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2745A -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2745A
CN113702745A CN202111032150.7A CN202111032150A CN113702745A CN 113702745 A CN113702745 A CN 113702745A CN 202111032150 A CN202111032150 A CN 202111032150A CN 113702745 A CN113702745 A CN 113702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orkbench
shielding box
shielding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2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泽强
雷剑梅
李晓智
张皓崎
李珊珊
晏涛
黄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21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2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2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2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设有测量端夹具,工作台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注入端夹具;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屏蔽盒,屏蔽盒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屏蔽盒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对应于屏蔽盒的锁止机构;屏蔽盒为六面体中空结构,屏蔽盒上方开口;屏蔽盒为六面体中空结构,屏蔽盒上方开口,屏蔽盒的上方通过合页可拆卸连接有上盖;屏蔽盒包括两块可拆卸的侧板,两块侧板均设有预留孔,两块侧板相对;侧板的预留孔内放置有压紧圈,压紧圈为圆台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测试多种规格的待测线束导致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屏蔽效能是衡量屏蔽电缆抑制辐射干扰和辐射泄露的重要性能指标,如何对电缆屏蔽性能进行定性研究及测量分析,以及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实现优化设计及最佳控制,是选择、研制、检测电缆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故而,有必要对电缆的屏蔽性能进行测试。
目前,用于电缆测试的实验室测试系统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比如说,已有中国专利公开相关技术,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通道通过同轴线缆与转接头连接,转接头的中心导体与扁平排线焊接,扁平排线与待测线束紧贴,并在终端接入负载用以确保注入线回路阻抗匹配;待测线束通过线束连接器与测量端夹具相连,待测线束的中心导体通过测量端夹具的内部与转接头连接,使用同轴线缆将整体测试装置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通道相连;待测线束注入端和注入端夹具连接,并在终端接入特征阻抗负载,以确保该回路阻抗匹配。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仅能够针对单一规格的电缆或者线束进行测试,如果待测线束与屏蔽盒的预留孔的大小不一致,就需要更换屏蔽盒,无法方便地测试多种规格的线束;不仅成本高,而且安装布线也相当耗时,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测试多种规格的待测线束导致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设有测量端夹具,测量端夹具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工作台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注入端夹具,注入端夹具位于工作台的上方;
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屏蔽盒,两个屏蔽盒分别位于注入端夹具和测量端夹具两侧,屏蔽盒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屏蔽盒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对应于屏蔽盒的锁止机构;屏蔽盒为六面体中空结构,屏蔽盒上方开口,屏蔽盒的上方通过合页可拆卸连接有上盖;屏蔽盒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均设有预留孔,两块侧板相对,两块侧板的中心点连线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侧板的预留孔内放置有压紧圈,压紧圈为圆台状,压紧圈的小端设有锥度,压紧圈的小端位于侧板的预留孔内,压紧圈由两块对半体构成,两块对半体接触,压紧圈沿轴线方向设有安装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通过侧板与压紧圈的设置,可以预先准备带有不同规格的压紧圈,由于压紧圈是圆台结构,而且小端设有锥度,沿轴线方向设有用于放置待测线束的安装孔,可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安装孔的压紧圈,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待测线束进行测试时,只要更换压紧圈即可;相较于更换整个测试系统来说,侧板的更换操作方便快捷,更为节约成本,能够有效地增加屏蔽测试的通用性。
(2)由于屏蔽盒与工作台是滑动连接的,相较于固定连接来说,可以使得屏蔽盒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可以任意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测试的时候适应不同长度的要求;此外,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置的锁止机构,可以方便地将屏蔽盒限定在工作台上。
