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480A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0480A
CN113690480A CN202110972891.7A CN202110972891A CN113690480A CN 113690480 A CN113690480 A CN 113690480A CN 202110972891 A CN202110972891 A CN 202110972891A CN 113690480 A CN113690480 A CN 11369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hell
battery
insulating
insulating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2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辉
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28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0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0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卷芯和电池包装组件;卷芯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极片,至少两个极片上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卷芯具有叠设区域,位于叠设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极片相互叠设;电池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绝缘密封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卷芯位于空腔内;第一壳体具有连接第一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第二壳体具有连接第二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第一底壁周围的第一侧壁,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设置在第二底壁周围的第二侧壁;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极片与第一底壁和/或第一侧壁平行。本申请的电池的制造成本较小。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一般包括卷芯和对卷芯进行包装的铝塑膜或壳体。
现有的壳体一般为钢壳,且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卷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焊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负极耳焊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者。
然而,通过激光焊接方式焊接成的壳体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其制造成本较小。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卷芯和电池包装组件;卷芯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极片,至少两个极片上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卷芯具有叠设区域,位于叠设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极片相互叠设;电池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绝缘密封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卷芯位于空腔内;第一壳体具有连接第一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第二壳体具有连接第二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第一底壁周围的第一侧壁,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设置在第二底壁周围的第二侧壁,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在电池包装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相平行,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的一者包围另一者,绝缘密封件夹设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相等;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极片与第一底壁和/或第一侧壁平行。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卷芯和电池包装组件;卷芯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极片,至少两个极片上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卷芯具有叠设区域,位于叠设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极片相互叠设;电池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绝缘密封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卷芯位于空腔内;第一壳体具有连接第一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第二壳体具有连接第二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第一底壁周围的第一侧壁,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设置在第二底壁周围的第二侧壁,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在电池包装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相平行,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的一者包围另一者,绝缘密封件夹设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相等;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极片与第一底壁和/或第一侧壁平行。本申请的电池的制造成本较小。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b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d为图1c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b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2d为图2c处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图1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b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3d为图3c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a为图1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c为图4b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4d为图4c中H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a为图2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c为图5b沿I-I方向的剖视图;
图5d为图5c中J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a为图2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c为图6b沿K-K方向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c中L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卷芯;2-电池包装组件;3-加强件;4-防爆槽;5-注液孔;
10-电池;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空腔;24-绝缘密封件;41-第一槽段;42-第二槽段;
211-第一凹腔;221-第二凹腔;
2111-第一侧壁;2112-第一底壁;2211-第二侧壁;2212-第二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电池一般包括卷芯以及包覆于卷芯外的铝塑膜或钢壳,而传统用铝塑膜强度较低,抗压能力较差,易破损漏液,使得电池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而钢壳结构的电池中,钢壳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中的一者具有凸缘,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中的另一者焊接于凸缘,以实现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的连接,其中,焊接方式为激光焊接,因此,钢壳的制造成本较高;此外,在正极壳体与负极壳体焊接连接的过程中,焊接参数要求较高,会提升钢壳的次品率。
