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1112B -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1112B
CN113691112B CN202110917550.XA CN202110917550A CN113691112B CN 113691112 B CN113691112 B CN 113691112B CN 202110917550 A CN202110917550 A CN 202110917550A CN 113691112 B CN113691112 B CN 113691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urrent
bridge arm
phas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75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1112A (zh
Inventor
马路遥
刘星
曹勇
叶怡伟
徐德鸿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09175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1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1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1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1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02M7/5387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其中,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直流电源经谐振辅助电路与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分别与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本发明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三相逆变器产品中,流行使用复合有源钳位软开关逆变器,其与传统的普通三相逆变器区别在于复合有源钳位软开关逆变器在直流支路上增加了谐振辅助电路,谐振辅助电路一般由串联进直流支路的电感和串联的电容和功率管一起并联形成(参考图1)。在复合有源钳位软开关逆变器开关过程中,通过谐振支路中的电感和与各主要开关管外并电容的谐振过程能够使所有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以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
但是,在复合有源钳位软开关逆变器工作以驱动电机的过程中,若任一相输出的电流过大时,传统的过流保护方式是将三相逆变器中的所有功率管均关闭。此时,三相逆变器中因为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电流只能流过各功率管的二极管,并且母线电流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变化为一个负值,即电流会从三相桥臂输出侧流回直流母线。由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感电流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所以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感电流与负向电流会叠加流入辅助功率管所在支路,会对谐振辅助电路中的功率管造成电流冲击,增加其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旨在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经所述谐振辅助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器还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
电流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样信号;
绝对值电路,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绝对值电路,用于将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集信号进行绝对值处理后,输出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将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与预设电流阈值信号进行比较,并在确认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输出电流过流信号;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所述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调速信号,输出相应的多个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逻辑触发电路和多个逻辑门电路;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一致;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改变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以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逻辑触发电路还具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自检时钟信号,所述自检时钟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用于在所述自检时钟信号的每个所述脉冲信号的上升沿,若仍然能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保持输出多个相应的所述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改变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未能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输出多个相应的所述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一致。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所述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设置自检时长;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每间隔所述自检时长,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
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整流电路、DC-DC电路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逆变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逆变器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经所述谐振辅助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包括:
检测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值,并生成三相电流信息;
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可选的,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
设置自检时长,并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每间隔一个自检时长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
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根据接入的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流检测电路来检测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以使控制电路根据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如此,不仅仅能够任一相电流超过阈值时,有效的削弱过大的电流,防止过大的电流对负载或者器件造成损害,还能够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本发明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另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另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另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一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图;
图6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图;
