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4335A -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4335A
CN113734335A CN202110976741.3A CN202110976741A CN113734335A CN 113734335 A CN113734335 A CN 113734335A CN 202110976741 A CN202110976741 A CN 202110976741A CN 113734335 A CN113734335 A CN 113734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arm
arm
main beam
steering
swit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67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官德
陈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dscape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Zhejiang Doo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dscape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Zhejiang Doo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dscape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Zhejiang Doo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dscape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67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4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4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4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8Steering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1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more than one arm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more than one arm on each fork leg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包括偏摆及转向机构、后段车架、驱动轮、两个前轮,偏摆及转向机构包括主梁、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两侧的左前臂组件与右前臂组件,左前臂组件包括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及左转向节结构,右前臂组件包括右上摇臂、右下摇臂及右转向节结构,主梁为具有安装孔的中空结构,减震装置穿设于安装孔;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右上摇臂与右下摇臂均采用分体式结构;主梁采用若干桩头与后段车架实现连接。本发明的左右摇臂分别于主梁上同轴线铰接,在转弯或倾斜时,可以实现全平行,车辆驾驶更加稳定,左右摇臂为单独的互不干涉的重心偏摆系统;同时,通用型结构设计的左前臂组件与右前臂组件,使得本发明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背景技术
反向三轮车,指前转向轮系包括二个车轮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由于其相对于二轮车多了一个车轮与地面接触,在易于产生侧滑的湿滑路面,有十分独特的稳定性优势,大幅减小骑乘人员侧滑摔倒的可能性,在复杂地形地表环境下,行驶安全性较两轮车有大幅提升。
现有技术的反向三轮车,为了使包括二个轮子的前转向轮系能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使左右轮在所接触的地面高低不一致的情况下,不至于使车体倾斜,一般都采用水平布局的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支座铰接在反向三轮车的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或者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在车辆行驶时,两个前轮的运动方向是上下方向,而减震器的减震受力方向则为水平方向,两者的方向不一致,导致减震器及减震器内部回弹阻尼器工作不稳定,无法良好发挥其减震及阻尼作用。
传统的反向三轮车,两个前轮的轮距偏小,这使得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但是,这种反向三轮车整体的稳定性较差,所以轮距较宽的反向三轮车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种轮距较宽的反向三轮车,在城市道路行驶时,由于宽度太大,驾驶员需要时刻纠正整车的稳定重心,精力消耗大,所以,如何提高城市道路行驶的便捷性,成为当下改进的方向。
