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5642B -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5642B
CN113735642B CN202111086039.6A CN202111086039A CN113735642B CN 113735642 B CN113735642 B CN 113735642B CN 202111086039 A CN202111086039 A CN 202111086039A CN 113735642 B CN113735642 B CN 113735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docera
fermentation
organisms
cult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6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5642A (zh
Inventor
杨智景
冯亚明
顾海龙
钱巍
王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a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10860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5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5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5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5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5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4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annelids, e.g. lugworms or Euni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80Separation, elimination or disposal of harmful substances during the 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枝角类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包括独立分装的发酵液和发酵基肥;所述发酵液的原料包括: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所述发酵基肥的原料包括: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所述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利用本发明特定的肥料代替了鸡粪、牛粪沼液等培养枝角类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引入病菌的可能性,且具有产量高、稳定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枝角类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枝角类生物,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ranchiopoda),枝角目(Cladocera),是淡水水体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枝角类蛋白含量较高(占干重40%~60%),含有虾蟹类生长发育必须的重要氨基酸,维生素和钙含量丰富,是饲养青虾、小龙虾、河蟹幼体的理想活的饵料。现有技术中获取枝角类生物的方式主要靠在河、湖捞取天然资源,很大程度上受外在条件限制。随着野外饵料资源限制或禁止捕捞,生产上对枝角类生物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也先后出现了一些人工培育方法,但使用鸡粪、牛粪、沼液等对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会导致水质恶化严重,且产量不稳定,还易引进病菌,导致喂养的虾蟹生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特定的肥料代替了鸡粪、牛粪沼液等培养枝角类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引入病菌的可能性,且具有产量高、稳定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包括独立分装的发酵液和发酵基肥;所述发酵液的原料包括: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
所述发酵基肥的原料包括: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所述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
优选的,所述混合菌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所述混合菌中酵母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芽孢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放线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光合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肥料在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添加上述肥料的发酵基肥的培养液中接种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培养5~7天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分装的发酵液。
优选的,在捕捞过程中,以培养液的体积计,所述发酵液的量为1~2L/m3
优选的,以培养液的体积计,所述枝角类生物的接种量为25~30g/m3;所述接种的温度为16~18℃;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0~25℃。
优选的,所述培养液的溶氧量为3~4mg/L,pH为7.5~8.2。
优选的,添加所述的发酵基肥后,还包括接种小球藻;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所述小球藻的接种量为1mL。
优选的,每天捕捞1次,捕捞的次数为7次;每次捕捞枝角类生物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30%。