图7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中三相逆变电路正常运行至某一电流相位时的电流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中三相逆变电路对应图7时刻进行过流保护动作后的电流状态示意图;
图9为示例性技术中三相逆变电路对应图7时刻进行过流保护动作后的电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流检测电路 20 控制电路
11 电流采样电路 12 绝对值电路
21 比较电路 22 主控制器
23 逻辑触发电路 241~247 逻辑门电路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需要理解的是,参考图1,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直流电源经谐振辅助电路与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
其中,三相逆变电路的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各包括三个功率管,三个上桥臂的功率管的输入端与谐振辅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个上桥臂的功率管的输出端与三个下桥臂的功率管的输入端连接,三个下桥臂的功率管的输出端接地,三相输出端分别为三组互相连接的功率管的连接点,三相输出端用于与电机连接。
谐振电路包括电感、电容和功率管S7,电感串联在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与上桥臂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电容串联功率管S7后并联在电感的两端,电流IBUS为正直流母线电流。其中,功率管内集成有二极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相逆变器还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10,电流检测电路10分别与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电流检测电路10,用于检测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20,控制电路20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10的输出端、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控制电路20,用于在根据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10用于采集三相输出端的三相电流值,并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包括第一相输出端电流检测信号、第二相输出端电流检测信号和第三相输出端电流检测信号。控制电路20可以根据上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向功率管S7的受控脚K7、功率管S1的受控脚K1、功率管S3的受控脚K3和功率管S5的受控脚K5输出低电平信号,以关断上述功率管,并同时向功率管S2的受控脚K2、功率管S4的受控脚K4和功率管S6的受控脚K6输出高电平信号,以使功率管S2、功率管S4和功率管S6导通。从而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
具体地,参考图1、图7、图8和图9,以图7中的三相逆变器的三相逆变电路正常运行至某一电流相位时刻为例并且对比进行说明,此时ia>0,ib<0,ic<0(ib和ic的电流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电流正方向为每一相输出端至电机),若此时任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大于了预设电流阈值。
此时参考图8,由上述内容可知,控制电路20会使功率管S2、功率管S4和功率管S6导通,并且使功率管S1、功率管S3、功率管S5和功率管S7关断,此时因为电机为感性负载,会在三相逆变电路产生电流并且保持图7中的电流方向。此时,参考图8,由于功率管S2、功率管S4和功率管S6导通,所以三相电流会在下桥臂的功率管与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环流,并在负载和线路的阻性参数影响下逐渐变小。
如此,不会出现如图9示例性技术中在关掉全部功率管后导致三相逆变电路中的电流通过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叠加到正直流母线电流IBUS以冲击谐振辅助电路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流检测电路10来检测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以使控制电路20根据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如此,不仅仅能够任一相电流超过阈值时,有效的削弱过大的电流,防止过大的电流对负载或者器件造成损害,还能够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本发明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10包括:
电流采样电路11,电流采样电路11与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电流采样电路11,用于采集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样信号。
绝对值电路12,绝对值电路12的输入端与电流采样电路11的输入端连接,绝对值电路12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0电连接。
绝对值电路12,用于将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集信号进行绝对值处理后,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20包括:
比较电路21,比较电路21的输入端与绝对值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比较电路21用于将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与预设电流阈值信号进行比较,并在确认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输出电流过流信号。
主控制器22,主控制器22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主控制器22分别与比较电路21的输出端、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主控制器22,用于根据调速信号,输出相应的多个驱动信号,以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主控制器22,还用于在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11可以采用电流传感器来实现,例如霍尔电流传感器、电流互感器等,用于检测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相应的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样信号。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三相逆变电路中的电流值可能为负值(电流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所以需要将为负值的电流采样信号转换为其绝对值。
为此,在实施例中,绝对值电路12可以采用多个运放或绝对值电路12芯片来组成,绝对值电路12可以将为负值的电流采样信号转换为其绝对值,并输出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具体地,比较电路21由比较器U1~U3和一个逻辑或非门U4组成,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和比较器U3的负极输入端均与基准电压相连接,并且与基准电压之间都串联接入一个基准电阻(图中并未表示)。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和比较器U3的正极输入端分别与绝对值电路12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并且每个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与绝对值电路12的输出端之间均串联接入一个基准电阻(图上并未标出)。由于比较器只能比较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的电压大小,所以需要串联接入同样阻值的基准电阻以通过电压大小来表征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大小,此时基准电压V1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的预设阈值电流以及基准电阻的阻值(基准电阻的阻值为已知量)来进行设置。
此时,若每一相输出的电流均未大于预设阈值电流,则比较器U1、比较去U2和比较器U3均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三个低电平信号经过逻辑或非门U4后,逻辑或非门U4会输出高电平信号,即电流未过流信号;
