜗壳2一端的开口面积。
导风结构3围成的导风腔35朝向风管机内换热器一端的开口面积大于其朝向蜗壳2一端的开口面积,使得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时气流的密度逐渐增大,即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在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的过程中逐渐发散,以使得气流在脱离导风腔35后能够流向换热器各处以与换热器各处充分接触,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且避免了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集中流向换热器的一处时所导致的风管机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以及风管机出风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2-图4所示,导风结构3包括围成导风腔35的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相对设置,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相对设置;且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
导风结构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远离与安装板1连接的一端均朝向换热器方向延伸,以对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背离导风腔35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a、b,且α、β、a和b均小于或等于90°,以避免在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背离导风腔35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时,导风腔35背离蜗壳2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导风腔35朝向蜗壳2一端的开口面积,导致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的气流集中流向换热器的一处,从而导致风管机的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以及风管机出风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因此,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和第四侧板34与安装板1之间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90°,以使得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与换热器发生大面积的接触,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且保证风管机出风均匀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优选为对称设置,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优选为对称设置,使得α=a,β=b,以便于导风结构3的生产成型。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相互平行并与安装板1垂直,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相对于安装板1倾斜设置,且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均朝向背离导风腔35的方向倾斜。
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位于导风腔35在上下方向(即图2中Z轴方向)上的两侧,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相对于安装板1倾斜设置,且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背离导风腔35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1的夹角均小于90°,即β、b均小于90°,以保证经导风腔35流向换热器的气流能够逐渐发散,以与换热器各处接触,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由于风管机内蜗壳2通常设有多个,且多个蜗壳2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连接在安装板1上,因此导风结构3同样需设置多个,且多个导风结构3需与多个蜗壳2在安装板1上的连接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相互平行并与安装板1垂直的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即位于导风腔35在安装板1长度方向(即图2中Y轴方向)两侧的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背离导风腔35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1的夹角均为90°,即α=a=90°,以避免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背离导风腔35一侧的侧面与安装板1的夹角小于90°时,所导致的相邻两个导风结构3的导风腔35中流出的气流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而且,使得多个导风结构3的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均互相平行,以便于节省导风结构3在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方便了多个导风结构3在安装板1上的布置。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安装板1包括一体成型的板本体11和环形筋13,开口14设置在板本体11上,环形筋13围绕开口14设置,并位于板本体11朝向蜗壳2的一侧,且环形筋13适于与蜗壳2的出风口插接配合。
导风结构3设置在板本体11朝向风管机内换热器的一侧,环形筋13和蜗壳2位于板本体11背离换热器的一侧,且环形筋13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蜗壳2与板本体11可拆卸连接;环形筋13围绕开口14设置,使得环形筋13围成的区域通过开口14与导风腔35连通,以便于气流从蜗壳2的出风口流向导风腔35;环形筋13与蜗壳2的出风口插接,可以是环形筋13插入蜗壳2的出风口内,又可以是蜗壳2位于其出风口的一端插入环形筋13围成的区域内,以保证蜗壳2与板本体11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避免蜗壳2与板本体11连接处发生漏风的情况。
进一步地,优选为环形筋13插入蜗壳2的出风口内以与蜗壳2的出风口插接配合,即环形筋13远离与板本体11连接的一端伸入蜗壳2的出风口内,且与蜗壳2的出风口的内壁抵接,以进一步保证蜗壳2与板本体11在连接处的密封性;而且,如此设置,避免了蜗壳2位于其出风口的一端插入环形筋13围成的区域内时蜗壳2与板本体11不易连接固定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6-图11所示,安装板1还包括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的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上设有地线孔126,地线孔126用于固定电机4的地线。
