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6518B -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6518B
CN113726518B CN202110893324.2A CN202110893324A CN113726518B CN 113726518 B CN113726518 B CN 113726518B CN 202110893324 A CN202110893324 A CN 202110893324A CN 113726518 B CN113726518 B CN 113726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or
work
author
current user
digital sign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3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6518A (zh
Inventor
童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3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6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6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6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6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6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15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z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60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e.g. content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digital signature, waterma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包括:终端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终端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终端将新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对在先作品断章取义的使用,并且使得对在先作品的修改易于识别,提高了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Description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获取新闻、学习知识、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途径不再是通过印刷品,而是通过网络。越来越多的作者直接将自己的文章发布在互联网上,供公众阅读;同样,对已发表的文章的转载、评论也直接在互联网上发布,都不再借助纸质媒介。
但是,由于电子化数据易于截取和修改,文章发表后,别人可以随意挑拣出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评论,甚至在转载时对原文章做出改动。一旦评论或者转载造成不良影响,原文章的作者往往只能通过辟谣、解释来阐明自己的本意,由于无法证明自己文章的原貌,这些举动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
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生成不携带验签失败的数字签名的新作品文件;
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以及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终端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装置,包括:
在先作品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
新作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生成不携带验签失败的数字签名的新作品文件;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以及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新作品文件发布单元,用于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在先作者对其在先作品进行数字签名后发布,当终端根据非在先作者的当前用户的操作生成使用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时,在新作品文件中携带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避免了对在先作品断章取义的使用,并且使得对在先作品的修改易于识别,提高了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的一种网络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应用示例中一种发布原作文件、生成使用他人作品的新作品文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在终端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装置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新的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发表在先作品文件的作者将在先作品和其数字签名一并发布到网络上,当终端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使用在先作品产生新作品文件时,将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携带在新作品文件中,这样新作品文件发布后,新作品的受众可以了解到在先作品的原貌,并可以由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来保障在先作品未经篡改,从而提高互联网转播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在先作者通过操作自己的终端对将带有自己数字签名的在先作品文件,通过运行在其终端上的浏览器或应用程序客户端发布到网络上;具体过程为:在先作者的终端将在先作品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在先作者终端的浏览器所访问的服务器、或应用程序客户端的服务端所运行的服务器),由服务器将在先作品文件在网络上发布(如在网页上添加到在先作品文件的链接、将在先作品文件推送到应用程序客户端等方式)。当前用户(非在先作者的其他用户)在其使用的终端上可以查看在先作品,此外,当前用户还可以采用运行在其终端上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使用在先作品创作新作品,并通过服务器发布新作品。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运行在任何具有计算和存储能力的设备上,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笔记本、服务器、虚拟机等物理设备或逻辑设备,该物理设备或逻辑设备由当前用户作为终端使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由当前用户(即在自己作品中使用他人作品的人、组织等对使用行为负有责任的一方)操作的终端上。
步骤210,终端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
当前用户可以在自己操作的终端上以任何方式、从公网、私网等各种网络中查询、浏览其他人已经发布的作品,当前用户使用的终端以对应于当前用户操作的方式来从网络中获取到在先作品文件,不做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先作品文件是已经由非当前用户的其他作者(在先作者)发布在网络上的作品文件,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品和在先作者对部分到全部在先作品的数字签名。
其中,在先作品可以是文章、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任何能够在网络上传播的形式,不做限定。在先作品可以是原作,即由原作者创作完成的作品(没有使用他人作品);也可以是使用他人作品产生的作品,称之为在先使用者的作品。
如果在先作品是原作,则在先作者只有原作者一方,其数字签名为在先作者采用其签名密钥对原作作品的数字签名;如果在先作品是在先使用者的作品,则在先作者包括原作者和一级到多级的在先使用者,在先使用者的数字签名可以是原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各级在先使用者的数字签名中的一个到多个。
步骤220,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生成使用在先作品文件的新作品文件;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品、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
当前用户在浏览所获取的在先作品后,可以利用其所在设备,使用在先作品来产生自己的新作品。对在先作品的使用包括:转载、评论、引用、注释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终端接收当前用户的相应操作指令,以在先作品文件为基础,来生成新作品文件。通常来说,终端在生成新作品文件时中会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增加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与使用方式相关的内容(如在转载在先作品时,通常会增加“转载”字样,有时还会增加被转载在先作品的出处),也可以是由当前用户创作的内容(如在注释在先作品时,会增加当前用户对在先作品中部分内容的释义)。新作品文件中包括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此外还包括有在先作品和在先作品文件中所有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
新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可以让浏览新作品的用户得以了解被使用的在先作品的原貌,能够基于在先作品的完整表达来理解在先作品和新作品;而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则可以用来验证新作品文件中所使用的在先作品是否被更改,为在先作品的真实性提供保护。
