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1251A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1251A
CN113701251A CN202111003474.8A CN202111003474A CN113701251A CN 113701251 A CN113701251 A CN 113701251A CN 202111003474 A CN202111003474 A CN 202111003474A CN 113701251 A CN113701251 A CN 113701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heat dissipation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34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亚男
张相会
高越
曹培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34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1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1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1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电控盒,装配在所述机壳上,在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驱动器;散热风机,用以将经过换热器换热的气流送向所述散热装置;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传热导热件,装配在电控盒上,用以吸收驱动器产生热量;散热片组,与所述传热导热件连接,用以对传热导热件散热,其相对传热导热件位置为可调的,能够通过改变其相对传热导热件的位置来改变流经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散热器效率无法调节导致在低温制热时电器盒内产生凝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为保证可实现制冷、制热运行,均设置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有: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等部件,室外换热器布置在室外侧,用以实现换热,为实现对室外电器元件的控制,在室外侧还设置有室外电控盒,在室外电器盒内部设置有电器元件以及主要的驱动器等,驱动器起到主要驱动作用,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
为实现对驱动器的散热,在其底部设置散热器,用于接收室外换热器的气流对驱动器进行散热,其散热效率为固定不变的。
在与室外换热器位置对应处还设置有室外风机,在低温制热时,经过室外机换热器换热的冷空气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甚至达到零下,通过室外风机吹向散热器对驱动器进行散热,此时,如果驱动器负载较小,驱动器产生的热量较少,冷风经过散热器给驱动器降温时器热量会被大量带走,就会导致驱动器的温度低于电控盒内的温度而产生凝露,从而导致短路或者烧毁等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散热器效率无法调节导致在低温制热时电器盒内产生凝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在驱动器下方设置一散热效率可调的散热装置,通过调节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来改变驱动器和电控盒内部空气温差,有效的避免了凝露问题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电控盒,装配在所述机壳上,在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驱动器;
散热装置,布置在电控盒设有驱动器位置处;
散热风机,用以将经过换热器换热的气流送向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
传热导热件,装配在电控盒上,用以吸收驱动器产生热量;
散热片组,与所述传热导热件连接,用以对传热导热件散热,其相对传热导热件位置为可调的,能够通过改变其相对传热导热件的位置来改变流经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热导热件上且能够相对所述传热导热件上下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包括有:
连接座;
以及垂直所述连接座设置的多个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导热件与所述连接座形状适配,在散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传热导热件至少部分和所述连接座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座和传热导热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
第一连接件,其与所述传热导热件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可滑动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转动的转动限位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以驱动所述散热片组转动以及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温湿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用以检测所述电控盒内的温度和湿度;
散热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上,用以检测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
主控器,其与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散热温度检测元件、驱动装置通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配置为:
根据检测到的电控盒的温度值和湿度值获取到电控盒的露点温度,并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所述散热片组转动至与气流流向垂直位置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配置为: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散热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散热片组转动至和气流流向平行位置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散热器温度和露点温度之差小于预设值时,主控器控制所述散热片组保持原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设置有散热装置,并且将散热装置设置为其相对传热导热件的位置为可调节的,进而使得散热装置能够相对传热导热件位置进行改变来进行流经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进而实现对其散热效率的调整,实现了散热效率的可调,能够使得电控盒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温度范围内,有效的避免了因电控盒内温度不均导致的凝露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片组中散热片转动至和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位置处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片组的传热导热件和散热片组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片组中散热片转动至和气流流动方向垂直位置处且传热导热件和散热片组处于分离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散热片组中散热片转动至和气流流动方向垂直位置处且传热导热件和散热片组处于贴合状态时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8所示,包括有:
机壳100,在机壳100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0对应为室外机机壳100,在其内部设置有隔板,以形成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在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室外的换热器200和散热风机400。
电控盒300部分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部分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其位于第一安装空间的部分内装配有驱动器310,电控盒300中的驱动器310起到主要的驱动作用,因此,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第二安装空间内对应设置有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等部件。
