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3783A -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3783A
CN113723783A CN202110955958.6A CN202110955958A CN113723783A CN 113723783 A CN113723783 A CN 113723783A CN 202110955958 A CN202110955958 A CN 202110955958A CN 113723783 A CN113723783 A CN 11372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ar power
score
spare part
component
we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59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康
庄少清
张千秋
唐云霞
任宇阳
曹中才
胡芳
李慧
汪淑平
陈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9559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3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3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将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基于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本申请有效提高了核电备件的准确性,并提升了核电备件的管理的经济适用性,亦可为核电备件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核电备件的作用是支持核电厂的现场维修、大修活动。当现场的设备、部件、零件等需立即更换时,若核电备件库存不足,尤其是关键部门的核心备件缺乏,比如SPV(SinglePoint Vulnerability,单点敏感设备)备件与核级备件,轻则造成停机停堆,重则引发一系列核安全事故。由此可见,核电备件不足所造成的后果难以预计、责任重大,因此,需要对核电备件进行有效储备。
不过,受困于经济现实,核电厂不可能无限制地、盲目地储备核电备件,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核电备件的储备,以确保有效率为99.98%。相关技术中,由于我国现阶段核电备件管理可参考的数据资料积累有限,难以形成完备的运作模式,主要依赖于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备件储备对象的确定。但是,该方法存在过于主观和过强的工作经验依赖性问题,不仅易导致核电备件过程出现纰漏,且具备丰富经验的备件人员相对匮乏,即使想凭借经验进行备件储备对象的确定也存在极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依赖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备件储备对象的确定而存在的过于主观和过强的工作经验依赖性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
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
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执行所述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的步骤。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每个部件的权重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权重值;
将所述修正后的权重值作为部件的权重值。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备件信息、基础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备件清单;
对所述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并存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包括:
按照权重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备件清单中的部件进行显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备件信息包括备件名称和备件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装置,包括:
创建单元,其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导入单元,其用于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其用于:
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使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可有效提高核电备件的准确性,并降低核电备件的经济成本,可为核电备件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本申请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的评分模型可客观分析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重要程度,并基于部件的重要程度形成备件信息,根据该备件信息即可获悉需要进行储备的部件对象并进行备件储备,既无需依赖工作经验,又避免了人为备件存在的过于主观问题,有效提高了核电备件的准确性,并提升了核电备件的管理的经济适用性,可为核电备件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依赖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备件储备对象的确定而存在的过于主观和过强的工作经验依赖性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步骤S20: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步骤S30: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
步骤S40: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步骤S50: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
步骤S60: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示范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核电厂中各个核电设备的历史数据并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算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评分模型,该评分模型不仅能相对客观地分析每个核电备件在核电备件体系中的关键度以及每个核电备件内部各部件之间的重要程度。具体的,将影响备件清单的重要性的因素分成3层:第一层为目标层T(用于考量主体设备之间的真实重要地位),第二层为高层A(用于考量每个部件被纳入核电备件重要性考虑的优先级),第三层为低层B(在部件处于相同优先级的情况下,考量部件的细颗粒度优先顺序),具体的,使用第一评分模型评价高层A的优先级,使用第二评分模型低层B的优先顺序。
