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3885B -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3885B
CN113723885B CN202111013925.6A CN202111013925A CN113723885B CN 113723885 B CN113723885 B CN 113723885B CN 202111013925 A CN202111013925 A CN 202111013925A CN 113723885 B CN113723885 B CN 113723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rol
parts
drawers
chi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39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3885A (zh
Inventor
隆生
林怡吉
韩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 Aircraf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39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3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3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3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3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3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系统包括零部件存储区、至少一个工作区;在存储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存储柜,存储柜设有存储柜控制设备和多个电控抽屉,电控抽屉设有警示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和驱动电控抽屉开启或关闭的动作机构,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一数据端与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二数据端与动作机构的控制端连接;在工作区内设置有PC端和/或移动端,存储柜控制设备、PC端、移动端均与服务器连接。实现了全系统各部件联网管理与监控,实现复杂部件下级零部件的快速准确分解与组装,不易出错,降低复杂工作的人员能力要求,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解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复杂部附件,是由很多下级零件或部件组装而成,例如一台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由几百个下级零部件组装成,经常更换的下级零部件有100多个。当需要更换时,参考部件分解/组装手册,逐个分解,分解下来的零部件的价值较高,不允许直接丢弃,需要返回到库房送修或正式报废。组装部件时,需要逐个从库房领出可用件,逐个安装在部件主体上,整个分解组装的过程,以及部件的领出返回库房都需要有完整的记录,期间需花费大量人力及时间来处理这个流程,效率低,耗时长。其次,由于下级零部件较多,分解及组装的先后顺序容易搞错,导致需要重新拆装。如有遗漏,会导致漏装及少拆的状况,拆装过程需要核对一个,拆装一个,整体工作输出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包括零部件存储区、至少一个工作区;在所述存储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存储柜,所述存储柜设有存储柜控制设备和多个电控抽屉,所述电控抽屉设有警示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和驱动所述电控抽屉开启或关闭的动作机构,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一数据端与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二数据端与动作机构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区内设置有PC端和/或移动端,所述存储柜控制设备、PC端、移动端均与服务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零部件存储区和工作区的物理区域划分,便于零部件管理,为每个下级零部件分配一个电控抽屉,将电控抽屉、下级零部件、识别芯片对应,这样通过电控抽屉里面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识别出是否放入或取出下级零部件,有利于对分解和组装中的下级零部件进行有效管理,存储柜控制设备、PC端、移动端均与服务器连接建立通信网络,实现了全系统各部件联网管理与监控,实现复杂部件下级零部件的快速准确分解与组装,不易出错,降低复杂工作的人员能力要求,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抽屉的外框结构92上设置有信号输入装置和/或抽屉显示单元,信号输入装置和抽屉显示单元分别与存储柜控制设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信号输入装置能够输入放入电控抽屉的零部件的有效状态,抽屉显示单元可用于显示存放或待存放的下级零部件的图片或型号等,加快工作人员存放或取出下级零部件的速度。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电控抽屉大小不完全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存放不同体积大小的下级零部件。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区内设置有放置PC端的办公台、显示屏、零部件暂存台、工具存放区、芯片信息写入设备以及部件分解组装施工区六者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实施分解或组装,可通过显示屏显示分解/组装流程以及下级零部件未及时入库或出库的警示信息。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芯片识别手持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移动的方便的识别部附件主体中是否还遗留了识别芯片未被拆下。