优选的,所述捕捞后,还包括发酵基肥的追施、培养、再次捕捞以及分装发酵液追加的循环重复进行;
追施所述发酵基肥的频率为12~15d/次。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包括独立分装的发酵液和发酵基肥;所述发酵液的原料包括: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所述发酵基肥原料包括: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所述混合菌、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本发明所述肥料中混合菌的使用能够使猪粪得到充分发酵,进一步使猪粪为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氮磷钾,而红糖能够为混合菌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糖源),同时本发明采用的猪粪易于获得。利用本发明特定的肥料培养活饵料代替了鸡粪、牛粪沼液等培养枝角类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引入病菌的可能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而且可持续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产量。普通方法枝角类每天收获量不超过0.5kg/m3,采用本发明所述肥料枝角类生物份产量可达1kg/m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使枝角类生物长期处于一个高产状态,同时与捕捞野生枝角类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降低了劳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包括独立分装的发酵液和发酵基肥。在本发明中,所述枝角类生物优选包括溞类,进一步优选包括且不限于大型溞、隆线溞和单肢溞;所述枝角类生物的体长优选平均为1mm;所述枝角类生物的正常体色是灰白色的,在水缺氧时才会呈红色。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液的原料包括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优选为1:(1~5):(30~100),进一步优选为1:1:(30~100),更优选为1:1:30。本发明所述混合菌优选包括优选包括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所述混合菌中酵母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40%,芽孢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30%,放线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20%,光合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0%;所述水优选为温水;所述水的温度优选为60℃。本发明对所述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即可。
本发明优选还提供了上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红糖与水混合后,添加混合菌进行发酵处理。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的方式优选为密封发酵;所述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0~40℃,进一步优选为32~38℃,更优选为34~36℃;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24h。本发明通过发酵的方式对混合菌进行了活化,使得混合菌中的菌种由休眠状态转为活化状态,即本发明在进行发酵的同时,达到了活化菌株的效果,该过程并不是孤立的,是一体的。因此,此处的发酵的时间代表着发酵过程中活化菌株的时间。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本发明所述搅拌能够使物料混合更均匀。
所述红糖与水混合后,本发明优选对混合所得的红糖水进行降温处理,得降温红糖水。在本发明中,所述降温红糖水的温度优选为30℃。本发明对所述降温处理没有任何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本发明利用降温处理能够避免红糖水温度过高导致混合菌失活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所述肥料中红糖能够为混合菌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糖源),使混合菌大量繁殖,提高混合菌繁殖效率;大量的混合菌就够使猪粪得到充分发酵,进一步使猪粪中为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氮磷钾,使猪粪中的养分更易间接被枝角类吸收利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的猪粪易于获得。枝角类生物以藻类和菌类为食,采用本发明所述肥料能够满足藻类和菌类的生长,进而保证了枝角类生物的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基肥的原料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发酵液、猪粪和水;所述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优选为1:5:(500~900):(50~90),进一步优选为1:5:(500~800):(50~80),更优选为1:5:500:50,本发明提供的比例均为实际操作比较容易达到的配比。在本发明中,所述米糠优选为新鲜米糠;所述猪粪优选为半干湿猪粪;所述水优选为自然水,更优选为河水、池塘水或曝气48h以上的自来水或泵气3d的自来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半干湿猪粪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养猪场的猪粪进行干燥,得半干湿猪粪。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为晒干;所述晒干的时间优选为3~5d;所述晒干的温度优选为25~35℃;所述半干湿猪粪的含水量优选为30~40%。
本发明优选还提供了上述发酵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发酵基肥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混合后进行发酵。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方法优选为密封发酵,更优选为采用塑料薄膜对混合所得混合物进行密封发酵;所述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0~40℃,进一步优选为32~38℃,更优选为33~35℃;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7d。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本发明利用发酵的方式杀死混合物中的病原菌、虫卵,同时还能保证细菌含量≥100亿/mL。
