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9683A -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9683A
CN113709683A CN202111029118.3A CN202111029118A CN113709683A CN 113709683 A CN113709683 A CN 113709683A CN 202111029118 A CN202111029118 A CN 202111029118A CN 113709683 A CN113709683 A CN 113709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net
service
edge gateway
terminal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91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9683B (zh
Inventor
刘展
朱晓洁
马金兰
彭莉
张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91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9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9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9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9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根据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边缘网关进行认证;若确定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用户数据库根据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若接收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配置模板用于指示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数据更新的对象;接收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子网业务开通成功。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节省了核心网的资源占用,降低了业务时延,提升了通信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深度融合到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形成无所不在的智能移动网络。6G(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通信网络将实现全球立体深度覆盖,将空间、陆地以及海洋紧密无缝连接,还将以人为中心发展体域网络,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多层覆盖。6G通信网络也将实现多网络融合的智能泛在体系,构建与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紧密连接的网络空间。
6G系统将充分体现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属性,形成以提供通信能力为主,同时具备其他诸如智能、感知、计算、安全等能力的综合移动信息网络,提供更为灵活动态的网络服务,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进一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实现物联服务。6G还将提供更具有适应性的网络安全保证,通过内生安全机制,提供更具适应性的网络安全保证,确保网络的可信、可管和可控。
在相关技术中,6G网络的计算能力将从“端-云”架构向“端-网-云”协同的架构方向演进,通过天基多层子网(包括高轨卫星、中低轨卫星以及临空平台等)和地面蜂窝多层子网(包括宏蜂窝、微蜂窝和皮蜂窝等)组成的多重形态立体异构空天地融合的通信网络。
但是,现有的子网业务(服务)开通方案是基于用户的终端设备实现的,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核心网资源,而且网络时延高,无法满足6G网络为用户提供基于子网的自主服务开通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网络时延高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更新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子网业务开通节点实现边缘网关与用户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并且将接入终端鉴权、业务控制和路由等功能下放到子网的边缘网关,不但提高了网络通信效率,而且网络侧实现也更为简单,同一子网下的终端互联流量可不经过核心网络即可开通或取消,节省了核心网的网络资源,减少了子网业务的传输时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子网业务(服务)的开通由6G边缘网关自主发起,子网业务(服务)的注册及后续服务的身份认证鉴权信息也通过网络自主生成,子网开通和取消通过边缘网关和网络的交互自动完成,各类6G终端都可以通过边缘网关自主接入子网,满足超大量终端接入、基于业务类型的终端互联等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架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1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2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3是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14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包括:
步骤S102,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最大建立子网个数即用户数据库中可配置该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最大可开通边缘网关个数,如用户申请开通网关的个数超过,最大建立子网个数时,则向终端返回开通失败,拒绝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
步骤S104,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步骤S106,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更新的对象是基于开通请求确定的,例如,若开通请求携带有一个新的子网关联用户号码,则仅对用户数据库中的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进行更新,若开通请求携带有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则对用户数据库中的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均进行相应的更新,用户数据库的更新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参数项。
步骤S108,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接收到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根据成功响应确定用户数据库更新的对象,配置模板包括更新的对象的参数项,通过参数项来指示边缘网关对本地的数据进行配置更新。
步骤S110,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基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子网业务开通节点实现边缘网关与用户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并且将接入终端鉴权、业务控制和路由等功能下放到子网的边缘网关,不但提高了网络通信效率,而且网络侧实现也更为简单,同一子网下的终端互联流量可不经过核心网络即可开通或取消,节省了核心网的网络资源,减少了子网业务的传输时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子网业务(服务)的开通由6G边缘网关自主发起,子网业务(服务)的注册及后续服务的身份认证鉴权信息也通过网络自主生成,子网开通和取消通过边缘网关和网络的交互自动完成,各类6G终端都可以通过边缘网关自主接入子网,满足超大量终端接入、基于业务类型的终端互联等需求。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202,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步骤S204,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步骤S206,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步骤S208,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步骤S210,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并对取消请求进行认证,若通过认证则在边缘网关取消子网业务,并指示用户数据库删除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以降低用户数据库的存储压力。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3,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302,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步骤S304,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步骤S306,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步骤S308,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6G终端和边缘网关均预存有鉴权信息,边缘网关对6G终端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后,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并且通过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来维护终端与子网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子网业务与路由地址之间的关系,各类6G终端都可以通过边缘网关自主接入子网,满足超大量终端接入、基于业务类型的终端互联等需求,缩短了子网业务的响应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路由地址包括路由线路中各节点的MAC地址和IP地址等,但不限于此。