由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通过设置由第一壳体、绝缘密封件和第二壳体组成的包装组件对电池内部的卷芯进行包装,其中,绝缘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装组件相比于现有的铝塑膜具有较高的强度,抗压能力较强,能够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而相对于现有的钢壳结构,本申请的电池包装组件仅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绝缘密封件,即可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密封连接,相比于现有的激光焊接方式,本申请的电池中的电池包装组件的制造成本更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c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1d为图1c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b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2d为图2c处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1a至图2d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10,包括卷芯1和电池包装组件2。
具体的,卷芯1包括正极片(图中未示出)和负极片(图中未示出),正极片上焊接有正极耳(图中未示出),负极片上焊接有负极耳(图中未示出),卷芯1具有叠设区域(图中未示出),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相互叠设;而卷芯1还应该包括隔膜等结构,在此,对卷芯所包括的其他结构不作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电池包装组件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23,卷芯1设置于空腔23内,其中,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均可以采用金属不锈钢或者镍制成,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也可以由其他的金属材料制成,在此,对其他的金属材料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a至图2d所示,第一壳体21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一凹腔211,第二壳体22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凹腔221,第一凹腔211的开口和第二凹腔221的开口相对设置,以使第一凹腔211和第二凹腔221共同拼成空腔23,其中,第一凹腔211和第一壳体21的形状匹配,第二凹腔221和第二壳体22的形状匹配,且第一凹腔211的开口和第二凹腔221的开口均为矩形,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腔211的开口、第二凹腔221的开口、第一壳体21的形状以及第二壳体22的形状均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形状。
具体的,第一凹腔211具有第一侧壁2111和第一底壁2112,第二凹腔221具有第二侧壁2211和第二底壁2212,第一底壁2112与第二底壁2212在电池包装组件2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底壁2112与第二底壁2212互相平行,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与第一底壁2112和/或第一侧壁2111平行,相应的,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与第二底壁2212和/或第二侧壁2211平行,为了实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扣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2111与第二侧壁2211中的一者包围另一者。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2111与第二侧壁2211在电池包装组件2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相等;且第一侧壁2111的厚度大于第一底壁2112厚度的1.5倍,第二侧壁2211的厚度大于第二底壁2212厚度的1.5倍。
如图1a至图1d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2111包围第二侧壁2211;如图2a至图2d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2211包围第一侧壁2111。
为了实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池包装组件2还包括绝缘密封件24,绝缘密封件24夹设在第一侧壁2111与第二侧壁2211之间,以密封连接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绝缘密封件24以密封连接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不仅能够确保电池包装组件2具有较高的强度,还使得电池包装组件2的制造成本较小,具体的,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或第二侧壁2211,且绝缘密封件24周向环绕第一侧壁2111或第二侧壁2211。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和/或,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
具体的,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或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一者上,并粘结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另一者;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压合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一者上,且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另一者与绝缘密封件24压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绝缘密封件24的熔合和绝缘密封件24的压合均可以通过对应的装置或设备进行,在此,对此处的装置或设备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时,绝缘密封件24可以是绝缘胶;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可以是橡胶件;当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可以是涂覆有绝缘胶的橡胶件;在此,对绝缘密封件24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
图3a为图1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c为图3b沿E-E方向的剖视图。图3d为图3c中F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3a至图3d所示,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则部分绝缘密封件24则会裸露在外;如果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则从电池10外则看不到绝缘密封件24,进一步地,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或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并粘结第二侧壁2211;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压合于第一侧壁2111,且第二侧壁2211与绝缘密封件24压合。
图4a为图1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c为图4b沿G-G方向的剖视图。图4d为图4c中H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4a至图4d所示,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二侧壁221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则部分绝缘密封件24则会裸露在外;如果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则从电池10外则看不到绝缘密封件24,进一步地,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或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熔合于第二侧壁2211,并粘结第一侧壁2111;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压合于第二侧壁2211,且第一侧壁2111与绝缘密封件24压合。
图5a为图2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c为图5b沿I-I方向的剖视图。图5d为图5c中J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5a至图5d所示,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而此时由于第二侧壁2211包围第一侧壁2111,因此,不论当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还是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在电池10外侧都看不到绝缘密封件24,进一步地,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或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并粘结第二侧壁2211;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压合于第一侧壁2111,且第二侧壁2211与绝缘密封件24压合。
