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3778A -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 Google Patents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3778A
CN113693778A CN202010376175.8A CN202010376175A CN113693778A CN 113693778 A CN113693778 A CN 113693778A CN 202010376175 A CN202010376175 A CN 202010376175A CN 113693778 A CN113693778 A CN 113693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ranch
main body
mai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61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胜
尚里曼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61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37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039 priority patent/WO2021223622A1/zh
Priority to EP21800784.7A priority patent/EP414767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69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3778A/zh
Priority to US17/981,434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646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02/061Blood vessel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llowing access to secondary lum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61F2002/077Stent-grafts having means to fill the space between stent-graft and aneurysm wall, e.g. a slee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分流架,其包括主体管及轴向插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分支管,所述主体管包括管状的主体覆膜,至少一分支管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所述分支覆膜容置于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所述主体覆膜的远端与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以将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密封连接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不平行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分管分流架的血管支架。

Description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植入血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管分流架及设置有所述血管分流架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主动脉瘤按结构可分为真性主动脉瘤和假性主动脉瘤。主动脉瘤引起血管内侧压增高,故呈进行性膨大,若长期发展,最后终归破裂,瘤体越大,破裂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若不作手术治疗,90%胸主动脉瘤在5年内死亡,75%腹主动脉瘤在5年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也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是指胸主动脉中膜破坏,血管壁内出血,血液进入血管壁中膜和外膜之间。由于血流的冲击作用,当主动脉夹层一旦形成,可使撕裂沿血流方向延伸,夹层和假腔扩大,并对真腔进行压迫。因此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包括:(1)濒临血管完全破裂的威胁,一旦血管完全破裂,死亡率极高;(2)夹层逐渐扩大,并对真腔进行压迫,使血管远端供血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脉夹层继发于胸主动脉瘤,或与主动脉瘤同时存在。英国牛津血管病研究显示,主动脉夹层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每年6/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且发病年龄较为年轻化。
主动脉疾病均有可能涉及到分支动脉,一旦涉及到分支动脉想通过介入方法解决就会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动脉腔内治疗术,即采用微创方法,借助血管腔道向病变动脉内置入移植物既动脉血管支架来治疗动脉疾病改善供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所说的血管腔内的动脉血管支架是由管形刚性丝支架和固定于所述管形刚性丝支架外侧的聚合物薄膜组成,管形刚性丝支架由具有弹性的刚性丝经Z形折叠后围成环形,再将多个环形与聚合物薄膜缝合或粘合在一起组成覆膜支架,使用时将覆膜支架轴向压缩后装载于输送器中,由输送器通过较小的股动脉、髂动脉、肱动脉送到病变动脉处再将其释放,由于金属丝支架的弹力作用自动恢复成直管状并紧贴于主动脉内壁,将动脉病变部位与血流隔离,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
现有技术中,涉及动脉分支治疗常用的支架包括烟囱支架、一体式多子支管支架,开窗型支架,这些支架受限于支架的结构,往往不方便插接子支管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插接子支管支架的血管分流架,以及设置有所述血管分流架的血管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分流架,其包括主体管及轴向插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分支管,所述主体管包括管状的主体覆膜,至少一分支管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所述分支覆膜容置于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所述主体覆膜的远端与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以将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密封连接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其包括主体支架、子支管支架,以及血管分流架,所述血管分流架包括主体管及轴向插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分支管,所述主体管包括管状的主体覆膜,至少一分支管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所述分支覆膜容置于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所述主体覆膜的远端与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以将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密封连接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所述主体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覆膜上的主腔口插接于所述血管分流架的主体管内,所述子支管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覆膜上的子腔口插接于所述分支管内。