另外,为了防止单侧轮胎受冲击后导致的车辆自主转向问题的发生,传统的反向三轮车将转向节结构上的主销轴的轴线与前轮的中剖面尽量共面,但是,由于刹车系统中的刹车盘,安装在轮毂上,导致轮毂内的空间被挤压,在行驶时,偏摆结构容易与轮辋发生干涉,所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其解决方案为:轮辋沿轴向向外凸出,以获得更大的空间。这种向外凸出较大尺寸的轮辋,存在着结构强度不足、整车宽度过大、不够安全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反向三轮车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它可以解决目前的反向三轮车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包括偏摆及转向机构、后段车架、驱动轮、两个前轮,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后段车架的前端,所述两个前轮和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连接,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并以所述后段车架为对称轴,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后端;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包括主梁、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两侧的左前臂组件与右前臂组件,所述左前臂组件包括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及左转向节结构,所述左上摇臂、左下摇臂的内端分别与主梁铰接,外端分别与左转向节结构铰接,所述右前臂组件包括右上摇臂、右下摇臂及右转向节结构,所述右上摇臂、右下摇臂的内端分别与主梁铰接,外端分别与右转向节结构铰接;所述主梁为具有安装孔的中空结构,减震装置穿设于安装孔,且减震装置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者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右上摇臂与右下摇臂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减震装置与主梁之间设有驾驶模式控制单元。
所述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分别通过左上枢转轴、右上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且左上枢转轴、右上枢转轴为同轴;所述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分别通过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且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为同轴。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通过中间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的偏摆件以及分别铰接连接在偏摆件两端的左减震器、右减震器,所述左减震器、右减震器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者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中间枢转轴与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为同轴。
所述偏摆件包括通过中间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的下支撑件、横向穿过主梁安装孔的与下支撑件活动固定连接的上支撑件,所述左减震器、右减震器的上端分别铰接在上支撑件的两端,下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者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下支撑件与主梁之间设有摆动角度限位结构。
所述驾驶模式控制单元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锁止轴以及设置在偏摆件与主梁上的同轴贯通的锁止孔,所述锁止轴通过驱动装置可插入或者离开偏摆件与主梁上的锁止孔,从而使得偏摆件相对主梁为偏摆或固定锁止。
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推杆电机。
优选地,所述驾驶模式控制单元设置在偏摆件与主梁之间。
所述摆动角度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主梁上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下支撑件上的包围住限位杆的限位槽,当左前臂组件或右前臂组件发生向下偏摆至一定角度时,限位槽的左右内壁抵在限位杆上,从而限制左前臂组件或右前臂组件继续向下扩大角度偏摆。
所述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转向立柱与万向转向机构,所述转向立柱穿设于所述后段车架,且转向立柱的下端通过侧出式连动杆和前转向立柱连接在所述万向转向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万向转向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转向节结构、右转向节结构;所述万向转向机构包括左拉杆、右拉杆与中间枢转机构,所述中间枢转机构设置在左拉杆与右拉杆之间,且所述中间枢转机构包括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上端穿设于前转向立柱内,且铰接轴相对前转向立柱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左拉杆连接左枢转机构和所述中间枢转机构,所述右拉杆连接右枢转机构和所述中间枢转机构。
优选的,所述左拉杆与所述右拉杆呈同一平面设置。
所述左枢转机构与右枢转机构的结构一致,均包括通过轴承与转向节结构连接的第一旋转臂、通过轴承与第一旋转臂外端连接的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二旋转臂通过轴承与左拉杆或右拉杆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与第二旋转臂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臂包括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内壁设有隔套,且在旋转套上沿隔套的径向正对隔套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旋转套内,且分布在隔套的两边,所述左拉杆或右拉杆依次穿过轴承的轴孔、隔套、轴承的轴孔,并且在左拉杆或右拉杆的自由端螺接螺母,从而实现左拉杆或右拉杆与第二旋转臂的连接。
所述前转向立柱包括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一端的立柱轴以及设置在连接件另一端的轴套,所述铰接轴穿设于轴套内,所述立柱轴的上端通过侧出式连动杆与转向立柱实现连接,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主梁上,通过转向立柱带动侧出式连动杆,继而带动立柱轴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带动连接件以及轴套左右摆动,所述连接件与主梁之间还设有左右角度限位结构。