所述混合后,本发明优选对混合所得混合物进行堆垛。本发明对所述堆垛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
利用本发明特定的肥料代替了鸡粪、牛粪沼液等培养枝角类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引入病菌的可能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而且可持续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产量,采用本发明所述肥料枝角类生物份产量可达1kg/m3,可见本发明所述肥料能够用于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肥料在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中的应用,所述枝角类生物优选包括溞类,进一步优选包括且不限于大型溞、隆线溞和单肢溞。采用本发明所述肥料枝角类生物每天每立方米产量可达1kg/m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上述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中分装的发酵基肥中接种枝角类生物对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培养5~7天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分装的发酵液。
本发明在培育池添加上述的肥料中分装的发酵基肥中后接种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本发明在本发明中,所述枝角类生物优选包括溞类,更优选包括大型溞、隆线溞和单肢溞等,但不限于上述溞类。在本发明中,所述培育池优选为在水泥池、小水坑或土坑;所述培育池的底面面积优选为10~30m2,进一步优选为12~28m2,更优选为14~26m2;所述培育池的深度优选为1.0~1.5m;所述培育池的注水的高度优选为0.5~1.3m,更优选为1.0~1.3m。
本发明优选在培育池中添加上述肥料的发酵基肥后添加水,得到培养液;在培养液中接种枝角类生物。
在本发明中,以培育池底面面积计,所述肥料中发酵基肥的添加量优选为2~3kg/m2,进一步优选为2.2~2.8kg/m2,更优选为2.4~2.6kg/m2
在本发明中,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所述枝角类生物的接种量优选为25~30g,进一步优选为26~29g,更优选为27~28g;所述接种的温度优选为16~18℃;所述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0~25℃,进一步优选为21~24℃,更优选为22~23℃。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液的溶氧量优选为3~4mg/L,能够避免由于溶氧量过低导致出现产量降低,甚至枝角类生物死亡的情况;所述培养液的pH优选为7.5~8.2,更优选为7.7~8.0,更优选为7.8~7.9。在本发明中,所述培育池优选采用微孔增氧盘增加溶氧量;所述微孔增氧盘的功率优选为0.2~0.3kW/667m2;所述微孔增氧盘的直径优选为80cm;所述微孔增氧盘的个数优选为1~2个/667m2
添加所述发酵肥料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接种小球藻。在本发明中,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所述小球藻的接种量优选为1mL;所述小球藻的浓度优选为5×108个/mL。本发明对小球藻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常规购买所得即可。本发明对接种方式没有特使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种的方法优选根据小球藻说明书中的接种方式接种。本发明接种小球藻后,本发明所述肥料能够促使小球藻和菌种大量繁殖,为枝角类生物提供的食物。
本发明培养5~7天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分装的发酵液。本发明培养5~7天后开始捕捞,优选捕捞多次,每天捕捞1次;每次捕捞枝角类生物的量优选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30%,即以第一次培养培养5~7天后枝角类生物的总量计,每次捕捞枝角类生物的量均优选为第一次培养培养5~7天后枝角类生物的总量的20%~30%。完成第一次培养后,枝角类生物的总量确定方式常规如下:以样本测定的单位培养体积内生物量×培养液体积。
本发明在捕捞过程中还包括在每次捕捞后的培育池添加上述的肥料中的发酵液,优选在每次捕捞当天追加分装的发酵液。在本发明中,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发酵液的添加量优选为1~2L;所述培养液的体积优选以接种枝角类生物前的培养液计;所述发酵液的添加频率优选为1d/次;本发明优选捕捞7次。在本发明中,藻类、微生物(酵母菌等)是枝角类生物的食物,因此捕捞开始后每日要补充发酵液(发酵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保证藻类的正常生长,就能够保证在捕捞过程中枝角类生物能够继续生长。此外,发酵液中的光合细菌等同样都能促进枝角类生长。
所述7次捕捞后,本发明优选追施所述发酵基肥对捕捞后所剩枝角类生物进行5~7天培养;培养5~7天后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分装的发酵液,以此循环进行;即发酵基肥的追施、培养、再次捕捞以及分装发酵液追加的循环重复进行,重复次数优选≥1。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基肥的追施与前述技术方案所述发酵基肥的添加方式一致;即以培育池底面面积计,所述发酵基肥的追加量优选为2~3kg/m2,进一步优选为2.2~2.8kg/m2,更优选为2.4~2.6kg/m2。同样的,培养、再捕捞、分装发酵液追加的方式与前述方案中培养、捕捞以及追加分装的发酵液方式一致,已经在前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捕捞7次后追施所述肥料中的发酵基肥对捕捞后所剩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追施所述肥料能够为菌和藻类提供营养;本发明对捕捞后所剩的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无需重新接种枝角类生物即可实现重复进行,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达到了节约成本和时间的效果。在本发明中,追施所述发酵基肥的频率优选为12~15d/次,更优选为12~14d/次;即循环周期优选为12~15d,更优选为12~14d。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使枝角类生物长期处于一个高产状态,每立方米水中每天可产枝角类生物约1kg,同时与捕捞野生枝角类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降低了劳动量。而且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枝角类生物饲喂虾苗的成活率由10%提高至15%。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发酵液的制作方法:
原料准备:混合菌(混合菌中酵母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芽孢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放线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光合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000g、红糖2000g、60℃的温水60000g,其中混合菌、红糖和温水的质量比为1∶1∶30;
先用温水将红糖化开后,待温度下降到30℃时添加混合菌进行30~40℃密封发酵处理24h。
发酵基肥的制作方法:
原料准备:发酵液1份(500g),米糠5份(2500g)半干湿猪粪500份(50000g),自然水50份(5000g),其中自然水为泵气3天的自来水,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50;
将发酵液、半干湿猪粪和自然水搅和均匀后堆垛,用塑料薄膜30~40℃密封发酵7天;
半干湿猪粪的制备方法:收集养猪场的猪粪25℃晒干5天,半干湿猪粪的含水率为40%。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得到的肥料。
实施例2-1
2020年4月20日开始,利用室外深1.5m的土坑作培育池,底面积为30m2,注水高度为1.3m,每667m2配备2个直径为80cm的微孔增氧盘,微孔增氧盘的功率0.3kW/667m2
按每平方米培养池池底底面积施入发酵基肥2kg,共添加60kg得培养液,培养液的溶氧量4.6mg/L;每立方米培养液施入小球藻1mL,施入的肥料能够使藻类和细菌大量繁殖。当池水pH值偏碱,达到7.5,在温度达到18℃时,可按每立方米培养液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在20℃平均培养温度下4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6天即可捞取,捞取前折算所产生的枝角类生物约50个/mL。每天捞取一次,连续捕捞7天,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1.2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所折算的培养所得总量的20%,按照10000个枝角类生物1g来计算,每天每立方米枝角类生物捞取量为1kg。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1连续捞取7天后,再用发酵基肥追肥,无需再次引入新的枝角类生物,以按每平方米培养池底面积2.6kg追加发酵基肥,得培养液。
当池水pH值偏碱,为7.5,在温度达到18℃时,可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在平均温度为22℃时,4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6天即可捞取,产生的枝角类生物约50个/mL,每天捞取一次,连续捕捞7天,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1.5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所折算的培养所得总量的20%,每天每立方米枝角类生物捞取量为1kg。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2连续捞取7天后,再用发酵基肥追肥,同样无需再次引入新的枝角类生物,以按每平方米培养池底面积2.8kg追加发酵基肥,得培养液;
当池水pH值偏碱,为7.5,在温度达到18℃时,可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在平均温度为25℃时,4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6天即可捞取,产生的枝角类生物约50个/mL,每天捞取一次,连续捕捞7天,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1.8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所折算的培养所得总量的20%,每天每立方米枝角类生物捞取量为1kg。
实施例3-1
在池塘边利用深度为1.3m,底面积20m2的水泥池作培育池,注水1.0m,配备1个直径为80cm的微孔增氧盘,微孔增氧盘的功率0.2kW/667m2,溶氧量4.2mg/L。
每平方米培养池施入发酵基肥3kg,得培养液,培养液的溶氧量4.6mg/L;每立方米培养液施入小球藻1.6mL,施入的肥料能够使藻类和细菌大量繁殖。当池水肥度适宜,pH值8.0偏碱,温度为24℃时,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在温度25℃时,3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5天即可捞取,每天捞1次,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2.0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所折算的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每立方米水中每天捞取枝角类生物约1kg。
实施例3-2
在实施例3-1连续捞取7天后,再用发酵基肥追肥,无需再次引入新的枝角类生物,以按每平方米培养池底面积2.9kg追加发酵基肥,得培养液;
当池水肥度适宜,pH值8.0偏碱,温度为24℃时,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在温度25℃时,3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5天即可捞取,每天捞1次,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1.9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每立方米水中每天可产枝角类约1kg。
实施例3-3
在实施例3-2的基础上,连续捞取7天后,再用发酵基肥追肥,无需再次引入新的枝角类生物,以按每平方米培养池底面积2.5kg追加发酵基肥,得培养液;