本发明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所述主体覆膜的远端与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以将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相交,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腔口的周围。由于所述主腔口与所述第一子腔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即,所述主腔口与所述第一子腔口的朝向不同,方便主体支架和子支管支架从不同方位插入对应的所述主腔口和所述第一子腔口内,方便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血管分流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其中一子体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血管分流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血管分流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防漏件与分支管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防漏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沿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血管分流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的其中一防漏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其中一防漏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的其中一子体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波状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本发明所述“近端”是指靠近心脏位置的一端,所述“远端”为远离心脏位置的一端。本发明中所述的高、低是相对于主体管覆膜而言,超出主体管覆膜的端面称为高,未超出主体管覆膜端面的称为低,该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血管分流架100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其中一子体管3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血管分流架100,其包括主体管20及轴向插设于主体管20的内腔的至少一分支管30,主体管20包括管状的主体覆膜22,至少一分支管30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31,分支覆膜31容置于主体覆膜22的内腔,主体覆膜22的远端与分支覆膜31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50,以将主体覆膜22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52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54,第一子腔口54密封连接分支覆膜31的远端,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即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不平行,即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相交,非平行的主腔口52和子腔口在支架植入过程中未完全释放时,能够更容易的区分,方便术者对两者的识别。
本发明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的主体覆膜22的远端与分支覆膜22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50,以将主体覆膜22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52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54,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相交,分支覆膜31的远端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腔口54的周围。由于主腔口52与第一子腔口54不在同一平面上,即,主腔口52与第一子腔口54的朝向不同,主腔口52设置于垂直主体管20轴线的平面上,方便主体支架植入并稳定固定主体支架。而子腔口54设置于非垂直于主体管20轴线的平面上,即相对于主腔口52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子腔口54更有利于导丝以及输送分支支架鞘管的进入,从而更方便迅速的植入分支支架;此外,主腔口52与子腔口54设置于不同的平面,即拥有不同方位的朝向,也更方便主体支架和子支管支架(即分支支架)从不同方位插入对应的主腔口52和第一子腔口54内,方便操作使用。
本实施例中,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垂直于主体管20的轴线,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具体地,第一密封膜50自主腔口52的中部向近端倾斜延伸至连接于主体管20的内表面,使得第一密封膜50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由于第一子腔口54开设于第一密封膜50上,因此,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A大于零度且小于90度。
优选地,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A大于5度小于80度。更优选地,夹角A大于30度小于60度。
分支覆膜31的近端设有第二子腔口32,所述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第二子腔口32围成的平面平行。分支覆膜31具有对应第一子腔口54的远端子腔口34,当分支覆膜31的远端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时,远端子腔口34的边缘密封连接于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
优选地,第一子腔口54和/或第二子腔口32周围设有环状支撑件56,环装支撑件56用于撑开第一子腔口54及第二子腔口32,方便子支管支架的插入。本实施例中,环装支撑件56为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用于撑开分支覆膜31,以使分支覆膜31保持管状形态。当第一子腔口54内插接有子支管支架时,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的支撑环能将所述子支管支架固定于子体管30内,即,所述支撑环能使第一密封膜50与所述子支管支架的外表面密封贴接,防止内漏。另外,子体管30可延长所述子支管支架的近端锚定区,进一步限定所述子支管支架,增加所述子支管支架释放后的稳定性。子体管30的轴向长度可以小于、大于或者等于主体管20的轴向长度。在同一血管分流架100设置多个子体管30的情况下,第一密封膜50于每一个子体管30远端的边缘均可以设置有所述支撑环,各个子体管30的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腔口52围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即第一子腔口54与主体管20的轴线不垂直,当血管分流支架100压握在输送器鞘管中,或者未完全释放时,会受到一个垂直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压力,即第一子腔口54会受到一个垂直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压力,当第一子腔口54垂直于主体管20的轴线设置时,子腔口54因受到该压力的挤压而严重变形,在完全释放后,也可能无法迅速恢复第一子腔口54的完整形态,从而导致分支支架难以植入。当第一子腔口54与主体管20的轴线不垂直设置时,第一子腔口54受到的压力不会垂直压握子腔口54,不会导致子腔口54乃至子腔口54其上的环状支撑件56严重变形,在完全释放后,第一子腔口54及其上的环状支撑件56容易恢复完整形态,方便分支支架的快速植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支覆膜31的远端子腔口34及第二子腔口32周围设有环状支撑件。
如图1所示,主体管20还包括固定于主体覆膜22的壁面上的主体管支撑骨架24。子体管30由管状的分支覆膜31围成,从而将所述主体管20的内腔分隔成主体管内腔25及一子体管内腔33,第二子腔口32位于子体管内腔33的近端,远端子腔口34位于子体管内腔33的远端。主体管内腔25的远端连通主腔口52,子体管内腔33的远离连通第一子腔口54。主体管20是血管分流架100的主体结构,主体管20的横端面的形状是与血管配合的圆形或椭圆形。主体管支撑骨架24缝合在主体覆膜22上,主体管支撑骨架24由若干环状波形支撑杆242沿主体覆膜22的轴向排布而成。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42可以是高波支撑杆或高低波支撑杆等,所述高波支撑杆是指环状波形支撑杆242上的各个波峰的高度相同,且各个波谷的高度也相同,即,各个波峰及各个波谷分别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高低波支撑杆是指环状波形支撑杆242上的各个波峰的高度不相同,各个波谷的高度也可以不相同。