图4是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4,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402,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步骤S404,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步骤S406,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步骤S408,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边缘网关存储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来实现第一6G终端与第二6G终端之间的业务连接,其中,通过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来确定边缘网关能够为第一6G终端和第二6G终端提供的子网业务(服务),并建立P2P业务连接,提高了子网业务的响应速率和服务质量。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设置子网业务开通节点的前提下,进一步地在接入子网业务的终端内设置子网模块,以及在用户数据库中也设置子网模块,涉及到子网业务的交互流程均通过子网模块实现,且独立于终端的核心网模块和用户数据库的核心网模块,交互流程包括注册、申请、开通、取消、交互等,但不限于此。
基于上述实施例,不仅通过设置子网业务开通节点实现边缘网关与用户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并且将接入终端鉴权、业务控制和路由等功能下放到子网的边缘网关,不但提高了网络通信效率,而且网络侧实现也更为简单。尤其是同一子网下的终端互联流量通过子网模块即可实现交互,可不经过核心网络即可开通或取消,节省了核心网的网络资源,减少了子网业务的传输时延。
下面结合图5至图9所示,对本公开的6G场景下的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5所示,子网业务的通信架构的组成方式如下:
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502和6G用户数据库(子网数据模块)504均接入6G IP承载网506,并且通过6G IP承载网506来接入多个能够接入子网业务的边缘网关,边缘网关包括如图5所所示的6G边缘网络(个人)508、6G边缘网络(家庭)510、6G边缘网络(移动)512和6G边缘网络(企业)514。
其中,6G边缘网络(个人)508、6G边缘网络(家庭)510、6G边缘网络(移动)512和6G边缘网络(企业)514分别接入个人子网(外设、体域网、个域网……)、家庭子网(机器人、监控、智能家居……)、移动子网(飞机、汽车、高铁、轮船……)和企业子网(内部设备、专用终端、监控……)。
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支持用户子网的自主开通及管理;
6G用户数据库的子网数据模块存储用户子网的注册信息,包括边缘网关标识、用户的身份及业务信息等;
边缘网关的终端接入及业务处理模块可实现鉴权并分配接入地址(如IP地址、MAC地址等),记录接入地址、设备标识及终端的业务能力映射表以及子网业务路由等功能,边缘网关的自主开通模块负责子网服务开通及取消请求的发起。
如图6所示,6G边缘网关子网服务自主开通流程如下:
0.预设子网关联用户号码,如用户手机号码等。
1.6G边缘网关(自主开通模块)602向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604请求开通子网服务,请求信息中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类型、最大建立子网个数等。
2.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604对边缘网关进行身份认证鉴权,如向用户手机进行短信认证等。
3.认证通过后系统通过开通请求并向6G边缘网关602返回成功响应,响应信息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4.更新6G用户数据库606的子网数据模块,更新内容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标识、注册鉴权信息、附着及注册服务节点地址等。
5.6G用户数据库606的子网数据模块返回更新成功响应,6G用户数据库606中可配置该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最大可开通边缘网关个数,如用户申请开通网关个数超过该数值时,则返回失败,拒绝开通请求。
6.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604向6G边缘网关602下发配置模板,模板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标识、注册鉴权信息、附着及注册服务节点地址等。
7.6G边缘网关602返回配置成功响应。
如图7所示,6G边缘网关子网服务自主取消流程如下:
1.6G边缘网关(自主开通模块)702向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704请求取消子网服务,请求信息中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标识等。
2.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704对边缘网关进行身份认证鉴权,如向用户手机进行短信认证等。
3.认证通过后系统通过取消请求并向6G边缘网关702返回成功响应,响应信息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4.更新6G用户数据库706的子网数据模块,删除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标识等相关信息。
5.6G用户数据库706的子网数据模块返回更新成功响应。
如图8所示,终端接入子网流程如下:
1.6G边缘网关804基于6G子网服务开通节点下发的配置模板完成预配置接入鉴权信息,包含子网关联用户号码、边缘网关标识、注册鉴权信息、附着及注册服务节点地址等。
2.6G终端802的子网模块配置接入鉴权信息。
3.6G终端802的子网模块向6G边缘网关804发起接入请求,请求信息包含接入鉴权信息、终端业务能力等。
4.6G边缘网关804的终端接入模块对终端进行鉴权并分配接入地址(如IP地址、MAC地址等),记录接入地址、设备标识及终端的业务能力映射表。
5.6G边缘网关804返回接入成功响应。
如图9所示,子网业务路由流程如下:
1、第一6G终端902的子网模块向边缘网关904发起业务连接请求,请求信息包含边缘网关标识和业务类型。
2、边缘网关(业务处理模块)904收到请求后匹配业务类型和终端业务能力,根据映射表和策略选择终端。
3、边缘网关904的业务处理模块向第二6G终端906转发业务连接请求。
4、第二6G终端906的子网模块返回请求成功响应。
5、边缘网关(业务处理模块)904返回请求成功响应。
6、第一6G终端902和第二6G终端906之间建立P2P业务连接。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0,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000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1002,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1004,用于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更新模块1006,用于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
所述通信模块1002还用于,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1,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100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1102,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1104,用于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更新模块1106,用于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所述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2,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200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1202,用于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鉴权模块1204,用于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确定模块1206,用于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记录模块1208,用于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3,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300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由于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000、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100、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200和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13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400。图14显示的电子设备1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4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4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420和处理单元1410)的总线14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410可以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存储单元14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4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4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4203。
存储单元14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4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4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4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4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4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4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460通过总线1430与电子设备1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构思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
