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7910A -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7910A
CN113737910A CN202010461512.3A CN202010461512A CN113737910A CN 113737910 A CN113737910 A CN 113737910A CN 202010461512 A CN202010461512 A CN 202010461512A CN 113737910 A CN113737910 A CN 113737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outlet
drying apparatus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15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传红
郭介山
黄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x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x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x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Ax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15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7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7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7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包括进风部和风机组件,所述进风部具有沿风向设置的入口、出口,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进风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渐缩段,所述渐缩段的横截面积沿入口向出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渐缩段内表面向内凸出。该结构设置可以减小进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功能已经成为电子便器的基础功能之一,目前智能便器的烘干装置不具有降噪消声结构,当烘干管道中气流脉动噪声、电机噪音较大时,无法有效降低噪音,导致用户在使用智能便器的烘干功能时噪音较大,环境友好性较差。
为此,如何实现烘干装置的降噪消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尚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包括进风部和风机组件,所述进风部具有沿风向设置的入口、出口,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进风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渐缩段,所述渐缩段的横截面积沿入口向出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渐缩段内表面向内凸出。
所述入口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出口为圆形,所述出口大小与风机组件的进风端大小相对应。
所述进风部的最小通风截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最大通风截面积的比例不小于0.25。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部的孔板,所述孔板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孔板开孔方向与风向一致。
所述孔板的壁厚为1-10mm,所述孔板上的小孔直径为0.8-1.8mm。
所述孔板设置在所述入口,所述孔板后端面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的距离为10-60mm。
所述入口径向向外形成第一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所述渐缩段径向向外形成第二消声腔,所述渐缩段与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渐缩段壁厚方向规则分布的微孔连通。
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风机组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出口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风机组件的直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风机组件之间形成第三消声腔,所述第三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还包括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不大于600mm2,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式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风量不小于13L/s,由所述风机产生的风经出风通道出风口吹向人体局部时,首先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滴吹落,再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膜吹干。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渐缩段的设置可以减小进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2.进风部由圆形或正多边形向圆形过渡可以降低进风腔体的共振,进一步降低噪音。
3.孔板的设置使气流从孔板中流过时形成较为规律的风束,气体流动方向大体一致,消除气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4.通过形成的消声腔,可以对气体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进一步降低。
5.使用的是大风量轴流式风机,该进风部可以对高频段的噪音进行有效降低,能有效解决高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同时对进风效能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包括进风部70、风机组件50、加热组件60和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壳体10和在壳体10内形成的出风通道20,该风机组件50的出风端与出风通道20的进风端连通,该风机组件为轴流式风机组件,其风量优选不小于13L/s(最好为15-20L/s),相应地,出风通道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不大于600mm2。由于采用的是大风量的轴流式风机再配合出风通道出风口,由风机组件产生的风经出风通道出风口吹向人体局部时,其风速很高(可以达到25m/s以上),首先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滴吹落,再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膜吹干。
进风部70具有沿风向设置的入口71、出口72,风机组件50的进风端与出口72连接,进风部还具有位于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渐缩段73,渐缩段73的截面积沿入口71向出口72的方向逐渐缩小,渐缩段73内表面向内凸出。作为优选,入口71的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出口为圆形、出口大小与风机组件50的进风端大小相对应。由此,在风机组件50吸风过程中,渐缩段73给进风风流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也会形成柯恩达表面的效果,形成有规律的风束沿着风道轨迹切向输入到风机组件50的进风端,让风束能最优的从风机组件50的扇叶切向进入,减少扇叶与风机外壳由于切破空气形成的风机涡流噪音。
优选为,进风部的最小通风截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最大通风截面积的比例不小于0.25。而形成的整个进风通道上的过风最小面积应当不小于风机组件50的过风面积,由此不会因面积过小阻碍进风流速、流量,使进风平稳缓流、噪音小。本实施例中,该进风部70还包括一孔板74,孔板均匀分布有小孔,孔板74开孔方向与风向一致,孔板的壁厚为1-10mm,孔板上的小孔直径优选为0.8-1.8mm。当设置有孔板74时,孔板74的各通孔面积之和应当不小于风机组件50的过风面积。孔板74优选为设置在入口71,孔板74后端面与风机的进风端的距离为10-60mm,最好是20-45mm。
为进一步减小进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入口71可以在径向向外形成第一消声腔75,第一消声腔75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渐缩段73上设置径向向外形成第二消声腔76,渐缩段73与第二消声腔76通过渐缩段73壁厚方向规则分布的微孔连通,该微孔按一定的大小规律间隔、科学的排布。
该烘干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风机组件50的连接部77,连接部77与出口72连接,连接部77的直径大于出口72的直径且大于风机组件50的直径,连接部77与风机组件50之间形成第三消声腔78,第三消声腔78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关于出风结构,具体地,壳体10两端形成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出风通道20连通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出风通道20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基本呈同轴设置。壳体10沿出风通道20向内设置有第一隔离件30,第一隔离件30与壳体10内壁形成密闭空腔40。由于密闭空腔及第一隔离件的设置,出风通道内的噪音可以得到有效的隔离。而风机组件50设置在进风口11,加热组件60设置在出风通道20中。出风口12的通风截面积与出风通道20最大通风截面积的比例优选不大于1:4,而出风通道20的长度优选不大于130mm。