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区通过工作区进出口进出,所述工作区进出口设置有第二芯片读取模块,所述第二芯片读取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芯片读取模块能够在工作区进出口对进出的下级零部件或者部附件中的下级零部件进行识别。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设置有库房门禁设备,所述库房门禁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第三芯片读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第三芯片读取模块均与服务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库房门禁设备能够对人员和零部件进出库房进行控制和信息记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发明所述的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或步骤S3:步骤S1,根据部附件与下级零部件的构型关系建立下级零部件清单,为所述下级零部件清单中每个下级零部件分配一个电控抽屉,建立下级零部件与电控抽屉的对应关系;在将下级零部件放入对应的电控抽屉前,在所述下级零部件上设置一个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内写入了所述下级零部件信息;依据部附件的分解/组装文档将部附件的分解/组装过程拆分为多个顺序执行的步骤,将每个步骤与所述步骤中涉及的下级零部件关联,将每个步骤作为一个流程节点建立分解/组装流程;步骤S2,依次执行分解流程中所有分解步骤完成部附件分解,执行每个分解步骤的过程包括:步骤S21,对所述部附件执行所述分解步骤对应的分解,执行分解动作后,为分解得到的每个下级零部件设置一个写入了所述下级零部件信息的识别芯片;步骤S22,控制打开所有分解得到的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能够读取识别芯片中写入的信息,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内是否已放入与所述电控抽屉对应的下级零部件,若电控抽屉内已放入与所述电控抽屉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控制所述电控抽屉关闭,否则继续打开所述电控抽屉,开启警示模块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内均放入了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更新所有电控抽屉的存储状态,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所述步骤完工信号;步骤S3,依次执行组装流程中所有组装步骤完成部附件组装,执行每个组装步骤的过程包括:步骤S31,控制打开所述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是否已被取出,若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已被取出,控制所述电控抽屉关闭,否则继续打开所述电控抽屉,开启警示模块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均被取出,更新所有电控抽屉的存储状态;步骤S32,拆下取出的下级零部件上的识别芯片,组装取出的下级识别零部件,将拆下识别芯片的下级零部件按照所述组装步骤组装完后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所述步骤完工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该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实现了所有下级零部件存储初始化管理,分配电控抽屉,设置识别芯片;通过将分解组装步骤固化为流程步骤,避免分解/组装工作出现遗漏,造成部附件的不合格,复杂的分解/组装步骤转化成线性的流程,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将下级零部件、电控抽屉、识别芯片和分解/组装步骤四者关联,系统通过获知电控抽屉内下级零部件存放状态能够获知对应的下级零部件的动作状态,如被取出、被放入等,以便在组装/分解流程中实现下级零部件动作状态监控,每执行一个步骤该步骤关联的电控抽屉自动打开,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同时通过报警提示,能够有效避免下级零部件组装/分解遗漏,简化了复杂部附件的组装/分解操作,提高了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步骤S23,电控抽屉关闭后,通过信号输入装置设置已放入所述电控抽屉的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根据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获取需要补充的下级零部件数量和名称;步骤S24,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进入的零部件,判断是否该分解步骤得到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进入存储区。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及时方便获取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以便于快速补齐不可用零部件。步骤S24通过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出该分解步骤中所有进入零部件存储区的零部件信息,与该分解步骤中关联的所有应分解的下级零部件的信息进行比对,能够辅助判断是否所有应分解的下级零部件均进入了零部件存储区,便于在警示模块报警时,工作人员能快速查找出原因。