而基于矩阵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是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此时可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降低性质不同的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提高准确度,且需在低层比较完毕以后,再逐对、逐组、逐团地向更高层次进行梯次比较。
本实施例中,核电厂中有非常多的设备,比如压力缸体、液压水泵等,而每个设备中又会包括非常多的部件,比如压力缸体包括缸筒套、法兰盘、密封圈、隔热层、各种传感器等,当然,还会有非常多的环境因素会对各个部件的工作产生影响,比如温度、湿度、α离子放射强度、中子吸附速率、压强等。因此需对核电厂中各个核电设备的历史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并为每个核电设备中的部件和对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设置参数字段,该参数字段包括但不限于部件编码以及名称和环境参数以及对应的名称,因此,可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其中,基础信息为部件的参数字段,环境参数信息为环境参数的参数字段。
假设一个核电设备中有M个部件,则A层就有M个参数字段,将M个参数字段导入第一评分模型,基于矩阵标度法评价M个参数字段中各个参数字段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即每个部件的重要性和优先级;比如,第一评分模型基于表1所示的标度判断准则对压力缸体的各个部件进行评分,则压力缸体中各个部件的第一分数分别为:缸筒套得分a1为9分,隔热层得分a2为7分,密封圈得分a3为7分,……,法兰盘得分aM为5分。其中,前述表1仅是实例性呈现,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其他设置。
表1标度判断准则表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由此可发现,隔热层和密封圈同等重要,此时就需要进一步判断这两个部件的细颗粒度优先顺序,即通过环境参数信息进一步对部件进行打分。比如,对压力缸体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有N个,则B层就有N个参数字段,并将N个参数字段导入第二评分模型中,此时,第二评分模型会基于表1所示的标度判断准则对各个环境参数对压力缸体中各个部件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则各个环境参数对各个部件的重要性的第二分数分别为:温度对缸筒套的重要性得分b11为7分,……,压强对压力缸体的重要性得分b1N为7分;温度对隔热层的重要性得分b21为3分,……,压强对隔热层的重要性得分b2N为7分;温度对密封圈的重要性得分b31为9分,……,压强对密封圈的重要性得分b3N为5分;温度对法兰盘的重要性得分bM1为5分,……,压强对法兰盘的重要性得分bMN为5分。
对每个部件对应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进行求和运算得到第三分数C,即缸筒套的第三分数为C1=a1·b11+a1·b12+......+a1·b1N,……,法兰盘的第三分数为CM=aM·bM1+aM·bM2+......+aM·bMN,根据第三得分即可对各个部件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对所有部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赋予对应的权重值λ,然后通过权重值可进行客观标准的绝对化比较(用具体的数值表示任意两者的大小关系,以利于判断绝对位置关系和紧密性),即权重值越大说明该部件在该核电备件中就越重要,因此,每个核电备件中需要对哪些部件进行备件根据权重值的大小决定。通过权重值确定好备件对象后,就将备件对象的部件名称和备件数量进行关联存储形成备件信息,工作人员根据该备件信息进行核电备件的储备与管理即可。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的评分模型可客观分析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重要程度,并基于部件的重要程度形成备件信息,即为用户输出客观量化的参考依据,以供用户随时明确当前应该关注的侧重点;且可以持续自动优化备件信息,根据该备件信息即可获悉需要进行储备的部件对象并进行备件储备,使备件管理体系逐步脱离主观经验主义影响,其既无需依赖工作经验,又避免了人为备件存在的过于主观问题,在确保核电厂安全生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核电备件的准确性,并降低了核电备件的难度,且最小化了备件管理的经济与资源负担,可为核电备件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执行所述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的步骤。
示范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将对权重值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即对任意部件进行两两逐项的权重值比较,看是否仍能保持一致的权重方向。具体的,通过计算一致性比率CR来判断权重值的一致性,其中,CR=CI/RI,式中,CI为满意度指标,RI为随机性指标。
具体的,基于CI=|(λ-n)/(n-1)的公式计算每个部件的满意度指标,式中,λ为部件的权重值,n为一个核电备件中部件的数量,其中,n为整数且n≥2;由此可见CI是非负数,当CI=0时,说明权重值有完全的一致性;当CI越接近于0时,说明权重值的一致性越高,即对一致性越满意;当CI越大,表示权重值的一致性越差,即对一致性越不满意。但究竟要多么接近0才叫满意呢?可引入表2所示的随机性指标RI来衡量CI的可满意度。其中,前述表2仅是实例性呈现,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其他设置。
表2随机性指标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由于RI是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统计常数,因此,可以通过CI与RI的比较就能得知CR的大小,在精确度要求保证102数量级内任何部件的排序无错乱时,可认为只要CR<0.1,其权重值的一致性就能成立。另外,由于本申请中计算除最高层本身以外所有层次的全部因素对于最高层权重值的过程是从最高到最低逐层次分解进行的,因此,只需针对高层A进行一致性比率计算即可,假设一个核电备件中包括M个部件,则
Figure BDA0003220470430000091
当CR<0.1时,即可认为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分配是一致的。本申请进一步保证了权重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核电备件的准确性。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每个部件的权重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权重值;