所述左右角度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所述主梁上设有与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对应匹配的左阻挡块、右阻挡块,当前转向立柱左右摆动至一定角度时,左阻挡块或右阻挡块抵在左限位块或右限位块上并限制前转向立柱继续向左或向右扩大角度摆动。
所述左转向节结构、右转向节结构分别匹配在两个前轮的轮毂内侧,且左转向节结构、右转向节结构的主销轴轴线分别与两个前轮的中剖面共面。
所述轮毂上固定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为一环形盘,在环形盘的中心形成了容置空间,左转向节结构或右转向节结构处于容置空间内。
所述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均包括内枢转臂、外枢转臂以及连接内枢转臂与外枢转臂的若干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内枢转臂之间、支撑臂与外枢转臂之间设有插接式焊接结构。
所述插接式焊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枢转臂、外枢转臂上的插销,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套设在插销上。
所述左转向节结构与右转向节结构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中心轴、弹簧及套筒,所述中心轴的上端、下端分别螺接所述上接头、下接头,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套筒和所述中心轴通过上轴承与下轴承连接,所述上轴承与下轴承分别内嵌在套筒两端的上轴承槽与下轴承槽内,上、下接头分别与上、下轴承的内圈相贴合;在上轴承与下轴承的内圈之间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轴承槽与下轴承槽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高度;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上均设有安装通孔,在安装通孔内设有枢转轴;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安装轮毂的轴。
所述套筒的上、下轴承槽内设有防尘油封,所述防尘油封处于上、下轴承的外侧。
所述上接头与中心轴之间、下接头与中心轴之间设有紧定螺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右摇臂分别于主梁上同轴线铰接,在转弯或倾斜时,可以实现重心随动偏摆,车辆驾驶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转向节通过万向转向机构实现转动继而使车辆转弯,转向立柱带动立柱轴旋转,继而带动万向转向机构左右平移,在三维空间的左右转向及左右偏摆的平行四边形运动模式下,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运动模式中的左右安装轮毂的轴完全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角度限位结构能够对左下摇臂、右下摇臂分别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偏摆式车辆的核心机构避免在极限侧倾角度范围内行驶,延长了偏摆式车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驾驶安全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右角度限位结构能够对万向转向机构的转向幅度起到限位作用,从而确保偏摆式车辆的转向立柱在极限角度范围内转向,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左右角度限位结构匹配在主梁位置,这使得左右转向限位更加精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减震装置的下支撑件铰接在主梁上,且下支撑件在主梁上的铰接轴是与左下摇臂、右下摇臂在主梁上的铰接轴是同轴,从而使得减震装置的偏摆运动与左摇臂组件、右摇臂组件的偏摆运动保持一致,另外,左减震器、右减震器的减震受力方向分别与两个前轮的运动方向一致,从而提高减震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的设计结构能够解决左右偏摆限位问题、解决极限限位不准确问题、解决水平布局的前减震器内部液压结构导致的液压阻尼工作不稳定的问题、解决其他技术方案需要单独为减震系统设计复杂的运动连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另外,本发明的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解决减震装置穿设于主梁的安装不便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转向节结构的主销轴轴线与前轮的中剖面共面,防止单侧轮胎受冲击后导致的车辆自主转向问题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安装在轮辋上的制动盘为环形盘,从而在制动盘的中心形成了容置空间,这个容置空间可大幅节省转向节结构在轮辋内的布局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枢转机构与右枢转机构均通过轴承实现铰接转动,磨损小,运行时更加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右上摇臂、右下摇臂、左转向节结构、右转向节结构、万向转向机构分别为左右通用型结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上摇臂、右上摇臂、左下摇臂、右下摇臂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内枢转臂、外枢转臂为铸造结构,能够解决原设计中的摇臂一体成型成本较高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主梁采用若干桩头与后段车架实现连接,这使得加工更加方便,整车的车架稳定性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上、下接头的安装通孔的中心线需呈平行,