主体管支撑骨架24包括若干个正弦波形的环状波形支撑杆242,这些环状波形支撑杆242沿所述主体覆膜22的轴向间隔排列。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的每一正弦波形均包括一波峰2421、一波谷2423及连接于所述波峰2421与所述波谷2423之间的一连接杆2425。每一个环状波形支撑杆242通过一条超弹性镍钛丝编织而成,所述超弹性镍钛合金丝可选择的丝径(即直径)范围为0.1mm~0.6mm。每一个环状波形支撑杆242上设置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将所述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相对的两端连接,即,所述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相对的两端均收纳于所述连接套内,然后再通过机械压紧或者焊接方式将镍钛丝的两个端固定在连接套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环状波形支撑杆242采用0.5mm直径的镍钛丝编织而成,所述正弦波数量为9个,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的垂直高度为6-15mm。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正弦波数量可以是其他数量,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的垂直高度可以是任意高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管支撑骨架24可以是编织的网状结构或切割而成的网状结构。
主体覆膜22及分支覆膜31均采用涤纶布、PTFE、PET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主体管支撑骨架24通过缝线缝合在主体覆膜22上,即,所述缝线可以沿着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的波形走向而伴随整个主体管支撑骨架24。所述缝线也可以通过若干非等间距分布的缝合小结将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缝合在主体覆膜22上。
子体管内腔33是由分支覆膜31独立合围而成,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的空腔为主体管内腔25。通过这种设计,当压握所述血管分流架100时,能使血管分流架100的整体直径减小,从而能降低输送系统用于装配鞘管的直径,方便血管分流架100的输送。主体管内腔25的直径大于子体管内腔33直径,子体管30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在1-4个,优选1-3个;第一密封膜50上开设有与子体管30对应的1-4个第一子腔口54,优选2-4个第一子腔口54。主体管内腔25和子体管内腔33的横端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无规则曲面形等。
本实施例中,子体管30的数量为一个,子体管30贴触主体管20的内表面,子体管30的远端与第一子腔口54连通。
主腔口52及第一子腔口54均开设于第一密封膜50上,分支覆膜31的远端对应第一子腔口54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即,第一密封膜50将主体覆膜22和分支覆膜31连接在一起,并封闭主体管20与子体管30之间的空隙。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小于主体覆膜22的径向横截面积,第一子腔口54的开口面积小于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大于单个子腔口54的开口面积,优选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与单个子腔口54的开口面积之比为3:1-6:1。进一步地,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大于全部子腔口54的开口面积之和,从而为主血流口提供更充足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腔口52的开口面积也可以与第一子腔口54的开口面积相同。
如图3所示,每一子体管30的分支覆膜31上固定有波状支撑件35,波状支撑件35可以增加子体管30的支撑强度,防止接入的子支管支架因受到主体支架的压迫,产生血流不畅,甚至堵塞的后果。波状支撑件35可以根据分支覆膜31的形状设定。即,分支覆膜31上可以固定一个波状支撑件35,或分支覆膜31上沿其轴向排列若干间隔的若干波状支撑件35,这些波状支撑件35围成分支覆膜31的子体管支撑骨架。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波状支撑件35的远端靠近环状支撑件56;优选地,至少一波状支撑件35的远端连接于环状支撑件56。
波状支撑件35可以是环状的或者开环的,波状支撑件35的结构、形状及材料与主体管20上的环状波形支撑杆242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支覆膜31上也可以固定编织网状的子体管支撑骨架。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支覆膜31也可以是半管状结构,所述半管状结构的分支覆膜31缝合在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上,以与主体覆膜22共同合围形成半圆形的子体管。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血管分流架100a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主体管20内轴向插设有两个分支管30,每一分支管30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31,两个分支覆膜31的外周面相邻;两个分支覆膜31容置于主体覆膜22的内腔,第一密封膜50设置于主体覆膜22的远端与两个分支覆膜22的远端之间,第一密封膜50设有两个第一子腔口54,两个分支覆膜31的远端子腔口34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的两个第一子腔口54;两个分支覆膜31的近端分别设有第二子腔口32。每一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两个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两个第二子腔口32围成的平面平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分支覆膜31的轴向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两个分支覆膜31的第二子腔口32围成的平面可以共面,也可以不共面。
请一并参阅图6-图8,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防漏件40与分支管30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分支覆膜31于第二子腔口32的周围与主体覆膜22之间设有防漏件40。
本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通过在分支覆膜31的第二子腔口32的周围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防漏件40,且在主体覆膜22的远端与分支覆膜22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50;因此,当在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插入主体支架时,第一密封膜50的边缘能紧贴于主体管20的外表面,防漏件40的边缘也能紧贴于主体管20的外表面,从而使血管分流架100b的远端及近端与插接于主腔口52内的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能有效地防止内漏。
防漏件40是连接于第二子腔口32的周围的防漏片,所述防漏片用于密封主体覆膜22与分支覆膜31之间的间隙。具体地,防漏件40可以是由若干片防漏片拼接而成,这些防漏片分别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与分支覆膜31的外表面之间,这些防漏片围成一通孔,防漏件40的所述通孔的边缘密封贴合于分支覆膜31的外表面;优选地,防漏件40的所述通孔的孔边缘密封连接于第二子腔口32的边缘,防漏件40背离主腔口52一侧的外周边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
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漏片围成的通孔并不是完整的通孔,其可仅密封连接于分支覆膜31左右两侧,分支覆膜31的后侧与主体覆膜22密封连接,分支覆膜31的前侧在植入主体支架后,可与主体支架密封卡接。
本实施例中,防漏件40包括两片防漏片,每一防漏片为防漏覆膜41,两片防漏覆膜41分别密封连接于分支覆膜31的第二子腔口32的边缘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之间。即分支覆膜31的近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片防漏覆膜41,每一防漏覆膜41连接于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通过片状防漏片的设计,其可以更灵活的设置防漏件的位置,也可以从整体上减少分流架的覆膜使用量,从而降低输送器鞘管直径。同时防漏件40的结构较小,在释放过程中不会影响血流的通畅性。