本发明采用可拆卸的压紧圈,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待测线束进行测试时,只要更换压紧圈即可,能够方便地测试多种规格的待测线束,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进一步,注入端夹具包括发生器支座、上支承块、下支承块、平面压紧块和注入压紧块;发生器支座为U形,发生器支座的U形开口向上,发生器支座的开口端设有第一螺孔,发生器支座侧面设有圆形凹槽;下支承块位于发生器支座的U形内部的下方,下支承块与发生器支座接触;上支承块位于下支承块的上方,上支承块与发生器支座接触;上支承块与下支承块接触,上支承块与下支承块之间设有第一通孔;平面压紧块设有与第一螺孔相配的第二螺孔,平面压紧块位于上支承块的上方,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穿设有第一螺栓,平面压紧块设有四个第三螺孔;注入压紧块设有四个与第三螺孔相配的第四螺孔,注入压紧块位于平面压紧块的上方,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穿设有第二螺栓,注入压紧块和平面压紧块之间有第二通孔。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紧密压紧在一起,能够提供较强的压紧力,使得待测线束能够在上支承块和线缆支承块之间的第一通孔内紧密可靠连接,同时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也和发生器支座紧密接触,有利于电信号的传导。
进一步,第三螺孔分别位于平面压紧块的四个角处,第四螺孔分别位于注入压紧块的四个角处。
有益效果在于:当平面压紧块通过第一通孔和发生器支座连接,确保四个角的受力均匀,匹配性好,使得能够紧密接触,便于电信号传导。
进一步,发生器支座设有限位凸台。
有益效果在于:对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进行限位,使得在压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增加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与发生器支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还包括压紧套筒,压紧套筒一端位于发生器支座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压紧套筒与发生器支座接触,压紧套筒另一端位于侧板的预留孔内,压紧套筒与侧板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当压紧套筒旋进时,压紧套筒与压紧圈的大端接触,推动压紧圈进行移动,在锥度的作用下,两块对半体逐渐向中间靠拢,从而将待测线束逐渐夹紧;压紧套筒与发生器支座之间接触,使得压紧套筒与发生器支座抵紧接触,压紧套筒的端面也可以与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的端面接触,压紧套筒的侧面也可以与发生器支座的圆形凹槽的圆弧面接触,保证同轴、尽可能可靠的接触,便于安装快速。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位于注入端夹具的相同一侧,第一支承座与发生器支座接触,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可以提高压紧作用,使得压紧可靠,确保接触优良。
进一步,工作台上表面设有T形槽,T形槽的侧壁与屏蔽盒的底部均设有腰孔,腰孔内穿设有紧固螺丝。
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可以根据测试的实际需要,通过腰孔使屏蔽盒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任意位置,便于调节。
进一步,屏蔽盒上设有锁扣,上盖上设有与锁扣相配的锁钩,上盖上设有把手。
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屏蔽盒的打开操作,方便屏蔽盒的锁定操作,防止关闭盒子时夹手。
基于上述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屏蔽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S1、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与安装孔匹配的压紧圈,将压紧圈的小端放入到侧板的预留孔中;将压紧套筒一端放置于发生器支座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将压紧套筒另一端放置于侧板的预留孔内,旋进压紧套筒推动压紧圈进行移动,使得两块对半体逐渐向中间靠拢,将待测线束逐渐夹紧,并通过螺钉将上盖可拆卸地连接到屏蔽盒的上方,确保螺钉沿着屏蔽盒上方周向均匀分布;
S2、根据待测线束的长度调节屏蔽盒在工作台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锁止机构将屏蔽盒限定在工作台上;
S3、将发生器支座固定在工作台上,组装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使其与发生器支座紧密接触,通过第一螺栓将平面压紧块与发生器支座固定;组装注入压紧块与平面压紧块,通过第二螺栓将注入压紧块与平面压紧块固定;
S4、连接待测线束、注入线以及其他线路;
S5、进行测试。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其一,可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安装孔的压紧圈,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待测线束进行测试时,只要更换压紧圈即可,方便测试时适应不同规格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增加屏蔽测试的通用性;其二,由于屏蔽盒与工作台是滑动连接的,可以使得屏蔽盒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可以任意调节,方便测试时适应不同长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实施例的注入端夹具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实施例的压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实施例的屏蔽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屏蔽盒1、测量端夹具2、注入端夹具3、发生器支座4、上支承块5、下支承块6、平面压紧块7、注入压紧块8、压紧套筒9、第一支承座10、第二支承座11、压紧圈12、侧板13、上盖14、合页15、锁扣16、锁钩17、把手18。