而装配时,上、下接头与中心轴螺接紧固后,其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未必呈平行,此时需要对上接头或者下接头继续拧紧,以便达到成品的安装通孔中心线平行的安装需求,这势必对轴承及上、下接头与中心轴的螺纹部分造成挤压并导致失效,所以,在上、下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了弹簧,避免上、下接头与中心轴的螺纹紧固导致的轴承及螺纹部分失效,从而达到上、下接头与中心轴的螺纹之间的无隙自预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通过锁止销与锁止孔的配合,使得减震装置相对主梁为偏摆或固定锁止,当减震装置相对主梁为偏摆时,则反向三轮车以偏摆模式行驶,当减震装置相对主梁为固定锁止时,则反向三轮车以常规反向三轮车模式行驶,无需驾驶员时刻纠正整车的稳定重心,在此模式下,左减震器为左摇臂组件提供减震作用,右减震器为右摇臂组件提供减震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左枢转机构与右枢转机构可实现三维空间的左右转向,而且,其结构中的第二旋转臂,在加工时,为了解决隔套在旋转套内的固定问题,我们特意在旋转套上设计了通孔,通过在中心孔内安装隔套,并使得隔套移动到位,最后通过通孔将隔套与旋转套焊接固定在一起,解决了由于第二旋转臂结构等问题导致的隔套无法在旋转套中心孔内直接车加工一体成型的情况,当左拉杆、右拉杆对第二旋转臂内的轴承产生拉力时,受隔套的阻挡作用,从而避免轴承由于长时间频繁的受到拉力导致的破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去掉两个前轮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偏摆及转向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偏摆及转向机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半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左上摇臂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左下摇臂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主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减震装置位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转向节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驾驶模式控制单元位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第二旋转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包括偏摆及转向机构1、后段车架2、驱动轮3、两个前轮4,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1设置于所述后段车架2的前端,所述两个前轮4和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1连接,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2的前端左右两侧,并以所述后段车架2为对称轴,所述驱动轮3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2的后端;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1包括主梁5、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5两侧的左前臂组件6与右前臂组件7,所述左前臂组件6包括左上摇臂8、左下摇臂9及左转向节结构10,所述左上摇臂8、左下摇臂9的内端分别与主梁5铰接,外端分别与左转向节结构10铰接,所述右前臂组件7包括右上摇臂11、右下摇臂12及右转向节结构13,所述右上摇臂11、右下摇臂12的内端分别与主梁5铰接,外端分别与右转向节结构13铰接;所述主梁5为具有安装孔14的中空结构,减震装置15穿设于安装孔14,且减震装置1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9与右下摇臂12上或者左上摇臂8与右上摇臂11上;所述左上摇臂8、左下摇臂9、右上摇臂11与右下摇臂12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主梁5采用若干桩头16与后段车架2实现连接。
所述左上摇臂8与右上摇臂11分别通过左上枢转轴17、右上枢转轴18铰接在主梁5上,且左上枢转轴17、右上枢转轴18为同轴;所述左下摇臂9与右下摇臂12分别通过左下枢转轴19、右下枢转轴20铰接在主梁5上,且左下枢转轴19、右下枢转轴20为同轴。
所述减震装置15包括通过中间枢转轴21铰接在主梁5上的下支撑件22、横向穿过主梁5安装孔14的与下支撑件22活动固定连接的上支撑件23以及分别铰接连接在上支撑件23两端的左减震器24、右减震器25,所述左减震器24、右减震器25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9与右下摇臂12上或者左上摇臂8与右上摇臂11上;所述下支撑件22与主梁5之间设有摆动角度限位结构26。
所述摆动角度限位结构26包括设置在主梁5上的限位杆27以及设置在下支撑件22上的包围住限位杆27的限位槽28,当左前臂组件6或右前臂组件7发生向下偏摆至一定角度时,限位槽28的左右内壁抵在限位杆27上,从而限制左前臂组件6或右前臂组件7继续向下扩大角度偏摆。
所述下支撑件22与上支撑件23之间采用螺栓29固定连接。
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1还包括转向结构30,所述转向结构30包括转向立柱31与万向转向机构32,所述转向立柱31穿设于所述后段车架2,且转向立柱31的下端通过侧出式连动杆87和前转向立柱33连接在所述万向转向机构32的中间位置,所述万向转向机构3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转向节结构10、右转向节结构13;所述万向转向机构32包括左拉杆34、右拉杆35与中间枢转机构36,所述中间枢转机构36设置在左拉杆34与右拉杆35之间,且所述中间枢转机构36包括铰接轴37,所述铰接轴37的上端穿设于前转向立柱33内,且铰接轴37相对前转向立柱33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左拉杆34连接左枢转机构38和所述中间枢转机构36,所述右拉杆35连接右枢转机构39和所述中间枢转机构36。