如图8所示,每一防漏覆膜41为三边形的防漏覆膜片,每一防漏覆膜41包括首尾相连接的第一边缘411、第二边缘413及第三边缘415;防漏覆膜片41的第一边缘411用于密封连接于分支覆膜31,防漏覆膜片41的第二边缘413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22,防漏覆膜片41的第三边缘415连接于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优选地,每一防漏覆膜41的第一边缘411呈对应分支覆膜31的外表面的弧形边,即第一边缘411的圆心位于分支覆膜31的轴心线上;第二边缘413呈对应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的弧形边,即第二边缘413的圆心位于主体覆膜22的轴心线上;第三边缘415可以是直线边,也可以是弧形边。
优选地,每一防漏覆膜41的第三边缘415设置弹性第一支撑件416,第一支撑件416沿所述第三边缘415延伸,第一支撑件416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在血管分流架100展开时,第一支撑件416用于支撑防漏覆膜41呈张开状态,防止覆膜软塌,以致干扰主体支架的植入。当在主腔口52内插入主体支架时,第一支撑件416能紧贴于主体管20的外表面,使每一防漏覆膜41的第三边缘415密封贴合于主体覆膜31的外表面,以防止内漏。具体地,第一支撑件416为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设置于第三边缘415上,并沿第三边缘415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防漏覆膜41的第一边缘411和第二边缘413的两者之一上设有弹性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分支覆膜31或主体覆膜22;第三边缘415上也设有弹性的第一支撑件416,所述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416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在血管分流架100展开时支撑防漏覆膜41呈张开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弹性的支撑杆。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防漏覆膜41的第一边缘411、第二边缘413及第三边缘415均设有弹性的支撑件,即三个所述支撑件沿对应的第一边缘411、第二边缘413及第三边缘415的长度方向延伸,三个所述支撑件首尾相连接,第一边缘411上的支撑件连接于分支覆膜31、第二边缘413上的支撑件连接于主体覆膜22,以及第三边缘415的支撑件连接于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从而在血管分流架100展开时支撑防漏覆膜41呈张开状态。优选地,每一支撑件为弹性的支撑杆。
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漏覆膜41也可以缝合或其他柔性加固的方式,例如,通过固定连接于分支覆膜31左右两侧,以及分支覆膜31的后侧与主体覆膜22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缝合连接,通过这两条边缘的缝合,第三条边的形态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也可在第三条边上缝上一圈线以加固支撑效果。这种方式能够降低鞘管直径,同时分流架整体的柔顺性会更好。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防漏件40a的另一实施方式。防漏件40a是一整片的防漏片,所述防漏片为防漏覆膜43,防漏覆膜43的中部设有相邻的两个通孔430,防漏覆膜43的通孔430的边缘密封贴合于对应的分支覆膜31的外表面,防漏覆膜43背离主腔口52的外周边缘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优选地,防漏覆膜43呈月牙形,其包括面朝主体覆膜22内表面的第一弧形边缘431及背离第一弧形边缘431的第二弧形边缘433,防漏覆膜43的第一弧形边缘431用于密封连接于主体覆膜22,第二弧形边缘433用于密封贴合于插接在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的主体支架的外表面。
优选地,防漏件40a的第一弧形边缘431和/或第二弧形边缘433设有弹性的支撑件,第一弧形边缘431上的支撑件连接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第二弧形边缘433上的支撑件紧贴于插接在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的主体支架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弹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第一弧形边缘431和/或第二弧形边缘433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漏覆膜43的中部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通孔,主体覆膜22的内腔容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支管30,第一密封膜50上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子腔口54,每一分支管30的远端子腔口34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对应的第一子腔口54,每一分支管30的第二子腔口32密封连接于防漏覆膜43对应的通孔430内。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b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沿XI-XI线的剖视图。使用血管分流架100b时,将主体支架800的一端自远端插入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主体支架800扩张第一密封膜50的主腔口52的内径,第一密封膜50变形使主腔口52的边缘紧贴于主体支架800的外表面;同时,主体支架800也扩张两个防漏件40的第三边缘415,每一防漏件40变形使第三边缘415紧贴于主体支架800的外表面;此时,子体管30的远端及近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膜50及防漏件40进行密封,能有效地防止内漏。此时,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倾斜于主体管20的轴线,再在血管分流架100b的每一子体管30的子体管内腔33内插接子支管支架,以构成血管支架,即,所述血管支架还包括血管分流架、主体支架800及子支管支架,主体支架800的一端穿过第一密封膜50上的主腔口52插接于血管分流架的主体管20内,防漏件40及第一密封膜50与主体支架800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子支管支架的一端穿过第一密封膜50上第一子腔口54插接于血管分流架的分支管30内。通过在分支覆膜31近端子腔口的周围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防漏件40,防漏件40与主体支架800及分支覆膜31在血管支架的近端也形成密封结构,一方面,虽然第一密封膜50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血管支架内漏的发生,但近端血液持续性地流向第一密封膜50,使得第一密封膜50超过其负载极限,仍有可能发生内漏,通过防漏件40的设置,从血液流入的近端开始阻挡血液,与远端第一密封膜50形成双重密封效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内漏的发生;另一方面,防止血液进入到由分支覆膜31与主体支架800之间的夹缝中,这个夹缝的远端设置有第一密封膜50,血液无法流动,容易形成血栓。
请一并参阅图12及图13,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血管分流架100c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c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防漏件40c是设于分支覆膜31相对两侧的防漏框45,两个防漏框45用于密封分支覆膜31的近端与主体覆膜22之间的间隙。具体地,其中一分支覆膜31远离另一分支覆膜31的一侧与主体覆膜22的内表面之间设有一个防漏框45,防漏框45的远端面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防漏框45的近端面邻近分支覆膜31的近端面;优选地,防漏框45的近端面边缘与对应的分支覆膜31的第二子腔口32的周围密封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4,图14是图12中的其中一防漏件40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每一防漏框45包括贴合于第一密封膜50的远端面451、背离远端面451的近端面452、贴合分支覆膜31的第一贴合面454、贴合主体覆膜22的第二贴合面455,以及连接于远端面451、近端面452、第一贴合面454及第二贴合面455之间的密封面456,至少近端面452设有第二密封膜457以及密封面456设有第三密封膜458,通过在密封面456上设置第三密封覆膜458,可进一步提高分流支架与主体支架组合后的密封效果,防止因主体支架与分流支架释放后未实现完美密封而发生内漏的风险,同时防漏框45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其结构也更为稳定。
