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3068A -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3068A
CN113703068A CN202111249748.1A CN202111249748A CN113703068A CN 113703068 A CN113703068 A CN 113703068A CN 202111249748 A CN202111249748 A CN 202111249748A CN 113703068 A CN113703068 A CN 113703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uranium
layer
detection result
assig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97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3068B (zh
Inventor
秦明宽
郭强
李必红
贾立城
黄少华
肖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2497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3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3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30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621 priority patent/WO202307091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3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3068B/zh
Priority to US17/689,128 priority patent/US11460601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38Processing data, e.g. for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04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5/06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for detecting naturally radioactive miner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5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during transport, e.g. by a person, vehicle or boat
    • G01V3/16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during transport, e.g. by a person, vehicle or boat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from aircraf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02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face logging, e.g. from aircraf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01V9/007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by detecting gases or particles representative of underground layers at or near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7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G01T1/178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for measuring specific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radioactive substances, e.g. natural, in the air or in liquids such as rain 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81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detecting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SNM], e.g. Uranium-235, Uranium-233 or Plutonium-239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远程探测结果;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在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在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根据伽马探测的结果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综合远程探测和地面化学探测的结果来选定勘查区域,并在勘查区域中进行钻孔,从而能够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Description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砂岩型铀矿通常分布在沉积盆地的深部,近年来我国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像大营铀矿等特大型铀矿床。然而,缺乏较为有效的勘查方法来确定沉积盆地深部的铀矿分布和走向,导致铀矿工程钻探选址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远程探测结果,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和航磁探测结果;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根据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和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在所述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根据所述伽马探测的结果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综合远程探测和地面化学探测的结果来选定勘查区域,并在勘查区域中进行钻孔,从而能够较为高效且准确的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栅格图层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多个栅格图层合成组合图层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重点勘查区域及其相邻的勘查区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伽马探测的结果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参照图1,包括:
步骤S102:获取目标区域的远程探测结果,其中,远程探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和航磁探测结果。
步骤S104: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其中,化学探测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
步骤S106: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在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