终端将当前用户的新作品文件在网络上发布后,该新作品也可以作为在先作品供其他人使用。如果当前用户希望对新作品在被使用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予以保护,则可以通过其终端,在新作品文件中添加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具体而言,终端可以采用当前用户用于身份认证的签名私钥对新作品文件中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数字签名,或者也可以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新作品文件中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和在先作品进行数字签名,并将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封装到新作品文件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生成新作品文件时,终端可以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包括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拒绝生成新作品文件或生成带有验签失败标记的作品文件。验签失败标记的具体实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确定,例如,可以是生成的作品文件中的一个标记字段,当该标记字段为某个特定值是表示验签失败;再如,在所有作者(包括原作者、各级在先使用者和当前用户)都对发布的作品进行数字签名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在验签失败时,在生成的作品文件中不携带验签失败的数字签名,这样在发布所生成的作品文件后,该作品的受众可以得知哪次或哪些次使用可能更改了被使用的在先作品。
此外,新作品文件中还可以携带在先作品文件在网络上的发布地址,供新作品的受众进一步了解在先作者或在先作品的背景知识、相关作者或相关作品等。
步骤230,终端将新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指令,终端将生成的新作品文件发布在预定的、由服务端确定的、或由当前用户指定的网络地址。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作品的作者使用的终端可以采用作者的加密私钥对作品内容进行加密,通过控制对应于加密私钥的加密公钥的传播范围,能够使得只有能够得到作者加密公钥的特定受众可以浏览和使用其作品。例如,在先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可以是由在先作者的终端采用在先作者的加密私钥加密过的密文;再如,当前用户的终端可以先采用当前用户的加密私钥对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加密,再将密文封装在新作品文件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先作者或当前用户的加密私钥和签名私钥可以是同一个私钥,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私钥分别用来加密和签名。
可见,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先作品的作者将其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一并发布到网络上,当终端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生成使用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时,在新作品文件中携带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供新作品的受众了解在先作品的完整内容,并由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来保障在先作品未经篡改,避免了对在先作品断章取义的使用,并且使得对在先作品的修改易于识别,提高了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对作品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可追溯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机制来应用本申请的实施例,以下以两种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由作者(包括原作者和使用他人作品的使用者)决定是否进行数字签名。当终端生成使用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时,如果在先作品文件中带有数字签名,则在产生的新作品文件中要携带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否则可以不携带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生成的新作品文件可以由当前用户选择是否要进行数字签名。
第二种方式:所有作品都带有作者的数字签名。这样通常在先作品文件中将带有原作作品和各级在先使用者增加的内容、原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各级在先使用者的数字签名,而新作品文件中通常会在此基础上添加当前用户新增的内容和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对网络中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全程可追溯。
在本申请的一个应用示例中,在互联网中发布的文章都带有其作者的数字签名,并采用作者的私钥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密。请参见图3,以原作者A在互联网上发布原作作品文件为例,原作作品文件中包括采用原作者A的私钥对原作作品加密后的密文、和采用原作者A的私钥对原作作品进行的数字签名。在原作者A将原作作品文件发布在互联网上后,所有可以获得原作者A公钥的用户都可以阅读该原作作品。
设阅读者B有权限得到原作者A的公钥,在用其手机(终端)阅读原作作品后希望发表对原作作品的评论文章。根据当前用户B的操作,阅读者B(当前用户B)的手机采用原作者A的公钥对解密后的原作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采用当前用户B的私钥对原作作品和当前用户B的评论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且采用当前用户B的私钥对原作作品和当前用户B的评论内容进行加密,将密文、原作者A的数字签名、当前用户B的数字签名封装为评论作品文件,并根据当前用户B的指令发布在互联网上。如果验签未通过,则手机采用当前用户B的私钥对原作作品和当前用户B的评论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且采用当前用户B的私钥对原作作品和当前用户B的评论内容进行加密,将密文、当前用户B的数字签名封装为评论文章,并根据当前用户B的指令予以发布。
设阅读者C有权限得到当前用户B的公钥,如果阅读者C的手机发现评论作品文件中不包括原作者A的数字签名,则可以在向阅读者C显示评论内容及原作作品时,提示阅读者C原作作品未通过签名验证。
与上述流程实现对应,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所在终端的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除了图4所示的CPU、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装置所在的终端通常还包括用于进行无线信号收发的芯片等其他硬件,和/或用于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板卡等其他硬件。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网络中使用他人作品的实现装置,包括在先作品文件获取单元、新作品文件生成单元和新作品文件发布单元,其中:在先作品文件获取单元用于由终端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新作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由终端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新作品文件发布单元用于由终端将新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可选的,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采用在先作者的加密私钥进行加密;和/或,所述新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采用当前用户的加密私钥进行加密。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新作品文件中还包括: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
上述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可以是: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上述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前用户的数字签名可以是: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可选的,所述新作品文件生成单元具体用于:由终端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拒绝生成新作品文件或生成带有验签失败标记的作品。
可选的,所述使用在先作品包括:转载在先作品、或评论在先作品。
可选的,所述新作品文件中还包括:所述在先作品文件在网络上的发布地址。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Claims (14)

1.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所述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所述在先作品是否被更改;
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生成不携带验签失败的数字签名的新作品文件;
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以及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终端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采用在先作者的加密私钥进行加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在先作者的加密公钥解密得到在先作品明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先作者的签名私钥与加密私钥相同;或者
所述在先作者的签名私钥与加密私钥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新作品文件中所使用的在先作品是否被更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作品文件中的在先作品和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采用当前作者的加密私钥进行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与加密私钥相同;或者