当池水肥度适宜,pH值8.0偏碱,温度为24℃时,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在温度25℃时,3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5天即可捞取,每天捞1次,每次捞取后添加发酵液补充菌种,每1m3培养液添加1.8L发酵液,每次捞取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每立方米水中每天可产枝角类约1kg。
在正常青虾苗繁育池内1kg虾苗需摄食消耗枝角类生物的量为0.15kg,按照1亩虾池虾苗每日需摄入1.2kg,还需要另外补充0.6kg的枝角类生物才能保证虾苗摄入量。而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无需另外补充枝角类生物就能够满足正常青虾苗繁育池的需求量,而且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培养枝角类生物具有占地小,对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影响小的优势,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枝角类生物饲喂虾苗,虾苗的成活率由10%提高至15%。
对比例1
一般养殖池溏方法:
养殖池溏的面积为20亩,高度为1.5m,注水深度为1m,每667m2配备30个直径为80cm的微孔增氧盘,微孔增氧盘的功率0.3kW/667m2,溶氧量为5mg/L。
清塘后青虾虾苗放养前,将经堆肥发酵(发酵温度为60℃、发酵时间为15天)后的猪粪作为基肥施入,每亩鱼塘可施300公斤左右;用作追肥时,每10天左右1次,每次每亩施120公斤左右。按1kg抱卵青虾孵化12万尾虾苗计算,5月20日,每亩池塘放养10kg抱卵虾,6月10日,每亩孵化虾苗120万尾。
当养殖池溏的水肥度适宜,pH值为7.6,温度为20℃时,按每立方米水30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在温度24℃下培养时,5天即可繁殖大量的幼溞,9天产生的枝角类约40~50个/L,经折合,按照10000个枝角类1g来计算,1亩池塘只能产生3.3kg枝角类生物。
在正常青虾苗繁育池内2万尾虾苗需摄食消耗枝角类生物的量为0.12kg,按照1亩虾池120万尾虾苗每日需摄入枝角类7.2kg。本对比例方法枝角类生物的产量在虾苗摄食量较大的阶段产量难以为继,还需要每日额外捞取枝角类生物进行补充。
对比例2
利用小池塘进行培养的技术:分为饵料培育池和枝角类培育池,需要先在饵料培育池内以鸡粪、牛粪、沼液混合发酵(发酵的温度为60℃、时间为15天),培育饵料。
枝角类培育池的面积为30m2,高度为1.5m,注水深度为1m,配备1个直径为80cm的微孔增氧盘,微孔增氧盘的功率0.35kW/667m2,溶氧量为4mg/L。
将饵料培育池内的水添加到枝角类培育池,当枝角类培育池的水肥度适宜,pH值为7.6,温度为23℃时,按每立方米水35g的接种量引入枝角类生物。在温度25℃时,7天枝角类培育池中枝角类大量繁殖后,枝角类约25个/mL,按照10000个枝角类1g来计算,每次捞取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每天每立方培养液可捞取0.5kg枝角类。
对比例3
工厂化培养法:采用培养槽或大型孵化桶培养,需3×5×1m孵化槽,槽内配备通气、控温、水交换装置,水温控制在22-28℃,pH8.0,溶氧5mg/L,以酵母作为饲料,每日投喂,投喂量为培养槽或孵化桶内溞体湿重的30%,每日投喂2次,一般14天达到峰值后进行采收,可连续采收20~30天。主要培养对象多为特定品种(如多刺裸腹溞、蒙古裸腹溞),每天产量在33.5~88.6g/m3。占时占地,工艺复杂,培育特定品种。
由上述实施例记载的可知,利用本发明特定的肥料代替了鸡粪、牛粪沼液等培养枝角类生物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引入病菌的可能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而且可持续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产量。普通方法枝角类每天收获量不超过0.5kg/m3,采用本发明所述肥料枝角类生物份产量可达1kg/m3。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使枝角类生物长期处于一个高产状态,同时与捕捞野生枝角类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降低了劳动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4)

1.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在长期保持枝角类生物较高的产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由独立分装的第一发酵液和发酵基肥组成;所述第一发酵液的原料为: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
所述发酵基肥的原料为:第二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所述第二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所述第二发酵液的组成与所述第一发酵液的组成相同;
所述混合菌为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所述混合菌中酵母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芽孢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放线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光合细菌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
培育池中添加所述发酵基肥后添加水,得到培养液;
以培育池底面面积计,所述肥料中发酵基肥的添加量为2~3kg/m2
添加所述的发酵基肥后,还包括接种小球藻;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所述小球藻的接种量为1mL;
在所述发酵基肥的培养液中接种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培养5~7天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独立分装的第一发酵液;以培养液的体积计,所述第一发酵液的量为1~2L/m3;每天捕捞1次,捕捞的次数为7次;每次捕捞枝角类生物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30%;
所述捕捞后,还包括发酵基肥的追施、培养、再次捕捞以及独立分装的第一装发酵液追加的循环重复进行;
追施所述发酵基肥的频率为12~15d/次。
2.一种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培育池中添加发酵基肥后添加水,得到培养液;