步骤S108:在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根据伽马探测的结果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目标区域可以是根据地质资料等确定的可能存在铀矿分布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根据地质资料在沉积盆地中确定的一块不小于100km*100km的区域,然而可以理解地,目标区域还可以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进行铀矿勘查的区域,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步骤S102中,获取该目标区域的远程探测结果,远程探测结果可以包括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航磁探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探测,可以理解地,选择更多的探测项目有助于准确圈定勘查区域,提高后续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远程探测项目时(例如进行实地探测时)和/或收集探测结果时(例如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重点关注与铀矿分布相关的数据,例如,在获取遥感探测结果时,重点关注羟基异常和铁染色异常,在获取航放探测结果时,重点关注铀含量、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等。
在步骤S104中,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化学探测结果可以包括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与步骤S102类似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探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化学探测项目时和/或收集探测结果时,可以重点关注与铀矿分布相关的数据,例如,在获取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时,重点关注活动态Th、Mo、Se、Re、V等元素的含量及其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在获取地气测量结果时,重点关注地气Th、Mo、Se、Re、V含量及其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
在步骤S106中,可以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来确定多个勘查区域,如上文中所描述的,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中包括了多种与铀矿分布相关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目标区域中圈定出最有可能存在铀矿分布的多个勘查区域,一些具体的圈定勘查区域的方法将在下文的相关部分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在步骤S108中,可以在这些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也称为伽马测井),从而最终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综合了空中的远程探测结果以及地面的化学探测结果来从目标区域中圈定勘查区域,并进一步的在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来进行伽马探测,从而能够较为高效且准确地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6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在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可以具体包括:以相同的尺度生成目标区域的多个栅格图层;分别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其中,每种类型的探测结果对应一个栅格图层,当一个栅格中的远程探测结果或化学探测结果指示铀矿分布时,赋予相对高的数值;将多个栅格图层中对应栅格处的数值相加形成组合图层;根据组合图层中的数值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勘查区域为组合图层中数值相对高的区域。
图2为目标区域的一个栅格图层的示意图(其中所示出的栅格图层20并非全貌),栅格图层20可以是将目标区域10使用栅格进行划分并进行一定尺度的缩放后形成,例如,栅格图层20中的一个栅格21可以表示目标区域10中的一个200m*200m的地块,从而完成了目标区域10的栅格化,有利于后续对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缩放的尺度,并且,栅格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正方形,例如,栅格还可以是100m*200m的矩形栅格或其他形状的栅格,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生成多个相同尺度的栅格图层20,而后,分别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在赋值时,一种类型的探测结果对应一个栅格图层20,例如,当远程探测结果同时包括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航磁探测结果时,该三种探测结果分别对应不同的栅格图层20,即,根据遥感探测结果对一个栅格图层20进行赋值,根据航放探测结果对另一个栅格图层20进行赋值,根据航磁探测结果对再一个栅格图层20进行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某种类型的探测结果中还可以进一步的包括多种类型探测结果数据,例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遥感探测结果可以包含羟基异常数据和铁染色异常数据,此时也可以使其分别对应不同的栅格图层20,从而,每个栅格图层20中的数据类型较为单一,更容易进行赋值规则的确定。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将羟基异常数据和铁染色异常数据视为同种类型的探测结果,综合二者的数据来对一个栅格图层20进行赋值,这将会使得赋值时的规则更加复杂,需要同时考虑多种数据的影响,但也会有效减少需要赋值的栅格图层20的数量。
进一步的,在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时,当一个栅格21处的远程探测结果或化学探测结果指示铀矿分布时,为其赋予相对高的数值。如上文中所描述的,栅格图层20中的一个栅格21对应目标区域10中的一个地块,一个栅格21处的远程探测结果或化学探测结果,是指目标区域10中该地块处的探测结果,如果该探测结果指示铀矿分布,则为该栅格赋予相对较高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赋值的规则,例如可以根据探测结果的具体数值以及探测结果作为铀分布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赋值的规则,只需能够保证数值越高则地块中存在铀矿分布的可能性越高即可,一些具体的赋值规则将在下文中的相关部分处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类型的数据,例如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航磁探测结果等,可以直接通过栅格化处理同时完成生成栅格图层20以及对栅格21进行赋值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数据处理,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3,在完成了全部的栅格图层20的赋值后,可以将多个栅格图层20中对应栅格21处的数值相加形成组合图层30,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将各个栅格图层20中相对应的栅格21处的数值直接相加,并填入组合图层30中对应位置的栅格31,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例性的给出了3个栅格图层20中数值相加的示意图,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栅格图层20中的数值均进行相加。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将各个栅格图层20中的数值进行相加时,可以根据栅格图层20所对应的检测结果作为铀分布指标的重要程度来为不同的栅格图层20赋予不同的权重,并根据这些权重来对数值进行相加。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组合图层30中的数值,例如,为不同区间的数值赋予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组合图层30中的数值分布,以便从组合图层30中圈定勘查区域。
可以理解地,组合图层30对栅格图层20中的数据进行了融合,由于栅格图层20中的数值反映了铀矿分布的概率,因此,将栅格图层20中数值相加所获得的组合图层30的栅格31中,数值越高,则铀矿分布的可能性越大。本领域人员可以选择组合图层30中数值相对较高的区域来作为勘查区域,进行后续的钻孔以及伽马探测。