优选的,所述左拉杆34与所述右拉杆35呈同一平面设置。
所述左枢转机构38与右枢转机构39的结构一致,均包括通过轴承与转向节结构连接的第一旋转臂40、通过轴承与第一旋转臂40外端连接的第二旋转臂41,所述第二旋转臂41通过轴承与左拉杆34或右拉杆35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40与第二旋转臂41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臂41包括旋转套59,所述旋转套59的内壁设有隔套60,且在旋转套59上沿隔套60的径向正对隔套60的外壁设有至少两个通孔61,所述轴承62设置在旋转套59内,且分布在隔套60的两边,所述左拉杆34或右拉杆35依次穿过轴承62的轴孔、隔套60、轴承62的轴孔,并且在左拉杆34或右拉杆35的自由端螺接螺母63,从而实现左拉杆34或右拉杆35与第二旋转臂41的连接。
所述前转向立柱33包括连接件42、设置在连接件42一端的立柱轴43以及设置在连接件42另一端的轴套44,所述铰接轴37穿设于轴套44内,所述立柱轴43的上端通过侧出式连动杆87与转向立柱31实现连接,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主梁5上,通过转向立柱31带动侧出式连动杆87,继而带动立柱轴43绕自身轴线旋转,从而带动连接件42以及轴套44左右摆动,所述连接件42与主梁5之间还设有左右角度限位结构45。
所述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之间设有驾驶模式控制单元64,所述驾驶模式控制单元64包括驱动装置65、与驱动装置65连接的锁止轴66以及设置在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上的同轴贯通的锁止孔67,所述锁止轴66通过驱动装置65可插入或者离开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上的锁止孔67,从而使得减震装置15相对主梁5为偏摆或固定锁止。所述驱动装置65为直线推杆电机。
在使用时,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且车辆的档位处于“N”档,且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上的锁止孔67处于同一轴线状态时,传感器86检测到上述信号,则直线推杆电机处于可工作状态,主控制电路模块给予直线推杆电机工作的信号,从而驱动锁止轴66插入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上的锁止孔67,以使得上支撑件23相对主梁5为固定锁止,从而使得反向三轮车切换为普通反向三轮车的驾驶模式。反之,直线推杆电机驱动锁止轴66离开上支撑件23与主梁5上的锁止孔67,则反向三轮车切换为偏摆式反向三轮车的驾驶模式。
所述左右角度限位结构45包括设置在连接件42上的左限位块46与右限位块47,所述主梁5上设有与左限位块46、右限位块47对应匹配的左阻挡块48、右阻挡块49,当前转向立柱33左右摆动至一定角度时,左阻挡块48或右阻挡块49抵在左限位块46或右限位块47上并限制前转向立柱33继续向左或向右扩大角度摆动。
所述左转向节结构10、右转向节结构13分别匹配在两个前轮4的轮辋50内侧,且左转向节结构10、右转向节结构13的主销轴51轴线58分别与两个前轮4的中剖面52共面。
所述轮辋50上固定设有制动盘53,所述制动盘53为一环形盘,在环形盘的中心形成了容置空间,左转向节结构10或右转向节结构13处于容置空间内。
所述左上摇臂8与右上摇臂11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左下摇臂9与右下摇臂12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均包括内枢转臂54、外枢转臂55以及连接内枢转臂54与外枢转臂55的若干支撑臂56,所述支撑臂56与内枢转臂54之间、支撑臂56与外枢转臂55之间设有插接式焊接结构。
所述插接式焊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枢转臂54、外枢转臂55上的插销57,所述支撑臂56的两端套设在插销57上。
所述左转向节结构10与右转向节结构1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上接头68、下接头69、中心轴70、弹簧71及套筒72,所述中心轴70的上端、下端分别螺接所述上接头68、下接头69,所述套筒72套设于所述中心轴70,套筒72和所述中心轴70通过上轴承83与下轴承84连接,所述上轴承83与下轴承84分别内嵌在套筒72两端的上轴承槽73与下轴承槽74内,上、下接头分别与上、下轴承的内圈相贴合;在上轴承83与下轴承84的内圈之间设有所述弹簧71,所述弹簧71套设于所述中心轴70;上轴承槽73与下轴承槽74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高度;在上接头68与下接头69上均设有安装通孔61,在安装通孔61内设有枢转轴85;所述套筒72上还设置有安装轮辋75的轴76。
所述套筒72的上、下轴承槽内设有防尘油封77,所述防尘油封77处于上、下轴承的外侧。
所述上接头68与中心轴70之间、下接头69与中心轴70之间设有紧定螺丝78。
以下对本发明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行驶时,由于驱动轮3和两个前轮4对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同时支撑,使得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能较为平稳。当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向左转弯时,驾驶员向左转动转向立柱31,继而通过万向转向机构32带动左转向节结构10、右转向节结构13,从而完成向左转向的动作。反之,向右转弯时,驾驶员向右转动转向立柱31,继而通过万向转向机构32带动左转向节结构10、右转向节结构13,从而完成向右转向的动作。
