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2732A -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2732A
CN113712732A CN202010448634.9A CN202010448634A CN113712732A CN 113712732 A CN113712732 A CN 113712732A CN 202010448634 A CN202010448634 A CN 202010448634A CN 113712732 A CN113712732 A CN 113712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plate
eye prot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6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林景松
黄启峰
韩永隆
蔡长谚
李伟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86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2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2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2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2Gogg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2Goggles
    • A61F9/028Ventila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61L9/205Ultraviolet radiation using a photocatalyst or photosensiti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2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 B01D46/0028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provided with antibacterial or antifung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2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 B01D46/0032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additional separating or treating functions using electrostatic forces to remove particles, e.g. electret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68Removing 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B01D53/8603 - B01D53/8665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包含装置本体及气体处理机。装置本体具有一护目镜、一前缘部及一套挂环,气体处理机设置于前缘部,套挂环供穿戴者穿戴及定位于头部,护目镜对应于穿戴者的脸部。气体处理机包含机体、净化模块、导风机、气体检测模块及电池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检测获得一气体检测数据,以控制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当导风机实施启动操作时,导风机导引气体通过该净化模块,并进行过滤及净化,并使过滤及净化的气体排出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

Description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尤指一种结含气体检测与净化装置的护目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对于生活周遭的气体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PM2.5、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等气体,甚至于气体中含有的微粒、病菌,都会在环境中暴露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此外,防护人员在防疫时尽管戴着护目装置,仍会直接受到环境中的病菌影响到健康。因此,如何使防护人员带着护目装置仍可呼吸到净化的气体,是本案研发的重视的课题。
同时,若在防疫时监测环境中的气体品质,即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有害环境中的人,使其能够即时预防或逃离,避免其因暴露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中而造成健康的影响及伤害,是非常好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可结合气体处理机,供以气体由置设于装置本体的前缘部外部导入,再通过气体处理机检测导入气体,获得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且导风机实施启动操作时,供以导引气体由进气口进入通过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出气口导出净化气体直接对应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提供呼吸净化气体且气体处理机的第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获得的气体检测数据,通过微处理器接收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再通过通信器接收微处理器所运算的气体检测数据,对外传输气体检测数据给一外部装置,供以获得气体检测数据的一信息及一通报警示,达到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供穿戴时可随时、随地检测气体的警示,以及呼吸到净化干净气体。
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包含:一装置本体,具有一护目镜、一前缘部及一套挂环,其中该前缘部垂直向对应到穿戴者的鼻部及口部,且该护目镜及该套挂环固设于该前缘部上,促使该套挂环供穿戴者穿戴于头部定位,而该护目镜得以让该穿戴者的脸部受到防护;以及一气体处理机,设置于该装置本体的前缘部上,而该气体处理机包含:一机体,具有至少一进气口、至少一出气口以及在机体内部设置有一气体流道,而该气体流道介于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之间;一净化模块,设置在该机体的该气体流道中,以过滤该气体流道所导入的一气体;一导风机,设置在该机体的该气体流道中,且邻设于该净化模块一侧,导引该气体由该进气口进入通过该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该出气口导出;一气体检测模块,设置在该机体中,包括一气体检测主体,供以检测由该进气口所导入该气体而获得一气体检测数据;以及一电池模块,设置在该机体中,供与该气体检测模块、该导风机电性连接而提供启动电源;其中,该气体检测模块所检测获得该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该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当该导风机实施启动操作时,该导风机导引该气体由该进气口进入,该气体通过该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及净化,最后过滤及净化后的该气体由该出气口导出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