所述发酵基肥的原料为:第二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所述第二发酵液、米糠、猪粪和水的质量比为1:5:(500~1000):(50~100);所述第二发酵液的原料为:混合菌、红糖和水;所述混合菌、红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30~100);
在发酵基肥的培养液中接种枝角类生物进行培养;
以培育池底面面积计,所述肥料中发酵基肥的添加量为2~3kg/m2
添加所述的发酵基肥后,还包括接种小球藻;以每立方米培养液计,所述小球藻的接种量为1mL;
培养5~7天进行捕捞,每次捕捞后追加独立分装的第一发酵液;以培养液的体积计,所述第一发酵液的量为1~2L/m3;每天捕捞1次,捕捞的次数为7次;每次捕捞枝角类生物的量为培养所得枝角类生物总量的20%~30%;
所述捕捞后,还包括发酵基肥的追施、培养、再次捕捞以及独立分装的第一装发酵液追加的循环重复进行;
追施所述发酵基肥的频率为12~15d/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培养液的体积计,所述枝角类生物的接种量为25~30g/m3;所述接种的温度为16~18℃;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0~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的溶氧量为3~4mg/L,pH为7.5~8.2。
CN202111086039.6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Active CN113735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039.6A CN11373564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6039.6A CN11373564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5642A CN113735642A (zh) 2021-12-03
CN113735642B true CN113735642B (zh) 2022-12-13

Family

ID=7873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6039.6A Active CN113735642B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56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081A (zh) * 2010-08-13 2012-03-14 吴兴贤 一种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生物饵料
CN106035244B (zh) * 2016-06-23 2018-09-2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淡水湖泊中枝角类的原位围隔规模化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5642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0548B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水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99543B (zh) 一种水产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6827A (zh) 多菌体混合液发酵生产畜禽用菌剂的方法
CN106380004B (zh) 水产养殖水域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3223A (zh) 一种水产养殖专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336A (zh) 改良对虾池塘底部生态环境的微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085088A (zh) 一种培育养殖池塘绿藻的肥水膏
CN103583880A (zh) 南美白对虾微生物发酵饲料
CN103815194B (zh)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南美白对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4855692B (zh) 一种桡足类室内大规模、高密度养殖饵料
CN103815195B (zh) 用于主养克氏原螯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2028103A (zh) 一种微生物饵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1689A (zh)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67584C (zh) 水产养殖及景观水体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5196B (zh)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83324B (zh) 用于日本沼虾苗种繁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798546B (zh) 用于主养日本沼虾套养河蟹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13735642B (zh) 一种培养枝角类生物的肥料及其应用和稳定培养枝角类生物的方法
CN103651201B (zh) 一种防治对虾病毒害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方法
CN104894028A (zh) 一种渔用海洋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3326B (zh) 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01082030B (zh) 肥海菌的制备和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
CN103798547B (zh) 用于日本沼虾养殖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CN103783325A (zh) 一种主养河蟹套养克氏原螯虾的饵料生物床的发酵物料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75653B (zh) 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高品质鱼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