上述实施例中以栅格图层的方式将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进行了数值化,并将这些检测结果进行了融合,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对探测结果进行判读并根据探测结果来圈定勘查区域,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对远程探测结果和化学探测结果进行其他形式的数据处理(例如将探测结果形成等值图、热点图等图像的形式),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在目标区域中圈定勘查区域,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描述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赋值时所采用的具体赋值规则,在下面所描述的赋值规则中,当结果指示铀矿分布时,赋值为1,未指示铀矿分布时,赋值为0,然而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更加细化的赋值规则,例如,根据具体的探测结果来赋予0-5之间的数值,铀矿分布的可能性越高则数值越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所赋予的数值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数值区间中的数值,而不仅限于0或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下文中所描述的赋值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分别根据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和航磁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遥感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时,可以首先根据遥感探测结果确定目标区域10中的羟基异常数据和/或铁染异常数据,并且,可以分别根据羟基异常数据和铁染异常数据对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作为示例的,可以将羟基异常数据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RH1,将铁染异常数据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RF1。如果RH1中某一栅格21对应的地块中出现了羟基异常,则将该栅格21赋值为1,未出现羟基异常,则赋值为0。如果RF1中某一栅格21对应的地块中出现了铁染异常,则赋值为1,未出现铁染异常,则赋值为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本领域通用的判断标准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是否出现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航放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包括:根据航放探测结果确定以下至少之一: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分别根据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其中,分别确定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对应的异常阈值,将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大于对应的异常阈值的栅格赋值为1,将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小于对应的异常阈值的栅格赋值为0。
作为示例的,可以将与铀含量数据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HFU,与铀钍比值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HFUT,与铀钾比值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HFUK,与铀变异系数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HFVC。以HFU为例,在进行赋值时,可以对所获取的铀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异常阈值,例如,可以将获取的所有铀含量数据的平均值加1.5倍均方差的结果作为异常阈值,如果一个栅格21对应地块的铀含量数据大于该异常阈值,则赋值为1,小于该异常阈值,则赋值为0。同样地,针对其他几个栅格图层20,也可以计算对应的异常阈值并根据上述规则进行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航磁探测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时,可以首先根据航磁探测结果获取航磁化极数据,而后根据航磁化极数据的具体数值来进行赋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本领域通用的方法来获取航磁化极数据,在此不再赘述。作为示例的,可以将与航磁探测结果对应的栅格图层20命名为HM1,当一个栅格21对应的地块处的航磁计划数据在大于等于-100nT且小于等于100nT时,赋值为1,小于-100nT或大于100nT时,赋值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土壤中的化学探测结果时,可以在目标区域中布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多个测点,并分别对每个测点处的土壤进行化学探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所描述的,栅格图层的尺度可以为200m*200m,即,一个栅格表示一个200m*200m的地块,而在布置测点时,可以使用与栅格图层不同的尺度布置,例如可以以200m*1km的网格尺度来布置测点,从而,能够极大地减少需要布置的测点的数量,提高探测效率并节省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与栅格图层20相同的尺度来布置测点,从而,每个测点的探测结果能够实现与栅格21的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布置测点所使用的尺度与栅格图层20的尺度并不相同,即,测点所获取的化学探测结果并非与栅格21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了保证对栅格21进行赋值时所使用的数据的准确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根据各个测点的化学探测结果,使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插值,分别获取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具有不同的尺度,并且,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中的一个与栅格图层20的尺度相同,而后,可以根据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的对应栅格中的数值的比值为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赋值。
克里金法(Kriging)是依据对/随机场进行空间建模和预测(插值)的回归算法 。在特定的随机过程,例如固有平稳过程中,克里金法能够给出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因此在中也被称为空间最优无偏估计器。使用克里金法进行插值能够综合所有测点的数据来对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进行插值,具体的插值方法可以参考本领域所熟知的克里金差值的一般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克里金法能够直接将化学探测结果差值形成200m*200m尺度的栅格图层20,但是仍可能存在差值结果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首先使用克里金法插值获得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以第一栅格图层为200m*200m尺度,第二栅格图层为10km*10km的尺度为例,由于第二栅格图层的尺度较大,第二栅格图层中的一个栅格将对应第一栅格图层中的250个栅格,而第一栅格图层则与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进行赋值时,以第一栅格图层中的一个栅格为例,计算该栅格的数值Rn1,与该栅格在第二栅格图层中对应栅格的数值Rn2之间的比值Rn3,即,Rn3=Rn1/Rn2,而后,如果Rn3大于1,则将栅格图层20中与该栅格对应的栅格赋值为1,小于等于1则赋值为0。从而,避免了克里金法差值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的干扰。