A为本案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的气体处理机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气体处理机的滤网单元搭配光触媒单元所构成净化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气体处理机的滤网单元搭配光等离子单元所构成净化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D为图2A中气体处理机的滤网单元搭配负离子单元所构成净化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E为图2A中气体处理机的滤网单元搭配电浆离子单元所构成净化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案气体处理机的导风机为致动泵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B为本案气体处理机的导风机为致动泵自另一角度所视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A为图3A致动泵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3A致动泵另一实施例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C至图4E为图4A致动泵的作动示意图。
图5A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与电池模块组配关系示意图。
图5B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C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另一角度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D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A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基座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气体检测模块的案气体检测主体的基座容置激光组件及微粒传感器立体示意图。
图8A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压电致动元件结合基座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B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压电致动元件结合基座立体示意图。
图9A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压电致动元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9B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压电致动元件另一角度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A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压电致动元件结合于导气组件承载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10B至图10C为图10A中压电致动元件作动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主体的气体路径示意图。
图12为本案气体检测主体的激光组件发射光束路径示意图。
图13为本案气体检测模块的控制电路板与相关构件配置关系方块示意图。
图14为本案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气体处理机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本体
11:护目镜
12:前缘部
13:套挂环
2:气体处理机
21:机体
21a:进气口
21b:出气口
21c:气体流道
21d:通气连接管
21e:开口出气端
22:净化模块
22a:滤网单元
22b:光触媒单元
221b:光触媒
222b:紫外线灯
22c:光等离子单元
221c:纳米光管
22d:负离子单元
221d:电极线
222d:集尘板
223d:升压电源器
22e:电浆离子单元
221e:电场上护网
222e:吸附滤网
223e:高压放电极
224e:电场下护网
225e:升压电源器
23:导风机
23a:致动泵
231:进流板
231a:进流孔
231b:汇流排槽
231c:汇流腔室
232:共振片
232a:中空孔
232b:可动部
232c:固定部
233:压电致动器
233a:悬浮板
233b:外框
233c:支架
233d:压电元件
233e:间隙
233f:凸部
234:第一绝缘片
235:导电片
236:第二绝缘片
237:腔室空间
24:气体检测模块
24a:控制电路板
24b:气体检测主体
241:基座
2411:第一表面
2412:第二表面
2413:激光设置区
2414:进气沟槽
2414a:进气通口
2414b:透光窗口
2415:导气组件承载区
2415a:通气孔
2415b:定位凸块
2416:出气沟槽
2416a:出气通口
2416b:第一区间
2416c:第二区间
2417:光陷阱区
2417a:光陷阱结构
242:压电致动元件
2421:喷气孔片
2421a:悬浮片
2421b:中空孔洞
2421c:空隙
2422:腔体框架
2423:致动体
2423a:压电载板
2423b:调整共振板
2423c:压电板
2423d:压电接脚
2424:绝缘框架
2425:导电框架
2425a:导电接脚
2425b:导电电极
2426:共振腔室
2427:气流腔室
243:驱动电路板
244:激光组件
245:微粒传感器
246:外盖
2461:侧板
2461a:进气框口
2461b:出气框口
247a:第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
247b:第二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
24c:微处理器
24d:通信器
24e:电源单元
25:电池模块
3:外部装置
D:光陷阱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1及图2A至图2E所示,本案提供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主要包含一装置本体1及一气体处理机2。于本案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具有一护目镜11、一前缘部12及一套挂环13,前缘部12的垂直方向对应到穿戴者的鼻部及口部,而护目镜11及套挂环13固设于前缘部12上,促使套挂环13供穿戴者穿戴于头部定位,护目镜11得以让该穿戴者的脸部受到防护;又,气体处理机2设置装置本体1的前缘部12上,供以检测及净化气体导出直接对应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
请参阅图2A至图2E,于本案实施例中,本案的气体处理机2包含一机体21、一净化模块22、一导风机23、一气体检测模块24及一电池模块25。上述的机体21具有至少一进气口21a、至少一出气口21b以及在机体21内部设置有一气体流道21c,而气体流道21c介于进气口21a与出气口21b之间。上述的净化模块22设置在气体流道21c中,以过滤气体流道21c所导入的一气体。上述的导风机23设置在气体流道21c中,且邻设于净化模块22一侧,导引气体由进气口21a导入通过净化模块22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出气口21b导出。上述的气体检测模块24,设置在机体21中,供以检测由进气口21a所导入气体而获得一气体检测数据。上述的电池模块25,设置在机体21中,供与气体检测模块24、导风机23电性连接而提供启动电源。如此,气体检测模块24所检测获得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导风机23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当导风机23实施启动操作,导引气体由进气口21a进入通过净化模块22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出气口21b导出净化气体,穿戴者戴上装置本体1时,促使净化气体直接对应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提供呼吸净化气体。