将所述修正后的权重值作为部件的权重值。
示范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可能会产生损耗,环境参数也可能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在每一个时间周期里通过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对权重值进行更新。其中,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使一个时间周期内记录的权重值对预测值产生较大影响,换言之,更能及时反映近期变化的趋势。本申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是否能够对每个部件给出一套合乎主观经验的权重值,而在于如何让这套权重值越来越准确地反映各部件之间的客观重要程度,进而准确地反映核电备件的重要性,以便线下实现备件的科学最优分配,确保可靠的同时,最大化减少成本。
具体的,基于
Figure BDA0003220470430000101
的指数移动加权平均公式预测每个部件在下一周期的权重值,即将预测权重值作为该部件最新的权重值,实现对该部件权重值的修正;式中,λi,t+1为下一周期某一部件的权重值,λi,t为当前周期某一部件的权重值;βt为当前周期的权重变化率,βt+1为下一周期的权重变化率,在同一周期中,β是一个恒定的值,其值越小,说明权重下降的越快;K为周期常数,该周期常数可以为30天、50天,或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其中,β值可以使散点数据平滑,便于根据函数连续性预判下一个点出现的位置,而β值越接近1,取值范围就越大,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越滞后,曲线向右平移量加大。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根据各个周期中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变化情况计算出下一个周期的权重值发展趋向,既能有效排除数据噪音干扰,又能迅速响应最新权重值所包含的变化信息。因此,在经初始赋值后就可长期根据已有的β值不断进行自动推算并迭代更新各部件的权重值,使每个部件对核电设备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部件物料之间的重要性始终处于一个有数学依据的动态平衡状态,为备件管理技术走向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6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备件信息、基础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备件清单;对所述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并存储;进一步的,按照权重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备件清单中的部件进行显示。其中,对备件清单进行存储,可以使得备件信息有据可查,保证了核电备件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而对备件清单中的部件按照权重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显示,不仅可以使用户第一时间获悉各个部件的重要性,还能迅速获悉较为重要的部件的当前备件情况,为核电备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装置,包括:
创建单元,其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导入单元,其用于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其中,获取单元中集成了信息采集层、业务层、管理层等模块;具体的,信息采集层用于自动采集核电备件的物料基础数据,其包括电厂级的物料参数采集模块、使用功能位置采集模块、物料库存信息采集模块和采购历史数据采集模块;业务层用于将信息采集层的采集结果集中整理成备件清单,其包括物资镜像管理模块、设备信息收集模块、工单信息管理模块、预防性维修信息模块、电厂级组织机构配置模块和电厂级人员-用户-角色-权限配置模块;管理层与业务层连接,用于查询、编辑常规业务参数字段,其包括电厂级备件清单概览模块、备件清单信息集成模块、关联设备信息模块、关联文件信息模块、附件信息展示模块、备件出厂信息模块、备件清单信息修改申请模块和备件清单修改记录模块。
其中,每一份备件清单对应为某个物理设备的备件信息容器,该容器通过【电厂编码】、【制造商编码】、【规格型号】、【BOM版本号】4个主键与设备产生关联绑定,关联关系由本装置根据数据对应规则关系自动锁定;显示单元会基于关联设备信息单元上的相关信息展示与历史备件清单版本相关联的所有设备,集中体现了同类备件清单(除版本号外,其余三大主键均相同的备件清单)的使用情况和历史沿革,关联的设备数量越多,表明备件清单被使用频率越高;同类备件清单在同一屏幕上展示,便于反复对比差异并结合时间维度分析变化规律。
关联文件信息模块包括关联受控文档子模块和关联非受控文档字模块,其用于展示4种不同源头的文件,分别是:ASP-1系统的受控文件、ECM(Enterprise ContentManagement,企业内容管理)的非受控文件、前人及用户自己上传的附件以及设备或零部件出厂时附带的厂家文件,每一类文件都根据备件清单版本区分为当前版本和历史版本对照列表,且在文件列表上的每个文件的本体内容均可链接查看;上述文件关联使备件清单的表单获得了翔实的信息支撑,便于透彻把握备件清单的来龙去脉。
若用户从SSCs(SYSTEMS-STRUCTURES-COMPONENTS,系统-构筑物-部件)中通过申请流程修改了备件清单数据,则在备件清单信息修改申请模块记录修改申请过程,以便追溯备件清单信息变更细节,从源头追溯核电备件的选择和使用情况;此外,除升版外的其余操作均会在备件清单修改记录模块中留下记录,且不得人为修改,而涉及参数字段的修改,需记录修改前后的值,不涉及参数字段的或整体性的修改,记录详细备注,便于积累核电备件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丰富核电备件管理经验,同时为事故追责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导入单元中集成了备件信息参数字段权重值维护模块、权重值修改记录模块、平滑常数配置模块;确定单元中集成了权重值迭代运算模块、历史监控报告模块、手动干预模块、未来权重值预测模块和备件清单总分预测模块;其中,权重值迭代运算模块用于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未来权重值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分别对每个部件的权重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权重值,将修正后的权重值作为部件的权重值。