下文中所描述的所有化学探测结果的赋值过程均可通过上述方法来实现,下文中的相关部分处将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所描述的,化学探测结果可以包括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因此可以分别根据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进行赋值时,可以首先根据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获取活动态Th、Mo、Se、Re、V含量、铀含量以及活动态Th、Mo、Se、Re、V含量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以确定土壤中的第一活动态铀量数据;并根据第一活动态铀量数据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
具体地,可以根据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获取活动态Th、Mo、Se、Re、V含量CTh、CMo、CSe、CRe、CV,铀含量CU,以及这些元素与铀含量CU之间的相关系数,RTh、RMo、RSe、RRe、RV,然后求取每个测点的第一活动态铀量MU,可使用的公式为:MU=CU+CTh×RTh+CMo× RMo+CSe×RSe+CRe× RRe+CV× RV。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根据每个测点的第一活动态铀量进行上述克里金插值以及栅格图层的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气测量结果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赋值时,可以根据地气测量结果获取地气Th、Mo、Se、Re、V的含量、铀含量以及地气Th、Mo、Se、Re、V含量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以确定土壤中的第二活动态铀量数据;并根据第二活动态铀量数据对栅格图层20中的栅格21进行赋值。
具体地,可以根据地气测量结果获取地气Th、Mo、Se、Re、V含量CGTh、CGMo、CGSe、CGRe、CGV,铀含量CGU,以及上述各地气含量与铀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GTh、rGMo、rGSe、rGRe、rGV,然后求取每个测点的第二活动态铀量MGU,可使用的公式为:MGU=CGU+CGTh×rGTh+CGMo×rGMo+CGSe×rGSe+CGRe× rGRe+CGV× rGV。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根据每个测点的第二活动态铀量进行上述克里金插值以及栅格图层的赋值。
下面将描述在组合图层30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以及在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的具体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组合图层30中的数值圈定多个勘查区域时,可以首先计算组合图层30中的各个栅格31中数值的平均值,而后,确定多个候选区域,每个候选区域由多个相邻且数值大于平均值的栅格31彼此连接形成。而后,可以将每个候选区域中的数值最大的一个栅格31中的数值,与候选区域的面积相乘,候选区域的面积可以通过该候选区域中栅格31的数目来表征,即,可以将一个候选区域中,数值最大的栅格31中的数值与该候选区域中栅格31的个数来进行相乘,进一步的,根据这些相乘结果的降序来选择多个候选区域作为多个勘查区域。可以理解地,栅格31中的数值较高,意味着该栅格31对应的地块中含有铀矿的可能性较高,由于铀矿通常呈连续性分布,如果确实存在铀矿分布,则该栅格31周围的大片区域中的栅格31也应当具有较高的数值,如果一个栅格31具有较高的数值,而其周围的栅格31均数值较低,或者其周围只有一小部分栅格31中也具有较高的数值,则意味着此处的数值可能出现错误,或者确实存在铀矿分布但是由于分布范围较小而不具有继续勘探和开采的价值,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相乘结果来进行筛选,并按照降序来选择勘查区域,从而排除这些干扰,进一步提高勘查的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数目的勘查区域,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4-5个勘查区域进行后续的钻孔勘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时,可以将多个勘查区域中,相乘结果最大的勘查区域确定为重点勘查区域51,并在该重点勘查区域51,以及与该重点勘查区域51相邻的多个勘查区域52中设置钻孔53进行伽马探测。如图4中所示的,与重点勘查区域51相邻的多个勘查区域52可以是与重点勘查区域51直接相邻的勘查区域52,从而尽可能的减少需要设置的钻孔53数量,提高勘查效率并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在重点勘查区域51以及与重点勘查区域51相邻的勘查区域52中设置钻孔53以外,还可以在该多个勘查区域52之间的区域54中设置钻孔53,仍可参照图4,该多个勘查区域52之间的区域54可以是指位于该多个勘查区域52之间并且靠近重点勘查区域51一侧的区域,可以理解地,尽管该区域54并非勘查区域52中的一个,即,该区域54中栅格的数值相对并不高,但是由于其被多个勘查区域52所包围,根据铀矿分布的连续性,其中很有可能存在铀矿分布的边界或者铀矿走向的拐点,因此,在该区域54中也设置钻孔53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重点勘查区域51、与重点勘查区域51相邻的勘查区域52以及多个勘查区域52之间的区域54中的每个区域中可以仅设置一个钻孔53,并且,每个区域中的钻孔可以被设置在该区域中数值最大的栅格所在的位置,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设置的钻孔的数量并提高每个钻孔53中伽马探测结果的参考意义。
伽马探测的结果可以被用于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具体地,可以根据钻孔中不同深度处的探测数值来绘制每个钻孔53处的伽马探测结果曲线,根据曲线的形态以及其中的具体数值来确定是否存在铀矿分布以及铀矿分布的走向。具体地,根据伽马探测曲线的形态以及具体数值,可以验证铀矿的分布,并将钻孔53分类成为无矿孔、异常孔、矿化孔和工业孔等,具体的分类判断标准可以参照本领域中的相关标准,在此不再赘述。图5中示出了几种可能的曲线形态,其中,曲线1和曲线4形成有凸起并且凸起的峰值较高,意味着铀矿在曲线1和曲线4所在的钻孔处的走向沿着该凸起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根据上述钻孔53的伽马探测结果所确定的铀矿的走向追加设置一个或多个钻孔,以进一步的确定铀矿分布的边界。仍以图5为例,可以在图5中的曲线1和曲线4对应的钻孔之间的连线向着曲线延伸方向的一侧追加布置一个或多个钻孔,以便最终确定铀矿的边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远程探测结果,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和航磁探测结果;
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和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
在所述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根据所述伽马探测的结果确定铀矿的分布和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和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包括:
以相同的尺度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多个栅格图层;
分别根据所述远程探测结果和所述化学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其中,每种类型的探测结果对应一个栅格图层,当一个栅格中的所述远程探测结果或所述化学探测结果指示铀矿分布时,赋予相对高的数值;
将所述多个栅格图层中对应栅格处的数值相加形成组合图层;
根据所述组合图层中的数值圈定多个勘查区域,所述勘查区域为所述组合图层中数值相对高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远程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分别根据遥感探测结果、航放探测结果和航磁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遥感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根据遥感探测结果确定目标区域中的羟基异常数据和/或铁染异常数据;
分别根据所述羟基异常数据和所述铁染异常数据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其中,将羟基异常的栅格赋值为1,将非羟基异常的栅格赋值为0,将铁染异常的栅格赋值为1,将非铁染异常的栅格赋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航放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根据航放探测结果确定以下至少之一: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
