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459B -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459B
CN111770459B CN202010557894.XA CN202010557894A CN111770459B CN 111770459 B CN111770459 B CN 111770459B CN 202010557894 A CN202010557894 A CN 202010557894A CN 111770459 B CN111770459 B CN 111770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terminal
receiving
send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7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0459A (zh
Inventor
张可
刘增军
鲁祖坤
李柏渝
欧钢
王飞雪
孙广富
倪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5578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0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2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i.e. for transporting data or a signalling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45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认证发送终端,当其通过认证时根据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生成符合接收通信协议的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消息缓存区中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并向对应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上述方法通过单向通信实现了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短报文消息服务的融合,由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管理短报文消息收发过程,避免了由指挥型用户机转发短报文消息重复占用北斗短报文系统通信资源、限制终端数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斗短报文业务是北斗系统的重要特色服务,是北斗系统区别于GPS等国外卫星地面导航系统的最大亮点。北斗短报文具有全时间、全空间覆盖、接入方便、低成本等突出优点,自诞生之日起就持续发展,在国防、经济、社会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短报文业务主要由具有资质的分理商负责运营,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是通过分理商来实现,其过程是:互联网用户向北斗用户发送短报文时,互联网用户首先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发送至分理商的服务端,由分理商将信息转换为北斗短报文,而后通过指挥型用户机将短报文通过短报文通信网入站链路发送至北斗中心站,最后北斗中心站将短报文通过短报文通信网出站链路广播至用户。北斗短报文用户向互联网用户发送短报文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相。这种北斗通信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发送一条短报文信息的需要两次通过短报文通信网,既重复占用了短报文通信网资源又延长了收发的时延,且少数指挥机占用了大量出站资源,通信效率低下且用户体验感较差;另一方面,指挥型用户机可管理用户数量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数据量,制约了短报文业务的推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方式的方法与系统。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消息缓存区中查询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当不存在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该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
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该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该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该接收终端的接收号码,将该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该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
根据该发送号码、该短报文数据和该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
当该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向该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
接收该发送终端响应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该发送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获取预先设置的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该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
根据该优先级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该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根据该速率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根据该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获取该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该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该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包括北斗境内中心和北斗境外中心,用于根据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和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和处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回执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上述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单向通信实现了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短报文消息服务的融合,由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管理短报文消息收发过程,减少了各分理商指挥型用户机信号收发环节,避免了由指挥型用户机转发短报文消息重复占用北斗短报文系统通信资源、限制终端数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互联网终端通过互联网与北斗短报文终端通信,互联网终端和北斗短报文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当发送终端为互联网终端,接收终端为北斗短报文终端时,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是互联网短报文消息,接收端通信协议是北斗短报文通信协议。当发送端为北斗短报文终端,接收端为互联网终端时,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是北斗通信网短报文消息,接收端通信协议是互联网通信协议。
步骤204: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具体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根据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中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对该发送终端的进行认证,认证内容可以为终端身份认证、业务使用权限认证、优先级认证等。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对其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
步骤206: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具体地,接收终端收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后,向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接收回执消息。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收到该接收回执消息后,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查找之前存储的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删除查找到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并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该接收回执消息,通知发送终端其短报文消息的发送情况。
上述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通过单向通信实现了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短报文消息服务的融合,由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管理短报文消息收发过程,减少了各分理商指挥型用户机信号收发环节,避免了由指挥型用户机转发短报文消息重复占用北斗短报文系统通信资源、限制终端数量的问题。
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消息缓存区中查询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当不存在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该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可能出现接收终端多次收到同一条短报文消息,并重复发送回执消息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收到重复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时,其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存储的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已经被删除。此时,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向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通知其短报文消息发送和回执过程已经结束,接收端可以据此自动忽略后续再次收到的该短报文消息,可以节约接收终端的处理资源,并优化用户体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