当每一防漏框45连接于对应的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时,近端部452上的第二密封膜457密封连接于分支覆膜31、主体覆膜22及密封面456的第三密封膜458的近端之间;密封面456上的第三密封膜458的远端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第三密封膜458相对的两侧边缘密封连接于分支覆膜31及主体覆膜22。此时,远端面451与第一密封膜50共用覆膜,第一贴合面454与分支覆膜31共用覆膜,第二贴合面455与主体覆膜22共用覆膜;通过在分流支架上相连接的面共用覆膜,可减小分流支架整体覆膜的使用率,从而降低输送器鞘管直径。第二密封膜457、第三密封膜458、分支覆膜31及主体覆膜22围成密封的框体,从而使分支覆膜31与主体覆膜22之间通过防漏框45密封,防止内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近端面452上的第二密封膜457与密封面456上第三密封膜458为一体结构,这种一体结构的设计让防漏框45的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支撑性能也更加好,即使在没有支撑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维持其整体形态,第二密封膜457与第三密封膜458之间也无其他连接结构,避免了内漏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面456上的第三密封膜458的边缘设有弹性的支撑环,用于撑开防漏框45;所述支撑环的周围分别连接于第一密封膜50、分支覆膜31、主体覆膜22及近端面452上的第二密封膜457。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漏框45的远端面451、近端面452、第一贴合面454、第二贴合面455,以及密封面456上均可以设有密封膜;进一步地,这些密封膜可以是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c的其中一防漏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漏框40d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每一防漏框40d的内腔填充有能膨胀性的材料,或者每一防漏框40d的内腔设有绒毛结构,能加速血栓的形成,提高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d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d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环状支撑件56近端靠近第一密封膜50远离主体覆膜22一侧的边缘,每一子体管30的分支覆膜31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件60。当血管分流架100d在自然展开的状态下,支撑件60用于支撑环状支撑件56,使对应的远端子腔口34保持张开状态,方便子支管支架穿过远端子腔口34插接于子体管内腔33内。
具体地,支撑件60呈倒V形,其包括一端相交的两根支撑杆62,两根支撑杆62的相交处连接于对应的环状支撑件56,两根支撑杆62分别连接于分支覆膜31。每一支撑杆62材料为镍钛丝,丝径为0.10毫米-0.40毫米,优选的,丝径为0.20毫米-0.30毫米。支撑杆62可通过缝合或者热压等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2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的边缘上。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e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e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环状支撑件56近端靠近第一密封膜50远离主体覆膜22一侧的边缘,每一子体管30的分支覆膜31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件60。当血管分流架100e在自然展开的状态下,支撑件60用于支撑环状支撑件56,使对应的远端子腔口34保持张开状态,方便子支管支架穿过远端子腔口34插接于子体管内腔33内。具体地,支撑件60呈倒V形,其包括一端相交的两根支撑杆62,两根支撑杆62的相交处连接于对应的环状支撑件56,两根支撑杆62分别连接于分支覆膜31。支撑杆62可通过缝合或者热压等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2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的边缘上。
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f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f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七实施例中,每一子体管30于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设置有显影结构80,显影结构80为连续或间断缠绕于环状支撑件56上的显影丝。或者环状支撑件56为掺有显影材料的合金所制成,例如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由含钽的镍钛合金金属丝,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的直径为0.10毫米-0.40毫米。
本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由记忆合金制成的金属环,例如镍钛合金环状结构,所述金属环适应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形状,显影结构80是连续或间断缠绕于所述金属环上的显影丝。由于环状的显影结构80具有显影性且为环状结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影像设备能清楚地观察出环状的显影结构80的位置,即,能观察至所述环状的显影结构80是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一围,而不是零散的显影点,因此,更方便快捷的在第一子腔口54内插入分支血管支架。所述显影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铂、铂-钨、钯、铂-铱、铑、钽,或这些金属的合金或复合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的外表面上可以镶设或贴设有至少一周的显影材料,如在环状支撑件56上镶设有显影金属丝,或在环状支撑件56的外表面上粘贴至少一周显影金属丝84。优选的,环状支撑件56上缠绕钽丝。
在其他实施例中,显影结构80为连续或者间断固定在第一子腔口54边缘于第一密封膜50上的显影点,所述显影点通过缝合、冲压、热压、镶设或贴设的方式固定在环状支撑件56上或者缝合在环状支撑件56所在的第一密封膜5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腔口52边缘也设置有环状显影结构,所述环状显影结构为连续或者间断固定在主腔口52边缘的第一密封膜50上的显影点。
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g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g的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八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近端靠近第一密封膜50远离主体覆膜22一侧的边缘,每一子体管30的分支覆膜31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件60。当血管分流架100f在自然展开的状态下,支撑件60用于支撑环状支撑件56,使对应的远端子腔口34保持张开状态,方便子支管支架穿过远端子腔口34插接于子体管内腔33内。具体地,支撑件60呈倒V形,其包括一端相交的两根支撑杆62,两根支撑杆62的相交处连接于对应的环状支撑件56,两根支撑杆62分别连接于分支覆膜31。支撑杆62可通过缝合或者热压等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2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分支覆膜31的边缘上。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h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h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九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的主腔口52的边缘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主腔口52远离主体管20的侧壁一侧的边缘的第一密封膜50上。