若至少一相输出的电流大于了预设阈值电流时,则此时至少一个比较器会输出高电平信号,那么此时的逻辑或非门U4输出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即电流过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2可以采用MCU、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等来实现。主控制器22具有多个驱动输出脚PWM_S1~PWM_S7和过流信号接入脚OCP。此外,主控制器22还可以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TS,三相逆变器还可以设置有输入设备,例如输入键盘、可触摸屏幕等,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22的调速信号接入端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所需要的电机转速,输入设备便会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主控制器22可以根据调速信号确定当前所需的电机转速,并按照预存的转速控制程序输出多个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以为PWM信号,以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当主控制器22根据过流信号接入脚OCP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则确认当前电路并未过流,则按照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当主控制器22根据过流信号接入脚OCP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主控制器22则会确认当前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过流,则会通过PWM_S1、PWM_S3、PWM_S5和PWM_S7输出低电平,同时通过PWM_S2、PWM_S4和PWM_S6输出高电平,以关断谐振辅助电路中的功率管S7以及关断上桥臂电路中的三个功率管,同时控制下桥臂电路中的三个功率管处于导通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硬件来判断当前三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存在过流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还包括逻辑触发电路23和多个逻辑门电路。
逻辑触发电路23的输入端与比较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触发电路23的输出端与多个逻辑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多个逻辑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主控器电连接,多个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逻辑触发电路23,用于在未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一致。
逻辑触发电路23,还用于在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逻辑门电路改变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以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地,参考图3,逻辑触发电路23包括D触发器U5,多个逻辑门电路包括逻辑或门242、逻辑或门244、逻辑或门246、逻辑与门241、逻辑与门243、逻辑与门245和逻辑与门247。D触发器U5的输入端D与逻辑或非门U4连接,D触发器U5的第一输出端Q分别与逻辑与门241的第一输入端、逻辑与门243的第一输入端、逻辑与门245的第一输入端和逻辑与门24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D触发器U5的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21
分别与逻辑或门242的第一输入端、逻辑或门244第一输入端和逻辑或门246第一输入端连接,逻辑与门241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1连接,逻辑或门242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2连接,逻辑与门243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3连接,逻辑或门244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4连接,逻辑与门245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5连接,逻辑或门246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6连接,逻辑与门247的第二输入端与主控制器22的第一驱动输出脚PWM_S7连接,逻辑与门241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1的受控脚K1连接,逻辑或门242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2的受控脚K2连接,逻辑与门243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3的受控脚K3连接,逻辑或门244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4的受控脚K4连接,逻辑与门245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5的受控脚K5连接,逻辑或门246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6的受控脚K6连接,逻辑与门247的输出端与功率管S7的受控脚K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控制器22的过信号输入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则说明当前三相电流正常,主控制器22根据调速信号输出多个驱动信号以使电机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转动,D触发器U5的输入端D接收到的为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一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22
同样输出高电平信号,由于多个逻辑门电路中,所有的逻辑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的为高电平信号,所有的逻辑或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的为低电平信号,所以多个逻辑门电路不会改变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
此时,若任一相电流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此时比较电路21的逻辑或非门U4仍然会输出低电平信号,则D触发器U5的第一输出端Q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23
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无论主控制器22的通过多个驱动输出脚输出什么信号,逻辑或门242、逻辑或门244和逻辑或门246均会输出高电平信号,逻辑与门241、逻辑与门243、逻辑与门245和逻辑与门247均会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中的功率管和上桥臂电路的多个功率管关断以及控制下桥臂电路中的多个功率管导通。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过流保护控制,提高了过流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同时,若主控制器22出现故障,输出的信号错误,上述电路仍能够实现过流保护动作,以削弱过大的电流,防止过大的电流对负载或者器件造成损害并且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更进一步的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逻辑触发电路23还具有时钟信号输入端,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入自检时钟信号,自检时钟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
逻辑触发电路23,用于在自检时钟信号的每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若仍然能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保持输出多个相应的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逻辑门电路改变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保持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未能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输出多个相应的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一致。
具体地,参考图3,D触发器U5还具有时钟信号输入端CLK,自检时钟信号可以由外部计时电路提供,自检时钟信号中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时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的自检间隔周期进行设定。
在每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若当前仍然至少一相电流达到了预设阈值电流,则比较电路21中的逻辑或非门U4仍然会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D触发器U5的第一输出端Q依然会保持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31