在上述描述的向左转弯过程中,左上摇臂8、左下摇臂9分别绕其与主梁5的枢转轴向上翻转,右上摇臂11、右下摇臂12分别绕其与主梁5的枢转轴向下翻转,由于减震装置15中的左减震器24、右减震器25的下端分别与左下摇臂9、右下摇臂12铰接,这样,左减震器24、右减震器25可随左下摇臂9、右下摇臂12同步翻转,在此过程中,当翻转至一定角度时,则减震装置15中的下支撑件22的限位槽28的内壁可抵靠在限位杆27上,受限位杆27的阻挡,左上摇臂8、左下摇臂9、右上摇臂11、右下摇臂12无法继续增大偏摆角度,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向右转弯同理。在城市道路及复杂路况行驶时,通过对减震装置15的锁止,车辆不进行偏摆,车辆始终保持直立状态,由于前轮轮距足够宽前两轮接地点与后轮接地点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抗侧翻能力强,彻底解除了驾驶者对稳定车辆姿态的控制操作,精力可以更加关注于路况及驾驶安全。在顺畅道路行驶及高速行驶时,又具有偏摆车辆所特有的重心偏摆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整体安全性和适用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包括偏摆及转向机构、后段车架、驱动轮、两个前轮,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后段车架的前端,所述两个前轮和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连接,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前端左右两侧,并以所述后段车架为对称轴,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后段车架的后端;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包括主梁、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两侧的左前臂组件与右前臂组件,所述左前臂组件包括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及左转向节结构,所述左上摇臂、左下摇臂的内端分别与主梁铰接,外端分别与左转向节结构铰接,所述右前臂组件包括右上摇臂、右下摇臂及右转向节结构,所述右上摇臂、右下摇臂的内端分别与主梁铰接,外端分别与右转向节结构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具有安装孔的中空结构,减震装置穿设于安装孔,且减震装置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左上摇臂、左下摇臂、右上摇臂与右下摇臂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减震装置与主梁之间设有驾驶模式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分别通过左上枢转轴、右上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且左上枢转轴、右上枢转轴为同轴;所述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分别通过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且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为同轴;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通过中间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的偏摆件以及分别铰接连接在偏摆件两端的左减震器、右减震器,所述左减震器、右减震器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者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中间枢转轴与左下枢转轴、右下枢转轴为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件包括通过中间枢转轴铰接在主梁上的下支撑件、横向穿过主梁安装孔的与下支撑件活动固定连接的上支撑件,所述左减震器、右减震器的上端分别铰接在上支撑件的两端,下端分别铰接在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上或者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上;所述下支撑件与主梁之间设有摆动角度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模式控制单元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锁止轴以及设置在偏摆件与主梁上的同轴贯通的锁止孔,所述锁止轴通过驱动装置可插入或者离开偏摆件与主梁上的锁止孔,从而使得偏摆件相对主梁为偏摆或固定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推杆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角度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主梁上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下支撑件上的包围住限位杆的限位槽,当左前臂组件或右前臂组件发生向下偏摆至一定角度时,限位槽的左右内壁抵在限位杆上,从而限制左前臂组件或右前臂组件继续向下扩大角度偏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及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转向立柱与万向转向机构,所述转向立柱穿设于所述后段车架,且转向立柱的下端通过侧出式连动杆和前转向立柱连接在所述万向转向机构的中间位置,所述前转向立柱与主梁之间还设有左右角度限位结构;所述左右角度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所述主梁上设有与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对应匹配的左阻挡块、右阻挡块,当前转向立柱左右摆动至一定角度时,左阻挡块或右阻挡块抵在左限位块或右限位块上并限制前转向立柱继续向左或向右扩大角度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上固定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为一环形盘,在环形盘的中心形成了容置空间,左转向节结构或右转向节结构处于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摇臂与右上摇臂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左下摇臂与右下摇臂的结构呈左右对称,均包括内枢转臂、外枢转臂以及连接内枢转臂与外枢转臂的若干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内枢转臂之间、支撑臂与外枢转