在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32之后还包括:步骤S33,利用芯片识别手持设备扫描组装后的部附件,判断组装后的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步骤S34,当组装完成的部附件通过工作区进出口时,通过第二芯片读取模块识别所述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步骤S35,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出被带出的下级零部件,判断是否该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带出存储区。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芯片识别手持设备对组装完成的部附件进行全方位的移动探测,确保零部件上的芯片都已取下。步骤S34能够辅助识别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步骤S35,能够判断是否该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带出存储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控抽屉的动作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分解组装管理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图5部分显示;
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应用场景中下级零部件初始化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建立部附件组装/分解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种应用场景中部附件分解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四种应用场景中部附件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控抽屉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办公台;2显示屏;3零部件暂存台;4工具存放区;5部件分解组装施工区;6工作区进出口;7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8存储柜控制设备;9电控抽屉;91警示模块;92外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 向”、“上”、“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水平 ”、“顶 ”、“底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零部件存储区、至少一个工作区;在存储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存储柜,存储柜设有存储柜控制设备8和多个电控抽屉9,电控抽屉9设有警示模块91、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和驱动电控抽屉9开启或关闭的动作机构,存储柜控制设备8的第一数据端与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柜控制设备8的第二数据端与动作机构的控制端连接;在工作区内设置有PC端和/或移动端,存储柜控制设备8、PC端、移动端均与服务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进行物理区域划分,如图1所示,分成零部件存储区和工作区域,通过库房门禁隔开。零部件存储区内部分成两部分(根据部件的复杂程度,可以划分多个区域,定制任意数量的存储柜,本方案以两个区域、两个存储柜为例来进行描述),如图存储柜A所在区域和存储柜B所在区域,首次零部件入柜时,放在存储柜A,存储柜B用于回收拆下的零部件。部件的分解/组装分为三种情况:
1)部件主体不带下级零部件,需要安装下级零部件 。下级零部件优先从存储柜A获取,如果存储柜A没有,则从存储柜B获取,若果A、B都没有,系统在开工前给出无下级零部件的提醒,不允许工作步骤继续往下走。
2)部件带有下级零部件,只需要分解下级零部件,将下级零部件返回库房存储。拆下的下级零部件优先放存储柜B中,如果B已经存放了则放在A中,如果A、B都已存放,则系统提示放到其他库房中。
3)部件带有下级零部件,需要拆下旧件返回库房,从库房领取可用件组装到部件主体上。存放逻辑和前两种情况类似。
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柜A、B的每个电控抽屉9有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外框结构92上针对每个独立的电控抽屉9有独立的警示装置91,警示装置91优选但不限于为声光警报装置。工具存放区域用于存放部件分解及组装需要用到的常用工具。部件分解组装施工区域,用于部件主体固定及分解组装施工。工作区进出口用于组装或分解完的部件或待分解/组装的零部件进出。部件运出时,工作区进出口有第一芯片读取模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芯片优选但不限于为RFID芯片或IC卡芯片,则对应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第二芯片读取模块和第三芯片读取模块为RFID识别器或IC卡读卡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实现了物联网控制,包含服务器、PC端、移动端、显示大屏以及配套的系统软件。将需要组装/分解部件的步骤录入系统中,完成组装/分解的初始化。储柜存储的零部件完成系统初始化。系统主控在PC端操作,移动端也可以进行部分系统操作,PC端、移动端、显示大屏同步显示。总体流程图如图5所示,首先完成零部件初始化管理和手册/说明文件的初始化管理,然后开始工作,选择工作类型,领取或返回零部件,执行工作,反馈系统,更新系统状态,一直持续到所有步骤全部执行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存储柜可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电控抽屉9大小不同,如图3所示,存储柜总体分成三个区域,按照可以存放体积的大小分成小体积零部件存放区域、中体积零部件存放区域、大体积零部件存放区域,每个区域电控抽屉9数量根据需要定制。如图10所示,每个电控抽屉的外框结构92上有声光报警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电控抽屉9的动作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小体积的电控抽屉9的动作机构,如图4所示,采用电气解锁,压载弹簧弹出,电控抽屉9通过滚轮与滑轨弹出;另外一种是存放大体积的抽屉的动作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加滑轨的方式滑出。存储柜上的存储柜控制设备用于读写芯片控制、控制动作机构使得电控抽屉9打开或关闭等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电控抽屉9的外框结构92上设置有信号输入装置和/或抽屉显示单元,信号输入装置和抽屉显示单元分别与存储柜控制设备8连接。信号输入装置优选但不限于为两个按钮,一个代表可用,一个代表不可用。