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5214B -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5214B
CN113695214B CN202110925426.8A CN202110925426A CN113695214B CN 113695214 B CN113695214 B CN 113695214B CN 202110925426 A CN202110925426 A CN 202110925426A CN 113695214 B CN113695214 B CN 113695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transformer
torsional
ultrasonic vibration
ultrasonic vibrator
spiral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54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5214A (zh
Inventor
赵学奇
许超
马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ngd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ng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ngd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ng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54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5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5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 B06B1/06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on one surface
    • B06B1/0633Cylindrical ar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3/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3/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involving a change of amplitu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27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eciprocat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超声振子、第二超声振子、第一变幅杆、第二变幅杆、刀具和连接件,其中第一变幅杆的第一端和第二变幅杆的第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刀具的两侧,第一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第一变幅杆的第二端,第二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第二变幅杆的第二端;第一超声振子和第二超声振子完全相同,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有纵扭转换化结构,且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的纵扭转化结构以刀具为中心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的尺寸完全相同。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刀具圆周方向输出大振幅的扭转超声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超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超声加工中,一般都采用纵向超声振动,轴向冲击力大,容易导致硬脆材料加工的毛刺、崩边、微裂纹等问题。超声扭转振动的振动方向为刀具圆周方向,更有利于硬脆材料、复合叠层材料的铣削加工,精密小孔的钻削加工等,减小切削力并提高加工效率,减少表面损伤,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延长刀具寿命。
目前换能器实现扭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压电陶瓷片沿切向极化,切向极化的压电陶瓷片直接产生扭转超声振动,但此种方法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且制备出的切向极化压电陶瓷片功率容量小,扭转力矩损耗大,难以实现大功率、大振幅的扭转超声振动输出;二是对变幅杆采用特殊结构设计以产生扭转振动,如斜槽式、榫卯式,但是目前单一采用这类结构的振动系统的纵-扭转化效率低,扭转振幅很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旋转加工工艺需求。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在刀具圆周方向输出大振幅的扭转超声振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超声振子、第二超声振子、第一变幅杆、第二变幅杆、刀具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刀具的两侧,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变幅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变幅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有纵扭转换化结构,且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的纵扭转化结构以所述刀具为中心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尺寸完全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幅杆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多条第一螺旋沟槽,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多条第二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除旋向相反之外其他参数完全相同。也即纵扭转化结构是通过螺旋沟槽结构来实现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沟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变幅杆同轴,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变幅杆同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螺旋角均为45~65°。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槽深度分别为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半径的0.6~0.8倍,槽长度分别为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半径的1.5~3倍。