再请参阅图2A至图2E所示,上述的净化模块22置位于气体流道21c中,可以是多种实施样态。例如,如图2A所示,净化模块22为一种滤网单元22a。当气体通过导风机23控制导入气体流道21c中,受滤网单元22a吸附气体中所含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及花粉,以达过滤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的效果,其中滤网单元22a可为静电滤网、活性碳滤网或高效滤网(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的其中之一。又,在一些实施例中,滤网单元22a上可以涂布一层二氧化氯的(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AMS)洁净因子,抑制气体中病毒、细菌,使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肠病毒及诺罗病毒的抑制率超过99%以上气体,帮助减少病毒交互传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滤网单元22a上可以涂布一层萃取了银杏及日本盐肤木的草本加护涂层,构成一草本加护抗敏滤网,可有效抗敏,更可破坏通过滤网单元22a的流感病毒(例如:H1N1流感病毒)表面蛋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滤网单元22a上可以涂布银离子,抑制气体中病毒、细菌。
如图2B所示,净化模块22可为滤网单元22a搭配光触媒单元22b的型态,光触媒单元22b包含一光触媒221b及一紫外线灯222b。光触媒221b及一紫外线灯222b分别置设气体流道21c中,并彼此保持一间距。气体通过导风机23控制导入气体流道21c中,且光触媒221b通过紫外线灯222b照射得以将光能转换化学能,借此对气体分解有害气体及消毒杀菌,以达过滤及净化导入的气体的效果。
如图2C所示,为净化模块22可为滤网单元22a搭配光等离子单元22c的型态,光等离子单元22c包含一纳米光管221c,纳米光管221c设置于气体流道21c中。当气体通过导风机23控制导入气体流道21c中,通过纳米光管221c照射所导入的气体,使气体中的氧分子及水分子分解成具高氧化性光等离子具有破坏有机分子的离子气流,将气体中含有挥发性甲醛、甲苯、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等气体分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以过滤及净化导入的气体的效果。
如图2D所示,为净化模块22可为滤网单元22a搭配负离子单元22d,负离子单元22d包含至少一电极线221d、至少一集尘板222d及一升压电源器223d,至少一电极线221d及至少一集尘板222d设置于气体流道21c中,而升压电源器223d提供至少一电极线221d高压放电,至少一集尘板222d带有负电荷,使气体通过导风机23控制导入气体流道21c中,通过至少一电极线221d高压放电,得以将气体中所含微粒带正电荷附着在带负电荷的至少一集尘板222d上,以达过滤及净化导入的气体的效果。
如图2E所示,为净化模块22可为滤网单元22a搭配电浆离子单元22e。电浆离子单元22e包含一电场上护网221e、一吸附滤网222e、一高压放电极223e、一电场下护网224e及一升压电源器225e,其中电场上护网221e、吸附滤网222e、高压放电极223e及电场下护网224e设置于气体流道21c中,且吸附滤网222e及高压放电极223e夹置设于电场上护网221e及电场下护网224e之间,而升压电源器225e提供高压放电极223e高压电,以产生高压电浆柱带有电浆离子,使气体通过导风机23控制导入气体流道21c中,通过电浆离子使得气体中所含氧分子与水分子电离生成阳离子(H+)和阴离子(O2-),且离子周围附着有水分子的物质附着在病毒和细菌的表面之后,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会转化成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羟基,OH基),从而夺走病毒和细菌表面蛋白质的氢,将其分解(氧化分解),以达过滤及净化导入的气体的效果。
本案的导风机23可为一风扇,例如但不限为涡漩风扇或离心风扇等。如第3A图、图3B、图4A及图4B所示,导风机23亦可为一致动泵23a。上述的致动泵23a由一进流板231、一共振片232、一压电致动器233、一第一绝缘片234、一导电片235及一第二绝缘片236依序堆叠组成。其中进流板231具有至少一进流孔231a、至少一汇流排槽231b及一汇流腔室231c,进流孔231a供导入气体,进流孔231a对应贯通汇流排槽231b,且汇流排槽231b汇流到汇流腔室231c,使进流孔231a所导入气体得以汇流至汇流腔室231c中。于本实施例中,进流孔231a与汇流排槽231b的数量相同,进流孔231a与汇流排槽231b的数量分别为4个,并不以此为限,4个进流孔231a分别贯通4个汇流排槽231b,且4个汇流排槽231b汇流到汇流腔室231c。
请参阅图3A、图3B及图4A所示,上述的共振片232通过接合方式组接于进流板231上,且共振片232上具有一中空孔232a、一可动部232b及一固定部232c,中空孔232a位于共振片232的中心处,并与进流板231的汇流腔室231c对应。可动部232b设置于中空孔232a的周围,且与汇流腔室231c相对的区域对应。固定部232c设置于共振片232的外周缘部分,且贴固于进流板231上。
请继续参阅图3A、图3B及图4A所示,上述的压电致动器233包含有一悬浮板233a、一外框233b、至少一支架233c、一压电元件233d、至少一间隙233e及一凸部233f。其中,悬浮板233a为一正方形型态,悬浮板233a的所以采用正方形,乃相较于圆形悬浮板的设计,正方形悬浮板233a的结构明显具有省电的优势,因在共振频率下操作的电容性负载,其消耗功率会随频率的上升而增加,又因边长正方形悬浮板233a的共振频率明显较圆形悬浮板低,故其相对的消耗功率亦明显较低,亦即本案所采用正方形设计的悬浮板233a,具有省电优势的效益;外框233b环绕设置于悬浮板233a的外侧;至少一支架233c连接于悬浮板233a与外框233b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悬浮板233a的支撑力;以及一压电元件233d具有一边长,边长小于或等于悬浮板233a的一悬浮板边长,且压电元件233d贴附于悬浮板233a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悬浮板233a弯曲振动;而悬浮板233a、外框233b与支架233c之间构成至少一间隙233e,用以供气体通过;凸部233f为设置于悬浮板233a贴附压电元件233d的表面的相对的另一表面。于本实施例中,凸部233f可为通过于悬浮板233a利用一蚀刻制程制出一体成型突出于贴附压电元件233d的表面的相对的另一表面上形成的一凸状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3A、图3B及图4A所示,上述的进流板231、共振片232、压电致动器233、第一绝缘片234、导电片235及第二绝缘片236依序堆叠组合,其中压电致动器233的悬浮板233a与共振片232之间需形成一腔室空间237,腔室空间237可利用于共振片232及压电致动器233的外框233b之间填充一材质形成,例如:导电胶,但不以此为限,以使共振片232与悬浮板233a之间可维持一定深度形成腔室空间237,进而可导引气体更迅速地流动,且因悬浮板233a与共振片232保持适当距离使彼此接触干涉减少,促使噪音产生可被降低,当然于另一实施例中,亦可借由压电致动器233的外框233b高度加高来减少共振片232及压电致动器233的外框233b之间所填充导电胶的厚度,如此致动泵整体结构组装不因导电胶的填充材质会因热压温度及冷却温度而间接影响到,避免导电胶的填充材质因热胀冷缩因素影响到成型后腔室空间237的实际间距,但不以此为限。另外,腔室空间237将会影响致动泵23a的传输效果,故维持一固定的腔室空间237对于致动泵23a提供稳定的传输效率是十分重要。