在现有技术中,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通过卡接结构、紧固件(比如螺钉、螺栓等)等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设置容易使得电机支架12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位置不够精准,即使得电机支架12在板本体11上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电机4安装到电机支架12上后,电机4的电机轴41(即电机4的转轴)的轴线与蜗壳2内设置的风轮(图中未示出)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导致电机4的装配难度增大以及风管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增大。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一方面,提升了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了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可拆卸连接时的拆装难度增加、装配存在定位误差等情况发生,且避免了风管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之间因可拆卸连接而容易产生的连接松动的情况发生,以防止电机支架12在板本体11上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电机4的电机轴41与蜗壳2内的风轮的同轴度以及增加风管机产生的噪音,值得说明的是,同轴度是表示两个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的状况,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轴度指的是电机4的电机轴41的轴线与风轮的轴线保持在同一直线的状况。因此,通过设置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的电机支架12,保证了电机4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精度,保证了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轮的同轴度。
电机支架12设置在板本体11背离风管机内换热器的一侧,且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以保证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电机支架12用于固定电机4,且其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机4的地线的地线孔126,一方面,便于地线穿过地线孔126后直接与安装在电机支架12上的电机4连接,避免了地线孔126设置在板本体11上时地线需经过风管机内换热腔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相对于使用抱攀等结构将地线固定在电机支架12或板本体11上而言,通过设置地线孔126,无疑会减小地线的安装及拆卸难度;因此,通过在电机支架12上设置地线孔126,提升了风管机内地线安装及拆卸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电机支架12的地线孔126旁设有地线标示,以在安装人员安装或拆卸地线时起到提示作用,具有人性化的优点。
可选地,结合图6-图11、图13、图16所示,电机支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分别用于与电机4的两端连接,且地线孔126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上。
电机支架12包括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且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分别设置在电机4位于板本体11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用于连接电机4并对电机4进行固定,以保证电机4与蜗壳2内风轮连接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优选为分别设置在电机4位于板本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即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分别位于电机4在板本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如此,由于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管机的风轮的连接处位于电机4在安装板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通过设置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保证了电机4与风轮连接时的稳定性,且保证了电机4运行时与风轮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地线孔126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上,又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支架122上,还可以是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上均设置地线孔126。如此,使得地线在风管机内的走线方式具有可选择性。
可选地,结合图7、图8所示,电机支架12还包括加强筋123,加强筋123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上。
加强筋123可以是凸设在电机支架12上的棱状结构,还可以是由电机支架12冲压形成,用于加强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23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上,又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支架122上,还可以是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上均有设置。通过设置加强筋123,进一步提升了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4连接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结合图7、图8所示,加强筋123呈压筋结构,第一支架121上的加强筋123由第一支架121朝向第二支架122方向凹陷而成,或者,第二支架122上的加强筋123由第二支架122朝向第一支架121方向凹陷而成。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23呈压筋结构,即加强筋123在电机支架12上冲压成型,使得设有加强筋123的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呈压筋板状结构,以提升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而且,相对于设置呈棱状结构的加强筋123而言,呈压筋结构的加强筋123能够节省生产成本。当第一支架121上设有呈压筋结构的加强筋123时,加强筋123优选为朝向第二支架122方向凹陷,相应地,加强筋123朝向第二支架122的一侧朝向第二支架122方向凸起,也就是说,第一支架121上加强筋123冲压成型时的冲压方向为朝向第二支架122方向;当第二支架122上设有呈压筋结构的加强筋123时,加强筋123优选为朝向第一支架121方向凹陷,相应地,加强筋123朝向第一支架121的一侧朝向第一支架121方向凸起,也就是说,第二支架122上加强筋123冲压成型时的冲压方向为朝向第一支架121方向。如此,以防止加强筋123干涉到蜗壳2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操作,即避免第一支架121上的加强筋123朝向远离第二支架122方向凹陷或第二支架122上的加强筋123朝向远离第一支架121方向凹陷时,所导致的凹陷结构背离电机4的一侧朝向远离电机4的方向凸起而干涉到蜗壳2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操作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7、图8所示,加强筋1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部1231、第二加强部1232和第三加强部1233,第一支架121朝向第二支架122一侧的侧面具有围成侧面的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第四侧边1214位于板本体11上,且第一加强部1231、第二加强部1232和第三加强部1233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和第三侧边1213平行设置。