更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和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对基于备件信息、基础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备件清单进行存储,显示单元对该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其中,显示单元中集成了备件清单展示模块、自由部件展示模块;在备件清单展示模块中将列表或树形展示核电备件与部件(此处的部件指的是没有物料编码的设备关键组成部分,可以灵活添加,作为备件的组织结构,使备件与设备的层级逻辑关系更严密,但其本身并非备件)信息,且在备件清单展示模块中可自由创建并拖动层级结构的备件清单树形图;自由部件展示模块支持用户将各种格式文档(如:Word、Excel、PPT等)以及JPG/PNG图片、PDF等格式的文件直接拖动或上传到本区域,且可立即看到文档内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把手边有关资料临时存放于此处,为今后的移动设备系统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查看当前用户所在核电厂的备件清单一览表,初步了解本厂备件清单总体情况(备件数量量级以及备件划分颗粒度);根据设备信息类字段、物料信息类字段、工单任务信息类字段、预防性维修信息类字段等搜索查询目标备件清单;查看目标备件清单数据详情;对备件清单一览表中的各参数字段赋予初始权重值(由于每个备件清单一览表所包括的字段都是一致的,所以只需要统一赋值一次即可);设置初始权重变化率β和时间周期;根据层次分析公式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公式自动计算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更新每个参数字段在下一周期的预测权重值;按权重值默认倒序列出本厂备件清单;当然,也可结合线下场景,可对初始权重值和β进行人工干预,干预结果会对下一个预测权重值产生显著影响;根据备件清单中的权重值明确核电备件的储备原则和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明确界定出关键部件(需要考虑购置一定数量战略备件的部件)的分数线(例如:权重值大于等于0.2的就是关键部件,反之则不是);根据部件的重要性,指导后续所有备件管理活动进行明确的分层差异化处理活动。
由此可见,本申请可客观分析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重要程度,并基于部件的重要程度形成备件信息,根据该备件信息即可获悉需要进行储备的部件对象并进行备件储备,既无需依赖工作经验,又避免了人为备件存在的过于主观问题,有效提高了核电备件的准确性,并提升了核电备件的管理的经济适用性,可为核电备件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依据。此外,该方法的底层辐射式跨模块数据采集部分,能实时根据现场情况不间断采集准确的核电运行-设备-备件信息,保证数据源达到大数据级别;而向心布局的管理层,将与备件清单有关的几乎全部信息都结构化、立体化整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备件管理的资料支持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核电备件的管理设备上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和网络接口,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其中,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视频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申请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的全部步骤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实现前述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仼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
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
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执行所述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指数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每个部件的权重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权重值;
将所述修正后的权重值作为部件的权重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备件信息、基础信息和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备件清单;
对所述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并存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备件清单进行显示,包括:
按照权重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备件清单中的部件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件信息包括备件名称和备件数量。
7.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单元,其用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标度法创建第一评分模型和第二评分模型,所述第一评分模型用于评价部件对于备件的客观重要性,所述第二评分模型用于评价环境参数对部件的重要性;
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每个核电设备中各个部件的基础信息以及对所述核电设备具有影响的环境参数信息;
导入单元,其用于将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一评分模型,得到第一分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和每个部件的基础信息导入所述第二评分模型,得到第二分数;
确定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和所述第二分数确定各个部件的权重值;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单元,其用于:
获取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随机一致性指标数据、所述权重值和所述第一分数计算一致性比率;
当所述一致性比率小于0.1时,使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部件的权重值确定每个核电设备的备件信息。
9.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