具体地,所述定位件是固定于主腔口52远离主体管20的侧壁一侧的第一密封膜50上的定位杆70,定位杆70具有弹性,定位杆70用于定位第一密封膜50,即,固定第一密封膜50的方向,增加密封膜开口边缘的支撑力,防止第一密封膜50远离主体管20侧壁的一侧软塌。定位杆70由记忆合金丝所制,优选镍钛合金丝。
定位杆70沿所述第一密封膜50上的主腔口52连接主体管20的侧壁一侧的边缘向主体管20的中心延伸,定位杆70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体管20的侧壁上。因此,当在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插入主体支架时,定位杆70能紧贴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从而使第一密封膜50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以防止内漏,且也方便所述主体支架插入主体管20的主腔口52内,增加所述主体支架与血管分流架的兼容性,使所述主体支架与血管分流架接合的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定位杆70由三段圆弧杆连接而成的波浪形结构,定位杆70包括位于中间的一第一圆弧杆7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圆弧杆72相对的两端的两段第二圆弧杆74,两段第二圆弧杆74的结构相同,且沿第一圆弧杆72的中点对称。两段第二圆弧杆74与第一圆弧杆72之间平滑连接,第一圆弧杆72与两段第二圆弧杆74是一体式结构,定位杆70由忆合金丝弯折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圆弧杆72与两段第二圆弧杆74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即,第一圆弧杆72与两段第二圆弧杆74通过机械压紧或者焊接方式连接于一体。
如图20,第一圆弧杆72的中部朝所述主腔口52弯曲,每一第二圆弧杆74的中部朝远离主腔口52的一侧弯曲。定位杆70的直径为0.10毫米-0.40毫米之间,本实施例中,定位杆70的直径为0.20毫米-0.30毫米。定位杆70可通过缝合或者热压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密封膜50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杆70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密封膜50的边缘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杆70可采用含显影材料的记忆合金丝制成,以方便在主腔口52内插入分支血管支架。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杆70上连续或间断缠绕有显影丝。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杆70上镶设或贴设有显影结构。如在定位杆70上镶设有显影金属丝。
请参阅图21,图21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i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i的结构与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上设置有至少一支撑件60,至少一支撑件60连接于所述定位杆70与环状支撑件56之间,至少一支撑件60是固定于第一密封膜50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定位杆70,支撑杆60的另一端连接于环状支撑件56。所述支撑杆60材料为镍钛丝,丝径为0.10毫米-0.40毫米,优选的,丝径为0.20毫米-0.30毫米。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上开设有两个相切的第一子腔口54,主体管20的主体管内腔25内设置有两个子体管30,两个子体管30的远端分别连通两个第一子腔口54。两个第一子腔口54位于远离主腔口52的一侧,两个子体管30的外侧面均贴触于主体管内腔25的内壁。支撑杆60固定于第一密封膜50,且连接于定位杆70与两个第一子腔口54的相切点之间。第一密封膜50向两个第一子腔口54凹陷,即,第一密封膜50朝两个所述第一子腔口54倾斜。优选地,支撑杆60的一端固定于定位杆70的第一圆弧杆72上,优选为固定于所述第一圆弧杆72的中点,支撑杆60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子腔口54的相切点之间。
请参阅图22,图22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j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j的结构与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子腔口54,第一密封膜50上间隔地固定有两根支撑杆60,两根支撑杆60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与定位杆70之间。具体的,每一支撑杆6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杆70的第二圆弧杆74上,另一端固定于对应的第一子腔口54边缘的环状支撑件56。
本实施例中,两根支撑杆60呈倒“八”字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根支撑杆60可以相互平行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密封膜50上,每一支撑杆60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与定位杆70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上可以固定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支撑杆60,其中一部分支撑杆60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腔口54边缘的环状支撑件56与定位杆70之间,另外一部分支撑杆60连接于另外一个第一子腔口54边缘的环状支撑件56与定位杆70之间。
请参阅图23,图23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k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k的结构与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支撑杆60a包括一第一杆体64及倾斜地连接于第一杆体64的一端的一第二杆体65,第一杆体64与第二杆体65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4~130度。每一支撑杆60a的第一杆体64固定于第一密封膜50上,第二杆体65固定于对应的子体管30的侧壁上,即,第二杆体65固定于对应的子体管30的分支覆膜31上,第一杆体64与第二杆体65的相交处位于第一密封膜50与对应的子体管30的侧壁的相交处。第一杆体64与第一密封膜50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杆体65沿对应的分支覆膜31的轴向延伸。每一第一杆体64远离对应的第二杆体6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定位杆70上。优选的,每一第一杆体64远离对应的第二杆体65的一端固定于对应的第二圆弧杆7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64与第二杆体65是一体式,第一杆体64与第二杆体65之间的角度通过热压弯折定型而成。第一杆体64与所述第二杆体65通过缝合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密封膜50和分支覆膜31上。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60a的第一杆体64固定于第一密封膜50上,第一杆体64的远离第二杆体65的端部固定于定位杆70上,支撑杆60a及定位杆70对第一密封膜50有支撑作用;第二杆体65固定于分支覆膜31上,不仅能支撑第一密封膜50,且也能定位对应的分支覆膜31,能够增强子体管30的径向支撑力,使第一密封膜50与主体管20的侧壁围成一个稳定的喇叭口结构,从而主体管20及子体管30内的血液流动更顺畅,且方便插接分支血管支架至主腔口52及第一子腔口54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也可以仅设置一根支撑杆60a。支撑杆60a的第一杆体64固定于第一密封膜50上,且第一杆体64的远离第二杆体65的端部固定于定位杆70上,第二杆体65固定于两个子体管30的相切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也可以仅设置一根支撑杆60a,第一密封膜50上仅开设一个第一子腔口54,支撑杆60a的第一杆体64固定于所述第一密封膜50上,第二杆体65固定于第一子腔口54的分支覆膜31上,第一杆体64与第二杆体65的相交处位于第一密封膜50与分支覆膜31的相交处,第一杆体64远离第二杆体65的一端连接于定位杆70。