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该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该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该接收终端的接收号码,将该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该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
根据该发送号码、该短报文数据和该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
具体地,互联网终端和北斗短报文终端的号码格式不同,互联网终端使用符合E.164协议的号码,北斗终端使用符合北斗通信协议的北斗短号码。本实施例中,由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在处理短报文消息时,将发送终端地址统一设置成E.164.协议格式号码,将用户填写E.164.协议格式号码转换为接收终端对应协议格式的号码。这样,无论发送终端是互联网终端还是北斗短报文终端,用户填写的接收终端地址都是E.164.协议格式号码;无论接收终端是互联网终端还是北斗短报文终端,用户收到的短报文消息所显示的发送终端地址也是E.164.协议格式号码,使用户在收发短报文消息时统一使用E.164.协议格式号码,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向该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接收该发送终端响应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该发送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本实施例在终端首次发送短报文消息时,将该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可以增强北斗短报文服务的管理功能。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北斗地面控制中心获取预先设置的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该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根据该优先级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该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根据该速率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根据该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具体地,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终端类型,其优先级、通信速率要求、接入频度要求都是不同的。本实施例根据预设的终端权限信息,由北斗地面控制中心设置该终端的优先级、通信速率限制和接入频度限制,并根据设置对该终端进行管理,能够增强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对终端的管理能力,提高系统的资源分配和利用效率。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北斗地面控制中心获取该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该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该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可提供当前和历史使用北斗短报文服务的终端的状态信息,可作为系统监控、性能分析的数据基础,提供更丰富的系统管理功能。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包括北斗境内中心和北斗境外中心,用于根据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和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和处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
具体地,北斗境内中心用于:
1)完成境内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的短报文消息的交互。
2)北斗境内中心用于接收境内的互联网发送终端发送的短报文消息,将该短报文消息转发给境外北斗中心进行处理。
3)接收境内的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将该接收回执消息转发给境外北斗中心进行处理。
北斗境外中心用于:
1)完成境外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的短报文消息的交互。
2)接收境外的互联网发送终端发送的短报文消息,将该短报文消息转发给境内北斗中心进行处理。
3)接收境外的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将该接收回执消息转发给境内北斗中心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境外中心,可以汇聚境外互联网终端收发消息的路径,方面对使用北斗服务的境外终端进行统一管理。
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场景。图3所示的场景中,发送终端为能够接入互联网的手机终端,该手机终端开通了北斗短报文服务;接收终端为北斗短报文终端。该手机终端向该北斗短报文终端发送短报文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手机终端发送的短报文消息通过手机运营商网络发送至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具体地,当发送方的手机终端位和接收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都位于境内时,将短报文消息直接发送给北斗境内中心进行处理。当该手机终端位于境外和接收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都位于境外时,将短报文消息直接发送给北斗境外中心进行处理。当手机终端位于境外,接收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位于境内时,将短报文消息发送给北斗境外中心,由北斗境外中心转发至北斗境内中心进行处理。当手机终端位于境内,接收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位于境外时,则将短报文消息发送给北斗境内中心,由北斗境内中心转发至北斗境外中心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接收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同时接入了运营商网络,则可以直接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该短报文消息。
步骤304:北斗地面控制中心按照接口协议解包,对入站用户进行鉴权,确定其为合法用户后,将该短报文消息存储到短报文消息缓存区,然后将短报文中接收端号码的E.164协议号码映射成北斗短报文通信协议号码,根据接收端的北斗短报文通信协议号码,以及短报文信息中包含的业务类型、用户电文、优先级、可用出站波束编号和相应信息速率等信息组帧,生成北斗短报文消息。
步骤306: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对北斗短报文消息进行编码、扩频调制、DAC转换、上变频以及放大后生成C波段信号,通过13米天线向北斗卫星发射。北斗卫星进行透明转发,变频为S波段下行信号发送给北斗终端;
步骤308:北斗终端正确接收到短报文消息后,自动产生接收回执发给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查找该接收回执对应的短报文消息,如果找到对应的短报文消息则删除该消息,向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并向数据管理分系统做通信成功备案,如果没找到该消息则向接收终端等发送告警消息。
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图4所示的场景。图4所示的场景中,发送终端为北斗短报文终端,接收终端为能够接入互联网的手机终端,该手机终端开通了北斗短报文服务。该北斗短报文终端向该手机终端发送短报文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北斗短报文终端通过L波段向北斗卫星发送短报文消息,由北斗卫星将L波段变频为C波段,透明转发给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具体地,若发送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和接收方的手机终端都位于境内时,将短报文消息直接发送给北斗境内中心进行处理。若发送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和接收方的手机终端都位于境外时,将短报文消息直接发送给北斗境外中心进行处理。若发送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位于境内,接收方的手机终端位于境外时,将短报文消息发送给北斗境内中心,由北斗境内中心转发至北斗境外中心进行处理。当发送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位于境外,接收方的手机终端位于境内时,将短报文消息发送给北斗境外中心,由北斗境外中心转发至北斗境内中心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发送方的北斗短报文终端同时接入了运营商网络,则可以直接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该短报文消息。
步骤404: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信号收发分系统对收到的承载短报文消息的信号进行前端处理,包括放大、滤波、下变频、模数转换、抗干扰处理,然后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捕获、跟踪、解调、译码,最后将短报文消息按UDP数据包格式发送给信息处理分系统。
步骤406: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信息处理分系统实时接收并处理信号收发分系统发送的短报文消息,对其进行消息解包、冗余配对以及合理性检验,然后发送给运营服务分系统。
步骤408: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运营服务分系统将接收到的短报文消息后,按接口协议解包,对该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进行鉴权,确定为其是否为合法用户。确认后,将发送终端号码映射成E.164标准号码,再将短报文消息按运营商网络的协议组包后,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给手机终端。
步骤410:手机终端接收到短报文消息后,自动产生接收回执发给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由运营服务分系统对接收回执进行处理,在短报文缓存区中查找该接收回执对应的短报文消息,如果找到对应的短报文消息,则向该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删除该短报文消息,并向数据管理分系统做通信成功备案。如果没找到该短报文消息,则发送告警消息。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系统,包括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接收模块、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和接收回执消息发送模块,其中:
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回执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告警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消息缓存区中查询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当不存在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该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该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该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该接收终端的接收号码,将该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该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根据该发送号码、该短报文数据和该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向该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接收该发送终端响应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该发送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终端权限设置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该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根据该优先级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该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根据该速率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根据该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终端状态监控模块,用于获取该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该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该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包括北斗境内中心和北斗境外中心,用于根据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和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和处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
关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的短报文消息数据、终端认证规则数据、终端权限设置数据、终端状态数据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消息缓存区中查询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当不存在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该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该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该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该接收终端的接收号码,将该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该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根据该发送号码、该短报文数据和该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向该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接收该发送终端响应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该发送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先设置的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该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根据该优先级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该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根据该速率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根据该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该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该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该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其中,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其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
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该短报文数据和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消息缓存区中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该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发送终端发送接收回执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该接收终端响应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消息缓存区中查询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当不存在该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该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该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该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该接收终端的接收号码,将该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该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根据该发送号码、该短报文数据和该接收号码,按照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该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该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该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向该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接收该发送终端响应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该发送终端注册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先设置的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该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根据该优先级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该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根据该速率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根据该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该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该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该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该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所述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所述认证信息为终端身份认证信息、业务使用权限认证信息和优先级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所述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所述短报文数据和所述接收号码,按照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响应所述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所述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所述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接收回执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响应所述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在所述消息缓存区中查询所述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
当不存在所述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告警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所述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所述短报文数据和所述接收号码,按照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
当所述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发送号码,将所述发送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E.146协议的号码,获取所述接收终端的所述接收号码,将所述接收号码按照预设的规则设置为符合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的号码;
根据所述发送号码、所述短报文数据和所述接收号码,按照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所述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所述短报文数据和所述接收号码,按照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
当所述发送终端为首次进行认证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注册要求消息;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响应所述注册要求消息发送的终端注册信息,将所述发送终端到北斗短报文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发送终端的终端权限信息;所述终端权限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速率限制信息和接入频度限制信息;
根据所述优先级信息设置所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处理所述发送终端对应的短报文消息的优先级别;
根据所述速率限制信息设置所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所述发送终端分配的通信速率上限值;