分别根据所述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其中,分别确定所述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对应的异常阈值,将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大于对应的所述异常阈值的栅格赋值为1,将铀含量数据、铀钍比值、铀钾比值、铀变异系数小于对应的所述异常阈值的栅格赋值为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航磁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根据所述航磁探测结果获取航磁化极数据;
将航磁化极数值大于等于-100nT且小于等于100nT之间的栅格数据赋值为1,将航磁化数值小于-100nT或大于100nT的栅格赋值为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包括:
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布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多个测点;
分别对每个测点处的土壤进行化学探测,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中土壤的化学探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布置呈网格状部分的多个测点时,使用与所述栅格图层不同的尺度布置所述测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化学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根据所述化学探测结果,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分别获取第一栅格图层和第二栅格图层,其中,所述第一栅格图层和所述第二栅格图层具有不同的尺度,并且,所述第一栅格图层与所述第二栅格图层中的一个与所述栅格图层的尺度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栅格图层和所述第二栅格图层的对应栅格中数值的比值为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化学探测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分别根据土壤氡气测量结果,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和地气测量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包括:
根据土壤元素活动态测量结果获取活动态Th、Mo、Se、Re、V含量、铀含量以及活动态Th、Mo、Se、Re、V含量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以确定土壤中的第一活动态铀量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活动态铀量数据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地气测量结果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赋值包括:
根据地气测量结果获取地气Th、Mo、Se、Re、V的含量、铀含量以及地气Th、Mo、Se、Re、V含量与铀含量的相关系数,以确定土壤中的第二活动态铀量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活动态铀量数据对所述栅格图层中的栅格进行赋值。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组合图层中的数值圈定多个勘查区域包括:
计算所述组合图层中各栅格中数值的平均值;
确定多个候选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候选区域由多个相邻且数值大于平均值的栅格彼此连接形成;
将每个所述候选区域的面积与所述候选区域的栅格数值中的最大值相乘;
按照相乘结果的降序选取多个候选区域作为所述多个勘查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包括:
将所述多个勘查区域中相乘结果最大的勘查区域确定为重点勘查区域;
分别在所述重点勘查区域和与所述重点勘查区域相邻的多个勘查区域中设置钻孔进行伽马探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重点勘查区域相邻的多个勘查区域之间的区域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钻孔进行伽马探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钻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勘查区域中数值最大的栅格所在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铀矿的走向追加设置一个或多个钻孔,以确定铀矿分布的边界。
CN202111249748.1A 2021-10-26 2021-10-26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Active CN113703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748.1A CN113703068B (zh) 2021-10-26 2021-10-26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PCT/CN2021/140621 WO2023070915A1 (zh) 2021-10-26 2021-12-22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US17/689,128 US11460601B1 (en) 2021-10-26 2022-03-08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9748.1A CN113703068B (zh) 2021-10-26 2021-10-26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3068A true CN113703068A (zh) 2021-11-26
CN113703068B CN113703068B (zh) 2022-02-15

Family

ID=7864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9748.1A Active CN113703068B (zh) 2021-10-26 2021-10-26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0601B1 (zh)
CN (1) CN113703068B (zh)
WO (1) WO20230709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8440A (zh) * 2022-01-17 2022-04-1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三维分布概率的方法
WO2023070915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5619B (zh) * 2023-06-06 2024-01-05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航空磁放综合站测量数据切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191827B (zh) * 2023-11-01 2024-01-3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在待勘查区圈定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地段的方法
CN117449842A (zh) * 2023-11-06 2024-01-26 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 一种巨厚产铀目的层白垩系地层划分方法
CN117275601B (zh) * 2023-11-17 2024-02-20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砂岩型铀矿异常信息的确定方法
CN117574270B (zh) * 2024-01-19 2024-03-26 东营鸿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勘探数据采集及测井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274A (zh) * 2010-07-20 2010-11-10 南京大学 一种确定区域生态风险预警的方法
CN103903061A (zh) * 2014-03-04 2014-07-0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三维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信息综合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4076393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花岗岩型铀矿隐伏成矿构造带识别方法