在打开电控抽屉9后,抽屉显示单元上显示需要放入或取出该电控抽屉9的下级零部件的图片,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放入或取出,提高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多个电控抽屉9大小不完全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如图1所示,工作区内设置有放置PC端的办公台1、显示屏2、零部件暂存台3、工具存放区4、芯片信息写入设备以及部件分解组装施工区5六者中的至少一者。存储区门禁带有无线芯片读取功能和相应的设备。工作区域的办公台上配备PC机,以及芯片读写设备。大屏显示用于同步显示系统各种信息。零部件暂存台用于临时存放拆下的下级零部件,或者准备安装上组件主体上的下级零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还包括芯片识别手持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工作区通过工作区进出口6进出,工作区进出口6设置有第二芯片读取模块,第二芯片读取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7设置有库房门禁设备,库房门禁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第三芯片读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第三芯片读取模块均与服务器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或步骤S3:
步骤S1,根据部附件与下级零部件的构型关系建立下级零部件清单,为下级零部件清单中每个下级零部件分配一个电控抽屉9,建立下级零部件与电控抽屉9的对应关系;为节省成本,可将同一型号的下级零部件存储于一个或多个电控抽屉9中,也可为下级零部件分配一一对应的电控抽屉9一一对应分配,如可将同型号的螺丝放入一个电控抽屉9;在将下级零部件放入对应的电控抽屉9前,在下级零部件上设置一个识别芯片,识别芯片内写入了下级零部件信息;依据部附件的分解/组装文档将部附件的分解/组装过程拆分为多个顺序执行的步骤,将每个步骤与步骤中涉及的下级零部件关联,将每个步骤作为一个流程节点建立分解/组装流程;顺序执行的步骤即按照先后顺序执行,分解/组装流程为线性执行的步骤集合。
步骤S2,依次执行分解流程中所有分解步骤完成部附件分解,执行每个分解步骤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对部附件执行该分解步骤对应的分解,执行分解动作后,为分解得到的每个下级零部件设置一个写入了下级零部件信息的识别芯片;
步骤S22,控制打开所有分解得到的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9,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9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能够读取识别芯片中写入的信息,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9内是否已放入与电控抽屉9对应的下级零部件,若电控抽屉9内已放入与电控抽屉9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控制电控抽屉9关闭,否则继续打开电控抽屉9,开启警示模块91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9内均放入了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更新所有电控抽屉9的存储状态,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步骤完工信号;
步骤S3,依次执行组装流程中所有组装步骤完成部附件组装,执行每个组装步骤的过程包括:
步骤S31,控制打开该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9,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9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9内的下级零部件是否已被取出,若电控抽屉9内的下级零部件已被取出,控制电控抽屉9关闭,否则继续打开电控抽屉9,开启警示模块91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9内的下级零部件均被取出,更新所有电控抽屉9的存储状态;
步骤S32,拆下取出的下级零部件上的识别芯片,组装取出的下级识别零部件,将拆下识别芯片的下级零部件按照该组装步骤组装完后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步骤完工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或者包括步骤S1、步骤S3,或者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在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电控抽屉9关闭后,通过信号输入装置设置已放入电控抽屉9的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根据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获取需要补充的下级零部件数量和名称;
步骤S24,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7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进入的零部件,判断是否该分解步骤得到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进入存储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在步骤S32之后还包括:
步骤S33,利用芯片识别手持设备扫描组装后的部附件,判断组装后的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
步骤S34,当组装完成的部附件通过工作区进出口6时,通过第二芯片读取模块识别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
步骤S35,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7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出被带出的下级零部件,判断是否该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带出存储区。