根据所述接入频度限制信息设置所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为所述发送终端指定的接入频度上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通信速率和接入频度,生成所述发送终端的发送终端状态数据;所述发送终端状态数据存储在所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终端状态监控数据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地面控制中心包括北斗境内中心和北斗境外中心,用于根据预设的业务处理规则和所述发送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的位置信息,接收和处理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所述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
8.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将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存储在预设在北斗地面控制中心的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包括所述发送终端的认证信息和短报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接收终端的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和接收号码;所述认证信息为终端身份认证信息、业务使用权限认证信息和优先级认证信息;
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认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认证规则对所述发送终端进行认证,当所述发送终端通过认证时,根据所述短报文数据和所述接收号码,按照所述接收端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消息格式生成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接收回执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响应所述第二网络短报文消息发送的接收回执消息,删除存储在所述短报文消息缓存区中所述接收回执消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短报文消息的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接收回执消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57894.X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11770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894.XA CN11177045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894.XA CN11177045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459A CN111770459A (zh) 2020-10-13
CN111770459B true CN111770459B (zh) 2021-12-10

Family

ID=7272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7894.XA Active CN111770459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7913B (zh) * 2021-01-18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及消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115237A (zh) * 2021-03-17 2021-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移动通信网与北斗rdss卫星通信网融合系统与方法
CN115842800B (zh) * 2021-08-06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斗通信系统中的信件下载查询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4640385B (zh) * 2022-02-12 2022-12-06 天津中远海运散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85912B (zh) * 2022-03-03 2022-07-22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卫星融合网关
CN116095664B (zh) * 2023-04-10 2023-06-16 商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增北斗用户机在系统中实现服务注册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709A (zh) * 2013-01-31 2013-06-12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北斗终端与网络终端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07510A (zh) * 2016-12-22 2017-03-15 天绘北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路由实现北斗终端和ip终端互相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30429A (zh) * 2019-11-18 2020-01-24 北京春笛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终端和物联网终端进行信息传递的设备
CN110958046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北斗短报文和移动短消息的互通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4164B2 (en) * 2010-11-09 2015-03-17 Usablenet Inc. Methods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systems thereof
CN103067071A (zh) * 2013-01-31 2013-04-24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与北斗通信卫星通信方法和系统
CN206698222U (zh) * 2017-04-26 2017-12-01 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北斗短报文收发频率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709A (zh) * 2013-01-31 2013-06-12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北斗终端与网络终端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07510A (zh) * 2016-12-22 2017-03-15 天绘北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路由实现北斗终端和ip终端互相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58046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北斗短报文和移动短消息的互通方法和装置
CN110730429A (zh) * 2019-11-18 2020-01-24 北京春笛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北斗终端和物联网终端进行信息传递的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星双向与单向载波联合的北斗星载钟短稳评估方法;龚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06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459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0459B (zh) 一种北斗短报文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CN111629342B (zh) 一种北斗短报文终端号码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285493A1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remote management of a multi-subscription sim module, and corresponding sim modul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21002975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790251B (zh) 用户接入方法和用户接入系统
CN112867097A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18120553A1 (zh) 一种网络共享方法及终端
CN115516920A (zh) 一种确定终端策略行为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5450546A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局域网接入方法、智能终端
CN116472740A (zh) 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地址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US7174333B2 (en) Data obtaining method and terminals
CN113518475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85615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2318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535746B (zh) 虚拟专用网络vpn共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46181A (zh) 一种密钥标识的生成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709683B (zh) 子网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5426139A (zh) 一种基于sim卡信息的访问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843434A (zh) 网元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4326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712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服务器、存储介质
KR20200044592A (ko) 다중 경로 전송 시스템, 그리고 이의 다중 경로 전송 방법
US20230300638A1 (en) Relay mod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4401513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权限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5209522B (zh) 网络功能注册方法、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