请参阅图24,图24是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m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m的结构与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三实施例中,子体管30于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设置有显影结构80,显影结构80为连续或间断缠绕于环状支撑件56上的显影丝。或者环状支撑件56为掺有显影材料的合金所制成,例如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由含钽的镍钛合金金属丝,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的直径为0.10毫米-0.40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支撑件56由记忆合金制成的金属环,例如镍钛合金环状结构,所述金属环适应所述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形状,所述显影结构80是连续或间断缠绕于所述金属环上的显影丝。由于环状的显影结构80具有显影性且为环状结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影像设备能清楚地观察出环状的显影结构80的位置,即,能观察至所述环状的显影结构80是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一围,而不是零散的显影点,因此,更方便快捷的在第一子腔口54内插入分支血管支架。
请参阅图25,图25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n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n的结构与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四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的边缘与所述定位杆70连接。具体地,第一密封膜50上的第一子腔口54的一侧靠近定位杆70,或者与定位杆70相切,从而使设于第一子腔口54边缘的环状支撑件56与定位杆70连接,使得环状支撑件56稳定地撑开第一子腔口54,方便子支管支架的插入。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50上开设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腔口54,每一第一子腔口54可以为椭圆形或圆形,第一密封膜50于每一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设有椭圆形或圆形的环状支撑件56;每一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倾斜于主体管20的轴线,具体地,每一第一子腔口54围成的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每一第一子腔口54上的环状支撑件56远离主体覆膜22的一侧连接于定位杆70,通过环状支撑件56在第一密封膜上的延伸支撑,能够进一步固定第一密封膜50的方向,防止第一覆膜向主腔内软塌,从而干扰主体支架的植入。
请参阅图26,图26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p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p的结构与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五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的远端与波状支撑件35的远端均与定位杆70连接。具体地,每一分支覆膜31上固定有波状支撑件35,分支覆膜31最远端的波状支撑件35的远端连接于对应的环状支撑件56的远端,波状支撑件35与环状支撑件56的连接处与定位杆70相连接,从而能更加稳定地撑开第一子腔口54,方便子支管支架的插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远端波状支撑件35为高波与低波间隔设置结构,远端波状支撑件35包括高波支撑杆351以及低波支撑杆352,高波支撑杆351的远端靠近环状支撑件56的远端,优选地方式中,高波支撑杆351的远端与环状支撑件56的远端连接在一起,以提高第一密封膜50与分支覆膜31的整体的支撑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高波支撑杆351的近端3512与主体管20的轴线平行,所述高波支撑杆的远端3511与主体管20的轴线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优选高波支撑杆的远端3511与环状支撑件56所在的平面平行,即优选高波支撑杆的远端3511与主体管20的轴线夹角大于5度小于80度。更优选地,该夹角大于30度小于60度。通过高波支撑杆3512在第一密封膜50与环状支撑件56远端的共同支撑,能够固定第一密封膜50的方向,防止第一密封膜软塌下垂,同时设计也更为简洁,减少了分流支架整体的金属材料使用量,能够通过更小的输送鞘管直径植入分流支架。
请参阅图29,图29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s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分流架100s的结构与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十六实施例中,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和/或主腔口52的边缘设置有显影结构80,显影结构80为连续或间断缠绕于环状支撑件56上的显影丝。或者环状支撑件56为掺有显影材料的合金所制成,例如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由含钽的镍钛合金金属丝,所述镍钛合金金属丝的直径为0.10毫米-0.40毫米。
本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件56由记忆合金制成的金属环,例如镍钛合金环状结构,所述金属环适应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形状,显影结构80是连续或间断缠绕于所述金属环上的显影丝。由于环状的显影结构80具有显影性且为环状结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影像设备能清楚地观察出环状的显影结构80的位置,即,能观察至环状的显影结构80是第一子腔口54的边缘一围,而不是零散的显影点,因此,更方便快捷的在第一子腔口54内插入分支血管支架。
位于第一子腔口54或第二子腔口周围的环状支撑件56所在平面与主体管20的轴线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优选该夹角大于5度小于80度。更优选地,该夹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在子体管两端设置的环状支撑件56与主体管20的轴线不垂直,压握状态下分流支架100s上的环状支撑件56受到垂直于主体管轴线的压力,会严重变形,导致形态不能很好的维持,而非垂直于主体管20的轴线设置的第一子腔口54及其周围的环状支撑件56避免了垂直径向支撑力的压握,能够较好的维持子腔口54环状支撑件56的形态,更利于分支支架的植入。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血管分流架,其包括主体管及轴向插设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分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包括管状的主体覆膜,至少一分支管包括管状的分支覆膜,所述分支覆膜容置于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所述主体覆膜的远端与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膜,以将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分隔出一个主腔口及至少一个第一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密封连接所述分支覆膜的远端,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口围成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的夹角大于5度小于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覆膜的近端设有第二子腔口,所述第一子腔口围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子腔口围成的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覆膜于所述第二子腔口的周围与所述主体覆膜之间设有防漏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是连接于所述第二子腔口的周围的防漏片,所述防漏片用于密封所述主体覆膜与所述分支覆膜之间的间隙。
