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2123A -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2123A
CN113722123A CN202110989126.6A CN202110989126A CN113722123A CN 113722123 A CN113722123 A CN 113722123A CN 202110989126 A CN202110989126 A CN 202110989126A CN 113722123 A CN113722123 A CN 113722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queue service
message queue
t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91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2123B (zh
Inventor
马世林
许瑨
邓凯
彭志强
冯凯滨
罗飞
韩勇
郑明忠
余勇
张琦兵
化高峰
方伟
陈无难
贺勇
王浩
吴坡
梁志博
张江南
易甜甜
宫灿锋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ji Group Co Ltd,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Xuchang XJ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j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91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2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2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2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2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2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消息主题下的数据,发送至注册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使目标系统接收数据,并依据消息体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消费数据。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普及,逐渐开始建立起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信息数据处理系统,旨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变电领域,推动变电领域的信息技术革新,使变电信息技术迈向新的高度,从而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电力系统数据安全区,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I区)和非控制区(Ⅱ区)。控制区中的业务系统或其功能模块(或子系统)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实现对电力一次系统的实时监控,纵向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或专用通道,是安全防护的重点与核心。非控制区中的业务系统或其功能模块是电力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够在线运行但不具备控制功能,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与控制区中的业务系统或其功能模块联系紧密。生产控制大区的安全等级较高。管理信息大区是指生产控制大区以外的电力企业管理业务系统的集合。电力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安全区,但不应影响生产控制大区的安全。管理信息大区分为III区和Ⅳ区,Ⅲ区为生产管理区,Ⅳ区为管理信息区,IV区主要为变电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和企业ERP系统等。管理信息大区可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供其他系统获取管理信息大区中的数据,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类型数据的跨系统传输技术问题。
当跨系统传输数据时,以往都是在两个系统间进行一对一传输,且对每一类型数据都要定义传输接口,一个系统需要和多个系统建立连接,对同一类型数据进行多次发送操作;当系统较多的时候,必然在数据传输过程发生无法避免的冗余操作,传输接口繁多,传输过程混乱,难以对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进行高效管理,且通过接口直接和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系统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其过程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所述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
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所述消息主题下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
使所述目标系统接收所述数据,并依据所述消息体格式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消费所述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消息队列服务,包括:
针对每种类型的所述数据,控制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所述目标系统设定所述消息主题和所述消息体格式;
使所述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所述数据,在所述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包括:
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服务;或
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所述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
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包括:
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所述消息主题的所有所述目标系统,即所述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包括:
队列建立模块,其用于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所述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其用于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所述消息主题下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队列建立模块包括:
主题设定单元,其用于针对每种类型的所述数据,控制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所述目标系统设定所述消息主题和所述消息体格式;
主题注册单元,其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所述数据,在所述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所述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
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所述消息主题的所有所述目标系统,即所述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跨系统多类型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模块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队列建立模块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
1、队列建立模块,1a、主题设定单元,1b、主题注册单元,2、第一数据传输模块,2a、第一数据传输单元,2b、第二数据传输单元,3、第二数据传输模块,4、数据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示意图。
请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
S200,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
S300,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消息主题下的数据,发送至注册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
S400,使目标系统接收数据,并依据消息体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消费数据。
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了多个系统间共享数据时效率低、安全性差、发送过程繁琐及数据传输接口繁多的问题。
具体的,步骤S100中,建立消息队列服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针对每种类型的数据,控制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目标系统设定消息主题和JSON消息体格式。
S120,使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数据,在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消息主题。
变电数据处理系统需和目标系统设定各类型数据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目标系统需要在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所需数据对应的消息主题。
具体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步骤S200中,将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消息主题发送至消息队列服务。
S220,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消息体内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
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是数据发送者,消息队列服务是数据管理中转者,UDS平台是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平台,目标系统是数据消费者;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对消息队列服务和UDS平台进行写数据操作,目标系统对消息队列服务和UDS平台进行读数据操作。
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对一种类型的数据,只需要发送一次到消息队列服务。
进一步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具体的,步骤S300中,发送数据至注册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具体为: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将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消息主题的所有目标系统,即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消息队列服务会将每个消息主题下的实时数据,实时发送至注册该消息主题的所有目标系统。
上述方法首先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所述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所需转发的各类型数据;然后针对每种类型的数据,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目标系统设定消息主题和JSON消息体格式;目标系统根据所需获取的数据,在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消息主题;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既定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各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根据数据结构化划分,将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对于结构化数据,则是直接将数据发送至消息队列服务;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先将数据存入UDS平台,再将数据在UDS的存储地址,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各消息主题下的数据,发送至注册该消息主题的目标系统;目标系统收到消息队列发送的数据后,依据消息体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最后消费所获取的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不用针对每种类型的数据定义传输接口,避免了数据处理系统和目标系统间繁琐的数据交互,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每种类型的数据,相关的数据处理系统只需发送一次,简化了数据传输过程,并提高了多种类型数据跨系统传输时的速度和效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模块框图。