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数量均为4~8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法兰或台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穿过所述刀具的双头螺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分别包括后盖板、紧固件、多个电极片和多个压电陶瓷片,其中多个所述电极片和多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沿轴向交替排列固定设置在位于同侧的变幅杆和后盖板之间,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所述紧固件用于将位于同侧的变幅杆和后盖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电极片用于与电能传输系统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分别包含的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偶数个,其中所述电极片的材料采用铜片或镀银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在刀具的两侧对称设置两组纵扭转化结构形成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两组纵扭转化结构输出的纵振相互抵消,从而共同输出扭转振动,并进一步能够实现在刀具圆周方向输出大振幅的扭转超声振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螺旋沟槽以形成双向纵扭超声振动加载的形式,更容易实现好的同轴度,方便进行高速旋转。更进一步地,提供了使得扭转振动转化效率达到最佳状态的螺旋沟槽的参数,使该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实现更好的加工效果。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上还可设置法兰或台阶,使得该加工装置中的刀具可以在轴向旋转的情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a是图1中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的第一变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1中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的第二变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信号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包括2个相同的超声振子、第一变幅杆、第二变幅杆、刀具和双头螺柱,整个加工装置以刀具为轴心呈镜像分布,所有部件同轴;第一变幅杆与第二变幅杆主体尺寸完全一致,二者外圆面上均匀开设多条螺旋沟槽,但二者螺旋沟槽旋向相反,螺旋沟槽其他参数完全一致,两者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固定。超声振子包括后盖板、紧固件、多个电极片和多个压电陶瓷片,多个电极片和多个压电陶瓷片沿轴向交替排列固定设置在与超声振子同侧的变幅杆和后盖板之间,相邻的两个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紧固件用于将同侧变幅杆和后盖板固定连接,多个电极片与电能传输系统电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螺旋沟槽的轴线与变幅杆同轴,螺旋沟槽的螺旋角设置为45~65°范围内,螺旋沟槽的槽深度设置为变幅杆半径的0.6~0.8倍,螺旋沟槽的槽长度设置为变幅杆半径的1.5~3倍,螺旋沟槽的宽度可以根据各个变幅杆的直径适当取值,螺旋沟槽的个数设置为4~8个。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根据装置使用环境的需求,第一变幅杆和第二变幅杆的外圆周面可设置安装法兰或台阶等结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极片和压电陶瓷片数量相等且为偶数个,使得后盖板与变幅杆与同一极性的电极相连,电极片材料为铜片或镀银铜片。
如果在变幅杆上直接设置螺旋槽的话,螺旋槽结构并不能将全部纵向超声振动都转化为扭转超声振动;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刀具两侧设置相对称的变幅杆和超声振子,使得两侧的换能器互相抵消剩余的纵向超声振动,从而在刀具处获得扭转超声振动。本发明中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超声加工方式,使用双向纵扭超声振动加载的形式,更容易实现好的同轴度,方便进行高速旋转;其中的锯片刀具可以在旋转的基础上,叠加扭转振动效果,实现更好的加工效果。
下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包括2个相同的超声振子1、第一变幅杆2、第二变幅杆3、刀具4、双头螺柱5,整个加工装置以刀具4为轴心呈镜像分布,所有部件同轴。第一变幅杆2和第二变幅杆3通过双头螺柱5镜像连接固定,刀具4压紧固定在第一变幅杆2和第二变幅杆3前端面之间,两个超声振子1分别固定在第一变幅杆2和第二变幅杆3后端面。两端的超声振子1产生的纵向超声振动分别经过第一变幅杆2和第二变幅杆3倍数放大超声振动,同时第一变幅杆2和第二变幅杆3上设置的螺旋沟槽将部分纵向超声振动转换为扭转超声振动,两侧残余的纵向超声振动相互抵消,最终在刀具4处输出扭转超声振动,振动方向为圆周方向。
如图2所示,超声振子1包括后盖板101、紧固件102、多个电极片103和多个压电陶瓷片104,电极片103和压电陶瓷片104数量相等且为偶数个,电极片103材料为铜片或镀银铜片。多个电极片103和多个压电陶瓷片104沿轴向交替排列固定设置在第一变幅杆2或第二变幅杆3和后盖板101之间,相邻的两个压电陶瓷片104极化方向相反,且所有的压电陶瓷片104串联连接。多个电极片103与电能传输系统电连接,电信号通过电连接传输给超声振子1,即为超声振子1供电,通过压电陶瓷片104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即产生超声振动。紧固件102用于将与超声振子同侧的第一变幅杆2或第二变幅杆3和后盖板101固定连接,装配时需确保电极片103、压电陶瓷片104和变幅杆之间紧密贴合。
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变幅杆2与第二变幅杆3主体尺寸完全一致,二者外圆面上分别均匀开设多条螺旋沟槽201和301,但螺旋沟槽201和301旋向相反,螺旋沟槽201和301的其他参数完全一致。以第二变幅杆3为例详细说明,螺旋沟槽301的轴线与第二变幅杆3同轴,螺旋沟槽301的螺旋角设置为45°~65°范围内,螺旋沟槽301的槽深度设置为第二变幅杆3半径的0.6~0.8倍,螺旋沟槽301的槽长度设置为第二变幅杆3半径的1.5~3倍,螺旋沟槽301的宽度可以根据第二变幅杆3的直径适当取值,螺旋沟槽301的槽的个数设置为4~8个;上述螺旋沟槽的参数设置使得扭转振动转化效率达到最佳状态。第二变幅杆3前端面设有螺纹孔303,通过双头螺柱5与第一变幅杆2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变幅杆3后端面设有螺纹孔302,与超声振子1的紧固件102匹配。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变幅杆2与第二变幅杆3外圆周面设置了便于与轴承安装定位的法兰204和304,以使得该纯扭转振动的刀具4可以在轴向旋转的情境中使用。
本发明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发明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是由其他人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8)