8.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防漏件是设于所述分支覆膜相对两侧的防漏框,两个所述防漏框用于密封所述分支覆膜的近端与所述主体覆膜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每一防漏框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密封膜的远端面、背离所述远端面的近端面、贴合所述分支覆膜的第一贴合面、贴合所述主体覆膜的第二贴合面,以及连接于所述远端面、近端面、第一贴合面及第二贴合面之间的密封面,至少所述近端面设有第二密封膜以及所述密封面设有第三密封膜,所述远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膜共用覆膜,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分支覆膜共用覆膜,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主体覆膜共用覆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每一防漏覆膜框的内腔填充有能膨胀性的材料,或者每一防漏覆膜框的内腔设有绒毛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腔口和第二子腔口周围设有环状支撑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件近端靠近第一密封膜远离主体覆膜一侧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覆膜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波状支撑件,至少一所述波状支撑件的远端靠近所述环状支撑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支撑件为低波与高波间隔设置结构,所述高波的支撑杆的近端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平行,所述高波支撑杆的远端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波的支撑杆的远端边缘靠近所述环状支撑件远端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口的边缘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主腔口远离所述主体管的侧壁一侧的边缘的所述第一密封膜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件的边缘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分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件的远端与所述波状支撑件的远端均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19.一种血管支架,其包括主体支架及子支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所述的血管分流架,所述主体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覆膜上的主腔口插接于所述血管分流架的主体管内,所述子支管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覆膜上的子腔口插接于所述分支管内。
CN202010376175.8A 2020-05-06 2020-05-06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Pending CN113693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175.8A CN113693778A (zh) 2020-05-06 2020-05-06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PCT/CN2021/090039 WO2021223622A1 (zh) 2020-05-06 2021-04-26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EP21800784.7A EP4147673A4 (en) 2020-05-06 2021-04-26 VASCULAR STENT WITH SPLIT FLOW AND VASCULAR STENT
US17/981,434 US20230056469A1 (en) 2020-05-06 2022-11-06 Vascular Shunt Stent and Vascular St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175.8A CN113693778A (zh) 2020-05-06 2020-05-06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3778A true CN113693778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4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6175.8A Pending CN113693778A (zh) 2020-05-06 2020-05-06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37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3123B (zh)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US89925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of a modular stent-graft system
US640975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graft assembly
JP4307086B2 (ja) 両側延伸用プロテーゼおよび配給方法
US20030130720A1 (en) Modular aneurysm repair system
US20200352699A1 (en) Multi-lumen stent graft
CN114652495B (zh) 一种覆膜支架
WO2019101075A1 (zh) 主动脉腔内分流器
CN212996885U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209827101U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11227990A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WO2019101079A1 (zh) 改进显影可视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1223621A1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13693777A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213993852U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11227991A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209966658U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13693778A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19101078A1 (zh)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1223622A1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19101077A1 (zh) 增强稳定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0108546A1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09833116B (zh) 增强稳定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0108547A1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14376763B (zh) 血管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Yongsheng

Inventor after: Other inventors ask not to disclose names

Inventor before: Wang Y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Shang Liman

Inventor before: Other inventors ask not to disclose n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