实施例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测量端夹具2,测量端夹具2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工作台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注入端夹具3,注入端夹具3位于工作台的上方。
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屏蔽盒1,两个屏蔽盒1分别位于注入端夹具3和测量端夹具2两侧,屏蔽盒1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屏蔽盒1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对应于屏蔽盒1的锁止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工作台上表面开设T形槽,T形槽的侧壁与屏蔽盒1的底部均开设腰孔,腰孔内穿设紧固螺丝,这样可以根据测试的实际需要,通过腰孔使屏蔽盒1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任意位置,便于调节。
屏蔽盒1为六面体中空结构,屏蔽盒1上方开口;屏蔽盒1的上方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上盖14,螺钉沿着屏蔽盒1上方周向均匀分布;屏蔽盒1包括两块侧板13,两块侧板13均设有预留孔,两块侧板13相对,两块侧板13的中心点连线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侧板13的预留孔内放置有压紧圈12,如附图3所示,压紧圈12为圆台状,压紧圈12的小端设有锥度,压紧圈12的小端位于侧板13的预留孔内,压紧圈12由两块对半体构成,两块对半体接触,压紧圈12沿轴线方向设有安装孔。
在本实施例中,注入端夹具3包括发生器支座4、上支承块5、下支承块6、平面压紧块7以及注入压紧块8;发生器支座4为U形,发生器支座4的U形开口向上,发生器支座4的开口端设有第一螺孔,发生器支座4侧面设有圆形凹槽;发生器支座4设有限位凸台,用于对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进行限位,使得在压紧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增加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与发生器支座4的接触面积。
下支承块6位于发生器支座4的U形内部的下方,下支承块6与发生器支座4接触;上支承块5位于下支承块6的上方,上支承块5与发生器支座4接触;上支承块5与下支承块6接触,上支承块5与下支承块6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安装待测线束,比如说待测试的电缆;平面压紧块7设有与第一螺孔相配的第二螺孔,平面压紧块7位于上支承块5的上方,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穿设有第一螺栓,通过第一螺栓将平面压紧块7固定在发生器支座4上,平面压紧块7设有四个第三螺孔,第三螺孔分别位于平面压紧块7的四个角处;注入压紧块8设有四个与第三螺孔相配的第四螺孔,第四螺孔分别位于注入压紧块8的四个角处,注入压紧块8位于平面压紧块7的上方,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穿设有第二螺栓,通过第二螺栓将注入压紧块8固定在平面压紧块7上,注入压紧块8和平面压紧块7之间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安装注入线。通过将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紧密压紧在一起,能够提供较强的压紧力,使得待测线束能够在上支承块5和线缆支承块之间的第一通孔内紧密可靠连接,同时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也和发生器支座4紧密接触,有利于电信号的传导。当平面压紧块7通过第一通孔和发生器支座4连接,确保四个角的受力均匀,匹配性好,使得能够紧密接触,便于电信号传导。
压紧套筒9一端位于发生器支座4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压紧套筒9与发生器支座4接触,压紧套筒9另一端位于侧板13的预留孔内,压紧套筒9与侧板13螺纹连接。当压紧套筒9旋进时,压紧套筒9与压紧圈12的大端接触,推动压紧圈12进行移动,在锥度的作用下,两块对半体逐渐向中间靠拢,从而将待测线束逐渐夹紧;压紧套筒9与发生器支座4之间接触,使得压紧套筒9与发生器支座4抵紧接触,压紧套筒9的端面也可以与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的端面接触,压紧套筒9的侧面也可以与发生器支座4的圆形凹槽的圆弧面接触,保证同轴、尽可能可靠的接触,便于安装快速。第一支承座10和第二支承座11均位于注入端夹具3的右侧,第一支承座10与发生器支座4接触,第一支承座10和第二支承座11与工作台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压紧作用,使得压紧可靠,确保接触优良。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与安装孔匹配的压紧圈12,将压紧圈12的小端放入到侧板13的预留孔中;将压紧套筒9一端放置于发生器支座4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将压紧套筒9另一端放置于侧板13的预留孔内,旋进压紧套筒9推动压紧圈12进行移动,使得两块对半体逐渐向中间靠拢,将待测线束逐渐夹紧,并通过螺钉将上盖14可拆卸地连接到屏蔽盒1的上方,确保螺钉沿着屏蔽盒1上方周向均匀分布;
然后,根据待测线束的长度调节屏蔽盒1在工作台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锁止机构将屏蔽盒1限定在工作台上;
接着,将发生器支座4固定在工作台上,组装上支承块5和下支承块6使其与发生器支座4紧密接触,通过第一螺栓将平面压紧块7与发生器支座4固定;组装注入压紧块8与平面压紧块7,通过第二螺栓将注入压紧块8与平面压紧块7固定;