因此于图4B所示,另一些压电致动器233实施例中,悬浮板233a可以采以冲压成形使其向外延伸一距离,其向外延伸距离可由至少一支架233c成形于悬浮板233a与外框233b之间所调整,使在悬浮板233a上的凸部233f的表面与外框233b的表面两者形成非共平面结构,利用于外框233b的组配表面上涂布少量填充材质,例如:导电胶,以热压方式使压电致动器233接合于共振片232的固定部232c,进而使得压电致动器233得以与共振片232组配结合,如此直接通过将上述压电致动器233的悬浮板233a采以冲压成形构成一腔室空间237的结构改良,所需的腔室空间237得以通过调整压电致动器233的悬浮板233a冲压成形距离来完成,有效地简化了调整腔室空间237的结构设计,同时也达成简化制程,缩短制程时间等优点。此外,第一绝缘片234、导电片235及第二绝缘片236皆为框型的薄型片体,依序堆叠于压电致动器233上即组构成致动泵23a整体结构。
为了了解上述致动泵23a提供气体传输的输出作动方式,请继续参阅图4C至图4E所示,请先参阅图4C,压电致动器233的压电元件233d被施加驱动电压后产生形变带动悬浮板233a向下位移,此时腔室空间237的容积提升,于腔室空间237内形成了负压,便汲取汇流腔室231c内的气体进入腔室空间237内,同时共振片232受到共振原理的影响被同步向下位移,连带增加了汇流腔室231c的容积,且因汇流腔室231c内的气体进入腔室空间237的关系,造成汇流腔室231c内同样为负压状态,进而通过进流孔231a及汇流排槽231b来吸取气体进入汇流腔室231c内;请再参阅图4D,压电元件233d带动悬浮板233a向上位移,压缩腔室空间237,同样的,共振片232被悬浮板233a因共振而向上位移,迫使同步推挤腔室空间237内的气体往下通过间隙233e向下传输,以达到传输气体的效果;最后请参阅图4E,当悬浮板233a回复原位时,共振片232仍因惯性而向下位移,此时的共振片232将使压缩腔室空间237内的气体向间隙233e移动,并且提升汇流腔室231c内的容积,让气体能够持续地通过进流孔231a及汇流排槽231b来汇聚于汇流腔室231c内,通过不断地重复上述图4C至图4E所示的致动泵23a提供气体传输作动步骤,使致动泵23a能够使气体连续自进流孔231a进入进流板231及共振片232所构成流道产生压力梯度,再由间隙233e向下传输,使气体高速流动,达到致动泵23a传输气体输出的作动操作。
又如图2A至图2E、图5A及图13所示,上述的气体检测模块24设置在机体21中,供以检测装置本体1内部的气体而获得一气体检测数据;气体检测模块24包含一控制电路板24a、一气体检测主体24b、一微处理器24c、一通信器24d以及一电源单元24e;其中该气体检测主体24b、该微处理器24c、该通信器24d及该电源单元24e封装于该控制电路板24a成一体且电性连接,电源单元24e提供气体检测主体24b的启动运作电源,使气体检测主体24b检测由机体21外导入气体而获得气体检测数据,且电源单元24e可通过与电池模块25电性连接而获得电源;而微处理器24c接收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控制导风机23实施启动或关闭状态的净化气体操作,以及通信器24d接收微处理器24c的气体检测数据,并对外传输至一外部装置3,使外部装置3获得气体检测数据的一信息及一通报警示。外部装置3为一行动装置或云端处理装置。
又如图5A、图5B至图5D、图6A至图6B、图7及图8A至图8B所示,上述气体检测主体24b包含一基座241、一压电致动元件242、一驱动电路板243、一激光组件244、一微粒传感器245及一外盖246。首先,如图6A至图6B所示,基座241具有一第一表面2411、一第二表面2412、一激光设置区2413、一进气沟槽2414、一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及一出气沟槽2416,第一表面2411及第二表面241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激光设置区2413自第一表面2411朝向第二表面2412挖空形成。进气沟槽2414自第二表面2412凹陷形成,且邻近激光设置区2413。进气沟槽2414设有一进气通口2414a,连通于基座241的外部,外盖246具有一侧板2461,侧板2461具有一进气框口2461a及一出气框口2461b,因此外盖246罩盖基座241时,进气通口2414a并与外盖246的进气框口2461a对应,又进气沟槽2414两侧壁贯穿一透光窗口2414b,与激光设置区2413连通。因此,基座241的第一表面2411被外盖246贴附封盖,第二表面2412被驱动电路板243贴附封盖,致使进气沟槽2414定义出一进气路径(如图7及图11A所示)。
又如图6A至图6B所示,上述的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由第二表面2412凹陷形成,并连通进气沟槽2414,且于底面贯通一通气孔2415a。而上述的出气沟槽2416设有一出气通口2416a,出气通口2416a与外盖246的出气框口2461b对应设置。出气沟槽2416包含由第一表面2411对应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垂直投影区域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区间2416b,以及于非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垂直投影区域所延伸的区域,且由第一表面2411至第二表面2412挖空形成的第二区间2416c,其中第一区间2416b与第二区间2416c相连以形成段差,且出气沟槽2416的第一区间2416b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通气孔2415a相通,出气沟槽2416的第二区间2416c与出气通口2416a连通。因此,当基座241的第一表面2411被外盖246贴附封盖,第二表面2412被驱动电路板243贴附封盖时,致使出气沟槽2416定义出一出气路径(如图7至图11C所示)。
又如图5D及图7所示,上述的激光组件244及微粒传感器245皆设置于驱动电路板243上,且位于基座241内,为了明确说明激光组件244及微粒传感器245与基座241的位置,故特意于图7中省略驱动电路板243。再参阅图5D、图6B、图7所示,激光组件244容设于基座241的激光设置区2413内,微粒传感器245容设于基座241的进气沟槽2414内,并与激光组件244对齐。此外,激光组件244对应到透光窗口2414b,透光窗口2414b供激光组件244所发射的激光穿过,使激光照射至进气沟槽2414内。激光组件244所发出射出的光束路径为穿过透光窗口2414b且与进气沟槽2414形成正交方向。激光组件24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2414b进入进气沟槽2414内,进气沟槽2414内的气体中所含悬浮微粒被照射,当光束接触到悬浮微粒时会散射并产生投射光点,使微粒传感器245位于其正交方向位置处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中所含悬浮微粒的粒径及浓度的相关信息。其中气体中所含悬浮微粒包含细菌、病毒。其中微粒传感器245为PM2.5传感器。
又如图8A及图8B所示,上述的压电致动元件242容设于基座241的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呈一正方形,其四个角分别设有一定位凸块2415b,压电致动元件242通过四个定位凸块2415b设置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内。此外,如图9A、图9B、图11B及图11C所示,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与进气沟槽2414相通,当压电致动元件242作动时,汲取进气沟槽2414内的气体进入压电致动元件242,并将气体通过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通气孔2415a,进入至出气沟槽2416。
又如图5C及图5D所示,上述的驱动电路板243封盖贴合于基座241的第二表面2412。激光组件244设置于驱动电路板243上,并与驱动电路板243电性连接。微粒传感器245亦设置于驱动电路板243上,并与驱动电路板243电性连接。又如图5A所示,当外盖246罩盖基座241时,进气框口2461a对应到基座241的进气通口2414a(图11A所示),出气框口2461b对应到基座241的出气通口2416a(图11C所示)。
