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0374A -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0374A
CN113720374A CN202010456619.9A CN202010456619A CN113720374A CN 113720374 A CN113720374 A CN 113720374A CN 202010456619 A CN202010456619 A CN 202010456619A CN 113720374 A CN113720374 A CN 11372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ensing
device body
sleev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66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钟锋
何彥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66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0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0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4Corrosion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于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第一特定深度比第二深度深;以及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Description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尤指一种在主管的套筒上增设其他传感器的环保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关于环境工程的地下水污染预防及整治、大地工程的预防土石流防灾、水利工程中水库坝体的渗漏与稳固或挡土墙倒塌等应用于土木工程的监测的领域中,当业主决定在进行一个很大的厂区的地下水污染的环保整治时,可以采用灌入化学药剂的方式(例如:采用现地化学氧化法(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ISCO)或界面活性剂冲排法(SEAR)等),就会在多个整治点将氧化剂注入地表下,使氧化剂从各个整治点往旁边四周扩散开来。至于要如何知道整治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均不均匀?通常会在一个地表下面打/钻设二个监测井,然后在一个较高水位的监测井灌入化学物质或热水,接着在另一个较低水位的监测井中分别放入一个压力传感器或是一个温度传感器,以进行量测其中压力及温度的变化,如此即可获知污染整治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由于在所述较高水位的监测井中所灌入的化学物质或热水在地层中并不会沿着水平方向流动,其实一定是如此顺着重力而向下偏移的。由于不知道灌药的效果是反应在地下的1米、5米或10米的深度,为了要很精确的定义,通常会在主管的内部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计)或温度传感器(温度计),并在主管的外部上侧设置包装膜(Packer),而在所述包装膜的下方的形成隔空区(亦即区隔的空间),所述包装膜利用充气膜片(属于一种外面皮膜撑开的技术,其膜片经过充气后即可胀开,操作时需配合旁压仪,此充气膜片相同于在旁压仪试验(Pressure-meter Test,PMT)中所用者),以避免所述包装膜上方的水再渗漏到此隔空区。虽然所述压力传感器或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量测到监测位置的压力及温度,但是如果要再量测地底下的酸度时,就必须先移除监测井中的压力计及温度计,然后再改放入化学传感器,如此的作业方式确实很不理想。
因此,如何解决在进行环保监测时必须先移除压力计/温度计后才能放入化学传感器的问题,经发明人致力于实验、测试及研究后,终于获得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及其系统,除了有效地解决主管内部的压力计无法与主管外部的传感器同时存在的问题外,亦能兼具有同时量测及简化步骤的功效。亦即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即为如何克服主管内压力计与主管外传感器要同时存在的问题,而使得各项监测在实地感测时得以更加顺畅,又如何克服需要在主管上同时固定充气管及管外传感器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已在套筒内的气体需要再进一步导入充气膜片内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于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第一特定深度比第二深度深;以及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如按照其他可实行的观点,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所述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分别抵紧所述监测井,且在所述监测井中于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流经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待测物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一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用以在相对应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且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于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以及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所述多个感测装置用以分别在不同监测井内的不同深度依特定计划同时执行感测环境参数、且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的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所述套筒具有二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分别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所述环境参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方法,包括:选定待测土地,选定所述待测土地的参考点,依特定方式排列,环绕所述参考点凿设多个监测井,依特定计划,分别为每一个所述监测井选定不同深度的量测点,将多个感测装置置于所有量测点,以及同时用所述多个感测装置感测环境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A:是在一个厂区设置二个监测井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在图2A中的监测井内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的作用模式示意图;
图3:是在图1中的套筒上开设有轴向通孔及通气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在图1中的充气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可与图1中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相衔接的续接器及其快速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的快速接头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7:是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整治时在厂区内凿设多个监测井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在进行应用于土木工程的监测时不必再移除压力计/温度计后才放入化学传感器,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感测装置及其系统,可让压力计/温度计及化学传感器同步进行作业。
请合并参阅图1、图2A及图2B,显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例如:环保感测装置10),是先在一方土地(例如:图2A中的一个厂区20或一个山坡)上的监测井21中灌入化学药剂或热水,经过在地层22中的流动之后,即在监测井23内的特定深度SD1(例如:5米或10米,即监测的位置)执行感测,监测井21,23均具有孔口直径大小为50mm的圆孔24,而深度DP为15米,亦可以是在山坡上的深度为200米的井。环保感测装置10包括置于监测井23内的装置本体11(即一根长度500mm、外径(OD)25mm的主管),及装设于装置本体11内的管内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即压力计)、温度传感器(即温度计)、应变计及位移计等至少其中之一,图中未示出,温度计及压力计是可以同时装设在主管内)。环保感测装置10装设有第一充气膜片121、第二充气膜片122及充气管13,并将在监测井23的井壁27内形成一个独立的隔绝量测空间28(即区隔的空间)。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环保感测装置10还包括装设在装置本体11上的第一套筒31(长度如图1中LT所示,可为例如150mm或其他合适的长度)及第二套筒32,第二套筒32与第一套筒31分别在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装置本体11上,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在左右两端各具有环状端壁33(另一端未示出),各环状端壁33分别穿设有第一轴向通孔351及第二轴向通孔352,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的筒壁宽度SW(约5mm)即环状端壁33的厚度,第一轴向通孔351及第二轴向通孔352设置在筒壁宽度SW内。第一轴向通孔351是用于装设充气管13的管孔。第一充气膜片121装设在第一套筒31上,当第一充气膜片121在充气状态时,第一充气膜片121在特定深度SD2抵紧监测井23,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25及下方地层26(如图2B所示)。