电机支架12优选呈对称结构,即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结构相同,以保证电机4与电机支架12连接时的稳定性,且使得电机4的电机轴41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处到板本体11的垂直距离相等,以便于电机4的电机轴41与蜗壳2的风轮同轴设置。第二加强部1232在上下方向(即图7中Z轴方向)上延伸,以使得第二加强部123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边1212平行,第一加强部1231和第三加强部1233远离与第二加强部1232连接的一端均朝向板本体11方向延伸,以使得第一加强部1231和第三加强部1233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侧边1211、第三侧边1213平行,如此,使得加强筋123与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的形状类似,即加强筋123在垂直于电机轴41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类似于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在垂直于电机轴41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的缩小图,以使得加强筋123能够大面积地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以进一步提升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机4与电机支架12连接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结合图7、图8所示,加强筋123还包括设置在板本体11上的第四加强部1234,第四加强部1234设置在第一加强部1231和/或第三加强部1233远离于第二加强部1232的一端,且第四加强部1234与第一加强部1231或第三加强部1233的连接处位于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的连接处。
基于加强筋123呈压筋结构,下面以第一支架121上设有加强筋123为例进行说明,为进一步提升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部1231和第三加强部1233远离与第二加强部1232连接的一端均优选为延伸至第一支架121与板本体11的连接处;第四加强部1234设置在板本体11上,且与第一加强部1231和/或第三加强部1233连接,即第四加强部1234围成的凹陷区域与第一加强部1231围成的凹陷区域和/或第三加强部1233围成的凹陷区域连通;且第四加强部1234从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的连接处朝向远离第二支架122的方向延伸,如此,通过设置第四加强部1234,提升了板本体11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升了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4连接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结合图7、图8所示,电机支架12还包括折边125,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上,地线孔126设置在折边125上。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支架121上设有折边125,又可以是第二支架122上设有折边125,还可以是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上均设有折边125;通过设置折边125结构,以进一步提升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当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上设有折边125,折边125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或背离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的方向翻折,且在折边125设有多个时,还可以是一部分折边125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方向翻折,另一部分折边125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背离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的方向翻折。进一步地,折边125优选为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背离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的方向翻折,也就是说,当第一支架121上设有折边125时,折边125优选为朝向远离第二支架122的方向翻折;当第二支架122上设有折边125时,折边125优选为朝向背离第一支架121的方向翻折。如此,以避免折边125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电机4所在侧方向翻折时容易阻碍到电机4安装到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之间。
进一步地,为避免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前端时容易阻碍到电机4在电机支架12上的安装,折边125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的上端和/或下端,其中,第一支架121的前端指的是第一支架121位于图7中X轴正向的一端,第一支架121的上端指的是第一支架121位于图7中Z正向的一端,第一支架121的下端指的是第一支架121位于图7中Z反向的一端,第二支架122的前端指的是第二支架122位于图7中X轴正向的一端,第二支架122的上端指的是第二支架122位于图7中Z正向的一端,第二支架122的下端指的是第二支架122位于图7中Z反向的一端。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第一支架121上设有折边125为例进行说明,折边125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的上端,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的下端,且在折边125设有多个时,还可以是一部分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的下端,另一部分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的下端。进一步地,由于风管机通常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当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下端时,容易对将电机4向上(即图7中Z轴正向)安装到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之间或将电机4从电机支架12上向下(即图7中Z轴反向)拆卸造成阻碍,因此,折边125优选为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上端,以便于电机4在电机支架12上的安装及拆卸。