WO2014177180A1 (en) * 2013-04-29 2014-11-06 Mumelter Michae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CN108107481A (zh) * 2017-12-04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铀矿勘探有利远景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68096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09828316A (zh) * 2018-12-25 2019-05-3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钙结岩型铀矿找矿勘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9426A1 (en) * 1992-03-25 1993-09-30 Western Mining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mapping minerals and other geological phenomena utilizing airborne imaging spectrometers
CN105549113B (zh) * 2014-10-31 2018-03-1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火山岩型铀矿田科学深钻场址遴选方法
CN109324355B (zh) * 2018-11-14 2021-01-29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一种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找矿方法
CN113703068B (zh) * 2021-10-26 2022-02-1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274A (zh) * 2010-07-20 2010-11-10 南京大学 一种确定区域生态风险预警的方法
WO2014177180A1 (en) * 2013-04-29 2014-11-06 Mumelter Michae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CN103903061A (zh) * 2014-03-04 2014-07-0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三维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信息综合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4076393A (zh) * 2014-07-10 2014-10-0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花岗岩型铀矿隐伏成矿构造带识别方法
CN108107481A (zh) * 2017-12-04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铀矿勘探有利远景区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680965A (zh) * 2018-04-13 2018-10-19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09828316A (zh) * 2018-12-25 2019-05-3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钙结岩型铀矿找矿勘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0915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CN114358440A (zh) * 2022-01-17 2022-04-1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三维分布概率的方法
CN114358440B (zh) * 2022-01-17 2023-04-1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确定铀矿三维分布概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3068B (zh) 2022-02-15
US11460601B1 (en) 2022-10-04
WO2023070915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3068B (zh) 确定铀矿分布的方法
Gessler et al. Soil-landscape modelling and spatial prediction of soil attributes
AU777657B2 (en) Determining optimal well locations from a 3D reservoir model
US5661698A (en) Method for mode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metric objects in an environment, such as faults in a geologic formation
CN108345049B (zh) 地下工程不良地质探测多方法约束反演与联合解释方法
CN103345566B (zh) 基于地质内涵的化探异常识别与评价方法
CN104850897A (zh)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的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方法
Parsons et al. Evaluating site investigation quality using GIS and geostatistics
CN107895092B (zh) 一种基于复杂非线性注采建模的井间连通定量评价方法
CN105136866A (zh)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污染土检测方法
CN103065051A (zh) 一种对岩体自动进行分级分区的方法
CN206378448U (zh) 基于综合物探方法的污染土检测测线布置结构
Sheets et al. Obsidian sources and elemental analyses of artifacts in southern Mesoamerica and the northern Intermediate Area
CN105158301A (zh) 基于跨孔电阻率ct法的污染土检测方法
CN105181758A (zh) 一种基于电阻率物探技术的污染土快速诊断方法
CN105447292A (zh) 一种油气预探井筛选方法
CN112415602A (zh) 基于深度分辨率的隧道电阻率超前探测优化方法及系统
Ray et al. Characterizing and modeling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s in a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he Middle East: A methodology.
CN113706654B (zh) 判断红杂色建造中砂体颜色成因的方法
CN106126882A (zh) 基于肯德尔和谐系数排序的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优选方法
CN108595749A (zh) 一种使用变异函数单一方向结构分析的资源储量评估方法
CN111158052A (zh) 基于三维储层反演井中含铀砂体井旁分布范围的圈定方法
CN104866664B (zh) 一种防渗止水帷幕体施工难度预测方法
CN112836442A (zh) 一种页岩油水平井网老井水力裂缝注液量的确定方法
Hird et al. Condition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reservoir description using spatial and well-performance constra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3110 Nuclear Geology Brigade

Assignor: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620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0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Assignee: CNNC 208 BATTALION

Assignor: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624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