电控盒300内部用以放置电器元件,横向跨设在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之间。
散热风机400用以将经过换热器200换热的气流送向所述散热装置500。
在进行制热时,室外换热器200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被散热风机400吸入后向位于顶部位置处的散热装置500吹出,使得经过换热的温度较低的冷风气流经过散热装置500进行散热。
所述散热装置500包括有:
传热导热件510,装配在电控盒300上,用以吸收驱动器310产生热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热导热件510为传热导热板,其材质为铝或者铜,只要可用以实现传热导热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通过传热导热件510,可将电控盒300中的驱动器310产生的热量吸收到其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热导热件510为传热导热板,其贴合电控盒300装配有驱动器310位置设置,以吸收驱动器310上产生的热量。
散热片组520,与所述传热导热件510连接,用以对传热导热件510散热,其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为可调的,能够通过改变其相对传热导热件510的位置来改变流经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
通过散热片组520可将传热导热件510上的热量向外散出,驱动器3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传热导热件510上,散热片组520则将传热导热件510上热量散热,以实现对驱动器310间接散热的效果。
为实现好的传热以及散热效果,在设置时,使得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相互贴合,通过传热导热件510和电控盒300贴合,可将驱动器310的热量传导到传热导热件510上,然后传热导热件510和散热片组520贴合再将传热导热件510上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组520上。
通过相互贴合配合的方式,能够保证驱动器310产生的热量可以最大化的向外传递。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片组520与传热导热件510连接,其能够通过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移动来改变流经到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
如当驱动器31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时,可通过改变散热片组520的位置,使得少量气流流经过散热片组520进行热量散发即可;
当驱动器310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较多时,也可以通过改变散热片组520的位置,使得从散热风机400吹出的大部分气流基本全部流经过散热片组520,使得从散热风机400吹出的气流基本全部流经过散热片组520以进行散热,提高换热效率,避免驱动器310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
通过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的位置变化,以改变散热片组520的位置,进而改变流经过散热片组520中的气流流量。
同时,由于传热导热件510和散热片组520之间为相互贴合配合,在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改变移动后,其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的贴合配合面积也相应的变化,即散热片组520通过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的变化移动还能够改变两者的贴合配合面积,当两者贴合配合面积较小时,从传热导热件510传导到散热片组520上的热量较少,其对于驱动器310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较低;
当两者贴合配合面积较大时,传到导热件传导到散热片组520上的热量较多,此时,散热片组520对驱动器310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也较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520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热导热件510上且能够相对所述传热导热件510上下移动。
散热片组520可相对传热导热件510转动,可用以实现其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的移动变化,进而使得改变散热片组520内部气流流量的效果。
散热片组520能够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上下移动,以便于将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进行分离,使得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不再保持贴合配合,从而便于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转动进行位置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520包括有:
连接座521;
以及垂直所述连接座521设置的多个散热片522,相邻的散热片522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521为长方形,散热片522为长方形,其垂直连接座521沿连接座52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多片,相邻的散热片522之间间距相等。
连接座521包括有第二长侧边和第二短侧边,散热片522的散热通道垂直第二长侧边,沿平行于第二短侧边的方向设置。
在多片散热片522之间形成多个可用以通风散热并便于气流流动的散热通道。
从散热风机400吹出的气流可流经过多个散热片522形成的多个散热通道,以带动传递到散热片522以及散热通道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导热件510与所述连接座521形状适配,在散热装置500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传热导热件510至少部分和所述连接座521贴合。
在工作状态时,连接座521相应和所述传热导热件510贴合并连接。
连接座521和传热导热件510设置为形状匹配,可使连接座521能够完全和传热导热件510贴合并将传热导热件510上的热量最大化的传递到连接座521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座521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600,通过连接组件600实现连接座521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的连接,并使得传热导热件510和连接座521之间可相对上下移动以及同步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600包括有:
第一连接件610,其与所述传热导热件510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件610为连接轴套,其可转动的连接在传热导热件510上,具体的,可在传热导热件510上开设连接孔,连接孔内壁上设有卡合台阶,在所述连接轴套顶部设有环形凸台,在连接时,连接轴套插入到连接孔内,并通过顶部的环形凸台卡合在卡合台阶上,使其不与传热导热件510分离,同时还可以保证传热导热件510和第一连接件610之间的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620,与所述连接座521固定连接,其可滑动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610内,在第二连接件620和第一连接件610之间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件610和第二连接件620相对转动的转动限位结构。
第二连接件6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插装轴,其可固定连接到连接座521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610上的滑动限位轨道6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20上的滑动凸起632,滑动限位轨道631沿第一连接件610的轴向方向设置,滑动凸起632也为沿第二连接件620的轴向方向设置。
具体的,滑动限位轨道631设置在第一连接件610的内侧壁上。
滑动凸起632设置在第二连接件620的外侧壁上。
在装配时,第二连接件620插装到第一连接件610内,同时通过滑动凸起632滑动插装到滑动限位轨道631内,通过滑动凸起632和滑动限位轨道631配合可使得第二连接件620相对第一连接件610上下滑动。
由于第二连接件620和连接座521连接,第一连接件610和传热导热件510连接,当第二连接件620相对第一连接件610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上下移动,以实现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分离或者连接。