同样保持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逻辑或门242、逻辑或门244和逻辑或门246保持输出高电平信号,逻辑与门241、逻辑与门243、逻辑与门245和逻辑与门247保持输出低电平信号,以保持谐振辅助电路的功率管S7、上桥臂电路中的功率管S1、功率管S3和功率管S5均保持关断状态,下桥臂电路中的功率管S4、功率管S6和功率管S2均保持开启状态,以使感性负载的电机在三相逆变器中产生的电流继续在下桥臂中的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环流,直至下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再确认当前是否至少有一相电流达到预设阈值电流。
若在每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当前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均已经减小到了预设阈值电流值,此时比较电路21中的逻辑或非门U4输出高电平信号,则D触发器U5的第一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41
同样输出高电平信号。由上述实施例内容可知,此时逻辑门电路不会改变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2也可以在未能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即通过过流信号接入脚OCP接收到的比较电路21中的逻辑或非门U4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根据接收到的调速信号,通过驱动输出脚PWM_S1~PWM_S7恢复输出多个驱动信号,以使D触发器U5在根据自检脉冲信号重新通过第一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输出端
Figure BDA0003209561530000142
同样输出高电平信号时,使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多个驱动信号一致,从而使电机重新启动,按照调速信号对应的转速转动。
此外,由上述实施例可知,主控制器22也可以在通过过流信号接入端OCP接收到的比较电路21中的逻辑或非门U4输出低电平信号(即电流过流信号)时,也保持通过驱动输出脚PWM_S1~PWM_S7输出多个驱动信号,并通过多个逻辑门电路改变主控制器22输出的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以执行过流保护操作。当D触发器U5在某个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时重新接收到了比较电路21中的逻辑或非门U4输出高电平信号时,D触发器便会执行上述操作,以使逻辑门电路不改变多个驱动信号的电平,从而使电机重新启动,按照调速信号对应的转速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三相逆变器根据自检时钟信号实现定时的自检,以在三相逆变器内的每一相的电流恢复正常时,即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三相逆变器能够重新恢复先前的工作状态,若依然达到预设电流阈值,则继续保持过流保护的状态。如此,在电流恢复正常后,无需用户手动重新启动三相逆变器,提高了三相逆变器使用的便利性。特别是在面对偶然的电流尖峰时,能够在电流尖峰时进行过流保护,以防止器件和负载的损坏,并且在电流尖峰后能够自动重启回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参考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包括主控制器22。
主控制器22,主控制器22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主控制器22分别与比较电路21的输出端、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主控制器22,用于根据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主控制器22,还用于根据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2可以采用MCU、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等来实现,主控制器22内部可以集成有ADC模块、比较模块、计算模块、计时模块和处理模块等功能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三相逆变器还可以设置有输入设备,例如输入键盘、可触摸屏幕等,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22的调速信号接入端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所需要的电机转速,输入设备便会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主控制器22可以根据调速信号确定当前所需的电机转速,并按照预存的转速控制程序输出多个驱动信号,驱动信号可以为PWM信号,以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2在接收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时,会计算得到当前三相输出电流的具体值,例如若电流采样电路11为运放和电流检测电阻,运放会采集与每一相输出端串联的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并将其放大后经过绝对值电路12处理后再输出至主控制器22,主控制器22可以根据运放的放大倍数以及电流检测电阻的阻值,计算出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并通过主控制器22内部的比较模块与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若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则说明当前三相逆变器出现过流,主控制器22会向谐振辅助电路中的功率管和上桥臂电路中的多个功率管均输出低电平信号以及向下桥臂电路中的多个功率管输出高电平信号,从而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以防止过大的电流损害负载以及电路器件,同时,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仅通过主控制器22内部的程序实现对三相电流的判断和对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的控制。无需再额外设置硬件电路进行控制,有效地精简了电路的布局面积,降低了器件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2还用于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设置自检时长。
主控制器22,还用于每间隔自检时长,根据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阈值。
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在本实施中,三相逆变器中可以设置有与主控制器22电连接的外部计时器,例如计时IC来,以为主控制器22设定自检时长,(其中,自检时长由研发人员根据多个实验并设备),也可以采用主控制器22通过内部计时模块进行软件计时,主控制器22可以每间隔一个自检时长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一次当前的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若当前仍然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则说明当前在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依然处于过流状态,不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保持当前上桥臂电路关闭以及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流在负载、下桥臂电路的电路回路中逐渐消耗削减。若确定当前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主控制器22判断当前三相逆变电路正常,或者是前级的浪涌已经消失,此时可以根据接入的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其中,三相逆变器中可以设置有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可触摸屏等,从而由用户输出所需的转速并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至主控制器22,以使主控制器22根据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三相逆变器过流后的自检步骤,使其在三相逆变器内的每一相的电流恢复正常时,即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三相逆变器重新恢复先前的工作状态,若依然达到预设电流阈值,则继续保持过流保护的状态。如此,在电流恢复正常后,无需用户手动重新启动三相逆变器,提高了三相逆变器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上述设置还能够在使三相逆变器在偶尔的电流尖峰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以及削弱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值,并且在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正常后,自行重新启动,继续保持原先的工作状态,有效地保证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整流电路、DC-DC电路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逆变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逆变器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端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DC-DC可以采用开关管来组成,也可以采用升降压芯片来实现,DC-DC电路用于将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再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合适的直流电压,以作为三相逆变器的直流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变频器基于上述的三相逆变器,因此,本发明变频器的实施例包括上述三相逆变器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直流电源经谐振辅助电路与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