进一步地,基于折边125由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朝向背离第二支架122(第一支架121)的方向翻折,且折边125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上端,地线孔126设置在折边125上,如此,以避免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上直接设置地线孔126时,所导致的地线经过第一支架121与第二支架122之间,而对电机4安装到第一支架121与第二支架122之间形成干涉的情形发生。
可选地,结合图9、图10、图13、图1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支架1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支架12上设有用于与电机压盖5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6。
区别于上述的电机4直接与电机支架12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电机支架12上设置连接结构6,用于实现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可拆卸连接;在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通过连接结构6可拆卸连接后,风管机的电机4位于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之间,且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对电机4形成夹持,以进一步提升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1-图17所示,连接结构6为定位销61和第一定位槽62中的一种,电机压盖5上设有定位销61和第一定位槽62中的另一种,且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的插接配合实现。可以是定位销61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第一定位槽62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与定位销61相对应的位置处;又可以是定位销6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第一定位槽62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与定位销61相对应的位置处;还可以是电机压盖5和电机支架12均设置有定位销61和第一定位槽62,且电机压盖5上的定位销61(第一定位槽62)与电机支架12上相对应的第一定位槽62(定位销61)插接配合。通过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以实现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的可拆卸连接,以固定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位置,从而保证电机4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精度,保证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轮的同轴度。
可选地,结合图10-图17所示,第一定位槽62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朝向电机压盖5一侧的侧面上,电机压盖5上与第一定位槽6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定位销61。
由于电机支架12与板本体11一体成型,且定位销61的结构相对第一定位槽62容易受损,因此,第一定位槽62优选为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相应地,定位销6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以便于定位销61受损后直接更换电机压盖5即可,以节省维护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62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支架121朝向电机压盖5的一侧,又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支架122朝向电机压盖5的一侧,还可以是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朝向电机压盖5的一侧均有设置,相应地,电机压盖5朝向电机支架12的一侧上凸设有与第一定位槽62相对应的定位销61,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槽62优选为设有多个,且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上端(即第一支架121位于图10中Z轴正向的一端)和下端(即第一支架121位于图10中Z轴反向的一端)均有设置,相应地,定位销61同样设有多个,且位于电机压盖5与第一定位槽62相对应的位置处。如此,以提升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在电机4上侧(即电机4位于图10中Z轴正向的一侧)和下侧(即电机4位于图10中Z轴反向的一侧)处连接时的稳固性,以保证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稳定性以及保证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轮的同轴度。
可选地,结合图10-图12、图16、图17所示,电机支架12上还设有用于与电机压盖5可拆卸连接的限位结构7;限位结构7为限位卡扣71和限位槽72中的一种,电机压盖5上设有限位卡扣71和限位槽72中的另一种,且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限位槽72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又可以是限位槽72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还可以是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上均设有限位卡扣71和限位槽72,且电机支架12上的限位卡扣71(限位槽72)与电机压盖5上相对应的限位槽72(限位卡扣71)卡接配合。通过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的卡接配合,以实现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的可拆卸连接,以固定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位置,从而保证电机4在板本体11上的安装精度,保证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轮的同轴度。基于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通过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的卡接配合,进一步提升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保证了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0、图16、图17所示,限位卡扣71包括一体成型的卡接部711和限位部712,限位槽72内设有第二定位槽721,在限位部712卡入第二定位槽721内时,卡接部711与限位槽72卡接。