图6a为图2a所对应的绝缘密封件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c为图6b沿K-K方向的剖视图。图6d为图6c中L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6a至图6d所示,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二侧壁2211,而此时由于第二侧壁2211包围第一侧壁2111,因此,不论当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还是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在电池10外侧都看不到绝缘密封件24,进一步地,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粘性或绝缘密封件24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绝缘密封件24熔合于第二侧壁2211,并粘结第一侧壁2111;当绝缘密封件24具有弹性时,绝缘密封件24压合于第二侧壁2211,且第一侧壁2111与绝缘密封件24压合。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密封件24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2111的高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密封件24也可以为两个,一个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一者,另一个绝缘密封件24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的另一者;且一个绝缘密封件24抵接并环绕另一个绝缘密封件24。
具体的,当绝缘密封件24为两个时,可以分别命名两个绝缘密封件24为第一绝缘密封件和第二绝缘密封件,并规定连接于第一侧壁2111的为第一绝缘密封件,连接于第二侧壁2211的为第二绝缘密封件;这时,当第一绝缘密封件和第二绝缘密封件均具有粘性或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第一绝缘密封件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第二绝缘密封件熔合于第二侧壁2211,且第一绝缘密封件粘结第二绝缘密封件;当第一绝缘密封件和第二绝缘密封件均具有弹性时,第一绝缘密封件压合于第一侧壁2111,第二绝缘密封件压合于第二侧壁2211,且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压合;当第一绝缘密封件具有粘性或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第二绝缘密封件具有弹性时,第一绝缘密封件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第二绝缘密封件压合于第二侧壁2211,第一绝缘密封件粘结于第二绝缘密封件;当第一绝缘密封件具有弹性,第二绝缘密封件具有粘性或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第一绝缘密封件压合于第二侧壁2211,第二绝缘密封件熔合于第一侧壁2111,第一绝缘密封件粘结于第二绝缘密封件。
而为了将正极耳和负极耳与电池包装组件2相连,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具有连接正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图中未示出),第二壳体22具有连接负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图中未示出)。
而为了防止第一焊接区域和第二焊接区域处被焊穿,则应该保证在对正极耳和负极耳焊接的过程中,正极耳焊接时的熔深小于第一壳体21的厚度,负极耳焊接时的熔深小于第二壳体22的厚度,其中,熔深指母材熔化部的最深位与母材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第一焊接区域和第二焊接区域处被焊穿,电池10还可以包括加强件3,加强件3可以设置于第一侧壁2111外侧,此时,加强件3与第一焊接区域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加强件3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侧壁2211外侧,此时,加强件3与第二焊接区域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强件3设置于第二壳体22的外侧,即加强件3与第二焊接区域对应设置;而加强件3为焊接于第二壳体22外侧的金属片状结构,且加强件3所采用的金属可以与第二壳体22保持一致,也可以不与第二壳体22保持一致,在此,对加强件3所采用的具体的金属类型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件3与绝缘密封件24之间在电池包装组件2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间隔,且间隔大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3设置于第一侧壁2111与第二侧壁2211中在电池包装组件2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的一者上。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池10的安全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上设有防爆槽4;且当第一壳体21上设有防爆槽4时,第一侧壁2111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侧壁2211的延伸长度;当第二壳体22上设有防爆槽4时,第二侧壁2211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一侧壁2111的延伸长度。通过设置防爆槽4,当电池10内部发生爆炸时,防爆槽4的槽底会先被炸开,以提醒使用者电池10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以对电池10进行维修或更换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防爆槽4开设于第一壳体21的外表面上,具体是,防爆槽4开设于第一底壁2112的外表面上,此时,第一侧壁2111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侧壁2211的延伸长度,防爆槽4的槽深小于第一壳体21的厚度,具体的,防爆槽4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槽段41和第二槽段42,以使得防爆槽4呈“L”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防爆槽4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在此,对其他的形状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防爆槽4通过冲压或激光刻蚀形成,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防爆槽4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成型工艺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0还包括绝缘件(图中未示出),绝缘件10设置于卷芯1与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之间,绝缘件用于绝缘连接卷芯1与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211中在电池包装组件2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的一者。
进一步地,在对电池10进行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向卷芯1内部注射电解液,具体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将卷芯1放入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中的一者中,然后将电解液注入卷芯1内,之后再对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绝缘密封件24进行封装;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对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绝缘密封件24进行封装,之后,通过在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上开设注液孔5,通过注液孔5向卷芯1内部注射电解液。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2上开设有注液孔5,而注射电解液的可以是注液针等装置,在此,对注射电解液的装置不作具体限制。
而为了提升电池10的安全性能,在对电池10进行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卷芯1内部的水分进行烘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均没有设置注液孔5时,在将卷芯1放入第二壳体22后,即需要对卷芯1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封装工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壳体22上具有注液孔5,因此,在对电池10封装完成后,对整个电池进行烘干,卷芯1内部的水分从注液孔5排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烘干方式可以是放入烤箱内部烘烤,在此,对烘干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壳体22上具有注液孔5,因此,在对电池烘烤完之后需要对注液孔5进行封口,在封口之前需要对注液孔5侧壁上的液体进行擦拭,例如是通过无纺布擦拭的方式,对注液孔5的侧壁擦拭完之后,在注液孔5外侧焊接对应的金属封口钉即可实现对注液孔5的封口,此处的金属封口钉可以是金属板,在此对金属封口钉所采用的金属类型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卷芯和电池包装组件;卷芯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极片,至少两个极片上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卷芯具有叠设区域,位于叠设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极片相互叠设;电池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绝缘密封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卷芯位于空腔内;第一壳体具有连接第一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第二壳体具有连接第二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第一底壁周围的第一侧壁,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设置在第二底壁周围的第二侧壁,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在电池包装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底壁与第二底壁相平行,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中的一者包围另一者,绝缘密封件夹设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相等;位于叠设区域内的极片与第一底壁和/或第一侧壁平行。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制造成本较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和电池包装组件;