第一隔离件30壁厚方向规则分布有多个微孔31,密闭空腔40与出风通道20通过该多个微孔31连通。第一隔离件30与出风通道20气流流动方向平行,其中的微孔31铺设方向自然就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第一隔离件30将壳体10隔离为沿径向分布的内外腔体,外腔体形成为密闭空腔40,内腔体形成为出风通道20。由于壳体内部空间有限,采用这种与壳体形状匹配的内外腔体能将空间最大化,同时避免出风结构某些局部位置噪音特别明显。本申请所指的微孔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及其他形状的孔,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孔。针对不同的噪声源,微孔的具体布局、密闭空腔的腔体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降噪频率调整,如可调整微孔孔数、孔径、第一隔离件壁厚、穿孔率、第一隔离件与壳体之间的间距等参数。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风机产生的高频噪声进行吸声,优选微孔31的穿孔率为1%~5%,微孔32的孔径为0.8-1.5mm,微孔间距为4-7mm,第一隔离件与壳体内壁的间距为3-5mm。
具体地,壳体10分体设置,分为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第一隔离件30在壳体10内部环绕壳体10,其同样为分体设置,分为上壳体32和下壳体33,上壳体32和下壳体33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实现连接。上壳体32和下壳体33内部形成的腔体即为出风通道20。
出风通道20沿气流流动方向分为前段21和后段22,前段21整体大小均匀,后段22朝出风口12方向渐缩,加热组件60设置在前段21和后段22的结合部,但加热组件60整体伸入后段22。
作为优选,密闭空腔40内还可以设置有吸声材料填充其中,如采用EVA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较好隔音特性的隔音材料。通过吸声材料和微孔配合后能够实现对高频段的噪音进行隔音。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件30可以为弹性材料件,以使吹风过程中第一隔离件30发生弹性形变吸收声能而消除部分噪音。
风机组件50包括轴流式风机51和包裹在轴流式风机51外圈的减震橡胶套52。减震套52具有朝向出口72的突起部53,可以有效减小风机在工作时将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烘干装置,降低进风过程中的噪音。
开启烘干功能时,轴流风机51开始工作,气流从入口端71的孔板73中流入再经渐缩段74进入风机组件50,然后进入到出风结构中。由于采用的是风量不小于13L/s的轴流式风机51,进入到出风结构的风量及风速大大增加。气流流经出风通道20时,由于第一隔离件30上设有微孔结构以允许出风通道20内的流体穿过微孔结构,声波进入到该微孔结构时,空气在微孔中摩擦产生风阻消耗声能而消除噪音。气流从出风通道前段21经过加热组件60加热时形成暖流从出风通道后段22由出风口11吹出。由于出风通道后段22为渐缩形状,因此对气流进行进一步压缩,流速大大增加,形成高速暖流。由于流速很大(可以达到25m/s以上),暖流在脱离出风口11后还能保持强风势,配合出风方向,实现对人体局部的快速烘干。
对于出风结构的设计,还可以包括第二隔离件80,第二隔离件80沿径向方向将密闭空腔40分为两腔室,第二隔离件80侧壁同样分布有多个微孔。由此形成两腔室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部和风机组件,所述进风部具有沿风向设置的入口、出口,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进风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渐缩段,所述渐缩段的横截面积沿入口向出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渐缩段内表面向内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出口为圆形,所述出口大小与风机组件的进风端大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的最小通风截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最大通风截面积的比例不小于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部的孔板,所述孔板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孔板开孔方向与风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的壁厚为1-10mm,所述孔板上的小孔直径为0.8-1.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设置在所述入口,所述孔板后端面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的距离为10-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径向向外形成第一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径向向外形成第二消声腔,所述渐缩段与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渐缩段壁厚方向规则分布的微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风机组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出口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风机组件的直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风机组件之间形成第三消声腔,所述第三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不大于600mm2,所述风机组件为轴流式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风量不小于13L/s,由所述风机产生的风经出风通道出风口吹向人体局部时,首先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滴吹落,再将残留在人体局部的水膜吹干。
CN202010461512.3A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Pending CN113737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1512.3A CN113737910A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1512.3A CN113737910A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7910A true CN113737910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1512.3A Pending CN113737910A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79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418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干手器壳体结构、电机减振结构、调风装置及干手器
WO2023218222A1 (en) * 2022-05-09 2023-11-16 Water 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mplementations for retrofit bidet for a toile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418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干手器壳体结构、电机减振结构、调风装置及干手器
WO2023218222A1 (en) * 2022-05-09 2023-11-16 Water 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Implementations for retrofit bidet for a toile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74129U1 (ru) Прибор для сушки волос
CN113737910A (zh)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JP2013514112A (ja) 受動的な消音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ヘアドライヤ
CN106014545B (zh) 一种发动机用消音器
CN106989069A (zh) 风机用消声器
CN213282700U (zh)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CN212835735U (zh) 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的出风结构及烘干装置
CN213282699U (zh)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CN113737907A (zh) 一种电子便器烘干装置的出风机构及烘干装置
CN113729535B (zh) 一种电子便器的烘干装置
CN213524212U (zh) 一种电吹风
CN101418820B (zh) 扩散型消声器
CN209604120U (zh) 一种汽车进气管道消声结构
RU185888U1 (ru) Прибор для сушки волос
CN204716362U (zh) 工程机械用降噪消声器
JP2001336457A (ja) 吸気ダクト
CN106949099B (zh) 吸尘器用电机风泵
JP2008138661A (ja) 遠心送風機
CN111979705A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1365215B (zh) 一种气动消声器
CN210830985U (zh) 用于通风管道的矩形阵列消声器
CN201953444U (zh) 一种消声器
CN211975528U (zh) 一种园林风机
CN205876823U (zh) 一种宽频复合通风机消声器
CN112628597A (zh) 一种高压消声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