在本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中,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进行零部件存储初始化管理,具体包括:
1)首先建立部件主体与下级零部件之间的构型关系,形成下级子部件的构型清单,每个零部件都和一个工作步骤是关联的。
2)按照存储柜实物电控抽屉9情况建立系统抽屉,每个电控抽屉9,在系统里都有一个对应的抽屉及抽屉信息,如大小位置等信息。
3)根据构型清单情况和抽屉信息,自动或手动分配抽屉,首次初始化时,需要手动建立对应关系,后续系统会记录下次对应关系,可以实现自动分配,也可以手动分配。
4)按照构型清单顺序,逐个部件制作芯片,将部件的信息写入芯片中,将芯片贴到零部件上,然后将零部件放入电控抽屉9中,电控抽屉9内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探测贴有识别芯片的零部件是否已放入,如果没有放入,系统通过PC端、移动端、大屏和外框结构92上的声光发出警告,直到部件放入,电控抽屉9关闭。
5)构型清单中的所有部件完成初始化工作后,注册及初始工作结束,系统中更新存储柜的状态。
在本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中,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对部附件分解/组装说明/手册进行处理,作为一个流程,具体包括:
1)部附件基本信息维护,完成部附件主体部件的系统注册,及其子部件信息的维护;
2)将纸质版或PDF版的手册/说明文件进行结构化,将这些文件的步骤逐个分解,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每个步骤作为一个独立的流程节点,按照文件中的先后顺序排列;
3)将每个步骤需要用到的下级部件信息与步骤建立对应关系,在实际工作时,系统能够知道每个步骤节点需要用到哪个下级零部件;
4)手册/说明文件结构化,发布生成正式的流程,以便系统可以正常调用。
在本方法的第三种应用场景中,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对部附件进行分解,具体包括:
1)分解步骤开始后,按照初始化设置的步骤顺序,从步骤1开始执行,在PC端、大屏、移动端显示分解的步骤详细信息和零部件图信息;
2)执行实际的分解步骤,实际分解完成后,系统写芯片信息,将芯片贴到分解下来的零部件实物上;
3)通过移动端或PC端在系统上进行步骤完工反馈,如果前序步骤未进行完工反馈,后续步骤无法继续执行,以防止遗漏步骤;
4)流程步骤对应的零部件存储电控抽屉9打开,同时电控抽屉9的外框结构92上有声光提示,以便拆下的零部件能够快速的放到存储柜抽屉;
5)电控抽屉9打开后,同时电控抽屉9内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启动工作,探测贴有识别芯片的零部件是否已放入电控抽屉9,如果已放入,电控抽屉9可以关闭,如果没有放入,电控抽屉9无法关闭,电控抽屉9外框上的声光提示继续周期性提示;
6)电控抽屉9关闭后,系统提示对分解下来的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进行设置,通过外框上的可用和不可用按钮进行设置,如果未设置,系统会一直周期性的提示,设置状态后,系统更新存储柜抽屉内部件的状态;
7)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一直到所有步骤执行完成,然后系统会继续检测所有的下级零部件是否都已返回电控抽屉9,如果没有会一直提示,直到全部返回。
8)所有步骤执行完成,且零部件全部返回后,系统更新不可用部件信息,此信息会流转到库房管理系统,库房管理人员根据提示不可用信息,及时采购补充存储柜的零部件。
在本方法的第四种应用场景中,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进行部附件组装,具体包括:
1)组装流程开始后,系统先检测存储柜内的下级零部件是否齐全,至少要有1套的下级零部件,才允许流程步骤开始执行;
2)如果检测到存储柜内的零部件不齐全,系统提示补充库存,实际完成补充后,可以开始组装的步骤;
3)从步骤1开始,大屏、PC端、移动端同步显示步骤1安装的步骤信息、部件信息及零部件图信息;
4)存储柜A内零部件所在的电控抽屉9打开,同时电控抽屉9启动零部件是否取出探测,如未取出,系统一直提示零部件未取出信息,直到零部件真实取出;
5)取出零部件,系统提示关闭柜门,实际关闭电控抽屉9,如不关闭,系统会一直提示,直到关闭电控抽屉9;
6)电控抽屉9关闭后,系统更新存储柜电控抽屉9的存储状态;
7)从零部件上取下芯片,执行该步骤实际的组装工作,实际工作完成后,通过PC端或移动端完成步骤完工反馈;
8)存储柜B相同位置的电控抽屉9打开,提示将部件上拆下的芯片放到电控抽屉9中,如果未放入电控抽屉9,系统会一直提示,直到芯片实物放入电控抽屉9;
9)芯片放入电控抽屉9,关闭电控抽屉9,系统状态更新;
10)继续执行后续步骤,直到所有的组装步骤执行完成;
11)系统更新电控抽屉9状态部件状态,提示库房管理系统,对缺少的零部件进行备件;
12)用手持芯片探测设备对组装完成的部附件进行全方位的移动探测,确保零部件上的芯片都已取下;
13)组装完成的部附件在通过进出口A或B时,门口的芯片探测设备会再次检测,是否有芯片未从组装好的部件上取下。
在本方法的第五种应用场景中,将同型号的零部件放入预设的一个或多个电控抽屉9,此时的零部件可具体到机械、电气元件,如包括螺栓、螺帽,在分解流程中,当分解后,操作人员人工观察零部件的可用性,要是零部件不可用,可放入一个预设的废料存储柜中或者不入库,在设置了识别芯片后,将可用零部件按照可用存储柜上已被打开的电控抽屉9的提示放入,操作人员可在不可用的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9处输入不可用状态,以便后台更新零部件存储状态以及后续采购。
在本方法的第六种应用场景中,零部件与电控抽屉9一一对应,同型号的零部件由于所在步骤不同,存储于不同的电控抽屉9中。执行分解动作后,为分解得到的每个下级零部件设置一个写入了下级零部件信息的识别芯片;控制打开所有分解得到的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9,操作人员识别出零部件的可用状态,若可用,在放入电控抽屉9后通过可用按钮设置状态可用,关闭电控抽屉9,若不可用,在放入电控抽屉9后通过不可用按钮设置状态不可用,关闭电控抽屉9,系统自动收集所有不可用零部件信息进行补充采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包括零部件存储区、至少一个工作区;
在所述存储区内设置至少一个存储柜,所述存储柜设有存储柜控制设备和多个电控抽屉,所述电控抽屉设有警示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和驱动所述电控抽屉开启或关闭的动作机构,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一数据端与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柜控制设备的第二数据端与动作机构的控制端连接;