参考图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值,并生成三相电流信息。
步骤S200、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电流检测器件,例如运放、电流检测电阻等器件来实现电流的检测,以生成并输出相应的三相电流信息。需要理解的是,三相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值可能为负值,所以还可以设置绝对值电路从而检测到的电流值进行绝对值处理后输出三相电流的绝对值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采用主控制器执行步骤S200。主控制器中可以集成有ADC检测模块、比较模块、计算模块和绝对值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并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当前至少有一相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其中,预设电流阈值为研发人员进行设置),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削弱过大的电流,防止超过预设电流阈值的电流对电机负载和器件造成损害。同时,还能够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
本发明通过检测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值,并生成三相电流信息,并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如此,不仅仅能够任一相电流超过阈值时,有效的削弱过大的电流,防止过大的电流对负载或者器件造成损害,还能够使在三相逆变器中感性负载的电机产生的三相电流环流在下功率管、负载形成的电路回路中,并且在线路、负载等阻性参数的影响下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直流母线上的电流,降低了对于谐振辅助电路的电流冲击。本发明降低三相逆变器中谐振辅助电路在三相逆变器过流保护时受到的电流冲击,提高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图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步骤之后,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设置自检时长,并根据三相电流信息,每间隔一个自检时长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电流阈值。
步骤400、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根据接入的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在本实施中,可以通过外部计时器,例如计时IC来进行设定自检时长,(其中,自检时长由研发人员根据多个实验并设备),也可以采用主控制器进行软件计时,主控制器可以每间隔一个自检时长根据三相电流信息确定一次当前的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若当前仍然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了预设电流阈值,则说明当前在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依然处于过流状态,不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保持当前上桥臂电路关闭以及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流在负载、下桥臂电路的电路回路中逐渐消耗削减。若确定当前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主控制器判断当前三相逆变电路正常,或者是前级的浪涌已经消失,此时可以根据接入的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其中,三相逆变器中可以设置有输入设备,例如键盘、可触摸屏等,从而由用户输出所需的转速并输出相应的调速信号至主控制器,以使主控制器根据调速信号控制谐振辅助电路、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电机按照对应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三相逆变器过流后的自检步骤,使其在三相逆变器内的每一相的电流恢复正常时,即未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三相逆变器重新恢复先前的工作状态,若依然达到预设电流阈值,则继续保持过流保护的状态。如此,在电流恢复正常后,无需用户手动重新启动三相逆变器,提高了三相逆变器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上述设置还能够在使三相逆变器在偶尔的电流尖峰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以及削弱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值,并且在三相逆变器中的电流正常后,自行重新启动,继续保持原先的工作状态,有效地保证了三相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经所述谐振辅助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器还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
电流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三相输出端的电流,并输出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样信号;
绝对值电路,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绝对值电路,用于将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采样信号进行绝对值处理后,输出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绝对值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将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与预设电流阈值信号进行比较,并在确认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输出电流过流信号;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所述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调速信号,输出相应的多个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电流过流信号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逻辑触发电路和多个逻辑门电路;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一致;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输出多个相应的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改变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以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触发电路还具有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入自检时钟信号,所述自检时钟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
所述逻辑触发电路,用于在所述自检时钟信号的每个所述脉冲信号的上升沿,若仍然能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保持输出多个相应的所述过流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改变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状态,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未能接收到所述电流过流信号时,则输出多个相应的所述工作逻辑信号至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以使多个所述逻辑门电路输出的多个控制信号与所述主控制器输出的多个所述驱动信号一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具有调速信号接入端,所述调速信号接入端用于接入调速信号,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谐振辅助电路的受控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设置自检时长;
