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897A -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0897A
CN113690897A CN202110892324.0A CN202110892324A CN113690897A CN 113690897 A CN113690897 A CN 113690897A CN 202110892324 A CN202110892324 A CN 202110892324A CN 113690897 A CN113690897 A CN 113690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nd
load
controllable
low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23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碧君
郑亮
赖业宁
薛峰
刘天翼
颜云松
李明应
李祝昆
崔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23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08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952 priority patent/WO20230106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0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0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基于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实现控制对象的优化调整,从而提升低频减载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性和精准性水平,解决了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隐患,为电网安全第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时常要承受元件突然失去和短路故障等扰动的冲击。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承受扰动的能力分为三级安全稳定标准:第一级标准是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级标准是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第三级标准是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尽量防止系统崩溃并减少负荷损失。对应三级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有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构成,当电力系统发生失步振荡、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等事故时,采取解列、切负荷、切机等控制措施,防止系统崩溃。第三道防线通常不针对特定的电网运行方式、元件故障及形态,采取分散就地布置的模式。
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突然出现大额功率缺失的事件,其原因可能是大容量机组跳闸、大容量馈入直流闭锁,导致频率急剧跌落。为了避免电网低频异常事故的发生、继而防止系统崩溃,在变电站配置了低频减载装置。低频减载装置是属于第三道防线的安全稳定控制装备,在检测到就地频率跌落到一定程度及时间后,自动切除部分负荷,从而使系统频率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
通常,低频减载控制分为基本轮和特殊轮。按照动作条件(低频频率及持续时间),低频减载装置可实现多个基本轮和多个特殊轮的动作控制要求,装置有若干组(例如32组)跳闸出口,可通过软件灵活地设定到相应的轮次。目前,电网运行规划工程师根据电网安全稳定特性,通过离线分析计算,确定电网低频减载控制每个轮次的动作条件及其控制总量要求,工程界称之为低频减载定值,各轮次的控制总量大多以每轮控制负荷占全网负荷的百分比的形式给出,一般是定期更新(例如一年更新一次)。以满足各轮次控制总量要求为原则,结合已安装低频减载装置变电站出线和下网主变的负荷及其特性情况,设定各组跳闸出口的控制对象(出线和下网主变)和对应的动作轮次;在定值有变化时,根据需要,选取若干变电站低频减载装置的部分跳闸出口调整其控制对象或对应的动作轮次。
低频减载控制应对全局性的频率问题,其合适的控制总量与大功率缺额发生前的电网总有功功率密切相关;电网中的负荷具有显著的时变特性,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与预期控制负荷总量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可见,受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目前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在电网发生大功率缺额事件时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在电网发生大功率缺额事件时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包括:
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统计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采用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031
其中,Prci为轮次i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Pri,k,l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l的实时有功功率,KT为低频减载装置总数,LTi,k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总数。
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具体过程为:
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遍历所有轮次,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位于相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否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
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具体公式为:
Ploi=PTO*PCi*Perloi
Pupi=PTO*PCi*Perupi
其中,Plo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下限值,Pup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上限值,PTO为电网实时总有功负荷,PCi为轮次i可控制负荷总量整定值,Perloi为下限系数,Perupi为上限系数。
不适应轮次包括不足轮次和过量轮次,计算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具体过程为:
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小于对应的下限值,则该轮次为不足轮次,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量为下限值减去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则该轮次为过量轮次,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为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减去上限值。
预设规则为:
规则1:若仅有不足轮次,与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其中,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下限值、并不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则该轮次为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
规则2:若仅有过量轮次,进行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
规则3:若既存在不足轮次也存在过量轮次,先将不足轮次与过量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过量轮次,则根据规则2进行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不足轮次,则根据规则1进行调整。
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根据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闭锁该过量轮次中低频减载装置出口控制对象;
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系统,包括:
总量统计模块: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评估模块: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负荷量计算模块: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策略制定模块: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调整模块: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
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基于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实现控制对象的优化调整,从而提升低频减载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性和精准性水平,解决了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隐患,为电网安全第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步骤2,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步骤3,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其中,不适应轮次包括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足轮次和过量轮次;
步骤4,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步骤5,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上述方法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基于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实现控制对象的优化调整,从而提升低频减载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性和精准性水平,解决了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隐患,为电网安全第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在进行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统计之前,先获取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包括低频减载装置配置、低频减载装置实时运行信息、低频减载装置控制对象信息、低频减载装置控制对象的实时运行信息和电网实时总负荷;
其中,低频减载装置配置包括低频减载装置配置的减载轮次信息、跳闸出口组数,低频减载装置控制对象信息包括各轮次跳闸出口控制的线路与主变等控制对象信息;
低频减载装置实时运行信息,包括装置的“运行”、“装置闭锁”、“PT断线”、“通信异常”、“总功能压板”和“低频功能压板”等信号的实际状态,这些信息由低频减载装置实时上送到调度主站。