在所述工作区内设置有PC端和/或移动端,所述存储柜控制设备、PC端、移动端均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工作区通过工作区进出口进出,所述工作区进出口设置有第二芯片读取模块,所述第二芯片读取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设置有库房门禁设备,所述库房门禁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第三芯片读取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第三芯片读取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该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3,或者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
步骤S1,根据部附件与下级零部件的构型关系建立下级零部件清单,为所述下级零部件清单中每个下级零部件分配一个电控抽屉,建立下级零部件与电控抽屉的对应关系;在将下级零部件放入对应的电控抽屉前,在所述下级零部件上设置一个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内写入了所述下级零部件信息;
依据部附件的分解/组装文档将部附件的分解/组装过程拆分为多个顺序执行的步骤,将每个步骤与所述步骤中涉及的下级零部件关联,将每个步骤作为一个流程节点建立分解/组装流程;
步骤S2,依次执行分解流程中所有分解步骤完成部附件分解,执行每个分解步骤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对所述部附件执行所述分解步骤对应的分解,执行分解动作后,为分解得到的每个下级零部件设置一个写入了所述下级零部件信息的识别芯片;
步骤S22,控制打开所有分解得到的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第一芯片读取模块能够读取识别芯片中写入的信息,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内是否已放入与所述电控抽屉对应的下级零部件,若电控抽屉内已放入与所述电控抽屉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控制所述电控抽屉关闭,否则继续打开所述电控抽屉,开启警示模块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内均放入了对应的下级零部件,更新所有电控抽屉的存储状态,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所述步骤完工信号;
步骤S3,依次执行组装流程中所有组装步骤完成部附件组装,执行每个组装步骤的过程包括:
步骤S31,控制打开所述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对应的电控抽屉,启动打开的电控抽屉的第一芯片读取模块,根据第一芯片读取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是否已被取出,若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已被取出,控制所述电控抽屉关闭,否则继续打开所述电控抽屉,开启警示模块直到所有打开的电控抽屉内的下级零部件均被取出,更新所有电控抽屉的存储状态;
步骤S32,拆下取出的下级零部件上的识别芯片,组装取出的下级识别零部件,将拆下识别芯片的下级零部件按照所述组装步骤组装完后通过PC端或移动端反馈所述步骤完工信号;
步骤S33,利用芯片识别手持设备扫描组装后的部附件,判断组装后的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
步骤S34,当组装完成的部附件通过工作区进出口时,通过第二芯片读取模块识别所述部附件上是否还遗留有识别芯片;
步骤S35,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出被带出的下级零部件,判断是否所述组装步骤关联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带出存储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电控抽屉关闭后,通过信号输入装置设置已放入所述电控抽屉的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根据下级零部件的可用状态获取需要补充的下级零部件数量和名称;
步骤S24,通过零部件存储区进出口的第三芯片读取模块识别进入的零部件,判断是否所述分解步骤得到的所有下级零部件已进入存储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抽屉的外框结构上设置有信号输入装置和/或抽屉显示单元,信号输入装置和抽屉显示单元分别与存储柜控制设备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控抽屉大小不完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内设置有放置PC端的办公台、显示屏、零部件暂存台、工具存放区、芯片信息写入设备以及部件分解组装施工区六者中的至少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组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片识别手持设备。
CN202111013925.6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3723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3925.6A CN11372388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3925.6A CN11372388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3885A CN113723885A (zh) 2021-11-30
CN113723885B true CN113723885B (zh) 2023-12-05

Family

ID=7867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3925.6A Active CN113723885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388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2617A (ja) * 2003-03-03 2004-09-24 Nikko Seibi Service Kk 航空機材等の予備機材の在庫、品質、資産又は物流等の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254558A (ja) * 2004-03-10 2005-09-22 Ricoh Co Ltd 収納物管理装置、引出付筐体、収納物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948753A (zh) * 2019-03-08 2019-06-28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具管理系统及智能化工具管理方法