环保感测装置10包括管外传感器15(例如:化学传感器或腐蚀率量测计),穿经第二轴向通孔352(即第二管孔),以组成多功能环保感测装置。所述管内传感器14及管外传感器15感测用以感测流经下方地层26的而进入隔绝量测空间28的待测物质(即所述化学物质或热水等),如此可有助于得知在监测井21中灌药的效果。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套筒31同轴套设于装置本体11外,且所述管外传感器15穿经第二轴向通孔352,如果化学传感器及腐蚀率量测计二者需要同时装设,则只需加开第三轴向通孔(图中未示出)即可。在装置本体11环设有4个流通孔34,以使所述待测物质得以流进装置本体11内。
在环保感测装置10中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计及位移计均装设有长度约20mm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而所述待测物质为一种化学物质或热水,且所述管内传感器14用以量测所述化学物质及所述热水产生的压力及温度变化。第二充气膜片122装设在第二套筒32上。请参阅图4,充气管13连通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且具有多个第一出气孔41及一第二出气孔42。
当环保感测装置10置入监测井23内且到达特定深度SD1后,充气管13内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出气孔41及第二出气孔42而进入第一第二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内。已进入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内的气体则分别通过第一通气孔341及第二通气孔342(如图3所示)而进入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内,以利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进入充气状态,且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在充气状态下分别抵紧监测井23的井壁27,从而在井壁27、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与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28。
请参阅图5,环保感测装置10更包括续接器50(其长度可以与主管同为500mm,亦可以视需要而延长到3米以上),与装置本体11连接,用以使环保感测装置10在监测井23中延伸至特定深度SD1。且续接器50具有快速接头51,装置本体10具有如图6所示的快速接头60,以方便装置本体10及续接器50之间的连接。又所述化学传感器及所述腐蚀率量测计分别用以量测地底下酸度及腐蚀速率。
请参阅图7,本发明也属于一种环保感测系统100及方法,可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整治或预防土石流的监测,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例如:与灌药监测井70距离有5米的监测井71,以及与灌药监测井70距离有10米的监测井72)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73(即被选定的厂区或待测的土地)的被选定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以凿设/设置,每一个感测装置用以在相对应监测井内的特定深度SD1执行感测,或依特定计划选定不同深度的量测点(例如:5个不同深度的量测点),将多个感测装置置于所有量测点而同时执行感测环境参数。每一个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1,置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内或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14,装设于装置本体11内;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于二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装置本体11上,其中第一套筒31具有筒壁宽度SW,且于筒壁宽度SW内穿设第二轴向通孔352;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分别装设在第一套筒31及第二套筒32上,当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在充气状态时,第一充气膜片121及第二充气膜片122分别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特定深度SD2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并于第一充气膜片121、第二充气膜片122与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以及管外传感器15,穿经第二轴向通孔352,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14及所述管外传感器15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而进入隔绝量测空间28的所述待测物质,以获得所述环境参数。
实施例
1.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于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至少轴向通孔;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所述第一深度比所述第二深度深;以及一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2.根据实施例1中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计及位移计至少其中之一,且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应变计及所述位移计装设有布拉格光纤光栅(FBG),而所述待测物质为化学物质或热水,且所述管内传感器用以量测所述化学物质及所述热水产生的压力及温度变化。。
3.根据实施例1或2中任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各环状端壁具有所述筒壁宽度,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更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充气膜片及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充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且具有第一及一第二出气孔,所述充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出气孔而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及第二通气孔,已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内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通气孔而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内,以利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进入所述充气状态,且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在所述充气状态下即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并在所述井壁、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所述隔绝量测空间。
4.根据实施例1~3中任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用以装设所述充气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所述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用以装设化学传感器或腐蚀率量测计,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更包括续接器,与所述装置本体连接,用以使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在所述监测井中于所述第一特定深度进行感测,而所述装置本体及所述续接器均具有快速接头,以便于所述装置本体及所述续接器之间的连接,且所述管外传感器为所述化学传感器或所述腐蚀率量测计,所述化学传感器及所述腐蚀率量测计分别用以量测地底下酸度及腐蚀速率。