再接着,连接待测线束、注入线以及其他线路,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实施,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开始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
在本方案中,通过侧板13与压紧圈12的设置,可以预先准备带有不同规格的压紧圈12,由于压紧圈12是圆台结构,而且小端设有锥度,沿轴线方向设有用于放置待测线束的安装孔,可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安装孔的压紧圈12,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待测线束进行测试时,只要更换压紧圈12即可。由于屏蔽盒1与工作台是滑动连接的,相较于固定连接来说,可以使得屏蔽盒1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可以任意进行调节,从而方便测试的时候适应不同规格及长度的要求;此外,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置的锁止机构,可以方便地将屏蔽盒1限定在工作台上。屏蔽盒1上方采用周向均匀分布的螺钉可拆卸连接上盖14,相较于采用焊接或单个螺钉将上盖14固定在屏蔽盒1上,能够起到面屏蔽效果,进而确保屏蔽盒1的内部为密闭空间,防止电磁辐射到外部,检测效果更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螺钉沿着屏蔽盒1上方周向均匀分布,相邻螺钉之间的间距为屏蔽盒1长度或者宽度的1/10~1/5,这样螺钉彼此之间和盖板一起形成屏蔽面,进而起到面屏蔽效果,提高检测效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如附图4所示,屏蔽盒1包括四块侧板13、上盖14、合页15、锁扣16、锁钩17和把手18。屏蔽盒1为六面体的中空结构,屏蔽盒1上方开口,屏蔽盒1包括四块可拆卸的侧板13,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13均设有预留孔,设有预留孔的两块侧板13相对,而且中心点连线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屏蔽盒1设有锁扣16,锁扣16通过螺丝固定在前侧的侧板13上,上盖14的边缘处通过螺丝固定有与锁扣16相配的锁钩17,上盖14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把手18,这样方便屏蔽盒1的打开和锁定操作,同时防止关闭屏蔽盒1时夹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设有测量端夹具,测量端夹具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工作台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注入端夹具,注入端夹具位于工作台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屏蔽盒,两个屏蔽盒分别位于注入端夹具和测量端夹具两侧,屏蔽盒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屏蔽盒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工作台的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对应于屏蔽盒的锁止机构;屏蔽盒为六面体中空结构,屏蔽盒上方开口,屏蔽盒的上方通过合页可拆卸连接有上盖;屏蔽盒包括两块可拆卸的侧板,两块侧板均设有预留孔,两块侧板相对,两块侧板的中心点连线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侧板的预留孔内放置有压紧圈,压紧圈为圆台状,压紧圈的小端设有锥度,压紧圈的小端位于侧板的预留孔内,压紧圈由两块对半体构成,两块对半体接触,压紧圈沿轴线方向设有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注入端夹具包括发生器支座、上支承块、下支承块、平面压紧块和注入压紧块;发生器支座为U形,发生器支座的U形开口向上,发生器支座的开口端设有第一螺孔,发生器支座侧面设有圆形凹槽;下支承块位于发生器支座的U形内部的下方,下支承块与发生器支座接触;上支承块位于下支承块的上方,上支承块与发生器支座接触;上支承块与下支承块接触,上支承块与下支承块之间设有第一通孔;平面压紧块设有与第一螺孔相配的第二螺孔,平面压紧块位于上支承块的上方,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穿设有第一螺栓,平面压紧块设有四个第三螺孔;注入压紧块设有四个与第三螺孔相配的第四螺孔,注入压紧块位于平面压紧块的上方,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穿设有第二螺栓,注入压紧块和平面压紧块之间有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螺孔分别位于平面压紧块的四个角处,第四螺孔分别位于注入压紧块的四个角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生器支座设有限位凸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套筒,压紧套筒一端位于发生器支座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压紧套筒与发生器支座接触,压紧套筒另一端位于侧板的预留孔内,压紧套筒与侧板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位于注入端夹具的相同一侧,第一支承座与发生器支座接触,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表面设有T形槽,T形槽的侧壁与屏蔽盒的底部均设有腰孔,腰孔内穿设有紧固螺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屏蔽盒上设有锁扣,上盖上设有与锁扣相配的锁钩,上盖上设有把手。
9.一种屏蔽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待测线束的直径选择与安装孔匹配的压紧圈,将压紧圈的小端放入到侧板的预留孔中;将压紧套筒一端放置于发生器支座侧面的圆形凹槽内,将压紧套筒另一端放置于侧板的预留孔内,旋进压紧套筒推动压紧圈进行移动,使得两块对半体逐渐向中间靠拢,将待测线束逐渐夹紧,并通过螺钉将上盖可拆卸地连接到屏蔽盒的上方,确保螺钉沿着屏蔽盒上方周向均匀分布;