臂之间设有插接式焊接结构;所述插接式焊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内枢转臂、外枢转臂上的插销,所述支撑臂的两端套设在插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节结构与右转向节结构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中心轴、弹簧及套筒,所述中心轴的上端、下端分别螺接所述上接头、下接头,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套筒和所述中心轴通过上轴承与下轴承连接,所述上轴承与下轴承分别内嵌在套筒两端的上轴承槽与下轴承槽内,上、下接头分别与上、下轴承的内圈相贴合;在上轴承与下轴承的内圈之间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轴承槽与下轴承槽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高度;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上均设有安装通孔,在安装通孔内设有枢转轴;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安装轮毂的轴。
CN202110976741.3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Pending CN113734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741.3A CN113734335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741.3A CN113734335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4335A true CN113734335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6741.3A Pending CN113734335A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43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192A (zh) * 2022-02-09 2022-04-08 宁波维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倾的倒三轮车
CN115402448A (zh) * 2022-10-08 2022-11-29 广东星际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轮车的可调式双摇臂后桥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192A (zh) * 2022-02-09 2022-04-08 宁波维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侧倾的倒三轮车
CN115402448A (zh) * 2022-10-08 2022-11-29 广东星际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轮车的可调式双摇臂后桥总成
CN115402448B (zh) * 2022-10-08 2024-02-06 广东星际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轮车的可调式双摇臂后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2077B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摇摆悬挂系统
US10077090B2 (en) Inverted tricycle
CN102470909B (zh) 用于倾斜车辆的控制系统
US4538831A (en)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JP4648529B2 (ja) 車両
US4941677A (en) Independent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CN113734335A (zh)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JP3743762B1 (ja) 前二車輪車
JP2008168893A (ja) 2つのステアリング用前輪及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駆動後輪を備えたローリング車両
CN109436157B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
US6766876B2 (en)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in vehicle
CN110667703A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独立悬架车桥系统
CN109895912B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前轮悬挂倾斜机构
CN105292250A (zh) 一种反向三轮车
CN213322544U (zh) 一种主动侧倾系统
CN216102565U (zh) 一种驾驶模式可切换的反向三轮车
GB2246329A (en) Anti-dive independent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CN210027728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CN110550134A (zh) 一种前双轮带独立减振的转向装置
CN113998038B (zh) 一种四轮动平衡车
CN107472444B (zh) 电动自行车的悬架组件
JPS63199181A (ja) 前輪操舵装置を備えた自動車特に乗用車の操舵可能な後輪のための車輪懸架装置
CN107054528B (zh) 前轮的摇臂结构及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CN210011830U (zh)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前轮悬挂倾斜机构
CN214396935U (zh) 一种多角度行驶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