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4150B -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4150B
CN113714150B CN202111286137.4A CN202111286137A CN113714150B CN 113714150 B CN113714150 B CN 113714150B CN 202111286137 A CN202111286137 A CN 202111286137A CN 113714150 B CN113714150 B CN 113714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s
refractive index
antireflection film
solar cel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61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4150A (zh
Inventor
夏志鹏
黄纪德
王龙
王卉
刘长明
张昕宇
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61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4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4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2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optical properties, e.g. colou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6Particular post-treatment for the devices, e.g. annealing, impurity gettering, short-circuit elimination, recrystal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分选得到的电池组制备成光伏组件后,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颜色均匀性。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大,人们对太阳能电池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需要将颜色相同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以使光伏组件整体的颜色均匀,使其在时尚美观的同时又能兼具发电收益。因此,在太阳能电池出厂前对其外观质量和颜色的分选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存在对颜色进行分选后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后,光伏组件的颜色仍然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至少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颜色均匀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另外,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包括: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一筛选步骤,得到第一类电池组,第一类电池组包括M个太阳能电池,第一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对第一类电池组执行第二筛选步骤,从M个太阳能电池中选择色系相同的N个太阳能电池,N个太阳能电池构成电池组,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小于或等于M。
另外,第一筛选步骤包括: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进行比较;筛选出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一类电池组。
另外,采用在线检测方式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以实时反馈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另外,预设阈值范围为0~0.05。
另外,第二筛选步骤包括:对第一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基于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确定M个太阳能电池中每一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属于同一色系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组。
另外,色系的数量为3~6。
另外,设置两个或者以上的预设折射率,并基于每一预设折射率,获得与每一预设折射率对应的电池组。
另外,还包括: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三筛选步骤,得到第二类电池组,第二类电池组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第二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范围。
另外,对第二类电池组执行返工步骤,以使第二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另外,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包括:标识每一太阳能电池,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相同;筛选出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组。
另外,标识每一太阳能电池的步骤包括:对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基于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确定每一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标识太阳能电池。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电池串由多个上述任一项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筛选得到的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连接而成;封装层,封装层用于覆盖电池串的表面;盖板,盖板用于覆盖封装层远离电池串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技术方案中,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也就是说,对太阳能电池的色系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同时进行分选,如此,使得电池组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色系,且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当将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后,使得每片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因此,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反射光之间具有较小的光程差差异,从而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为一致,如此,使得光伏组件整体的颜色较均一,即使从不同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光伏组件的颜色也较为均匀。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产生薄膜干涉现象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子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存在光伏组件的颜色不均匀的问题。
分析发现,导致光伏组件的颜色不均匀的原因之一在于,太阳能电池表面通常会制备减反射膜,以使太阳能电池表面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较低。然而,由于镀膜工艺的差别,可能使得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由多个太阳能电池制备而成的光伏组件的尺寸相对较大,当从不同角度观察光伏组件时,若不同太阳能电池表面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则会使得入射光线在不同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上的光程差差异较大,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反射的光波存在差异,导致同一组件中,不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具有2%~3%的色差。
关于由于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率差异导致太阳能电池表面具有颜色差异的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图1为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产生薄膜干涉现象的原理示意图。
参考图1,在太阳能电池表面设置减反射膜110,当入射光线照射至减反射膜110表面时,由于空气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减反射膜110的折射率不同,入射光线会被减反射膜110的两个相对表面分别反射,因此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从而发生薄膜干涉现象。具体地,由于光波具有波动性,从减反射膜110的两个相对表面反射的入射光线可能会发生干涉相长,或者干涉相消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光波。至于是发生干涉相长还是发生干涉相消,这取决于从减反射膜110的两个相对表面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程差,而光程差又取决于入射光线在减反射膜110表面的入射角度以及减反射膜110的折射率,当入射光线在减反射膜110表面的入射角度越大,光程差越大。因此,当同一光伏组件的不同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110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时,使得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110表面所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程差差异较大,导致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110表面反射的光波具有差异,在人眼观察时,最终表现为颜色的差异。可以理解的是,当同一光伏组件的不同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110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时,人眼观察组件的角度越倾斜,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110表面所反射的入射光线的光程差差异也会越大,从而观察到的颜色差异也会越大。因此,即使同一光伏组件中每一片太阳能电池具有相同的色系,若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110存在折射率差异,那么,当从不同角度观察光伏组件时,人眼还是会观察到颜色的差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也就是说,对太阳能电池的色系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同时进行分选,如此,使得电池组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色系,且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当将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后,使得每片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因此,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反射光之间具有较小的光程差差异,从而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为一致,如此光伏组件表面的颜色较为均匀,从不同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时,观察到的组件的颜色也较均一。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方法流程图,包括:
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对太阳能电池的色系以及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同时进行筛选,使得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色系,且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差异。当将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后,由于每一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差异,因此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入射光线之间具有较小的光程差差异,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为一致。如此,即使从不同的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光伏组件的颜色差异较小,即光伏组件整体的颜色较均匀。相较于仅将经过色系筛选之后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同一光伏组件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同时经过色系筛选以及折射率筛选之后的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使得同一光伏组件中,不同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色差可以降低至0.3%以下。
具体地,有关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可以包括基底100,基底100用于接收入射光线并产生光生载流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射光线可以为太阳光线。基底100具有相对的受光面以及背光面,其中,减反射膜110可以位于基底100的受光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100可以为硅基底,硅基底的材料可以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以及微晶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底100的材料还可以为碳单质、有机材料以及多元化合物,多元化合物包括砷化镓、碲化镉、铜铟硒等。
基底100的表面具有发射极120,发射极120与基底100形成PN结,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极120可以通过对基底100的表层进行离子扩散掺杂得到,被掺杂的部分基底100转换为发射极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可以为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Cell,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电池)电池,基底100为P型衬底,即基底100内掺杂有P型离子,发射极120为N型掺杂层,掺杂有N型离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为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基底100为N型衬底,基底100掺杂有N型离子,发射极120为P型掺杂层,掺杂有P型离子。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P型离子可以为硼、镓或者铟中的任意一者,N型离子可以为磷、砷或者锑中的任意一者。
减反射膜110用于减少基底100对入射光线的反射。当减反射膜110位于基底100的受光面时,使得基底100的受光面对入射光线的反射较少,因此,基底100可以吸收较多的入射光线,提高对太阳光线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基底100表面的载流子浓度较高,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填充因子得到提升,进而改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因此,在基底100的受光面设置减反射膜110,对增大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反射膜110可以是单层结构,减反射膜110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二氧化钛、硫化锌、氧化铊或者碳氮氧化硅中的任一种。
参考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减反射膜110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可以包括沿背离基底100方向依次堆叠的第一减反射膜111以及第二减反射膜112,第一减反射膜111可以位于发射极120远离基底100的表面,且第二减反射膜112位于第一减反射膜111远离基底100的表面。
第一减反射膜111位于发射极120远离基底100的表面,用于对基底100表面起钝化效果,以增加基底100表面的载流子浓度,抑制基底100界面处的载流子复合,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填充因子较大,改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此外,第一减反射膜111还用于增强入射光线在基底100的入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膜111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氮氧化硅或者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膜111可以为单层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膜111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第二减反射膜112用于减少对入射光线的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减反射膜112可以是单层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减反射膜112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可以包括沿远离基底100的方向依次堆叠的第一减反射层113以及第二减反射层114。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层113以及第二减反射层114可以设置为沿远离基底100的方向依次堆叠的氮化硅层以及氮氧化硅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层113以及第二减反射层114也可以设置为沿远离基底100的方向依次堆叠的氮化硅层以及氧化硅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反射层113以及第二减反射层114还可以设置为沿远离基底100的方向依次堆叠且折射率依次减小的氮化硅层,如此,当入射光线入射至减反射膜110内部时,入射光线在减反射膜110内部的反射和干涉次数增加,更大程度的增加了减反射膜110对入射光线的吸收,因此可以达到较好的减反射效果,从而增加载流子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钝化接触结构130,钝化接触结构130位于基底100远离减反射膜110的表面,钝化接触结构130可以包括在沿远离基底100方向依次堆叠的隧穿氧化层131以及掺杂导电层132。其中,隧穿氧化层131用于实现基底100背面的界面钝化。具体地,隧穿氧化层131的材料可以为电介质材料,例如氧化硅。掺杂导电层132的材料用于形成场钝化,例如可以是掺杂硅,掺杂导电层132与基底100具有相同导电类型的掺杂元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钝化层140,钝化层140位于掺杂导电层132远离基底100的表面。钝化层140用于增强入射光线在基底100的入射效果,此外,还用于增强钝化接触结构130的钝化效果。钝化层140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氮氧化硅或者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40可以为单层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钝化层140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第一电极150以及第二电极160,第一电极150以及第二电极160分别位于基底100的两个相对表面,其中,第一电极150贯穿减反射膜110与发射极120电连接;第二电极160贯穿钝化层140与掺杂导电层132电连接。