所述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与加密私钥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先作者包括原作者;或者
所述在先作者包括原作者和至少一个在先使用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包括:
与使用方式相关的内容,和/或由当前用户创作的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包括:
根据当前用户的操作指令,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发布在预定网络地址,或者当前用户指定的网络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不包含原作者的数字签名的情况下,提示原作作品未通过签名验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在先作品包括:转载在先作品、或评论在先作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作品文件中还包括:所述在先作品文件在网络上的发布地址。
14.一种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先作品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中非当前用户发布的在先作品文件,所述在先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和在先作品;所述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所述在先作品是否被更改;
新作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对在先作品进行验签,如果验签通过,则生成使用所述在先作品的新作品文件,否则生成不携带验签失败的数字签名的新作品文件;所述新作品文件中包括在先作者的数字签名、在先作品、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以及采用当前用户的签名私钥对根据当前用户操作增加的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新作品文件发布单元,用于将生成的作品文件在网络中发布。
CN202110893324.2A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726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324.2A CN113726518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324.2A CN113726518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CN201611053416.5A CN107026841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3416.5A Division CN107026841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6518A CN113726518A (zh) 2021-11-30
CN113726518B true CN113726518B (zh) 2023-06-30

Family

ID=5952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3416.5A Active CN107026841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CN202110893324.2A Active CN113726518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3416.5A Active CN107026841B (zh) 2016-11-24 2016-11-24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6610B2 (zh)
EP (1) EP3547182A4 (zh)
JP (1) JP6755539B2 (zh)
KR (1) KR102153843B1 (zh)
CN (2) CN107026841B (zh)
TW (1) TWI727095B (zh)
WO (1) WO2018095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841B (zh) * 2016-11-24 2021-07-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CA3089009A1 (en) 2018-01-19 2019-07-25 Nasdaq,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igital content cer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using cryptography and blockchai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3107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深圳市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证书保管方法和装置、数字签名方法和装置
CN105323062A (zh) * 2014-06-03 2016-02-10 北京收付宝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字证书电子签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5299A (en) 1992-12-03 1995-11-07 Hitachi, Ltd. Electronic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digital signature
CN101303717B (zh) * 1995-02-13 2015-04-29 英特特拉斯特技术公司 用于安全交易管理和电子权利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US6418457B1 (en) 1997-12-10 2002-07-09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Document storage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inventors that utilize timestamps and digital signatures
US6601172B1 (en) 1997-12-31 2003-07-29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 Transmitting revisions with digital signatures
TW428146B (en) * 1999-05-05 2001-04-01 Inventec Corp Data file updating method by increment
US6785815B1 (en) * 1999-06-08 2004-08-31 Intertrust Technologies Cor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coding and protecting data using digital signature and watermarking techniques
AU2001266736A1 (en) * 2000-06-06 2001-12-17 Ingeo Systems, Inc. Process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with embedded digital signatures
US20040021549A1 (en) * 2000-06-10 2004-02-05 Jong-Uk Choi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nd autheticating works and authorship based on watermark technique
US20040236953A1 (en) * 2001-05-15 2004-11-25 Olivier Merenne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 electronic message
CN1350255A (zh) * 2001-11-29 2002-05-22 上海维豪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政务信任与授权服务的公文流转系统
US20030217264A1 (en) * 2002-05-14 2003-11-20 Signita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cur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use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and data
JP4157751B2 (ja) * 2002-11-18 2008-10-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流通システム、流通管理サーバ装置、付加情報参照ユーザ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0428107C (zh) * 2004-02-11 2008-10-22 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水印基础设施
WO2006028920A2 (en) 2004-09-01 2006-03-16 Ubmatr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audit trail
JP4580285B2 (ja) * 2005-06-20 2010-11-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の利用管理方法、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543824B2 (en) * 2005-10-27 2013-09-24 Apple Inc. Saf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content
US20070220260A1 (en) * 2006-03-14 2007-09-2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electronically derivative works
CN101110020B (zh) * 2006-07-21 2011-01-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维护关于可编辑对象中的元素的与原创性有关的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301815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Unauthorized Changes to Printed Documents