以及参阅图9A及图9B所示,上述的压电致动元件242包含一喷气孔片2421、一腔体框架2422、一致动体2423、一绝缘框架2424及一导电框架2425。其中,喷气孔片2421为具有可挠性的材料制作,且具有一悬浮片2421a及一中空孔洞2421b。悬浮片2421a为可弯曲振动的片状结构,其形状与尺寸大致对应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内缘,但不以此为限,悬浮片2421a的形状亦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多角形其中之一;中空孔洞2421b是贯穿于悬浮片2421a的中心处,以供气体流通。
上述的腔体框架2422叠设于喷气孔片2421,且其外型与喷气孔片2421对应。致动体2423叠设于腔体框架2422上,并与腔体框架2422、悬浮片2421a之间定义一共振腔室2426。绝缘框架2424叠设于致动体2423,其外观与腔体框架2422近似。导电框架2425叠设于绝缘框架2424,其外观与绝缘框架2424近似,且导电框架2425具有一导电接脚2425a及一导电电极2425b,导电接脚2425a自导电框架2425的外缘向外延伸,导电电极2425b自导电框架2425内缘向内延伸。此外,致动体2423更包含一压电载板2423a、一调整共振板2423b及一压电板2423c。压电载板2423a承载叠置于腔体框架2422上。调整共振板2423b承载叠置于压电载板2423a上。压电板2423c承载叠置于调整共振板2423b上。而调整共振板2423b及压电板2423c容设于绝缘框架2424内,并由导电框架2425的导电电极2425b电连接压电板2423c。其中,压电载板2423a及调整共振板2423b皆为可导电的材料所制成,压电载板2423a具有一压电接脚2423d,压电接脚2423d与导电接脚2425a连接驱动电路板243上的驱动电路(未图示),以接收驱动信号(驱动频率及驱动电压),驱动信号得以由压电接脚2423d、压电载板2423a、调整共振板2423b、压电板2423c、导电电极2425b、导电框架2425及导电接脚2425a形成一回路,并由绝缘框架2424将导电框架2425与致动体2423之间阻隔,避免短路发生,使驱动信号得以传递至压电板2423c。压电板2423c接受驱动信号(驱动频率及驱动电压)后,因压电效应产生形变,来进一步驱动压电载板2423a及调整共振板2423b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承上所述,调整共振板2423b位于压电板2423c与压电载板2423a之间,作为两者之间的缓冲物,可调整压电载板2423a的振动频率。基本上,调整共振板2423b的厚度大于压电载板2423a的厚度,且调整共振板2423b的厚度可变动,借此调整致动体2423的振动频率。
请同时参阅图9A、图9B及图10A所示,喷气孔片2421、腔体框架2422、致动体2423、绝缘框架2424及导电框架2425依序对应堆叠并设置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内,促使压电致动元件242承置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内,并以底部固设于定位凸块2415b上支撑定位,因此压电致动元件242在悬浮片2421a及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内缘之间定义出一空隙2421c,以供气体流通。
请先参阅第13A图所示,上述的喷气孔片2421与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底面间形成一气流腔室2427。气流腔室2427通过喷气孔片2421的中空孔洞2421b,连通致动体2423、腔体框架2422及悬浮片2421a之间的共振腔室2426,通过控制共振腔室24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使其与悬浮片2421a的振动频率趋近于相同,使共振腔室2426与悬浮片2421a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Helmholtz resonance),以使气体传输效率提高。
请参阅图10B所示,当压电板2423c向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底面移动时,压电板2423c带动喷气孔片2421的悬浮片2421a以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底面方向移动,使气流腔室2427的容积急遽扩张,其内部压力下降形成负压,吸引压电致动元件242外部的气体由空隙2421c流入,并经由中空孔洞2421b进入共振腔室2426,使共振腔室2426内的气压增加而产生一压力梯度;再如图10C所示,当压电板2423c带动喷气孔片2421的悬浮片2421a朝向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底面移动时,共振腔室2426中的气体经中空孔洞2421b快速流出,挤压气流腔室2427内的气体,并使汇聚后的气体以接近伯努利定律的理想气体状态快速且大量地喷出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通气孔2415a中。是以,通过重复图10B及图10C的动作后,得以压电板2423c往复式地振动,依据惯性原理,排气后的共振腔室2426内部气压低于平衡气压会导引气体再次进入共振腔室2426中,如此控制共振腔室24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与压电板2423c的振动频率趋近于相同,以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以实现气体高速且大量的传输。
又如图11A所示,气体皆由外盖246的进气框口2461a进入,通过进气通口2414a进入至基座241的进气沟槽2414,并流至微粒传感器245的位置。再如图11B所示,压电致动元件242持续驱动会吸取进气路径的气体,以利外部气体快速导入且稳定流通,并通过微粒传感器245上方,此时激光组件24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2414b进入进气沟槽2414内,进气沟槽2414通过微粒传感器245上方的气体被照射其中所含悬浮微粒,当照射光束接触到悬浮微粒时会散射并产生投射光点,微粒传感器245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中所含悬浮微粒的粒径及浓度的相关信息,而微粒传感器245上方的气体也持续受压电致动元件242驱动传输而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2415的通气孔2415a中,进入出气沟槽2416的第一区间2416b。最后如图11C所示,气体进入出气沟槽2416的第一区间2416b后,由于压电致动元件242会不断输送气体进入第一区间2416b,于第一区间2416b的气体将会被推引至第二区间2416c,最后通过出气通口2416a及出气框口2461b向外排出。
再参阅图12所示,基座241更包含一光陷阱区2417,光陷阱区2417自第一表面2411至第二表面2412挖空形成,并对应至激光设置区2413,且光陷阱区2417经过透光窗口2414b而使激光组件244所发射的光束能投射到其中,光陷阱区2417设有一斜椎面的光陷阱结构2417a,光陷阱结构2417a对应到激光组件244所发射的光束的路径;此外,光陷阱结构2417a使激光组件244所发射的投射光束在斜椎面结构反射至光陷阱区2417内,避免光束反射至微粒传感器245的位置,且光陷阱结构2417a所接收的投射光束的位置与透光窗口2414b之间保持有一光陷阱距离D,避免投射在光陷阱结构2417a上投射光束反射后因过多杂散光直接反射回微粒传感器245的位置,造成检测精度的失真。
再请继续参阅图5D及图12所示,本案的气体检测模块24构造不仅可针对气体中微粒进行检测,更可进一步针对导入气体的特性做检测,例如气体为甲醛、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臭氧等。因此本案的气体检测模块24构造更包含第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247a,第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247a定位设置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243,且容设于出气沟槽2416中,对出气路径所导出的气体做检测,用以检测出气路径的气体中所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或特性。或者,本案的气体检测模块24构造更包含一第二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247b,第二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247b定位设置并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243,而第二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247b容设于光陷阱区2417,对于通过进气沟槽2414的进气路径且经过透光窗口2414b而导入光陷阱区2417内的气体中所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或特性。