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每间隔所述自检时长,根据所述三相输出端对应的电流检测信号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
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8.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包括整流电路、DC-DC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逆变器,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逆变器电连接。
9.一种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三相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谐振辅助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经所述谐振辅助电路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的三相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包括:
检测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值,并生成三相电流信息;
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预设电流阈值时,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过流保护方法还包括:
设置自检时长,并根据所述三相电流信息,每间隔一个自检时长确认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是否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
若确定至少一相输出端的电流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保持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停止工作以及控制所述上桥臂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且控制所述下桥臂电路均处于导通状态;
若确定每一相输出端的电流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电流阈值时,则根据接入的调速信号控制所述谐振辅助电路、所述上桥臂电路和下桥臂电路工作,以使所述电机按照对应所述调速信号的转速工作。
CN202110917550.XA 2021-08-12 2021-08-12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Active CN113691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550.XA CN113691112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7550.XA CN113691112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1112A CN113691112A (zh) 2021-11-23
CN113691112B true CN11369111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857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7550.XA Active CN113691112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11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0005C2 (sv) * 2001-09-21 2003-05-06 Abb Ab Strömriktare samt förfarande för styrning av en strömriktare
CN102082525A (zh) * 2010-03-22 2011-06-01 上海海事大学 限制反向恢复电流的准谐振变流器
CN103477550B (zh) * 2012-02-23 2015-06-17 株式会社京三制作所 电流型逆变器装置以及电流型逆变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682753A (zh) * 2015-01-28 2015-06-03 浙江大学 零电压开关三相三电平二极管中点箝位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DE102018123206A1 (de) * 2018-09-20 2020-03-26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Steu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Wechselrichter, Wechselrichter für eine Asynchronmaschine,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Wechselrich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1112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7315A1 (en) Short circui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for a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the same using logic analysis
US6630751B2 (en) Excessive load capacitor detection circuit for UPS
US6288595B1 (en) On-delay-compensating arm on-detection circuit
US10608552B1 (en) Transistor protection in a boost circuit using surge detection
CN107960144B (zh) 逆变器装置
KR102620030B1 (ko) 전원 장치 및 교류 전원의 이상 검출 방법
EP3051676B1 (en) Switch device,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motor drive device.
WO2023009885A1 (en) Dynamic overcurrent limit threshold
CN113691112B (zh) 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JPH077967A (ja) 負荷電流の極性判別方法およびインバータ装置
WO2018034084A1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に使われる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選定方法、及び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チップ設計方法
JP3265053B2 (ja) 欠相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11735901B2 (en) Short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a hiccup protection mode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230261653A1 (en) Drive control circuit for power semiconductor element,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power converter
CN112640276B (zh) 开关的驱动电路
JPH05328740A (ja) インバータの地絡検出方法
EP3772152B1 (en) Battery-charger device and related load dump protection method
JP2006067660A (ja) 半導体装置
CN111262462A (zh) 一种逆变器的滤波电容失效检测方法
US20230106017A1 (en) Buck Circuit, Buck Apparatus, and Circuit Control Method
CN114336529B (zh) 三相电源变换电路、过流保护方法、电路板及空调器
CN218386790U (zh) 一种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054846B (zh) 功率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
JP2001037244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20754348U (zh) 母线过流保护电路、用电设备以及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