限位卡扣71的卡接部711和限位部712一体成型,且限位卡扣71优选为与电机压盖5(或电机支架12)一体成型,以提升限位卡扣71的结构化强度;卡接部711和限位部712均用于卡入限位槽72内,以保证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且限位槽72内设有第二定位槽721,用于与限位部712卡接配合,以进一步提升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为便于描述,下面以定位销61和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第一定位槽62和限位槽72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进行举例说明,在将电机压盖5安装到电机支架12上时,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卡接配合,使得电机支架12通过第一定位槽62和限位槽72对定位销61和限位卡扣71起到了在上下方向(即图10中Z轴方向)和左右方向(即图10中Y轴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即电机支架12对电机压盖5起到了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保证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且限位卡扣71的限位部712与限位槽72的第二定位槽721的卡接配合,使得电机支架12通过第二定位槽721的前槽壁(即第二定位槽721位于图16中X轴正向的槽壁)与限位部712的前侧面(即限位部712位于图16中X轴正向的侧面)抵接,以使得电机支架12通过第二定位槽721起到阻挡电机压盖5向远离电机支架12方向(即图16中X轴正向)移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
可选地,结合图16、图17所示,限位卡扣71还包括与卡接部711一体成型的拨动部713,且拨动部713由与卡接部711连接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72外。
拨动部713设置在卡接部711和限位部712的连接处,且拨动部713与卡接部711和限位部712一体成型,以保证限位卡扣71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在限位卡扣71处连接时的稳定性;由于限位卡扣71具有一定弹性,且拨动部713与卡接部711整体上呈U形(或V形结构),一方面,便于限位卡扣71卡入限位槽72内,另一方面,使得限位卡扣71易于在安装人员对拨动部713进行按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便于限位部712卡入第二定位槽721,以及便于限位卡扣71脱出限位槽72以解除限位部712与第二定位槽721之间的卡接,进而解除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之间的卡接以对电机压盖5进行拆卸。如此,具有卡接部711、限位部712和按压部的限位卡扣71,加强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且提升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安装、拆卸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限位部712上设有导向斜面,以便于限位卡扣71卡入限位槽72;为便于描述,下面以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进行举例说明,相应地,限位槽72设置在电机支架12上,限位部712设置在卡接部711远离与电机压盖5连接的一端处,导向斜面设置在限位部712背离拨动部713一侧的侧面,且限位部712的导向斜面与拨动部713的夹角为锐角。如此,在限位卡扣71卡入限位槽72时,先是卡接部711进入限位槽72,然后限位槽72远离卡接部711与电机压盖5连接处的槽壁与限位部712的导向斜面贴靠,通过限位部712的导向斜面与限位槽72远离卡接部711与电机压盖5连接处的槽壁配合,使得限位卡扣71顺利滑入限位槽72内;其中,在限位卡扣71卡入限位槽72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朝向卡接部711与电机压盖5连接处方向按压拨动部713使得限位卡扣71发生弹性形变,以提升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的装配效率,在限位部712进入限位槽72后,限位卡扣71恢复弹性形变,限位部712顺利卡入第二定位槽721内,完成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的卡接配合。
可选地,结合图9-图11、图13、图16所示,电机支架12还包括连接板124,且连接板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一体成型。
为加强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连接板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一体成型;连接板124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上端和/或下端,且连接板124用于连接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位于相同方向的端部。通过设置连接板124,加强了电机支架12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结合图11、图16、图17所示,限位槽72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远离与连接板124连接的一端,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压盖5上与限位槽72相对应的位置处。
连接板124优选为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上端,以避免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下端时容易阻碍到电机4在电机支架12上的安装的情况发生;相应地,限位槽72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下端,电机压盖5上与限位槽7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卡扣71,相对于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的插接配合,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的卡接配合相对复杂,且在安装人员对装配在天花板上的风管机内的电机4进行安装或拆卸时,最容易接触到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位于下方(即图16中Z轴反向)的连接处,因此,限位槽72优选为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下端,以便于安装人员将限位卡扣71卡入限位槽72内或解除限位卡扣71与限位槽72之间的卡接配合。
可选地,结合图9-图11、图13、图16所示,连接板124位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上方,且连接板124上设有第一限位面1241,电机压盖5上设有第二限位面51;在定位销61与第一定位槽62插接配合时,第一限位面1241与第二限位面51贴合。