CN209135794U (zh) * 2018-10-29 2019-07-23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存放管理功能的储物柜
CN110704443A (zh) * 2019-09-30 2020-01-1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随船维修器材的智能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2238432A (zh) * 2019-07-16 2021-01-19 浙江日发航空数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柜
CN112381194A (zh) * 2020-11-11 2021-02-19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档案柜的管理方法及智慧档案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2824B2 (en) * 2006-10-13 2011-04-26 RFID Mexico, S.A. DE C.V. Item trac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2617A (ja) * 2003-03-03 2004-09-24 Nikko Seibi Service Kk 航空機材等の予備機材の在庫、品質、資産又は物流等の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254558A (ja) * 2004-03-10 2005-09-22 Ricoh Co Ltd 収納物管理装置、引出付筐体、収納物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9135794U (zh) * 2018-10-29 2019-07-23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存放管理功能的储物柜
CN109948753A (zh) * 2019-03-08 2019-06-28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具管理系统及智能化工具管理方法
CN112238432A (zh) * 2019-07-16 2021-01-19 浙江日发航空数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柜
CN110704443A (zh) * 2019-09-30 2020-01-1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随船维修器材的智能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2381194A (zh) * 2020-11-11 2021-02-19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档案柜的管理方法及智慧档案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3885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5307B (zh) 一种铁路设备追踪管理系统
CN109754216B (zh) 用于工业零部件生产管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4632003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12668355B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维保企业智能工具管理系统
CN112712186B (zh) 基于智慧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CN214418767U (zh) 一种智能工具管理系统
CN111199290A (zh) 智能巡检管理系统
CN109634847A (zh) 嵌入式产品自动化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8399438A (zh) 一种智能式返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23885B (zh) 一种部附件快速分解组装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3888079A (zh) 智能货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3644158U (zh) 一种应用于材料化学领域实验室的智能化化学试剂柜
CN210924624U (zh) 电力安全工器具智慧管理装置
CN207319481U (zh) 一种停车库管理系统
CN115907615A (zh) 一种电力试验装备库房管理系统
CN214253285U (zh) 一种汽车门板生产系统
CN113283697B (zh) 一种实验体系的智能生成方法
CN210466458U (zh) 数字化工具箱及其控制系统
CN11458100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变电站板卡备品出入库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11180629U (zh) 一种矿产品发运智能管控系统
CN113353529A (zh) 一种用于医用耗材存放货架的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686769A (zh) 一种汽车门板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US8985435B2 (en) Landing lights for multi-purpose configurable voting system
CN110942124A (zh) 电力安全工器具智慧管理方法及装置
JPH07160325A (ja) 履歴情報を記憶した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保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