CN202110955958.6A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23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958.6A CN113723783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958.6A CN113723783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3783A true CN113723783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5958.6A Pending CN113723783A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378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990A (zh) * 2018-07-26 2019-01-01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备件库存预测及指标分解装置
CN109961217A (zh) * 2019-02-28 2019-07-02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站设备可靠性分级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5856A (zh) * 2019-09-24 2020-01-1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核电设备锻件材料制造质量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990A (zh) * 2018-07-26 2019-01-01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备件库存预测及指标分解装置
CN109961217A (zh) * 2019-02-28 2019-07-02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电站设备可靠性分级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5856A (zh) * 2019-09-24 2020-01-17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核电设备锻件材料制造质量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蓉;石屹峰;: "核电厂备件三维度库存控制管理", 企业管理, no. 2, pages 246 - 248 *
李栋;李花果;: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备件重要性等级评价", 价值工程, no. 12, pages 132 - 134 *
王永刚;张金隆;唐扬洋;韩庆浩;: "核电站备件供应风险测度模型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no. 03, pages 72 - 75 *
胡劲草;: "冶金设备备件关键度AHP评估算法应用研究", 冶金设备, no. 06, pages 33 - 3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1712B2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plant
US20220300281A1 (en) Software portfolio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0688106B (zh) 基于可视化配置的量化交易策略编写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2037A1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thereof
US10108183B2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
CN115689485A (zh) 一种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KR102365292B1 (ko) 복잡한 엔지니어링 객체의 수명주기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구현을 위한 시스템
CN110728422A (zh) 用于施工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方法、装置和结算系统
CN116307649B (zh) 电缆生产工序排产方法、系统、设备及低代码开发方法
CN111523812A (zh) 模型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Fornasiero et al. Proposing an integrated LCA-SCM model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customisation strategies
Baumers et al. Develop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t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Hedman et al. A state of the art system for managing time data in manual assembly
Di Martino et al. Suppor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emporal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Italian courts of justice with OLAP techniques
CN113723783A (zh) 一种核电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38538A (zh) 一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方法、app及存储介质
CN115587795A (zh) 核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860700B (zh) 数据表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743791A (zh) 一种业务工单的业务考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548631A (zh) 一种动态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523808A (zh) 模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5423379B (zh) 基于溯源信息的置信度评估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JP3695152B2 (ja) コスト指標算出装置
Ross et al. Financial costs optimization for maintaining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US11403007B2 (en) Digital twin template IoT sensor plugs for faster operational twin set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