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2927B -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2927B
CN113692927B CN202111183986.7A CN202111183986A CN113692927B CN 113692927 B CN113692927 B CN 113692927B CN 202111183986 A CN202111183986 A CN 202111183986A CN 113692927 B CN113692927 B CN 113692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s
planting
seedlings
water
appl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39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2927A (zh
Inventor
穆滨
李伟权
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ichun Bingc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ichun Bingc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ichun Bingc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KANGL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92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2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h,用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0‑30℃,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本发明涉及鹿茸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鹿茸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草多年生草本,高15-23厘米,常有残留的隔年枯茎,全体因密被棉毛而呈灰白色,上部近花处除被棉毛外,还具腺毛。主根粗短,下部发出之许弯曲支根,成密丛。茎多数,丛生,基部多倾卧或弯曲,老时木质化,通常不分枝。叶交互对生,下部者间距极短,仅4毫米,密集,向上逐渐疏离,相隔可达10毫米,至花序附近间距最大,可达16毫米,叶片大小,亦作相同的变异,下方者最小,鳞片状,向上则逐渐增大,成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2-20毫米,宽2-3毫米,最长可达25毫米,先端锐尖,或锐头而有小凸尖,基部渐狭,多少下延于茎成狭稜,中脉面凹背凸,两面均密被灰白色锦毛,老时上面的毛多少脱落。总状花序顶生;花少数,单生于叶腋,具长2-7毫米之短梗;叶状小苞片二枚,长9-15毫米,宽1-2毫米,生于萼管基部;萼筒状,膜质,被绵毛,或绵毛与腺毛相杂。管长5-7毫米。上有9条凸起的粗肋,其中4条分别通入萼齿;萼齿4枚,草质,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而先端渐尖,与萼管等长或稍长,长5-6毫米,宽1-2毫米,有时长达10毫米,宽3毫米;花冠谈紫色或几白色,长约为萼的两倍,长15-18毫米,被少量柔毛,花管细长,近喉处扩大,瓣片二唇形,上唇略作盔状,2裂,下唇3裂,中裂稍大,均为倒卵形,端圆钝,多少开展;雄蕊4枚,二强,着生于花管上,前方一对较长,达7毫米左右,后方一对长约6毫米,花药背着,微露于花冠喉部,药2室,并行,相等,长2.5-2.8毫米,宽0.6-0.8毫米,彼此分离,长卵形,下部渐细,有一小凸尖,纵裂;子房长卵形,花柱细长,先端弯向前方,柱头长圆形。蒴果长圆形,长约9毫米,宽3毫米,厚2毫米,先端渐细而成一稍弯的尖嘴。花期3-4月。
分布于我国浙江(宁波、杭州),福建(莆田、闽侯、永泰、永安、崇安),江西(萍乡、丰城、庐山),湖南等省。
鹿茸草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和凉血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肺炎发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等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对野生鹿茸草进行驯化栽培,提高野生鹿茸草的发芽率以及成苗率,提高鹿茸草产量,解决中药材鹿茸草原料供应不足问题,并且能有效保护鹿茸草野生资源的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h,用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0-30℃,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然后进行封土,封土结束后对种苗根部浇水润湿,浇水量以充分浸透且不产生积水为佳,播种苗出土后,阳光较强时需要适当遮阳,较为寒冷时还应注意防寒;
步骤四,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15-30天内施加复合肥,每943㎡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6-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每462㎡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10-20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磷钾肥,每462㎡施加磷钾肥100㎏,辅以氮肥,每462㎡施加氮肥5㎏,期间每15-30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喷洒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步骤五,采收和留种:
秋季采收,待植株成熟后,将7/8植株挖出,去除泥土,然后立即将其晒开备用,1/8植株继续生长,待果实成熟快开裂前便可采种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定植穴坑左右间隔1.5-1.8m,前后间隔在1-1.2m。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为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
进一步地,所述种苗选取高4-6cm,具有2片以上真叶和3条以上根系的健康种苗。
进一步地,所述赤霉素溶液选用800mg/L的赤霉素溶液。
作为优选地,所述叶面肥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喷施。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通过人工种植鹿茸草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还能保护濒临枯竭的鹿茸草野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通过人工培育鹿茸草,能提高野生鹿茸草的发芽率以及成苗率,提高鹿茸草的产量,解决中药材鹿茸草原料供应问题,确保临床用药的需要;通过施加不同的肥料,保证不同生长期鹿茸草的营养需求,更好的促进鹿茸草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h,用800mg/L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5℃,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左右间隔1.65m,前后间隔在1.1m,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高5cm,具有2片以上真叶和3条以上根系的健康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然后进行封土,封土结束后对种苗根部浇水润湿,浇水量以充分浸透且不产生积水为佳,播种苗出土后,阳光较强时需要适当遮阳,较为寒冷时还应注意防寒;
步骤四,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27天施加复合肥,每943㎡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9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每462㎡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15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磷钾肥,每462㎡施加磷钾肥100㎏,辅以氮肥,每462㎡施加氮肥5㎏,期间每27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喷洒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步骤五,采收和留种:
秋季采收,待植株成熟后,将7/8植株挖出,去除泥土,然后立即将其晒开备用,1/8植株继续生长,待果实成熟快开裂前便可采种备用。
实施例二,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h,用800mg/L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0℃,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左右间隔1.5m,前后间隔在1m,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高4cm,具有2片以上真叶和3条以上根系的健康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然后进行封土,封土结束后对种苗根部浇水润湿,浇水量以充分浸透且不产生积水为佳,播种苗出土后,阳光较强时需要适当遮阳,较为寒冷时还应注意防寒;
步骤四,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15天施加复合肥,每943㎡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6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每462㎡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10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磷钾肥,每462㎡施加磷钾肥100㎏,辅以氮肥,每462㎡施加氮肥5㎏,期间每15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喷洒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步骤五,采收和留种:
秋季采收,待植株成熟后,将7/8植株挖出,去除泥土,然后立即将其晒开备用,1/8植株继续生长,待果实成熟快开裂前便可采种备用。
实施例三,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h,用800mg/L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含20g/L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30℃,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左右间隔1.8m,前后间隔在1.2m,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高6cm,具有2片以上真叶和3条以上根系的健康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然后进行封土,封土结束后对种苗根部浇水润湿,浇水量以充分浸透且不产生积水为佳,播种苗出土后,阳光较强时需要适当遮阳,较为寒冷时还应注意防寒;
步骤四,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30天施加复合肥,每943㎡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每462㎡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20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磷钾肥,每462㎡施加磷钾肥100㎏,辅以氮肥,每462㎡施加氮肥5㎏,期间每30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喷洒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步骤五,采收和留种:
秋季采收,待植株成熟后,将7/8植株挖出,去除泥土,然后立即将其晒开备用,1/8植株继续生长,待果实成熟快开裂前便可采种备用。
对照例一
对照例一提供了一种育苗方法,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为: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约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双氧水进行消毒,再用800mg/L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30℃,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本发明各实施例和对照例均于江西宜春市渥江镇鹿茸草基地进行;
本发明所有复合肥均含有N、P、K,比例为N:P:K=15:15:15。
对照例二
对照例二提供了一种育苗方法,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为: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30天施加复合肥(N:P:K=15:15:15),每943㎡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N:P:K=15:15:15),每943㎡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复合肥(N:P:K=15:15:15),每943㎡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施加复合肥(N:P:K=15:15:15),每943㎡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对照例三
对照例三提供了一种育苗方法,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为:田间管理:
1)在播种完30天施加复合肥(N:P:K=15:15:15),每943㎡10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2)2月下旬,施加过磷酸钙,每943㎡施加2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3)5月中旬,施加氯化钾肥,每943㎡施加钾肥40㎏,期间每12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4)7月下旬,喷洒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以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为佳。
对照例四
采用专利号为CN 111837782 A的专利“一种盆栽种植沙氏鹿茸草的方法”所述方法,进行鹿茸草栽培。
试验例1人工种植效果试验
分别通过实施例一~三和对照例一~四的方法对鹿茸草进行栽培,计算各组鹿茸草的发芽率、成苗率和折算亩产量,发芽率为播种后20天统计发芽数与播种数量的百分比,成苗率为在移栽后30天统计存活苗量与播种数量的百分比,产量为移栽一年后的亩产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各组方法移栽的发芽率、成苗率和产量统计结果.
组别 发芽率(%) 成苗率(%) 产量(公斤/亩)
实施例一 95 73 162
实施例二 98 65 156
实施例三 95 67 155
对照例一 92 55 150
对照例二 95 65 94
对照例三 93 72 82
对照例四 83 53 85
由表1可知,照例一与实施例一~三对的培育幼苗的步骤不同,对照例一发芽率与实施例1-3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育苗阶段会大量死苗,移栽成活的苗,产量与实施例1-3相比没有显著下降,证明消毒溶液的选择和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量显著影响鹿茸草的成苗率,当使用氯气进行消毒,并限定培养基MS培养基中加入20g/L蔗糖时,育苗效果最好;对照例二和对照例三的田间管理步骤与实施例不同,其技术效果也显著低于实施例一~三,证明当时用其他肥料时,与本申请其他步骤无法起到协同作用,鹿茸草的产量效果差,对照例四未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效果也显著低于实施例一~三,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育苗方法与对照例4的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鹿茸草的发芽率、成苗率和产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幼苗:选取颗粒饱满且成熟一月左右的新生野生鹿茸草种子,对选好的种子用氯气灭菌3 h,用800 mg/L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浸泡3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风干,然后将种子放在含20 g/L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5℃,待种子发芽并长成种苗;