位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上方的连接板124朝向电机压盖5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面1241,电机压盖5的上端处设有与第一限位面1241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面51,在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装配时,第一限位面1241与第二限位面51抵接且贴合,以使得连接板124对电机压盖5进行限位,阻挡电机压盖5在与电机支架12连接后继续朝向电机支架12方向(即图9中X轴反向)移动,以避免在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安装时电机压盖5压迫待电机4而导致的电机4受损或不利于电机4走线的情况发生。基于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是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第一定位槽62,第一支架121和/或第二支架122的下端设有限位槽72,第一限位面1241与第二限位面51的设置,使得在电机压盖5安装到电机支架12上时,电机压盖5的上端可先通过定位销61和第二限位面51与电机支架12相配合,以对位于电机压盖5下端的限位卡扣71(定位销61)与电机支架12下端的限位槽72(第一定位槽62)的配合起到定位作用,以提升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装配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可选地,结合图11、图16、图17所示,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一个上远离与连接板124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槽72,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另一个上远离与连接板124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孔127,且电机压盖5上设有限位卡扣71和安装孔52,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在限位槽72和限位卡扣71处卡接,并适于在螺纹孔127和安装孔52处通过紧固件连接。
基于限位卡扣71设置在电机支架12的下端,限位槽72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一个上,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另一个的下端设有螺纹孔127,用于与电机压盖5上的安装孔52配合,以使得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可在安装孔52和螺纹孔127处通过拧入紧固件(比如螺钉等)来实现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的可拆卸连接;类似于限位卡扣71优选为设置在电机支架12的下端,螺纹孔127同样优选为设置在电机支架12的下端,以便于安装人员在安装孔52和螺纹孔127中拧入或拧出紧固件。当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下端均设置螺纹孔127时,增加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安装或拆卸的难度,当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的下端均设置限位卡扣71时,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不够牢固,因此,限位槽72和螺纹孔127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一个上,以保证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安装或拆卸的便利性以及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电机支架12的下端凸设有螺钉柱,螺纹孔127设置在该螺钉柱中,如此,增加了电机支架12与拧入安装孔52和螺纹孔127中的紧固件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电机支架12与电机压盖5连接时的稳固性;且使得电机支架12在螺纹孔127处无需具有适于设置螺纹孔127的厚度尺寸即可保证电机压盖5与电机支架12连接时的稳固性,减少了电机支架12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结合图11-图13、图16所示,电机支架12上设有第一开口91,电机压盖5上设有第二开口92,第一开口91与第二开口92构成用于电机4的电机轴41穿过的贯穿孔9;电机支架12在第一开口91处设有限位筋,和/或,电机压盖5在第二开口92处设有限位筋8,以限制电机4沿电机轴41的轴线方向运动。
位于电机4同一端的第一开口91和第二开口92围成的贯穿孔9用于电机4的电机轴41在左右方向(即图13中Y轴方向)伸出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以便于电机4的电机轴41与风轮连接配合;限位筋8呈半圆环形的棱状结构,以与第一开口91或第二开口92的形状相适配;限位筋8凸设置在电机支架12和/或电机压盖5上,且位于电机4的端部,用于限制电机4沿电机轴41的轴线方向(即图13中Y轴方向)运动,以避免电机4因沿电机轴41的轴线方向运动而破坏电机轴41与风轮之间的连接配合,且保证了电机4在风管机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优选为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上均设置有限位筋8,以进一步加强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对电机4在电机轴41的轴线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具体地,电机压盖5上的限位筋8设置在电机压盖5位于电机轴41轴线方向上的两端,电机支架12上的限位筋8设置在电机支架12位于电机轴41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其中,第一支架121上的限位筋8设置在第一支架121背离第二支架122的一侧,第二支架122上的限位筋8设置在第二支架122背离第一支架121的一侧,如此,以减少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在风管机内的占用空间,以避免第一支架121上的限位筋8与第二支架122上的限位筋8设置得过于靠近而导致电机支架12和电机压盖5需在电机轴41轴线方向具有更大的用于容纳电机4的尺寸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蜗壳总成。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安装板1上设置导风结构3,且导风结构3与安装板1一体成型,以保证导风结构3的结构强度;导风结构3远离与安装板1连接的一端朝向空调器内换热器方向延伸,且导风结构3围成与蜗壳2的出风口连通的导风腔35,以对流经导风腔35的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使得从蜗壳2中吹出的气流能够直接流向换热器,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而且,通过将导风结构3设置在安装板1上,避免了导风结构3设置在蜗壳2上时导风结构3会干涉到蜗壳2与安装板1的安装与拆卸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了蜗壳2在安装板1上装配时的便捷性,也提升了蜗壳2在安装板1上拆卸时的便捷性。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