1.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超声振子、第二超声振子、第一变幅杆、第二变幅杆、刀具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刀具的两侧,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变幅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变幅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有纵扭转换化结构,且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的纵扭转化结构以所述刀具为中心呈轴对称设置以使得两组纵扭化结构输出的纵振相互抵消,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尺寸完全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杆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多条第一螺旋沟槽,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多条第二螺旋沟槽,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除旋向相反之外其他参数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螺旋沟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变幅杆同轴,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变幅杆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螺旋角均为4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槽深度分别为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半径的0.6~0.8倍,槽长度分别为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的半径的1.5~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沟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沟槽的数量均为4~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幅杆和所述第二变幅杆上分别设置法兰或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穿过所述刀具的双头螺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分别包括后盖板、紧固件、多个电极片和多个压电陶瓷片,其中多个所述电极片和多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沿轴向交替排列固定设置在位于同侧的变幅杆和后盖板之间,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所述紧固件用于将位于同侧的变幅杆和后盖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电极片用于与电能传输系统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振子和所述第二超声振子分别包含的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偶数个,其中所述电极片的材料采用铜片或镀银铜片。
CN202110925426.8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Active CN113695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5426.8A CN11369521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5426.8A CN11369521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214A CN113695214A (zh) 2021-11-26
CN113695214B true CN113695214B (zh) 2022-09-23

Family

ID=7865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5426.8A Active CN11369521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521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6574A (zh) * 2017-12-19 2018-06-1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串联复合结构双频多振幅压电超声换能器
CN112827786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超声波处理装置
CN112934650A (zh) * 2021-04-13 2021-06-1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大振幅纵扭超声复合振动变幅杆的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2166B2 (en) * 2001-05-11 2003-05-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terial property modification with ultrasonic energ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6574A (zh) * 2017-12-19 2018-06-1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串联复合结构双频多振幅压电超声换能器
CN112827786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超声波处理装置
CN112934650A (zh) * 2021-04-13 2021-06-1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大振幅纵扭超声复合振动变幅杆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214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9465B (zh) 一种弯扭模式转换型超声波扭转振动换能器
JP5020962B2 (ja) 円盤状の切削工具及び切削装置
JP4147533B2 (ja) スリーブ付き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US5051647A (en) Ultrasonic motor
CN113477496A (zh) 一种双激励纵扭复合超声振动装置
CN101777852A (zh) 双定子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及工作模态和电激励方式
CN216881880U (zh) 一种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及系统
CN113695214B (zh) 一种双激励扭转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CN109225790B (zh) 新型弯-扭复合振动超声切削方法及装置
CN113042782A (zh) 基于工件二维振动的超声椭圆振动钻削装置及钻削方法
CN113333864A (zh) 一种多模态超声振动辅助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5007431B (zh) 具有二级放大超声换能器的超声振动辅助切削装置及二级放大超声换能器设计方法
CN114713884B (zh) 一种超声振动钻孔刀具
CN216881879U (zh) 一种多激励扭转超声振动装置
CN210306223U (zh) 焊头组件及超声波金属焊接机
JPS6149670A (ja) 片持梁状超音波捻り楕円振動子
CN111282791A (zh) 一种超声波特种加工装备
JPWO2008087942A1 (ja) 切削工具及び切削装置
JP3297211B2 (ja) 超音波モータ
CN115156016A (zh) 一种柱孔式纵-扭复合模态超声换能器
CN212397193U (zh)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CN221010074U (zh) 用于超声固结增材制造的压电振子
CN218253090U (zh) 一种纯扭超声振动加工装置
CN214920743U (zh) 基于工件二维振动的超声椭圆振动钻削装置
CN109226782A (zh) 具有扭振二次放大的双激励超声纵-扭复合切削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