低频减载装置控制对象的实时运行信息,包括控制对象(线路或主变)出口压板投退状态和实时有功功率。这些信息由低频减载装置实时上送到调度主站。
基于上述基础信息,进行低频减载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统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071
其中,其中,Prci为轮次i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Pri,k,l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l的实时有功功率,KT为低频减载装置总数,LTi,k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总数。
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在满足低频减载动作条件时,低频减载装置能自动出口跳闸的控制对象,与低频减载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和控制对象出口压板的实际运行状态相关。
低频减载装置“运行”正常、“总功能压板”和“低频功能压板”处于投入状态,则该装置具备低频减载功能;进一步,控制对象出口压板处于投入状态,则该控制对象为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
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具体过程为:
21)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具体如下:
Ploi=PTO*PCi*Perloi
Pupi=PTO*PCi*Perupi
其中,Plo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下限值,Pup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上限值,PTO为电网实时总有功负荷,PCi为轮次i可控制负荷总量整定值,运行规划工程师离线整定,以电网负荷的百分比表示,Perloi为下限系数(典型值为0.985),Perupi为上限系数(典型值为1.015);
电网低频减载各轮次可控制负荷总量整定值,是电网运行规划工程师基于电网离线仿真分析计算获得,通常以每轮次可控制负荷总量占电网负荷的百分比表示,通常该定值每年更新一次;
电网运行规划工程师进行低频减载离线分析计算整定时,根据各轮次最大减载量和最小减载量约束,对Perloi、Perupi进行校核,给出推荐值。
22)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位于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否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
若Ploi≤Prci≤Pupi,即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位于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
若Ploi>Prci或Prci>Pupi,即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位于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
计算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根据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具体如下:
计算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1)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小于对应的下限值,即Ploi>Prci,则该轮次为不足轮次,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量为下限值减去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即PInci=Ploi-Prci
2)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即Prci>Pupi,则该轮次为过量轮次,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为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减去上限值,即PDeci=Prci-Pupi
预设规则如下:
规则1:若仅有不足轮次,与其他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其中,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下限值、并不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则该轮次为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
规则2:若仅有过量轮次,进行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
规则3:若既存在不足轮次也存在过量轮次,先将过量轮次和不足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过量轮次,则根据规则2进行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不足轮次,则根据规则1进行调整。
上述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有两种,一种为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另一种为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
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轮次间调整以“先基本轮,再特殊轮;基本轮以先动作的轮次优先”为原则,如以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调整为例:将过量轮次j的控制量(控制量为可控制负荷量的简称)调整为不足轮次i1需要增加的控制量,过量轮次j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调整量PAji1,j=min{PInci1,PDecj};
调整后,不足轮次i1的控制总量为Prci+PAji1,j,还需增加的控制量为PInci1-PAji1,j;过量轮次j的控制总量为Prcj-PAji1,j,还需减少的控制量为PDecj-PAji1,j;若PInci-PAji1,j大于0,则说明不足轮次i1还需要增加控制量,从其他要减少控制量的轮次调增控制量;若PDecj-PAji1,j大于0,则说明过量轮次j还需要减少控制量,可将其过量的控制量调整到其它需要增加控制量的轮次。
不失一般性,针对需要将过量轮次j的控制量减少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控制量增加的情况,统计低频减载装置k过量轮次j的实际可控制量: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111
以参与过量轮次j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为原则,按Prck,j从大到小的顺序,若满足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112
大于等于需要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减载控制总量,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113
小于需要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减载控制总量,则Kj,i1个低频减载装置参与该变更过程。
前Kj,i1-1个低频减载装置在过量轮次j的所有控制对象,全部变更为不足轮次i1控制对象,针对第Kj,i1个低频减载装置的控制对象,以过量轮次j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按Prj,k,l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变更轮次控制对象,使
Figure BDA0003196397060000114
大于等于需要变更为不足轮次i1的减载控制总量。
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调整和上述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调整类似。
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为: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根据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闭锁该过量轮次中低频减载装置出口控制对象。
策略采用三元表的形式{j,i,l},表示控制对象l由轮次j出口动作控制调整为轮次i出口动作控制,若i=j,则表示控制对象l由轮次j出口动作调整为闭锁出口动作。
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具体将需要调整低频减载出口动作轮次控制对象信息下发到相关变电站低频减载装置,变电站低频减载装置将出口动作轮次进行相应更新。
遵循DL/T 5003等通用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满足信息安全要求,调度主站和低频减载装置之间采用支持DL/T 476、DL/T 634.5101、DL/T 634.5104等通信标准传输协议,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调度主站将调整策略三元表,传送给低频减载装置,低频减载装置接收到调整策略三元表后,对控制对象进行调整。
上述方法充分考虑了电网低频减载合适的控制总量与大功率缺额发生前的全网总有功功率密切相关的特点,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基于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实现控制对象的优化调整,从而提升低频减载控制策略的自适应性和精准性水平,解决了基于低频减载控制对象固定的模式存在低频减载控制总量不足或过控隐患,为电网安全第三道防线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上述方法相应的软件系统,即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系统,包括:
总量统计模块: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评估模块: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负荷量计算模块: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策略制定模块: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调整模块: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
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的指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采用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3196397050000011
其中,Prci为轮次i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Pri,k,l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l的实时有功功率,KT为低频减载装置总数,LTi,k为低频减载装置k轮次i低频减载实际可控制对象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各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具体过程为:
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遍历所有轮次,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位于相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否则该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当前电网运行方式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具体公式为:
Ploi=PTO*PCi*Perloi
Pupi=PTO*PCi*Perupi
其中,Plo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下限值,Pupi为轮次i需控制负荷总量上限值,PTO为电网实时总有功负荷,PCi为轮次i可控制负荷总量整定值,Perloi为下限系数,Perupi为上限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适应轮次包括不足轮次和过量轮次;计算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具体过程为:
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小于对应的下限值,则该轮次为不足轮次,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量为下限值减去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则该轮次为过量轮次,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为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减去上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规则为:
规则1:若仅有不足轮次,与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其中,若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对应的下限值、并不大于对应的上限值,则该轮次为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
规则2:若仅有过量轮次,进行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
规则3:若既存在不足轮次也存在过量轮次,先将不足轮次与过量轮次进行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过量轮次,则根据规则2进行调整;若调整后仅剩余不足轮次,则根据规则1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轮次内部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根据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量,闭锁该过量轮次中低频减载装置出口控制对象;
过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需要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过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与不足轮次间可控负荷量调整包括: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不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若可以减少的可控制负荷总量大于需要增加的可控制负荷总量,以调整的低频减载装置数目最少、控制对象数目最少为原则,将部分可减少可控制负荷量轮次控制对象变更为不足轮次控制对象。
8.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量统计模块:统计低频减载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
评估模块:计算每个轮次需控制负荷总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对每个轮次的实际可控制负荷总量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不适应轮次;
负荷量计算模块:计算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
策略制定模块:根据不适应轮次的需调整可控制负荷量和预设规则,制定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
调整模块:根据调整各轮次控制对象的策略,进行控制对象调整。
9.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CN202110892324.0A 2021-08-04 2021-08-04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3690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2324.0A CN113690897A (zh) 2021-08-04 2021-08-04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21/123952 WO2023010685A1 (zh) 2021-08-04 2021-10-15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2324.0A CN113690897A (zh) 2021-08-04 2021-08-04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0897A true CN113690897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7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2324.0A Pending CN113690897A (zh) 2021-08-04 2021-08-04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0897A (zh)
WO (1) WO20230106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3343A (zh) * 2022-03-14 2022-07-0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预算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469B (zh) * 2023-05-10 2024-04-2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网调度系统的切负荷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316B (zh) * 2014-09-24 2016-05-0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低频低压切负荷总量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6356856B (zh) * 2016-09-18 2018-10-0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区负荷控制的安全校正计算方法
CN108964068A (zh) * 2018-07-13 2018-12-0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适应不同功率缺额的低频减载方案整定方法
CN111355244A (zh) * 2020-04-07 2020-06-30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结构化建模的低频低压减负荷实施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366686A (zh) * 2020-09-29 2021-02-12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适应分布式光伏的低频减负荷分配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
CN112186782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山东大学 一种与频率偏移成比例的精准低频减载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3343A (zh) * 2022-03-14 2022-07-01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预算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0685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7660B (zh) 基于安控系统离线策略在线校核的预防控制优化决策方法
CN113690897A (zh) 在线动态优化调整低频减载各轮次控制对象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9303B (zh)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与近区变电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EP3367534B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enhanced with advanced reliability based control
CN103378601A (zh) 一种基于bang-bang控制的一次调频方法及装置
CN102097805B (zh) 一种用于城乡配电网综合节能降损技术的优化决策方法
CN109510227B (zh) 一种直流闭锁后换流站母线稳态电压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16014940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energy delivery systems
US20180239348A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green zone control
CN110556828B (zh) 适应设备潮流变化的在线安全稳定紧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94672B (zh) 网源协调互动的agc运行机组负荷变化速率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4123218B (zh) 分布式光伏接入末端配电网的过电压分层分区抑制方法
US20210159700A1 (en) Control system with load selection strategy that minimizes load overshed
CN111738493B (zh) 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电网安全风险预控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05703375B (zh) 一种自适应孤立电网规模的第三道防线配置方法
CN110488601A (zh) 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火电机组负荷控制优化系统及方法
US9997956B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islanded operation
CN112713610A (zh) 孤网电站功率管理方法
CN107492913A (zh) 孤网电站pms功率管理系统
JP7330090B2 (ja) 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系統安定化システム及び系統安定化支援方法
CN115940167A (zh)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自动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71987A (zh) 一种用于确定水光互补系统的高频切机方案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12236A (zh) 一种矿热炉和储能协同配合的调频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66815B (zh) 计及重要度的电力电子负荷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50595B (zh) 事故状态下维持分区断面稳定的负荷快速决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