具体地,有关对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具体步骤可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子步骤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包括: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一筛选步骤,得到第一类电池组,第一类电池组包括M个太阳能电池,第一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也就是说,先对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一定的管控,使得筛选得到的第一类太阳能电池组中,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具有接近一致甚至相同的折射率。对批量的太阳能电池进行折射率的筛选,可以采用相同的筛选工艺对数量较多的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使得筛选的过程较简单且效率较高。此外,将第一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控制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使得第一类电池组的M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之间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差异。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筛选步骤可以具体包括: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同一预设折射率,对同一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在同一筛选工序中进行折射率的筛选。这是由于同一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中,形成减反射膜的工艺相同,使得同一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之间本身具有较小的折射率差异。因此,若对同一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在同一筛选工序中进行折射率的筛选,可以避免由于筛选出过多的不符合折射率筛选条件的太阳能电池而可能导致无效筛选的问题,使得筛选工艺的效率较高。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折射率可以根据不同批次的待检测太阳能电池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首先对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总体的平均折射率进行评估,再根据平均折射率设置预设折射率,使得基于该预设折射率执行第一筛选步骤时,在同一筛选工艺过程中,可以筛选得到较多符合预设折射率要求的太阳能电池,从而使筛选效率较高,避免发生由于预设折射率设置不当而使筛选得到的符合预设折射率要求的太阳能电池数量过少,从而导致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以上的预设折射率,并基于每一预设折射率,获得与每一预设折射率对应的电池组。也就是说,可以基于不同批次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不同光伏组件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需求,适应性地调整预设折射率。具体地,由于不同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可能具有较大的折射率差异,因此,可以对不同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分别设置对应的预设折射率,再基于每一预设折射率,进行相应的筛选工艺,以筛选出与每一预设折射率对应的电池组。根据不同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设置相应的预设折射率,并对不同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分批筛选,使得筛选工艺的效率较高。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后,将检测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进行比较,以获取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
将检测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进行比较后,筛选出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一类电池组。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线检测方式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以实时反馈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也就是说,所检测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实际折射率的数据可以被实时上传至线上,例如可以被上传至监测系统中,通过在监测系统中预先设置相应的程序,并在程序中写入预设折射率以及预设阈值范围。当实际折射率的数据被同步上传至监测系统中时,监测系统中的程序将同步反馈减反射膜的实际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如此,不仅使筛选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了人力,从而较高效地执行第一筛选步骤,还能使得筛选的正确率较高。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在线膜厚折射率测试仪对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范围可以为0~0.05。也就是说,所检测到的减反射膜的实际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范围可以为0~0.05,例如,减反射膜的实际折射率可以比预设折射率小0~0.05,再例如,减反射膜的实际折射率也可以比预设折射率大0~0.05。在这个范围内,所筛选得到的第一类电池组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折射率较接近,后续将第一类电池组中色系相同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同一光伏组件后,使得光伏组件的颜色较为均一。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一筛选步骤后,对第一类电池组执行第二筛选步骤,从M个太阳能电池中选择色系相同的N个太阳能电池,N个太阳能电池构成电池组,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小于或等于M。对折射率符合要求的第一类太阳能电池进行第二筛选步骤,以筛选出色系相同,且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的太阳能电池。如此,在第二筛选步骤中,可以采用同一工艺步骤,仅对第一类电池组的色系进行筛选,即采用流水线式的检测方式,对第一类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筛选,使得检测的效率较高。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筛选步骤可以包括:
对第一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由于减反射膜位于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线的反射较少,从而吸收较多的入射光线,根据减反射膜的制备工艺、材料以及膜厚等参数的不同,减反射膜可以着重吸收不同波段的入射光线。因此,对于一部分未被减反射膜着重吸收的其它波段的入射光线,将会被减反射膜反射,而被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即为我们所观察到的颜色。因此,可以通过对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来确定太阳能电池的颜色。
基于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确定M个太阳能电池中每一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属于同一色系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组。也就是说,当确定M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颜色后,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减反射膜的颜色,对太阳能电池进行色系的划分,同一色系的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颜色一致。如此,使得对太阳能电池的筛选工艺较为简单且高效。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太阳能电池进行色系划分时,色系的数量可以为3~6。也就是说,对第一类电池组进行第二筛选步骤后可以得到3~6个电池组,其中,每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相同的颜色,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三筛选步骤,得到第二类电池组,第二类电池组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第二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具体地,第三筛选步骤可以包括:
对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
将检测到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进行比较;
筛选出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超出预设阈值范围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二类电池组。也就是说,在同一筛选批次中,将不符合折射率要求的太阳能电池筛选出来作为第二类电池组,那么在该筛选批次的剩余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均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从而,可以将该筛选批次的剩余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一类电池组,用于进行第二筛选步骤,以筛选出具有相同色系的太阳能电池。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第三筛选步骤,得到第二类电池组后,可以对第二类电池组执行返工步骤,以使第二类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如此,使得第二类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在经过返工后,符合折射率要求,尽量使得同一批次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因此,在后续进行第二筛选步骤以得到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电池组时,每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数量较多,从而可以较充分地满足制备颜色均一的光伏组件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数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中,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从而,由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而成的光伏组件中,每一片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较小,从而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一致,使得光伏组件的颜色较均一,即使从不同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观察到的光伏组件的颜色较为均匀。具体地,通过第一筛选步骤,先对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一定的管控,得到第一类电池组;接着对第一类电池组进行第二筛选步骤,对第二类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的色系进行筛选,使得筛选得到的电池组中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采用第一筛选步骤以及第二筛选步骤的工艺流程,使得可以采用相同的筛选工艺对数量较多的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即筛选的过程较简单且效率较高。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相同。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下将不做赘述。另外,以下将重点说明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有关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的详细描述,以下不做赘述。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参考图6,对多个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包括:
标识每一太阳能电池,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相同。也就是说,基于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对每一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即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进行归类。如此,可以实现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精准筛选,使得后续在使用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光伏组件后,可以较大地提升光伏组件的颜色均一性。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每一太阳能电池的步骤包括:
对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如此,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因此可以在同一筛选工艺过程中,将不同批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均作为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依次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基于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确定每一太阳能电池的色系。例如,基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第一颜色,可以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确定为第一色系;基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第二颜色,可以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确定为第二色系。
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的色系,标识太阳能电池。具体地,对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后,基于检测到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对太阳能电池进行折射率的标识。例如,可以将第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标识为第一折射率,将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标识为第二折射率。再基于第一太阳能电池的第一色系以及第一折射率,对第一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例如可以是第一标识;基于第二太阳能电池的第二色系以及第二折射率,对第二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例如可以是第二标识。值得注意的是,若第一太阳能电池以及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相同,且第一太阳能电池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的色系相同,那么,第一标识可以与第二标识相同,如此,每一经过标识的太阳能电池,都具有确定的色系以及折射率。
对每一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后,筛选出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组,也就是说,如此筛选得到的电池组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颜色,并且每一太阳能电池具有一致的折射率,即将电池组中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把控得较为严格。后续将属于该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同一光伏组件之后,可以较大地改善光伏组件的颜色均一性。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中,对多个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也就是说,对太阳能电池的色系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同时进行分选,如此,使得电池组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色系,且每一片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较接近,从而由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而成的光伏组件中,每一片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较小,从而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一致,使得光伏组件的颜色较均一,即使从不同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观察到的光伏组件的颜色较为均匀。具体地,基于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以及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对每一片太阳能电池进行标识,筛选出标识相同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组,如此,将电池组中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把控得较为严格,后续将属于该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制备成同一光伏组件之后,可以较大地改善光伏组件的颜色均一性。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参考图7,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电池串由多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筛选得到的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101连接而成;封装层102,封装层102用于覆盖电池串的表面;盖板103,盖板103用于覆盖封装层102远离电池串的表面。太阳能电池101以整片或者多分片的形式电连接形成多个电池串,多个电池串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池串之间可以通过导电带104电连接。封装层102覆盖太阳能电池101的正面以及背面,具体地,封装层102可以为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胶膜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胶膜等有机封装胶膜。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3可以为玻璃盖板、塑料盖板等具有透光功能的盖板103。具体地,盖板103朝向封装层102的表面可以为凹凸表面,从而增加入射光线的利用率。
参考图2、图5以及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光伏组件由属于同一电池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而成。其中,属于同一电池组的每一太阳能电池具有相同的色系,且每一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如此,使得光伏组件中的每一太阳能电池不仅具有相同的色系,且不同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差异较小,因此,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反射光之间具有较小的光程差差异,从而每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所反射的光波较为一致,如此,使得光伏组件整体的颜色较均一,即使从不同角度对光伏组件进行观察,所观察到的光伏组件的颜色也较为均匀。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多个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对每一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
对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进行筛选以获得若干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中包括具有相同色系的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且每一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预设阈值范围为0~0.05,其中,对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执行筛选的步骤包括:对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一筛选步骤,得到第一类电池组,所述第一类电池组包括M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一类电池组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筛选步骤包括:将检测到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进行比较;筛选出所述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的所述太阳能电池,作为所述第一类电池组;对所述第一类电池组执行第二筛选步骤,从M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中选择色系相同的N个所述太阳能电池,N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构成所述电池组,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小于或等于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在线检测方式对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以实时反馈所述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的差值是否在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选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类电池组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进行检测;