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2.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3.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4.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5.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开通请求,所述开通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更新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开通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根据所述开通请求进行数据更新,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数据更新成功响应,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配置模板,所述配置模板用于指示所述边缘网关在本地配置所述数据更新的对象;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边缘网关反馈的本地配置成功响应,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开通成功。
6.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子网业务开通节点,所述子网业务开通节点能够与边缘网关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边缘网关发送的子网业务的取消请求,所述取消请求携带有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类型和最大建立子网个数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对所述边缘网关进行认证;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确定所述取消请求携带的信息通过认证,则向所述边缘网关发送取消成功响应,所述取消成功响应包括子网关联用户号码;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过认证的取消请求触发所述用户数据库删除所述子网业务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子网关联用户号码、所述边缘网关的标识、注册鉴权信息和服务节点地址;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用户数据库反馈的删除成功响应,则确定所述子网业务取消成功。
7.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接入请求;
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本地预存的鉴权信息对所述接入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处理;
确定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接入请求通过所述鉴权处理,则为所述6G终端分配接入所述子网业务的路由地址;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路由地址、所述6G终端的设备标识和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并向所述6G终端反馈接入成功响应。
8.一种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边缘网关,所述子网业务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6G终端发送的子网业务的连接请求;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请求匹配对应的子网业务的类型和预存的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6G终端的子网业务能力映射表确定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第二6G终端,并将所述连接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6G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6G终端反馈的连接成功响应,并将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反馈至所述第一6G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6G终端与所述第二6G终端之间的端到端子网业务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
CN202111029118.3A 2021-08-31 2021-08-31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Active CN113709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118.3A CN113709683B (zh) 2021-08-31 2021-08-31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9118.3A CN113709683B (zh) 2021-08-31 2021-08-31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683A true CN113709683A (zh) 2021-11-26
CN113709683B CN113709683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65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9118.3A Active CN113709683B (zh) 2021-08-31 2021-08-31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96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573A (zh) * 2022-06-07 2022-07-05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6的配电台区边端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5350A (zh) * 2018-02-11 2018-08-0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应用服务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194673A (zh) * 2018-09-20 2019-01-11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授权信息的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2458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7169A (zh) * 2018-12-19 2020-07-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网络系统、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5350A (zh) * 2018-02-11 2018-08-0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应用服务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194673A (zh) * 2018-09-20 2019-01-11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授权信息的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2458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417169A (zh) * 2018-12-19 2020-07-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网络系统、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573A (zh) * 2022-06-07 2022-07-05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v6的配电台区边端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9683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3181B (zh) Ng-cn网络切片系统及网络切片选择方法
KR102058662B1 (ko) 서브네트워크들을 갖는 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2240A (zh) 直接通信的处理方法、装置、中继终端及远端终端
CN11065016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11917718B2 (en)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401972A (zh) 在多网络切片的网络中路由消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770459B (zh)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EP40073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ating 5g user
CN113765874B (zh) 一种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专网及双模式组网方法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52194A (zh) 一种发现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13394B (zh) 一种业务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9683B (zh)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4124944A (zh) 混合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3569A (zh) 应用服务器的发现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533884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汇聚设备、交换机及vrrp系统
WO2019119962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38027A (zh) 一种网络处理方法、资源管理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14900833B (zh) 鉴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20230017311A (ko) 사용자 평면 보안 시행 정보 결정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307683A (zh) 通讯方法、微基站、微基站控制器、终端和系统
CN113412679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979079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8641B (zh) 群组的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