由上述说明,本案所提供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可结合气体处理机2,供以气体由置设于装置本体1的前缘部12外部导入,再通过气体处理机2检测导入气体,获得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导风机23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当导风机23实施启动操作时,供以导引气体由进气口21a进入通过净化模块22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出气口21b导出净化气体直接对应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提供呼吸净化气体。
当然,本案所提供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的气体处理机2也可以有另一较佳实施例,如的图14及图15所示,气体处理机2的出气口21b处可进一步设置一通气连接管21d,通气连接管21d的一端封闭出气口21b,另一端为一开口出气端21e,开口出气端21e对应于穿戴者鼻部及口部附近,促使净化模块22进行过滤的净化气体经过出气口21b,并通过通气连接管21d的延伸再由开口出气端21e排出,更接近穿戴者鼻部及口部处,让穿戴者鼻部及口部更容易呼吸到净化气体,极具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案所提供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可结合气体处理机,供以气体由置设于装置本体的前缘部外部导入,再通过气体处理机检测导入气体,获得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且导风机实施启动操作时,供以导引气体由进气口进入通过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出气口导出净化气体直接对应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提供呼吸净化气体且气体处理机的第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获得的气体检测数据,通过微处理器接收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再通过通信器接收微处理器所运算的气体检测数据,对外传输气体检测数据给一外部装置,供以获得气体检测数据的一信息及一通报警示,达到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供穿戴时可随时、随地检测气体的警示,以及呼吸到净化干净气体的目的,极具实用价值。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25)

1.一种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包含:
一装置本体,具有一护目镜、一前缘部及一套挂环,其中该前缘部的垂直方向对应到穿戴者的鼻部及口部,且该护目镜及该套挂环固设于该前缘部上,促使该套挂环供穿戴者穿戴于头部定位,而该护目镜得以让该穿戴者的脸部受到防护;以及
一气体处理机,设置于该装置本体的该前缘部上,而该气体处理机包含:
一机体,具有至少一进气口、至少一出气口以及一气体流道,而该气体流道介于该进气口与该出气口之间;
一净化模块,设置在该机体的该气体流道中,以过滤该气体流道所导入的一气体;
一导风机,设置在该机体的该气体流道中,且邻设于该净化模块一侧,导引该气体由该进气口进入通过该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净化,最后由该出气口导出;以及
一电池模块,设置在该机体中,供与该导风机电性连接而提供启动电源;
其中,当该导风机实施启动操作时,该导风机导引该气体由该进气口进入,该气体通过该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及净化,最后过滤及净化后的该气体由该出气口导出到穿戴者鼻部及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模块为一滤网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单元为一静电滤网、一活性碳滤网及一高效滤网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单元上涂布一层二氧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该气体中病毒、细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单元上涂布一层萃取了银杏及日本盐肤木的草本加护涂层,构成一草本加护抗敏滤网,以抗敏及破坏通过滤网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单元上涂布一银离子,抑制气体中病毒、细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模块为该滤网单元搭配一光触媒单元所构成,该光触媒单元包含一光触媒及一紫外线灯,该光触媒通过该紫外线灯照射得以分解导入该气体进行过滤及净化。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模块为该滤网单元搭配一光等离子单元所构成,该光等离子单元包含一纳米光管,通过该纳米光管照射该气体,促使该气体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分解,以净化导入该气体。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模块为该滤网单元搭配一负离子单元所构成,该负离子单元包含至少一电极线、至少一集尘板及一升压电源器,通过该至少一电极线高压放电,将导入该气体中所含微粒吸附在该至少一集尘板上,以过滤及净化导入该气体。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模块为该滤网单元搭配一电浆离子单元所构成,该电浆离子单元包含一电场上护网、一吸附滤网、一高压放电极、一电场下护网及一升压电源器,该升压电源器提供该高压放电极高压放电,以产生高压电浆柱带有电浆离子,通过电浆离子得以分解导入该气体中的病毒或细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机为一风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风机为一致动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泵包含:
一进流板,具有至少一进流孔、至少一汇流排槽及一汇流腔室,其中该进流孔供导入该气体,该进流孔对应贯通该汇流排槽,且该汇流排槽汇流到该汇流腔室,使该进流孔所导入该气体得以汇流至该汇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于该进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空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心处,并与该进流板的该汇流腔室对应,而该可动部设置于该中空孔周围且与该汇流腔室相对的区域,而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共振片的外周缘部分而贴固于该进流板上;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接合于该共振片上并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腔室空间,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该气体由该进流板的该进流孔导入,经该汇流排槽汇集至该汇流腔室中,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该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该气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悬浮板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泵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绝缘片、一导电片及一第二绝缘片,其中该进流板、该共振片、该压电致动器、该第一绝缘片、该导电片及该第二绝缘片依序堆叠结合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成形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并使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与该外框的一表面形成为非共平面结构,且使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与该共振片保持该腔室空间;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悬浮板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含一气体检测模块,设置在该机体中,包括一气体检测主体,供以检测由该进气口所导入该气体而获得一气体检测数据,该气体检测模块所检测获得该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以控制该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的操作,且该气体检测模块与该电池模块电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检测模块进一步包含一控制电路板、一微处理器、一通信器以及一电源单元,该气体检测主体、该微处理器、该通信器及该电源单元封装于该控制电路板成一体且电性连接,该电源单元与该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提供该气体检测主体的启动运作电源,而该气体检测主体检测由该机体外导入该气体,供以获得该气体检测数据,而该微处理器接收该气体检测数据做运算处理,并控制该导风机实施启动或关闭,以及该通信器接收该微处理器的该气体检测数据,供以对外传输该气体检测数据给一外部装置,该外部装置获得该气体检测数据的一信息及一通报警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装置为一行动装置及一云端处理装置的其中之一。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检测主体包含:
一基座,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
一激光设置区,自该第一表面朝向该第二表面挖空形成;
一进气沟槽,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且邻近于该激光设置区,该进气沟槽设有一进气通口,以及两侧壁贯穿一透光窗口,与该激光设置区连通;
一导气组件承载区,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并连通该进气沟槽,且于底面贯通一通气孔,以及该导气组件承载区的四个角分别具有一定位凸块;以及
一出气沟槽,自该第一表面对应到该导气组件承载区底面处凹陷,并于该第一表面未对应到该导气组件承载区的区域自该第一表面朝向该第二表面挖空而形成,与该通气孔连通,并设有一出气通口;
一压电致动元件,容设于该导气组件承载区;
一驱动电路板,封盖贴合该基座的该第二表面上;
一激光组件,定位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与其电性连接,并对应容设于该激光设置区中,且所发射出的一光束路径穿过该透光窗口并与该进气沟槽形成正交方向;
一微粒传感器,定位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与其电性连接,并对应容设于该进气沟槽与该激光组件所投射的该光束路径的正交方向位置处,以对通过该进气沟槽且受该激光组件所投射光束照射的微粒做检测;以及
一外盖,罩盖于该基座的该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一侧板,该侧板对应到该基座的该进气通口及该出气通口的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气框口及一出气框口,该进气框口对应到该基座的该进气通口,该出气框口对应到该基座的该出气通口;
其中,该基座的该第一表面上罩盖该外盖,该第二表面上封盖该驱动电路板,以使该进气沟槽定义出一进气路径,该出气沟槽定义出一出气路径,借以使该压电致动元件加速导引该基座的该进气通口外部的该气体由该进气框口进入该进气沟槽所定义的该进气路径,并通过该微粒传感器上,以检测出该气体中的微粒浓度,且该气体通过该压电致动元件导送,更由该通气孔排入该出气沟槽所定义的该出气路径,最后自该出气框口至该基座的该出气通口至该出气框口排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更包含一光陷阱区,自该第一表面朝该第二表面挖空形成且对应于该激光设置区,该光陷阱区设有具斜锥面的一光陷阱结构,设置对应到该光束路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陷阱结构所接收的投射光束的位置与该透光窗口保持有一光陷阱距离。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粒传感器为PM2.5传感器。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元件包含有:
一喷气孔片,包含一悬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该悬浮片可弯曲振动,而该中空孔洞形成于该悬浮片的中心位置;
一腔体框架,承载叠置于该悬浮片上;
一致动体,承载叠置于该腔体框架上,以接受电压而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一绝缘框架,承载叠置于该致动体上;以及
一导电框架,承载叠设置于该绝缘框架上;
其中,该喷气孔片固设于该导气组件承载区内的该定位凸块支撑定位,促使该喷气孔片与该导气组件承载区的内缘间定义出一空隙环绕,供该气体流通,且该喷气孔片与该导气组件承载区底部间形成一气流腔室,而该致动体、该腔体框架及该悬浮片之间形成一共振腔室,通过驱动该致动体以带动该喷气孔片产生共振,使该喷气孔片的该悬浮片产生往复式地振动位移,以吸引该气体通过该空隙进入该气流腔室再排出,实现该气体的传输流动。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处理机包含一通气连接管,该通气连接管的一端封闭该出气口,另一端为一开口出气端,该开口出气端对应于穿戴者鼻部及口部,该净化模块进行过滤及净化的该气体流经该出气口,并经过该通气连接管,再由该开口出气端排出至穿戴者鼻部及口部。
CN202010448634.9A 2020-05-25 2020-05-25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Pending CN113712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634.9A CN113712732A (zh) 2020-05-25 2020-05-25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634.9A CN113712732A (zh) 2020-05-25 2020-05-25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2732A true CN113712732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7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634.9A Pending CN113712732A (zh) 2020-05-25 2020-05-25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2732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37540U (zh) * 2014-12-18 2015-05-20 尚青 一种空气净化头盔