同时,由于滑动凸起632和滑动限位轨道631的配合还能够使得散热片组520、与散热片组520连接的连接组件600还能够相对传热导热件510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以驱动所述散热片组520转动以及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驱动装置,能够相应的驱动散热片组520转动以及上下运动。
在设置时,驱动装置设置为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散热片组520旋转,第一驱动装置可选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可选用齿轮组等传动装置,以将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进行传递,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来带动散热片组520做旋转运动。
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散热片组520连接,用以驱动散热片组520做上下直线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可选用驱动电机、驱动气缸等可用以做直线驱动的部件。
在使用时,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散热片组520以及连接组件60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转动,实现散热片组520位置的旋转移动,以改变散热片组520的位置;
还可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动作带动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散热片组520上的第二连接件620相对第一连接件610的轴向滑动,以实现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的分离。
当散热片组520与传热导热件510分离后,传热导热件510上的热量不能传递到散热片组520上,此时,散热片组520不起散热效果。
同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散热片组520向下移动与传热导热件510分离还可以避免因两者贴合接触摩擦力过大妨碍散热片组520的转动和位置的调节,保证了散热片组520位置的正常移动。
为清楚了解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位置变化对流入到其内部的气流流量变化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以散热片组520相对传热导热件510旋转角度的变化为例进行说明。
传热导热件510包括第一长侧边。为方便直观的说明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以传热导热件上的第一长侧边和连接座上的第二长侧边之间夹角来标定。
当连接座521和传热导热件510贴合时,第一长侧边和第二长侧边对齐,此时,
第一长侧边和第二长侧边夹角为0度,即散热片522座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夹角为0度,此位置,散热片522和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此时,散热风机400散出的气流流量基本都流入到散热片组520,此时,流经过散热片组520的气流流量最多;
当散热片522相对传热导热件510旋转90度后,其对应的第一长侧边垂直第二长侧边,即散热片组520和传热导热件510之间夹角为90度,此时,散热片522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气流被散热片522遮挡,此时进入到散热通道内的气流流量最少,散热效率为最低;
当散热片522相对传热导热件510转动在角度处于0-90度之间值时,即第一长侧边和第二长侧边之间的夹角在0-90度之间时,散热风机400吹出的气流部分流经过散热片组520,散热效率处于中等程度。
因此,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节散热片组520旋转的角度,以改变散热片522位置,进而使得进入到散热片组520的散热通道内的气流流量多少来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散热效率以及散热能力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温湿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控盒300内,用以检测所述电控盒300内的温度和湿度;
温湿度检测组件包括有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其可分别布置在电控盒300内不,通过温度检测传感器可用以采集电控盒300内的温度Ta;
通过湿度检测传感器可用以采集电控盒300内的湿度值RH。
散热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500上,用以检测所述散热装置500的温度,散热温度检测元件可选用散热温度传感器Tf。
主控器,其与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散热温度检测元件、驱动装置通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配置为:
根据检测到的电控盒300的温度值和湿度值获取到电控盒300的露点温度,并在检测到散热装置500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所述散热片组520转动至散热通道与气流流向垂直位置处。
根据电控盒300内的空气的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查表可获得到电控盒300内的露点温度TL。
比较Tf与TL的大小,在散热装置500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则会容易在电控盒300内部产生凝露,造成电控盒300内部元器件的短路,此时,则需要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散热片组520转动到散热片522和气流流向垂直位置处,此时,散热片组520散热效率最低,以使得驱动器310的热量被尽可能少的带走,提升电控盒300温度,使其高于露点温度,避免凝露产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配置为:检测到散热装置500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散热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散热片组520转动至和气流流向平行位置处。
若散热装置的温度Tf<TL,代表散热装置温度过低,此时,则可减少散热,控制散热装置转动至散热片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位置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最低。
因为电器件的使用温度一般不高于60℃,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第一预设温度为60℃,
当Tf≥TL时,则进一步判断Tf是否大于等于60℃,当Tf≥60℃时,则代表电控盒300内部温度过高,内部电器元件有可能会被损坏,因此,此时,通过主控器控制散热片522旋转到和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位置处,以使得气流基本全部经过散热通道,带走散热片组520、传热导热件510上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
当检测到散热装置Tf<60℃时,可控制散热片组保持在此状态,同时保持实时检测散热装置温度和露点温度,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不断变小向趋向小于露点温度方向变化时,可控制散热片组以一定的角度变化量向90度角度方向转动,角度变化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25度或30度等均可。
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温度不断升高时,则控制散热片组以一定的角度变化量向0度角度方向转动,角度变化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20度或30度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和露点温度之差小于预设值时,主控器控制所述散热片组520保持原状态以及原始开启角度。
本实施例中设预设值为一个温差△T,当散热器的温度Tf-TL≤△T时,散热装置的角度保持不变,此时可保证驱动器310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包括:
机壳;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电控盒,装配在所述机壳上,在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驱动器;
散热装置,布置在电控盒设有驱动器位置处;
散热风机,用以将经过换热器换热的气流送向散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
传热导热件,装配在电控盒上,用以吸收驱动器产生热量;