基于所述减反射膜表面的颜色,确定M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中每一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色系,属于同一色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作为所述电池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系的数量为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或者以上的所述预设折射率,并基于每一所述预设折射率,获得与每一所述预设折射率对应的所述电池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执行第三筛选步骤,得到第二类电池组,所述第二类电池组包括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二类电池组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的差值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类电池组执行返工步骤,以使所述第二类电池组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预设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8.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筛选得到的所述电池组连接而成;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用于覆盖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盖板,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电池串的表面。
CN202111286137.4A 2021-11-02 2021-11-02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113714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137.4A CN113714150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6137.4A CN113714150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4150A CN113714150A (zh) 2021-11-30
CN113714150B true CN113714150B (zh) 2022-04-19

Family

ID=7868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6137.4A Active CN113714150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41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7369B2 (ja) * 2000-04-21 2005-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97937A (ja) * 2001-12-21 2003-07-11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色彩制御方法
CN101676040B (zh) * 2008-09-16 2012-09-19 中茂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以分类太阳能电池的光学检测系统以及方法
CN104241449A (zh) * 2014-09-18 2014-12-24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
CN104485388A (zh) * 2014-12-11 2015-04-01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pecvd镀膜后不良片的返工方法
CN205789879U (zh) * 2016-06-28 2016-12-07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片外观检测装置
CN109632101A (zh) * 2018-11-08 2019-04-16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多晶电池片颜色色系的方法
WO2021049116A1 (ja) * 2019-09-10 2021-03-18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太陽電池群の製造装置、太陽電池群、及び太陽電池群の製造方法
CN212733114U (zh) * 2020-05-25 2021-03-19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镀膜硅片分选系统及硅片镀膜系统
CN112669306A (zh) * 2021-01-06 2021-04-1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显著图的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4150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št et al. Textured interfaces in monolithic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advanced light management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energy yield
Mazzarella et al. Nanocrystalline n-type silicon oxide front contacts for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photocurrent enhancement on planar and textured substrates
US20100313942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hotovoltaic module having multiple semiconductor layer stacks
Ferrada et al. Potential for photogenerated current for silicon based photovoltaic modules in the Atacama Desert
NL2034429B1 (en) Solar cell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Singh et al. Comparing optical performance of a wide range of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architectures under real-world conditions
CN113675289B (zh) 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Khaleda et al. Spectral response and quantum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solar cells: A review
Witteck et al. UV radiation hardness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featuring crystalline Si solar cells with AlOx/p+‐type Si and SiNy/n+‐type Si interfaces
CN113714150B (zh) 太阳能电池的分选方法及光伏组件
Brooks et al. High-resolution laser beam induced current measurements on Cd0. 9Zn0. 1S/CdTe solar cells
Cabrera et al. Advanc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AMO: a solar module adapted for the climate conditions of the Atacama desert in Chile
Witteck et al. Reducing UV induced degradation losses of solar modules with c-Si solar cells featuring dielectric passivation layers
Franklin et al. Sliver solar cells for concentrator 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ion ratio below 50
Ohl et al. Increased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encapsulated solar cells by using two-component silicone as encapsulant material
CN211907441U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
WO2022144214A1 (en) Solar cell
López-Escalante et al. Selective emitter technology global implant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low ultraviolet cut-off EVA
Verma et al.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Junction Photovoltaic Cells
Klampaftis On improving the short-wavelength response and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via luminescent down-shifting of the incident light
Konagai et al. High voltage bifacial amorphous Si quintuple-junction solar cells for IoT devices
Konagai et al. Bifacial amorphous Si quintuple‐junction solar cells for IoT devices with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3.5 V under low illuminance
Mohr Silicon concentrator cells in a two-stage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a concentration factor of 300x
US11967663B2 (en)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s with thin-film, polycrystalline, low-bandgap bottom cells
Jäger et al. Perovskite‐Based Tandem Solar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