相应地,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包括:队列建立模块1、第一数据传输模块2、第二数据传输模块3和数据处理模块4。
其中,队列建立模块1用于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第一数据传输模块2用于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第二数据传输模块3用于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消息主题下的数据,发送至注册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数据处理模块4用于使目标系统接收数据,并依据消息体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进而消费数据。
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队列建立模块框图。
具体的,请参照图5,队列建立模块1包括:主题设定单元1a和主题注册单元1b。
其中,主题设定单元1a用于针对每种类型的数据,控制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目标系统设定消息主题和JSON消息体格式。主题注册单元1b用于使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数据,在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消息主题。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框图。
具体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请参照图6,第一数据传输模块2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单元2a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2b。
其中第一数据传输单元2a用于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消息主题发送至消息队列服务。第二数据传输单元2b用于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消息体内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
进一步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具体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将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消息主题的所有目标系统,即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保护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消息队列服务;基于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消息主题下的数据,发送至注册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使目标系统接收数据,并依据消息体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消费数据。上述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效果:
通过利用消息队列服务技术,可将多种类型的变电数据转发给目标系统进行数据消费,满足多类型变电数据跨系统传输的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不用定义复杂的系统间数据访问接口,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所述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
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所述消息主题下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
使所述目标系统接收所述数据,并依据所述消息体格式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消费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消息队列服务,包括:
针对每种类型的所述数据,控制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所述目标系统设定所述消息主题和所述消息体格式;
使所述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所述数据,在所述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包括:
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服务;或
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所述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
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包括:
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所述消息主题的所有所述目标系统,即所述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
6.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队列建立模块,其用于建立消息队列服务,所述消息队列服务用于管理需转发的多种类型数据;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其用于使变电数据处理系统按照预设的消息主题和消息体格式,将所述多种类型数据实时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实时将多个所述消息主题下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所述消息主题的多个目标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建立模块包括:
主题设定单元,其用于针对每种类型的所述数据,控制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和所述目标系统设定所述消息主题和所述消息体格式;
主题注册单元,其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依据需获取的所述数据,在所述消息队列服务上注册相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数据传输单元和第二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直接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并按照对应的所述消息主题发送至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使所述变电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数据存入UDS平台,并将所述数据的UDS访问地址封装进所述消息体内发送到所述消息队列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化数据包括:主设备数据、辅设备数据、台账数据和/或机器人巡检缺陷数据;
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和/或原始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消息队列服务,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注册相应所述消息主题的所有所述目标系统,即所述数据可以被多次消费。
CN202110989126.6A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722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9126.6A CN113722123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9126.6A CN113722123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2123A true CN113722123A (zh) 2021-11-30
CN113722123B CN113722123B (zh) 2024-05-14

Family

ID=78678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9126.6A Active CN113722123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21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894A (zh) * 2017-08-09 2018-01-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电力市场交易服务调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20038447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60412A (zh) * 2021-03-12 2021-05-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894A (zh) * 2017-08-09 2018-01-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电力市场交易服务调用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20038447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860412A (zh) * 2021-03-12 2021-05-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梅雪峰, 赵文静: "基于消息队列和Web服务的分布式系统异步交互方式体系架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2123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3142B (zh) 一种云计算操作系统下的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装置
US20160378570A1 (en) Techniques for Offloading Computational Tasks between Nodes
CN102064962B (zh) 基于命名管道通信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输入输出组件的实现方法
CN104156255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虚拟机迁移装置及源物理主机
CN106941516A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异构现场设备控制管理系统
CN104216865A (zh) 映射和化简运算加速系统及方法
CN106790678B (zh) 一种保证重要数据优先传输消费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388583A (zh) 一种串口波特率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3825915A (zh) 虚拟化环境下服务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134646B (zh) 知识平台服务数据存储与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03927244A (zh) 一种基于动态代理实现的插件调度过程监控的方法
CN103051478B (zh) 一种大容量电信网管系统及其设置和应用方法
CN106864486A (zh) 一种列车全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658351A (zh) 一种产品生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018122B (zh) 模式匹配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81587B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2123B (zh) 一种跨系统多类型数据转发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355370B (zh) 以太网板级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09368B (zh) 一种实现快速业务开发的服务端业务层逻辑架构
CN107741860A (zh) 基于ipmi的硬件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69230A (zh) 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边缘微云监控系统
CN112214020A (zh) Agv调度系统任务框架的建立和任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84817A (zh) 一种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0688255A (zh) 一种配电主站系统、历史数据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10865891A (zh) 一种异步消息编排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