S2、根据待测线束的长度调节屏蔽盒在工作台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锁止机构将屏蔽盒限定在工作台上;
S3、将发生器支座固定在工作台上,组装上支承块和下支承块使其与发生器支座紧密接触,通过第一螺栓将平面压紧块与发生器支座固定;组装注入压紧块与平面压紧块,通过第二螺栓将注入压紧块与平面压紧块固定;
S4、连接待测线束、注入线以及其他线路;
S5、进行测试。
CN202111032150.7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702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150.7A CN1137027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150.7A CN1137027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2745A true CN113702745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2150.7A Pending CN1137027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274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3876A2 (de) * 2005-11-04 2007-05-09 Agro Ag Kabelverschraubung für ein abgeschirmtes Kabel
JP2011106859A (ja) * 2009-11-13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ルド性能評価回路、シールド性能評価方法、およびシールドケース
US20170179703A1 (en) * 2014-09-16 2017-06-22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8109955U (zh) * 2018-03-28 2018-11-16 上海乐来汽车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一种带连接器线束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
KR101993151B1 (ko) * 2018-04-10 2019-06-27 넵코어스 주식회사 케이블 입력용 외부신호 차폐 장치
CN213240331U (zh) * 2020-08-25 2021-05-18 南通大地新能源汽车电控与连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3876A2 (de) * 2005-11-04 2007-05-09 Agro Ag Kabelverschraubung für ein abgeschirmtes Kabel
JP2011106859A (ja) * 2009-11-13 2011-06-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ールド性能評価回路、シールド性能評価方法、およびシールドケース
US20170179703A1 (en) * 2014-09-16 2017-06-22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8109955U (zh) * 2018-03-28 2018-11-16 上海乐来汽车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一种带连接器线束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
KR101993151B1 (ko) * 2018-04-10 2019-06-27 넵코어스 주식회사 케이블 입력용 외부신호 차폐 장치
CN213240331U (zh) * 2020-08-25 2021-05-18 南通大地新能源汽车电控与连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辅助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鑫 等: "改进型线路注入法测量多芯电缆的屏蔽效能", 现代有线传输, no. 2, pages 1 - 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7844A (zh) 一种复合材料三点、四点弯曲疲劳通用试验夹具
CN109406928A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的测试治具
US4579322A (en) Cable vise
CN113702745A (zh) 一种屏蔽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5665271U (zh) 测试夹具
CN211086401U (zh) 可拆式高频测试装置及其垂直式探针头
CN102707103B (zh) 抗干扰型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引线及由其组成的测试装置
CN215986445U (zh) 一种带插头线缆的测试装置
CN214237880U (zh) 夹具及测试系统
CN218995646U (zh) 一种用于匹配不同尺寸注入电流探头的校准夹具
CN109357932B (zh) 一种车用塑料的高速拉伸夹持装置
CN211826156U (zh) 一种ict夹具电路板探测设备
CN208283438U (zh) 一种用于材料屏蔽效能测试的法兰同轴装置
CN215641522U (zh) 连接器及线缆的屏蔽性能测试系统末端夹具
CN219302634U (zh) 一种电气设备试验接线辅助装置
CN210954181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屏蔽效能测试工装
CN220399499U (zh) 阻抗匹配转接装置
CN219641828U (zh) 辐射天线测试系统
CN219718981U (zh) 一种高压实验用的高压实验屏蔽罩
CN212763028U (zh) 脊柱螺钉试验免调节工装
CN208334302U (zh) 一种针焰试验装置
CN218976261U (zh) 一种分线设备
CN214899359U (zh) 一种便于排线的配电箱
CN208156044U (zh) 用于固定高压测试线的支架结构
JP3242119U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電池試験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