US9363258B2 (en) * 2007-12-17 2016-06-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digital signature system
US8578485B2 (en) * 2008-12-31 2013-11-05 Sonicwall, Inc. Identification of content by metadata
JP5387282B2 (ja) * 2009-09-25 2014-01-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処理装置、コンテンツの部分完全性保証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8477379B2 (en) * 2009-10-06 2013-07-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cure document workflow
CN102479297B (zh) * 2010-11-23 2015-07-0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一种基于公钥系统和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方法
CN102541825B (zh) * 2010-12-23 2014-11-12 北京大学 一种电子文件留痕信息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US20120185759A1 (en) 2011-01-13 2012-07-19 Helen Balin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boratively editing a composite document
CA2837725C (en) * 2011-06-10 2017-07-11 Shazam Entertainment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content in a data stream
US8601276B2 (en) * 2011-07-27 2013-1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naging access to a secure content-part of a PPCD following introduction of the PPCD into a workflow
TW201327440A (zh) * 2011-12-16 2013-07-01 Chih-Wen Cheng 雲端數位版權商品交易平台與雲端數位版權管理方法
US9348802B2 (en) 2012-03-19 2016-05-24 Litér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bi-directional document management
RU2522024C2 (ru) * 2012-10-15 2014-07-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аборатория Эландис" Способ подписа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аналого-цифровой подписью с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й верификацией
CN103020492A (zh) * 2012-12-04 2013-04-03 陈衍泰 在线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系统
US9419942B1 (en) * 2013-06-05 2016-08-16 Palo Alto Networks, Inc. Destination domain extraction for secure protocols
CN103310160B (zh) * 2013-06-20 2016-08-10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网页被篡改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488655A (zh) * 2014-09-19 2016-04-13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由流程的公文流转方法
CN104462878A (zh) * 2014-11-06 2015-03-25 上海精灵天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作品的内容标记方法和系统
JP2017118447A (ja) * 2015-12-25 2017-06-29 学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学 管理局装置、著作権保護装置、編集装置、検証装置、管理プログラム、著作権保護プログラム、編集プログラム、及び検証プログラム
CN106100849A (zh) * 2016-06-16 2016-11-09 李论 一种安全有效的对电子文件及其纸质文件签章方案
CN106060093B (zh) * 2016-07-29 2019-07-05 上海乐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云平台开发方法
CN107026841B (zh) * 2016-11-24 2021-07-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062A (zh) * 2014-06-03 2016-02-10 北京收付宝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字证书电子签名方法
CN104683107A (zh) * 2015-02-28 2015-06-03 深圳市思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证书保管方法和装置、数字签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53843B1 (ko) 2020-09-09
JP2020500381A (ja) 2020-01-09
CN113726518A (zh) 2021-11-30
CN107026841B (zh) 2021-07-30
EP3547182A1 (en) 2019-10-02
WO2018095276A1 (zh) 2018-05-31
US20190312735A1 (en) 2019-10-10
US10686610B2 (en) 2020-06-16
CN107026841A (zh) 2017-08-08
JP6755539B2 (ja) 2020-09-16
TW201820815A (zh) 2018-06-01
EP3547182A4 (en) 2019-10-02
KR20190085093A (ko) 2019-07-17
TWI727095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1853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US8924727B2 (en) Technologies labeling diverse content
CN111931154B (zh) 基于数字凭证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8517519A (ja) 異なるデジタル著作権管理ドメイン間のコンテンツ交換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04019191A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digital documents in a digital appliance
US888729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 protection for a browser based content viewer
KR101311287B1 (ko) 전자책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전자책 무결성 검증 장치 및 방법
CN112287376A (zh) 一种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26518B (zh) 在网络中发布作品的方法和装置
US8745375B2 (en) Handling of the usage of software in a disconnec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2100689B (zh) 一种可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1952139B1 (ko) 사용자 단말과 연동된 게이트웨이 서버에서 drm 기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4462872A (zh) 终端、服务器和数字内容授权方法
US10102384B2 (en) Digital content execution control mechanism
CN106156625A (zh) 一种插件签名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3525384A (ja) ウェブブラウザ基盤のコンテンツセキュリティのため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Simpson et al. Electronic Record Key Management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CN101404573A (zh) 一种授权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301710B (zh) 确定报文是否被篡改的方法、密管平台和密管系统
CN115134136B (zh) 基于区块链进行社交的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KR20180043679A (ko) 게이트웨이 서버와 연동된 클라우드 저장소 서버에서 drm 기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Gahane et al. Data Security in a Cloud Environment Using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JP2014171061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17636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共享方法、文件共享方法、装置
CN116827565A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系统、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