5.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套筒、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所述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流经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待测物质。
6.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一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所述第一特定深度比所述第二特定深度深,其中所述管内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7.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每一个感测装置用以在相对应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且每一个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于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将所述特定深度的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以及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8.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所述多个感测装置用以分别在不同监测井内的不同深度依特定计划同时执行感测环境参数、且每一个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所述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所述环境参数。
9.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方法,包括选定待测土地,选定所述待测土地的参考点,依特定方式排列,环绕所述参考点凿设多个监测井,依特定计划,分别为每一个监测井选定不同深度的量测点,将多个感测装置置于所有量测点,以及同时用所述多个感测装置感测环境参数。
10.根据实施例9中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每一个感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所述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所述环境参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能以新颖的设计而获得一种简化步骤的效果,通过在主管的套筒上开设轴向通孔,而使主管内的压力计与主管外的传感器得以同时存在,并且所运用的在主管上装设套筒的模式,果能获致在套筒上同时固定充气管及管外传感器的功效。故凡熟习本技艺的人士,得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符号说明】
10:环保感测装置 11:装置本体
121:第一充气膜片 122:第二充气膜片
13:充气管 SD:特定深度
20:厂区 21:监测井
22:地层 23:监测井
24:圆孔 25:上方地层
26:下方地层 27:井壁
28:隔绝量测空间
31:第一套筒 LT:长度
32:第二套筒 33:环状端壁
SW:筒壁宽度 34:流通孔
341:第一通气孔 342:第二通气孔
351:第一轴向通孔 352:第二轴向通孔
41:第一出气孔 42:第二出气孔
50:续接器 51,60:快速接头
70:灌药监测井 71,72:监测井
73:一方土地 100:环保感测系统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一方土地上的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
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
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
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将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所述第一特定深度比第二特定深度深;以及
管外传感器,穿经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的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变计及位移计至少其中之一,且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应变计及所述位移计各装设有布拉格光纤光栅(FBG),而所述待测物质为化学物质或热水,且所述管内传感器用以量测所述化学物质及所述热水产生的压力及温度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具有所述筒壁宽度,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充气膜片及充气管,所述第二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充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且具有第一及一第二出气孔,所述充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出气孔而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及一第二通气孔,已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内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通气孔而进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内,以利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进入所述充气状态,且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在所述充气状态下分别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并在所述装置本体、所述井壁、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充气膜片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其中所述筒壁宽度内穿设第一轴向通孔及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一轴向通孔用以装设所述充气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所述管外传感器穿经所述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用以装设化学传感器或腐蚀率量测计,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还包括续接器,与所述装置本体连接,用以使所述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在所述监测井中延伸至所述第一特定深度,而所述装置本体及所述续接器均具有快速接头,以便于所述装置本体及所述续接器之间的连接,且所述管外传感器为所述化学传感器或所述腐蚀率量测计,所述化学传感器及所述腐蚀率量测计分别用以量测地底下酸度及腐蚀速率。
5.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用以在监测井内的特定深度执行感测,包括:
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监测井内;
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所述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
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分别抵紧所述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监测井的所述特定深度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流经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待测物质。
6.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用以在相对应监测井内的第一特定深度执行感测、且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置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内;
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第一套筒,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筒壁宽度且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穿设至少一个轴向通孔;
第一充气膜片,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筒上,当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一充气膜片在第二特定深度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将所述第二特定深度的该方土地分成上方地层及下方地层;以及