散热片组,与所述传热导热件连接,用以对传热导热件散热,其相对传热导热件位置为可调的,能够通过改变其相对传热导热件的位置来改变流经过其内部的气流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传热导热件上且能够相对所述传热导热件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组包括有:
连接座;
以及垂直所述连接座设置的多个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导热件与所述连接座形状适配,在散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传热导热件至少部分和所述连接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和传热导热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
第一连接件,其与所述传热导热件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可滑动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转动的转动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以驱动所述散热片组转动以及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温湿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用以检测所述电控盒内的温度和湿度;
散热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上,用以检测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
主控器,其与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散热温度检测元件、驱动装置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配置为:
根据检测到的电控盒的温度值和湿度值获取到电控盒的露点温度,并在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所述散热片组转动至与气流流向垂直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还配置为:检测到散热装置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散热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带动散热片组转动至和气流流向平行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散热器温度和露点温度之差小于预设值时,主控器控制所述散热片组保持原状态。
CN202111003474.8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空调器 Pending CN113701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474.8A CN113701251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474.8A CN113701251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1251A true CN113701251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5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3474.8A Pending CN113701251A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125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32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
CN203608503U (zh) * 2013-10-30 2014-05-21 无锡鸿祥热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子产品的散热器
CN109682010A (zh) * 2018-12-19 2019-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和装置、制冷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209330511U (zh) * 2018-09-14 2019-08-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KR102063525B1 (ko) * 2019-03-14 2020-01-08 류수열 창문형 에어컨
CN111442418A (zh) * 2020-05-11 2020-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2416A (zh) * 2020-10-14 2021-01-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51658A (zh) * 2020-11-10 2021-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散热器、包含其的电控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324A (zh) * 2012-10-22 2014-05-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
CN203608503U (zh) * 2013-10-30 2014-05-21 无锡鸿祥热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子产品的散热器
CN209330511U (zh) * 2018-09-14 2019-08-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9682010A (zh) * 2018-12-19 2019-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和装置、制冷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KR102063525B1 (ko) * 2019-03-14 2020-01-08 류수열 창문형 에어컨
CN111442418A (zh) * 2020-05-11 2020-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2416A (zh) * 2020-10-14 2021-01-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51658A (zh) * 2020-11-10 2021-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散热器、包含其的电控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3373B1 (ko) 공기조화기
JP621446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113266884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6034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及空调机
JP681874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94693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格納装置
JP200807600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3810590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701251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3007885A (zh) 空调器
CN209857252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JP5569054B2 (ja) 冷凍装置
CN10875903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47334A (ja) 冷凍装置
KR20210106142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614386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200367390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21398380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KR10163852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400939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1652208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KR20090002735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6783222U (zh) 一种车载空调器
CN212252988U (zh) 新型制冷凉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