CN105769438A (zh) * 2016-02-29 2016-07-20 李芹 一种具有净化过滤功能的电焊帽
CN106999740A (zh) * 2014-12-04 2017-08-01 瑞思迈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空气的可穿戴设备
CN107427702A (zh) * 2014-12-30 2017-12-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与框架整合的信息显示指示器
CN109395477A (zh) * 2017-08-15 2019-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气体清净装置
CN109419091A (zh) * 2017-08-27 2019-03-05 南京乐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雾霾和微型空气净化头盔
TW201910694A (zh) * 2017-08-08 2019-03-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過濾防護器之驅動及資訊傳輸系統
CN209069775U (zh) * 2018-08-30 2019-07-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检测模块
TWM581748U (zh) * 2019-03-15 2019-08-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裝置
TW201942558A (zh) * 2018-03-30 2019-11-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動傳感模組
CN209573351U (zh) * 2018-12-17 2019-11-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帽
CN110501454A (zh) * 2018-05-18 2019-11-2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检测装置
CN209809754U (zh) * 2018-11-16 2019-12-20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净化气体装置
CN110732206A (zh) * 2018-07-20 2020-01-3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气体监测的行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9740A (zh) * 2014-12-04 2017-08-01 瑞思迈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空气的可穿戴设备
CN204337540U (zh) * 2014-12-18 2015-05-20 尚青 一种空气净化头盔
CN107427702A (zh) * 2014-12-30 2017-12-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与框架整合的信息显示指示器
CN105769438A (zh) * 2016-02-29 2016-07-20 李芹 一种具有净化过滤功能的电焊帽
TW201910694A (zh) * 2017-08-08 2019-03-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過濾防護器之驅動及資訊傳輸系統
CN109395477A (zh) * 2017-08-15 2019-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气体清净装置
CN109419091A (zh) * 2017-08-27 2019-03-05 南京乐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雾霾和微型空气净化头盔
TW201942558A (zh) * 2018-03-30 2019-11-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致動傳感模組
CN110501454A (zh) * 2018-05-18 2019-11-2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检测装置
CN110732206A (zh) * 2018-07-20 2020-01-3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气体监测的行动装置
CN209069775U (zh) * 2018-08-30 2019-07-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检测模块
CN209809754U (zh) * 2018-11-16 2019-12-20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净化气体装置
CN209573351U (zh) * 2018-12-17 2019-11-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帽
TWM581748U (zh) * 2019-03-15 2019-08-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45088A1 (en) Miniature gas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US20210254845A1 (en) Miniature gas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TWI805907B (zh) 氣體偵測及淨化裝置
US20220219107A1 (en) Gas evacuation device
US20220221172A1 (en) Gas exchange device
US11772030B2 (en) Miniature gas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US20210220773A1 (en) Gas detection purification device
TWI730673B (zh) 安全帽
CN114755203A (zh) 气体抽排装置
CN113712732A (zh) 具净化气体的护目装置
TWI734494B (zh) 具淨化氣體之護目裝置
US20220001067A1 (en) Purification device of exercise environment
US20220057091A1 (en)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exercise environment
US20220057092A1 (en) Gas purify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exercise environment
CN113384026A (zh) 安全帽
US11753060B2 (en) Purification device of baby carriage
CN113280446B (zh) 微型气体检测清净装置
TW202217207A (zh) 室內空汙防治解決方法
CN113952793A (zh) 运动环境的清净装置
CN114074700A (zh) 婴儿车净化装置
CN113251540A (zh) 微型气体检测清净装置
CN114073879A (zh) 运动环境净化装置
CN114073880A (zh) 运动环境气体净化处理方法
CN113137689B (zh) 气体检测清净装置
CN114643827B (zh)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