管外传感器,穿经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的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通孔,用以感测流经所述下方地层的待测物质。
7.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系统,包括分别装设于多个监测井中的多个感测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监测井环绕一方土地的参考点而依特定方式排列设置、所述多个感测装置用以分别在不同监测井内的不同深度依特定计划同时执行感测环境参数、且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一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
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所述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
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分别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所述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所述环境参数。
8.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方法,包括:
选定待测土地;
选定所述待测土地的参考点;
依特定方式排列,环绕所述参考点凿设多个监测井;
依特定计划,分别为每一个所述监测井选定不同深度的量测点;
将多个感测装置置于所有所述量测点;以及
同时用所述多个感测装置感测环境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方法,其中每一个所述感测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设置于位于所述不同深度中一特定深度的相对应所述监测井内;
管内传感器,装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两个套筒,于两个不同高度上装设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每一个所述套筒具有两个环状端壁,每一个所述环状端壁分别开设有管孔,用以供管外传感器穿经其间;以及
两个充气膜片,分别装设在所述两个套筒上,当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在充气状态时,所述两个充气膜片分别抵紧所述相对应监测井的井壁,且于所述相对应监测井中在所述两个充气膜片与所述井壁之间形成隔绝量测空间,其中所述管内传感器及所述管外传感器感测所述隔绝量测空间的所述环境参数。
CN202010456619.9A 2020-05-26 2020-05-26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720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619.9A CN113720374A (zh) 2020-05-26 2020-05-26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619.9A CN113720374A (zh) 2020-05-26 2020-05-26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0374A true CN113720374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6619.9A Pending CN113720374A (zh) 2020-05-26 2020-05-26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037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86758U (zh) * 2014-06-04 2014-09-21 Taiwan Environment Scient Co Ltd 多深度地下水文參數及水質調查多封塞裝置
CN104990575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组合式地下水监测装置
CN206020231U (zh) * 2016-09-07 2017-03-15 北京南科大蓝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深度地下水水文及水质调查膨胀封隔装置
CN207944911U (zh) * 2018-03-15 2018-10-09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过电缆过气管线偏心式封隔器
CN208060071U (zh) * 2018-02-06 2018-11-06 上海光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土木工程用光纤光栅孔隙水压传感器
TW202020297A (zh) * 2018-11-26 2020-06-01 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土木工程之感測裝置、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86758U (zh) * 2014-06-04 2014-09-21 Taiwan Environment Scient Co Ltd 多深度地下水文參數及水質調查多封塞裝置
CN104990575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组合式地下水监测装置
CN206020231U (zh) * 2016-09-07 2017-03-15 北京南科大蓝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深度地下水水文及水质调查膨胀封隔装置
CN208060071U (zh) * 2018-02-06 2018-11-06 上海光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土木工程用光纤光栅孔隙水压传感器
CN207944911U (zh) * 2018-03-15 2018-10-09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过电缆过气管线偏心式封隔器
TW202020297A (zh) * 2018-11-26 2020-06-01 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土木工程之感測裝置、系統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ir et al. Pressuremeter testing: methods and interpretation
US6865933B1 (en) Multi-level monitoring well
JP4757092B2 (ja) 地下水流動評価方法
US6098020A (en) Downhole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091229B (zh) 一种变水头分段渗透系数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
EA008080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 в буровых микроскважинах
Vaughan A note on sealing piezometers in boreholes
BRPI0618246A2 (pt)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monitorar a pressão em uma formação atravessada por, pelo menos, um furo de poço
US9879401B2 (en) Oil and gas well and field integrity protection system
EP2766569B1 (en) Formation pressure sensing system
Yihdego Hydraulic in situ testing for min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packer test procedure, prepara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JP4036303B2 (ja) 地盤注入工法
US38712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porous or fissured medium
KR100869168B1 (ko) 열추적자의 온도 검출에 의한 지중 수리 시험 방법
US20210372267A1 (en) Sens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civil engineering
CN113720374A (zh) 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感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2008241U (zh) 一种压水试验测试系统
JP5155761B2 (ja) 湧水圧および湧水量の測定装置、測定方法
JP2010243337A (ja) 多層帯水層の間隙水圧測定方法
TW202020297A (zh) 應用於土木工程之感測裝置、系統及方法
JP4537978B2 (ja) 地盤注入装置
CN105547359A (zh) 一种土层响应监测系统
KR101003018B1 (ko) 간극수압계측시스템 및 간극수압계측방법
JP5522685B2 (ja) 封止装置
CN112197806B (zh) 采煤沉陷区移动变形、水文及应力监测设备装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