步骤二,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向阳面,对山地进行开垦平整,然后在山地上挖定植穴坑,定植穴坑左右间隔1.65m,前后间隔在1.1m,在定植穴坑内施足充分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步骤三,移植:春季栽植,选取高5cm,具有2片以上真叶和3条以上根系的健康种苗,将种苗栽入定植穴坑内,然后进行封土,封土结束后对种苗根部浇水润湿,浇水量为充分浸透且不产生积水,种苗出土后,阳光较强时需要适当遮阳,较为寒冷时还应注意防寒;
步骤四,田间管理:
1)在种完27天施加复合肥,每943㎡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9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为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
2)2月下旬,施加复合肥,每462㎡施加复合肥100㎏;期间每15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为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
3)5月中旬,施加磷钾肥,每462㎡施加磷钾肥100㎏,辅以氮肥,每462㎡施加氮肥5㎏,期间每27天浇灌一次,每次浇水量为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
4)7月下旬,喷洒叶面肥,并对鹿茸草实施叶面喷雾浇灌,每次喷洒水量为充分浸透根部土层且不产生积水;
步骤五,采收和留种:
秋季采收,待植株成熟后,将7/8植株挖出,去除泥土,然后立即将其晒开备用,1/8植株继续生长,待果实成熟快开裂前采种备用。
CN202111183986.7A 2021-04-06 2021-10-11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Active CN113692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65789 2021-04-06
CN202110366578.9A CN113133388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2927A CN113692927A (zh) 2021-11-26
CN113692927B true CN113692927B (zh) 2023-02-14

Family

ID=7681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578.9A Pending CN113133388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CN202111183986.7A Active CN113692927B (zh) 2021-04-06 2021-10-11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578.9A Pending CN113133388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3338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6701B1 (ko) * 2003-07-21 2004-04-17 김문훈 송이를 사용한 옥상녹화공법
CN101507415A (zh) * 2009-03-26 2009-08-19 浙江大学 一种棉毛鹿茸草的离体培养法
CN10248877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苏州大学 鹿茸草提取物的应用
CN102498781A (zh) * 2011-10-09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鹿茸草种子萌发及育苗的方法
CN104782367A (zh) * 2015-04-15 2015-07-22 万邦德(湖南)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WO2016020312A1 (fr) * 2014-08-04 2016-02-11 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Ird) Alternative au gazon traditionnel
CN111386981A (zh) * 2020-04-10 2020-07-10 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盆栽种植沙氏鹿茸草的方法
CN111727823A (zh) * 2020-07-09 2020-10-02 江西神元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沙氏鹿茸草规模化种苗培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26701B1 (ko) * 2003-07-21 2004-04-17 김문훈 송이를 사용한 옥상녹화공법
CN101507415A (zh) * 2009-03-26 2009-08-19 浙江大学 一种棉毛鹿茸草的离体培养法
CN102498781A (zh) * 2011-10-09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鹿茸草种子萌发及育苗的方法
CN10248877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苏州大学 鹿茸草提取物的应用
WO2016020312A1 (fr) * 2014-08-04 2016-02-11 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Ird) Alternative au gazon traditionnel
CN104782367A (zh) * 2015-04-15 2015-07-22 万邦德(湖南)天然药物有限公司 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1386981A (zh) * 2020-04-10 2020-07-10 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盆栽种植沙氏鹿茸草的方法
CN111727823A (zh) * 2020-07-09 2020-10-02 江西神元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沙氏鹿茸草规模化种苗培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灭菌方法和培养基质对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的影响;郎晓平等;《浙江农业科学》;20190211(第2期);第245-2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3388A (zh) 2021-07-20
CN113692927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2993A (zh) 一种瓜蒌种植方法
CN104206150A (zh) 一种提高结球甘蓝不育系制种产量的方法
CN103650857A (zh) 一种番木瓜育苗及栽培方法
CN110235709A (zh) 一种提早苦瓜生育期的栽培方法
CN103283466A (zh) 结球甘蓝、毛豆和万寿菊一年三茬连作方法
CN105766619B (zh) 一种黄花菜种子的培育方法
CN107258435A (zh) 一种促进柑橘提早开花结果的方法
CN106258992A (zh) 独蒜兰组培苗原生地炼苗方法
CN103039264A (zh) 一种玛咖高效栽培方法
CN110476739B (zh) 一种适合海南种植辣椒的方法
CN102369833A (zh) 丝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CN104160856B (zh) 一种提高羽衣甘蓝切花量及制种量的栽培方法
CN104642035A (zh) 一种枸杞栽培方法
CN110959491A (zh) 一种适合中原地区的甘薯育苗方法
CN103039265A (zh) 一种提高玛咖根茎外形质量的栽培方法
CN105519337A (zh) 一种花生一年三代加代育种技术
CN113692927B (zh) 一种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16158316A (zh) 一种设施辣椒越冬栽培高产方法
CN115211344A (zh) 一种芍药间作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CN108541577A (zh) 一种油桃早熟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4718910A (zh) 一种油菜高产栽培方法
CN108934830B (zh) 一种黄瓜换茬时的免耕栽培方法
CN104255314B (zh) 一种果苗的培育方法
CN102511285A (zh) 一种麦套春棉双直播双高产的栽培的方法
CN113079932A (zh) 降低脆李裂果率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