所述卷芯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极片,至少两个所述极片上分别形成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卷芯具有叠设区域,位于所述叠设区域内的至少两个所述极片相互叠设;
所述电池包装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绝缘密封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扣合形成一空腔,所述卷芯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连接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连接所述第二极耳的第二焊接区域;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周围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周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在所述电池包装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者包围另一者,所述绝缘密封件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相等;
位于所述叠设区域内的所述极片与所述第一底壁和/或所述第一侧壁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一焊接区域对应设置;
或,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绝缘密封件之间在所述电池包装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大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底壁厚度的1.5倍,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底壁厚度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在所述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的一者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且所述绝缘密封件周向环绕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为两个,一个所述绝缘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者,另一个所述绝缘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另一者;且一个绝缘密封件抵接并环绕另一个绝缘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件具有粘性,和/或,所述绝缘密封件具有弹性;当所述绝缘密封件具有粘性或所述密封件为具有粘性的弹性件时,所述绝缘密封件熔合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者上,并粘结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另一者;
当所述绝缘密封件具有弹性时,所述绝缘密封件压合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者上,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绝缘密封件压合。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防爆槽;
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防爆槽时,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延伸长度;
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所述防爆槽时,所述第二侧壁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卷芯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绝缘件用于绝缘连接所述卷芯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在所述电池包装组件厚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的一者。
CN202110972891.7A 2021-08-24 2021-08-24 电池 Pending CN113690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2891.7A CN113690480A (zh) 2021-08-24 2021-08-24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2891.7A CN113690480A (zh) 2021-08-24 2021-08-24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0480A true CN113690480A (zh) 2021-11-23

Family

ID=7858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2891.7A Pending CN113690480A (zh) 2021-08-24 2021-08-24 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04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1054A (ja) * 2003-04-02 2004-11-04 Sony Corp 電源装置
CN111211259A (zh) * 2020-03-16 2020-05-2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式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1350856U (zh) * 2020-02-14 2020-08-25 惠州微电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卷绕式纽扣电池
CN211789137U (zh) * 2020-02-19 2020-10-27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纽扣电池
CN113285148A (zh) * 2021-05-13 2021-08-2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1054A (ja) * 2003-04-02 2004-11-04 Sony Corp 電源装置
CN211350856U (zh) * 2020-02-14 2020-08-25 惠州微电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卷绕式纽扣电池
CN211789137U (zh) * 2020-02-19 2020-10-27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纽扣电池
CN111211259A (zh) * 2020-03-16 2020-05-2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式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85148A (zh) * 2021-05-13 2021-08-20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7736B1 (ko) 전지용 파우치 및 파우치형 전지
EP1724855B1 (en) Deformable core for a cylindric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4440850B2 (ja) 二次電池
JP3730981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US4582767A (en) Lead storage battery
JP2005129528A (ja) 二次電池
CN114097131A (zh) 具有整体式边缘密封件的电池组件和形成密封件的方法
WO1987007433A1 (en) Battery
US11799158B2 (en) Top plate for laser welded lithium-ion button cell battery
US1018159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4365344A (zh) 二次电池
JP6068499B2 (ja) 新規な構造の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KR20230023608A (ko) 배터리 케이스, 배터리 및 전자기기
JP6053817B2 (ja) 新規な構造の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CN215451564U (zh) 电池壳组件和具有其的锂电池
KR101222301B1 (ko) 이차 전지
KR20180024383A (ko) 이차 전지
CN113690480A (zh) 电池
CN215644579U (zh) 一种电池
KR100537607B1 (ko) 폴딩형 전극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CN113611961A (zh) 电池壳和电池
CN111009681A (zh) 储能装置
KR102610886B1 (ko) 캔 타입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CN211376846U (zh) 储能装置
KR100573102B1 (ko) 밀폐 전지의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